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胶

完结

主演:海清,涂松岩,潘虹,王华英,李明启,马恩然,田水,赵寰宇,郑毓芝,姜海,唐一帆,滕旋,一岚,张弘铭,马元,张友,马惠,冯嘉怡,王华,刘芳,杨皓宇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7

 剧照

双面胶 剧照 NO.1双面胶 剧照 NO.2双面胶 剧照 NO.3双面胶 剧照 NO.4双面胶 剧照 NO.5双面胶 剧照 NO.6双面胶 剧照 NO.13双面胶 剧照 NO.14双面胶 剧照 NO.15双面胶 剧照 NO.16双面胶 剧照 NO.17双面胶 剧照 NO.18双面胶 剧照 NO.19双面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双面胶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编辑部工作的美丽上海姑娘胡丽娟(海清 饰)不喜欢本地男孩娘娘腔的做派,自作主张找了来自东北农村的小伙子亚平(涂松岩 饰)作男朋友。亚平大学刚刚毕业,在一家游戏公司拿着稀薄的薪水,无权无势的他很不得丽娟母亲(潘虹 饰)的欢心。丽娟鬼马灵精,用计谋迫使母亲同意这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婚后二人的生活非常幸福,小日子过得有来道趣。但是,婆婆(李明启 饰)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地域、观念、身份间的差异让丽娟和婆婆的关系逐渐紧张恶化,误解、争吵不断,往日的快乐温馨不复存在……   本片根据女作家六六的同名小说改编。传奇卧底第一季黄色的眼泪汪喵物语两个独立包装的女人全职高手英雄本色(粤语版)100万个约定之七时吉祥后妈百鬼夜行抄黑雪道 第一季反转人生(2017)市政厅疗养怨南京,今夜请将我遗忘杀人鳄鱼潭战旗2012染指出埃及记2018游戏王:次元的黑暗面教室的那一间第二季卡丁赛车王医妃难囚第三季美丽的他嫁入黑帮警察与卡车强盗曼波女郎甜心战士凹凸学园第一季很有态度圣诞快乐1984饿犬蓝调光影造梦师Ⅱ把家虎电视诈骗女王圣女贞德:监狱篇麦兜故事厨房第一季那朵花的名字叫白兰杰森·莫玛漫游记黄蜂女敌营芳翠公主的战俘

 长篇影评

 1 ) 別低就高攀

當年這劇剛熱播時我媽就叫我看,兩年過去了這劇在各個衛視依然上映我媽也依然叫我去看。每看一次我就郁悶一次,能不郁悶嗎我又跟著麗鵑多受一次氣。但我媽看著我郁悶還挺得意,按她的說法是,這是給妳打預防針呢。
敢情媽您是不是覺得您女兒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婆家。


亞平爸我就不多說了,這老爺子其實最可氣,先給臉色的都是他。但好就好在他沉默,話不多。話不多就不大正面討人厭,因為你抓不住他什么具體的小辮子。況且氣人就是氣自己在老爺子身上得到完美體現——瞧瞧,肺癌了吧氣壞了吧。(我說這話的時候,覺得一瞬間我特黑心OTL)


亞平媽,唉,我不是說妳不好。妳挺好的,辛苦拉扯大一兒子。但妳可氣。
是不是妳對著全世界都可以“卑微到塵土里”但是對著妳兒媳婦妳就一定要高傲到云端上?!不欺負她您活不了對不對,您理直氣壯覺得媳婦就是被使喚的低賤的得萬人糟蹋的是不是?
萬惡的沒文化與迷信啊,被毀的一代人又來摧殘下一代。最可惡的是妳還摧殘妳寶貝兒子的兒子——不給喝母乳,教他說“媽媽壞”!!我最受不了這點。
我設身處地想了一下要是以后我女兒條件反射出一句“媽媽壞”來,我怎止像麗鵑一樣只是大吵大鬧?!我沖上去給亞平媽就是一巴掌。

不過我理解兒子母親與女兒母親的不一樣。兒子的母親,當十幾二十年對自己絕對依賴與忠誠的唯一一個男人——自己的兒子,突然間被一個陌生的闖入的女人奪走,誰不會失落呢,誰失落不會失態呢。所以兒子他媽,妳以全人類的本性去敵視妳兒媳這也沒錯,但我請妳同時具有點全人類的精神文明。


