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生活第一季

完结

主演:安娜·肯德里克,莱丝利·曼维尔,佐伊·晁,彼得·瓦克,霍普·戴维斯,考特尼·格罗贝克,格里芬·格鲁克,詹姆斯·勒格罗,莎莎·康普,希博汗·法隆,斯科特·麦克纳里,哈金,莫伦·塞巴斯蒂安,凯蒂·格罗伯,格斯·哈尔珀,尼克·图恩,小约翰·加拉赫,金斯利·本-阿迪尔,马塞林·休格特,弗雷德·伯恩斯坦,纳蒂亚·奎恩,莉亚·道迪,艾丽卡·帕普帕斯,艾利希斯·克鲁兹,爱丽丝·斯皮瓦克,艾米·斯蒂勒,韦恩·普雷特洛,萨沙·斯皮尔伯格,米歇尔·赫斯特,Haley Murphy,Julia Shiplett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剧照

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2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3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4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5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6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3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4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5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6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7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8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19爱情生活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低自尊讨好型人格:Am I Lovable

一口气熬夜看完了六集,其实也就三个小时而已,但是每一集看完我要停下来缓一缓,和女主有太多relatable的地方。

Darby自幼父母离婚,像个包袱一样被在两家之间扔来扔去,属于典型的低自尊讨好型人格

第一个故事中,Darby在聚会上碰到了喜欢的男生Augie,第二天等他回消息的样子简直就是我百分之一万的写照了:第一天是晕乎乎在云上飘,第二天还未收到男生消息,只好疯狂工作,企图不被这种隐隐的被抛弃感吞没,第三天自我怀疑,但是听到叮的一声响满地复活、马上活蹦乱跳起来。

和所有小情侣一样,他们去书店约会,一起逛玩纸牌, 谈论小时候的糗事 。

Darby告诉男主自己高中时参演的英语剧《猫》,因为角色不够演员太多,剧组只好给自己这个小透明虚构了一只叫Carbucketty的猫,多少有些无奈。

男主最后因为工作原因去了D.C,女主压抑着内心的被抛弃感, 故作镇定送他去纽约车站。男主最后激动的告诉她,我网上查过了,那只叫Carbucketty的猫是剧本里真实存在的,和我们之间的chemistry一样,都真真切切都存在过。

不过惋惜的是,男主的离开,让Darby还是产生了一种深深的遗弃感,她学会了前男友的疏离方式来Ditch someone they don’t Like,在短暂一夜情过后也模仿Augie告诉对方自己下周要搬去Cleveland, 因为这一次,她可以骄傲的对自己宣布:I’m the one who got away, I’m the one

“我终于也可以感受把你像牛皮糖一样甩掉的感觉了。”

最有感触的是第五集谈到女主原生家庭这一段,画外音说 很多女孩子,为什么这么快需要走进婚姻?

其实,不过是我们的人生建构于一个精心设计的幻觉上:

走进婚姻,不过就是想证明,有人爱我的决心啊,我也值得被爱

这一集的BGM是John Mayer’s I Don’t Trust Myself

我不信任自己能够坦然的被爱,随意抓紧身边那个救命稻草,仿佛暂时就给了自己一颗定心丸。

我也一样一样 一次一次的试探对方,冷战也好,回避也好,想用自己的quirks吓退对方也好,不过也只是希望对方能坚定的告诉我:

想什么,我始终会和你这个小怪胎一起啊

You are soooooo lovable

 2 ) 《爱情生活》:好的爱情究竟是怎样的?

这周看了一部来自于HBO的美剧《爱情生活》,听说HBO出品的剧集尺度都是比较大的。

《爱情生活》也不例外,几乎每集都有床戏,很多时候上床并不是因为爱,可能是一时欲望,有时一眼对上了,就已经在床上了。

整部剧围绕女主角妲比的爱情生活展开的,每集都是一段新的恋情,10集的话共有6段恋情,虽然难以想象,但也对应了片头的那段话:“人们,在找到真爱之前,平均会谈七次恋爱,通常其中的两次会是稳定的关系,其余的则是短暂恋情,非认真交往或一夜情,人们平均会深陷感情两次,也会心碎两次。”

