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昴

完结

主演:田中裕子,殷桃,周一围,余少群,小泽征悦,张博,张檬,赵丽颖,徐百慧,阚清子,石小满,刘长生,李彦明,初晓,蒋依依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日本语言:汉语普通话,日语年份:2010

 剧照

苍穹之昴 剧照 NO.1苍穹之昴 剧照 NO.2苍穹之昴 剧照 NO.3苍穹之昴 剧照 NO.4苍穹之昴 剧照 NO.5苍穹之昴 剧照 NO.6苍穹之昴 剧照 NO.13苍穹之昴 剧照 NO.14苍穹之昴 剧照 NO.15苍穹之昴 剧照 NO.16苍穹之昴 剧照 NO.17苍穹之昴 剧照 NO.18苍穹之昴 剧照 NO.19苍穹之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苍穹之昴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概述   电视剧《苍穹之昴》是根据日本作家浅田次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中日双方合作拍摄。其原著更是一部非常不一样的小说,作者浅田次郎写中国历史小说,完全跳出日本观点,该书在日本近十年来销量最大的图书排行榜中一直雄踞榜首   剧情从昴宿星(昴mǎo,命运之星)的话题展开:一个靠捡拾街道上冰冻的牛粪马粪维生的穷小子春儿(余少群饰),遇到了占星师白婆婆,白婆婆说他是天上的昴宿星降生,他的命与乾隆、秦始皇一样,未来将“尽取中国一切财宝纳入囊中”。她的预言,支撑着苦命的春儿活下去,当他兄长死于饥饿后,他自阉入宫,经过一番奋斗与卖命,成为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接替李莲英之位,白婆婆的语言似乎真的应验了……然而他却不经意地被卷入政治的漩涡。   《苍穹之昴》以中国晚清为背景,以清宫为舞台,以慈禧为衬托,以余少群扮演的穷苦小子为主轴,讲述了一个穷苦小子在经历了社会变迁、人世沧桑,...人生北行邪物萌动失眠症禁忌 第一季美男堂夜将尽相思债水星领航员第1季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第一季破茧摇滚万岁公子墨上香天下无毒2020愚人善事第二季比尔和泰德寻歌记魔兽(原声版)辣子曰黑枪矮人怪2时光之轮第二季各位国民宁静的热情宝莱坞双雄之战虐面人之死灵面膜推理要在晚餐后电影版爱的转变东游之白狐传剑道第一仙迈凯伦海帆第一季女人之路潜伏2009人狼游戏:死亡游戏的运营人终结武器春秋封神毁灭号地车洪熙官1977九龙滩春风得意保姆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苍穹之昴》:以人性视角拷问观众,你相信慈禧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些年内地拍的清宫戏不少,以《甄嬛传》、《如懿传》为代表主要体现的是紫禁城后宫争斗中女人的心细如发,仇深似海,正剧如《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等向观众展现了一幅幅清王朝某个时代波诡云谲、幅员辽阔的帝王基业,令人兴叹。但真正描写慈禧太后这个角色的影视剧并不多,回忆起来也只有几十年前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以及在《末代皇帝》中有关于慈禧的垂暮一瞥,这几部电影中的慈禧太后角色稍显单薄,都是工于心计,权力熏心,无甚见识、祸国殃民的中华罪人叶赫那拉氏,是靠心机上位,权力至上、耽于享乐、奢靡无度、手段毒辣的西宫太后。

而初始关注到《苍穹之昴》,是因为这是一部中日合拍剧,女主慈禧的扮演者是日本女演员田中裕子,原著小说由日本的浅田次郎创作。“这是一部非常不一样的小说,作者笔下处处流露出历史情怀:对光绪帝肯定有加,对李鸿章推崇不已,对慈禧太后则以悲天悯人的胸怀,寄予同情和支持。该书自1996年在日本出版后,再版数十次,在日本近十年来销量最大的图书排行榜中一直雄踞榜首。”

