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藏獒

HD

主演:梅·惠特曼,乔治·加西亚,山姆·艾里奥特,J·K·西蒙斯,卢克·威尔逊,艾迪·伊扎德,格蕾·德丽斯勒,基南·汤普森,刘易斯·布莱克,马特·狄龙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1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摇滚藏獒 剧照 NO.1摇滚藏獒 剧照 NO.2摇滚藏獒 剧照 NO.3摇滚藏獒 剧照 NO.4摇滚藏獒 剧照 NO.5摇滚藏獒 剧照 NO.6摇滚藏獒 剧照 NO.13摇滚藏獒 剧照 NO.14摇滚藏獒 剧照 NO.15摇滚藏獒 剧照 NO.16摇滚藏獒 剧照 NO.17摇滚藏獒 剧照 NO.18摇滚藏獒 剧照 NO.19摇滚藏獒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好莱坞三幕电影结构,阐述中国青年的“乌托邦”

小时候看的最多的电影之一是《音乐之声》。那部影片的故事很精彩,音乐更是好听,但幼小的我一直不理解这作品的片名:音乐的“声”是什么?这“声”和电影剧情的关系又是什么?后来随着我长大,我慢慢理解了这“声”的含义:年轻美丽的玛利亚用音乐融化了上校一家人冰冷的心灵,上校用音乐向家人和国家呼唤了爱,最后全家人将音乐用作了抵抗纳粹的武器。音乐的“声”是指音乐的力量,是发自于人的内心的一种强大的能量。 看《摇滚藏獒》,“音乐之声”这四个字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它用90分钟的时间讲述了摇滚音乐的“声”,向我们展示了摇滚音乐的力量。看完这部影片,我真的非常感动片方的努力,以制片人王晓梅老师带领的团队真的在踏踏实实琢磨为什么好莱坞能够讲出一个好的故事,并做到感动大众。看完《摇滚藏獒》,我真的觉得他们从好莱坞商业片身上已经学到了很多精髓,并且开始尝试将其利用到一个中国化的故事中,讲述了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那么这“音乐之声”是如何展现的?今天的观影告诉我,这个过程是快乐、充实的,因为全片情节紧凑、没有废话,充满了笑声和感动,没有所谓“尿点”,然而在这些表象背后,我觉得真正的门道在于,片方在六年间,真的认真琢磨了好莱坞商业片是如何讲故事的。本片使用的应该是好莱坞商业片最惯用的叙事结构之一——三幕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结构严谨,跌宕起伏,对人物的挖掘深入,同时落点和价值观输出明确,容易让观众理解,并且容易调动观众的期待值和情感。 影片的第一幕,应该是起始于片头,结束于波弟上车远赴城市,两只狼助手尾随跟上的一场。我们在这段时间中,认识了片中大部分主要人物,认识到了他们的行为动机:狼群要吃羊,藏獒要防狼,但有一只年轻的藏獒波弟追求自由、喜欢音乐,虽一直尝试寻找自己所谓“内心之火”。我们也看到了激励主人公后来所有故事情节的“激励事件”,即波弟通过一个“音乐魔盒”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摇滚音乐之声”(这一情节通过类似美国迪士尼经典电影《幻想曲》的将音乐视觉化的手法,让我们观众也感同身受)。于是我们看到波弟决定下山进城拜访自己的偶像,父亲虽然行动上支持了他一把,却无法在内心里真正理解儿子的动机,却也引得了狼群的注意,让他们终于看到了报仇的机会,开始蠢蠢欲动。就这样,全片的基本人物矛盾在我们眼前展开了。

带着对这矛盾结局的好奇和人物走向的期待,我们进入了第二幕:即矛盾发展和人物经历变化的一幕。影片的第二幕几乎全部发生在山下的大都市。波弟一次次地努力接近偶像安歌士,却屡遭冷水,而狼群的手下一次次尝试绑架波弟,却一次次空手而归。我们看到了在安歌士的影响下,波弟开始成长了:安歌士在给他上音乐课时告诉他说,要充分发掘心底里对家乡的情感,让他人感受到共鸣。他不曾知晓,这内心的热爱和所谓的共鸣,正激发了波弟曾一直无法点燃的“内心之火”。我们也第一次知道,与他父亲心中对狼群的红色怒火不同,波弟心中的蓝色之火,内核是“爱”。当然,我们也在后面看到了安歌士实际上只是利用了波弟满足了自己一时的急需,我们看到了波弟心情陷入了低谷,我们看到了一个摇滚青年第一次真正被大城市的冷漠深深地打击了。不过影片的剧本结构非常紧凑严谨,反派在主人公进入低谷时迅速占了上风,绑架了波弟,从其口中得知了藏獒家族的致命秘密,并正式发动了进攻。于是波弟带着怒火,在受到了良心谴责前来“赔罪”的安歌士的帮助下杀回了山上。