有的人谈了一次就找到真爱,而有的人谈了好几次,还是无法开花结果,一直都在寻寻觅觅中。

妲比就是这样,她是个极其普通的女孩,没有优秀的背景,在纽约读完大学就留下来工作。她从小父母离异,父母各自组建了新家,所以她就像寄宿的旅客一样,不断往返于父母各自的新家里,导致她一直没有安全感。一段又一段的恋情,还是无法填满她缺爱的心,她不知道如何稳定与人交往,总是很难持续一段感情。

但她的每段爱情又非常真实,代表了我们不同人的爱情现状。

一、短暂的恋情

妲比在自己好友的生日会KTV上碰到了第一个男友郑阿吉,

郑阿吉这段教科书式的搭讪,堪称经典。他以选歌为由,接近妲比,后来郑阿吉坦白,自己其实已经选好歌了,只是想和妲比说说话。

之后他们合唱了阿吉已经点的歌,然后水到渠成在一起了。美剧进展就这么快,在疯狂一夜后,郑阿吉留了妲比的电话,但是没有说清会什么时候再联系她。

接下来几天,妲比一直在等阿吉的电话。

第一天,妲比还是很兴奋,这段关系给了她重生之感。

第二天,妲比兴奋稍稍减弱,她还是没有郑阿吉的消息,试着让自己忙起来。

第三天,妲比陷入焦虑,阿吉还没有消息,是因为自己太无趣了吗,还是长得太奇怪了,妲比心里一直在怀疑自己,却又想着以各种方式遇到阿吉。

第四天,阿吉依然没有消息,妲比专注工作。

第五天,她在电话旁边等,每一次铃声响起,她都激动万分。

一个室友建议她为啥不直接打给阿吉,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

另一个室友则劝阻,你必须等他出手,现在太主动,以后他就不在乎你了。

其实这是非常常见的场景,每一个陷入爱情的女生都会考虑要不要主动联系他,可是心里又想,他是男生,为什么不是他主动?如果我现在太主动,会不会显得太“掉价”了?所以很多女生无论遇到多心动的男生,都不习惯主动出击。

在她们争执中,妲比终于接到了阿吉的电话,一段甜甜的恋爱开始了。

差不多一年后,他们的爱情结束了。

由于阿吉被公司派到别的城市工作,哪怕可以视频,还是抵不过距离的影响。

讽刺的是,过了几年,妲比再次遇到阿吉,阿吉竟然又回来了还交了新女友。之前他为了工作,跟妲比分手,现在他为了新女友,放弃了工作。或许真的只是不够爱。

二、跨越阶级的恋情

与阿吉分手后一年,妲比与自己的前上司布莱利在一起了。特别巧合,在去年,妲比带着阿吉参加的就是这个上司的婚礼,没想到,一年后上司也离婚了。他和前妻交往了11年,结婚才1年,就因为各种琐事结束了这短暂的婚姻。

片头这段话说得很现实。

“每36秒,就有一对夫妻离婚,已婚人士通常会考虑两年,才会真的离婚,如果再婚,也要过将近三年才会再步入婚姻。尽管这些数据不大乐观,一大堆情侣仍决定结婚,抱着希望一步步走向红毯,希望能赢得爱情的赌注。”

现在离婚的夫妇逐年增多,像今年疫情过后,很多民政局的离婚预约爆满,深圳离婚排号甚至要等一个月。之前看过相关调查,离婚原因排名第一不是出轨,也不是家暴,而是生活琐事。很多夫妻平常吵架都是因为一些琐事,如育儿问题、生活习惯问题等。长期的矛盾情绪积累,压倒了婚姻的最后一个稻草。