一个日本女演员如何能演绎好中国历史上这个极其复杂的女性角色,表现出其内心的波澜世界?这是我所抱有的好奇和疑问。但一路看下来,发现田中裕子真的是一个非常优质的女演员,虽然由于语言原因口型对不上,有时难免会让人出戏,但是慈禧太后复杂多变、欲罢不能的内心世界仍然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看过过往中国女演员演绎的这个角色,大多棱角分明,伶俐威严,贪欲柔媚有余,柔韧悲悯不足,田中裕子的这一版本将这一缺陷很好地弥补了起来,呈现了一个更为立体有血有肉有思考有决断有无奈有不舍的慈禧太后角色,也让这个人物更加接近于生活,更加还原历史。如同剧中慈禧太后的一句感慨:“谁也不想无缘无故地去伤害别人,(光绪)皇帝不想伤害我,我又何其想去伤害他?”人的本性和历史角色的演绎以及后世传世的史本记载终究是有出入的,就看你想相信哪一个。

本剧围绕戊戌变法前后的系列宫廷变故展开,故事线并不复杂,其实呈现的就是慈禧太后内心阴晴不定的复杂世界,两大男主:梁文秀和春儿,分别代表了慈禧太后的两面性,梁文秀代表的是慈禧太后致力政治、励精图治的美好心愿,只是这里面却突然生变,维新变法让她对未来和国体的变革、政权的不稳定性充满了疑问和恐惧,加上荣禄、恭亲王等腐朽政治力量的不断阻挠,使得她不得不亲手扼杀了这个变数;春儿是一块完美无缺的璞玉,代表了慈禧内心纯洁无瑕的赤子之心,她也有对普通人家普通亲情、爱情、友情的向往,她也有善良悲悯的一面,却可惜一入宫门深似海,每日终究要面对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你死我活。

讲到此处,也许会有卫道者出来辩驳,此剧就是在堂而皇之地为慈禧太后洗白,一个将中国引入分裂地步,致使中国疆土不断赔让割地的罪人,有什么好分辩的?就该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就该被永远鞭笞拷问,对这种人还妄谈什么人性不人性?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确实一下子无法反驳,民族罪人的烙印打在慈禧太后身上确实不冤。她是那个末世几十年里实际上的掌舵者,洋人的入侵,大清朝的没落她确实“功不可没”。

但是,一个最害怕大权旁落的完全自私自利的人,甚至终年害怕自己的权力被儿子抢走的人,难道就不害怕国将不国,落到外国势力手里,大清彻底被颠覆被改朝换代么?这在逻辑上不成立。

大清朝的衰落完全算到慈禧太后身上其实有点冤,这事要从乾隆爷的时候开始说起,内外有两个原因。

外因来看,那时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世界工业革命兴起,带来了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全面变革,生产效率迅速提升。中国彼时处于极度的贸易顺差之中,茶叶、瓷器和丝绸大量出口到海外,白银大量流入国内,而对于西方国家而言,面临白银的大量流失却无可奈何,他们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能销往中国,平衡贸易的商品,军事能力,交通能力的快速发展让他们得以多次前往中国“考察”,也试图潜入中国内部找到中国茶叶种植、瓷器制造的秘方,以期有利可图。后来的鸦片战争便是那件彻底将大清朝摧毁的“利器”,鸦片战争又因此被称为“茶叶战争”。所以外洋人对中国的垂涎早已蓄谋已久,绝不是清末才突发奇想。清末乱世充其量只是一个强力催化剂,加速了这个事件的发生而已。

再看内部,清朝的皇帝们专心治理中国,对国外的世界却采取了漠视的态度,不知不闻不问,且自以为是,把紫禁城的一亩三分地幻想成四夷宾服的安乐世界,井底之蛙做得相当快乐。乾隆时期,英国马噶尔尼使团来访,乾隆皇帝面对洋人,内心根本不屑一顾,精心接待的目的只是为了显摆大清的非凡国力,更是对使团傲慢地声称“天朝统驭万国、抚有四海、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英国人带去的先进的天文地理仪器,枪炮器械等事后被作为稀罕物件收入圆明园、颐和园的库房再没见过天日。对洋人和其能力没有正确的认识是战争失败被别人打脸的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那时的掌权者换了一个人,不是慈禧,而是哪怕换做爱新觉罗子弟,仅是凭借一腔热血,哪怕是引进外来的和尚一起变法维新,大清朝的根基已经腐朽了几十年,一己之力能在短期内抵御外敌力挽狂澜么,我看不见得。

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有时是历史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正所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说不清历史事件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没有哪一个皇帝不想皇权永固,根基长青,以及长生不老。

