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大海

HD

主演:安娜·帕奎因,蒂根·克罗夫特,克利夫·柯蒂斯,约什·劳森,托德·拉桑斯,艾莉拉·布朗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澳大利亚语言:英语年份:202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逐梦大海 剧照 NO.1逐梦大海 剧照 NO.2逐梦大海 剧照 NO.3逐梦大海 剧照 NO.4逐梦大海 剧照 NO.5逐梦大海 剧照 NO.6逐梦大海 剧照 NO.13逐梦大海 剧照 NO.14逐梦大海 剧照 NO.15逐梦大海 剧照 NO.16逐梦大海 剧照 NO.17逐梦大海 剧照 NO.18逐梦大海 剧照 NO.19逐梦大海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缺梦想吗?我只缺一艘粉红号

看到片名和介绍,真人真事,16岁女孩,独自帆船环行地球。眼前的画面就是惊涛骇浪、险象环生、逃出生天、憔悴褪皮的面容、衣衫褴褛的鲁滨孙、绝美的风景、浩瀚的大洋……这必须是张力十足的大片。

结果影片到1/3才出现巨浪滔天,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各类工作人员,以及杰西儿时的温馨画面占了多数时间,顿时感觉自己是不是对航海有误解?

我以为即使今天,这种行为绝对还是人类壮举,何况一个女孩。我以为的主线是按女孩航海日志或纪录片顺序来讲述。严格训练、按清单准备器材給养,认真规划路线,提前制定各种应急措施,严格实施,然后就是途中的各种意外、困难和挑战,女孩如何与大海搏斗,克服各种生理和心理的困难。中间插一些成长、父母的情节把动机和愿望交代清楚即可。

看完电影,感觉环球航海这事原来挺容易。随便就说服父母,随便就准备好一个粉红小帆船,随便说走就走。船上环境也不错,女孩妆容一直保持,经常换换时装,秀秀身材长腿,唱歌跳舞,精力旺盛,闷了就煲煲海事卫星电话粥,随便拍拍视频,淡水食品蔬菜不是事,然后随便斗斗恶劣天气,随便在大洋过个相当不错的圣诞节,无风时期随便发发小姐脾气,最后随便就完成了航行。200多天海上漂泊,金发依然那么飘逸,妆容依然耀眼夺目。

过巴士海峡时,有大型风暴预警,女孩随便选择挑战风浪不靠港,家人随便就同意了。看来太平洋风暴天气不算什么事。

滔天巨浪把小粉红拍入深海,人家自己翻身上来了,桅杆船帆甲板设施一点事都没有,绝对是科技与狠活。

剧中说女孩是不间断航行,遇到风暴天气都绝不靠岸。那么、修补、淡水给养是如何补充的呢?

看完电影,感觉过去那些航海家的恐怖描述基本都是吓唬人的。只要有一个小粉红,全球大洋任我游。

 2 ) 故事是个好故事,拍也确实没拍好

网飞真的很会找故事,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少女,独自跨越大海,进行环球航行——故事确实真的是个好故事

但我想真实故事比这电影要惊险多了。列出个人认为没有交代清楚的几点。

第一、210天的不间断航行,就靠出海时的补给就够了?而且还有几次风暴我想也会损失不少食物,不学点钓鱼捕鱼的技能靠罐头食品就够了?

第二、几次主要的危机化解都是“天助我也”的感觉,女主只需要做出决定,女主光环就能带她渡过险境。女主的粉红女郎号感觉比路飞的桑尼号还要厉害。

最后,这样的人类壮举,不是单单靠梦想和坚持就可以的,需要更多的技术,电影里对女主航海技术的描写真的少之又少,我相信故事原本的16岁少女一定是经过很刻苦的训练,航海技术一定是出类拔萃的。

不过通过这个电影也了解了,阅读障碍可以通过标颜色来解决,也许在万千头绪的繁琐生活中聚焦也能解决我们的大部分问题吧!

