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世浮生

全5集

主演:凯特·温丝莱特,盖·皮尔斯,埃文·蕾切尔·伍德,梅尔·温宁汉姆,摩根·特纳,Quinn McColgan,Annette Arnold,Maitely Weismann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幻世浮生 剧照 NO.1幻世浮生 剧照 NO.2幻世浮生 剧照 NO.3幻世浮生 剧照 NO.4幻世浮生 剧照 NO.5幻世浮生 剧照 NO.6幻世浮生 剧照 NO.13幻世浮生 剧照 NO.14幻世浮生 剧照 NO.15幻世浮生 剧照 NO.16幻世浮生 剧照 NO.17幻世浮生 剧照 NO.18幻世浮生 剧照 NO.19幻世浮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幻世浮生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剧根据同名经典黑色小说(noir novel)改编,由奥斯卡影后凯特·温丝莱特(Kate Winslet)主演。故事发生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女主人公Mildred Pierce Beragon与失业的丈夫Bert(Brian F. O'Byrne)分了手,靠一份女服务员的工作维持生计。她一方面想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渴望独立和自由。在为生活奔忙的同时,她还要想尽一切办法赢得女儿Veda(Evan Rachel Wood)的爱与尊重。Guy Pearce扮演Mildred的情人,一个富有的花花公子。James LeGros扮演Bert以前的商业伙伴。Melissa Leo扮演Mildred的好友。Morgan Turner扮演童年时的Vada。   可以预见,明年金球奖和艾美奖与电视迷你剧有关的主要奖项都将归属这部剧集。   By 天涯小筑-don...记忆2018寻找格蕾丝叛徒2023橘子郡男孩第三季骗术奇谭女人摩斯探长前传第四季质量效应再爱24小时寒山令金装律师第七季亚米斯德的未叙故事世界末日圣枪修女神父之死潮性办公室南方传奇家庭作业刑警本色一半天堂红蝎子河口的圣诞节傻白甜的霸总老公停不了的爱2002凹凸世界第三季天外煞星骑士(2017)爱之礼丛林中的莫扎特第二季查莉成长日记第三季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挚爱若有声牵牛花1933复仇笔记神勇双响炮1984X档案第七季伴你高飞艾米加油DVD版特務阿姐犬犬风尘野蛮人阿加莎·瑞森探案集第二季恐袭波士顿(普通话)硅谷第四季猎物

 长篇影评

 1 ) 高贵的错觉

实话实说,我对这部2011年HBO的重头戏实在太失望了。哪怕Kate Winslate与Evan Rachel Woods演得再传神,故事的情节安排与人物刻画也太不合理。Mildred的女儿Veda与情人Monty从头至尾为所欲为,不可理喻,完全缺乏常人的思维习惯。围绕这几个中心人物发生的家庭伦理矛盾充满了廉价肥皂剧的刺鼻呛味儿,爱与恨都发生地没头没脑,莫明其妙。

唯一值得写写,也是剧情前后比较连贯合理的一处,是Mildred对女儿Veda的教育方式。Mildred在1929大萧条后为了独自抚养两个女儿,不得已干起了小餐馆女招待的工作。她怕女儿们瞧不起她,将工作一事隐瞒了很久。后来终于被十几岁的女儿Veda发现,激烈争吵之后Mildred还是说自己是为了开餐馆才去“下基层”学习的。这时我满以为Mildred会实现某种精神的涅磐,终于意识到劳动本身的美与尊严;但有意思的竟然是Midred对女儿Veda妥协——她跟Veda说不要放弃头脑里的“高贵”观念,换句话说,哪怕Mildred再穷再累再上不起台面,只要女儿一直保持传统教养人家的优渥习惯,保持一种艺术性的高贵气质,那她的苦就没白搭。

我想这大概是很多人家教育子女的悲剧方式吧,未必有剧中那么极端性的大起大落,但终极目的都是让子女脱离自己成长的清苦环境,成龙成凤,若有可能,还要打入”上流社会“。很多年后(也有近的就在儿女成长过程中的),突然发现孩子打心眼里瞧不起自己,再呼天抢地,悲痛欲绝。

Mildred为什么不能让Veda知道自己在餐馆打工的事实?她怕女儿瞧不起自己,她怕这会影响女儿已经开始生长发育的高贵气质。也难怪,Veda最喜欢的事就是一天到晚向自己完全摸不着头脑的庸俗父母说什么肖邦的钢琴曲、什么意大利歌剧唱词、什么时新华丽的名流名闻;她在母亲宽大的羽翼庇护下完全不知人间疾苦,就连母亲出售手工烤饼她都觉得丢人,更甭提还要穿上制服干一个伺候人的营生了。

但Veda脑子里关于高尚生活的理念并非空穴来风。剧中最看不起穿制服的劳动者的其实正是劳动者Mildred自己,她是费了多大劲受了多少煎熬才被生活逼着走上了自给自足的劳动之路啊。Mildred自始至终从未真正享受过劳动给自己带来的物质与精神自由,她下定决心降下身份的目的正是要让女儿们锦衣玉食,让她们保持”高贵的“精神理念与物质追求,让她们成为高雅的淑女。所以到头来,也只好难怪Veda会打心眼里憎恨Glandale那个她成长的小破地方,憎恨自己有个拿不出手的妈。

这不由得让我好奇人生儿育女的目的——不说那些一开始就指望着母凭子贵的,就是只考虑那些毫无私心一意为子女彻底奉献的,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在暗暗指望子女能成就自己某种未竟的事业或未成的理想呢?我想知道身为父母,在开始教育子女向往一种“更高”的生活方式时,是否意识到了这其实是自己对自己最大的否定与讽刺呢?而一个不尊重自我的父母,又怎么可能指望教育出一个尊重自我与他人的孩子呢?

