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

HD中字

主演:Victor Laupin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波罗 剧照 NO.1阿波罗 剧照 NO.2阿波罗 剧照 NO.3阿波罗 剧照 NO.4阿波罗 剧照 NO.5阿波罗 剧照 NO.6阿波罗 剧照 NO.13阿波罗 剧照 NO.14阿波罗 剧照 NO.15阿波罗 剧照 NO.16阿波罗 剧照 NO.17阿波罗 剧照 NO.18阿波罗 剧照 NO.19阿波罗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A Trilling movie

This book talks about the famous “successful failure”, the astonishing remarkable achievement of the Apollo 13 aircraft on April 13, 1970. On America's fifth mission to the moon, astronauts Jim Lovell, Fred Haise, and Jack Swigert manage to live on after mysterious explosion destroyed the ship. Though they are not able to reach the moon, they leave us more treasurable experience and a dramatic, thrilling story that encourage people devote to science and explore the universe. Without doubt, their heroic sprit will pas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 watch the movie before reading the book, yet lots of things about how everything else wrong with the voyage is not contain in the movie, while the book do well in this part, well-balancing in terms of how much technical detail to include. As Konstantin Tsiolkovsky tells us, "the Earth is the cradle of humanity, but mankind cannot stay in the cradle forever." For exploration of outer space, we human has paid a lot, such as the two well-known accident - the tragedy of Challenger on 1986 January 28 and Columbia on 2003 February 1. Total 14 heroes are lost from these tragedy. Sometimes we are sad and suspect whether it is worth to pay such price. I still remember the complicated emotion mixed with excitement and worry when I first saw the first Chinese astronaut Liwei Yang go into space on TV at my young age. Exploration is always filled with chances and challenges. After all, science is a risk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we are getting mutual from making thousands of mistakes. Many simple knowledge regarded as common sense nowadays are learnt from bloody tragedies. For example, we learnt that the airplane window cannot be squire with right angles from the Comet disasters of 1954, which made 35 people leave us forever. We have just started to explore the universe, and some mistakes and accidents are unavoidable. What we can do is to learn from this failure, and each time we make a mistake, we can get better and safer. There are many lessons one can learn from the book. I quite appreciate the clam and wit of the crews and the men and women on ground when facing those unexpected difficulties. They make their own miracle and legend by finally bring the aircraft back through cooperation in such urgent situation. Besides, I think Lovell shows the quality of a real leader in this case, as a man always in control, he utterly confident in his crews and the men on ground. As a leader there is a trap of being nice, gentle and reasonable, yet this may not be good for the team and the mission. If one sets low goals, the accomplishments will be even lower, so that nobody fulfills their true potential. So we should all learn to keep a balance between being soft and pushy, and always believe in our fellow and ourselves when facing the problem.

 2 ) 永远不要忘记敬畏与探索

隔热板受损,失去通信,无法捕捉返回舱,这是接近黎明前的黑暗,是希望与绝望的一线之间。失信的4分钟时间里,镜头没有切给返回舱内,观众能切身感受到当时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内心的紧张和焦虑。

影片是1995年上映的,阿波罗13号是1970年发射的,不管是影片中的火箭发射的特效和太空失重环境的模拟,还是距今50多年美国人在太空完成的这次不亚于登月的奇迹,都表明着我们与美国在太空争夺中还有太长的路要追赶。

一次伟大的失败比一次伟大的成功更能吸引人,有许多人质疑阿波罗11号的登月是人为造假,在摄影棚中进行的拍摄。但是却没有人质疑过阿波罗13号所经历的一切,难道这样的奇迹不必登月更难么?

看到影片中三位宇航员像被裹粽子一样塞进舱内,五花大绑动弹不得,面前的是一块块在现在看来十分落后的电子屏幕和缠绕着不知尽头的线路。就是在这样的局促的窘境里,我还是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对登月的兴奋与期望。影片中,有人问阿波罗13号的船长,为什么在阿姆斯特朗登月后还要继续登月。船长反问,如果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没有后来继续探索的人会怎样?

