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档综艺真的是我闲暇之余必看的节目,从第一期到现在它带给我太多的快乐,总是能够治愈我的不开心。看到开心麻团队在综艺里的闯关游戏,我总是会被逗得哈哈大笑,好像所有的烦恼都不见了!在这档综艺里,真是有被腾哥吸引到,该说不说,沈腾的接梗玩梗能力真是有一套的,他真是长在我笑点上的男人,有他就有欢乐!该说不说这一期的嘉宾阵容真是太强大了吧,除了麻花团队以外,还请到了佟丽娅和徐峥,真是吸引到我了!看大家玩游戏那是真快乐呀,在屏幕前的我也不禁跟着笑出声,咱就是说沈腾真是太玩赖了,哈哈哈耍赖也是沈腾的游戏策略之一吧!不过感觉这一期的游戏不光是费体力还费脑力,开心麻花团队在游戏上那真是一点不让啊! 在游戏的开场真是被黄才伦给逗笑了,主持节目还把词给读串行了,沈腾不得不提一句麻花是真没人了,笑不活了!在第一轮游戏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大家在玩游戏的时候都是很轻松的状态,就像是看到了多年的好友在一起互坑互损,尤其是沈腾和马丽之间的默契程度,一般人是真的比不上啊,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大家欢乐的氛围,简直不要太开心了吧! 本来是冲着沈腾和马丽来的,没想到被李海银给吸引住了,李海银和艾伦只要一有机会就解决私人恩怨,在第一轮游戏种艾伦可没少趁乱报私仇,两个人真是欢喜冤家了!李海银“又有劲又不懂事”的性格真是没少给我带来欢乐,这档综艺的别名就是“海银和她的七个冤种哥哥”,真是谁也不让这谁,有被李海银这么搞笑又可爱的女孩吸引到! 节目里其他的游戏环节也很有趣,找不同还有买东西这些环节都让我笑的停不下来,为了能赢他们真是太拼了,大家都沉浸其中,成员之间的互动也很有梗,这种恰到好处的综艺氛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来的,是属于麻花家族的独特磁场!这个节目对于麻花团队来说是相聚,尽最大的努力把快乐带给大家,对于观众来说这个节目是不可代替的,它也是一种情怀,带给我们太多欢笑,也会有让我们感动的瞬间!这档节目看到最后,真是被马丽的那些话给你整破防了,回顾这季节目《麻花特开心》,每一期都能够给我快乐,第一季就要结束了,真是有太多不舍,但是我相信开心麻花团队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将更优秀的作品带给大家!
第一期实在太难看了。白白浪费了两个小时…… 节目“笑”果确实不咋地。第一个游戏,找密码逃寝室,我差点看睡过去。
太无聊了。节目一开头就不吸引人,要不是看这么多脸熟的喜剧演员在,我早就扭头走人了。 只有第二个猜网络流行语的游戏,还算好点。 沈腾使劲玩梗,马丽跟着配合,算是给节目制造了几个笑点。
但,后面又开始各种拉胯了。 第三个拍卖会的游戏,纯粹是靠着各种“体罚”来吸引人看下去的。 我记得最后一名的那对夫妻搭档,整个游戏过程又是吃蒜,又是跳绳的,受尽折磨,还是啥奖励也没有。 而沈腾和马丽,常远和艾伦,则是稳居前几名,游戏玩得很轻松。 合理怀疑他们放水了。因为太巧了,游戏排名正好是按照演员们的咖位排的。 最让我无语的,是沈腾被抽二条那段,实在有点假了。
那个壮汉根本不敢真抽,整整十八下,全在放水。 虽然沈腾演技好,反应快,但是壮汉那个力道骗不了人,因为他没使劲,只要观众不瞎,都能看得见。
先不说往后怎么样,反正这个第一期做得不太行。 看一群优秀的喜剧演员玩这么无聊的游戏,还不如看一群素人玩的效果好。 除了沈腾贡献的几个屈指可数的笑点外,这节目真的一无是处。 估计现在开心麻花也就靠沈腾硬撑着了。
首先感谢马丽老师提出的想法!录了这次团综。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