也许,是我们的人类社会将”高贵“一词的涵义庸俗化了。不管是30年代的美国,还是新世纪的中国,高贵似乎总与物质的充裕脱不开干系。在大众文化中,人们很少愿意谈论精神性的高贵——严谨、宽厚、自我牺牲、慈悲与善意——这些内在的精神品质因其虚幻而难以衡量,永远无法成为流行的标签;相对的,名牌、名表、名车、名流,这些表面化的物质标准因其显赫明了而成为了高贵的代言人,糜烂的一掷千金被认为是气派的,空洞的高谈阔论被认可是时髦的,远离劳动和坐享其成被艳羡是上流的、优雅的;而至于这些物质堆砌背后那些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尔虞我诈,反正隐藏在不见天日的暗影里,只要聚光灯照不到,就毫不妨碍其表面的光鲜。Mildred所向往的高尚,Veda脑子里那些不可遏制不顾一切的上流念头,就是这种被物质渴望蒙蔽了的对高贵的错觉。

因此,在女儿Veda鄙夷地远离出生成长的小镇时,Mildred的幡然悔悟才有种无比深切的悲凉。这一切难道不是明明白白早都由她自己一笔一划写好了吗?

 2 ) 《幻世浮生》中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幻世浮生》中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紫膺/文

看电视剧《幻影浮生》时,我想,要是主人公Mildred的女儿Veda是我的案主,我会怎样开展这次个案?
 Veda身上存在着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很可能兼具反社会人格特征。她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那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父亲与其他女人偷情,母亲Mildred一怒之下与之离婚。为了抚养两个女儿,本是家庭主妇的Mildred,不得不出来工作。那时Veda只有11岁,此时她的自恋型人格已经冒头。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最大特征是自尊缺陷,因此不断地需要从外部获得认可,严重者可以不择手段。自恋者的主要情感是羞耻和嫉妒,其主观经验是对遭受羞辱的羞愧感和恐惧感。Veda被母亲认为是有天赋的、高贵的,因此培养她读诗、弹钢琴,她因此很小就仰慕上流社会的生活,对母亲做女招待的事情感到被羞辱。剧中的表现是Mildred不敢告诉女儿们她在外面做什么工作,将工作服的阁楼里,Veda将工作服翻出来,给家里的雇工穿上,并让那个女工扮演佣人来服侍她。她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揭穿母亲欺骗的把戏,羞辱母亲,而是对对她内在恐惧的防御。此时,已经揭露出她的自尊缺陷:她无法接受自己中产阶级的出身。她维护自尊的唯一办法是在生活中假装是上流社会的淑女。
 她的母亲Mildred就是她人格形成的助推剂。女儿Veda的梦想未尝不是她的梦想,这是她从小培养女儿学钢琴,发展女儿的音乐天赋的重要原因。而她在走投无路,被迫到饭店端盘子时,她也不肯把实情告诉女儿,反而继续维持女儿虚荣浮夸的物质需求。另外,在她辞去女招待职务,开始自己经营餐厅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两个爱慕他的男人,她自然而然和他们成了情人。这些都被女儿看得清清楚楚。
然而,Mildred本质上是一个善良淳朴的人,她对上流社会的仰慕仅停留在羡慕的层次,她和男人的交往是情感和欲望交缠的结果,利用对方的情形并不多。这些在女儿眼里,全都变了味, Veda接受的是变了形的信息:如果不跻身上流社会,那她就会羞耻至死;男人是可以利用的,女人的美貌和身体就是本钱。
可以说,Veda的自体存在严重缺陷,她无法从现实处境即破产的中产阶级家庭中获得自尊。最爱她的人,和她最亲近的人是母亲,但母亲“低下”的出身是她永远的阴影,无论后来母亲将餐饮业做得多大,挣了多少钱,还是与“油腻的鸡肉、小吃店”有关的乡下女人。母亲是她的来源之处,是她的根,被她内化为自己低贱的部分,这一点无时无刻不在羞辱她。所以,她这一生最恨的是母亲。
而Veda的自体缺陷始作俑者就是她妈妈Mildred自己。倘若她在做女招待时,和女儿坦陈家庭的实际情形会怎样呢?倘若被女儿发现真相后,她和女儿抱头痛哭时,她不是承诺“我做女招待本意不是做这个卑贱的工作,而是为开餐厅做准备,将来挣钱维持你的虚荣”,而是坦言“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会怎样呢?
另外一个典型情节是Mildred答应买一架钢琴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小Veda,但Mildred没存够钱,就买了一只腕表给她。Veda大发脾气。Mildred为了削减开支,不惜和情人Monty一刀两断。因为近几个月Monty公司破产,Monty一直靠她接济维持生活。
Mildred的做法就像很多家长典型的做法:我没有得到的,我要让我的女儿、儿子得到;我没有成为那种人,我要让我的儿子、女儿成为那种人。殊不知,这种育儿方法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敌人。你不是接受自己人格中的不足,而是将最高最理想的部分投射到女儿身上,那么你就会成为女儿人格中最低最卑贱的组成部分,后者长大后必定欲将你割之而后快。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另一个情感是嫉妒。这一点在Veda身上也很明显。她十一岁时,母亲的情人Monty进入她的生活。Monty是没落的贵族,代表了上流社会。母亲和Monty的交往刺激了她的嫉妒心,她无形中将母亲当作性竞争的对手。而母亲这样浑身待着油腻肌肉味的粗俗女人居然可以赢得Monty这样的上流社会的男人,也令她知道女人有一样无往不利的资本:美貌和身体。
