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HD中字

主演:Guy,Bedos,丹尼尔·布鲁尔,Philippe,Chaine,杰拉丁·卓别林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1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1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2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3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4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5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6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13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14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15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16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17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18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19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当他们垂垂老矣

前段时间微博很流行讲闺蜜老了以后见面的画面,你89,我90,见面彼此牵着手问,现在吃得下几碗饭,身体是否还康健;分别时依依不舍,想着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老年问题是很多人随着年华离去都要面临的问题,这部电影的关注点很好,老了是孤独的老去,还是去到敬老院跟各种老人一起生活,亦或者和老年的至交好友生活在一起。电影里一直最活跃的Jane最早逝去也在意料之中,很多人感动于最后一幕在她逝去后,她那位有健忘症的老公Albert一直找Jane,其他朋友不忍心告诉他Jane已经不在了,就跟着他一起找;我更感动的是Jane的葬礼,粉紫色的棺材,旁白用她的声音娓娓的诉说着她期望大家做的事情,比如不要哭,一起围着她的棺材喝酒,甚至可以把酒杯放在她的棺材上,但一定要在她下葬前离开。话语里让人感觉到欧美人对于死亡的接受与淡然。只有一生过得很幸福或者很满足的人才愿意平静的接受死亡吧。相对而言,中国这样淡定的接受的少很多很多,我们老一辈的人总是辛苦一辈子,老来如果子女不孝顺就更加辛苦可怜。
我希望将来我老了,不独居,有老公和朋友陪着。坐着摇椅晒着太阳晃荡晃荡离开。会好幸福吧。哈哈。

 2 )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关于高龄生活共同体

(芷宁写于2013年10月7日)
   “真奇怪,我们千算万算,从车子到房子都投了保险,甚至买了人寿保险,可我们对晚年毫无准备,我们最后几年到底该做些什么。”在影片《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Et si on vivait tous ensemble)》里,简·方达饰演的让娜如是说。的确,当年老体弱还是猝不及防的迎面而来的时候,当腿脚变得不灵便、记忆极速衰退、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的时候,准备得再充分的人也会感到慌乱无助、仓皇失措的。
  如何度过“生老病死”的后三个命题,在当今老龄化趋势愈发严峻的社会大环境下,凸显着重要性和必要性。闲聊时,很多朋友也谈及将来住在一起养老的话题,就像这部影片中呈现的那样,不过,老友们聚在一起养老,虽是个不错的想法,但要做好长久忍耐彼此各种怪癖或毛病的心理准备,要有包容之心,迁就彼此的惰性、健忘、糊涂和固执,就像片中的五位老人一样,虽然年轻时的荒唐和秘密会因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而曝光,但是如何面对过往,如何应对当下,如何相助未来,则暗含着智慧的一面。
  在如今生活节奏过快的现实下,指望子女养老其实是极其不靠谱的想法,片中年纪最长的阿尔伯特就指出:“生活变得过于纷繁复杂,年轻人忙得不可开交,连好好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然而按照子女们的意愿入住养老院,在那个充满着垂死的陌生人的环境里苟活,似乎也不是多数人心甘情愿的。于是,片中的让、安妮、克劳德、阿尔伯特和让娜,这五个有着四十多年深厚友谊的老朋友决定住在一起,以便相互守望终老,即便生活环境变得拥挤繁乱了,彼此也都需要体谅对方,并随时准备为他人收拾残局,但仍不乏快乐美好、意趣相投的时刻。
  人一旦老去,就似乎有成为“万人嫌”的趋势。影片开始不久,一直致力于社会活动的让,在参加集会游行时,无论言论怎样敏感激烈,都会被忽视,警察宁可抓捕妇女和孩子,也要绕开发白老人,影片以这样调侃的方式,将年老者的尴尬摆在了观众面前。而让娜去挑选棺木时,看到清一色的沉重色调,让生性活泼、外形保持靓丽的她不满,那些沉闷的色彩,仿佛意味着年老衰亡就将和一切明朗鲜亮的事物无缘似的。
  本片显然不是简单的吐槽年老将死者的弱势和悲凉,它以诙谐幽默的喜剧方式、轻松愉快的基调、细致精妙的手法,带来了一个老年生活共同体式的故事,好似一种养老模式的实施和观摩,在剧情行进间,还不断给出乐观积极的启示——垂垂暮年也可以尽可能快乐地度过余生,只要你愿意。
  单看影片的海报,很多观众或许会想起那部英国影片《最好的玛丽戈德涉外饭店》,不过,这部法片的人物设定和剧情安排更为自然,有着典型的法片小品明丽通透的风格,之前多是拍摄纪录片的导演罗贝林,将影片整体呈现的轻松精巧,幽默风趣,温馨感人。影片的阵容不容小视,影帝影后云集,表演丝丝入扣,年纪奔八十的简·芳达依旧风采迷人,五位主演的年龄加起来几乎到400岁,相较之下,《再见列宁》中的丹尼尔·布尔赫饰演的课题研究者则年轻得犹如孩子了。
  在生命的终端,想要优雅的老去、死去像是个极致的梦,然而有个性的让娜做到了,她的葬礼符合她的性格和做派,粉紫色的棺木替代了沉重色,她要求亲友们不要哭泣,围着她的棺木喝酒,甚至可以把酒杯放在她的棺盖上,且要在她下葬前离开……
  柏瑞尔·马卡姆说:“可能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让娜显然知道如何让她的朋友们远离悲伤,然而她的那个患有健忘症的丈夫阿尔伯特却不在她的“可控”范围内,在她死后,阿尔伯特还是每天习惯性地寻找她,朋友们不忍心告之实情,只好陪伴着,边呼唤让娜的名字边寻找…
  此时,伊坂幸太郎的话显得哀伤而真实——“无论共有的时间有多长,消失的时候,总是各走各的,孤身一人。”
(杂志约稿)
http://nicolew.blog.hexun.com/89707786_d.html