刚开始看的时候可能期待值太高了,在我这里第一期并没有达到我心里的预期(当然啦,觉得第一期很好看的人不在少数,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嘛)。第二期明显比第一期强很多。之后更是越做越好。沈腾马丽,艾伦常远,海银海宝这些组合真是又好磕又有梗。这次团综看出来麻花带了很多新人,主要带的几位新人在我这里好感真的蛮高,比如皮皮海银海宝大瀚还有赵一霖(突然发现好像都是亲爱的没想到吧里的人)。大部分嘉宾也都很不错 田雨,祖儿,丞丞,辣目洋子,徐峥,丫丫,沁沁等......(如果刚看的话并不建议从第一期开始看,可以从第三期或者第二期开始看,看完了如果觉得意犹未尽再看第一期)
游戏设置的也很好,不是来来回回做一些老掉牙的游戏,很少有重复的游戏。后期也是蛮给力!贡献了好多笑点(后期也是梗王一位!后期梗真的蛮多,这里就不剧透了)还有才伦,这么有梗为什么不是常驻!当个主持人都能这这么多梗!为什么不是常驻!!!还有麻花二老(沈马)爱玩赖这点真的太绝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沈腾马丽艾伦常远才伦主要靠嘴出梗,其他人大多靠行为和互动出梗。
整个氛围也是我很喜欢的,毕竟是近20年的老朋友们,大家从自己最青涩的时期一直并肩走到现在。互相之间陪伴了半辈子的人。麻花初代几位应该是我最最最喜欢的了,大家互相之间也足够了解,开玩笑从不会生气。比如艾伦不喜欢别人说他傻,但是麻花的人用这个点开玩笑他从来不会生气。再比如最后一期马丽哭了,一个在旁边跟她闹一个在后面给她纸,她都没回头就自然而然的伸手接过纸巾。大家每个人之间的互动都很自然。
其实麻花这种感情如果想要煽情很容易,但是只有最后一期录完之后,老朋友们坐在一起说说话。不强行煽情也是我很喜欢它的一个点,平时看正片就是满满的笑点。
个人觉得还是蛮好看的,希望下一季除了沈马伦远以外,海银海宝思思皮皮(每一位都想留着怎么办...)走哪个都舍不得,如果来新人的话挺希望赵一霖能来,因为她好可爱啊!hhhh总的来说,在我心里(看过的综艺不少)麻花特开心是众多国综中排得上我心中前七!
真的蛮推荐,笑点足,游戏不老套不重复,不强行煽情,后期很有梗!无论是常驻还是请来的嘉宾几乎每一位都很好!期待麻花第二季团综吧(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们团综也可以做到八十岁)!
麻花的团队还是可以的,但是制作水平不行,笑点只能靠嘉宾的情商了,游戏老套,找不到重点,中间慢慢的里就感觉要走青春环游记那种情怀综艺,搞情怀人家严敏的极挑也搞的好。。。
我是想这样好的mc阵容,真的可以往极挑的综艺模式靠,每个人能有定位,无剧本也能有笑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
即使要带新人,也要展现团队的特点。看看隔壁德云社的综艺吧,严敏导演就是不一样,很快能抓住重点和笑点。哪怕最后大家搞几个小品呢,既能体现麻花这个团队的特点,也能带新人,多好
第一期差强人意,全靠嘉宾,希望之后能更好吧
主编温静导读:4月17日,优酷《麻花特开心》迎来收官,复盘后发现,通过一季节目的互动和陪伴,节目一点一点地建立了自己的“魂”,形成了专属的创作风格,同时将显性快乐赋予了更多的思考和意义,做到了真正的有意思更有意义,如此看来,甚妙。
来源:CMNC—主编温静
文/林夕
4月17日,优酷《麻花特开心》迎来收官,本期主题为“开心永不落幕”,巧妙的是,将剧场、戏剧等关键词融入到节目之中,不仅展示了开心麻花团队专业的舞台戏剧表演,同时也邀请其团队更多成员参与其中,分享着彼此陪伴与成就的记忆趣事,更加立体化的展示出何谓团队精神和气质。更重要的是,让观众更加期待他们在第二季会带来哪些新的欢乐陪伴和快乐源泉。
