影片讲述了十七世纪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生平。在片中,克里斯蒂娜(玛琳·布斯卡 饰演)与她的侍女,美丽的女伯爵艾芭·斯巴雷(莎拉·加顿 饰演)产生了感情。然而重权在握的大臣克塞尔·奥克森谢纳(迈克尔·恩奎斯特 饰演)却强迫她与自己的儿子约翰(卢卡斯·布莱恩特 饰演)结婚。反对派的人试图利用艾芭来控制克里斯蒂娜,然而他们全都低估了克里斯蒂娜的聪明头脑,以及她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艺术家是很单纯的,他们是从心的。无论是不受信仰羁绊自由的思想,还是内心萌芽的爱情,kristina一直在坚守内心,追求自由的灵魂,虽然中途有过怀疑,但好在最终奔向了真正属于她的世界。她不愿意屈服于男权,却为一女子倾尽心力,她敢爱敢恨,一辈子始终忠于自己。
不过,我有疑惑的地方是笛卡尔在临死前到底和女王说了什么?大臣的儿子对贝拉做了什么,使得她离开了女王?
看完《the girl king》,我整个人是 懵 逼 的 。
女王继位。
女王看上女仆?😂
女王和女仆相爱??😂
女仆和别人结婚???😂
女王崩溃退位?????😂
查了查居然还是有历史根据的… … …😂
妈耶~ 真·女王攻。
不得不说,女王是个“奇才”, 零经验但胆识过人,初尝禁果就来了个“ i want to do you on a book ”!!(且电影里又一次出现了手套元素,从《fingersmith》到《冰雪奇缘》到《the girl king》这手套梗是没完没了了~😂 )
期间,看着看着越发觉得女王好像何超仪。(突然想起了《蝴蝶》御姐老师来爱我科科😂 )
但这片子,从演技到剧情到分镜也稍稍有点敷衍了吧。
想表达的太多,处理得又很平庸。
真是略微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呃。(霸道女王爱上我系列科科😂)
女王小可怜,太年轻太稚嫩。
不知道怎么应对和消化这些痛苦的感受。(由此可见多谈几次恋爱的重要性!😂 )
不知道怎么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平衡。
经受不住成长给予她的淬炼。
承受不住历史赋予她的使命。
思想超前,又生错时代。
不过,最终,至少她获得了自由。
特立独行的人,总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证明她存在过。
看完后立刻来豆瓣,看到这6.9有点失望,偏低了些。导演一些处理手法未必高明,不过这部片子想表达的内涵不该是这样的分值。纯领域专业来说这部电影并不成功,可大家不妨把它当作一个传奇的故事来看。
初衷的确是为了看百合线而来,镜头一切到克里斯蒂娜的脸——噢 这圆润的小脸,天…这口音再配上有些僵硬表情,不符合我期待的女王外型,女二初看还行但气质不突出,举止言谈更无看点。前期是有些抱怨这选角的。
开始对克里斯蒂娜感兴趣,是从她紧张但自信的撩妹开始,认真又僵硬的吻姿是感人肺腑的好笑,于是我莫名的少女心在这给她加了分。
接着就是她站在啤酒桶上那一幕。想对她的子民宣扬她的先进思想,鼓动氛围试图寻找认同者。却只被大臣一句“赏赐啤酒”完全给压了下去。
“原来 大家并不关心这些啊” 最后看着她眼里仍闪着光但被给熄灭的火,缓慢的扫视着人群,失望、愁闷、不解、纯粹、热烈、天真、这几种感觉揉在一块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迷人。
但年轻的女王还不明白,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该怎么平衡。她拒绝和亲寻求庇护,她的政治抱负与理想、对生命价值的精神追求,这样的人格使她散发出一股了不得的魅力。使我自动修饰了她并不完美的五官,忽略了不算太出色的演技。
再来就是她的感情线。贝尔虽然是喜欢女王的,时代氛围和周围权贵施加压力,加上平庸的人格思想使她顺理成章的走务实路线。当爱的人在大喊“我们是个错误”还冠上了她并不愿的无奈担子“您是国家的牧羊人”。
对于情感浓烈的理想主义来说,有什么比爱人的离去,且否定感情存在的价值意义,还要撕心裂肺呢? 于是她决绝、怒其不争,大闹婚礼。迎寒雪赶羊群,拄了秃木杖 披了脏毛裘,闯进人人敬畏庄严肃穆的教堂。只因她说她是牧羊人,便真赌气赶羊给她看。掩不住的失魂落魄也要强撑上门找不痛快。这情景是荒诞又好笑的。但都怪她这不合时宜的“祝福”,让我觉得,要是选择笑话她,也是不合时宜的。
高高在上的女王实际成了阶下囚,困在世俗与政治利益之中,没有能力追寻理想与自身存在的价值,被仅有的爱束缚并予以最后一击。掌控不了的矛盾,愈演愈烈的冲突,突然令她很想“死一回”。就这样任性的冲出教堂,走向湖边时顿了顿,回头望了望贝尔,那一眼似埋怨似诀别,随后毅然跳入刺骨的湖中。但倒不必为她担心,向死而生的觉悟才能重塑筋骨,积聚力量。
精神导师兼挚友笛卡尔,曾告诉她,爱分两种,慈悲与贪婪。克里斯蒂娜最终还是由任性直莽转化为前者。最后一次的道别,凝视着贝尔与丈夫孩子安然的依偎相眠,把不舍与爱恋留在了她们眼神交汇的时刻,将言而未语。我爱的人啊,只愿你一世如此夜美满 无恙。
而我这时满脑子都是她写信问笛卡尔“爱是什么”的镜头。随后她一个人呆呆的在门外看着贝尔和侍女嬉戏,她痴痴的笑着,温柔坚定,移不开眼的动人。
恍然发觉她们的确是某种错误。
你是真霸王,可她是假虞姬。
你并不适合杀伐决断,但你可以追逐星辰大海。
其实导演想借人物传记传达的,和《死亡诗社》的主旨有些相似——“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但他并没有武断的指出人活着必须得追求真理,你可以选择平庸。毕竟成为特别的人没有平顺出路和安稳人生。当然克里斯蒂娜属于特别的那一类人。平铺直述的表现手法是少了点趣味性,但保留了部分真实性。