 3 ) 当我们老了

长假看了一部法国电影《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非常的有意思。讲述的是5个老年人,居住在一起。他们都是超过40年的老朋友。

对于衰老和死亡,到底应该怎么面对呢?不同文化不同国度的老年人,想法会一样吗?

每个人的人生,从来不会有完全同样的境遇。所以,人们能够做到互相理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现在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不愿意进入一个集体。大家越来越注重自我的独立性。平时生活中的交集是越来越少的,更别说公共生活了。而共同居住,似乎让自己裸露在别人的面前。这是需要勇气的一件事。

而到了晚年,退休了,衰老了,儿女成年了,该怎么生活?就像电影中简方达说的:“我给车子、房子都买了保险,给自己买了寿险,却忘记了晚年,不知道该如何度过晚年。”

在我们的国度,家庭连接得比较紧密。更别说,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实际上是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还得帮子女带孩子呢。这样说来,他们并未有独立的空间来面对自己的晚年。

欧美的老年人,或者,只是说这部电影里的五个老人。他们没有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独居的克劳德是个摄影师,丧偶,有儿子,但没有同住。儿子经历了丧母,其实也时时为老父担心,但是他的方式是提议送克劳德入养老院。克劳德本人对这个提议一贯是拒绝的。

然而,人老了,仿佛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做主了。克劳德因为心脏问题住院了,然后被转到了养老院。养老院里都是垂垂老矣的面孔,即使克劳德这样不服老的人(他的心脏病是在招妓的时候患病的),那些人在他的照片里也只有垂死之相。

他的朋友阿尔伯特与让·娜夫妇,社会活动家让和安妮夫妇与他相识超过40年。在一个周日,去养老院看望克劳德的时候,发现他的惨状,于是收行李的收行李,堵门的堵门,拿着他的行李推着他的轮椅,直接把他从养老院里偷出来了。

顺理成章的,住到了让和安妮的家。为了互相陪伴和互相照应,让娜决定和患老年痴呆症的阿尔伯特也搬过去一起生活。

阿尔伯特与让·娜养了一条狗。阿尔伯特患了老年痴呆症,经常记不住是否遛了狗。而他的老伴得了肿瘤,却把消息隐瞒了下来,坦然的跑去棺材店订制棺材。阿尔伯特在一次遛狗的时候摔倒了,进了医院。他的女儿直接把狗送进了宠物收容所。恢复出院之后,克劳德和让为了逗老友开心,去狗狗收容所把狗狗奥斯卡接了回来。但是老人们腿脚不灵便,于是让娜雇了人类学博士生丹尼尔给帮忙遛狗。