尽管离婚率攀高,但是相信爱情的年轻人依旧会步入婚姻殿堂,希翼着自己的婚姻能够长久。

妲比与布莱利在一起后,搬进了布莱利城堡一样的房子,她享受着以前不敢想象优渥的生活,连她的朋友也因此沾光。

但是在相处过程中,妲比逐渐意识到她和布德拉利阶级背景的差距。

布莱利的朋友都是社会精英,各个领域的专家。

他的女性朋友就是妲比在地铁里常常遇到的“无懈可击女性”。

这些女生永远都能保持着精致的妆容,体面的生活,仿佛她们的人生一直都是畅通无阻。

布莱利一个朋友问妲比做什么?妲比谎称自己是摄影师。而恰巧这个朋友正是摄影师,她让妲比寄一些作品来,为她介绍好差事。

但是妲比根本没作品,在布莱利朋友面前感到很自卑。

妲比只好去上摄影课,她很勤奋,但还是抓不到摄影要领,老师对她的作品表示:努力过头了,而称赞起另一个学员的作品。

其实有些东西并不是努力就可以变得优秀。

后来妲比也失去耐心了,渐渐退出了摄影课,也不摄影了,她也逐渐淡出了布莱利的生活。

妲比和布莱利始终不是一个圈子的人。

布莱利不喜欢跟妲比和她的朋友去那些廉价吵闹的酒吧。

而妲比也与布莱利的朋友们格格不入。

在参加布莱利父亲葬礼时,妲比无法融入他们的环境,她在厨房里不断找事做,来缓解被他们冷落的尴尬。布莱利的前妻来了,看到朋友们对他前妻如此热情,她感到强烈的失落感。后来喝醉后闹了笑话。

最后布莱利提出了分手,妲比搬出了布莱利房子。

如果是在偶像剧里,或许他们早已过上了幸福生活。但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两个阶级差距太大的话,真的很难在一起。特别是背景较差的那方,会承受着巨大压力,因为即使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去达到他们的生活。

三、一夜情

与布莱利分手一年后,妲比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丹尼。

丹尼还沉浸在上一段感情中无法自拔,与女友分手三年了,还依然保留着有前女友通话记录的手机。遇到妲比后,丹尼决定放下这段感情,去追妲比。

妲比虽然跟丹尼睡了,但她并不想跟丹尼进一步发展,对她来说这就是一夜情。

为了不让丹尼过分纠缠,妲比谎称自己是一名新进展览策划人,并且马上就要离开这座城市。

没想到,在展览的时候,妲比又与丹尼遇见了。丹尼识破了妲比的谎言,他感到很受伤。

妲比很清楚丹尼的感受,毕竟之前她也是那个受伤的人。但妲比还是很高兴,自己可以当选择离开的人。

四、看似完美的恋情

妲比遇到了第四个男人,麦格斯隆恩,是位年轻的厨师,他念了艺术、演艺、烹饪学校,对任何事总是付出全心全意。

麦格斯很爱妲比,对妲比的朋友很热情,也让妲比的妈妈感到满意,还跟妲比一起吐槽她那糟糕的上司,这个“完美”男友让妲比第一次看到了未来,妲比突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可是甜蜜的感情还是如此短暂,有时候越完美的人,越经不起考验。

在妲比升职时,麦格斯却失业了,失业后的麦格斯仿佛变了一个人,变得无比消沉,终日沉浸在自己的消极情绪中,渐渐不再关心妲比。妲比跟他讲工作的事,他也不回应了,还忙着跟之前女同事聊天,妲比跟他大吵了一架。麦格斯一直说要找工作,可是从来不付出行动,后来妲比发现他欠了很多卡债。

麦格斯祈求妲比原谅他,还把妲比两个字刻在胸前,向妲比求婚。妲比是个不会拒绝,又怕被抛弃的人,即使麦格斯如此糟糕,性格如此极端,她还是原谅他了。

五、一次撒谎的经历

妲比和麦格斯经常出现矛盾,比如麦格斯要买昂贵的沙发,但是妲比觉得没必要买,可是她不知道如何拒绝麦格斯,虽然很生气,但害怕跟他吵架,害怕他会离开自己。妲比过得很痛苦,她觉得感情不顺利,是因为自己的问题,于是她去看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让她回忆第一次遭受别人拒绝的经历。

在15岁时,由于她经常在父母各自的家庭跑来跑去,没有归属感,所以她申请了寄宿学校,想看看父母会不会阻止她,或许她也是家里的重要成员,或许父母会舍不得她离开。后来发现,父母竟然完全接受她的做法,即使她去了十万八千里的学校。

妲比只好去学校,发现学校并没有她想象得那么美好,她开始后悔来了。感恩节假期来了,由于无法回家,室友也去找男友了,妲比只能一个人待宿舍,并在在食堂邂逅了她的初恋路克。

她和路克接吻、自拍、聊天、约会,一切都跟热恋的情侣一样,可是路克却并没有向她表白,也没有承认她是他的女友。假期过后,他们也会碰面,但是路克冷漠的态度仿佛他们之间什么都没发生过,妲比特别失落。