于是全片被推上了最高潮,即第三幕。我们看到了波弟一行杀回了山村,准备向狼群发动反击。然而这个时候,波弟的行为,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音乐之声”,更重要的,我似乎感受到了郑钧老师心中摇滚音乐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声音。波弟做了什么?他用自己心中强烈的对于家乡的热爱,构建出了一片音乐的乌托邦,让互为天敌的狼和羊和好了,让战场变成了天堂。于是就有了最后那一幕演唱会的场景。我相信这是郑钧老师希望用摇滚构建的那个世界。 我本人的年龄想必和波弟差不多。我也是一位正在追寻自己的梦想的年轻人。所以看着波弟,我也一直在想到自己。谢谢《摇滚藏獒》剧组,你们踏踏实实地学习了好莱坞商业片经典的叙事套路,学得平实而有力,却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位像我一样的中国青年对梦想的追求,对家乡的热爱,为我们构建了一座美丽富饶的摇滚音乐乌托邦。谢谢《摇滚藏獒》,你用好莱坞的手法,告诉了一位中国青年,什么叫做“中国梦”!

 2 ) 藏獒情缘(及其引领的风向)

允许我在此更新一小段吐槽。
话说2016年美国上映2017年1月将在内地上映的魔弦传说(久保与二弦琴)这部动画电影啊……
从我看到久保扛起琴就内心不断地呼喊:摇滚藏獒?!
这部电影的全片几乎都可以用爸妈爱你和摇滚藏獒……我是说,摇滚久保这八个字完美概括了。
然后就在前几天,我看到了公众号推送的皮克斯新片概念海报……一个弹琴的墨西哥小男孩。
看了下图,那叫一个既视感满满。
因此我再次表达下对这部影响了动画界大风向的片子的惋惜!


以下为原文↓
----------

尽管第一次看到《摇滚藏獒》的名字时我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在看到这个勇敢(还是悲催?)的电影和《大鱼海棠》同日上映正面PK的结果后,我还是禁不住想起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啊……!那就是……比它更加悲催的《藏獒多吉》。
同是藏獒,难兄难弟!相见恨晚!(什么鬼)

为了不让想看影评的人郁闷,先上纯影评。

《摇滚藏獒》。一个标准好莱坞流水线产品。
不能说无功无过,应该说有问题,也有亮点。

画面:8.0
能看出来这部片子的成本不是和被大家拿来比较的《疯狂动物城》一个级别的。但说真的,拿动物城比真的过于苛刻了。在成本预算没有那么高的情况下,这个美术和人设是很讨巧的,也足够丰富可爱,是用心了的。
特写镜头的时候能看到主角波弟身上一层短短的柔软的毛。
羊村子有种磨砂(?)一样粗粝朴素的质感。阳光下那一尘不染的红色和白色,很纯真美好。
片子最开头的那段二维动画也非常精美。
有一段我觉得不够好的,就是波弟第一次听收音机那段的结尾,光效处理有点露怯的感觉。
还有就是作为一个译制片,口型对不上,创作歌词写的英文等等细节有些膈应人。

还有一个地方我印象十分深刻,就是波弟下雪山的时候坐的那辆红色巴士车。车边上印了一串古朴的小印花,红色的漆有些掉。当时就觉得,天哪这车真是可爱。

总之说了这么多,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我喜欢这种取巧的用心。
没有那么多钱,还是想做的很好看。

剧情:7.0
我特意搜了下郑钧原作的绘本。看了下剧情简介,我就放心了,看起来是不同的故事。
这个故事……确实有点低龄化。羊村长老对着镜头说话,让我有点小尴尬。
但好在它情节流畅,也比较舒服。
和功夫熊猫3一样,开挂开的毫无理由。一言不合就开挂。
不过我觉得这个比熊猫那个友情气功掌要强点。毕竟是音乐串起来的,和纯剧情不太一样。