 3 ) so

抛弃别的不说,这个导演的手法和镜头就好像小学刚毕业还在老师指导之下一样,我要是投资人就打死它了🙄为啥需要140个字呢,豆瓣老板弱智了吗,它需要更多的文字才能学习不落伍嘛,140140140140140140110120111119911,我去年买了个表,我一直在想这个表送给谁,送给140吗,140sb,and for ever

 4 ) 只说航海

首先强调一下,电影是按戏剧的形式还原杰西卡独自航海的故事,矛盾,冲突,阻碍,灵魂黑夜这些元素一个都没少,基本完整的展现了她怀揣梦想,实现自我的过程。

然后就只说说航海吧。影片最后有一个细节说:“至今,杰西卡仍是一个航海爱好者…”也就是说,她有可能还没有拿到国际海员证之类的专业航海证书。对于一个业余航海爱好者,有阅读障碍的16岁女学生来说,环球航海有多难,可想而知,且,她驾驶的是无动力帆船,有风靠风,没风等风,这对于她来说绝对不仅仅是个梦想那么简单,更重要的还有运气,和“小粉”的船体工艺以及最最最重要的-冒险精神-“现在的人都不冒险了”,从哥伦布,麦哲伦完成环球航海以来,航海冒险就一直是 西方国家赖以评说的资本。

时至今日也是如此。个人有幸跟随中国的帆船船长跟船(动力帆)体验了航海,遭遇了剧烈晕船,船挂暗礁,暴风刮走救生艇,船体漏油等小危险,当然这些在专业的航海过程里都是稀松平常的,但对于从未有过航海体验的我来说,每个都是令人担心甚至恐惧的,尤其是在狂风暴雨中,被暴风刮到暗礁盘上,船底卡在礁石缝隙里下不来,只能等12个小时以后的早上涨潮之后才能有脱险的可能,只是可能而已,风暴狂虐船体,我们每个人(6个船员)都必须冒着暴风雨在甲板上帮船长拉住海锚,转动桅杆,以期望能借助风力从暗礁群中脱离,那种被暴雨狂风撕裂的感觉,永世难忘,我们就像被暴君惩戒的臣民,力量悬殊,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在无望的挣扎中,尽一份本分,至于结果,无从得知,那晚,在那片漆黑(暴风雨吹断电路,好像是)的船上,我尽然偷偷写下了遗言。哈哈哈,不过后来,疲惫过度中睡去,醒来后的早上,船已经顺利脱离险境,而船长和大幅(其实也是厨师)一宿没睡,只见他们在风雨后平静的海面上升起主帆,带我们返航,神奇的是,大海仿佛要回报我们的拼搏精神似的,不远处一大群海豚鱼跃而至,当时那种感受,无与伦比。

这次航海之后,我对航海真的是有了重新认识-大海并不以任何人,任何生命的意志为主导,梦想,意志,自由都不行,自然规律就是自然规律-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那本书里,伊波利特在他的(声明)里所说:既然死这样可怕,自然规律的威力这样大,那又怎么能战胜它们?人类自认为征服了高山,征服了海洋,贪婪的索取,无度的破坏和污染,然后无需付出任何代价,然后又试图去保护,去敬畏,讨好一般的与自然与海洋和谐共处…殊不知,不管敬畏与否,为自己的破坏负责与否,都要经受自然,大海的馈赠,美景,海洋生物,提供氧气的海藻是馈赠,那么巨浪滔天,激进的暗流,荒芜的海底,无遮无盖的炙烤,孤独无援的日常,那也是“馈赠”。

地球,71%的海水,谈什么征服,索取就是索取,贪婪就是贪婪,人类在那点陆地上由于人口暴涨,资源有限,已经难以为继,所以向海洋伸出手去拿,不折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攫取。比不得离开海洋鱼类无法生存的海洋渔民,大部分人类吃鱼,吃海鲜只是为了满足口舌之欲。“这能吃吗?这个好吃吗?”仿佛,吃,成了海洋存在的意义。少吃海鲜又不会怎样,可少了鱼类和海龟,鲸鱼,海豚,海洋会“死”。