慈禧虽不是皇帝,可是智慧过人,从初始进宫连皇帝面都见不着的小小兰儿,到成功吸引到咸丰帝的注意,到诞下同治皇帝,咸丰皇帝病逝,又费尽心力搞掉肃顺一帮辅政大臣,联合恭亲王确立垂帘,再到换立光绪,被逼还政皇帝,遭遇维新派人士虎视眈眈,暗杀连连……一路走来艰辛异常,她应该比任何人都不想出现政权不稳,比任何人都希望大清国运昌盛,春秋万年。

可是,纵然她有着天生的政治智慧和敏感性,一路披荆斩棘阅敌无数,知情意而能不动情,杀伐决断无所不能,甚至将爱新觉罗子弟牢牢掌控于股掌之中,但她终究败于自身致命的弱点,一是贪念,二是视野。对于权力的向往,对权力可能失去的恐惧战胜了所谓的民族的大义,光绪和梁文秀等主张的百姓为先,民族存亡她也许可以理解字义,但绝对谈不上真正透理解彻入骨,更加谈不上为此牺牲个人的利益,所以面对这样危险的不确定性,她畏缩了,她逃跑了。另外,她所受的教育理念中,也绝没有更加宏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她跟历代先皇帝一样,至多也是在紫禁城的方寸之地运筹帷幄而已,本剧中贯穿始终的“龙玉”便是那样的一种自欺欺人的狭隘的执念,外面的世界他们看不到,不了解,也不愿意冒险。

史料中记载的慈禧太后,是一个乐于接受西洋文化,爱鼓捣些新鲜玩意儿的人,观念已经比那个时代普通的妇女先进且开明了许多,她甚至喜欢拍照,派代表接受外国记者的访问,维新变法使国力强盛的初衷她是认同的。

光绪皇帝虽不是她亲生,她也确实是视若己出,为其成长百般努力,不辞劳苦,有那么几个瞬间,她非常羡慕春儿和梁文秀之间情深意笃的兄弟情谊,春儿对母亲的真挚孝道。她甚至感慨,若不是身处帝王之家,她与同治,她与光绪,也本该是母子其乐融融,母慈子孝的场景啊。

但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不是因不知而不为,而是明明知之却不可为,智慧通达,游刃有余,翻手云雨,手段通天,但偏偏就有那么几个禁忌之地,让你无法通达到最简单最纯粹的世界,无法享受人世间最真的情谊。这是她的悲剧之处,无可奈何之处,也是这部剧不同于以往剧目塑造慈禧总过于脸谱化的特别之处。在权力和贪欲之外,我们看到了一个本心柔软的,悲天悯人的慈禧太后。

小说作者是日本人,站在外国人的角度看待中国人物和中国历史,所抒发的情感态度也许本来就跟中国人自己考究的历史不同,我们无法去简单进行对错批判。但至少,从人性的角度,这个剧中的慈禧太后是前后顺畅的,是逻辑成立的,是可以让人感同身受的。

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究竟何许人也,交由历史评说。你相信慈禧太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由你决定。但这剧,值得看。

 2 ) 遗失的好剧,浮躁的国人

第一次写影评,不好见谅。

《苍穹之昴》的题材可能很冷门,所以没受到多大关注。

一部正剧,讲的是清朝末期的故事,更准确的说是慈禧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它是由同名小说改编的,而小说原作者是一个日本人。

一部中日合资剧,在中国收视不是很好,在日本却打破了NHK收视记录,可以算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部典范之作。剧中慈禧的扮演者是一位日本的著名演员,田中裕子,网上听说她扮上装特别像慈禧,我特地去查了照片,确实很像,里面像袁世凯的扮演者我觉得也很符实,说明剧组选人很慎重认真。

演员上,里面的很多演员都很眼熟,除了饰演慈禧的日本演员田中裕子年轻人可能有点陌生之外,周一围,余少群,殷桃,赵丽颖,张檬,阚清子(剧集过长被删减),对于95后,00后来讲都应该认识吧。周一围余少群最近参加了演员的诞生,表现非凡,殷桃也凭借武则天秘史,杨贵妃秘史和一次春晚而为大家熟知,张檬是已经红过了,赵丽颖,阚清子自不必说,正当红。2010年,大家都还青涩,但大家都很认真。我虽然98年的,但现在却不怎么喜欢看电视剧,近几年的电视剧剧集冗长内容毫无营养实在是浪费时间。这剧只有28集,我3天看完了,剧集精炼而紧凑不似如今动不动就五六十集的口水戏,看完意犹未尽。