音乐:7.5
中规中矩,不错听。没有什么特别惊艳,但也真没啥难听的。音乐量还挺大,就当为了欣赏音乐去看也不亏的。听着开心就挺好。

配音:郑钧配的锤子??我看完反应了好久才想起来锤子是哪位,也是醉醉的。
国语配音其实不错,挺用心,就是可惜口型没钱单做一版。波弟有点口音哈。

再结合下其他的,整体是7.5的水平。想听听歌不在意简单剧情的很可以一看。

影评完。
以下是瞎扯淡时间。

《藏獒多吉》这部2011年的电影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查一下,资源也不难找。 排片日期也是暑假,七月中旬。累计票房148.8万,场均人次9人。(对比数据:《魁拔》499.3万……当时档期票房最好的电影是另一部成人动画片《变形金刚3》10.72亿)

而我在敲下这篇影评的时候,是《摇滚藏獒》上映的第十八天,累计票房是3935.6万。场均人次16人。不过冲着第十五天全北京就九个电影院排12场,我去的影院里三家家长都表示哇塞!这都能偶遇的节奏来看,这上座率估摸是倒逼上去的。
和难兄多吉比起来,难弟摇滚还是没那么苦的。糟糕,突然就没有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了呢(咦

但这既然不是业界比惨大会,为啥要拉可怜的难兄多吉出来鞭尸呢?

原因很简单。这两部电影,尽管一个二维一个三维,一个日本做一个美国做,有个非常共同的点:原作是中国的。

天哪!

说实话,除了花木兰西游记这种经典改编,国内原作国外制作的模式真的是非常罕见。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而这两部片子,在我看来,都是属于中规中矩的发挥。整体看下来,没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有些剧情稍微欠推敲,但也有一些小亮点。能看到外国人在制作一个中国人原作的故事时,用的小心思,也是颇快乐的。更有趣的是能比对到他们对我们故事的处理,和我们自己的处理有什么不同。

尽管严格意义上,这俩片子不算啥国产动画电影,但中国原作能走出国门,其实是件让人高兴的事。

尴尬的是这两部片子似乎观众都不是很买账。多吉不仅没什么宣传(下映了我才在电影院看见易拉宝),卖点也比较诡异。这么纯良中庸的片子该怎么得到大家的关注呢??
摇滚的广告打的还是挺多的,所以票房没有那么那么惨淡,但和每年一溜粉的情怀大帝相比,不仅受众窄(郑钧粉和亲子???)话题性也没有那么高。
可以想象,接下来中国原作国外制作市场的冰天雪冻……

而外国原作和导演,中国制作的动画电影也很快将面临检验了。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3 ) 用好莱坞三幕叙事结构,讲述中国青年的“摇滚乌托邦”