在一次无意间,妲比撞见路克和她室友睡在一起,妲比伤心欲绝。室友出来辩解的时候,妲比却说了反话,说自己根本不在乎这件事,她的人生中有更严重的事,她得了癌症。

后来这件事她的同学老师都知道了,同学和老师都开始关注妲比,祝福她,并送她礼物,妲比得到了从来未有过的关心,连路克都向她表白了。妲比突然很害怕,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撒谎,更害怕大家对她的爱和关心,因为她说出实话而消失。

但无论如何纸包不住火,老师最后还是发现她说谎了,妲比不得己退学了,这件事也给妲比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她从小缺乏爱,也觉得自己并不值得被爱。

她一次一次恋爱,一次次向爱人妥协,她觉得只有结婚才能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

六、摆脱糟糕的婚姻

妲比与麦格斯结婚了。但麦格斯自从失业后,就没工作过,即使找到工作了,也不想去上班,他一心想跟上个老板打官司,要到赔偿金,还一直向妲比要钱。妲比对麦格斯无比失望,渐渐与麦格斯有了隔阂。

在一次偶然中,妲比在脸书上与路克联系上了,路克现在成了一名成功的律师。路克向她道歉,高中时对她造成的伤害,妲比对高中的那段经历也渐渐释怀了。

路克表示他愿意帮助麦格斯打官司,在与麦格斯详谈时发现,麦格斯既没有证人,也没有证据,根本打不赢这个官司,路克劝麦格斯放弃,麦格斯一怒之下走了。

路克觉得妲比根本没有义务一直帮麦格斯,而且现在离婚也并没有什么。

妲比渐渐想要摆脱这段糟糕的感情,内心一直在挣扎,直到看到助理送她的相片,看到照片中的自己竟然还能如此开心,她想做回原来的自己,于是她向麦格斯坦白,要跟他离婚。

七、真的有完美恋人吗?

从以上剧情可以看出,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妲比无论做什么,都是因为太缺爱了。

她申请寄宿学校,是想试探父母对她到底关不关心;她撒谎得癌症了,也是想获取关注,获取更多的人爱;她一直忍受与麦格斯糟糕的感情,一直在不断付出,也是因为害怕被抛弃,她错误地认为只有婚姻才能证明她是被爱的。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也深深影响着妲比的爱情观,为了维持感情,她变成了讨好型人格,不断妥协,不断拉低自己的底线,最后让自己陷入痛苦。

在感情里,妲比一直处于弱势,在之前一段又一段被分手的经历中,她更是加深了对自己的怀疑,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自己不值得被爱。

妲比是否真的能找到一个完美恋人?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来填补自己缺爱的心,给自己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呢?

克里斯多福著作的《亲密关系》里指出:

“你的亲密关系伴侣,是来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进而疗愈你的创伤,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亲密关系是通往我们灵魂的桥梁。”

克里斯多福认为不应该把伴侣看作是爱与幸福的来源,伴侣不是用来满足期待或使自己开心的,伴侣是用来唤醒真实自我的。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没有人能达到你的理想恋人水平。如果你把被爱的权利交给别人,想从别人那边获取安全感,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那么你就永远无法获得爱和安全感。你会一辈子在焦虑和患得患失中度过。

你要认识到,你原本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所需要的一切,都存在于你心中。所以真正的爱和安全感只有自己才能给予。

一个好的爱情,并不是要找一个完美恋人,而是抓住每一次争吵机会,寻找出自己真正的需求,让彼此治愈旧伤,获得成长。

妲比与麦格斯相处的种种问题,其实也让妲比正视了自己的内心,让她重新整理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在最后一集,妲比找到了可以与之共度余生的男人,也算是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只希望女生们对待感情,能够足够勇敢,及时摆脱消耗自己的感情,都能从感情中获得成长,做回真正的自己。

勤子的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

 3 ) SE01EP10旁白摘录

“Darby didn’t know it yet,but this was her person and would be for what remained of her days.she would later realize that this particular moment was contrary to many of her expectations.for instance,she didn’t suddenly feel like a whole new person,at long last fixed by the perfect partner.walking beside grant,she didn’t feel fireworks or hear some loud marching band announcing itself like'here it is,here’s love'.instead,it was quiet and calming and still.finally darby had stopped wondering whether or not she was worth loving and simply cracked herself open.simply cracked her whole life open.after all,it wasn't just hers anymore.”