亞平。是的你很好,你對老婆可以百依百順、你能賺足夠的錢在上海都能站得住腳、你有知識有文化還具有農村人的質樸,etc.。但是親愛的,你很好,但你不是個好男人。
好男人是成熟的男人,可惜你不是。麗鵑有一段內心獨白我喜歡得不得了,她是這樣說的:
【原来软和硬是相对的,当女人把男人当成一棵大树的时候,可以像根藤那样腻在上面。但如果当妈的把男人护在伞下,成天我儿长我儿短地叫唤,女人会觉得这个男人就像个鼻涕虫,穿着开裆裤,使她完全失去对雄性的景仰……】

李亞平他就是個鼻涕蟲,并且他心甘情愿做鼻涕蟲。他愛父母方式就是父母的話就要照單全收、就要唯命是從,于是老人家許多不講理的地方還是具有淫威。哎呀,想想都好笑。
我不管你心里面再愛麗鵑都好,你在是非面前沉默在事后向你老婆道歉這叫個什么事兒?!親愛的,我可不可以叫你現在馬上去垃圾桶吃干凈里面的垃圾然后再對你說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在你上班前往你西裝上潑一身水然后說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叫不會游泳的你跳下海嗆幾口水然后說對不起?
——就即使我這樣,你也一定會干脆地拒絕我的要求,外加說我神經病。那么你一次又一次地這樣處理你家媽和媳婦之間的問題,你說你這又叫什么事兒?

說穿了,還不是你懦弱。還不是你心甘情愿犧牲沒有血緣關系的你老婆。算你狠。

婆媳關系不好,可以是1.婆婆不好。2.媳婦不好。3.12同時成立。但核心原因只有一個——兒子不夠成熟,他懦弱得擔負不起兩個家。


麗鵑。我也不是說妳就那么好,畢竟家有老人的時候,妳裝也要裝得賢惠點吧。但是我真的打心眼兒里覺得,就算妳小錯不斷,大是大非上,錯從來都不在妳。
如果說錯,就錯在妳遇見這個男人,然后,妳嫁給這個男人。

然而,有誰在年輕的時候,不是信奉“愛可以彌補一切不足”呢?
我們總會被現狀打敗,被以為的愛打敗。沒有長遠眼光地覺得,有愛,就能克服一切。
所以我們依靠誰,如樹。
撞了南墻,才想回頭,無法回頭。


說到底,
1.麗鵑和李亞平,本身就不是一個階級。
2.家庭成長環境決定一個人的過去現在未來,決定一個人的性格性情品質。
3.文化是道墻,你站這頭我站那頭,我們無法擁抱。
4.李亞平娶了麗鵑,一是對不起你自己的大男子主義,二是對不起你媽的封建迷信要求;麗鵑嫁了李亞平,一是對不起妳自己小姐氣,二是對不起妳媽得到一個同文化檔次的可以溝通交流的親家的要求。

所以啊,
這婚姻,別高攀,別低就。
我若公主,你該是王子;我若蛤蟆,你該是青蛙。

這世上,沒有青蛙為了愛,就能變成王子。

 2 ) 直男癌引发的悲剧

2007年的电视剧,我直到十年后才开始看。李亚平,典型的直男癌代表,自己和怀孕的老婆啪啪啪导致老婆流产,却一直把错怪在丽娟身上;自己的老爹得肺癌,老婆劝她换个医生,他不听硬生生把自己的老爹的病给耽误了;住着自己丈母娘买的房子,打老婆,打自己的丈母娘,这样的男人要他何用?自己的老娘把自己媳妇的母乳倒掉,居然还帮着老娘说话;自己的老娘教孙子讲妈妈坏,李亚平还怨胡丽娟,再一次打了她,每次挨打都是因为李亚平他妈,妈蛋,看的时候我光想把电脑砸掉!
     据说当时这部剧还非常火,看了2010年之前的剧评,大家都在说什么南北文化差异,而我只看到了一个大写的直男癌,剧中李亚平的独白自始至终都没有一句承认自己错了,我不知道这个编剧当时是怎么想的,还是当时整个社会都觉得直男癌是对的。
     虽然胡丽娟的妈妈嘴巴比较毒,但是她说的那个预言都成了现实。找对象不一定非得要门当户对,但是双方父母一定要明事理,讲道理。剧中李亚平的妈典型的就是不论理的典型代表,吃穿住用都是媳妇家的,还一副媳妇家都欠他家似的嘴脸,自己的外甥女当保姆时,挤兑胡丽娟时自己还在厨房偷笑,看剧时分分钟想砍她的脸啊(不好意思,入戏太深,说明李启明老师演的好)。
     还有,对于剧中李亚平打老婆这件事,我极其不认同,我觉得对于打老婆这件事情上,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面对这种情况,女同胞一定不能姑息,现在已经可以申请家暴庇护了,女同胞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反对家暴!

