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2020

已完结

主演:本·门德尔森,辛西娅·艾莉佛,朱丽安妮·尼科尔森,尤尔·瓦斯克斯,杰森·贝特曼,杰里米·博布,马克·门查卡,约翰·盖蒂尔,德里克·塞西尔,比尔·坎普,梅尔·温宁汉姆,莎莫·芳塔娜,斯佳丽·布鲁姆,马克思·比斯雷,帕迪·康斯戴恩,弗兰科·卡斯坦,马克·威尔斯,弗兰克·迪尔,迈克尔·埃斯佩尔,海缇安·朴,西尔·布罗迪,泽瑞克·威廉姆斯,科里·斯科特·艾伦,罗伯特·沃克·布兰乔德,斯蒂夫·维亭,奥斯卡·托瑞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剧照

局外人2020 剧照 NO.1局外人2020 剧照 NO.2局外人2020 剧照 NO.3局外人2020 剧照 NO.4局外人2020 剧照 NO.5局外人2020 剧照 NO.6局外人2020 剧照 NO.13局外人2020 剧照 NO.14局外人2020 剧照 NO.15局外人2020 剧照 NO.16局外人2020 剧照 NO.17局外人2020 剧照 NO.18局外人2020 剧照 NO.19局外人202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局外人2020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剧由本·门德尔森主演,聚焦一个11岁男孩被强奸、杀害和分尸的惨案,看似直白的案情却生出疑窦,超自然力量作怪:  俄克拉何马州小城弗林特,警探Ralph Anderson当着一群人的面逮捕了很受欢迎的老师兼少年棒球联赛教练Terry Maitland,指控他奸杀了一个男孩,并将其分尸。Maitland坚称自己无辜,但Anderson有目击者和确凿的证据(DNA和指纹)证明他有罪。  地方检察官告诉Anderson,要打破Maitland的不在场证明,把一场本来会是旷日持久的法庭斗争变成情节一目了然的直白案件。而Anderson却意外发现:不仅有多名目击证人声称当凶杀案发生时Maitland并不在城里,安全录像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私家侦探Holly Gibney(金另一本小说《梅赛德斯先生》的角色)的帮助下,Anderson开始深入调查此案,线索指引两人来到了德克萨斯州的玛丽斯维尔镇,并得到墨西哥裔警官Yune Sablo、居住在拉丁裔为主小镇上的白人女性Lovie Ann Bolton协助。他们发现面临着一个真正的怪物的威胁……小说前半段风格为警察办案,后半段恐怖、超自然元素加剧。传家本事 第二季窦天宝传奇911事件簿河谷镇 第一季星蝶公主第二季雨夜天魔车轮滚滚神奇的莫里斯樱时风云九州大陆酒店逃离双焰宇宙:真爱陷阱逃离那间房热烈之夏大马戏团爱填满空白 第二季圣诞变身雨中的请求我被困在同一天冰雪大作战2气象厅的人们:社内恋爱残酷史篇宇宙时空之旅第二季寄居者仁川登陆作战孤独的美食家第六季女村长碧蓝幻想厨房第六季大电影2.0:两个傻瓜的荒唐事射鱼嫉妒无所畏惧2017地狱猎手里约大冒险2博斯第五季王者杰克黑狱风云1980再见·银河铁道999:仙女座终点站她说日落巴黎乱世德心游击神兵弗雷斯诺杰西卡·琼斯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斯蒂芬·金的惊悚剧又来了!播出两集豆瓣8.7,开场就来一个爆炸案

提起斯蒂芬·金,这位作家在美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笔下的文字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至今已经超过150部,由此还创下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其中多部“神作”都在世界影史留下了里程碑式的浓墨重彩。

包括常年登顶影史第一,在IMDb以及豆瓣榜单都稳坐NO.1的《肖申克的救赎》。

豆瓣8.8。

曾获四项奥斯卡提名的《绿里奇迹》。

和那部遭到斯蒂芬·金嫌弃。

却依然被誉为恐怖片鼻祖,被无数大师致敬过的《闪灵》。

就在2020年伊始,“恐怖小说之王”斯蒂芬·金又带着他最新的改编作品来了——

《局外人》

这部HBO的新剧由斯蒂芬·金同名小说改编,于1月12日开播。

才更新两集,观众口碑就隐隐要爆。

豆瓣评分已经升到8.7,烂番茄爆米花指数94%。

作为一部悬疑惊悚剧集,《局外人》一开场就抛出了一个足够博人眼球的爆炸性案件。

老人早晨遛狗,在公园里发现一具11岁男孩的尸体。

经警方调查,男孩死前遭到强奸,之后被凶手残忍杀害,并且分尸。

出了这样骇人听闻的案件,足够令小镇变得人心惶惶。

但更加焦虑紧张的,则是警方。

一方面必须给公众一个交代,另一方面,凶手继续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不能早日破案,小镇上的居民时刻都会面临着危险。

