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2017

HD

主演:阿德尔·卡拉姆,卡梅尔·巴沙,卡米尔·萨拉米,戴曼德·布·阿布德,丽塔·哈耶克,塔拉尔·朱尔迪,克里斯汀·乔艾里,朱莉娅·卡萨,里法特·托贝,卡洛斯·查欣

类型:电影地区:黎巴嫩,法国,塞浦路斯,比利时,美国语言:阿拉伯语年份:201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羞辱2017 剧照 NO.1羞辱2017 剧照 NO.2羞辱2017 剧照 NO.3羞辱2017 剧照 NO.4羞辱2017 剧照 NO.5羞辱2017 剧照 NO.6羞辱2017 剧照 NO.13羞辱2017 剧照 NO.14羞辱2017 剧照 NO.15羞辱2017 剧照 NO.16羞辱2017 剧照 NO.17羞辱2017 剧照 NO.18羞辱2017 剧照 NO.19羞辱2017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万人倒身下跪,三教归一的圣地,却激发出千年的民族信仰矛盾。 民族问题可谓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难解决的问题,人类史上最悲惨最可耻的篇章基本都与此有关,那些动不动就喊着要打仗、要消灭谁的人是最愚蠢的,因为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念最容易被利用,而屠杀机器一旦开动,最终只会在冤冤相报中吞噬所有人。希望我们的国家能真正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不会因为不同信仰、不同观念、不同习惯就心怀芥蒂,恶语相向,甚至挥舞屠刀。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别人的生活也有诸多坎坷,尽量不去羞辱别人,或者有说对不起的勇气。希望这世上不要再有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因为历史的死结不会被战争和死亡解开,只会在互相理解和宽容中慢慢消逝。 重要台词 1他没理由那样羞辱我 2有些人道歉很难说出口,但不代表他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3“你在羞辱那个警察?”“我在羞辱这个世界” 4人们受到羞辱,结局只有相互愤恨 5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铭记历史,但是我们不能让这些苦难摧毁我们现在的一切,还有,战争早已结束,是时候放手了

 2 ) 在烟雾消散之后的光明

——评《羞辱》

在挥舞的高举的旗帜之下,激昂的宣讲便民众的拳头变得愈发有力,涌动人群中不断此起彼伏的呐喊,整齐划一的似乎在宣泄着什么,因为一次简单的维修工程,揭开了民族的裂痕,想要重新组装的连接的管道,被无奈的一击铁锤击垮,本就不牢固的沟通,也变得破碎不堪,在那目光下,对错的正义化作彼此的羞辱,上升为保卫尊严的一战,伴着烈火燃烧随即打响,因亚西尔的无罪释放,激起了湖面中的更多水纹,使其荡出涟漪,将矛盾推向了高潮对错正义的浩大的道德,互相良知的心在禁锢下闪烁。亚西尔与托尼是两个民族的缩影,律师女儿与律师父亲新旧思想的碰撞,这皆使时局天平在不断的倾倒着,并摇摆变换着,民族人民的抗争也似被融化般,可是托尼的温情缓缓流露,亚西尔最后出乎意料的道歉,本是偏执的他们都变得可爱,仅管在危烈的争辨之下,对彼此言语之间的羞辱,但这都使所有人内心的喜和真在不断的显现出来,随着铁栅栏慢慢打开,他们用一拳来结束了私人的矛盾,他们要的不过是简单的真诚的道歉罢了,他们都矛盾也被无限的放大,外面的呐喊声仍在弥漫,接下来的法庭的微妙气息笼罩着,在最后的法庭审判中,真假对错已变得不重要,亚西尔的无罪释放的欢喜,都永恒于二人注视的双眸。

我们都生活在大环境之中,就如水里的泥沙一般,我们顺着水被推向任何一个角落,在历史所留下的创伤中,逐渐被憎恨且蒙蔽了双眼,我们以为的顺应内心,却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早已偏离了方向,于是便高举尊严的勇敢旗帜,去着眼于眼前的那个对错,可在这世界中对错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在这历史的鸿大的客观存在下,我们生处于时代之中如此的渺小,更应当放下学会放下,去珍惜身边的爱,带着和平与爱走向未来,并从中醒悟和理解,影片中所说的那样:“道歉不是弱者的表现,我们的生活同样悲剧的是被强制沉默”我们向上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希望永恒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把这希望凝固在一起,随着飘扬,会越飘起远的融化于每个人的心间,让爱与希望缩续传递下去,就如影片中最后的道歉一般,因为你羞辱了我,侮辱了我的宗教,而且你都已成为我的历史,但是你又凭什么去得到全世界?所有的不理解,都是由于时代的框架给予他们的,世界本该如此,他们本该令人唾弃,但在这固有的石墙下似乎在缝隙中夹杂绿色青苔,开出小花,妻子怀孕的设计也更有了生命感,当人即将变成父亲,必须背负起家庭的责任感,而当他们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成长时,便激起了无比的爱和善良,他们都在逐渐进步着,并做出善良的遵从内心的事,最终达到互相的和解,这份埋藏心间的爱将会在一代又一代中迎来更好的未来。