小时候看的最多的电影之一是《音乐之声》。那部影片的故事很精彩,音乐更是好听,但幼小的我一直不理解这作品的片名:音乐的“声”是什么?这“声”和电影剧情的关系又是什么?后来随着我长大,我慢慢理解了这“声”的含义:年轻美丽的玛利亚用音乐融化了上校一家人冰冷的心灵,上校用音乐向家人和国家呼唤了爱,最后全家人将音乐用作了抵抗纳粹的武器。音乐的“声”是指音乐的力量,是发自于人的内心的一种强大的能量。 看《摇滚藏獒》,“音乐之声”这四个字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它用90分钟的时间讲述了摇滚音乐的“声”,向我们展示了摇滚音乐的力量。看完这部影片,我真的非常感动片方的努力,以制片人王晓梅老师带领的团队真的在踏踏实实琢磨为什么好莱坞能够讲出一个好的故事,并做到感动大众。看完《摇滚藏獒》,我真的觉得他们从好莱坞商业片身上已经学到了很多精髓,并且开始尝试将其利用到一个中国化的故事中,讲述了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上图为郭德纲的儿子,96年出生的郭麒麟为《摇滚藏獒》配音)那么这“音乐之声”是如何展现的?今天的观影告诉我,这个过程是快乐、充实的,因为全片情节紧凑、没有废话,充满了笑声和感动,没有所谓“尿点”,然而在这些表象背后,我觉得真正的门道在于,片方在六年间,真的认真琢磨了好莱坞商业片是如何讲故事的。本片使用的应该是好莱坞商业片最惯用的叙事结构之一——三幕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结构严谨,跌宕起伏,对人物的挖掘深入,同时落点和价值观输出明确,容易让观众理解,并且容易调动观众的期待值和情感。 NOW......以下有剧透!! 影片的第一幕,应该是起始于片头,结束于波弟上车远赴城市,两只狼助手尾随跟上的一场。我们在这段时间中,认识了片中大部分主要人物,认识到了他们的行为动机:狼群要吃羊,藏獒要防狼,但有一只年轻的藏獒波弟追求自由、喜欢音乐,虽一直尝试寻找自己所谓“内心之火”。我们也看到了激励主人公后来所有故事情节的“激励事件”,即波弟通过一个“音乐魔盒”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摇滚音乐之声”(这一情节通过类似美国迪士尼经典电影《幻想曲》的将音乐视觉化的手法,让我们观众也感同身受)。于是我们看到波弟决定下山进城拜访自己的偶像,父亲虽然行动上支持了他一把,却无法在内心里真正理解儿子的动机,却也引得了狼群的注意,让他们终于看到了报仇的机会,开始蠢蠢欲动。就这样,全片的基本人物矛盾在我们眼前展开了。 带着对这矛盾结局的好奇和人物走向的期待,我们进入了第二幕:即矛盾发展和人物经历变化的一幕。影片的第二幕几乎全部发生在山下的大都市。波弟一次次地努力接近偶像安歌士,却屡遭冷水,而狼群的手下一次次尝试绑架波弟,却一次次空手而归。我们看到了在安歌士的影响下,波弟开始成长了:安歌士在给他上音乐课时告诉他说,要充分发掘心底里对家乡的情感,让他人感受到共鸣。他不曾知晓,这内心的热爱和所谓的共鸣,正激发了波弟曾一直无法点燃的“内心之火”。我们也第一次知道,与他父亲心中对狼群的红色怒火不同,波弟心中的蓝色之火,内核是“爱”。当然,我们也在后面看到了安歌士实际上只是利用了波弟满足了自己一时的急需,我们看到了波弟心情陷入了低谷,我们看到了一个摇滚青年第一次真正被大城市的冷漠深深地打击了。不过影片的剧本结构非常紧凑严谨,反派在主人公进入低谷时迅速占了上风,绑架了波弟,从其口中得知了藏獒家族的致命秘密,并正式发动了进攻。于是波弟带着怒火,在受到了良心谴责前来“赔罪”的安歌士的帮助下杀回了山上。 于是全片被推上了最高潮,即第三幕。我们看到了波弟一行杀回了山村,准备向狼群发动反击。然而这个时候,波弟的行为,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音乐之声”,更重要的,我似乎感受到了郑钧老师心中摇滚音乐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声音。波弟做了什么?他用自己心中强烈的对于家乡的热爱,构建出了一片音乐的乌托邦,让互为天敌的狼和羊和好了,让战场变成了天堂。于是就有了最后那一幕演唱会的场景。我相信这是郑钧老师希望用摇滚构建的那个世界。 我本人的年龄想必和波弟差不多。我也是一位正在追寻自己的梦想的年轻人。所以看着波弟,我也一直在想到自己。谢谢《摇滚藏獒》剧组,你们踏踏实实地学习了好莱坞商业片经典的叙事套路,学得平实而有力,却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位像我一样的中国青年对梦想的追求,对家乡的热爱,为我们构建了一座美丽富饶的摇滚音乐乌托邦。谢谢《摇滚藏獒》,你用好莱坞的手法,告诉了一位中国青年,什么叫做“中国梦”!

 4 ) 累了就回家吧,我们什么都不问!

文/车厘子

“如果累了,就回家吧!”
 