 3 ) 无解的难题

虽然说我一直是一个电视剧 potato吧,但是最近已经很长时间不追看什么电视剧了。这个片子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其实并不是婆媳关系这种题材,而是都市小两口的琐碎生活。丽鹃和亚平的小日子看起来很有亲切感,而且似曾相识的地方很多。耍小性子,斗嘴,打闹,亲昵,所有的小恩爱小甜蜜小痛苦小心思都很贴切,看起来又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想起自己的生活来。
小两口原本甜蜜的生活,随着公婆的到来就这样被一步一步的彻底毁灭了……这里面的事情很多很琐碎,有很多地方,我并不赞同丽鹃的做法,也许有时候她的确可以更聪明一点,更有手腕一点,该服软的时候服软,该哄老公的时候就要哄好老公,也许这样能够避免她自己的幸福被婆婆生生毁灭的结局。但是,我很怀疑这一点。丽鹃和每一个80后的女孩子一样——其实上海女人的身份在她身上体现得并不非常明显,娇生惯养,养尊处优,喜欢被宠着,单纯,善良,没有多余的心眼,有点任性,又很直率。她绝对是真心爱老公的。李亚平一开始也没什么不对,两个人虽然经常小吵小闹,日子还是过得有滋有味,幸福美满——如果这个故事就是这样该多好啊。
李亚平的妈,也算不上是什么坏人。故事里面被放大和尖锐化的矛盾,其实大部分可能都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只不过观众的视角是丽鹃的视角,所以故事的叙事就误导了观众,让人觉得都是丽鹃有理似的。传统的老人自然有很多想法,对儿媳妇有诸多要求,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丽鹃一开始还是试图讨好婆婆的,但是总是徒劳,她立刻就放弃了。我想她也许应该再努力一下,那时候李亚平的日子确实比较难过,两面不讨好。李亚平对母亲的态度其实是非常普遍的,或许,孝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愚蠢的,所有的孝顺都是不讲道理的吧。这种说法不是很普遍吗,老人是不能改变的,只能年轻人改变,来顺从老人。我找不到足够的理由来反驳这句话,但是我还很清楚的记得这首诗,纪伯伦的。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孝顺并不代表就把自己的生活作为牺牲品,按照父母的要求来进行,作为儿媳妇的人,就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按照公婆的喜好来生活。更何况,以前没有过任何感情基础的人,还是争夺同一个男人的两个女人,住在一起,也绝对不是晚辈说几句好听的,做点家务事或者讨好讨好就能处得好的。根本的矛盾第一是在儿子身上,第二是长辈的顽固。儿子在这个关系当中的态度至关重要。既不能让母亲觉得自己偏袒媳妇,又不能让老婆觉得自己愚孝。要能够同时让双方都觉得自己跟他们是站在一起的,让双方都满意,非常难,但又偏偏最为关键。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两个家庭的事,但绝对不是把两个家庭变成一个,所谓的“一家人”,只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没有共同生活的基础,两个陌生的家庭也没有变成一个家庭的感情基础。把婆婆当成妈妈来对待,把儿媳妇当成女儿来对待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保持必要的尊敬和礼节就够了,至于根本的矛盾没有解决的可能,只有缓解的余地。不要激化矛盾,避免正面交锋,达到和平共处。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婆婆和媳妇的关系永远比女婿与丈母娘的关系难相处呢,除了争夺一个男人这个本质矛盾以外,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国人的观念里面,总是觉得媳妇是嫁进门,女儿是嫁出去,因此对媳妇和对女婿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也正是对女婿的这种宽容,这种距离,就化解了很多矛盾。这正是一个机会。如果不把儿媳妇当成自家人,当成女儿来要求,就少很多矛盾。当老公的,也不能要求老婆跟自己一样,把自己的父母当父母。如果你不和丈母娘一起生活,不用拿她当亲妈来侍奉,有什么理由这样要求你的老婆呢。一旦这种潜在的要求化解了,起码的尊重和理解就很容易达到了。
总结起来,第一,儿子的态度一定要尽力的中立,不偏不倚,双方都要照顾到。当儿子的一定不要把矛盾外化,变成老婆和老妈的矛盾。有时候可以考虑把矛盾揽到自己身上来可能更好化解。第二,不要相互要求拿对方的亲人当成亲人来对待,可以做到起码的尊重和道义上的责任就够了。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要跟任何一方的家人一起生活,这将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第三,两个人的经济也要保持足够的独立。要共同支配的部分,一定要协商决定,而且千万不要和另外的亲戚家庭有什么经济往来,比如借钱,融资等等。第四,一定要尽力忍让,尤其不要发生直接的冲突。
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无论如何,我还是宁愿相信丽鹃和亚平的爱情是可以延续而不为家庭所累的。那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祝福应该改成有情人能够白头偕老。