负责这个案件的警探叫劳夫,他很快就锁定了一个嫌疑人——棒球教练泰瑞。

按理说,泰瑞不应该被怀疑。

泰瑞是在镇子上出生长大,他为人正直善良,深受小镇上居民的信任,因此大家也放心让自己的小孩在他的棒球队训练。

而死掉的那个男孩则是他手下棒球队中的小队员,平时受过泰瑞许多照顾。

尽管如此,泰瑞的嫌疑也并非凭空而来。

根据现场的第一目击人,也就是遛狗的老人的证词,案发现场附近曾停留了一辆异常的白色厢型车。

很快又有一位女士来提供线索,她曾在案发当天看见了泰瑞开着那辆车。

当时男孩正拖着自己坏掉的自行车走在路上,泰瑞正巧路过,提出要载男孩一程。

随后泰瑞就把自行车抬到了后车厢,男孩上了泰瑞的车离去。

第三名证人是一个小女孩,在案发当时她路过公园,并撞见了泰瑞。

那时的泰瑞似乎作案完成正准备逃离现场,浑身沾满了血迹。

此外,现场残留下来的指纹、DNA等线索也都与泰瑞完全吻合。

而且警方也找到了监控,证明泰瑞在案发当天曾经在镇上的酒吧和车站都有短暂的逗留。

人证物证都将唯一的犯罪嫌疑指向了泰瑞,警方很快下了拘捕令,将泰瑞作为嫌疑人逮捕审问。

《局外人》完整地呈现了泰瑞遭到逮捕背后的每一个线索、每一个证据。

这些人证和物证被插入进警方驾车逮捕泰瑞的路上,作为回溯出现,每一次回溯都加重了泰瑞的嫌疑,令这次逮捕行动更具说服力。

然而就在我们已经接受了这一“真相”后,它又告诉了我们另一个完全相反的“真相”。

根据泰瑞的受审证词,案发当天他根本就不在小镇上。

当天他去参加一个教师会议,有同行陪伴,当天会议上也有电视放映。

也就是说,泰瑞同时在案发当天的视频上出现在了两个相隔甚远的地方。

不止如此,根据泰瑞参加教师会议附近书店店员的证词,泰瑞在当天确实进了书店。

在书店的书上,警方也提取到了属于泰瑞的指纹。

原本看似简单明了的案件突生疑窦,新发现的证据和之前警方找到的证据相互矛盾。

它引出了一个几乎荒谬的疑问:

一个人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呢?

《局外人》在一个爆炸性的案件身上设计出了一个似乎无解的谜题,这样的案件本身就具有足够的话题性,可以持续吸引住观众的兴趣。

而剧情也并非停留在找线索→破案上,而是多方面地延伸出了这一案件的每一个侧面以及它所波及的每一个相关方上。

首先是警方,由警探劳夫为首的团队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逮捕决定。

按当地的准则,警方在逮捕嫌疑人时不能当众上铐。

但他们却在棒球比赛中,当众宣读泰瑞的嫌疑,并让每个人都看见了泰瑞遭拘捕被戴上手铐的样子。

这样的逮捕行为,对嫌疑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小镇上的许多居民都因此认定了泰瑞的嫌疑。

而泰瑞进监狱后,也因杀害儿童的嫌疑而遭到了同个监狱里犯人的恐吓。

警方过分的逮捕行为,都出自负责这起案件的警探劳夫下的命令。

劳夫曾有一个儿子,也遭受了意外不幸离世。

由于一直没有抓住凶手,劳夫一直活在阴霾之中,始终走不出儿子已逝的阴影。

这起令人震惊的男孩分尸案,令劳夫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愤怒影响了他的工作判断,并导致了另一个悲剧。

死去男孩的哥哥为了替弟弟报仇,潜伏在泰瑞前往法院受审的路上袭击他。

泰瑞在中枪后抢救无效身亡,而男孩的哥哥则被劳夫当场击毙。

原本一个美好的家庭,短时间内失去了两个儿子,陷入了崩溃。

同样陷入崩溃的还有嫌疑人泰瑞一家,丈夫在袭击后死去,未洗脱的污名却由留下来的人承受。

泰瑞的妻子对劳夫的那场质问让人心里一紧:

“我该如何每天平安地送我孩子去上学?我该如何向她们解释她们为何没有朋友了?为何有人在我们窗外咒骂、朝门廊乱丢东西?就算我们搬家,这整件事就这么纹刺在我们脸上,我该怎么办?!”

一个错误的逮捕决定,使两个家庭走上绝望。

斯蒂芬·金说,自己在写《局外人》时,其实是想要探讨这么一件事:

人会如何对待不可解释的事物。

根据种种证据和线索,嫌疑人泰瑞同时出现在了两个不一样的地方。

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事,而剧中似乎确实有着这么一股“超自然力量”介入其中,影响着事件的发生。

当一切都陷入不可解释的僵局之中,或许人们只能选择相信自己的内心。

在案件还未发生之前,泰瑞一直是镇民眼中的好邻居,是一个可靠的丈夫,是两个女儿的暖心爸爸。

这样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如何会成为一个奸杀儿童的残忍凶手?

几乎没有人提出这个疑问。

在情绪和往事的支配下,警察劳夫选择了无视自己对泰瑞的印象。

将他当众逮捕,是劳夫对泰瑞的“私刑”。

镇上的居民也受到了愤怒的控制,在真相还未水落石出之前,就把气都撒在了泰瑞一家的身上。

当人们过分相信“证据”时,或许所谓的“证据”也在操纵着人类,让他们忽略了自己内心的选择。

如果真相可以被捏造,至少那些出自于内心的东西是无法造假的。

情感需要受到同等的重视,这是斯蒂芬·金在《局外人》背后提出的尖锐反思。

按目前这两集的观感来看,《局外人》在悬疑性、故事节奏、剧情深度等方面都做得不错。

从一个案件延伸出了不同侧面,短短两集就交代出了整体背景,悬念引人入胜,希望后续有关“超自然力量”的描写可以同样吸引人。

青石电影编辑部丨Leslie

 2 ) 小镇凶杀,男童猥亵,这部高能美剧炸到不行!