回到电影,回到电影,别想太多……

 5 ) 禁得住考验的梦想才是真的梦想

很幸运在研修课中听到某位老师分享的电影《筑梦大海》,看完电影,很有感触,推荐给各位梦想家们。 电影大意是九岁的澳大利亚女孩Jessica就确定自己的梦想是环游世界,并愿意为了它制定计划,付出努力,包括拜死里逃生的水手Ben为师,学习安全技能,打工挣钱积累经费……直到16岁终于实现了梦想,打破纪录,成为最年轻的环海人,鼓舞很多人继续勇敢追梦~ 我很羡慕,她的父母对女儿的选择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支持:没有因为她是阅读障碍或者未成年女生的身份,就掐灭她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没有因为她出海受伤的经历,就顾虑重重,阻碍她再次出发,没有因为担心风暴群可能淹没小船的风险,害怕失去她,就强行要她放弃这段旅程,最终还是艰难地将命运的主动权交给她来决定。贯穿始终的声音是“注意安全,我们和你在一起”,“我们相信你”。 我很振奋,梦想之路布满荆棘,既有外在的质疑,更有内心的恐惧,16岁的她都克服了!外在的质疑会因为目标坚定明确而消退,而内心的恐惧从不缺席,无论是波涛汹涌的风暴期,还是万里无云的平静期,它随时会出现。当风暴来临时,她需要保持高度集中和冷静,随机应变,做好一切准备以应对风险,而当一切归于平静时,她面对的是深深地孤独感,数月漂泊在海上,即便是定期给家人电话联系,也很难说清此刻的心情,与船上的玩偶互动,得不到任何回应。 Jessica克服内心的恐惧这部分的过程,非常打动我,她一连数周面对宁静的大海,“No wind, no waves”,得不到任何人的回应,看到美景也觉得平淡无奇,孤独感让她产生了迷茫、焦虑和抗拒,不愿意与家人老师交流近况,几乎快要自闭,甚至打算摆烂,随着小船自由航行。没想到最后让她走出来的还是梦想,因为它,她主动和妈妈坦诚自己的孤独,诉说自己的委屈,在镜头前坦诚自己的脆弱,悟出“这个世界荆棘密布,但有时候美如仙境……我并不总是乐观向上、内心强大、无所畏惧的,但我知道要为选择负责到底”。 她让我想起以前骑行宝岛的经历。当时在做足一个月准备的前提下,我规划了日均80~100公里的骑行路程。那时偶尔在路上看到动物尸体、车祸,随处可见的意外让我不得不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关注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突然窜出的农家恶犬。还记得最漫长的一天是从早上九点骑到了凌晨一点,那天实在太过安静,沿路只有蝉鸣,荒无人烟,天开始黑,唯一的光除了车灯手电筒,就是月光,就连鸟儿都按时回巢了,我却还在奔赴几十公里外的目的地,中部山区的路灯不像北部那样长亮,刚找见一丝光明,过一会又陷入一片黑暗~这天非常消磨我对已知目的地的耐心,甚至也让我一度觉得目标无法完成,随时要做好去最近的警察局求助的准备,但那也需要坚持再蹬十几公里才可以;上路欣赏美景的喜悦经常会在上下坡体力不支时消失殆尽,我到现在还记得在骑到80公里,推着车上坡之前,内心有个小人不断骂自己“你一定是个傻X,才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狈”,然后又继续激另一个小人的有力反驳“反正已经如此傻X,不如就少说两句,保存体力”……在这种种煎熬下,我没有多余的力气产生过多情绪,对困难不再抱怨,对犯错不再指责,唯一的信念是“没有人可以告诉你怎么做,你需要靠自己!”直到最后一天返回台北,喜悦感没有预期那样强烈,我异常平静,只是长舒一口气,迎着日出告诉自己,“我终于做到了。” Jessica胜利归来的感言与我当时感受很相似,分享给大家:“坚持做自己,这件事本身就会给人力量。我知道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有梦想的平凡人,完成这样的事情并不需要与众不同,只要找到梦想,坚定不移地实现它。”禁得住困难考验的梦想,才是真梦想~

 6 ) 此处,阳春白雪不可信,下里巴人最动情

杰西卡沃森独自完成了无间断航海,这是她所创造的数据:十六岁、二百多天、四万多公里、七次翻船以及高逾二十一米的巨浪…… 很明显,影片美化了这一过程,而且借由群像激发的情感,把氛围营造的清新喜悦,只留下年轻人最爱的朝气蓬勃…… 对于我来说,剧情已无必要,只是想放松一下,看看蓝天、白云、风浪、大海、暴雨及岩石等等,顺便了解相关知识,体会勇敢的心和自由的感觉,如此便好…… 想要对女主说,恭喜你,完成了一次由个人选择的自然界的优胜劣汰,这样的苦难才值得赞美。而做梦和追梦、敢想和敢做永远都是两码事,接受了独处时的凶险和苦闷,也必将收获希望给予的信念和成长,以及带给他人鼓舞的力量…… 最后,大海好美啊……

 短评

没有什么亮点,拍的平平

6分钟前
  • 本尊神灵
  • 还行

16岁女生环海,7次翻船,真人真事。这么好的题材认真拍成合家欢阳光励志,有些可惜。

8分钟前
  • 哗啦啦
  • 还行

一个普通女孩,一颗勇敢的心

11分钟前
  • 通叔
  • 推荐

感谢影片让我了解了一位16岁女生的经历。如果再让我回到十六岁,我能否坚定的去实现梦想?