1
看电影前,让儿子在《大鱼海棠》与《摇滚藏獒》之间选。因为喜欢音乐,儿子选了后者。

 
它讲述的是一只想当音乐家的藏獒追逐梦想的故事。
 
藏獒波弟有一种类似美国傻大姐的一根经精神,头脑简单,单纯善良,心无旁骛,一切行为活动都围绕他认定的梦想展开。
 
这可愁坏了波弟的爸爸康巴。藏獒的本职本应该是看门,守护羊群。康巴空有一身本领,震慑得了狼群,却震慑不了儿子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野心。
 
是不是这块料?其实从来都不重要。有没有那份心?才是成败的关键。这是无数拥有梦想的人之所以能撑到最后的动力——单凭着一腔如火的热爱。
 
而这股热爱的代价是,本来应该子承父业的传承,变成了后继无人。
 
那就这样吧!这个担子还是得自己扛下来。后人自有后人的一片天地。
 
于是,经过一番心理挣扎的康巴,将车票交到儿子手里说:
 
“进城去吧,要是不顺利就回家来。从此跟你的音乐梦想永别。”

 
去吧!去吧!狼群的威胁不用考虑,羊群的安危不用考虑,雪山村的存亡不用考虑。从此将家乡的一切遗忘,仗着梦想走天涯。等哪天倦了,累了,疲了,想回来了,这里仍是你的家。
 
2
康巴送别波弟的那一段,不由令我想起《我在伊朗长大》里的玛嘉。
 
两伊战争爆发后,伊朗社会动荡不安,世风日渐保守,生活艰难,而玛嘉离经叛道、早熟大胆地迷上了西方音乐和文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出于对女儿的担心,父母决定将14岁的玛嘉送往奥地利上学。
 
临行前,爸爸对玛嘉说:“走吧,这里不适合你。”
 
你是自由的,不羁的,那就应该到一片自由的天空下,自由地生长,自由地选择你所热爱的生活。
 
在奥地利,身为一个伊朗人,玛嘉不得不面对来自周边人的歧视和自己自卑的情绪。当她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赢得大家认可的时候,爱情的伤痛又将她重新逼回墙角。
 
在爱情面前,再理智的女人也容易失去理智。过去有多甜蜜,失去的那一刻就有多痛不欲生。
 
玛嘉的过去,走过躁动叛逆的青春期,因为战乱被迫离开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国度谋生。她孤独的流浪,吃垃圾堆食品,捡烟蒂抽,睡板凳,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尝尽了流浪他乡的辛酸。短短的成长历程让人揪心,却又从中获得一种坚韧的力量。
 
这一路,她承载了太多,抵抗了太多。她孤独过,彷徨过,脆弱过,绝望过,却也独立过,坚强过。
 
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在一次失败的恋情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她彻底地心灰意冷,一个人流浪街头,任其自生自灭,最终病倒在地。
 
当好心人将她送进医院,捡回了一条命之后,她才发现,在那个陌生得可怕的地方,家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存在。
 
她拨通那个永远能倒背如流的电话号码。
“爸爸,我可以回家吗?”
“可以!”
“爸爸,请答应我,不要问我任何问题。”
“我答应。”
妈妈抢过电话:“我们答应,没有人会问你任何问题!”
 
不管你在外面的世界有多么风光,不管你吃尽了多少苦,不管你爱过多矬的渣男,家,永远为你敞开着大门。
 
在家里,你不是孤独在外的游子,不是渴求融入群体的新人,不是依赖于爱人的附庸,你只是家里的一份子。
 
只因为你出自这个家,这个家就永远属于你,永远无条件地接纳你。
 
所以,总有那么多的人,打拼累了之后,想回家。那么多的人,失去恋人后,想回家。那么多的人,跟情侣闹不和之后,想回家。那么多的人,在拼到不想做出任何努力的时候,想回家。
 
3
生长在和平年代,已经少有人像玛嘉一样被迫离开家了,更多的人像波弟,为了一个自己执着的梦想,说出走就出走,不带一丝留恋。
 
在家面前,我们永远可以理直气壮地选择自私,大概是因为,我们心里非常清楚,它是一个永远也不会遗弃我们的地方。
 
也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以为这世界都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才终于知道,只有家才是为自己而存在的。
 
4
我曾那么唾弃过自己的家,给自己施加了一万个不得不出走的理由,然而在梦想被现实击碎,身心俱疲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却还是家。
 
当初那么踌躇满志,对父母说:“等我闯出一片天地,接你们一起出去享清福,咱再也不回这里了。”
 
父亲说:“可是孩子,这里是我们的家啊!你可以远游,但家只能在原地守候。”
 
一个人拼久了,才知道,有一个在原地为你守候的家,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我们都是自私的孩子,享受美食的时候,潇洒玩乐的时候,人前风光的时候,都以为是自己一个人在努力前行。只有在倦鸟归巢的时候,才发现,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家在为我们负重,为我们清除后顾之忧。而当世界将我们遗弃时,只有家向我们敞开大门。
 