是啊,人类从来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也不能停止探索。好奇心,让人类发现新大陆,发现地球的样子。接着,人们开始征服南北极,再后来又征服珠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如今,人们向着太空,向着月亮和火星迈出征服的脚步。不断的探索,人类才能不断接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个终极问题的答案。但是,正如阿波罗13号所经历的爆炸与侥幸生还,自然也在警告着人类,需对一切探索保持敬畏之心,尤其不可有的是“人定胜天”的想法。

对登月如此,对病毒的防治亦如此。

 3 ) 人类对未知永恒的追求和向往!

奥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人类对太空的追求和探索是这个纷乱嘈杂的世界唯一可以超越所有分歧的东东,每次重温总是在心里得到一次感动,想起我在小时候漆黑夜里仰望天空的梦!

 4 ) A triumph of the human spirit

     Your mission served your country. It served to remind us all of our proud heritage of a nation. To remind us that in this stage of technicians and scientific marvels that the individual still counts. That in a crisis, the character of a man or men, will make the difference. Adversity brings out the character of a man. Confronted suddenly and unexpectedly with grave peril in the far reaches of space, he demonstrated a calm courage and quiet heroism that stands as an example to men everywhere. This safe return is a triumph of the human spirit of those special qualities of man himself we rely on when machines fail. And we rely on also for those things that machines cannot do.
                 -- Final lines of the film

 5 ) It's a successful failure!

1970 年4 月11 日,美国航天员洛弗尔等三人乘阿波罗13 号飞船升空,开始了人类第三次登月考察的旅程。经过两天行程将抵达月球轨道时,突然间,服务舱的液氧气箱爆炸,飞船失去了稳定。登月途中遇险,情况万分危急!幸运的是航天员训练有素,临危不惧,不慌不乱,沉着冷静,在地面测控中心的帮助和指挥下,靠着他们的知识、经验和勇敢,在狭小的登月舱使用有限的动力、水和氧气,操纵着登月舱绕过月球,中断登月飞行并安全返回了地球。

这是我摘抄自某本科普杂志的话,做影片介绍也不错。作者用这二百来字就概括了那惊心动魄的7天,实在有轻描淡写的嫌疑(拜托,人家是科普杂志,又不是科幻小说。)。电影的描写可比它精彩得多!从“休斯顿,我们有麻烦了”到“阿波罗13号最后一次通话完毕”,这近两个小时的影像记录远比二百来字来的刺激。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进入大气层、绷紧神经的三分钟、恢复通话、排山倒海的欢呼。我的心被电影揪的七上八下,随着剧情上上下下,最后,看到航天员平安到家长舒一口气。太了不起了!尽管他们没有完成原定登月任务,不过,在危险丛生的太空里上下齐心协力成功返回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吉姆说,这是成功的失败;中国人说,这是虽败犹荣!

感谢朗·霍华德、汤姆·汉克斯、艾德·哈里斯、比尔·帕克斯顿、凯文·贝肯、加里·西尼斯联手为我们奉献一出好戏(介么强悍的阵容!)。

在人类征服太空的道路上,
我们记住了一个个辉煌的名字:加加林、阿姆斯特朗、杨利伟、翟志刚……
他们的成功同样也是人类的成功。
然而,
可有谁记得
那些为人类太空事业牺牲了宝贵生命的航天工作者呢?