说正经,看《苍穹之昴》这部电视剧内心很复杂。这是一个日本人写的清宫小说,日本人眼中的清朝与中国人有很大不同。他们毕竟是外人,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眼中的评价更客观。我看到一篇影评上说,我们在拿自己的历史开玩笑的时候,人家在认认真真研究你真正的历史,真正的人物,并且比你自己研究的要更透彻,更客观。说的很好啊,想想二十世纪初,人家经历了明治维新摆脱了落后,可以把他人的国土当做战场,而我们却还在不停地争吵戊戌年的变法。这部剧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是批评的,说它美化了慈禧和光绪,扭曲了历史,而如今的评价多是赞美为主。在我看来,它确实美化了慈禧和光绪,原著毕竟是小说,还是日本人的小说,与历史自然有分别,但即使是美化了又有什么,它无疑是为年轻人开启了另一个研究历史的角度,何况,大明宫词也算是美化了太平和武则天,以至于我看蒙曼讲的太平公主后都不愿意相信太平是那样的权欲攻心的女人,但大明宫词就能被奉为经典,而苍穹之昴却成为了沧海遗珠,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被世人发现。

作为一个九五后,我也深感国人的颓靡,那种颓靡不是物质上,而是精神上。现在的年轻人看剧,只会奔着颜值,偶像思密达,玛丽苏剧情去看剧,而像这样的剧却无人问津。以前的剧拍摄是严谨踏实,如今却愈加功利化,商业化。实在悲哀。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戏里戏外,这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3 ) 只是想说点什么

我们都知道,对一个人的评价要全面,然而当我们行动的时候似乎就忘记了这个信条,尤其是对那些犯过重大历史错误的人。慈禧太后就算其中之一吧~~
苍穹之昴借由一个状元和一个太监兄弟俩叙述了晚清时期的兴衰史。哥哥文秀从政,看到的是慈禧太后心狠手辣,在政治上的独断专行,弟弟春儿,一个“好孩子”,在后宫每天陪在慈禧老佛爷的身边,看到的是慈祥,是善良,视母亲般的侍奉这位孤寡老人,兄弟俩处于各自的立场都只看到这一国之后的一面,而编剧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慈禧太后,一个有情有义,不择手段的一代帝后。她把自己的儿子废了,但她给了好孩子春儿自由;她毫不犹豫的杀了戊戌六子,但却在自己养女的恳求下最终放了梁文秀;她可以废了不争气的皇帝,但面对顶撞自己对其有养育之恩的英子却只有一巴掌~~她就像个双面体,也许是多面体,就像剧中皇帝说过的那样,亲爸爸从小抚养我长大到现在二十几年我依然猜不透她。
这位老人的慈祥给了春儿,给了公主,可就是没有给皇帝。在皇帝面前她始终是个严母,从小寄予厚望的皇帝,作为母亲不得不摆出那种令自己儿子厌烦的态度。选皇后要听亲爸爸的,正式执政要听取亲爸爸的意见,甲午战争是战是和要听亲爸爸的,这个皇帝就像个乳臭未干的孩子,还没有彻底从娘胎中出来,他的优柔寡断造就了慈禧太后更强势的独断专行,而面对这样一个强势的女人,任何男人在其面前都那么无用,这个皇帝就是个傀儡,他的言行举止显得都那么孬,致使他连自己心爱的人都不能保护。
教养儿子慈禧是成功的,但作为母亲她是失败的。她始终没有彻底放手,没有彻底把大清国交给自己一手抚养长大寄予厚望的儿子,她始终抱着不放心的态度看着皇帝执政。也许这是一个母亲的担心,但处于其特殊地位的母亲,这种担心就显得多余甚至碍事,这也许就是最后皇帝生恨的原因吧。
面对变法维新,一个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信仰奉献终生的女人,利用各种手段坚守着自己的那份执着,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一个人一生只为了一件事而奋斗,当面对有人要摧毁它的时候,怎能不起来反抗。慈禧太后就是这样的人吧。但慈禧错就错在她要“保大清”而不是“保中国”。历史潮流的推进不允许她在继续坚持那些固执守旧的思想观念,解决清朝的危机只有变法,但要想让一个老人改变自己坚守一辈子的信念,谈何容易,根本是不可能,何况这个老人又那么固执,独断专行。


