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拍一个股市幕后交易题材的惊悚电影,最后的黑手,居然不是姓赵的。
作为,观众,我是不服的。
在看《幕后玩家》前10分钟里,我脑海里是这两条新闻:
新闻1: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自杀留五字遗书:请勿扰妻儿(2015年10月24日16:37 中国经济网)
新闻2:赵薇夫妇遭证监会顶格处罚 仍可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2018-04-24 08:27 中国经济周刊)
看完《幕后玩家》之后,我想起的是电影《泰塔尼克号》。
一个为父复仇的悬疑故事,讲到最后,我最羡慕的是人家夫妻情深似海。
前一分钟,还主动离婚的太太。
后一刹那,就能为了救自己的丈夫,割腕自杀。
上一个镜头,刚刚因为惧怕离婚分财产,把20亿巨款转给小三的丈夫。
最后一个镜头,却宁可自己炸死自己,也要妻儿平安。
为什么呢?
导演给出的官方解释是:
1. 剧情里有,一枚100万植入广告的I Do戒指,丈夫愣是跟自己的小三抬价,2000万抢到,准备送给老婆,挽回失败的婚姻。
2. 剧情里还有,丈夫把当年初恋时租住的房子,买下来,一直保持原样。
3. 最后的高潮,是太太先愿意自己跟孩子一起炸死,也希望他的丈夫活着,然后,轮到丈夫,选A还是B?(A是一起死不瞑目,B是自己死于希望。)
So,
这电影,王丽坤的粉丝们,可以看,泪里俏。
徐铮的粉丝,看也行,惨中帅。
喜欢悬疑、推理、揭秘的观众,还是去重温《窃听风云》123吧。
【备注】
炒股炒成黑帮,离婚离成真爱,复仇复成字幕。
《幕后玩家》的故事起点,就像是同档期《后来的我们》的小径分叉。当院线片的电影主人公没有分手,结了婚,有了钱,还在一起(居然)。他们继续生活在北京——这座欲望城市。
生活,到底会怎样?
引发这样的联想,并非无端生事。
两部电影虽然类型体裁,全然不同,但女主人公喊出了近乎一致的高潮台词:我跟你在一起,要的不是钱!据说,这样的台词感动了不少人,令他们落泪,颤抖。并且两部电影中,对男女伴侣所居住的房子,都有一系列上帝视角的全景式呈现。
我对《幕后玩家》这样的犯罪片期待很低。产生这样的心理低压槽,与阔别三年之久,集中在2018年爆发的徐峥监制无关,更不是看衰新人首作。实际上,在大陆拍摄这一类故事,有着可想而知的自首和伏法彩蛋。这会导致编剧故事扭再多桥,玩再多花招,最后都逃不出天网恢恢。从《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到《唐探2》,犯罪推理入乡随俗,只剩嘴炮一招,其他都是黑成西八烂的脑洞。
《幕后玩家》表面上抨击了金钱万恶无底洞的人性贪婪。结果还是落到了希望我们一直没变,感情一直好好的鸡汤说教上。表现徐峥的痛苦,只靠一次闪回噩梦。表现无爱妻子的痛苦,只靠大叫。看电影的过程中,你会偶尔插播联想到其他电影,但也就仅此而已。
唯一值得肯定的,大概强势植入了许多美术馆建筑体,没有了传统欧范的金碧辉煌土豪风。
谁是凶手,幕后主使?
观看《幕后玩家》的过程中,无论观众入不入戏,大家都会沉迷在创作者抛出来的猜谜游戏。对这类发生在电影院的狼人杀游戏,其实有一些识别窍门。譬如海报上来头很猛,名字很大,但在电影里无所事事/电影过一半了还不出现/存在感极弱/装路人的,往往是凶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香港那部《赤道》。
具体于《幕后玩家》,永远杀气腾腾的王砚辉,不可能是最后黑手。因为,他已经把“我只是个参与者”,写在了脑门上。那个叫不上来名字的女二号,也不可能是。她的戏份看起来,就像是在拍摄现场现编的。开头蒸桑拿的老总同样impossible,因为智商已被臭虫碾压。想抢徐峥老婆的也不是,因为中途挂了。很自然的,大家都怀疑是任达华,莫非他的跳楼举动和最后一通电话,只是徐峥的一个噩梦?