有些观众在看完HBO新剧《局外人》的前两集后,直接弃剧,抱怨叙事节奏太慢。而有些“扛”过来的剧迷,则将其比作《真探》、《谋杀》和《罪夜之奔》的结合体,不但享受其独特的慢节奏,更迷恋剧中氤氲的那股低沉悲伤感。

这部由史蒂芬·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剧集,像是一头看不见身躯的远古恶兽,释放出恐惧,吞噬进悲伤。每当更新一集,虽然我们离案件真相更近一步,但离危险又增加几分。惊险中埋葬的死亡气息,让这部2020年的开篇之作,后劲十足。

一 无辜的愤怒,蒙骗的怨恨一个11岁男孩被残忍奸杀的案件,拉开了本剧的帷幕,但是这桩案件的侦破却异常轻松。

在警员拉尔夫的查证下,人证、DNA和视频录像,全都指向一个嫌疑犯,小镇上颇有声望的棒球教练泰瑞。

可就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特瑞的律师拿出了完全相反的证据,足可证明特瑞在案发当天,并不在犯罪现场。当案件陷入诡谲难测之时,特瑞在即将面临公审的路上,被死去男孩的哥哥用枪击毙,倒在血泊中。

当这样一段完整的故事,在剧中只用一集半不到的篇幅,就全部讲完时,我们知道,这部剧绝非只在聚焦泰瑞是不是凶手。而是从这桩扑朔迷离的案件出发,讲述一则骇人听闻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有两个群体,一个是被害人家庭,一个是嫌疑犯家庭,两者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被害男孩的母亲,因为悲痛欲绝,进了医院,不久病逝;男孩的哥哥在枪杀泰瑞之后,被警方当场击毙;男孩的父亲见此惨状,上吊自杀。

作为嫌疑犯群体的特瑞一家,也灾祸不断。特瑞被枪杀后,妻子格洛瑞在生活中处处遭受排挤,两个女儿由于“杀人犯父亲”,在学校被不平等对待,只能困顿于家中。

而这样的悲剧,竟然不止泰瑞一桩。由拉尔夫雇佣的私家侦探霍丽,在查案中,找到了另外两起类似的案件。被害人也都是10岁左右的孩子,而嫌疑犯的犯罪证据,以及不在场证明,都有充分的目击证人和DNA物证。

不但案件类似,后续引发的悲剧也相同,两起案件中的被害人家庭和嫌疑犯家庭,不是遭到对方的枪杀,就是自杀。

但在后续剧情中,我们知道,不管是被害的孩子,还是所谓的嫌疑犯,都是受害者,真正的杀人犯并非是证据确凿的人类,而是难以名状的超自然存在体。

可由孩童虐杀案引发的家庭冲突,绝不可能停歇。随着破裂不断加深,双方都在怨恨中毁灭。嫌疑犯家庭品尝的,是无辜的愤怒,而被害人家庭弥漫的,是被蒙骗的怨恨。两者都只能用死亡和悲痛饮鸩止渴,此外,他们别无它法。

二 “犯罪病”的传染学解码在泰瑞被杀,一家人遭到各种歧视对待时,拉尔夫逐渐认识到,他所肯定的一切可能并不准确。

因为,不管是泰瑞的人品,还是不在场证据,都令拉尔夫不得不承认:泰瑞不可能奸杀小男孩。 可泰瑞的DNA遍布犯罪现场,这让刑侦出身的拉尔夫不得不面临一个常识: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地点。而此时,这个常识变成了悖论。

但在私家侦探霍丽看来,没有什么不可能,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超自然现象”。

目测一下高楼就知道有多少米,误差只在六英寸;不仅能背出1954年至今所有摇滚歌的歌词,还能说出每首歌在公告牌上的排名;8岁时被精神学、行为学等6个不同领域的专家研究,结果只得到一个回复:我哪知道这姑娘什么情况!?

所以,当霍丽在第三集出现之后,案件才真正开始进入调查阶段,之前所有相反的证据,只是烟雾弹而已。

不过,随着调查越深入,事件越诡异。在霍丽寻访调查的过程中,不但发现了两起同类型的儿童虐杀案,更关键的是,她发现了三起案件互有联系。

第一起案件中的女嫌疑犯,和第二起案件中的黑人嫌疑犯有亲密接触,而且前者划破了后者的背部。

第二起案件中的黑人,则与第三起案件中的嫌疑犯泰勒有过偶然接触,同样,前者划破了泰勒的手臂。据此,霍丽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这是一种通过划破皮肉传染“犯罪病毒”的连环杀人案,真正的始作俑者,会用被感染者的身体进行异地犯罪,并且留下充分的证据。

从此开始,原先一桩扑朔迷离的杀人案,变成了超自然事件。当霍丽向所有事件相关者交代真相时,大部分人都认为她妖言惑众。

可现实却是,当科学无法解释案件时,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个是安于认知的失败,将科学之所以无法解释的原因归于我们暂时的无知;另一个是延伸对真实世界的感知,承认在科学法则之外,还存在另一套世界运行的规则。

乍一听,后一种观点,像是让我们向远古巫术投诚,但实际上,则是原著作者史蒂芬·金对“科学至上”主义的怀疑。

三 未知的恐惧,已知的威胁恐惧的本身来源于未知,但是,一部将恐惧和悬疑作为主调的剧集,《局外人》如果只是一直保持不变的未知,很难让人对这种超自然现象产生更多的期待。所以,《局外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对未知的玩味,甚至将已知的威胁元素,也以未知的方式延宕放大。

在霍丽查案的过程中,我们虽然了解了泰瑞案件的很多细节,但是谜题的谜底总是在欲揭还休中保留恐惧的因子。

这些案件的真实凶手,就是从古至今,被我们当做暗黑童话一笑了之的“睡仙”。在各民族文化里,都存在“睡仙”这种原型故事:一旦小孩不听话,就会被睡仙吃掉。

放在我们中国,睡仙可能是山上的老虎,或者水里的妖精。但是剧中睡仙的样子,始终没有以正脸出现,而是被见过睡仙的角色们,以手工画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除了这种对始作俑者未知形象的玩味,本剧还让那些极具威胁性的人物,如警察杰克·霍金斯,或者在酒吧工作的瘾君子克劳德,在剧中世界四处游走。