 4 ) 我已亭亭,无忧亦无惧。

敏感 脆弱 缺爱 情绪化 患得患失 说话不分场合……Darby was just myself.

自信 独立 成熟 知性 自爱自重 不再视爱情为救世主……Darby was the one.

题材很老 叙述手法很新颖 情节紧凑 画面写实 美国风格的摇滚乐时而穿插其中 仿佛一杯莫吉托加了冰块 晃晃悠悠叮铃哐啷拼凑出整个青春的模样

最感动的一段莫过于 走出人生低谷的Sara给Darby发了婚礼请柬 Darby抱着怀里的亚裔父亲婴儿嘴角上扬 感叹“Life is so weird. ”

最后的婚礼偶遇 是Sara的精心安排 然而Darby早已亭亭 无忧亦无惧 真命天子真正来到她身边的时候 她是从未有过的平静.

 5 ) 人在爱欲中,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爱自己这个事情,就像你身上有个洞。有些人不自知地生活着。有些人意识到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些人在试图修补……外在表现是,有些成为回避型人格,隔离自己和他人,独自生活。有些成为讨好型人格,经历一个又一个所谓“渣男”,试图从他们身上拿到空缺的那块。再一次次伤害,自我怀疑,为什么总是我碰到这些糟糕的人,是不是因为我本身很糟糕,为什么别人的感情好像很好?你并不是很糟糕,只是太急于想去补那个缺的东西了,就像挨饿很久总是会饥不择食。只有衣食无忧的人,才会气定神闲去条自己真正喜欢的吃的,哪怕偶尔饿着肚子也不愿意下咽那些糟糕的食物。意识到自己问题的人,开始自我反省和成长,慢慢地让自己不再那么饿,解决啦温饱问题后,开始有了远离“渣男”勇气。你发现,其实不是别人碰到的人好,你糟糕,你运气差,只是那些很早就不那么饿的人,一直在坚定地拒绝着这些“渣男”,他们没那么饿,那么恐慌害怕,那么急切需要一个东西去填补身上的那个洞。以上是自己的心路历程,刚刚经历了一次身上的洞犹如黑洞在将我吸入,身边的周遭都开始变得模糊,变成一张张网,在拉扯着我。我是如此地孤独,一个人,面对这些迎面而来的黑暗,丝毫没有任何抵抗力,身体开始紧张,手有点抖,内心是如此的伤心难过无助,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是从前,可能是去搜寻想要抓住身边的那个人,让他和自己一起陷入黑暗或者帮我驱走黑暗。或者拿起app,翻阅一个又一个人的陌生人,会是他吗?我的黑暗终结者。如是,注定了一段段糟糕的经历。直到读到关注的博主发的那段话://weibo.com/1295620034/JtSqqg8Ey?type=repost#_rnd1611489202000

我解决孤独这个问题的路径是:拥有足够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内在世界,然后发现那些会被这部分触动的他人。许多人选择的另一条路径是:因为怕孤独,所以不加区分地交朋友,用他人的陪伴来填充内心,但其实时间久了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关系并不太投缘,甚至比不上你自己的内在世界,然后你就会陷入一种更加绝望的孤独里,觉得这世界上所有的关系无非都是这样。但如果你选择了第一条路径,就会先提高你建立关系的阈值,这样每当你获得一段关系的时候都会带来很大的满足感。

我们需要的是真正亲近和有意义的连结,而不仅仅是身处在人群中的场面。要能够拥有好的连结,你其实是有很多功课要自己先做好的。有他人陪伴是解决孤独问题的最后一步,就像是婚礼一样,最后是否走心、动人,取决于之前的种种铺垫。

这段话不是解药,却让看到了其实不是我一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而前有成功的师兄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我的路,我还需要继续探索,但起码不再那么孤独,以及内心深处的自我谴责,是不是自己不够好,不够勇敢,不够优秀,太敏感太矫情。而在这一刻,也开始慢慢接受,很早之前看到的那句话:人在爱欲中,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写了这么多,是因为在看这部剧的时候,就好像在看自己一路上走过的路。