让和安妮会发生争吵,因为安妮总想着让孩子们多多回来。听克劳德说建一个游泳池,孩子们会喜欢,她真的偷偷去看游泳池,然后自己回来在院子里测量。直到挖掘机开进园子来挖掉了让的菜地。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衰老。即使老去,白发飘飘,也依然会有自己的乐趣,比如克劳德对性的执着,让年轻的丹尼尔给他买伟哥;而阿尔伯特,用笔记本对抗他的健忘,把一切都写下来;让娜回避着她的疾病,仿佛并不存在;安妮固执的在凋敝的院子里挖出一个巨大的游泳池,只为了能多多看到孙子们;让,尽量的帮助他的朋友们,为街头的妇女和儿童呐喊,仿佛并未老去……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生命必然会走到尽头。让娜平静的病倒,生命随之终结。即使,那么优雅那么美的让娜,也无力抗争自然的规律。

她选了一副粉红色的棺材,遗言说希望大家来参加她的葬礼是快乐的,可以喝酒,可以把酒杯放在她的棺材上,不等结束就离去……

最早离开的人,其实可以最少经历丧失终生伴侣的痛苦吧。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她是可以快乐的。即使,她曾担忧着阿尔伯特:没有我,他可怎么办啊?

最后和老朋友们共同生活,很大一部分,让她的心放下了。

影片的最后,健忘的阿尔伯特四处寻找让娜,而其他三位不忍告诉他真相,也去帮他寻找,四个白发老人,步履蹒跚的在大街上寻找已经消失的爱人、朋友……

我的好朋友也曾跟我说,等我们老了,就一起生活。

说起来很美好,只是,最后到底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啊。

生命是脆弱的。漫长的岁月中,最后,我们还会像现在这样吗?友情能随着岁月一样绵长悠远吗?

不确定的事情太多。

就像未知的未来。就像我的死亡焦虑。我能够想象到最远的未来,就是40岁的时候,我也许会死去。

但是,有了孩子以后,又想,这样她会太早经历丧亲之痛,也许需要活得更久一点。

只是,当我老了,孩子会愿意和我生活在一起吗?还有朋友吗?还是会一个人孤独的对抗着生命的终结呢?

当你老了,会是什么样呢?你会想象吗?

 4 ) 生活和爱与年龄无关

真是一个失败的喜剧片!

这是我第一次看此类影片,原只想随便找个喜剧看完便睡觉,但看完此片的我,久久无法忘记影片里的情节。之所以说它失败,是因为此片真是赚足了眼泪!

影片画面感很强,处处风景唯美,五个年近八十的挚友不甘于儿女的安排去养老院受人‘’照顾‘’,决定好生活在一起。我们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这就是他们的中心想法。克劳德行动已经不方便,被迫于儿子的安排住在了养老院,两位挚友以及其挚友的妻子四人一同探望,克劳德是位摄影师,他知道自己马上就会死去,所以拍下了养老院的工作年轻人和与他一样孤独的老人。挚友们知道克劳德并不开心,让不愿自己的挚友在七十五岁死在养老院,于是在四人帮助下克劳德顺利逃离了养老院。这一幕让几人显得特别年轻,我甚至差点忘了他们的年龄和皱纹已经行走不便的腿。影片中一家人温馨的聊天、就餐、游戏是最美好的一幕。还有刚刚搬到新家克劳德的儿子想接父亲回到养老院时,让与妻子安尼怼其儿子的画面,实有年轻的感觉,以及安尼和让在铁门边的笑,是最令人感触和温暖的一幕。

让那的丈夫(我忘记了名字)请了一位大学博士德克来照顾自己的狗,同时也算是保姆,与其说照顾,倒不如是一起生活,德克与他们相处的融洽。还帮助他们一起在花园建好了一个小型游泳池。最喜欢的是德克与简·方达饰演的让那每天出去遛狗的对话,七十多岁的让那与德克之前站在一起毫无年龄感,她累了就依靠在德克的怀里,有时竟会觉得很配。让那是影片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她时尚,她热情,她阳光开朗,善解人意,甚至感觉是个小女孩生。