另外,Monty的言传身教无意增强了Veda自身人格的对立:有天赋有品位的上流社会淑女(由Monty代表的)与愚蠢的品位低下的非上流社会的庸俗女人(由母亲Mildred代表的)。到了Veda长大成人后,这个对立发展到了水火不相容的状态。此时,Veda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这就是利用所有人对她的情感来上位,也就是让自己变得无情。
Veda为达私欲不择手段的做法很有反社会人格特征,反社会人格的重要特征就是缺乏对他人处境的感同身受,而不择手段地利用他人。自恋型人格和反社会人格确有很多重合之处,但Veda身上的自恋型人格特征更明显,因为其驱力是羞愧和嫉妒两种情绪,其防御手段是理想化。而反社会人格的全能控制,是出于对自身无能的恐惧。
Veda的钢琴老师去世后,母亲带她找到另一位著名的指挥家,结果Veda的演奏技术被全盘否定,Veda回家后一蹶不振,陷入了强烈的自我否定中。这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典型特征:理想化和贬义,我要不是最好的,要不就是最差的。但是聪明的Veda想到了另一条跻身上流社会的路径。她瞒着母亲去演艺圈混,结识了某著名导演的儿子,与之发生了性关系后,然后控诉后者失德,以便敲诈一笔钱。
而在Mildred心里,女儿Veda从来都是无辜的小白兔。导演的夫人找上门来警告Mildred,她最初认为女儿受了欺负,要报警抓导演的儿子。直到Veda自己承认:不要让警察抓他回来,他对我痴迷到了可怕的地步,他回来就会要求与我结婚,而我不想跟他结婚,我想要的就是钱!至此,Veda的品性完全暴露,Mildred气昏在地,但为时已晚。
Mildred的盲区在于,无论幼年的Veda和成年的Veda 暴露出多少人格障碍,她都视而不见,还是坚持老一套的管教作风:满足女儿一切物质需求,甚至对女儿卑躬屈膝。也许在她的潜意识深处,女儿仍然是那位可以代替她成为上流社会的淑女的人。
还是Veda后来那一位音乐老师说得好:Veda就是一条沙漠里的蝮蛇,你能将它带回去当宠物养吗?不,你只能由它去。
顺利地成为花腔女高音,并在当地电台小有名气后,Veda开始有意无意地利用母亲和继父。Veda对母亲不是没有情感,但相对于感念母亲的养育之恩,她对母亲“低级出身”的羞耻感则要强数倍。羞耻是最令她痛苦的情感,她防御这种羞耻的做法是在心中“干掉母亲”,于外在则是将母亲“非人化”——她只是我的利用对象,没有什么情感牵连,自然就不会引发痛苦。
所以,对这对母女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互相不进入对方生活,那么Mildred就不会触动Veda内心的伤痛,不会让她想起她的羞耻之源。而一旦两人“重归于好”,就会回到以往的模式,Mildred必然一味讨好纵容女儿,Veda必然启动防御,小的时候是不断地揭露母亲隐瞒真相的小花招,大了就是利用母亲。母亲为她定制昂贵的演出服,预订十几张演出票,大搞庆祝宴会,不惜公司亏空,甚至面临破产,这些都不是Veda主动要求的,而是Mildred下意识对待女儿的方式;对Veda来说,母亲有钱也好,没钱也有,她的公司红火也好,破产也好,甚至她生也好,死也好,都是她自己选择,和自己无关。唯有抓住“与自己无关”,她才可以抵御内在的痛苦。
所以,一味地谴责Veda自私、冷酷、没良心,并没有说中要点。对Veda的人格来说,这是她“最好”的面对母亲的方式。即便她此时已很有名气,挣了不少钱,她也绝不可能拒绝母亲拿钱“供养”她,也不会主动支付服装费、宴会费,更不会过问母亲公司到底亏成了什么样。她满脑子盘算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于是她盯上了继父,她母亲的老情人,没落贵族Monty。
在童年时代,Monty对她就具有无比的性吸引力:英俊、潇洒,最主要的是,来自无所事事的上流社会。电视剧在演11岁的Veda和32岁的Monty相处时的画面时,我升起的第一感觉是:Veda总有一天会爬上Monty的床。果然,在十年后,只因Monty和另一家大公司有关系,能够帮助她去纽约发展,她便果断地趁母亲不在家的时候,进了Monty的房间。
 此时的镜头画面是Veda赤身裸体走到镜子前,她肆无忌惮地在母亲面前展露她年轻美丽的身体,这是一种炫耀和宣告:看,我胜利了。
Veda的可怕之处在于,她不仅有自恋型人格障碍,而且很有天赋,不仅是音乐天赋,还包括擅长运用女人天生的资本,所以,本是令她痛苦的自尊缺陷,反而成为她成功的助力。如果电视剧继续往下演,那么到了纽约后,Veda很可能像猴子掰玉米一样,用完了Monty扔掉,再物色一个新的Monty。
不能不说,Mildred对女儿的爱是有严重的问题的,盲目且无知。是她亲手将一个可能的小魔鬼,培养成了大魔鬼。从整个剧来看,尽管Mildred最爱的人是女儿Veda,但她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Veda的心,她不知道女儿真正想要什么。片中有很多次母女争执后和解的画面,看起来总有些不对劲儿,其原因就在于她们的心从没有真正的联结。
Veda的灵魂就是魔鬼的代表。Mildred选择Veda做自己的孩子,很像上帝和魔鬼打了一个赌:Veda这个埋着邪恶种子的灵魂能被拯救吗?可惜,Mildred的育儿方式一步错、步步错。起初,Veda的人格障碍很可能只是反抗母亲没有真正地看到自己,但Mildred的应对方式只有两种:一味道德说教;一味纵容女儿不切实际的虚荣心。Veda就像遇到一个陷入泥潭的小孩,而这个小女孩也是Mildred内在未被救赎的小孩,Mildred 从未真正看到过她,更谈不上给她带来光明和爱。最终,这个赌上帝完败,魔鬼完胜。