他们随时可能“分身”虐杀儿童,但这种情况并没有过早发生,而是一直处于变化中。比如警察杰克,在他走进谷仓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感染。

但在剧中很长一段时间,他只是在痛苦和暴戾的刀刃上思维错乱。甚至为了营造这种已知的威胁,剧中设定了一个亚裔女警产子,让杰克和婴儿之间产生某种死亡的联系,用梦魇和罪恶的折磨,让恐怖因子不断蒸发,直扑到我们的视觉神经上。

或许,霍丽从一个神秘女人那里听到“睡仙”的另一个名字,最能描述本剧的核心:噬殇者。

殇,意为“还没成年就死去”,正好对应剧中三起案件中被虐杀的孩子。但除了“孩子的死”这道主菜,还包括因为仇恨和痛苦而死的成人们,他们的死则是餐后点心。

剧中的很多场面,都以中远景出现,然后缓慢推进,与此同时,压低亮度,极力令这些被死亡和伤痛笼罩的人,处于昏暗一隅。镜头运动的滞涩,画面色彩的沉闷,无疑都在为“噬殇者”这三个字做注脚。

有些剧迷说,《局外人》虽然设定在美国发生,但是剧中的很多场景,总是让人想到挪威瑞典这些北欧国家,就如同《狩猎》一片中寒冷坚硬的质感。

的确,在这部超自然犯罪剧集中,那种不断弥漫的死亡气息,让人像在异乡,从局外人的视角,目睹一幕幕瞬间的惨烈,以及听到那在真空中歇斯底里的哭喊。

 3 ) HBO携手“恐怖小说之王”,年度最期待美剧果然没让人失望

没有一个爱电影的人,能“躲”得过斯蒂芬·金。

《肖申克的救赎》常年霸占各种佳片榜前三,《闪灵》是恐怖片经典中的经典,他笔下的故事已经变成了150余部影视作品。

反转不断,恐怖弥漫,斯蒂芬·金已然成了保障剧本质量的金字招牌。

新年伊始,HBO携手“恐怖小说之王”,带来了最新改编剧集——《局外人》。

本文有剧透。

1

清晨,遛狗的老人自在惬意。

转眼,他却在公园里发现了一具11岁男孩的尸体。

警察拉尔夫·安德森很快便锁定了凶手——弗林特市最受欢迎的英语教师兼少棒联盟教练泰瑞·梅特兰。

时间拉回男孩遇害的那一天,随着一位位证人的回忆,故事开始浮出水面。

老妇人看见泰瑞让男孩上了自己的车。

小女孩看见泰瑞带着一身血迹从森林里走出来。

瘾君子酒保看见泰瑞来到酒吧冲洗身上的血迹。

即便三人的证词在日后的庭审过程中可能因为年纪与身份被质疑,但物理证据(指纹和DNA)却清楚地指向了这位人人爱戴的棒球教练。

于是,众目睽睽之下,拉尔夫命手下逮捕了正在指导比赛的泰瑞。

随后,强暴、分尸的指控一个接着一个。

喜欢孩子的亲切教练VS面目可憎的杀人狂魔,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双重人格罪犯?

而作为一个悬疑故事,开场便锁定元凶,后面还有什么谜需要解呢?

果然很快,更大的疑问出现。

因为,男孩被害的那一天,泰瑞根本就不在弗林特市,他一整天都在70英里外的酒店参加文学会议。

身为警探的拉尔夫,第一时间以为这是泰瑞的狡辩,或者最多是一些制造不在场证明的小手段罢了。

可媒体发布的学术会议视频里,的确站着活生生的泰瑞本人啊。

一个人怎么可能在同一时间现身不同地点?

况且,如果泰瑞真的策划了这起犯罪,为什么他会在作案过程中毫不避讳摄像头,一次次在公共场合故意留下自己的正脸?

这个疑点重重的案子宛若一颗畸形的魔方,让经验丰富的警探们不知如何下手,而面对证据却提不出合理的推测,也让正义陷入了僵局。

2

警察破案,其实就是一个局外人,用“旁观者清”的视角揭开谜底的过程。

然而,在这次男童被奸杀案件中,警探拉尔夫似乎并不是一个能超然物外的角色。

原来,拉尔夫的儿子德里克在几年前意外丧命,这让拉尔夫很难冷静地对待眼下泰瑞的案子。

毕竟,丧子之痛,是切肤之痛,终生难忘。

“感同身受”四个字,既是能共情的优势,也是会移情的劣势。

正是这种情绪的蔓延,让拉尔夫选择在众人面前逮捕泰瑞。

因为,在个体记忆、群体情绪与种种证据的联合操控下,那时那地的拉尔夫无比确定,泰瑞就是杀人犯本人。

只是,拉尔夫自己也没想到,从他带走泰瑞的这一刻起,整件事都开始不受控制了。

首先遭殃的,便是泰瑞的家人。

自从这位五好教师化身杀人狂魔后,泰瑞的妻子和女儿们便很难再得到公正的对待。

小女儿更是每晚噩梦不断,吵着说夜里总会有一个男人来到家中。

“凶手”家里不好过,被害人家中更是一片狼藉。

失去小儿子的母亲在家中发狂,心脏骤停,撒手人寰。

母亲的葬礼过后,大儿子持枪来到泰瑞出庭的现场,击中泰瑞的同时,自己则直接被击毙。

面对妻离子散的家庭,最终,父亲选择了上吊。

两个原本美满的家庭,在短短几天里经历了生离死别,甚至灭顶之灾,被怨恨击昏头脑的拉尔夫终于觉醒,他必须从头开始调查。

这一次,私家侦探霍莉·吉布尼加入,她神叨叨地讲述着拉尔夫不以为然的神秘现象,而真相,似乎正是向着这些猜测的可能方向慢慢呈现出来。

因为,拥有全知视角的观众们已经看到,每每惨状发生时,总有一个穿帽衫的身影静静地站在不远处,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着与案件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正义在明处,邪恶在暗处。