人们应当放下心中的执念,和跳脱历史给予的刻板,去真诚和真挚的对待他人,也慢慢用那炽热可贵的爱,去放下客观的冰冷,在希望中和解。在导演的镜头下首先就为我们营造了那个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和那些孤苦怜了的人。一开始就通过一个全景为我们展现一个激情澎湃演讲的领袖,并逐渐的仰视镜头来表明在人们在期间对他的信任,接着通过借领袖的背部的关系,拍到的挥举旗子的人群,领袖与民众共存,再伴着摇晃不安的镜头展现身处这样的时代,人心也是动荡的,用这一组镜头就为我们塑造了这个人物当下生存的环境是被从小教育反对巴勒斯坦人民的,而且动荡使他们内心的摇摆。接着导演不仅在开头就铺排的大环境的氛围,还逐步加强镜头的运用来展现个人人物形象,把托尼的刻板严肃塑造出来,更加突出后来转变的可贵,镜头用了透过矫车镜子中透露出的托尼的脸庞,他微微皱眉,深色严肃,并用了特写镜头来放大人物内心对演讲的认可,和加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当他来到法庭上时,导演运用了只全景到中景再到特写的一组推进放大的镜头,放大人物面部的所有细节, 将个人的固眼光加强。从环境、个人、双人中都在极力塑造着,当在法庭上的亚西尔则用仰视的镜头来彰显他对自己尊要的保卫,和托尼的俯视的镜头相对比,来营定人物身份的对立面,和内心的落差挣扎,可到了法庭尾声时,则用了全景镜头和稳定的镜头,来表现作为人得到最基本的尊重之后,我们得到道歉,于是这事态的发展对于二人来说并不重要了的心态。我们生而为人,就应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所以导演通过这几组镜头,为我们构建了这样的人物关系的源头,人物个人的立体多样,角色互相的矛盾,也更加深化了主题,暗含了导演导演对战争过去后,名族矛盾之间的思考。明白我们在时代历史的作架下,有着无法磨去的历史伤疤,这些也埋在每个人的心中,化作了人民的优恨,但我们不该被过去的历史控制,让我们内心的阻隔慢慢冲淡。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干净的沃土,这里存储着希望,我们在面对事情时也要放下刻板的眼光,去阻隔一切,应当用爱待人,用真诚待人。导演用了构图的手法,前半段用了封闭式的构图,把人物置身于小空间内,从而塑造出那种刻板影响,托尼登场时便被困往了,困在了狭小的镜子中,加上他不断自言自语,和严肃的深情相结和,表露出他被困在这样的思想之下,他对这种呼吁思想的认同,不仅他被困住了,那个演讲者再后来又被困在了一个更小的空间之中,演讲者被困在电视机里愈发狭小时,与托尼相互映衬再一次突出其思想对托尼的影响,而亚西尔未尝不是如此,他常被拘束于楼房与楼房之间,显现出压迫感,内心的压迫,历史的遗留使他们被框架住,单人自身的隔阂和自我封闭在二人初遇时就构建如此,画面极具矛盾感,一上一下并用阳台割离开,就是一种冲撞的表现。当亚西尔与托尼增鱼时政是法庭上他们都被栏杆阳隔,隔开的不仅是二者体的现实距离,也是内心的那个埋藏至深的偏见随着矛盾的深化,用此来以小见大。这不仅仅是严西尔与托展的矛盾,更变成了家庭矛盾,民族矛盾。构图在后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换着,当亚西尔帮助托尼修车时,便出现了二人同框的镜头,是内心的隔阂在逐渐被爱化解,可随着道歉时缓缓打开的铁门,他们也慢慢的和解了,并用一个我打你一拳你再换我一拳的方式,来互相敞开心扉,导演便从个人的分隔来缓缓的告诉我们在看问题时应当更加理智。