太空征程永远充满变数和危险。

我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高中地理老师播放的纪录片里苏联火箭发射后不久倒栽葱砸向发射台引起的熊熊大火。

1967 年1 月27 日,美国三名航天员地面试验中在充满纯氧的飞船座舱里因为打不开的门被活活烧死。

1967 年4 月23 日,苏联航天员科马罗夫在回家的路上降落伞故障,在与家人通了最后一次话后,科马罗夫遇难并成为航天飞行中首先死亡者。

1971 年6 月30 日,苏联联盟11 号飞船和礼炮1 号航天站对接成功,飞行24天后在归途中由于座舱空气泄漏,帕查耶夫等3 名航天员窒息死亡。

1986 年1 月28 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39B发射台上,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载着7 名航天员升空,进行它的第11 次航天飞行任务。飞行60 秒,高度10 公里,为突破音障航天飞机加速到全速。这时固体助推器突然冒出火焰,飞行第73 秒时外挂燃料箱爆炸。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数秒钟内化成一团火球。从火球和浓烟中散射出的无数碎片像流星雨一样散落在大西洋的洋面上。发射场上数千名观众和地面操作人员以及在荧光屏前观看发射实况转播的广大观众,都被这一突发事件惊呆了。7 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1996年2月15日,中国长三乙火箭(CZ-3B)首发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号,火箭点火起飞后约两秒,火箭飞行姿态出现异常,火箭低头,偏离发射方向向右倾斜,约22秒,火箭头部着地,随即发生剧烈爆炸,星箭全部损失,星体和箭体基本没有大的残骸。死亡6人,伤57人,爆炸地点距发射架1200米,毁伤民房80余间。故障原因后查明为惯性基准大回路里的一个电子元件失效,造成惯性基准无输出,以后长三乙四射四成。

2003年2月1日,载有七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16天的太空任务之后,返回地球,但在着陆前因起飞时砸中的左翼隔热板扛不住大气层的灼烧,航天飞机解体坠毁。哥伦比亚号连紧急着陆的选择都没有。电视图像显示,解体的哥伦比亚号在德州的上空划出了数条白色的轨迹。

2003年8月22日,巴西SLV-1型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爆炸,来不及撤离的21名航天专家被炸死。

…………

就是这一次次的失败换来了人类迈向太空的一大步。

你可以对这部弘扬美式主旋律的电影嗤之以鼻,或者认为它不过是好莱坞炮制的“汉堡包”。

但是,请你对三位宇航员和他们身后所有航天专家们表达敬意好吗?

今年是人类登月成功30周年的日子,还有人质疑美国人主导了登月骗局。我不知道他们的脑袋是不是进水了……

那本科普杂志还提到了一件事:有一次苏联航天员弗拉基米尔·铁托夫和格拉弟·斯塔拉卡罗夫也面临一次极端危险局面。他们的航天飞船定在晚上发射,每一件事似乎都按计划进行。突然之间,宇宙飞船及其运载火箭被包围在火焰之中,眼看顷刻之间粉身碎骨的可怕悲剧就会发生。幸好在可能的悲剧发生之前,一个专门的固体燃料发动机——紧急营救系统——点火,将返回舱从发射火箭中分离出来并把它喷射到约500 米到700 米的高度,然后通过降落伞着陆在离发射阵地附近的安全地方。