 4 ) 如果家庭暴力属于犯罪行为,“大男子主义者“就会绝迹了

无论是书和电视剧都没有看完。但依旧饶有兴致上来看了各种反应和评价。

两种观念十分唾弃。
1.是觉得妻子应该被修理,甚至觉得打老婆有理的人。持这种观念的人基本可被列为“衣冠禽兽”的行列。同理,赞成“打丈夫”“打公婆”“打丈人”等等,皆为混蛋。一句话,可以争执可以法庭见,但打人就是畜生。

2 拿上海和东北这两个争议性原本就强的地方做背景。批判地域习俗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个属于纯发泄。从之前某些不爽的记忆中找补。
但,东北的大男子主义,说好听了是担当,说不好听就是女人无地位。我以为丈夫对妻子好,有责任心是天经地义。打女人应该直接坐牢。对这地方实在无好感。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或许也适合所有的夫妻。

 5 ) 《双面胶》:亚平,愚孝的儿子,不合格的双面胶

取名双面胶,我想是因为想说亚平作为儿子和丈夫应该将母亲与媳妇黏在一起,但是在这部影片中,亚平是一个不合格的双面胶。尽管很多人认为亚平父母和丽娟母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我觉得如果回顾一下这部戏,就会发现造成的几个重大矛盾最终都是由亚平造成的。
先说说亚平父母和丽娟父母,一个是东北的农村人,一个是上海的小市民,片中对丽娟母亲的描写不多,虽然对亚平有诸多不满,而且还是十分爱财,但这并不是什么大毛病。戏里关于亚平父母的描写比较多,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并不是说这老头老太太人不好,而是由于农村的大环境造成的。他们所作的事情如果是在当地,也许是应当应分得,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这种地域文化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产生了。亚平父母认为媳妇就应该是自家人,种情况山东好像就是这样认为的,我的同学娶到的山东媳妇,那就是完全是他家的人了,有什么事情娘家是不管的。而上海人则认为即使是夫妻,双方都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有着自己的地位,该AA时也要AA。这情况南方恐怕比较常见,不说结果如何,但是至少经济纠纷比较少,不至于说出谁花谁的钱。这样的两家人住在一起,不发生矛盾是不可能的,他们住在一起本身就是错误。
至于丽娟,尽管很多人都鄙视她,说她如何如何过分,但是我认为贯穿全戏,丽娟没有做错过什么,她虽然对自己的婆婆不满,但是她为了亚平家尽心尽力,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事情,但是最后十几万没了,母亲疯了,唉,只能说她当初选老公的眼光不好,不符合自己家的实际情况,最后承担了苦果。