我们应该明白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没有绝对的正确错误之分,我们要在争取自我尊严的之中,也让自己在其间找到一个中间地带。影片就用了了色彩上的处理,渲染了一个黑白的环境逐渐变得光彩的画面,营造了冷淡中渗透着温情的气氛,和人物从矛盾到和解的过程,例如影片中电视机中冒出的光十分耀眼,而托居身外黑暗之中,画面中人物与的黑白对比,也碰撞出托尼内心的黑白分明的世界,可当他从法庭中走出来时的明媚的阳光,虽然啊审判结果不是符合她的意愿,可这却让他的世界里出现了不一样的光彩,这都在缓缓述说着人物成长的历程。而亚西尔在工作时的灿烂,和家中的狭小昏暗的,现实与想象的差别,似乎在展现着人物内心的冲撞,在工作与民族尊严中,始终寻找着一个平衡的位置。当他们两人都去寻找律师保护时,那黑同分明之感再次被放大,尽管二人已经不那么在意结果,可是却依然被“利用”放大成民族之间的矛盾,这逐渐越发冷酷的色彩处理上,最终在激烈的法庭对峙中,却透出了几束光亮,为结尾时的阳光普照作铺垫,就如那法官说的一般“每个人都有理,每个人也都是错的”世界便是如此,没有绝对的黑白正确之分,从色调黑白到色彩,暗色到明亮都在诠释着。

我们会在历史的框架中成长,最终达到自我的和解和他人的和解,并挖掘出藏于内心的真善美。在音乐处理上,把比较温和的音乐铺在里面,且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节奏在外化着人物的内心,当自身陷入困境时,正代表着我们每个人本质的善良的一面,或是在与妻子待在一起,或是梦境出现时的柔和音乐,都在使人物变得更加的立体,随着电影尾声愈发激昂有力,且包含着希望的乐曲,人物都在欢乐中相拥,无论我们是如何被历史教育,我们再如何的仇视对方,但是当回归本我时,依旧内心有柔软和善良的地方,也正是这善良在驱使着我们前进。

最后的镜头缓缓定格在城市的全景之中,用这样的景象,又再一次把个人冒身于城市之中,由小见大,他们本是因为言语的羞辱,为了争取自尊而发生的冲突,却被逐渐放大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排水管”案,可放下仇恨后,真正的和解似乎就会如那个又重新修好的水管一般,也象征的着人们最终会连接在一起,破漏也会随着时间的堆积慢慢缝补起来。随着憧憬和平与希望的善良的心像接力棒一般一个有一个的在每个人的温热的手心中传递着,击破那枷锁,前行于和平鸽飞舞之地。

 3 ) 你只欠我一个道歉

这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我差点就错过了啊!

首先,这部电影荣获学院观众票选最佳电影,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烂番茄96%,豆瓣8.2,也是我继《一次别离》之后看过最好看的小语种电影,看的时候惊叹,贵国的电影除了要被伊朗追上之外,现在也要被黎巴嫩追上了。

其次,这部电影的译名就很有意思:

大陆译:羞辱

港译:给我一个道歉

台译:你只欠我一个道歉

大概也能从译名得知,这是一部关于冲突与和解的电影。

两男主选得好,看这充满火药味与不妥协的眼神

要看明白这部电影,首先需要一点黎巴嫩近代史。本来想做一个很专业的科普,但一翻百度很长很长,本人很懒又很笨看不懂,所以就大概就自己的理解说了几句,不是专业,只为能看懂电影。

1.黎巴嫩住着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的基督徒,除此之外还有多个派和什么教,不过我们的主角是前面那两个啦。

2.巴勒斯坦人属于难民,说得难听点是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生活。

3.黎巴嫩真的是很乱很乱,是随时都可能引发内战的国家。

知道大概背景后,我们再看看剧情,剧情很简单:一个巴基斯坦难民水管工与阿拉伯基督徒修车工的一次口角,结果透过律师,媒体,政府把矛盾不断放大,历史的伤疤越挖越深,最终上升到国家层面和人性的高度。

反正仍然是一贯的套路,创造矛盾,不断激化,到顶点后通过发现和突转化解,最后升华到爱的教义。

在这里很佩服导演,在这么敏感的题材下,尺度只要稍微拿捏不准,要不就是欠火候,要不就是过激,前者会得罪影迷,后者则会得罪政府。

不知道谁说过,一个剧本最基本的就是冲突,冲突拍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了电影好不好看。

可这部电影的冲突乍看之下真的很简单甚至很无聊,基本是每个国家每天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会发生的小事。可电影就是利用以小见大,让这个小冲突上升到了无法解决的,悠久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冲突,这样就很有看头了。

当一件很普通的小事,涉及了宗教,信仰,政治等国家背景,往往就变得很难解决。两个男人刚烈的冲突,最后演变成了全国大动荡,让我不禁想到,当初如果只是打一架多好啊,如果双方道一歉多好啊。可惜政治局势就摆在这里,没有人会轻易道歉,平民只能活在历史的悲痛和信仰中,真的很无奈。