 6 ) ·

阿波罗13号登月任务概述:阿波罗13号载人飞船搭乘土星五号运载火箭飞离地球→一级火箭(土星五号运载火箭由一级火箭 二级火箭 三级火箭 仪器舱和有效载荷组成)分离 二级火箭点火(点火后不久 二级火箭五号引擎失灵)→二级火箭分离 三级火箭点火→三级火箭引擎关闭 惯性飞行→指令服务舱(阿波罗13号载人飞船由服务舱 指令舱和登月舱组成 指令服务舱是指服务舱和指令舱的连接体)与三级火箭分离→指令服务舱旋转180° 与在三级火箭里放置的登月舱连接→服务舱引擎点火 继续驶向月球→服务舱引擎关闭 惯性飞行→因服务舱二号氧气罐指数异常 地面指挥中心要求打开罐内风扇开关(罐内风扇的作用是让罐内气流 温度分布均匀 确保数值准确)→罐内风扇打开 电流经破损电线进入二号氧气罐内导致爆炸→服务舱受损严重 舱内燃料快速流失 阿波罗13号任务从登月转为返回地球→返回地球有两种路径 一 立即折返 但这种路径首先需要大量燃料 其次要确保爆炸没有损毁服务舱引擎 二 利用月球引力返航→宇航员关闭指令舱电源 进入登月舱 开启登月舱引擎 调整轨道 绕过月背 进入自由返回轨道→进入大气层前 分离服务舱→宇航员进入指令舱→登月舱分离→打开降落伞 指令舱降落太平洋 1 葛瑞森:遇难宇航员 2 怀特:遇难宇航员 3 查菲:遇难宇航员(一次例行测试中 阿波罗一号指令长1 驾驶员2、3因突发大火不幸丧生) 4 阿姆斯特朗:阿波罗一号悲剧发生十八个月后 4、5驾驶阿波罗十一号成功登陆月球 5 奥尔德林:4的同事 6 吉姆·洛弗尔:阿波罗八号绕月任务成员(也是阿波罗十一号登月任务替补成员) 7 玛丽莲:6的妻子 8 杰伊:6的儿子 圣约翰军事学院学生 9 肯·马丁利:阿波罗十一号登月任务替补成员 阿波罗十三号登月任务成员 10 弗莱德·海斯:阿波罗十一号登月任务替补成员 阿波罗十三号登月任务成员 11 迪克·斯雷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飞行任务办公室主任 12 谢泼德:因耳部手术需要进一步恢复 11最终决定将12的阿波罗十三号登月任务交给6执行 13 苏珊:6的女儿 14 杰弗瑞:6的儿子 8、13的弟弟 15 查理·杜克:阿波罗十三号登月任务替补成员(阿波罗十三号发射前四天 15被查出感染麻疹) 16 杰克·斯威格特:阿波罗十三号登月任务替补成员[因9没有麻疹的抵抗力(6 10 16得过麻疹 9没有)11最终决定让16替换9······] 17 玛格丽特:10的女儿 18 吉恩:阿波罗十三号登月任务总指挥 19 弗兰克·博尔曼:阿波罗八号绕月任务成员[飞行途中10开始呕吐······6建议10放轻松(之后6开始吐槽19曾经也是这样)······] 20 玛莉:10的妻子 21 布兰琪:6的母亲

 短评

格局挺大,气氛渲染也到位。缺点是前半段节奏过慢,节奏有点冗长。

2分钟前
  • 奔跑忘记忧伤
  • 推荐

美国主旋律就是冗长、缓慢。

6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上海电影节展映】终于在巨幕看了4K版。效果非常棒。真实事件改编,加上NASA训练飞行机营造的真实失重效果,观感极佳。全片虽充斥着航天术语,但也极大地增加了真实感,其实事件本身的一波三折足以扣人心弦、令人揪心、紧张、感动,添加戏剧性桥段和美式主旋律渲染色彩反而是画蛇添足了。四星半

8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放在当年一定是大片了,没有现在炫目的特效,但纵观一切都那么精彩,紧张真实感很强,对媒体的嘲讽很明显,对民众所关注的导向有很多异议,TOM的秀感很强,不是演得不好而是怎么都感觉像演的,GARY不得不说挺苦逼的,除了冒名顶替外,参演 的这种太空电影角色都很尴尬,但他的表演却是真实可靠的!

9分钟前
  • ★冰凌宫★
  • 推荐

想当年学校组织看,大家都看得屁滚尿流,厕所严重阻塞

14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还行

有Hanks我才看的...

16分钟前
  • jijo
  • 还行

在我的“太空电影观影史”中,没看到过比这部电影更“硬”的、更真实的技术细节呈现。这种堪称极致的真实感,让它更适合被归为科技灾难片而非科幻片。天上地下两个密闭空间,将争分夺秒紧迫感互相加成,每一种状况与临阵磨枪都不断让影片回环进高潮中,至少持续了40%的影片时间。(必然的)美中不足是人物书写不够细腻、复杂,每个都太“朗·霍华德”,太教科书模板了。