很明显,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3

早在开播前,《局外人》就已经入选众多外媒的“年度最期待美剧榜单”。

除了斯蒂芬·金参与剧本创作这个关注点,主导编剧的理查德·普莱斯也是位厉害角色,出自他手的《火线》《堕落街传奇》《罪夜之奔》都是“9+”分好剧,至今口碑不倒。

与此同时,曾经联手执导《黑钱胜地》的杰森·贝特曼与安德鲁·伯恩斯坦再次合作,也给《局外人》的成片质量加了一重保险。

幽暗寒冷的小城,神秘莫测的暗影,噩梦不断的女孩,皆出自二人的精巧布置。

除了偶尔用力太猛,刻意减弱环境光导致黑屏式观影,两位导演全心全意地在铺陈一种贯通全片的恐怖氛围。

有趣的是,这部配置顶级和细节高能的《局外人》,其实并不是一部开门红剧集。

相较于其他热门剧集先冲满分后趋于稳定的走向,《局外人》的成绩反而像一个在慢慢爬坡的进步青年。

很大程度上,这种情况是由剧集的反转魅力造成的。

从容易引起审美疲劳的影视剧常见凶杀案,到不可解释的不在场证明难题,这是第一个反转。

吊诡的案件谜题,用这个“死结”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随后,结合小说走向不难猜测,当那位帽衫里的神秘来客身份曝光时,小城居民对于神秘现象的态度又会将剧情引向另一个高潮。

当然,就像牛顿从上帝处寻找答案一样,可能《局外人》给出的答案并非推理爱好者的最优解,但若将其与社会派推理并置,反而能看到一道谜题背后的人性缺陷与社会百态,就也不失为另一种可接受的高级表达。

恰如法国作家加缪在另一本享誉文坛的《局外人》中所写,“一切都是真的,又没有什么是真的!”

被千万次诠释,是故事的宿命,而被无数次误解,则是真相的宿命。

循着这条寻找真相的路走下去,以警察身份重新调查案件的拉尔夫,是男孩遇害案的局外人;以旁观者视角观察案件的帽衫人,是小城恐慌氛围的局外人。

然而,人终究无法避免与社会的联结,局外人可以亲疏远近为标准,却不能把道德法理当借口。

局中局套着案中案,一旦身处其中,便没有谁,是真正的局外人。

 4 ) LOST AND FOUND,被图书编辑“坑”了的恐怖小说之王

The Returen of the King🤴

在我还年轻的那会儿,也就是别的姑娘迷恋席绢、琼瑶的时候,我却“变态”地沉溺于希区柯克、X档案、世界侦探故事、世界未解之谜以及各种惊悚恐怖故事。“恐怖小说之王”,可以想象当时读书少的我看到这几个字样的时候,心跳是如何以重力加速度狂奔的。

由此我认识了斯蒂芬·金这个名字,只是当时抱着看恐怖、血腥、悬疑的渴望读完全书的时候,内心大骂了一顿图书编辑,因为那本书连《X档案》的十分之一恐怖都没有。此后我不仅忘了那本书的书名,更是把斯蒂芬·金抛在了脑后。

到了大学,在不同的课上看了《闪灵》和《肖申克的救赎》,开始从电影分析角度查资料的时候,再度看到了斯蒂芬·金这个名字。两部风格如此迥异的故事竟然都出自他之手实在不可思议,尤其是后者,我甚至在豆瓣上留了评论“自由不在于你身在何处,而在于你的心向何方”。

▾《肖申克的救赎》剧照

不过这种巨大的差异并没有真的让我对斯蒂芬·金有所改观,直到《小丑回魂》再度掀起斯蒂芬·金作品的改编热潮,然后我开始回溯他的《迷雾》《伴我同行》,我才意识到一直以来我一直误解了斯蒂芬·金,被当时为了销量而把“恐怖小说之王”写的比书名还大的图书编辑“坑”了。

斯蒂芬·金远比所谓的“恐怖小说之王”来的复杂和有趣的多,而这位畅销书作家作品的改编难度也远比大家想象的难得多。为什么他的作品改编要么是经典要么是垃圾呢?因为多产到如他这般,他作品中的恐怖片元素已经被广为借鉴,以至于改编时若不抓住真正的精髓,你便不会再有新鲜感。

在这几年《穹顶之下》《黑暗塔》《宠物坟场》《剧版迷雾》《剧版尸骨袋》《小丑回魂2》的接连改编失败后,终于HULU用一部《城堡岩》,HBO用一部《局外人》让王者再度归来,也让我这样的围观群众意识到了自己曾经的愚蠢。

《局外人》海报

50多年的写作生涯,金爷绝对是不折不扣的高产作者,63本小说,超过200篇短篇,还不包括他的影视剧本、戏剧、广播剧、漫画、舞台剧、音乐剧等等。在被问到为何写恐怖题材时,他的回答是:"Why do you assume I have a choice?"。

这个看似挑衅带点无奈的反问,恰恰说出了金爷之意从不在恐怖和惊悚,它们只是他故事的一个外壳,童年和成长、失败和死亡,才是他永恒的主题。正如他自己说的:“I had written the world's all-time loser”,《局外人》亦是如此。