第一集:Augie Jeong。初恋,懵懵懂懂,总是小心翼翼又不知道所措。不曾有人教处理关系的方法,这个能力也不会从天而降或者与生俱来。在对方说因为异地恋而要单方面放弃时,没有去问女主的想法,女主也是下意识接受

第二集:Bradley Field。面对一个比自己更方面成功的人,比自己早了几个阶段的离异男。女主的讨好型愈发明显。他的父亲去世,陪同去葬礼。女主二话不说,勤勤恳恳开始干起了家务事,却没有一个人领她的情。其实,她无需把自己放的那么低。还有前妻在葬礼的攻击,你们都已经离婚,我们在一起关你屁事

第三集:Danny two phones。在经历了两次情伤后,女主也开始游戏人间。一次意乱情迷之后,Danny却认真了,在得知被当作sex robot之后受伤离开。她清楚这样的感受,因为在这之前都是男人这么对她。她觉得自己获得了力量,她也可以是选择离开的那个人,而不是被别人抛弃

第四-六集:Magnus Lund。为了证明自己有选择的能力,不断约炮。为了证明自己值得被爱,轻易进入一段婚姻。明明不开心,不喜欢,但为了对方一次次放低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感受,一次次妥协退让,直至意识到自己值得更好的生活,下定决心离开。在这里,佩服女主的勇气,我的人生前半段多数被命运河流推着走,被它厚爱被动远离这些,自己却一直缺乏勇气说再见。自己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和经历,才学会说再见,深知其之难能可贵

 6 ) I deserve a better one.

第六集看到我泪目。真的就很感同身受。

选择郊区大house安稳平静的生活,还是城市中心合租但年轻热闹的生活,都是个人选择。而当Darby拿起那个拍卖出几十亿的古董时,我看到了希望,大城市里的机会,无处不在的机会,让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开,以至于面对这个城市带来的种种压力,也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城市生活真的太美好了,I’m not ready to settle down yet. 而当Darby终于和厨师丈夫说分手,那一刻我也为她长舒了一口气。大城市给人无尽的机会和遐想,也给了努力奋斗的人更多更好的选择。我仰慕这样的光环,我心怀希望。

 短评

在NYC做人可真快乐呀。单身可以,恋爱可以,tinder可以,vibrator可以,和喜欢的人分开可以,和分开的人复合可以,和复合的人分手可以,分手的同时决定生个孩子也可以。周遭没有奇怪的目光和评论,每个人都能真心实意地理解支持和祝福。love is love,life is life,这才是现代社会该有的样子。

5分钟前
  • 咕噜咕噜锤
  • 力荐

没什么不行的地方,安纳肯德里克我也很喜欢,只是……太讨好了。太模式了。虽然一些画外音很都市女性调调,但有种强烈的被分类感。

7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还可以吧,最好不要灌输什么the right person,他不会最后来,也不会一直在,有可能只是right for one second

9分钟前
  • 一度的微苏
  • 推荐

一集一段感情的设定很有意思,Debby的人物设定让我们看到自己,在生活和感情里窘迫小心翼翼,最后还是留不住身边的人,觉得从来没有什么坚定的选择。希望最后Debby可以成长得自信自立,期待她的真爱。

13分钟前
  • 漂亮小猪文化版
  • 推荐

难道没有人注意到女主的对象有亚裔黑人南美人白人,朋友同性恋,多么政治正确的一部剧。

17分钟前
  • Katrine
  • 推荐

最后一集让这剧值得五星。The person不是那个让我们幸福的人,the person只是在我们拥有幸福的能力的时候遇到的人。

22分钟前
  • =麻辣=
  • 力荐

升级版《现代爱情》,降维版《欲望都市》,“纽约爱情故事”系列第三弹。独立女性在这座似乎永不停歇的都会寻找思悟自己的感情,每段邂逅都是一段故事—甜蜜、酸涩、性感抑或是恶心;而每天都有人在这里上演着分离、热恋以及爱的诞生与消亡。带有诗选元素的设计规避了肥皂剧式的长麻吊线,但也隔开了独立成篇的破碎和仓促感。Anna给角色赋予的可爱与清新或许是整出剧集成功的一大半,如邻家女孩般的Darby所拥有的成长与经历真实了些许。HBO Max选择这部剧作为“开台剧”,用简单、温暖而又让人会心一笑的能量,迈开了自己的第一步。