影片最后她依然如登基时的傲然屹立在众臣前,仿佛她不是在退位,而是在卫冕新王。 “One minute I held the key 此刻我手握权位经脉 Next the walls were closed on me 转瞬才知宫墙深似海 My missionaries in a foreign field, 我的传教士屹立边疆之外 For some reason I can not explain, 只因一些缘由我无法释怀” 这首歌描写的是被送上绞刑台的国王路易十六。心境与含义却与影片中的女王不谋而合。她是个爱憎分明,有强烈的精神追求的人,可作为君主,受万人参拜,却唯独不能做自己的王。讽刺的命运, “Just a puppet on a lonely string, 恰如傀儡随吊线寂寞摇摆 Oh who would ever want to be king? 悲哉,谁又曾渴望万人膜拜?” 她淡然摘下王冠,卸任王权的刹那,也释放了一个自由的灵魂。相比起听人民说女王万岁,她更愿意对生命呐喊万岁、为哲学和艺术而折腰。在真理与诗意国度里,她终能拜脱世俗囚牢,为真正意义上的King。 “Never an honest word 不再有逆耳忠言存在 But that was when I ruled the world 而这便是我统治的时代”
褪去华服逐一穿过人群,大步走向门前。只不过这一次,她没有回头。
最后,年轻的女王这个电影名,个人见解是暗褒那份天真。我欣赏她的天真,羡慕她依然有能力去做一个天真的人。
力推,也让我对历史有新的认识,两位女主的塑造非常棒,在那个年代不被允许的缠绵,不被祝福的情感,追求自由的心。当看到女伯爵要跟女王解释的那段我也不禁潸然泪下,那种无奈、那种担心爱人被自己耽误的心痛。最后女王的释怀,也应了一句真正的爱是放手,那种身居高位却得不到内心之爱的痛楚。这部影片不是单纯的表达女同性之间的恋爱,也是表达那个年代以及当今年代需要恋爱自由,真正的爱不仅限于男女。
对理性和知识的追求,是否可以超越性别、宗教、爱情……虽然这部电影不足之处很多,但足以令人思考一些东西。
失去爱人和挚友之后,克里斯蒂娜决定退位,前往梵蒂冈追寻信仰、真理。从前,她应像男人一样成长,但她成了女君王。所有男人虎视眈眈,妄想她走入婚姻,屈服在男人脚下。但,她慢慢发现自己的女性情感,最重要的是,克里斯蒂娜发现自己应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满满四星给美术、风景,还有撩妹磁嗓音女主。
贾宝玉!!
即使是历史传记片,考里斯马基也不忘加入个人特色浓郁的存在主义风格,倒也像极了这位瑞典历史上特立独行丶我行我素的女王。
这电影值得多看几遍
There’re two kinds of love in the world: compassionate love which makes us desire the best for those we love, and lustful love that makes us desire what we love. 女王退位是何苦来...
嘉宝演的克里斯蒂娜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布斯卡演的克里斯蒂娜是一个聪明勇敢执着帅气而又有些任性调皮的女孩。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受,唯一的共同点是女王最终都是失去爱人,放弃王位,去追寻自我。不太满意这部片子里的女伯爵的选角,不够美丽,也不够有气质。
学霸女王太酷炫了,虽然我觉得电影把她的酷炫可能只展示了十分之一吧。完全没有提到她把当时的瑞典变成了“北方的雅典”,欧洲学者们争相去被求赞(包)助(养)的盛况。全片基本就只提到了她把笛卡尔请去然后他就冻死在瑞典这个梗。感情线其实是副线,虽然女王和Sarah女神都贡献了很不错的表演。
剧情乏善可陈 不过人物及其喜欢 嘉顿美得跟画一样 很是羡慕女主 第一次从电影中看见一个妹子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本来是冲着毒药哥哥看这片的 结果完全没几场戏份哈哈哈
她所处的社会跟不上她的思想,所以没办法两全,所幸,她选择自己的内心
还有什么船戏能比I want to do you on a book更霸气 ಠ_ರೃ
一颗叛逆少女心,大闹婚礼、当众跳河都干得出来的王,当然敢自主退位。女王男装扮相美。
没有弟弟的才华,影片拍得四平八稳。
女王够痴情,但生不逢时,遇不到她真正的另一半
瑞典在她的统治下国泰民安,她还酷爱学习,善于招揽人才,在位期间创办了瑞典第一家报纸与第一所全国性的学校,并吸引众多的欧洲著名学者前来讲学(笛卡尔是因为斯德哥尔摩太冷死掉的…)
今年真是姬佬的大年,除了女警察爱上你(摩尔),女贵妇爱上你(布兰切特),现在还有女王爱上你。在一本巨大的书上爱爱真是意外地有情调呢~
I know how to set a bear trap,how to clean a musket,but I don't know how to place my lips on yours
I designate him my son这话一出来我笑傻了 总的来说 故事讲的还是简单 聪明才智只是浅显得表现了一下 和侍女的感情刻画得还不错 娱乐性大于历史性 不过激发了我对这位女王的兴趣 有空写影评
高贵的离经叛道
从她让卡尔当她儿子并继承她王位时,真是既佩服又好笑,怎么这么严肃的事情能处理得这么轻巧而服帖,这位女王可以说是很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