而推进故事进度的几场法庭戏,台词和剧情都处理得很好,律师们看似帮助顾客实际只顾胜绩。每次开庭都能抖出几个包袱,令矛盾继续恶化,可谓是峰回路转。

当这个国家的人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市民,媒体,律师,甚至政客,都会不约而同的小题大做,想要保护自己,捍卫自己,让自己的势力变强大。说到底还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充分表现到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

至于抛开政治不说,电影中两个男人,到底为什么各持己见,不能和解?又为什么迟迟等不到那句铁汉柔情的“对不起”?这是家庭,是信仰,是尊严的问题,很难说的清楚,只有看过后才会知道。

最后,用一句很喜欢的台词作结尾:

道歉,不是软弱的象征,而是文明的体现。

道歉可能不会解决问题,但肯定是带来和平的第一步。

 4 ) 不让历史重演

故事从一个很低的起点出发,过半的时候,我还在自以为是的揣摩这其实是一个最后会以“人性之罪”为最高落脚点,完全没预料到结尾会远远超过了预期。 导演似乎很容易拿捏作为观众对角色形象的心理预期,并且乐于打破这个心理预期,不断让双方各自在受害者和“施暴者”中切换,让你不断思考的同时避免因为同情和怜悯掉入人性陷阱,甚至有意让观众在这个过程中能保持中立,同时又在本应该保持中立的双方律师形象塑造中模糊了这一立场,这真是极好的一个设计。 第一次故意为之的羞辱是为了复仇,第二次故意为之的羞辱是为了和解。虽然那句话最终还是没有从那个巴基斯坦难民的口中说出,但是这个答案已经告诉了观众:谁也没有办法代表各自本身或群体背后的行为与遭受的苦难获得谅解与道歉,但是都应该被世人所看到。正是应了那句话:铭记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

电影探讨的主题内核真的出乎我的预料,同时,第二次的“羞辱”真的是为电影的点睛之笔。

 5 ) The Insult 长评

《羞辱》是黎巴嫩导演齐德·多尔里第四部剧情长篇,也是他时隔五年的新作。这部电影倾注了他不少野心,卖力宣传的同时,对观众的反应也十分在乎。比如去年在Telluride,映后他就急切想知道穿插全片的历史政治背景是否扰乱了我们对剧情的理解——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不管从剧本的写作上,人物角色的设置上,还是拍摄节奏的掌控上,导演及其团队都十分精细考究地呈现出了他眼中最好的那个版本。经过了仔细的“雕琢”,《羞辱》是一部“匠气”很浓的作品。作为一位长期生活在法国,并接受美国电影训练的影人(他早年曾是昆汀的助手摄影师),多尔里对《羞辱》的处理其实是有不少“西化”痕迹的——除了故事背景之外,整部影片的观感并不是一部典型的“中东片”或“外语片”,而更像是一部“好莱坞”电影。也许正因如此,这部代表黎巴嫩“征奥”的影片给人感觉完成度极高,章节工整,丝丝入扣,畅快淋漓,又饶有余味。而更难得的是,大段的台词没有丝毫让人感觉到“说教”或违和,是一部规规矩矩叙事,却不忘“精打细算”地穿插和表达观点的好电影。

剧本和对话,导演自己也坦承从律政美剧里学到了不少。几段法庭戏是全片的核心,导演对其中角色“戏剧化”“趣味化”的处理,对不必要历史细节的简化,一举盘活了本该是枯燥压抑的控辩过程。我们看到的不是法庭现场的复原,而是导演巧借这个辩论空间,为我们把一段上升到民族间仇恨的个人纠纷仔细地抽丝剥茧。随着案情的深入,我们也逐渐发现,导演侧重的不是法理本身,而是历史怎样无形地入侵和渗透到每个人的意识和生活中,而这种入侵和渗透又是如何得持久与不可逆。另一方面,法庭空间也是文明的,丝毫不与外界接触的,没有肢体上的暴力,也没有无意识的煽动和盲从。导演着重用法庭戏来给我们介绍黎巴嫩,有意虚化现实社会中更血腥和不讲道理的冲突,我想,其中多少蕴含着“好莱坞”式的理想和对个体和理性力量的认同。

全片从小小的个人冲突出发,上升到两个家庭,两个族群,和两个版本的历史,最后再回到个人,回归到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对错善恶,和对自我的审视,实在是工整到不行,理想到不行的一个“回环”结构。在这里,导演有意把个人的口角与政治民族上的敌对强行“捏合”在一起,直面社会分裂并尝试深挖其诱因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包容了“裂痕修复”的潜在可能。多尔里创作背后的家国关怀和知识分子式的开放姿态在这里体现得再明显不过。最后同样“好莱坞味道十足”的结局,两人的相视和心照不宣,暖心到让人一刹那觉得社会问题不过也就是人的问题,而且似乎也在说,相比于法庭外的和解,法庭上的判决也没有那么重要。影片的结尾结结实实地收在了个人上,两人在修车行前再一次的会面与“交锋”,Tony对故乡Damour的回访,便是他们各自“重生”的过程。