讲到这里,已经不能再讲下去了。
然后,是合理性。
主谋的动机合理么?合理。
主谋所能调动的手段合理嘛?得靠脑补。
主谋到底想要干什么吗?复仇的最大快感,是把痛苦返还给施害者。
《幕后玩家》选择了最高级的复仇。
如果落到最后一点,《幕后玩家》看起来就不像是一个犯罪片,而是助人渡劫的居委会电影。因为主谋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让徐峥人财两空,生不如死,譬如直接让他失去两个亲人,一尸两命。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要拉上几个玩家,一起分享那个毫无意义的选择游戏。
尽管主谋的身份亮相,会让观众小吃一惊,可往回捋剧情的话,你会发现,他的所作所为,根本不能成立。
比如近乎最后一秒营救的防空洞逃生,比如胡同小巷子的雨夜追击者,安排这种生死表演,比设几道AB选择题难多了。同时扮演心理医生热线和傲娇救命恩人,哪个打call难?窃听就是往大衣口袋里塞个耳麦——你以为是发小广告?更不要说,发生在三里屯太古里的围追,完全是真人秀表演。
聊到剧透会死、变态复仇排行榜有名的《老男孩》,观众被欺骗,是因为他们都在想:到底是谁,把主人公给关了起来,而不是为什么关那么久,又放他出来。
结尾的定时炸弹天台烂梗,对绑架拿手在行的主谋来说,一开始到中途任意一个时间点,都能实施操作,达到想要的复仇效果。这也是电影后半段,没有任何紧迫与焦灼的原因。就如同反派轻易能完成对男女主人公的完美绑架,过程电影不说,反正想绑就绑,很高明就对了。自带牺牲精神的人妻,不齿老公的操纵股市,却还是合谋演出了一把金蝉脱壳,真把股市当过山车来玩了。
那请问,整部电影的意义是?
没有意义。
那还玩个球。
人物线单一,人物塑造缺乏逻辑(反派浮夸败笔,纯属跑龙套角色),剧情反转全靠半途就已经猜到是谁的神秘幕后人(毫无惊喜也毫无共鸣),影片极力营造的感人戏(爱情线)毫无基础可言,全靠眼泪和所谓的“生死命题”,乏味可陈,而结尾又是中国特色字幕;影片唯一亮点可能就是一二处运镜和一二处构图,以及徐峥的几处演技。也就不指望出来一个主角over的结局了,这可能就是现在的中国电影吧。
看完这所有的标签,我觉得能贴上的也就只有中国大陆和2018了。
金融,说到这个我想笑了,真不知道是谁给的脸好意思说这电影和金融有关?涉及几只股票就是金融了?主角深处基金会就是金融了?我认为这所有的只是背景而已,背景可以换,可以换到猎头里,可以换到科技公司里,根本没有一点可以稳住这个背景离不开金融。电影还没看完我就在想这个有没有认真布置背景,浅尝辄止地说金融,我想财经的门外汉都能想象更多的专业内容布置情节。
再说说犯罪,曾雨戏份到了五分钟的时候就能猜到是他布的局。一眼就能看穿的局还有何乐趣?那些疑云的布置更是低劣,雨夜开车拦截那里直接可以证明就是曾雨找人演他,自己作为幕后操控。还有广场上的枪很明显就是曾雨为了脱身的戏,还有种种低劣的疑云布局我就不细说了,真是毫无新意,编剧是将多少经典电影桥段借鉴过来了啊?该拍的是应该你自己的东西,可以学习他人,但不要这么生硬。
除了徐峥和王砚辉老师的表演我真不知道该怎么为这部电影打分。
今年这五一档期的电影,彻底让我对国产电影寒了心。不是说国产电影没有好电影,问题是充斥市场的是那些个让人看了难过的电影。业内开始挂起一场票房风,为了票房无所不做,真正钻研打磨作品的能有多少?电影也是一种文化,文化是无法用票房衡量,文化是有深度有广度的,文化是经得起时间的淘洗。看看现在这些东西,能有多少经得起淘洗?
《幕后玩家》勉强算个中学生过家家吧。悬疑片的精髓在于剧情的设置要领先于观众的猜想,并最终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而这部影片的主要人物就那么几个,互相的关系又太过于单一,以至于全片最大的悬疑点,这个所谓的大boss在出场的时候基本就可以通过排除法确定了,严重弱化了观感乐趣。再看解释方面,片中最重要的点,幕后黑手是怎么获取男主那么多黑证据的完全没有解释,叙事细节中更是充满了bug!还有那个已经无力吐槽的结局设置!5.5分!ps:当然影片也有它的优点,整体节奏很连贯,不拖沓。毕竟悬疑片也算是国产电影的弱项,有尝试总是好的!