以往,我们看到的慈禧太后都是有着蛇蝎心肠,心狠手辣的女人,在我们印象中也是这样的,而本剧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慈禧,她不仅是一国之后,也是一位母亲。这部剧对慈禧全新的演绎不由得让我想起国民党。近几年我们才从影视剧中看到一些对国民党客观评价的影像作品,才开始正确认识国民党在中国历史中发挥过的重要作用,那么,对于慈禧,包括其他的历史罪人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呢。他们被当今的人们唾弃必有原因,但我们在唾弃他们的同时,对他们对历史推动的功过是非是不是要全面评判呢。我们是不是该重新审视我们现在的影视剧了呢。
这部剧在电视台预告时就很想看。最近几年的清宫戏除了那“铁三角”好像就没有什么新剧,而“铁三角”的戏又有几分是真的,这我们不用多说了。面对一部根据日本作者改编的我们自己的晚清历史剧作,真的感到遗憾,我们在自己家拿历史开玩笑的时候,人家在研究你真正的历史,并且比你自己研究的要透彻全面。这一点是作为中国人每一个人都应深刻考虑的。

 4 ) 【苍穹之昴】看完后的感想

前几天刚看完了《苍穹之昴》,一阵阵心酸涌上心头。说实话,就是为了载湉才看这部电视剧的,心里一直担心,怕那里边载湉的形象又是无能懦弱,怕饰演载湉的演员不会把握他的感情,怕自己会失望。可是,当我看完这部戏时,才发现心里的担忧纯属多余。 张博对载湉的诠释,超出我的想象,我想,他是懂载湉的。之前的精彩表现毋庸多说,只看最后一集,那个慈禧所做的梦。虽然是一场梦,可谁又能说那不是真的呢?张博与田中裕子那一段近乎疯狂的对白,看过之后,心里是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小时候,我总以为自己是翱翔于九霄的雄鹰,所以我一直飞呀飞呀,到后来我才发现,我虽然一直高高地挂在天上,可我哪里是什么雄鹰?我只不过是一只五彩斑斓的大风筝!而风筝的线,就在皇额娘的手里,我能飞多高,飞多远,完全要看皇额娘愿意把手中的线,放得多长。” 这一句,说的人心如死灰,听的人肝胆俱裂。这句台词,写得太精妙、太完美,这一句,道出了心酸无奈,道出了载湉内心,最最凄楚的隐痛。载湉,你可曾知道,你就是雄鹰,你的万丈雄心,你的爱国热忱,你的执着不舍……你的光芒,何止盖过了雄鹰? “朕用了十年,证明自己不行。可你看看如今的天下吧,圣母皇太后,你用了四十年,一样证明自己不行!你以为自己掌有天下,可你真正掌握的,只不过是紫禁城这一亩三分地!当面对着天下时,你比我更加无力。至少朕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可以堂堂正正地坐在前面,而你,永远只能在朕的身后!” 说得多漂亮!载湉,你永远是堂堂正正的大清天子!不管是大清臣民,还是后人学者,你永远,都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光芒。而她,只不过是那段为你而生的历史中扮演的一个跳梁小丑罢了。 “朕现在不怕对不起大清的列祖列宗了,或许,这次朕输了,但,朕没有丢尽他们的脸。至于你,皇额娘,就再也没有机会赢我爱新觉罗家的下一个人了!” 载湉,你何曾输过?当你说出“朕要救万民于水火,要权何用?”之时,你已不会再输;当你说出“儿宁忍坏祖宗之法,不忍弃祖宗之民,失祖宗之地,为后世笑也!”之时,你已不会再输;当你说出“若变法成功,朕宁血洒午门!”之时,你已不会再输!当你舍弃自己的权利,甚至宁愿牺牲掉自己性命而救四万万民众之时,你就是这个时代,是整个世界最大的赢家!载湉,你的抱负,不逊秦皇汉武;你的胸襟,不输唐宗宋祖;你的才干,不亚圣祖高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君王,能配与你并称?普天之下,舍你其谁? 当我把这一段戏看完时,心里的痛,难以言说。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感觉,出奇的难受,像把我的心,一点点撕裂,血流干了,泪也淌尽了,只剩下阵阵的隐痛,遗落在脆弱的伤口上。 真的要谢谢张博,谢谢他将载湉演绎得这样完美,谢谢他能将载湉的心和自己的心融在一起,谢谢他能告诉世人一个真正的光绪皇帝,一个可以为国为民舍弃自己的千古一帝! 还要谢谢这部戏的编剧,载湉死去时,右手攥着毒死他的那杯酒,而左手,紧握着在他身下的大清疆土,紧握着,北洋海战的那个地方。 载湉,你对国家、对子民所做的一切,已经成为那段历史永不遗落的莹星,而那段历史,也因为你不再黑暗一片。