电影的人物设置想必也是经过仔细斟酌,两位男主角,颇有点“赫克托尔-阿喀琉斯”式的二元对立,一位冷静沉着,一位勇猛刚烈,水火不相容的同时却也有各自成熟和认真的一面,比如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对家庭的责任心,还有对廉价“中国制造”零部件的嗤之以鼻,这些共性都为后来的互相原谅埋下了伏笔。两位律师的父女关系给法庭辩论添加了不少“趣味”,但这关系本身或许更代表着对民族矛盾态度的演变,从上一代到这一代,从与战火相伴生的对“政治语境”的习以为常,到用更开放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和正视“语言的暴力”,很难说谁对谁错,但总归是继承与发展了的。这段父女关系(尤其是女儿的角色)和影片的另一条暗线——Tony妻子安全产下他们的孩子——一起,烘托出了导演对未来的期许和对“下一代”的诚恳希望。

这部影片的声光效果同样非常出色,明亮的色彩,干脆利落的镜头推移,为我们呈现出一副生气盎然的黎巴嫩。值得称道的是导演对影片亦动亦静节奏的把握,完美地呼应了发生在这个国度上粗暴的政治和民族生态,与动荡的社会湍流背后每个人寻求安定和解脱的平常心。动与静的相互作用还展现在法庭内外,律师和审判官们再思维敏捷,伶牙俐齿,也难以进一步推动“受害者”治愈回忆和与过去和解的过程,审判的决定可以做得很迅速,但创伤的恢复或许要等上一代人之久。最后,我想这动与静的较量还发生在政治与艺术之间,积极澎湃的社会运动看似红红火火,口号响亮,可到头来催生得更多是彼此的不信任和仇恨,而导演花了心思让我们静下心来两个小时看一部电影,只看和听,什么也不说,却似乎来得更积极和有效。被问到电影和艺术是否能改变社会,齐德·多尔里也摆摆手说“不能”,但仔细想想也没什么不对,因为很多时候更需要被改变的不是社会,而是我们。

 6 ) 只是刚好出生在不同的地方,却成了人们互相羞辱的理由

《羞辱》是黎巴嫩2018年的申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导演齐德·多尔里凭借此片获得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金狮奖提名,主演卡梅尔·巴沙更是获得了最佳男演员奖(威尼斯影帝)。

虽然这是一部小语种电影,却不需要观众多了解黎巴嫩的历史。只要对巴以冲突、基督徒与穆斯林的隔阂稍加了解,就能看懂影片要表达的意思。

片名为《羞辱》,其实就是讲两个男人的一次言语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

表面上是一件小事,重点在于这两个男人的身份:一个是黎巴嫩基督徒,另一个是巴勒斯坦难民。

黎巴嫩人托尼(阿德尔·卡拉姆 饰)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他和怀着身孕的妻子居住在首都贝鲁特。因为首都气候炎热、公寓狭小,妻子一直想搬到托尼父母的老家达慕尔,但是托尼始终不想回去。

谈到老家时,妻子用到了“重建”、“赐福”这样的字眼。这正是导演在影片开头埋下的伏笔,为揭开托尼的过去提供了线索。

作为黎巴嫩基督徒,托尼是基督教派右翼政党领袖巴希尔·杰马耶勒的坚定支持者。在他工作的修车厂里,时常播放巴希尔的政治演讲,内容充斥着对巴勒斯坦难民的敌意:

“他们(巴勒斯坦难民)在我们的井里喝水,然后在里面吐痰。”

影片的另一位主角是亚西尔(卡梅尔·巴沙 饰),他是一名巴勒斯坦难民,居住在黎巴嫩的难民营里。

黎巴嫩的法律不允许难民找工作,因为这会让难民在当地站稳脚跟。不过出于对难民的同情,以及亚西尔的土木工程学学位,建筑公司还是让亚西尔当上工头,负责首都街区的翻新工作。

亚西尔负责的地段是基督教社区,为了避免引起当地居民的反感,亚西尔处处小心,还特意把工人们做祷告的地点改在一个僻静的停车场。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当地人故意找他的麻烦,这个人就是托尼。

有一天,亚西尔正在街上工作,托尼故意在阳台上洒水,污水顺着下水管浇了亚西尔一身。

亚西尔并没有愤怒,而是好声好气的找到托尼,告诉他阳台的水管坏了,污水已经洒到行人身上,工程队可以无偿帮他修好。

托尼却回答:“那就走另一边啊,路很宽。”

亚西尔和工人们没有办法,擅自修好了排水管,托尼却当场用铁锤把管道砸碎。

亚西尔被激怒了,于是骂托尼“你这混蛋”。

被骂之后,托尼立即向建筑公司投诉。因为亚西尔的难民身份,上司决定大事化小,劝亚西尔向托尼当面道歉,否则就把他解雇。

巴勒斯坦难民流落到世界各地,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亚西尔对此心知肚明,他不想妥协,却毫无办法,只能向妻子抱怨:“我们相当于阿拉伯人眼中的黑鬼。”

亚西尔被上司带到托尼的修车厂,亚西尔本来想要道歉,但托尼得寸进尺,继续对难民进行羞辱。托尼甚至还说:“如果沙龙(以色列前总理)从开始就灭绝你们该多好!”