23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当年HBO靠着史上最吸金的剧集《欲望都市》成功打天下,如今HBOMax上线,似乎急欲复制一部《欲望都市》来粘住用户,所以剧中许多画面除了比例和分辨率不同之外,取景视角调色等几乎是《欲望都市》的复刻品一样,剧情节奏还算快,但探讨的话题多是《欲望都市》中非核心议题的边角料,配角也没有个性鲜明的,尤其不明白为何旁白要找个英音,毕竟这剧和《诺丁山》也毫无关系,同时也不明白为何首播集时间线要设定在2012年,以及连片尾街景都要特效合成,最重要的是虽然号称也是半小时浪漫喜剧,但一点喜剧元素都没有,《欲望都市》的里程碑其中之一就是四大女主角嬉笑怒骂之中笑点既精明又风趣,HBO真应该去把Michael Patrick King找回来写剧本,别说《The Bold Type》,同期网飞的西班牙版《Valeria》也要好多了

27分钟前
  • 周府真
  • 推荐

每次该踢凳子发火的点上,女主都说了“没关系”。

32分钟前
  • 丽塔
  • 推荐

HBO怎么这剧本质量啊……

34分钟前
  • 小宗
  • 较差

much better than modern love

37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力荐

结尾虽然蛮鸡汤的,但我自己也是想着quiet calming and still的感情//Ep4-6, love during puberty, marriage and in affairs. Stupid decisions, immature vows and men’s untrustworthy words. /Ep1-3整体不错Anna还是演熟习的talkative character,但层次丰富了很多。在同三个男人的相处里经历了被动至主动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拘谨到慢慢能面对自己的欲望,介入对方生活,替两个人的未来做最好却又是最坏的打算。第一集片头讲一般人在和终生所爱安定下来前,要经过大约7段关系,其中两段真正生出爱意,进而自然也会有两次心碎。我就为这还没到来的两次先痛心一下。

41分钟前
  • _kevvv
  • 推荐

也许并不需要与固定某人共度余生,人能陪自己共度一生已然可贵。

45分钟前
  • 发条橙
  • 推荐

i don't care what other ppl say about the show i just frigging love it like all of that shit happened to me once and i'm not gonna have it happen again

50分钟前
  • 线团的花边
  • 力荐

剧名和海报都土得掉渣,但是就算如此俗套的剧情,还是看的很感动,最后一集看到她和the person在一起的时候,没有太多心动的感觉,只是觉得平静安宁。真好啊,在里面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遇到过千千万万的人,有不好的,也有好的,有过为了取悦别人而变得不像自己,但最终总会遇到那个让你能真正打开自己的人。好喜欢女主,期待第二季。

51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成长就是一点点接纳自己,这样到最后才可以敞开心扉,平静地迎接真爱的到来。

55分钟前
  • vanillalalala
  • 推荐

第六集太他妈爽了!!!!!!!!!!!!!!!!!!!!!!!!!!Magnus简直了PUA届鼻祖!!!!!!!!!!!

56分钟前
  • 力荐

之前看过一句换,很多人都是在用一生去治愈童年的创伤,女主小的时候父母离婚,她在两个家庭之间奔走,感觉自己是个负担,她本人是爱取悦他人的类型,但是初恋不顺,之后总怕自己的再次被拒绝和抛弃,交的第一个时间较长的男朋友,最后为了工作去个华盛顿,第二个年龄较大,她因太幼稚又被嫌弃,后来她为了防御自己,开始抛弃别人,尤其是对她一见倾心,真心相待的人,最后终于遇到一个男友,虽然男人开始事业不顺,但两人还是结了婚,之后男人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两人靠她的薪水为生,被抛弃和拒绝吓怕了的她以为有感情就行了,对男人的吃软饭行为一直纵容。直到有一天她遇到初恋男友,她得已重新愈合当初的创伤,也发现是时候做些改变了,感觉第六集的最后几分钟极为精彩,表现了一个女生终于鼓起勇气以及最后觉醒的过程!

57分钟前
  • 路过蜻蜓
  • 推荐

Cliché but real 里面的男的都不咋样 所以很真实 Jim最佳?

5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原来大家都是这样长大的

59分钟前
  • 如石说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