作为收官节目,不仅走心感动,还集结了更多的笑点和欢乐,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和认可:“最后一期了,我的快乐结束了。”“一定要有第二季啊,最好无缝衔接。”“我的天,笑不活了。”“不行了,嘴都笑酸了”。由此可见,大家对于本季节目的不舍和对新一季的无限期待。
此外,在收视反馈上来说,也表现不俗。骨朵数据显示,《麻花特开心》单期百度指数50000,全网热度59.15。此外,总弹幕数4万条,用户画像显示19-24岁占比55.42%。灯塔数据显示,该节目首播时市占率高达24.35%,领先同期综艺档。猫眼全网热度榜,4月17日该节目实时热度排名第一。此外,#麻花特开心收官##你从哪里认识开心麻花##沈腾麻花特开心化身小奶猫#等,也成为当天热门话题。
从首播到收官,通过一季节目的互动和陪伴,《麻花特开心》一点一点地建立了自己的“魂”,形成了专属的创作风格,同时将显性快乐赋予了更多的思考和意义,做到了真正的有意思更有意义,如此看来,甚妙。
烟火生活下赋予节目更多“沉浸感”
自然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回溯节目创作初心,依稀记得首期节目麻花团队成员们的发言,他们希望给大家带来欢乐,产生快乐共鸣。
正如节目Slogan一样,“麻花特开心,让你更开心。”一季节目下来,这档节目有着突出的“麻花气质”,将开心与快乐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作为2022开年快乐综艺,自带喜感的《麻花特开心》,一直给大众带来各种欢乐源泉,爆笑名场面更是专治各种不开心。某种程度上,节目自带的开心氛围、喜剧气场、欢乐互动,着实感染了不少观众,也让他们可以暂时放下焦虑,享受快乐时光。
事实上,节目看似喜剧类真人秀的背后,其实是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反映,所以才让内容更具烟火气和沉浸感,如此看来,节目不仅立起来了,更显高级灵巧之感。所有说,制作团队是如何赋能节目生活底色,让观众具有较强代入体验感的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从主题设定和落地来看,单期节目巧妙嵌入不同的生活主题,让热爱生活的大众,更具共鸣感和代入感。诸如消费主题、密室推理、旅游导游、湘菜美食、社区节水等等,都跟大家当下生活密切相关,通过一系列任务游戏的设定,让抽象的生活主题得以具象落地,也让节目跟观众建立了有效的情感关联和互动认可。
从叙事方式来说,每期节目都会分为双重叙事线,明线以单期主题为主进行推进,而暗线则是串联一期节目之后的主题升华或谜团解题。诸如首期节目,通过一系列的体验任务,最终将不同代际之间的“互相理解”主题逐一落地,也让观众明白节目真正要表达的内涵和外延。另外,卷帘门旅游公司那期节目,有着特别属性设定的素人嘉宾,最终被艾伦发现,而这位素人嘉宾就是CBA篮球赛场上的“擦地哥”孟飞,他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再次证明,即使是再小的螺丝,也有自己的价值,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做到行业天花板。
老少咸宜合家欢综艺
开启无限量“快乐名场面”
在节目播出之前,对于这档开心麻花的首个团综,笔者其实是持一定的观望状态,毕竟好的喜剧团队,不一定可以产出好看的真人秀节目,因为这之间有着一定的区别,但回望整季节目可以发现,《麻花特开心》高度融合了顶级喜剧团队的优势和能量,赋予沉浸式真人秀更新的表达方式和氛围感塑造,最重要的是给观众带来无限的欢乐和轻松。