《小丑回魂》剧照

若你爱怪人,其实我很美👬

如果你试图在史蒂芬·金的作品中,找一个完全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正常人,那么你不仅是在和自己过不去,也是对作者的一种蔑视,更是对自我的否定,因为人人都是Loser。

边缘人或者说Loser,无疑是史蒂芬·金的舞台光一直在追加的形象。《闪灵》中的杰克,《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城堡岩》中的安妮,《魔女嘉莉》中的嘉莉,《小丑回魂》和《伴我同行》中的少年Loser组,不胜枚举。

在刚刚播完大结局的HBO高分剧《局外人》中的10个主要角色,从本·门德尔森饰演的警长拉尔夫到辛西娅·艾莉佛饰演的带有灵媒性质的私家调查员,无一不是所谓的怪人,或者说边缘人,被主流否定和排斥,长期处于自我怀疑的高压精神状态之下。

《局外人》剧照

与其说金爷独爱Loser,不如说他敏锐地嗅到了所有人内心深处最深层和最基本的一种集体性的恐惧——被集体唾弃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恐惧大体是因为我们无数的祖先被同伴遗忘在山洞深处的黑暗之后,植根在大脑和身体之中的吧。

而《局外人》中对于看多了惊悚剧的人来说,《局外人》的故事似乎可以用一集就写完(参见《邪恶力量》《X档案》)。但HBO却用了十集把看似毫无新意的双重生的设定,延展出了双倍上述的心理和生理恐惧。

如果说杰克·尼科尔森是通过他著名的“鲨鱼笑脸”去释放《闪灵》的惊悚张力,本·门德尔森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全十集不下300分钟的表演里他用几乎“零表情”的克制不苟言笑和冷眼旁观,让惊悚张力的弦绷紧到极致。

《局外人》剧照

虽然并非人人都有幽闭恐惧症,但密闭空间佐以适当元素足以让每个人脱轨,《局外人》和大部分斯蒂芬·金作品遵循了一样的恐怖片“密闭空间”原则,更出色的是在编剧和导演的配合下,明明已经现代化的佐治亚小镇却呈现出一种古老的原始气息。

大量阴影和冷色调的运用,大量低机位和充满疏离感的慢速推拉镜头,充满窥视感和压抑的构图,永远不明朗的前景、后景和特写,加上管弦乐制造的和手指划过黑板一样的不安噪音感和几乎完全自然光的室内、森林和山洞以及黑夜戏,都使得镜头中的故事看起来平静,却让镜头外的悬疑感丛生。

更妙的是,《局外人》用带着《真探》现实风格的罪案剧方式来切入和讲述整个超脱现实的故事。从一桩残酷的男孩凶杀案起,引入对客观真实的现实抱有绝对信仰的警长拉尔夫,用不到20分钟就“破了案”,用一集就把了90%的主要角色介绍出场。

《局外人》画面截图

《局外人》画面截图

在第二集则同样不到20分钟就让“凶手”死去,制造了一个极强的冲突和反转,从上帝视角引入绝对超现实的“局外人”——面相恐怖“弗兰肯斯坦”式的变形人,在众多惊悚片中亮相过的Shape Shifter,不仅大胆地把所有线索呈现在了观众的眼前,还故意用极少笔墨去直接呈现超现实的部分。

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让变形人看似在暗,实在在明,因为观众视角下他都实实在在的存在,反而不相信他存在的警长看似在明,实则在暗,巧妙地调转了捕食者和猎物应有的位置和角色,让他们互为“局外人”。这种反转事实上还打破了心理上的第四面墙,让镜头外的观众成了参与其中的真正的“局外人”。

最后无论你是如警长一般的理性存在,还是如辛西娅一般的非理性存在,都会在对现实和自我判断的怀疑之中深陷剧中的现实,使得此刻你所处的现实有了一丝荒诞感。正如文学巨匠加缪在他的《局外人》中所说的“确认生命中的荒诞感绝不可能是一个终点,而恰恰是一个开始”。

《局外人》截图

死亡迟早都找你,切勿凭自己🤡

史蒂芬·金在提到他的写作技巧时,说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写作公理的东西,叫做所有故事都从“What If……”开始,正如每个生命都源于一场意外,也正如每一场死亡。

没错,死亡,史蒂芬·金的作品无一不涉及到这个沉重的话题,而他也从未试图让这个话题变得温和,反而总是以一种极端方式来描摹,甚至于产生了一种基于死亡的毁灭性的美感,好比耶稣殉难一般。

或许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时对自己的评价:“I have a special cold spot in my heart for it”。我们很难推断他对于死亡的痴迷是源于孩童时好友意外身亡的震惊,还是父亲不告而别的缺憾、或是母亲含辛茹苦的苦难。

《魔女嘉莉》剧照

但我们的确可以从每个故事和角色中看到他自己的影子。或许是那些不可言喻的黑白记忆的多重叠加,对青春、成长、家庭、男女和现实的不解,让爱伦坡的种子在史蒂芬·金的脑中生根发芽,从《魔女嘉莉》的身体里第一次迸发出火焰。

非常有趣的是,在史蒂芬·金的故事中,孩子的世界尽管充满了恐怖、迷惑、伤心,但却又是美妙、冒险、英勇的,无论是《小丑回魂》《城堡岩》还是《伴我同行》,每个孩子都在逃亡的路上和死神对视过,重新校准了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而相反大人们呈现出来的确是麻木、单调和危险的样子,介于孩子和大人之间的大孩子们更是面目可憎。每个会在床头因读史蒂芬的故事而颤栗的孩子,都能明白青春转变过程中的窒息感,正如《魔女嘉莉》开场嘉莉对于月经出血表现出的歇斯底里,惊恐地双眼、无助地大喊“我要死了”。