5
我还记得父亲去世后很长的一段日子,仿佛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彻底坍塌。
 
与此同时,我发现实现梦想付出了太多不可承受的代价。于是,再一次回到那座岿然不倒的老家。
 
然而,新的装修将旧日的痕迹完全掩盖。那四周都有裂缝的墙壁,那儿时留下的涂鸦,那曾经被当作游戏界限的地板裂缝,以及那些熟悉的味道,都不在了。全被洁白干净的白粉墙壁和散发着原木气息的崭新家具所代替。
 
万般心绪涌上心头,我拨通爱人的电话,说:这里好像已经不是我的家了。我感觉自己像棵无根的绿植,没处生长了。
 
爱人说:那就在我的土里生长吧!
 
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家。
 
如果累了,就回家吧!
 
END

车厘子看电影:原创治愈系影评。一部电影治愈一处伤。

 5 ) 摇滚藏獒观后感

对动画片无感,确实是冲着老郑看的。当年上映的时候还没有粉上老郑。今天终于把这部片子补上了,为此特意冲了个会员,算是弥补没有亲身贡献票房的遗憾吧。

片子开头感觉有些平淡,快到中期开始有起伏,应该就是进城那段。一曲《私奔》点燃了恍惚的情感,之后节奏开始加快,剧情层层推进。我始终觉得猫歌王是笑点,干瘦骨感无赘肉。(可能因为我本人是毛绒控的原因)结尾稍稍有些仓促,感觉可以更炸一些,最后还是靠老郑的歌曲渲染了情绪。(歌曲是《热爱》强烈推荐给你们)

画面质感确实不算炫酷,也不是唯美那种风格。但造型萌系,属于小朋友喜爱的类型。

整部片子的主旨精神饱含向上的力量,很治愈,很温暖,同时也很摇滚🤘🏻这部动画片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够完美,但看的出来是一部十分用心的诚意之作。不敷衍,不拖沓,足足的善意,传递着积极乐观的力量,更蕴含了一股坚持到底的精神。说到坚持,这两个字是很平常但最不容易做到的。感谢老郑以这种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励志向前的故事。哪怕只是一碗鸡汤。

谢谢!

 6 ) 不忘初心

        《摇滚藏獒》,这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动画片。
        半国产,美式风格,一个呆蠢的小藏獒为了实现音乐梦想,即使面对亲爸的反对,路人的漠视,甚至偶像的嘲讽,经历困难重重,但却永不言弃。一碗励志大鸡汤,喝的很舒服。
本片画面制作并不算出色,但配乐很棒,直击人心。笑点很足接地气,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风格,因此部分场景会变得低幼化。当小藏獒的朋友说出一句“我相信你”,并响起了配乐《那些花儿》,我内心一戳,竟然瞬间泪奔。。。这满满的套路居然会让我不能自已,走出影院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感动我的正是那执着的梦想和不忘初心,而成人世界的我们,还有多少人会记得儿时最初的梦想?
        非常喜欢《摇滚藏獒》,满分推荐给热爱生活的你。

 短评

蛤蛤分数上咬死那个什么破鱼加油!

4分钟前
  • 科幻基金
  • 力荐

你们一定会被愚蠢的片名和人设吓到是不是……虽然丑小藏獒从头蠢到尾,但居然挑不出太大毛病(从城市扭回雪村有点bug),流水线产品就是这么耐摔。一会功夫熊猫一会疯狂动物城,但只要猫王的角色是成立的,这部主打土产摇滚的合家欢动画片,其实还是可以交差的。

5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典型的合家欢电影,主题曲挺好听的,不过对于人生梦想有点显得简单了

7分钟前
  • 汤平
  • 还行

看评论还以为是喜洋洋灰太狼级别,其实并不是,水准介于皮克斯与迪士尼之间,很美式,很好莱坞,很流水线。

11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19th SIFF#很早就看过漫画,不过影片跟漫画除了题目一样,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了。成片质量不错,因为团队里基本没有什么中国人。怎么看都像是一部配了音的低配版的[疯狂动物城](口型仔细看还是英文的)郭麒麟郭德纲于谦这个阵容也算很惊喜了。跟[热爱][蓝莲花][那些花儿]放在一起,有种奇妙的混搭感。