 3 ) 也许,面子决定一切


这是一部由小说拍过电影又回到电视剧的HBO制作的MINI剧。
一共5集,近五小时,讲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一个普通的单身母亲的奋斗史和成功与失败记。

我没有看过Cain的原著小说,以前版本的电影也没看过,至于“黑色小说”这么专业的词汇更是不甚了解。只是用了一整夜不眠不休地看完了这部MINI剧,算不上波澜起伏到欲罢不能,但是确实有让我一口气看完它的诱惑力。



故事由一个家庭的一角开始,音乐轻快馅饼美味,一副中产阶级小生活的和美模样,然后就是平淡的夫妻对话——诸如出门、浇水、水费、归家时间等琐碎开始,最后终于爆发于“那你就收拾东西滚蛋”这样的终结技中。
然后由凯特•温丝莱特(Kate Winslet)出演的Mrs. Pierce就正式开始步入全球最大的社团、从未被提及的美国最伟大的协会。
接下来就是挣扎、拼搏、周旋于一些男人之间、做一个女强人,以及,与这个世界上本应该最亲近的女儿斗争。
关于剧情不就是这般blablablabla。我想也没有人愿意让我重复讲一遍他们看过或打算看或正在看的片子的种种吧。


所以还是,讲一讲Mildred这个失败和成功对半分、幸福和忧伤各自浮现的女人。以及,本作的另一个重要角色,Mildred的女儿Veda。

看完了整部片子,Mildred在面对很多事情所表现出了异常的冷静和淡然,先是Bert的出轨——她早已知道,并且还可以冷淡地在孩子们和家庭开支之后提及此事,虽然终于是爆发但也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甚至是在和邻居好友谈及时还替丈夫开脱“Bert也不是那么糟糕”;继而是生计的窘迫,找不到工作,甚至只能拿着不多的硬币去买没有肉食的菜品,即使是委屈地落泪也能在下一刻礼貌地应对丈夫曾经的合作伙伴;接下来的就是单身女性所要面临的各种两性问题,她甚至没有显露出任何的违和,或接受或拒绝,坦荡而自然,明确自己的目的和希望,Wally,或者Monty,金钱,性,以及爱;还有其它种种,这个女人表现的都足够坚强和勇敢,不过一个坚强的女性也许是一部励志剧所应该有的不是么?
Kate的演技我不讨论,但是那些隐藏了大多起伏的淡然语气、以及在极度矛盾或痛苦或气愤时出现的大大的叹息、把句子生生割断的感觉,都把Mildred的心情展露出来。
不过,这反而显得有些压抑,憋闷。

当然,如果真如钢铁一般坚定不移地前行的话,这片子也就真是一部励志佳作了,可惜不是。Mildred Pierce有过几次爆发,非常明显的,都与她的爱女Veda有关——或者谈话对象就是,或者谈话内容就是。甚至在最后,这个鲜少发怒和尖叫的女士终于放弃了一切冲上去扼住女儿的脖子。
她终于崩溃了,连同观众的份一起狠狠释放了一把。
然后又重归过去的步调。


若真要分析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Mildred就实在是复杂了,不过仅凭我单纯的理解,不如把它归咎于中产阶级的“姿态”——即使在萧条时期仍无法放弃的身份和自我意识。那些在光鲜表面下隐藏着的各种问题——“出轨”“拮据”等等,只要能被“身份”所遮蔽的,就完全不是问题,Mildred用自己的自尊和教养把那些尖叫和哭闹都化作叹息和不安地眨眼,最后终于还是把想要讲的话讲完。
但是,只有在Veda在否定她的意识形态的时候、或许是思维方式、或许是谋生的方式,或许是对男人的眼光,或许是关于男人这些种种,Veda在Mildred眼中是个她所理想的女儿,然而这个女儿用着上等人的说话方式赤裸裸而残忍地剥除了Mildred用力树立起的自尊——Mildred觉得自己的这个漂亮的小女儿身上有着她本人所最骄傲的上等人的一些东西,然而被她肯定这的Veda却否定了Mildred作为一个有地位的人的资格,否认她的判断力,否认她的金钱带来的骄傲和地位,否认她的男朋友,否认她的吸引力。
甚至,否认她,Mildred自以为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Mildred崩溃不只为了令人伤痛的女儿的攻击,更崩溃于她的自尊被摧毁。