事实上,《麻花特开心》的制作逻辑足够简单、纯粹,就是给大家带来快乐。进一步来说,它也是一档真正的合家欢属性真人秀,它精准巧妙地戳中一家人的共性追求,即对开心和快乐的不懈追寻。此外,还准确地满足了家人间不同的诉求点,年轻人喜爱的网络名场面,中年人身负的压力和需要被理解,以及老年人关心的代际关系等等,你都可以在节目中找到有趣的对应和解读。
诸如首期节目中,主题是“互相理解”,其中就有父母子女之间的和解,当素人嘉宾天天爸爸在节目中分享着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时,着实引发了不少同龄人的感慨和认同。而在“疯狂的部落”节目中,年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吉金妹阿婆,在现场与自己孙子辈的姑娘们一起编制黎锦,代际之间的传承和理解,在那一刻得以更好的诠释。
对于麻花成员们,他们在节目中批量化产出了很多高能爆笑名场面,分分钟治愈大家的不开心,而这份快乐的传递和分享,无疑成为家人之间亲情互动的小入口。
具体来说,灵魂人物沈腾、马丽,在节目中他俩真实互动,现场砸挂,着实创造出不少名场面。
另外,俩人在玩VR游戏时,画风两极,对比强烈,又是高能笑点的名场面,马丽灵活走位,沈腾步步后退,配合调皮的后期,笑哭不少人。此外,在玩室内器材骑马平步机项目时,马丽吐槽沈腾要是能把“这匹马”骑走才算厉害,沈腾直言你别激我,下一秒则直接带着器材蠕动前进起来。
当然,在产生快乐源泉的道路上,沈腾从未输过,诸如当他骑车累了需要补充能量时,看到有发糕摊,他对摊主说自己的职业不允许他吃两块糕点甜食,最后不仅吃了不少,还顺便带走不少。当嘉宾们在进行平衡木游戏时,沈腾好胜心瞬间爆棚,为了赢居然跑到平衡木旁边让对方的队员高海宝踩他,“你看我重影不?你过来啊!”瞬间让对方哭笑不得,直言不敢不敢。此外,在完成挑葱任务时,规则要求用筷子在四秒内完成,沈腾直接放弃筷子,用嘴挑葱,最后坚持不住被辣哭,这波神操作笑哭众人。
作为全员搞笑感爆棚的节目,其他嘉宾们的名场面也不在话下,可圈可点。“少爷”常远在节目中贡献了不少现场接梗的名场面,诸如当沈腾持续不断大笑出场时,常远马上接道“怎么了哥哥,吃了个蛤蟆,是吗?”沈腾让大家评价他扮演的美人鱼如何,长远直接说,“这可能开创了海洋界的一个新的学科。”
艾伦在推车助力队友时,谁知道用力过猛,差点把队友推倒。在介绍旅游景点“大铁锅”时,自己直接跳进去,现场表演了一个铁锅炒牛蛙。在抬腿踢花盆的游戏时,又把自己的鞋给踢出去了。
此外,冤种妹妹李海银、呆萌高海宝、憨憨王成思,参与游戏时,各种努力心酸又人间真实,让人忍俊不禁。当然,还有担当控流程的主持黄才伦,各种嘴瓢、硬cue流程等,被其他队员不停吐槽,分分钟高能好笑。
欢乐形态承载“真善美”大主题
让大家有“获得感”才是好节目
从顶层设计上来看,真正好的节目,或者说好的内容作品,能够以寓教于乐的轻松方式,让大家有“获得感”,也就是说在体验了欢乐之后,他们会主动进行思考和内心观照,真正领悟节目所要传达的“真善美”的内核精神。
不难发现,纵观一季的节目,制作团队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出很多深刻的主题。特别是,在节目中让星素嘉宾之间实现更为良性的互动,诠释出普通人奋斗的故事和背后的真善美。在每期节目彩蛋时,素人嘉宾们和麻花团队会围炉而坐,接地气地畅谈人生、分享感悟,诸如汕头妈屿柠檬茶店姐妹花,她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下年轻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另外,湘菜美食一期节目中,年轻创业者尝试创新出湘菜火锅,让大众看到了他们一代人身上积极正向的一面。此外还有年龄最小37岁的湛江赤坎女子足球队,在节目中展现出她们的自信和坚持。