12分钟前
  • 成为个农民
  • 力荐

作为被社会毒打的成年人,真的需要看这种追逐梦想的少女的电影。尤其是,它实际上上真实发生过的。

15分钟前
  • 李格非
  • 推荐

主要因为真人真事,片子拍得平淡如水……

16分钟前
  • kinder23
  • 还行

一家子好温馨好有爱,女孩的航海历险几个场面惊心动魄,看到真人时突然很感动,真了不起!!

21分钟前
  • 阳光清清
  • 还行

励志

26分钟前
  • 阅尽千帆拭风尘
  • 力荐

一个16岁女孩,独自航海全球,经过几十米高的巨浪,巨浪这场戏还可以,船都直接被浪打翻沉海了,但是后来又自己冲出海面了。

30分钟前
  • 梅洛哥
  • 还行

十六岁女孩无间断环球航海的故事。我觉得电影可能还是拍得太轻松了。看最后的字幕,女孩遭遇了七次翻船,可想而知整个过程非常地不容易,可是电影中只有一次,给观众的险象环生的感触并不深刻。电影里展现的女孩最大的困难是无风的几天,可能完全没法前进确实给女孩不小的打击,内心也遭受了很大的折磨,不过我觉得每一次翻船对身心的历练不会小于无风的几天。难道每一次翻船都是靠运气活命?把整个航行的努力归功于运气,应该是对女孩技能和坚韧品质的不尊重吧。片尾看见女孩的原型才觉得真的太不容易了,原型比演员看起来小太多了,才十六岁,真的厉害。

35分钟前
  • 蒙奇D
  • 还行

小粉征服大海

38分钟前
  • 爱影
  • 推荐

典型的主旋律片,所有情节都在预料之中,太一般了,最多两星,多给一星是因其基于真事,难得一小女子孤身完成帆船环球之旅。

43分钟前
  • 天D行者
  • 还行

一个16岁女孩,独自航海全球,经过几十米高的巨浪,经过几天无风的停滞,经过多个月孤独,战胜恐惧、战胜沉船、遵循梦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怀抱,为不屈不挠的精神热泪盈眶!

47分钟前
  • 凌风
  • 力荐

澳洲从不缺少冒险精神 但作为电影 还是应该多交代一下梦想产生的过程

50分钟前
  • 地球流浪者
  • 推荐

女主漂亮。

55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还行

me: spent enough time/energy on things/ppl that never felt right.

57分钟前
  • 🍄
  • 还行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但是故事本身很平淡,没有什么剧情上的起伏。还是不值得。

1小时前
  • 玉木大河
  • 还行

挺不错的,但同类片看太多了,己无感。

1小时前
  • 还行

影片采用了雙線敘事的拍攝手法。第一條線從傑西卡試航失利開始,依次展現了她挑戰環球航行的全過程。而第二條線,則是回顧了兒童時期的傑西卡情迷大海、立誌航行,以及和教練布萊恩特相識的經過。兩條線索相互交織,依次展現,有效地控製了影片節奏,並使劇情的展現更加完整。整部影片從頭至尾都洋溢著積極向上的精神,在關鍵部分所驟然響起的配樂或插曲,也都輕松歡快,從而將影片打造成了一部典型的青春勵誌電影。雖然影片有美化過度之嫌,敘事也略顯平淡,但影片中所傳達出的不畏艱難,挑戰自我,追逐夢想的精神,還是打動了許多人。雖然我們不太可能像主人公那樣去駕船遠航,但我們卻可以憑借這種精神,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克服自己所面臨的困難,去追逐自己真正想要實現的夢想。這或許才是這部電影的真正意義所在。

1小时前
  • 豆乳玉柏麟
  • 推荐

星空里那一幕好美,永远佩服有梦想能坚持的人。

1小时前
  • JoJoLa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