亚西尔忍无可忍,一拳打断了托尼的两根肋骨。

托尼挨打后,马上去警局报案,警方却回复:“我们没有权力进入巴勒斯坦难民营。”

托尼对警方的态度十分不满,他愤怒的表示,如果一名黎巴嫩人打了巴勒斯坦人,那黎巴嫩人很快就会被逮捕,反过来警方却无能为力。

看吧,此时我们多少能明白托尼的怨气是从何而来。

“为什么外国人丢了自行车很快就能找到”、“为什么少数民族就可以高考加分”,你身边一定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也见到过很多这样的“托尼”。

有时候制度的偏颇性、滞后性,才是社会上戾气的根本来源。

事情到目前为止,还是托尼理亏,因为他的挑衅行为本来就像个“混蛋”。

不过亚西尔这一拳让托尼得了并发症,导致托尼在工作时突然昏迷。而托尼怀孕的妻子在救丈夫时意外早产,初生的女儿奄奄一息,生死未卜。

从这一点看,亚西尔又可能成为间接杀人的凶手。

此时亚西尔如果曝光托尼的种族主义言论,可以为自己免除牢狱之灾。但亚西尔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自首,并且向法院认罪。

亚西尔想用自首彻底解决这件事情,托尼担心女儿的安危,也想尽快结束这个案子。

但是和很多公共事件一样,当本来就像火药桶的大众关注到这件案子,这就不仅仅是当事人双方的事情了,而是整个社会发泄戾气的窗口。

很快就有一名年轻的女律师找到亚西尔,劝说亚西尔接受她的辩护。女律师曝光了托尼的种族主义言论,还曝光了托尼妻子曾经堕胎的隐私,将过错抛在托尼一家身上。

这位女律师的理由很崇高:因为巴勒斯坦难民的权益经常被侵犯。

而托尼这边也有一位名为瓦吉迪的著名律师帮忙,还要免费为他辩护。因为瓦吉迪律师是右翼政党的支持者,他和托尼一样,都不喜欢巴勒斯坦人。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还会知道双方律师是父女关系,而让他们当庭对峙的理由,除了女律师对父权的反抗,还有双方截然相反的政治立场。

瓦吉迪作为资深律师,为了打赢官司挖到了很多猛料。

他的手下查到了亚西尔的过去,原来亚西尔并非无辜。他年轻时曾在约旦袭击一名给难民发食物的炊事员,并导致炊事员终身残废,理由只是这名炊事员穿着约旦军装,而约旦军队袭击过巴勒斯坦人。

此前亚西尔选择自首,也许就源于这件事让他一直背负的愧疚感。

而托尼之所以会仇恨巴勒斯坦人,是由于他小时候正值黎巴嫩内战。

内战期间,托尼和父母生活的小镇达慕尔被巴勒斯坦游击队攻陷,他和父亲逃了出来,母亲则死于巴勒斯坦人对达慕尔的血腥屠杀。

1975年至1990年,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和基督徒之间爆发了持续15年的内战,双方死伤无数。战争使黎巴嫩经济遭到巨大损失,无数黎巴嫩人逃离家园。

如今国际社会只关注巴勒斯坦人遭到的迫害,却对巴勒斯坦游击队在达慕尔制造的大屠杀避而不谈,这种对历史的选择性无视,是幸存者托尼对巴勒斯坦难民仇恨的根源。

旧账越挖越多,双方律师的参与,不仅没有让当事人达成和解,反而让火药味儿更浓。媒体的曝光也点着了街上人们的怒火,黎巴嫩人与巴勒斯坦人开始爆发冲突,政客纷纷站队,国家陷入了动乱。

每个人都代入了自己的情绪,每个黎巴嫩人都觉得自己被“鸠占鹊巢”,每个巴勒斯坦难民都觉得自己被“种族歧视”,于是双方根本不可能坐下来一起喝杯茶、聊一聊,而是开始烧汽车、掷石块。

就连总统都坐不住了,他亲自邀请托尼和亚西尔来到办公室,想要调解双方的矛盾。

托尼在总统面前依然咄咄逼人,丝毫没有和解的意思。然而从总统办公室里出来,托尼看到亚西尔的车出了故障,还是掉头回来,帮亚西尔把车修好。

修车过程中,两人没有一句多余的交谈,看着托尼离开后的背影,亚西尔脸上有了一抹微笑。如果两个人不知道彼此的身份,如果他们只是在路上偶遇,没准儿还能成为朋友吧。

其实不去管对方什么族裔、什么身份,大家和睦相处,你帮我修水管,我帮你修汽车,这样的日子不好么?