而之所以变成最后那个玩弄诡计摧毁母亲的Veda,也不能简单归结于这就是个天生的小恶魔。也许更应该理解成为社会意识通过Mildred和Bert投射在她身上的一种结论性质的展示——那种该死的身为上等人的骄傲:
Veda所学的是钢琴,尽管所有人都认为她并没有那个才华,甚至后来连她本人都承认了,可是Mildred依然坚持Veda是有天分的,她从一开始就这么认为,直到最后。因为什么让这位母亲如此盲目?绝对不仅仅是母爱,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钢琴是个高雅的艺术。我相信即使Veda的天分是做馅饼,Mildred也不会允许她和自己一起发家致富的。
Veda的口音,那种英式美语的高姿态,还有她对于家中帮佣女生的态度,都表现了这位小姐真的把自己定位于一个上等人的地位。Miss Veda的称谓。两人在侍女制服的问题上的争执也充分反映了她和Veda的根本矛盾不在于如何对待帮佣少女的态度,而是那套制服本身以及两个女儿去游泳时花的也是她的钱等等问题。Mildred生气的并不是人权问题,而是自己中产阶级姿态后隐藏的秘密被戳穿了。她可能根本没想过帮佣少女在这场争执中算是什么。
后期Veda对于金钱的态度,她觉得母亲的钱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收入,做服务生和做女商人在她看来都是世俗而肤浅的,甚至是丢人的。她一边花着母亲的钱把自己打扮成艺术而高雅的高音女歌手,一边又费尽心思想要逃离这个在她看来并不属于自己阶级的小镇,去纽约,做真正的上等人。
若仔细探究,可以发现,Veda对于身份、阶级、金钱的态度,几乎是和Mildred的一样的,只是走得更远更为偏激一点。
Mildred总是将Veda视作天才而骄傲的小公主,她用对待自己梦想中的上等人的小女儿的心态去教养Veda,她也确实做到了,给了Veda一切她能想象到的最好,甚至倾出整个事业去买一幢符合Veda和她本身所愿的大城堡。
Mildred是活在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心智成熟的美丽女人,她调和梦想和现实,Veda则不然,她则是完全沉迷于幻想不可自拔,并且还用各种手段努力让幻象实现,不管这其中是否会伤害到她人。



所以我想,这故事不应该是一个母女之间的私人关系的反映,至少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一个辛苦为家的母亲”和“一个小白眼狼的女儿”之间的故事。
有时候家庭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Mildred努力实现的一切,除了一个“完美的女儿”之外全都实现了,不过仔细想来,好像全都是面子工程——餐厅(必须得承认,她在和女儿争执之后才把学习经营餐厅当做出发点,这根本是本末倒置了——最初她不过是为了糊口,并且哭着客服了自己在社会地位上的过不去,我们可以看得到她在情急之下找到的理由不仅扶起了她的面子也给她自己找到了动力)、男人(Bert也许真的是爱过的,当然他也曾经是个房地产商也有牧场主的父母,Wally只是一个过渡品所以可以不计其根本背景,Monty那样一种贵族后裔的姿态才更符合Mildred的需求和审美,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他长得帅和要命的一见钟情关键是她肯嫁给他)、房子(搬离Glendale,搬入那所大的吓人的豪华住宅)、女儿(漂亮、优雅、也许是个钢琴天才,不,不是钢琴天才也没关系,演员更好,演员不行?女高音歌手就更了不起了,为此可以倾力为其筹备演唱会,比如那条夸张的裙子)。
当然,Mildred可能并不觉得自己是为了什么面子不面子,因为在她的意识形态中,社会地位是她这样的女性所必然的标签,让这个标签完美而令人骄傲并不是什么错事也不是多余的工作。
唯一糟糕的是她和她宝贝女儿的“骄傲”从本质上还是有的不同,Mildred认为可以用外力完善那个标签,而她女儿Veda则骨子里相信:社会地位是与生俱来的,她相信她就应该是个活得高高在上的上等人。因为她没经历过像Mildred那样的萧条,所以她认为自己应该是越活越好的,也是理所应当的。所以Veda厌恶Glendale,因为这是个平凡的镇子,还有一个从平凡拼命做到不平凡的商人母亲,还有母亲身边那些拉拉杂杂的嘈杂的人际关系。
在Veda眼中,Mildred越成功,就越是证明了Veda不是天生的贵族。
当然,她确实不是,可是她幻想自己是。
矛盾不可调和,年轻的少女只能用仇视现实和仇视母亲来缓解自己内心的愤懑。