影片最后以让那的死为终结,让那的病复发,但她没有告诉丈夫,她梦见了粉色的棺材,她告诉德克自己选的安葬地,她不喜欢那种带着编号的小小骨灰盒,她希望自己的墓旁有玫瑰藤架,下面有可以让人休息的长椅和凉亭,也希望朋友们可以在她安葬时开香槟,把酒杯摆在她的棺材上面,她并不介意,反而会很喜欢这些,我很喜欢让那的这些遗言,我也无法忘记它们。让那死后,生活依然继续,但是让那的丈夫醒来却忘记了让那死去,他说他要出去找他,虽然说这句话的时候毫无伤心的感情,但听者与看者也明白影片这句话的含义,本以为挚友们会告诉他让那已经死去,这样真的会很伤感,但是挚友们却说我们与你一起去找她。

影片结束,四人在某学校的操场呼唤着让那的名字,好像她真的就没有死去,而是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这一幕最感人,也最温暖。操场上的年轻人与这四位老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就那样慢慢走向远处,黄昏下的白发者们的呼唤与伤感,他们一直都在想都在安排自己的老年,都在准备着一切,却想象不到自己正处老年所会发生的一切,无力抗拒那样的自己却只能接受,所幸身边还有一群挚友们,相亲相爱相互陪伴。

 5 ) 度尽劫波兄弟在

这是一个只有法国人才拍得出的电影。
五个性格迥异、经历不一,但有着数十年友情的老人——安妮、让夫妇,阿尔伯特、让娜夫妇,和鳏寡老人克劳德——相约住在一起,共同生活,以求相濡以沫,抱团取暖,一起抗拒老年的孤独和无助。
然而,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近了臭,远了香。”当五个人真的住到了一起,彼此的矛盾与冲撞便随即而至。几个老戏骨级演员本色的表演
最大的冲突是阿尔伯特发现四十年前,自己的妻子让娜以及让的妻子安妮居然都和克劳德有过一段婚外情。
秉性温和的阿尔伯特尽管难以原谅妻子与好友,但还是隐藏起自己的情感,而脾气暴躁的让咽不下这口气,对着克劳德愤怒地挥舞起餐刀。
也许,在四十年前,两个丈夫发现妻子红杏出墙,必定都会先拔拳相向,而后拂袖而去,从此改写各自四十年的人生轨迹,于是也断然不会出现今日合居的奇迹。
幸亏他们都一直蒙在了鼓里,让这场冲突延宕到四十年后才爆发。然而,时间是一个过滤器,漫长的时光早已经滤去了生活的残渣,沉淀了平淡而又深厚的亲情与友情。虽然,嫉恨的心病不会倏然而消,否则不能见出两个男人对妻子的依恋,但此刻治疗心病的良药只能是谅解与宽容。在嫉恨和友情两者之间,两个丈夫选择了后者。他们谅解了妻子的过失,也宽容了往日的情敌。阿尔伯特悄悄撕去了记载妻子那段婚外情的日记,让也向克劳德伸出了和解的手。三个老男人,三双苍老的手又重新握在了一起。的确,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夫妻、老友之间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芥蒂和恩怨?真可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
身患绝症而又拒绝治疗的让娜首先离开人世。此前,她早已订购了极其另类的粉红色灵柩,设计了墓地的花草装饰,嘱咐朋友们可以在葬礼上品尝美酒,但在下葬时一定要离去,并且将酒杯留在灵柩之上。如此种种,显示她出对死亡的豁达、坦然的态度。
鳏寡多年的克劳德是名摄影师,一直风流倜傥,即使年迈古稀,重症在身,依然性趣不减。“食色,性也。”既然性是生命的本性,那么他的所作所为,或许只是证明了残存的生命活力与生命的存在。影片临近结尾处有一个镜头:克劳德投过虚掩的门户,看着两个年青人忘情地做爱,露出了一种欣赏、赞美的神情,这神情意味深长。
电影的结尾:已经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阿尔伯特恍惚间忘了妻子已经离去,又像往日一样执意要去寻找。老友们和青年丹尼尔没有拂违阿尔伯特的意愿,一起陪伴他去寻找。广场上,几个孤独的背影,几声嘶哑的呼叫,让人感到凄凉,也感到温暖。不知此刻,老人们是呼唤让娜魂兮归来,还是在预演自己的葬礼?这让人想起了老舍《茶馆》的剧终,茶馆老板王德利和老茶客,绕着舞台徘徊,舞台上纷纷扬扬,飘洒着白色的纸钱……
   