得知托尼大屠杀幸存者的身份,亚西尔独自来到托尼的修车厂,以他自己的方式道歉:

先是用言语羞辱黎巴嫩人,然后狠狠地挨了托尼一拳,最后对托尼说了一句“对不起”。

理清托尼与亚西尔的恩怨比较简单:你骂我一句,我就还你一句,我给你一拳,你也还我一拳,从此两不相欠,恩怨翻篇。

可惜两个族群的恩怨就没那么容易分清了。

影片最后,导演为这场殃及全国的庭辩画上了休止符,最终的判决没有和稀泥,也没有留下开放式结局,而是当庭宣布亚西尔无罪。

亚西尔重获了自由,女律师战胜了父亲。

托尼表面上输了官司,却也解开了心结,因为他拿到了亚西尔的那句道歉,并且让那件被历史无视的、导致母亲死亡的大屠杀,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

结尾的对视,两个人都有眉毛、嘴角略微上扬的微表情,这是微笑的动作。虽然没有笑的那么明显,依然能看出两人之间已经没事了。

对比战火纷飞的中东,我们的幸运是生活在一个接近大一统的和平国家,一切矛盾都可以归为人民内部矛盾。

而不幸的地方在于,虽然我们有着和平的社会环境,却依然存在着滋生偏见与歧视的土壤。


本文为《暴走看啥片儿》特约稿件,作者大海里的针。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短评

4.5 视角以小见大,伤口层层划开,控辩步步升级:叙事老道,表演摄人、节奏准确,非常精彩!长镜头追拍的紧凑叙事尤其非常带感 。个人恩怨加上宗教冲突家国仇恨真是无解 #片尾鸡汤瑕疵,车库挨一拳那句I'm sorry放在最后就好了,以小见大好但最后还是要放在小上#

6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男主演得一般啊怎么就影帝了,后来发现拿影帝的是另一个= =法庭戏很精彩,好是好的,对我来说太政治化了点

9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就知道是一部非常好莱坞类型片化的片子,果然如此。一句简单的道歉,被编剧用各种叙事技巧一再放大,做法类似于【一次别离】,最后连法官竟然都难以解决,只是这部的戏剧性非常刻意,有想法,也有亮点,只是显得技巧性太强,导演风格也很平庸,大煽特煽的类型片,不耐看。

1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勉强四星。很现实的主题,把这片里的黎巴嫩基督徒替换成大连人,把巴勒斯坦难民替换成东北人,我觉得也毫无违和感,当然还可以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把两方置换成任何身份。这片子和导演之前的作品一样,充溢着金色暖阳,然而最难得是剧本的处理——你怎样在一场微不足道的小矛盾引起的法庭戏中,穿插进整个国家几十年的动乱记忆?这个编排铺陈非常见功力,尤其在总统出面说和二人失败的戏以后,再揭开黎巴嫩男人的童年屠杀记忆,这个编排真是很大气了,过程中还有突然爆出两边律师是父女这类提速段落,总之,全片的节奏掌控属于剧情片这门手艺中很纯熟的例子。主题提炼的也很聪明,何谓“羞辱”?在这片里就是非战争状态下,对犹太人的无可奈何。犹太人打跑了巴勒斯坦,巴人又侵害/互害邻国,其实这就是全片“羞辱”的最终指向

16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推荐

影片快结束时,我手机震了一下,我摸出来看一眼是谁。旁边的女孩马上怒言“不要睇手机”。我看着她的充满正义的侧颜,仿若道德的化身。生活里我们抢着扮法官,电影里他们争着做受害者,孰不知我们的人生就这样被吞噬,何时“讨论不再只是对与错,争执而非只有赢与输”:那时,我可以请你吃爆米花。

21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在中东,很可能因为一句话最后演变成战争,充满了同情地看着中东人民的故事,直到...黎巴嫩总统接见了打官司的黎巴嫩人和巴勒斯坦人,总统说我有权利中止这场诉讼,黎巴嫩人说你没权利,我们纳税让你坐那位置上就是为了保障我们有上诉的权利。看到这,我不知道有啥资格同情他们。

26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D+/ 大失所望。即便有更深的文化了解也无法认同本片营造戏剧冲突与升华谕旨手段之生硬拙劣。编剧为每个关键人物装备好随时随地义愤填膺舌灿莲花的开关,真实的生活场景多数沦为演讲大礼堂。除了历史纵深剩下的探讨依然很欠力道。和《一次别离》完全没法比,倒和《广告牌》有不少相似之处。

30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简直是,好得令人咂舌。看的时候电影里在下雨,恰好威尼斯突然暴雨打在影院顶棚上像全景声效果。最后落幕,全场响起掌声和雷雨声混在一起,像是把银幕里的故事延续到了现实世界里———太有戏剧性了!