什么丈夫的婚外情,什么经济拮据,什么拼搏的辛苦,跟女儿赤裸裸的恨往那里一比,就什么都不是了。可其实那些都是前提,女儿的状态才是结果。
Mildred最后扑进第二任看似完美的丈夫的房间看到的确是女儿那不屑的眼神时还是忍住了,在那一刻她只是迷惑和痛苦,甚至还很挣扎,连Monty说那些话她都可以忍耐,僵硬在原地,甚至试图向之前的很多次一样努力解释,解释给对方解释给自己,她张了张嘴,发出一个意味不明的音。
不过她随即还是出离愤怒了,因为Veda坐在她的梳妆台边,她美丽而修长,她的丈夫给她披上了睡衣。
Mildred的愤怒绝不是对着Monty的,她确实已经不在乎Monty在这场混乱之中的意义了,那个男人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出Veda完全看不起自己完全无视自己的符号。毕竟对于Mildred,一个英俊的曾带给她温暖和微笑的男人终究还是敌不过自己一心关爱的女儿所带来的伤害。不,不仅仅是母爱,Mildred可能瞬间意识到自己所努力创造的那个“完美的女儿”正在被真正的女儿所否定,并且这个真正的女儿又太过恶毒和可怕。
就像是什么魔鬼吞噬了自己的Veda而已吧。
我想Mildred扑过去掐住Veda脖子的瞬间也许也是这么想的吧。

究其竟而言,Veda处心积虑地消除自己内心那点对于“上等人身份”的不安,她想彻底抹杀母亲的存在,甚至连父亲一同抹杀了。留在她生命的里应该就是Monty这般优雅的没落贵族。这是她的价值观。也许最后连Monty都无法满足她也说不定。她脑海里所幻想出的身份和地位以及社会秩序是需要用这样彻底的方式来塑造的。

也许最后Mildred拍着车窗说“再也不要回来”这番话终于是把她和Veda身上那种如锁链般痛苦的桎梏剪断了,失去了餐厅、大房子、男人,这个时候的Mildred也许已经重归平凡,选择和前夫Bert复婚的她就向大多数从大萧条时期挣扎过来的人们一样,需要的只是平和的生活了。
那些或糟糕或美好的欲望,正像Mildred最后坐在她的第一家餐厅中Bert对她所讲的那样:“让她见鬼去吧。”
Mildred对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的预期值再次回到了往日,所以可以说,一旦没有了Veda这样让她不得不不断自我完善的存在,Mildred本身就可以自我平衡了。

Mildred Pierce中其实本没有对错,也别谈恩义,非要说的话,也不过是因果。
还有那该死的面子工程。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世上谁不想要脸面上更加华美一些呢?只是方法和程度不同罢了。

 4 ) 人只会死在自己手上

看过老温的这部剧集,觉得好累,而且憋闷。真的好想找个地方大吼两声。老温为了女儿什么都拼了,结果被女儿算计的死去百多回都不为过。我看了很多很多的影评都在责骂那个女儿,可是,我想说的是。女儿的成长不都是妈妈教育的吗?本来母女是天底下最亲密的关系,因为可以分享很多很多,但是这部剧集里面为什么会这样?女儿难道不是在模仿妈妈吗?妈妈听了那个什么鬼邻居的话以后给丈夫的生意伙伴做饭,然后还有意无意的引诱,最后上了个床。上完床后发现这个男的也不会和她在一起,而且她也看不起这个和丈夫一样无能的伙伴,她就开始不满和咆哮了。我想,凯特的那个女朋友不也是自私自利,尽出些馊主意吗?操~我的好朋友离婚了,我肯定会陪伴她走出阴霾,而不是出个鬼点子让别人一生都欠债,还不清人情。所以,我觉得这个妈妈也是鬼点子颇多。女儿从小和妈妈一起长大,模仿着也就会了。而且,女儿和妈妈的品味出奇的一致,都喜欢那个华而不实的花瓶男。吼吼,这种不能当饭吃的软饭王,我一巴掌挥出去。而且,妈妈对女儿一而再再而三的无原则的忍让也是有问题的。妈妈赚钱的动力是什么,炫耀而已。女儿只是妈妈炫耀的工具,女儿肯定感觉的很深刻,所以,妈妈也成了女儿反抗的工具。其实,女儿要如此这般的让妈妈一无所有,是女儿根本无法相信妈妈对她的爱。因为妈妈有太多的秘密,妈妈自以为隐藏的很好,但是女儿统统都知道。所以,女儿也会像妈妈模仿。不过,妈妈就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小丈夫是女儿的情人。但,真的不知道吗?我觉得不可能。但是,为什么妈妈不揭穿呢?因为,她要战胜女儿代表的青春。所以,我觉得女儿到最后还要来道别,说出自己和妈妈的小丈夫一起去纽约的事情给妈妈听,就是在向妈妈宣告,看,最终胜利的是我呀,哈哈。看,女儿和妈妈多像呀,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妈妈最后说希望女儿GO TO HELL。其实,女儿何尝不想说这样的一句话。而且,我觉得妈妈是自私的,最后发现前夫虽然无能但是还是好控制的,所以又和前夫在一起,但是,她自己的内心死了吗?根本就没有嘛。我觉得如果有续集的话,妈妈肯定会在什么地方再出现,然后对女儿亲口说出那句话“GO TO HELL”。两母女根本就是互不服输的女人嘛。可怜也可怕~最终还是可怜。呵呵,她们在这里乱斗的时候,别人都不知道进步了多少。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欲望都市里的沙曼啥和绯闻女孩里的瑟伦娜这类的独立阳光又坚强自信的女性。