21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没想到这部片会如此脸盲,很久才分清楚谁是谁。这是非常好的题材,但却拍得很不好的一部片。许多平淡的对话,加上过缓的情节,即使是真实场景还原,也不该如此没有表现力。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太纪实就需要一些音乐之类的渲染情节,但这部片就是平淡,仅仅靠危险时刻的惊险吸引人是不够的。

25分钟前
  • DrBlackWatson
  • 还行

它满足我心目中满分的所有标准。激扬的音乐,紧凑的剧情,鲜明的人物,得当的画面。各方面不是最好的,但和在一起却有种劲道~有人探索宇宙,有人永不放弃……

29分钟前
  • fight2010
  • 力荐

抱歉,我先看的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然后在2016年才看的阿波罗13号,只能给个三星向航空事业的先锋们致敬了。。。

30分钟前
  • 约翰迈克莱恩
  • 还行

“别担心,如果他们能让洗衣机飞上天,也会把他们弄回来的。”老太太这句大亮。飞出地球、登月、星际旅行,一个个曾经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都正在一个个变成事实,这个世界在40年前就已经那么科幻了呢,相对来说最近几个十年相对无聊很多。40年前的人类真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劲。

34分钟前
  • 容安
  • 推荐

20190617@天山重看,观影初期看得鸡冻印象深刻,还忍不住想上厕所的片,主旋律不让人嫌拍得好更加不容易,最伟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失败,发射前不祥之兆连连,在一堆烂牌里幸好拿到了最好的牌,人的渺小与人的伟大共存,哪怕艰难险阻也永不停歇的探索征程,许多被临摹的镜头语言,比起是否成功登月,更在乎的是倾尽全力让宇航员都活着回来,无数日后火起来的大熟脸,加油飞呀加油人类

37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主旋律里还不错的片子,不过配乐能不能收敛一下,本来就很主了,音乐还煽成那样~~

38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还行

和大多數美國大片一樣,剛開始一直是娓娓道來的感覺,沒有多少讓人腎上腺素提起來的劇情,但看到休斯顿,我们出问题了!”才開始真正的進入劇情了,片中那種美國主義變現的淋漓盡致,Tom Hanks的加盟也是一大看點,推薦級別的影片

40分钟前
  • Wayne
  • 推荐

最好的主旋律,没有之一。小时候看确实无感,如今重看算是看懂那个女配提名了,演得真好。理工男魅力大展示,各种感情(夫妻的、同事的、男人的、女人的、理想、家庭)纠结抵死但都低调不狗血,剧力万钧好看得不行,《勇敢的心》你凭什么啊凭什么...

45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安迪霍尔说写《火星救援》最大灵感来源其实就是阿波罗十三号,both电影和真实事件,这找来一看,果然精彩,人也没有过分煽情,但是你看到舱内的宇航员和地面上NASA的所有聪明人,都在想办法,遇到一件件挫折一件件解决,会被人类智慧感动。

46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这算是美式的主旋律了;开头的那个对接比喻实在下流;真笨,星星才不会掉下来;

51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居然是看的第一部朗·霍华德…够老套够俗气的美国主旋律,基本是好莱坞太空片模版了,但还是挺好看的…不过NASA清一色都是白人男性,女性在片中也只能是丈夫身后的家庭主妇,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一点反倒值得玩味,美国应该不会再出现这种电影了。同时只有美国拥有如此高的电影工业水准,能拍这种商业大片向全世界灌输其自由又保守的美式价值观,苏联即便是拥有再高的航天技术也抵不过一个好莱坞啊…正是这一点更引人深想“人类”的一大步究竟是谁的一大步?另外没想到凯文·贝肯年轻时还蛮帅的。

53分钟前
  • 推荐

《阿波罗13号》以微调的方式和克制的姿态,精心处理从编剧到表演的每一个细微末节,为我们再现了发自灵魂深处的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影片。

55分钟前
  • Sunman
  • 力荐

剧作很完整,但所谓真实事件改编的片子总是觉得有些生涩,美国电影太过技术的毛病决定成与败,不是说所有优秀的美国导演都是卡梅隆。

56分钟前
  • 语然小语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