32分钟前
  • PureSucker
  • 力荐

去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获得者、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五部提名之一,黎巴嫩社会题材电影。一件小民事纠纷引起的民族、社会冲突的轩然大波,剧作、导演、表演均佳,值得看的好作品。丝绸之路电影节选这样的电影是对题对路了!

33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哪个二货把巴基斯坦加在标签上的

38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推荐

情节安排上匠气十足,都是完全可以想见的起承转合,两个人的敌对升级和背后大规模的仇恨升级相互纠缠得有点新闻特稿化了。有一点更值得深思,一个社会如果已经变成了仇恨的培养皿,是否还有解决的可能。像这个故事一样依靠道德力量,或许仍然是理想主义的。

42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同一个街区的人各自怀着苦难记忆,虽然一起生活但从未互相谅解。从平常口角到打开一个修罗场,像徐徐揭开包扎旧伤的纱布一样推进剧情,从一个小口子越撕越大,超出期待很多。有的地方匠气了,但会一直被剧情抓住,这个导演真的懂讲故事。如果我们的历史事件也能够这么拍,也算集体治愈了!4.5

46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力荐

#Venice2017# 想完全看懂需要大量关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背景知识。片子真心不错,一件小事搅动起的政治历史矛盾和战争创伤记忆,连篇累牍的法庭戏实际成了对死结重重的历史问题的(无法)审判和精神分析。说教肯定是说教,都快成政治电影了,尺度拿捏肯定是不如「一次别离」。必有一奖。

4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任何一场细小的争论都可以追本溯源找到历史里在埋下人心中的伤痕和鸿沟,战争从未结束。

52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45/100 电影的立意是极好的,背景资料罗列的也够详细,让不熟悉政治环境的人也能大致了解局势,但它失败的地方在于,没有给观众独立思考的空间,每一个精心计算出来的情节的目的都显得太露骨,使得《侮辱》失去了原创价值,更像是照着模版打造出的商业片。

53分钟前
  • SELVEN
  • 较差

观影过程中很生气,觉得断肋骨小哥是傻逼,恨不得他被巴勒斯坦人围攻。突然好想打了个冷颤,发现自己才是最容易被煽动最容易被愤怒支配的人,政治的战场上大概就是炮灰。电影从一点出发,引出这么多元素,却一点不乱不崩,全程正襟危坐,丝毫不敢分心,真是佩服导演功力。#第八届北影节#

55分钟前
  • 小武
  • 推荐

种族矛盾的怒火、历史遗留的疮痍、不同政见的抵牾、法理媒介的博弈,都源自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一台引擎坏了可以修理,两个民族的矛盾却难以修复;几根肋骨断了可以疗愈,一段历史的疮痍却无法愈合。楼群里的水管风波,街道上的言语冲突。法庭上的唇枪舌战,现实中的暴力横行。沉默,是我最大的羞辱。

5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男主犯浑时看到一部分自己和很多时候的我们,而至少他是直接受害者。当两个人想要decency时,事情早已发酵失控【修车桥段太刻意了啊233【庭审辩护还挺像美国的,但要真在美国早就objection一万次了。女法官垃圾,搞得跟菜市场一样。总统水平也跟街道办主任似的【最后大家一致的敌人:made in China🤷

1小时前
  • 惑星統合機関
  • 推荐

4.5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两个民族间的伤疤因为一个小小的口角被狠狠的揭了下来。说实话,全片两个男主看似“小肚鸡肠”的恨不得作为观众的我想冲过去暴打他们一顿,但是又能怪他们么。最后两个男人之间独特的和解方式看得挺温馨的。全片很会带动情绪,法庭戏出众。

1小时前
  • 逢澶Ty
  • 推荐

比较刻意,拍得还不错。仍旧是欧美电影的套路:创造矛盾,不断激化,到顶点后通过发现和突转化解,最后升华为一条爱的教义。不妨多向伊朗电影学习:矛盾为了迫使人物寻找原因被设置,在两难困境中探入人性深度。前者人物本来就有,很少变化;后者人物在寻找过程中不断被发现。神的缺席和在场。

1小时前
  • 把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