 5 ) 两个时代的欲海悲情

        1945年,琼•克劳馥主演的一部《欲海情魔》以黑色电影风范展现一对母女的感情和生活纠葛让人感叹作娘不易,而2011年,托德•海因斯又以文艺的调调,携凯特•温丝莱特花上300多分钟时间,献上了一曲情感更细腻曲折的《欲海情魔》。英文名同是“Mildred Pierce”,倒是1945年版更应该叫《欲海情魔》,而2011年版译作《可怜天下父母心》更体现整部剧情的内容。如果你先看了1945年版,再看没见凶杀的2011年版,对其节奏和结局难免会有坑爹之感。而如果你先看2011年版,再看1945年版,或许会感觉过于黑暗,当然,如果看了2011年版后,你对Veda咬牙切齿,那么一定要看看1945年版,会解气很多。

        1945年版的《欲海情魔》,可以看作一部非典型性的黑色电影,依然有罪案,依然有悬念,依然有欲望,也依然有Veda这样蛇蝎美女的角色,但是Mildred Pearce这个角色让这部影片又有很深的暖色与更多情感纠葛的戏份。琼•克劳馥的表演将一个母亲的无奈和对女儿爱恨交织的感情充分表现,而整部影片倒叙层层揭开真相的节奏也安排的很巧妙,让警局中疲惫的Mildred与不同时期的种种感情状态对照,更令人感叹她的不易,而琼•克劳馥也凭借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1945年版的Veda如同黑色电影中经典的蛇蝎女一般,仿佛天生毒辣,她任性自私,沉浮深重,同时又任性好幻想,她与母亲的纠葛,在亲情之下,可谓一出难以割舍的孽债。那个时候的好莱坞电影,对人物的性格刻画还不像如今流行搞立体化、丰富化,所以,明显带着“毒”性的Veda必须付出代价。

        2011年版的《欲海情魔》与1945年版相比,其实相似的更多在角色设置,影片开始到Monty第一次出现那段,之后的剧情与原版基本没有太多关系。作为5集的迷你剧,又是托德•海因斯这样的导演,抛去了谋杀情节,倒是让这版对人物性格和感情演变上有空间进行更大程度的挖掘。比如在Mildred Pierce的幼女去世一段上,与原版带出一阵感情高潮后就带过不同,这里做了更细致的表现,包括幼女病情变化下,Mildred的情感变化,最终去世到葬礼的氛围烘托,都更加细腻感人,这显然也是本版的重点,不再纠结善恶争斗,而是表现一个家庭的伦理悲剧。而Veda的变化也在本片有了更为重点的表现,她不再是天生的恶人,尽管少女时就显出一些顽劣,但是直到成年后的名伶,她的情感变化也有迹可循。我们常见的母女的对话便是,母亲说出一堆希望帮忙的地方,女儿说声,不用,但是谢谢。这就是母女间纠结的情感,一个想要过度呵护,一个想要独立,想要逃。而在幼女去世后,Mildred更将她的爱毫无保留的投入到Veda身上,哪怕Veda一次次的过分举动和挑衅,她在恼火之后依然会给予更深的溺爱,这又让Veda一方面更加反感,感觉受到了控制,同时又认为母亲是无底线的,她是可以任意追求自己认为合适的生活方式的。

        Mildred Pierce在剧中是一个比电影版更悲情的人物,当她作为家庭妇女时,与一个挺老好人的丈夫离婚。接着出去打拼,以一个绝对励志的过程,成为富商,但是她对幼女去世的愧疚,对Veda的溺爱始终是她心头的硬伤。我们常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对最后几乎被夺去一切的Mildred,我们实在不忍这么说,只能说必有可悲之处了。她与女儿实际上并未有太多沟通交流,一味的试图以自己的立场和方式去引导女儿的生活轨迹,又一次次放纵女儿对抗时的刻意偏离。而当女儿尝试独立后,她有带着天然的母性和对过往的补偿心理,重蹈覆辙般的献给本可自己走自己路的成年的女儿。到最后,她几乎间接被女儿夺去了一切,爱人、事业、家庭和生活的安宁,但是反过来看,这一切又似乎是自己给自己设的局,无意中,宿命般的走了进去。

        影片的最后,虽然没有原版的枪声响起,但也没有大团圆的温情,只留下母亲对女儿的咆哮和已经完全失衡,很难恢复安宁的心理,这才是最深的悲剧。2011版的《欲海情魔》节奏更加缓慢,特别前两集,甚至有些催眠,不过从幼女之死开始,矛盾不断激化,节奏虽然继续缓慢,但是剧情紧张度和冲突点却不断闪现,大大加强了观赏性。而凯特•温丝莱特的表演依然到位,这片人物情绪变化波折很多,温斯莱特还是应对自如的,不过,个人认为,还是琼•克劳馥版的母亲感觉更苦逼,同时情绪把握更好,却更有情感冲击力。我和不少朋友感觉一样,Veda少女版的演员选角实在令人无语,到了成年Veda一出场,倒是真实的让人惊叹“女大十八变”之摧枯拉朽般的神奇力量,竟然已经到了易容的效果。当然,里面最让我欣赏的还是老好人Pierce先生,最后,他也成了Mildred生活最大的依靠。

        两个版本的《欲海情魔》巨大的定位和风格差别是巨大的,但是又有着相似的主体脉络,这就让两个版本一起找来对比观看有了很多趣味。两部影片都是很有看头的作品,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而两位奥斯卡级女星的表演更是很有嚼头,从黑色电影到文艺家庭剧情片,Mildred Pierce命运的变与不变下,那家庭的悲剧却是一致的。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4708fe03c27f17f609fa9387.html

 6 ) 做女人真的很难

在一个男权的社会里,做一个事业和家庭都成功的女人真的很难。为什么一个男人的衡量标准往往只有事业,而一个女人,哪怕是事业成功,家庭缺失的话,还是容易被人所诟病呢?