《魔女嘉莉》剧照

恐怖故事,这种充满死亡、鲜血、暴力和不安的隐喻方式,以一种夸张的、戏剧的面貌恰到好处地呈现了青春期的血腥与躁动,而即使我们不再青春,但那个阶段的回忆则是永痕不褪色的,也是萦绕在脑中趋之不散的一段主旋律。

而《局外人》出色的地方就在于,这个看似是侦探故事的超现实惊悚故事,在一开始就杀死了孩子,也把史蒂芬·金故事中本应最温暖的部分杀死。而大人们在追寻和解开死亡谜题的过程,更像是对童年的一种回溯,以阴魂不散的方式,甚至于编剧们这次不惜真的杀死原著中未死的警长之子。

《局外人》台词

在对未知、死亡、神秘、传说的恐惧不断的倾斜和屈服中,所有人的思维都被以大人形象包裹却有着孩童般视角的辛西娅带回了孩童般开放的、无边界的无限可能性思维中,即传说中的疯狂(Out of mind),而真相也慢慢浮出水面,也超出了成年人的认知范围。

当警长和吃孩子的“睡仙”,即所谓的Shape Shifter面对面的那一刻,史蒂芬·金小说中最鲜明的高潮片段再度到来,就如《伴我同行》中他们走过漫漫铁轨、闯过森林山谷在那个孤独偏僻、无人知晓的彼岸看到那具尸体一样,当传说变成现实让你眼见为实的一刻,才是最致命的一击。

《局外人》台词

《局外人》的大结局也可以堪称是继《真探第一季》“Form and Void”和《权力的游戏第六季》“Battle of the Bastards”之后最令人窒息的单集。在看似沉闷无爆点的多集,通过审问、辩论、质疑、陈述等带着哲学思辨的解谜和对话,或是多时间线、多视角的、琐碎的细节铺垫之后,终于在第十集爆发。

先是一系列代表着成人角色的悉数死亡、几近团灭,然后山洞场景中与恶魔的正面对峙、充满言外之意的对话,接着警长的回马枪和刻意留白的两个孩子站立尸体的恐怖场景以及意味深长的特写,随后所有人集体撒谎对口供掩埋真相,到最后全片用辛西娅的幻觉和伤口再追加一个回马枪。

《局外人》剧照

这一系列编排都不禁让人想起了《迷雾》《魔女嘉莉》《闪灵》甚至是《肖申克的救赎》,对于HBO的《局外人》我打9分,它改编出了史蒂芬·金真正的惊悚恐怖内核,正如辛西娅对拉尔夫半问半答的说:“在洞穴里,睡仙问我为什么会如此轻易地就接受了他的存在……一个局外人才最了解局外人。”

死亡、毁灭、未知、怀疑、过去、未来、救赎、重生,什么都不会真正结束,正如我们生活的现实,犹如彭罗斯阶梯一般,亦如如同莫比乌斯环、克莱因瓶,永无宁日,这才是生活,这才是史蒂芬·金。而抽离出核心用镜头语言解读,这才是从文字到镜头最为重要的一点,而不是Shape Shifter而已。

《局外人》台词

带着偏见看世界,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为什么美国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ORDINARY LOVE,小人物的悲歌

END

Stephen King生平资料来源://en.wikipedia.org/wiki/Stephen_King

文字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谢谢

 5 ) 非常棒的惊悚冒险题材,重刷一遍依然好看

剧情简单不烧脑但是精彩,简单而精彩。小镇老师泰瑞涉嫌奸杀幼童,多人目击,留下了指纹,证据确凿,可他的不在场证明同样硬当,案发时和同事一起去远方出差,期间有录像、监控等各种证明。

离奇的案情促使警方和家属形成调查小队,请来非常厉害的私家侦探霍利进行溯源调查。她追随嫌疑人泰瑞的足迹一直追踪,回归的时候告诉调查小队一个惊人的事实。类似的案件发生了三四起,案情基本都是凶残杀害小孩,嫌疑人罪证明显但又有蹊跷,受害人和嫌疑人的家庭也遭受灭顶之灾几乎都家破人亡。

而更加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几位嫌疑人虽然是彼此陌生人,但有着诡异的交集,一个照面、一个航班、一夜情等等,似乎可怕的凶杀随着他们无意间的接触在传染……于是霍利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推断,有一个怪物,它能变成人形,杀戮孩子、栽赃陷害,吞噬受害人家属的悲伤……调查小队进行了验证,怀着各自的想法踏上对付这个闻所未闻的怪物的征程……

故事精彩在于,这次对付怪物的不是超人不是美国队长不是孙悟空,连会一些驱魔仪式的神父都不是,仅仅是有血有肉的平常人。他们接触到这种超自然的事情的反应就跟我们一样,有人信、有人不信、有人将信将疑,有点像当时看《午夜凶铃》的感觉,那种凡人面对未知恐惧的冒险非常有带入感。五星好评了……

 6 ) 我尝试引用三句话总结全员的侦探过程

Theory is when you know everything but nothing works. Practice is when everything works but no one knows why. In this drama,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combined: nothing works and no one knows why.

 短评

太牛逼了!一改往日HBO沉稳大气的慢节奏,头两集剪辑凌厉又激进,线索层层递进而迅速,氛围把控极其出色加上配乐阴森诡异,强大的悬疑旋涡夹杂着大量信息瞬间产生!在首集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仅交代了案件繁复线索,迷雾重重,甚至还带出司法强权的误伤加上媒体舆论的风向足以瞬间摧毁人性!质感仿佛《罪夜之奔》融合《真探》祭出的最新绝杀2.0,不仅品质高级大气,元素丰富多元,结尾预告更有超自然线索,精彩至极,预定悬疑神剧!吹爆!