现在豆瓣评分对一部戏的票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给竞争对手刷低分是最容易,也在成本最低的方式。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很大的让人震撼的亮点,但是在叙事节奏,情感表达,台词,表演,制作各方面都绝对是7-7.5的等级,全片也没有特别的尿点,即便悬念不是很深,故事也不新颖,旧瓶装新酒,徐峥也能做到口感醇香值得一品,绝不是豆瓣6.1分所能表达的。现在某些影评人总觉得自己喝过天上的琼浆玉露,就对人间的陈年女儿红不屑一顾,要么神作要么垃圾,我们普通观众的审美已经正在提升,现在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大V们的傲慢与偏见。
电影节奏太慢、太平淡,剧情毫无吸引力,让人看得想快进。作为一部悬疑片,几乎没有推理过程就揭晓幕后黑手,毫无乐趣。先制造一堆很玄乎的悬念,最后把所有行为都推给凶手,而凶手的作案手法拍得太少,寥寥几句就想解释所有的悬念,未免太水了。别说那些高分悬疑片,就是《唐探2》都比本片强太多。
悬疑犯罪类的设定,主角也是坏人这种设定还是挺难得的。包括背后设计的背景,也可对应现实。遗憾就是迷题解决的太随意了,不够过瘾。
有头发的徐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挺好看的,推荐。
导演镜头语言不够好,不能抓住我。编剧脑洞还可以,主演也算表现正常吧。
还行。
厉害了,小学生看了几天CCTV2,玩了几次密室逃脱游戏,刷了几部《心慌方》就敢出来拍高智商犯罪电影了,徐峥做监制的底线在哪儿??
白瞎好卡司系列。前三分之一密室还比较揪心,后面就越来越跑偏,尤其是感情戏部分简直尬到让人想冲出影院,以及不负责任猜想导演兼编剧是个直男癌。知道一些好电影的套路不代表就能拍出好电影啊!生气,没有真诚地对待观众。
徐峥一留头发,就变汪涵。白岩松穿上皮裤,秒变汪峰。谢天笑放下古筝,摇滚教父孙海英。 密室逃脱,了解一下。演员表演都在水准之内,但故事设定有问题。犯罪悬疑片讲究盘逻辑,可本片好几处bug,没有圆回来。明明是反派复仇戏码,但人物动机前后矛盾,结尾对男主的情感表述很奇怪,大团圆结局莫名其妙
带有些徐峥个人特色的影片,故事性还可以,演员表现可圈可点,假期第一部电影,基本满意。
评论里的4星、5星打分仿佛我们看的不是同一部电影!
前面以为是《电锯惊魂》,后面成了《心慌方》…徐峥在这一部金融题材悬疑类型片中,继续发挥《催眠大师》的优点,起点是高智商犯罪,落脚点依然是情感救赎。选择与被选择,身不由己的遥控器…新导演鼓励分。段博文是惊喜。
这电影居然能哭得出?我也服 是要有多低的泪点啊
喜欢烧脑的悬疑推理片,但国内的同类片子总觉得像隔靴搔痒不过瘾,剧情不给力就算是徐峥也助力不多啊。
既然记者是幕后玩家,他一开始煞有介事演独角戏假装出外景正在录影的记者,就完全是为了欺骗观众,这是在把观众当弱智才有的剧本写法。可以把他设定成一个混入媒体工作的假记者,带着一个不知情的助理一起出外景,这个不知情的助理充当了观众视角,记者营救徐峥的那些假装性表演才有了合理性。【中影流花】
人性之恶,在影片中被展示得淋漓尽致。
看了这种电影才知道,杀手关于汉堡的话痨、古惑仔在办公室互踢一个纸团、让人砍断手腕的反派多么迷人。无数有趣的碎片才能拼成一个真实的故事,这片子还差得远。
整场看完下来,还可以。中间虽然猜出幕后指使是谁,但不影响剧情,依然惊险。整部电影悬疑和感动并存,钟小年的人物形象立住了,逃生手段即聪明又大胆,危险到差点丧命。王丽坤不出戏,剧里和钟小年的双簧很精彩,好看。唐万元这个角色狠辣带感
活久见,竟然看到徐峥的吻戏……电影真的超出预期太太太多了,绝对是近些年国产片的佳作
几乎,全都猜得到。
国产傻逼商战片集大成之作,报复杀父仇人有两百三十万种方式,就算地球上有七十亿人,也没人会选择这种建矮人王国的方式的好吗!男主在这里口口声声说爱老婆,你他妈藏着二十亿私房钱,还让老婆用小米手机、天天吃20块钱的云吞,她能不想跟你离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