 电影链接:http://v.360.cn/m/fajiZUP7RHL7SB.html
   
   
   
   

 6 ) 我们终将老去

当我们老去,我们要如何生活?25岁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这个年龄,不管我愿不愿意,初出校园的稚气已经褪去,被社会被现实裹挟着跌跌撞撞地前行。整天为了生计奔波,还谈不上建立自己的事业;爱情成了一件奢侈品,人生的伴侣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待着。我也知道,我们终将老去,会面临一系列让人后怕的问题。但是双眼只是被目前的境况遮挡,无暇去想想若干年后,垂垂老矣之时,我们将如何生活。
周末的黄昏,刚刚睡醒,刷朋友圈时,看到一个朋友分享了这部电影——《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闲来无事,就开始看了下去。
简单地概括,这是三个老男人、两个老女人和一个年轻人故事。(原谅我这么直白,为了描述方便嘛,有一天我也会成为老女人的,哈哈)。克劳德——一个患有心脏病却还时时想着出去风流的老头儿。让娜——一个患有重病,却刻意隐瞒丈夫,不愿接受手术,乐观优雅的老淑女。阿尔伯特——让娜的丈夫,患有健忘症,会随时在备忘录上记录上每天的生活,但健忘的毛病还是时时让人抓狂。安妮——为了能多见见孩子们,固执地要在花园中建一个露天游泳池,和丈夫常常为了小事争吵。让——安妮的丈夫,一个天生的活动家,最初便是他提出了五个朋友一起生活的想法。德克——一个博士生,为了自己的课题研究老年人的生活,和他们住在了一起,照顾他们的起居。
影片里,让娜随口的一句话引人深思:真奇怪,我们千算万算,从车子到房子都投了保险,甚至买了人寿保险,可我们对晚年毫无准备,我们最后几年到底该做些什么?影片里的各种小细节,让我觉得衰老真的是件很可怕的事情——记忆衰退(像阿尔伯特那样得了健忘症就更可怜了)、行动迟缓(克劳德洗澡里躺在浴缸里没法儿动,只好求助德克帮他拿洗发水,看了实在是心酸)、儿女淡漠(让娜深知,如果自己离去,女儿是不愿照顾阿尔伯特的,所以她也非常赞同五个人一起生活;克劳德的儿子还算爱他,但是却要把他送到他痛恨的养老院去)……四个人去养老院探望克劳德,看到了养老院老人的各种惨状(目光呆滞、百无聊赖、被看护粗暴对待等等),下定决心搬到一起住。四个人推着行李,像劫持一般地将坐在轮椅上的克劳德带离了养老院,场面实在是温馨又搞笑,难忘克劳德脸上洋溢着的孩子般的笑容,有这么一群可爱的朋友相伴到老,实在是一种幸福。
生活在一起却并不是那么简单,所有的小怪癖和小秘密,都在同一个屋檐下展露无遗。健忘症的阿尔伯特洗澡时忘了关水龙头,让安妮的房子整个被淹。已经七十多岁的克劳德还想着让德克帮他弄到伟哥好出去寻欢作。同住一个屋檐下,克劳德还和年轻时的情人——安妮和让娜隐秘地调情……当阿尔伯特无意中发现,四十多年前,克劳德和让娜、安妮都有过外遇,健忘的他愤怒地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备忘录中,纠结之中,他还是告诉了让,安妮曾在年轻时背叛过他。但最终还是撕掉了那页纸,告诉自己,他不想记得这件事。晚上,老友们一起在还未建成的泳池中吃晚餐,矛盾终于爆发,愤怒、争执、博斗过后,还是和解了。两个女人躺在床上聊天,惊讶地发现年轻的时候,克劳德曾同时和她们两个人保持情人关系,却也只是淡淡地感叹了一句,他精力可真旺盛。三个老男人,握手,拥抱,一笑泯恩仇。也许这便是岁月和友情的魔力,那些在年轻时看来不可饶恕不能容忍的事情,在年老时,都幻化为一阵风轻轻散去。
让娜最早地离去了,葬礼和她想像中的一样:在一行黑衣人中间,我梦到一個粉红色的棺材,别哭的太凶,我好好生活过。想哄我开心就来我的棺材旁边喝香槟吧,你们尽管可以把杯子放在上面,我不给你们订什么规矩,我只希望你們能在我下葬之前离开,这时候我希望你们已经入席并准备美餐一顿,还有別忘了在夏日炎炎時到我的花架下乘凉。
电影的结局,泳池终于建成,如安妮希望的那样,孩子们都涌入家中相聚,但是她却感叹,实在是不想再举办一次了。也许这便是生活,孜孜追求,得到的那一刻,却发现并非自己想像中的那么美好。让娜临终前还不忘雇了一个大胸美女来和德克一起工作,她这是有心成全德克的喜好吧(喜欢大胸的异国风情妹子)。
    结尾处,健忘的阿尔伯特根本不记得让娜已经离世这件事,焦虑地四处寻找让娜。而这几位老友,不忍告诉他事实,跟着他一起来到大街上,大声呼喊着让娜的名字,也许这就是导演想体现的小温馨小浪漫吧。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终将老去,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当我们垂垂老矣,我们将以何面目去度过余生?影片中的老人们还算幸运,有几十年的老友和爱人相伴,有还算富足的生活,聚在一起,打发这无聊的时光。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让娜,一直到老都能活得如此优雅迷人,率性而又随意,我又多了一个偶像了。希望当我老去时,不必再为生活奔波,身边也能有爱人老友亲人陪伴,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便是和他们一起慢慢变老。
嗯,好好奋斗吧,还算年轻的菇凉!