8分钟前
  • superNan
  • 力荐

推理悬疑一旦扯上超自然,就好像狼人杀里被打场外,索然无味

11分钟前
  • 听不见的声音
  • 还行

头两集食完,如果没看过小说的话,观剧体验会更好一点,可惜我看了!不得不说的是,Ben Mendelsohn is an acting god. 2.22: 那些上来就说看到变成灵异片就肯定不好看的人,刻板印象也是牛逼。2.29: 第八集太牛逼了各位,音乐/节奏/台词/表演各方面的调度 了,我看出了一身汗......另外,和原著相比改动其实相对较大,人物转变也更合理了,编剧还是有点东西的 3.12: 完结了。网友对结局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根据主演本门德尔森近期接受的采访来看,这样对结局的探讨无疑也是一种有趣和可喜的现象。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或者说是不能说)。而作为“局外人”的我们拥有对剧集主题/概念/传递出来的所有可能性的思考,某种程度上也深化了“局外人”:是它也有可能是他或她(处处吻唱起来

16分钟前
  • 七月流火
  • 推荐

五集弃。节奏慢的实在看不下去了,信息量少,风格亦平庸无料。

17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怎么说呢,跟黄青蕉老师学了一个词儿:爹气。这片儿真是爹气十足,现在有点受不了HBO那种沉郁、压抑的色调和气氛了,一部两部还可以,过分重复就是套路了。片子质量不俗,但就是让人莫名烦躁。满脸疲惫、心里藏着个大秘密或者严重创伤的男主絮絮叨叨,每次查案就跟赎罪似的,对凶手也愧疚,对受害者也愧疚,就差把“圣父”两个字儿刻脑门上了。国内剧中的中年男人油腻的让人难受,国外剧里的中年男人个个跟PTSD似的也让人难受,总之让人对中年充满了绝望的想象。

19分钟前
  • 李小丢
  • 还行

比起超自然现象更喜欢纯推理剧

23分钟前
  • DING
  • 还行

我以为是纯推理,怎么还真超自然呢。要是超自然,不能在开头有个暗示么。比如像城堡石第一季那样,稍微让人体验一下超体验的感觉。这个讲述方式有点诈骗。

27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1,《罪夜之奔》就是对我口味啊 哈哈 追了追了 2,《罪夜》的警察变律师了,期待表现 // 看完补充→1,看第2、3集会有些迷,要坚持看到第4集 2,不是犯罪题材,是轻奇幻,悬念做的还是不错的 3,主题足够深刻:人固有价值是否可以改变 4,最后一集有些失望,决战时刻竟然没什么深刻的话讲,最后玩那个小反转也太商业化处理了,有点拉低了档次 整体还是给5星

31分钟前
  • 物非
  • 力荐

一个很邪门的案件。头两集对神秘气氛的营造,还是很成功的,故事值得期待。我也有自己的疑问,案发日2019年3月30日是周六,为什么剧里教练周二去开会,可以作为不在现场的证据呢?

35分钟前
  • 环山村人
  • 力荐

重心抓的不错,悬疑部分提前给了一些暗示,侧重表现的是如果生活中出现了超自然现象人们会怎么应对,这也是原著斯蒂芬金想要表达的东西。就播出的前两集来看挺不错,希望后面别像城堡岩那坨狗屎一样拍的神头鬼脸,也别像梅赛德斯先生第二季那样一沾超自然就变得索然无味。

37分钟前
  • 刘高兴
  • 推荐

然后就变成了神秘向???求求小说党剧透,求求了。

39分钟前
  • 闵思嘉
  • 还行

卧槽,史蒂芬·金牛逼,追!!!

43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头两集几乎可以打满分,可惜此后便一路狂泻,拖沓,冗长,水得一塌糊涂。最后两集有点起色,但最终还是被结局拖垮,原来是这么弱鸡的一个食人魔。由推理探案转为怪力乱神,这个故事实在撑不起这个篇幅,拍个电影足够了。

46分钟前
  • 麻绳
  • 还行

铺垫了9集,最后一集就让我看这?

48分钟前
  • Sarah
  • 还行

典型的斯蒂芬·金式的剧,开局猛如虎,结尾二百五。

53分钟前
  • SleepyPino
  • 还行

本质上讲的还是信仰,很少见到剧集里这么大面积地用大广角特写,倒也是相得益彰。

5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众所周知: 毒师要看全五季,冰血暴看前两季,真探只看第一季,局外人只看前四集

58分钟前
  • Johnny4real
  • 推荐

二星半,看到第六集果断弃剧了,如坐针毡。说真的你们能看的下去还能吹?

59分钟前
  • 少年面条
  • 还行

又是斯蒂芬金!绝对的神剧潜质!刚看了两集已经死了四个人了OMG。。。。悬疑十足引人入胜。破案解谜的同时再捎上点社会话题,太期待后面的发展了!

1小时前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力荐

IT、doctor sleep加上这部the outsider,感觉都是同一棵树上结出的果。不同的是这部打一开始正经办案的摸样骗倒了不少人,所以大呼上当或者说高开低走的都情有可原。但……holly在剧中反复声援的“把思维的大门打开”纯属白费功夫了吧哈哈。季终集的即视感都快溢出了:高地上的狙击手想起《纳粹高徒》,石钟乳洞穴的决斗根本避不开IT。加之这个剧温吞的节奏也是有够还原金的写作手法。我宣布杰森贝特曼摘下金头号书迷的桂冠。

1小时前
  • 旧书君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