最后不得不说到本戏的男主角,所谓的双面胶,亚平了。我对其评价是有一面胶水少的双面胶,甚至是透明胶,他是一个不合格的丈夫,愚孝的儿子,可以说正是他在关键决策时的种种错误,造成了这个家庭的破碎。
尽管从第一集起,丽娟就和婆婆开始冲突,但是矛盾并没有激化,直到三件事情发生后,一是十二万的借款,这十二万借款还造成了亚平家和丽娟家的大打出手。二是亚平父亲的病,三是孩子的问题。
先说这十二万,我觉得这部分编的有点假,因为在东北的乡下,如果一个家庭不富裕,就是亲兄弟姐妹,别说十二万,就是两万也都不会借给的,即使借出去钱,也是要立字据的,利息至少要一分。亚平当时刚毕业也没几年吧,家里一下子就要求拿十二万,这简直就是扯淡。虽然是扯淡,但这钱丽娟是不想接,最后亚平又是出卖色相,又是哀求,才让丽娟从家里拿到了钱。如果说这钱是救急用,比如说后来他老爸治病,或者是家里出了什么家破人亡的事情,这钱倒也借的心安理得,只不过是自己的老公的姐姐的丈夫的工作需要集资,就倾尽全家之力去支援,这只能说亚平太不是东西,丽娟太善良。
再说说这个亚平爸治病,为什么没钱,还不是亚平得瑟的拿出十几万打水漂了。没钱也就算了,你得认清现实啊,非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治好,尽管这话不符合实际,但是情有可原。你得找到一个好地方啊,先不说哪个大头得病就非要往北京上海去跑,就是不差钱,到了北京上海,你得找专家啊,结果找到了一个骗子,榨取了他家为数不多的钱,结果又没起到什么作用,等真到了肿瘤医院,人家说晚了,产生抗药性了,治不了了。你说这事情怪谁,选择错误的治疗地点,错误的治疗方法,错误的医生,结果弄死了自己的父亲,同时还让家人背上了一大笔债。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亚平妈要求丽娟陪护,但是亚平在干什么,你妈不知道心疼媳妇,你不知道心疼么。他只是知道他妈一说什么,就立刻劝丽娟,他自己怎么不想想他怎么就没有为媳妇劝过母亲呢?对于丽娟而言,照顾病人,一个保姆就都搞定了,这种即省钱又省事的方法,亚平妈不明白,亚平怎么可能不明白呢?还有,要是真心疼父亲,就应该他自己陪护,而不是让母亲和媳妇陪护。
再说最后孩子的事情,这我真是彻彻底底的被干败了。现在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孩从没出生恨不得就开始胎教了,结果他儿子生出来都不让妈妈碰,而是让来自农村的奶奶看护。诸位请想,这要不是脑袋坏到了和谢亚龙一个程度的事情的份上,他能做得出来么。
他怎么不把孩子送到伊拉克去呢。最后教育出了个知道说妈妈坏的孩子,一方面我得佩服孩子的智力,另一方面真是佩服他家人的教育方法。他这也太不为自己的孩子负责了。
可以看到,这个家庭破裂的几个主要原因,亚平都要付首要责任,除此以外,我认为隔代人尽量不要住在一起,双方的生活习惯,性格等存在着太多的不同,老人可以忍受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但是对于媳妇或女婿就无法忍耐,这最后容易产生较大的矛盾。
   最最让我鄙视亚平的是他打老婆,还打岳父岳母。欺负女人说明这个人没有能耐,打老人是不孝。
   可以看出来,亚平这个人是一个不为自己家庭负责,不为父母负责,不为孩子负责,只会欺负女人的没能耐,而且还不孝的这么一个人。
   我觉得亚平要想能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一是必须得有钱,二是得找到一个符合他家生活习惯的媳妇,最重要的是,不让老人和他们住在一起。

最后我得指出一下,编剧忽视了亚平父母在上海的孤独感,我爷爷和奶奶都没出本市,从乡下来到我家,没有人说话,没有人陪,也不认识路,呆了三天就受不了了。

ps.这时发现亚平几乎没怎么去过岳父母家,不孝的家伙。

 6 ) 中国式家庭

一开始在电视上看了两集,就被吸引了,于是在网上看,总算看完了,拍的真好,将现实生活赤裸裸的展现在你面前,想逃都没法逃。电视剧的结尾比小说仁慈一些,没有再恨恨刺激观众的心灵。看完以后,就一个感觉,遗憾,为这个家庭遗憾,原本幸福快乐的小两口的平静生活就被两家的老人生生的毁了,毁的千疮百孔体无完肤。当然,两个人也各有各的缺点,丽娟太娇气,又不给人面子,至于亚平,他是一个好丈夫,也是一个好儿子,但是当这两个角色需要同时扮演的时候,他什么都不是,他不会履行双面胶的职责,变得无所作为,失去理智。丽娟虽然嘴够损,可我个人认为她说的都是有道理的,只是她不够成熟,处理不好。至于婆婆,我是对她挺无奈的,总是说都是一家人,也确确实实愿意当牛做马,可是她的观念太陈旧了,她无法理解后代人有后代人的生活方式。丽娟的父母,也是除了火上浇油外什么都不会。这对夫妻,真是太可怜了。而片中作为配角的蔡姐的家庭,是幸运的,再怎么有矛盾,大家也都没有打破生活的平静,而且一次丈夫的意外事故,反倒让一家人联系的更紧。结尾,亚平的母亲去世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导演留给了丽娟和亚平一条活路……

 短评

李亚平一家人怎么这么不要脸,住着别人的房子还这么颐指气使。男主作为一个男人真是一无是处,整天只知道任着老婆被欺负天天嬉皮笑脸地讨好老婆。全剧最让我高潮的就是丽娟家钱被骗光了打李亚平那段,活生生的现世报。所有后来的事实都证明了当初丽娟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对的。