 5 ) 张博―― 一个实力派演员对表演艺术的追求和奉献

借用网友的话评价: 张博版光绪神色忧郁而目光坚定,体态瘦弱却坚毅有力!通过张博饰演的光绪,大家看到了一个积极治国的君王,一个在压力下强颜欢笑,努力为自己,为国家争取幸福的皇帝!张博将光绪积极孝顺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他希望光绪身上那些善良闪光的品质,能永远留在观众心中!(摘自搜狐娱乐的文章:《苍穹之昴掀起“光绪热”网友不忍张博离去)

张博之光绪,一眼万年哪!为演好这个人物,他认真研究了光绪的历史,加入自己即兴的创作!丰富的神情变化把光绪的情绪性格抱负演绎得淋漓尽致!张博每部作品并不是单纯地只要演好一个角色,他还追求更深层次的东西!在这里他不但要把光绪演好,还想要观众了解光绪不同的面,让其积极阳光励志爱国的精神激励每个观众的心灵!不只是高深莫测的演技,还有那一颗爱国爱民和正能量的心灵,这就是一个真正为表演艺术献身的实力派演员让人尊敬和喜爱的原因!

 6 ) 遗珠之剧

偶然发现这部剧,两天时间连续看完,很美的一部作品,精美的布景,独特的视角,还有亦魔幻亦现实的手法,让我想起了《大明宫词》的感觉。

春儿和梁文秀两兄弟,一个心善,一个志坚;一个在后宫,心系小家,一个在前朝,心怀天下;

也是通过这两兄弟,展现两面的慈禧,一个是春儿看到的,爱美爱玩偶尔有点任性的女人、老妇,一个是文秀看到的,把持朝政固步自封心狠手辣的政客,一个对她又爱又敬,一个对她又恨又怒。哪个是真实的慈禧,哪个都是,就像盲人摸象,与她打什么交道,看到的她就是什么样儿的;同样的,慈禧与什么样的人打什么交道,她就展现什么样的样子,面对纯真善良的春儿,她不想让春儿看到自己的阴暗,在兵变的时候,特意支走春儿,并叮嘱晴雪,不能告诉春儿,为的也是保护他的纯。


这部剧也并不是什么正史,历史上的慈禧也未必真实的就是这样子,但仅从电视剧的艺术性来讲,在人物刻画上还是很客观的,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慈禧,有慈有狠,有心机有手段,铺张奢靡包容腐败,但又懂得权衡朝政,复杂的人性里还含有一丝丝对亲情爱情和平凡温暖情感的向往。

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的覆亡,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不是一个女人能祸乱的,是从根儿上就烂掉了的,而拯救,也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力挽狂澜的。荣禄李莲英之流的污腐小人,顺桂之流的莽夫,康梁之流的纸上谈兵,梁文秀之流的有志无运,还有像光绪皇上这样的有心无力……乱世将这一群人围在一起乱炖,个人的命运裹侠在时代的洪流里,功过对错,不能言说。

记住了田中裕子的演员,一笑起来好美,还有周一围和余少群,演技很好,赵丽颖还是青涩时期更有灵气更好看。

最后附一首歌谣
春来春去
云聚云散
至坚至脆
龙隐龙飞
玉兮石兮莫能测
得兮失兮莫奈何

 短评

这个色调真的很舒服啊……现在如果还有这么好的剧就好了……

7分钟前
  • 芊颖
  • 力荐

在一众清宫戏中犹如一幅油画,大气沉稳,华丽苍凉,朝堂戏其实就还好,我喜欢它的审美向,女性角色妆容服饰真是好看,色彩也好美。余少群偏柔和的气质与人物比较吻合,那份小心细腻特别好,张檬珍妃玲珑可爱,有种朦胧脆弱的美。慈禧老太的感觉好真,这版光绪比较阳刚,少了些儒雅羸弱,但表演还是很值得称赞的,特别是感情戏很感人,他的眼睛里有神采,这是以往忧郁版本光绪中少见的开朗。