同时,节目组还将更多有意义的内容融入到节目创作之中,诸如振兴乡村经济、绿色环保、地方美食推广、推广传统民乐“南音琵琶”、传承黎锦技艺等等。基于此,不盲目跟风热门题材,而是坚持做一档快乐温暖且有意义的题材节目,《麻花特开心》显然在践行优酷在节目创作上一直坚守的标准,潜移默化地体现出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对当下生活的聚焦和关切,融入了更多思考和情感,这才是优质内容的生命线和基本点。由此来看,《麻花特开心》不仅仅是给观众带来欢乐之旅,也是通过欢乐赋予节目更多“获得感”,让观众可以从中收获思考、幸福、正向情绪价值等。
最后一期节目的收尾之处,马丽真诚地表达了一些美好愿望,坦言这个节目让麻花的成员们难得的聚在一起,那些属于他们的欢乐时光和互相陪伴感也随之而来,并且希望节目可以做很多季,她可以做到80岁。或许,这个美好的愿景可以阶段性成真,至少从现在大家对于第一季节目的喜爱和认可来看,确实可以期待一下第二季了。
自从播出后,节目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都说开心麻花出品,必属精品,再加上含腾量100%,所以大家都对节目抱有很大期望,所以当大家发现节目里多了很多没见过的新人,节目内容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时,难免会觉得和自己想象重的不一样,我也不例外。不过冲着对沈腾的好感,我还是追平了,其实我想和大家说只要大家慢慢看下去,就会对节目产生很大的改观,最新一期就还蛮不错的。
几期下来,嘉宾们的状态都越来越在线了。据我了解,除了沈腾、马丽上综艺比较多,“麻花家族”的其他人在综艺节目上几乎可以算零经验,因而呈现给观众看的都是比较真实的状态,尤其是在衍生节目里,大家伙一块吃着火锅做游戏,放松又真实,反而比在节目里增添了更多的笑点。
说说前三期印象最深的几位,第一位当人非沈腾莫属了,虽然身为麻花家族的大哥,但他玩起游戏来耍赖、使小聪明那可都毫不含糊,俨然是一副麻花“耍赖专业户”的形象,不过却不让人讨厌,反而是他身上独有的一种特色,大家常常会被他的耍赖行为逗得哈哈大笑。
黄才伦在节目中也挺有喜感的,作为MC常常嘴瓢,不过也挺会活跃气氛,比如拍卖会和票选异乡人的时候,只要需要有人衔接,他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艾伦因为傻春的形象深入人心,在节目中的憨憨行为,总是会让人联想到大春,有一说一,最新一期中艾伦无效卧底,自曝身份真的太好笑了,这期真的承包了整个节目的笑点。
每一期都能看到制作团队的进步,第三期尤其明显,这一期节目引出立意时不再像之前那样突兀,而是作为一个线索一直横贯节目始终。整场内容以狼人杀的形式展开,将南音琵琶作为主线贯穿其中,在游戏过程中显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通过乐师们的合奏,让大家从音乐之声中体味到非遗文化的美,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又被中国民乐的魅力所折服。
这档节目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开心,从节目每一期的内容推进都能看出来,麻花是打算通过艺人们去推动故事发展,逐步引出现实中的社会议题,最后诠释节目立意,希望让网友们对社会和生活态度有积极向上的思考。
作为麻花的老粉,看着这档团综在一步步的变好,心里也倍感欣慰,希望节目越来越好。
笑点还是有的,但除了笑点后呢?顶着《夏洛特烦恼》的噱头来第一期,结果除了几个剧中演员用了角色名,穿着一件校服,还有哪点和电影有关?全程做上个世纪玩的不要的老套游戏,说白了这综艺也就是看隔壁德云社的《德云斗笑社》红火起来了,想来个照猫画虎,但是人家德云社不管怎么玩,每一期的结尾还是不忘初心的回归到相声,你麻花呢?还学春晚煽情那一套,俗不俗啊?