 短评

越编越畸形的剧情与人物,若非大牌撑场,实在是不可理喻的胡扯。

4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veda真的是太讨嫌了好么!!!每次看到她很BITCH的样子我就想掐死她啊= =纯粹是看肥温彪演技啊><不愧是肥温。集集都有床戏╮( ̄▽ ̄")╭ Leo大婶你能不能别到处打酱油了!!!!天天看你太审美疲劳了drama queen!!!!!

6分钟前
  • Dita
  • 推荐

取名为《幻世浮生》比较好。。。服饰很美。。。

8分钟前
  • tanceqi
  • 还行

做为一名金链汉子,一个女人的奋斗史真的看不下去啊。推荐异性友邻看吧,给个四星。

10分钟前
  • 意乱城迷
  • 推荐

1. 温斯莱特的演技没得说,但我对她一直没什么特别感觉的原因是,不论哪部戏,她走路都是一副在左右两边各抱一只西瓜的大妈感…2. 如果我有Veda这种女儿,应该会在她10来岁的时候就把她卖给了妈妈桑;3. 这个中文名翻译得太二了。

15分钟前
  • 冬天
  • 推荐

Kate Winslet+Guy Pearce两位讨喜的英伦演员担纲演出,表演当然还是毋庸置疑。电视剧立足点较低,看起来相对琐碎,时代的悲哀并没有彰显得淋漓尽致。不过依旧非常十分精美,布景/道具/服装十分得体,剧情稍显疲软,但是仍不失为今年获奖的最大热门之一。个人倒是很喜欢。

1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太不该看了!真看不得这种母亲被女儿精神折磨成这样的。结局就该安排她掐死她算了。看的过程中多少次想咆哮啊!!!!给三星,臭编剧折磨死我了。我这么爱我妈,你给我看这种,我想抽那个死婆娘Veda!!!!

20分钟前
  • 小晨
  • 还行

看着Kate在剧中被虐的同时我也在电脑前被虐的七零八落的,特别是最后一集Veda和Monty被Mildred捉奸的时候,竟然还敢嚣张跋扈的裸体示威,这时候如果Mildred能直接把丫掐死然后顺带手把Monty也掐死就是我认为最好的结局了!

2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果真是幻世浮生啊,数年奔波到头如梦一场。不要指望这会是黑色罪案或是女性励志,其实从第一集开始,托德·海恩斯就想好了把这片拍成一部伦理系的家庭情节剧,并向他的偶像塞克致敬。凯特再次奉献精彩的演绎,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的样子真有爷们气。唯一的遗憾是断断续续的看完,情绪有些割裂了

2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忒气人了 咬牙切齿的看得我 掐她脖子我都跟着使劲呢还

32分钟前
  • 屎霸
  • 推荐

经济大萧条也许是全美最难忘的血泪时代,所以此剧足以让那帮老家伙们聚在一起,依恋青春痛哭流涕举杯相拥高唱回忆。老爷车,厨房里的鸡肉正在烤箱里嗞嗞作响,某首过时小调扣人心弦。挫折和幸运都似洪水,时过境迁后是否还有人在一起紧紧相依?幻世浮生,戳到你的泪点了吗?请嘲笑痛苦因为你也被嘲笑着

37分钟前
  • 蒋乜乜
  • 力荐

我爱女神穿的每一套衣服!

40分钟前
  • stranger17🎐
  • 力荐

转了一圈又回来,对于这么畜生的孩子真的要狠下心说见鬼去吧!怎没掐死啊bitch!肥温瘦了吧,她穿的所有裙子都美死了~~讨厌ERW,她很适合演这么恶心的角色。。男人都不够美啊遗憾

43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一部完全靠导演和演员的功力撑起来的散发着强烈大匠之气的家庭肥皂剧

48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强忍看完了,怎么说呢,虐心啊。丈夫背叛,幼女夭折,长女背叛,生活再难,做为母亲还得坚持下去,即便以上种种可能都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映射的也是那个最萧条的时代。还有,影后就是影后。

53分钟前
  • janjanski
  • 力荐

“爱是我们贫贱的标志”

55分钟前
  • Scarrie
  • 推荐

这么2的名字,还情魔~明明就是奋斗的主妇嘛~

57分钟前
  • 命--假如...
  • 推荐

HBO出品,必属精品。

1小时前
  • 熊仔面
  • 推荐

不要看!看了纯粹添堵!veda's totally bitch!!!!!

1小时前
  • 眠去
  • 推荐

Veda就是被Mildred给惯坏的,以至于Veda抢了“继父”,还要在母亲面前全裸示威。最后,大女儿跑了,小女儿死了,第一任老公回来了。戏里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母女关系,而这母女关系又这么病态,Monty算个啥,两母女的宠物。

1小时前
  • Frost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