12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力荐

中日合资的电视剧越多越好,中方可以向日本虚心学习如何处理剧务、化妆、服装、道具的细节,以及优良耐看的剪切手法。

15分钟前
  • 海德格尔
  • 推荐

立意比甄嬛要高,没火起来的原因大概是看着太揪心吧,毕竟那么沉痛的一段历史。

17分钟前
  • 弘与合欢
  • 力荐

经典之作,服化道太良心,演员演绎非常好,合拍剧的标杆,可以反复看的一部剧。

22分钟前
  • 如是
  • 力荐

第一次看的中日合拍剧,制作精良,服化道精美,演员演的也都很好,难得的好剧

24分钟前
  • 潇湘烟雨
  • 力荐

多好的剧啊,咋就没火呢?从主角到配角,演技秒杀甄嬛啊。服饰妆容配乐更不用说,细节上多讲究啊!日本人演的慈禧竟然比那么多中国人演得都好,第一次感受到日本人的演技。周一围声音真好听,本来以为是配音,原来是原声。路人转粉,期待《海上牧云记》!

26分钟前
  • Zeu | 紫发阿朱
  • 力荐

精致的排场。音乐上佳,但有洗白慈禧之嫌

31分钟前
  • 母神
  • 推荐

美丽无比

36分钟前
  • Tuna Bento
  • 力荐

这部剧要是放在现在一定会大火的,从色调到制作都好好,好喜欢

38分钟前
  • babysbreath
  • 力荐

很有历史感的电视剧了,演慈禧的田中裕子老师不光外形像,演技也棒,张檬的珍妃真漂亮,为什么要整容呢。此剧妆容和清宫画像几乎一致。

41分钟前
  • 小医仙
  • 推荐

这部剧妆容让我眼前一亮!上一次看到这么考究的清朝妆容还是电影末代皇帝!扮演珍妃的女演员可惜了,那时候多灵气!

45分钟前
  • 清欢
  • 推荐

服装道具精美,演员演绎出彩,剧本也还不错,怎么就没有红呢?木有天理啊

49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力荐

很久不看连续剧了,这部根据日本小说改编并由日本演员参演主要角色的电视剧确是让人耳目一新,除了情节有些硬伤外,演员、演技、服装、音乐都很出色,个人非常喜欢余少群的表演,如此清澈的眼神很适合出演风传要重拍的倩女幽魂里的宁采臣,老戏骨田中裕子也很有味道

50分钟前
  • 內啡肽
  • 推荐

难得的佳作。精致大气。尤其是张博的光绪皇帝特别出彩,是我见过的诠释得最好的光绪。感觉编导很克制,许多地方如果再煽情一点儿我肯定会哭的,但是他们收住了。

54分钟前
  • 香水瓶
  • 力荐

非常喜欢《苍穹之昂》里的台词:朕用了十年 证明自己不行 可你看看如今的天下吧 圣母皇太后你用了四十年 一样证明自己不行 你以为自己掌有天下可你真正掌握的只不过是紫禁城这一亩三分地 当面对着天下时你比我更加无力 至少朕是爱新觉罗的子孙 可以堂堂正正地坐在前面 而你 永远只能在朕的身后

55分钟前
  • 雪里花蕾
  • 推荐

给田中裕子打国际电话

59分钟前
  • 果心居士
  • 力荐

没有了大清 没有了皇上 没有救世之主 天下还是那个天下 百姓也不会怎么样。最后一集真是画龙点睛,民众的觉醒内心的善良才应是时代的主旋律,这些放到今天都一样,相见恨晚~可惜了这么好的电视剧没火,而甄嬛传那种钩心斗角唯权利至上的价值观剧却火的一塌糊涂,可见这是多么浮躁的一个时代。

60分钟前
  • 豆瓣酱大迷糊🌈
  • 力荐

所有拿圣母白莲花剧本演员都应该来看看余少群的李春云

1小时前
  • TurkeyTurkey
  • 力荐

这5星全部是给田中裕子的,其他女演员跟她一比真是太嫩了。P.S.片尾片很不错,新作品就选它了。

1小时前
  • 魚鰭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