看了第一集上半集…我的天这节目也太尴尬了… 游戏太无聊了还不如王牌那些老几样,U1S1大家猜半天猜不出,其他不出名的麻花演员没综艺感,沈腾一个人完全带不动,劈叉大家的反应都只是“哎呀”。全是炒夏洛特烦恼冷饭,沈腾马丽组合完全比不过沈腾贾玲搞笑… 因为只看了半集所以就不打分了,不会再看下去。马丽这几年电影分数都挺低的,希望她接下来再拍电影还是要挑挑本子,否则观众不会再认了。
就这?做综艺能不能多挖掘一下开心麻花的特质?设计一些莫名其妙的小游戏,一个一个都像脑残一样。大可不必。
看麻花的综艺这么难看,总算知道为什么电影一年不如一年了。真的知道观众想看什么在想什么吗?第一期的猜缩写游戏一出来,我就知道这节目全完了。
这玩意儿和德云社的综艺除了嘉宾有什么区别?德云社那个有严敏都救不回来 这个指望累死沈腾赚收视率?
这个综艺形式不适合麻花,这种简单玩游戏的节目关键得大多数mc有较高的知名度才行,如果全员麻花演员还是更适合单元剧或者竞技类节目,要么就只保留三四个麻花mc,其他请一些知名度较高的飞行嘉宾
我终于知道为啥麻花越来越烂了!参加友台8分的喜剧大赛居然只看过第一集,几个年轻演员一起猜网络梗居然一个也答不出来,所有的游戏环节都乏善可陈看的人昏昏入睡…更别提演员跟发糕似的人均胖三圈…连常远都富态了…我忘不掉大家还停留在“小品”概念的时候,开心麻花用舞台剧开创了新的世界。像是一场伟大震撼的审美革命。可如今的麻花终究变成了曾经败者的模样。观众都在向前跑,你还停在原地吗?ps:我最爱的艾伦常远,等着,我有空了立马写个长评来好好骂骂你们!
该说不说,团综就是拍给粉丝看的,粉丝+二倍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们可真逗!
2022年新的下饭综艺!
3.5吧,近几年综艺节目都不怎么样的情况下,这个也就还能看,胜在嘉宾都是麻花的员工,还有点观众缘。游戏也是老游戏
这个节目最大的作用就是凸显了沈腾马丽无论在多无聊的节目里都能创造笑点,开头的麻花总结还是挺真挚的,综艺剧情设定太烂太尴尬了,还不如直接玩游戏。优酷,命中带糊。而且求你了,要搞笑就搞笑,千万不要刻意煽情行不行。我们狗吃不了巧克力的
全程转场做游戏,团综做得像《快乐大本营》,优酷团队的制作意识还是上个世纪的。而且也太难笑了,沈腾都救不回来
第三期开始才能看,不能全靠腾哥
春晚后热搜:别让艾伦演傻子了/团综观众:他不是演的!!!| 从卷帘门那期开始嗑伦远,大狗勾×小黑猫真的齁甜!我求求节目组抓住流量密码,伦远必须一队好吗!同框好吗!多拍拍他们拉手搭肩抱抱贴贴说小话好吗!!珍珠都没伦远真!!!| 最后几期真的越做越好了!游戏基本没有重样的,所有人(包括嘉宾)都非常有梗,球球第二季搞快点!!(最后一期聊天,才知道是丽姐提议拍团综的,丽姐我们全家感谢您!!!)
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快本没了,跑男、极挑过气了,开心麻花还玩他们的老套路,和麻花的电影一样慌不择食,努力变现。
救命,麻花为什么做综艺也是春晚思维
6.0 类似于《德云斗笑社》&《密室大逃脱》,竞技环节还是挺老化的,pd们看看那啥的韩综学习一下吧。如果不是麻花粉看挺无聊的,粉看还是觉得很好笑。但越到后面笑点越来越自娱自乐了。
期望太高,有点失望。没有将麻花特色展现出来,就是麻花员工出来玩普通综艺游戏。希望后面有所改善。
太好玩了,本身就是一群有意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