 短评

结尾妥妥地看哭了💦如果我老了,怎么办?TT

9分钟前
  • NuurJannah
  • 力荐

“当夏日炎炎时,你们要来我的花架下乘乘凉啊。”

14分钟前
  • 绒布狗子
  • 力荐

我现在真有在想老时会是怎样

18分钟前
  • 到底凡人
  • 推荐

这大概是我们梦想中的老年生活吧。 人到暮年,最后几年该怎么过。 发现让娜跟克劳德的外遇,纠结再三把那页纸撕掉选择遗忘。 让娜去世之后,所有人帮他一起找让娜的片段,好感人。

23分钟前
  • 一头鹿
  • 力荐

意义大于内容的作品,不仅仅是老龄化,也关乎那一代人的生活态度。

25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还行

这是部有意思的电影,一个老花花公子和被他戴了绿帽的两个老朋友,以及他两的老婆同时也是他前情妇的晚年同居故事!真实有趣、从容淡定。不得不佩服法国电影的特立独行和市场的成熟。

29分钟前
  • 孝宸
  • 还行

主题很好。没拍好。

34分钟前
  • 李湘
  • 还行

如过我们老了

37分钟前
  • 花生顿DC
  • 推荐

爱是永恒。

40分钟前
  • 乱.
  • 还行

老来俏

42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养老院和结尾大家一起出门找让娜的那段好感人。

47分钟前
  • 仰望星空不好吃
  • 还行

丹尼尔小甜甜【

48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ww,片尾不禁也喊了出口。你知道我在找你吗?谢谢你,成全了我的回忆和所有的思念,也是我坚守下去的信仰。ww

49分钟前
  • walle & eva
  • 力荐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54分钟前
  • 小爪
  • 力荐

进电影院,发现都是中老年人,虽然其实就是针对老年人的老年电影,但法国浓郁气息存托下的搞笑,玫瑰色棺材的悲伤,5个老年人加一个博士生生活在一起的各种点滴,都非常温情。亮灯的时候,好多妇女有感而泣。

59分钟前
  • sissle
  • 推荐

老着老着就死了。

1小时前
  • 专程路过
  • 力荐

喜欢听珍珍说法语~

1小时前
  • a little mark
  • 推荐

Pierre Richard est un amour

1小时前
  • Shudoku
  • 推荐

近年来的关于老年人群体的电影真是不错,信手拈来就是故事,处处都是内涵啊。如果我打算要老了,真该找些这样老来住在一起的朋友。

1小时前
  • 有猫阿宅
  • 力荐

★★★☆

1小时前
  • 考拉先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