6分钟前
  • 艾柯(Echo)
  • 推荐

其实原来的结尾是好的,非得改成大团圆做咩,哪儿有那么多皆大欢喜的嚒

8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看的心堵。妈宝男不能嫁,不能倒贴,不能为缓和关系要孩子,不能住在一起,不能有经济瓜葛,门当户对很重要。没有人胜利,却都因此加倍的不幸。

12分钟前
  • alan3396815
  • 力荐

凤凰男嫁不得……

13分钟前
  • fefe
  • 推荐

很少看国产剧,但这部很喜欢。可能自己也是南方人,所以对于丽娟的很多东西,都觉得很理所应当。甚至有的时候会想,如果是我的话,我的脾气可能都还不如她好。当然,说一套,可能做的时候又下不了手了。老话:门当户对。当渐渐长大之后,说势利或者现实都好,渐渐都明白,是真理。不要高攀,也别去低就```

14分钟前
  • P
  • 力荐

看得我彻骨的寒冷。

15分钟前
  • 豆友1889636
  • 还行

真实的放大了南北差异

17分钟前
  • Sandy
  • 力荐

嫁一个人还是嫁一个家庭,这是个问题。

21分钟前
  • 秋熙
  • 力荐

在赞叹《双面胶》反映现实深刻之余,我却觉得该剧有些美中不足。最明显的缺陷是,编剧不应该把女主角定位为上海女孩,让她操着一口上海方言。因为如此一来,无形中让观众误以为上海女人都是娇滴滴的大小姐,刁蛮任性、自私懒惰,以后哪个男人还敢娶上海女子为妻?其实,不止是上海女孩,包括现在大多数城市里的年轻女子都是像丽娟这样生活的:勤奋地工作、快乐地享受生活、自己挣钱自己花、需要老公疼爱同时也平等对待自己的丈夫、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时代进步了,女人已经不可能再像“亚平他妈”那一代老式女人那样给男人当牛做马、省吃俭用、忍

26分钟前
  • 玫瑰红茶
  • 推荐

丽娟家常常讲着最毒的话,做着最心软的事。而东北那一家把自己放到尘埃里,却行着最缺德最不要脸的事。亚平这个男人让人恶心。丽娟只会对自己妈妈耍狠,跟亚平会吵吵两句,要求些表面功夫,原则是一点没有,该坚持的一样都没坚持。

29分钟前
  • 熊猫胖胖
  • 推荐

小时候看的时候觉得丽娟好吓人,上海人好吓人虚荣势利眼。长大再看,丽娟真好,嫁给那样的家庭成了人生悲剧。

34分钟前
  • rachel_only
  • 力荐

要是我碰上李亚平 我绝对一菜刀砍死他

36分钟前
  • 捂脸党
  • 还行

前几天看到豆瓣有人说起六六的《双面胶》,原著结尾丽娟其实是被丈夫打死了,故事是根据上海真实事件写的,六六的书啊,接地气,现实,从蜗居到双面胶。讲真,比现在的IP剧好看多了。婆媳关系,住的近可以,住一起,不行。毕竟两辈人,观念也好,生活也好,总有摩擦,磨合可以,改变,难。

40分钟前
  • A.mo
  • 推荐

真是惨,姑娘自己上班挣钱买房子,还得受婆婆的气,原著结尾真是大悲

43分钟前
  • 周扒皮
  • 推荐

十分犀利的指出了凤凰男的问题,也十分犀利的在07年就指出上海房价的投资价值

44分钟前
  • Tizzy
  • 推荐

孔雀女别嫁凤凰男,两代人别住同屋檐。

45分钟前
  • 新憧🌱
  • 推荐

小时候跟我一起看,看完我妈跟我说以后不准娶上海女人……大了发现想娶都去不了,上海女人才不会稀罕我呢

46分钟前
  • 梵a
  • 推荐

东北男人不能要 End.

51分钟前
  • isay
  • 推荐

我还是来看海清的,好可爱 —— 好吧,这次我是认真的啦。这部戏我是冲着海清看的,但这戏的确不错。起码,看完的你不会去想谁谁谁真坏,谁谁谁真好。你会去想,为什么都是好人,结果却是这样的坏。

54分钟前
  • _
  • 力荐

应该在民政局门口循环播放

57分钟前
  • 今生是第一次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