1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片尾曲可听,但经典民谣不是这么用的啊,郑钧老师,一点也不rock。相比之下就知道《蓝色骨头》有多珍贵了。白开水,毫无惊喜的好莱坞外包行货。猫王家的设定不错,虽然也是借鉴的。

16分钟前
  • m89
  • 还行

因是受制于成本的因素,《摇滚藏獒》作为一部好莱坞动画导演执导的中国电影,在制作上并不出色,而对于电影寄望音乐梦想的命题,那泛善可陈如同“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低幼套亦使电影显得暗淡无光,这样的动画又能拿什么去谈摇滚梦想。

21分钟前
  • 梦里诗书
  • 较差

羊看上去像是近亲繁殖过度了

2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摇滚藏獒,对于曾从摇滚中得到力量,甚至改变生命轨迹的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重温,重温那种惊喜、满足、无助、迷茫、勇气、直至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团火的过程,谢谢郑钧老师的坚持,谢谢华谊的支持,谢谢指引我们的摇滚精神!我也爱你们,谦大爷、郭大爷、孙越贼胖子!

24分钟前
  • 隔岸之雨
  • 力荐

摇滚藏獒故事小有瑕疵,但是整体是在及格线以上的。这片子是目前档期里唯一合家欢风格的影片,场内小孩子很开心。电影最大的失误应该就是打了摇滚和情怀牌,这片子和摇滚基本毛关系都没有,发行宣传打暑期欢乐路线的话应该不会这么惨。对于国产动画片来说,这片子沦落到买票房的地步,可惜了。

26分钟前
  • 所有团的团长
  • 推荐

郑钧没有做音乐,而是做起了漫画,在漫画中感受到了郑钧那颗依然为摇滚音乐而梦想,年初的时候看到疯狂动物城的时候就在想动画里讲梦想,讲现实,讲一切,适合大人适合小孩,同样,藏獒也是这样一部电影

27分钟前
  • 空心豆
  • 推荐

音乐和梦想虽然老套路,还是挺燃魂。画风较简单粗糙。

31分钟前
  • 初雪
  • 还行

郑钧半自传,做了6年,好莱坞班底保障了叙事和基本制作水准,然而资金还是短板,动物都没毛发。既然主题是梦想,努力过程展现得并不够,藏区孩子怎么就会solo了?民族音乐跟摇滚有没有更好结合方式?用了很多接地气的配音演员和KTV金曲,但对原创而言有点偷懒取巧。猫王及豪宅最生动,结尾摇滚仍不够嗨

3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建议还是刷E文版,摇滚大神内把大曼城口音,滚圈极致。国配没这效果。

39分钟前
  • DuoDuo🐿️
  • 推荐

看的时候觉得不像国产动画,片尾一看原来整个都是美国团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疯狂动物城》的感觉了。这片子给小朋友们看,作为音乐和成长启蒙,肯定比百分之九十的院线国产动画合格,然鹅最终票房扑街。

42分钟前
  • 十八爷
  • 推荐

比想象中好,OST生硬在许巍和朴树两首歌,有点秀朋友圈感觉。做了这么多年,可惜出在疯狂动物城之后,一定会被说抄袭,心疼。

44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还行

及格了,违反传承宿命去追逐自己梦想,让人想起疯狂动物城的兔子朱迪,有些段落挺有趣,但画风不够细致。《蓝莲花》好听。

47分钟前
  • 微風
  • 还行

两个热爱摇滚乐的人坐在影院看动画片一点也不违和,甚至看到片尾俩人都有想哭的冲动,整片是非常自然的励志鸡汤,受众年龄段很广,孩子看画面,大人品含义,因为热爱,一切皆有可能。剧情中还稍微把当下几种摇滚乐手讽刺了一番,这点儿很有意思。缺憾就是中国的动画片为什么要配成翻译腔?

48分钟前
  • 冷淡鸡。
  • 推荐

三星,郑钧自己的半自传故事,很俗套很鸡汤的故事,但也很单纯,藏族高原下纯正的为梦想而执着的心灵,整体还是偏向于孩子们,画面效果值得肯定,歌曲虽有喧宾夺主的感觉,但歌都真心不错啊,个人好喜欢猫王

4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和大鱼海棠一天看的,画面不比,但三观正了无数,德云社的配音有意思。多一星鼓励,乐峰7

52分钟前
  • greac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