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正片

主演:周海媚,林家栋,郭少芸,陈启泰,邓兆尊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年份:1997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1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2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3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4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5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6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13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14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15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16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17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18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19大闹广昌隆 大鬧廣昌隆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谁不是一边恋爱一边成熟

我是通过抖音发现这个片子的,对对,就是那段经典的镜头,青山小姐姐眼含热泪一枪打爆三人的头,我一边惊诧这是什么个情况,一边欣赏着他们三个的脸,那个时候的明星的颜真的是自然营养无添加,丝毫不含人工成分,就这么几个镜头,我觉得他们三个演技都很在线,于是决定一看。

其实小时候看过很多香港的鬼片,什么英叔做道长的那几年、喝美姨洗澡水的故事、舒淇小姐的办公室、龙婆大妈的穿越剧以及郑秀文用左眼瞥见刘青云的小世界等等,他们有的是喜剧与恐怖杂糅,有的是爱情与鬼怪交织,总之这系列的电影,很多都想通过鬼神这些相对极端的元素来凸显感情的价值。这部电影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看完这部片子,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明明故事发生的年代离我们那么久远,为什么觉得故事中的很多情节那么贴近生活,同时又在心里充斥着很多疑问,就像吴大维在剧中所说:“我是个坏男人,坏男人也要吗?”这两个女人为什么这么爱他,他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最后谁都不愿意退出?他为什么不知足,有了方茵还是要在外面偷腥?既然偷腥为什么只跟戴梦小姐纠缠不清?男主到底爱哪个更多一些?结尾最后三个人在伞下走又想表达什么?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是——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

电影讲述什么我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相信大家都看过电影,没看过的朋友可以考虑翻过去,下面可能会剧透。

我带着问题看了很多评论,大多数网友都没有能够回答我的这些问题,于是我带着问题又把电影刷了N遍。首先我们从角色名字入手,女主叫做方茵,就是“绿草如茵”的“茵”,真是寓意颇深啊。再来说男主——马光燊,“燊”的意思就是“旺盛”。我们都知道植物朝阳,哪里有光长哪里嘛,所以这里从名字上就暗示他们的缘分也不稀奇,只是女主“绿意盎然”早已藏在了名字中,可见名字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蛮大滴哈。很多人不知道青山小姐姐在剧中的名字,她其实叫戴梦,“梦”在这里就不多解释了,男科一梦,哦不,是南柯一梦嘛。

剧中前期有这么一个镜头让我印象颇深,男主每天看着街景不想女主也在每天看着他,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哈哈。要说女主能配这样的男主她也不是一般人,观察多日的她终于想到一个成功吸引男主的好主意——借着浇花的名义浇他一头“雨露恩泽”,完后还不忘继续留在那里一面俏皮可爱一面观望战果。男主先是呆萌而后会心一笑,我勒个去,果然是多年老司机。一段孽缘就由此展开喽。

为什么说女主不是一般人呢?除了上面说的这个桥段外,还有一个桥段也体现了女主的“不一般”。那就是她去窑子抓奸自己的老汉,看了“名场面”后一句废话不说扭头就走,而后一出苦肉计佯装自杀让男主愧疚万分追悔莫及不惜发毒誓和女二断绝关系,可没想到后面一语成谶,这是后话。那些窑子里的女人还等着看戏,我只想说比起女主,你们这些女人的段位还真是不够啊。其实可能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后面男主抓了明宝,正盘问他各种事情的时候,女主透过电台道出当初是女主在床上要求男主娶她的,他一时冲动就答应了。哎嘛妥妥的渣男一枚,但就说女主你明明知道他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才冲动答应的,你就非要把自己的婚姻毁在“争强好胜”这四个字上面吗?(为什么说争强好胜,前面的剧情有交代)

女主其实并不只有柔弱与善良,她也是有手段和野性的,前面说了手段,咱们来说说她的野性。男主误会她送证件的“好意”,她临走不忘气冲冲的上去推他一把;男主带她看女二的风骚她就敢和男主玩儿刀;最后一次抓奸面对女二的挑衅,她也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撕碧。其实越是有点本事的男人,越是喜欢带点野性的女人,就像《大宅门》中的李香秀,《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霸王别姬》中的菊仙,她们都多少带着几分相似,都影响并左右着整个剧情,所以说女人能够撑起半边天可真不是说说而已。

说完女主,我们再来说说男主。吴大维年轻的时候真的太帅了,这么能打的颜值放在今天秒杀多少小鲜肉啊。有人曾形容李诞和他老婆:有趣的灵魂不要脸,好看的皮囊瞎了眼。但到了男主马光燊这儿,变成了好看的皮囊他不要脸。这个”不要脸“是什么概念啊,拉着连女朋友还算不上的清纯小姑娘逛完赌场逛窑子,欣赏完别人床上的风姿还不够,改天还要拉着她再使劲欣赏一遍自己的。把女主变成“陈醋”还要告诉她虐待是一种享受,真是把“不要脸"体现的淋漓尽致呀。那为什么女主和女二最后还是一直不肯放弃他呢?

其实抛去他在爱情的不忠以外,他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外表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否则他也不会有机会去拥有一个“喜欢让女人争他”这样的爱好了。影片中对于三个人的家庭背景交代很少,女主多少还有一些,男主和女二就干脆一点没提。但也不难分析,男主应该从小并没接受过太多家庭关怀,否则对于赌场、烟管和妓院这种不良场所不会这么轻车熟路。另外能从事警察这一行业还做的有模有样直到最后警署基本都是他说了算,可以算得上事业有所成就。其次男主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呀。能一次又一次斡旋于两个吃醋的女人中间,最后能把借尸还魂前来复仇的女主三言两语哄去卫生间偷偷哭泣。该说话的时候说话,该强吻的时候强吻,连时机都抓的恰到好处,纵使女主不一般,最后也是毫无招架之力。再说第三点,男主再怎么生气,也没有动手打过女人。被女主划伤脸那次、被女二头上摔酒瓶那次(他要想反击,女主是不可能拦得住的)、甚至女二说要杀了女主时他那么气愤,可举起的拳头还是放下了。在整体素质偏低的那个年代,再加上没有什么文化,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另外从这一点也证明,其实他是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的。

让我们继续回到“这两个女人为什么这么爱他?”这个问题上。除了前面说到男主的那些优点外,对于女主和女二来说男主也满足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需求。女主情窦初开,男主的神秘和捉摸不透让他分外好奇;男主一共救了她两回,她和他的缘分早就纠缠在一起了。再加上他的放荡不羁、痞里痞气和女主从小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接触的男生有着天壤之别。女主输就输在第一次谈恋爱,陷得太深,她的家人也没机会告诉她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三条腿的男人满大街都是,咳咳。她的“争强好胜”恰恰是她不成熟的表现,但也因如此,他们的故事才会轻松又诙谐,随性而奔放。看着影片的前半段,我想很多人都会不禁想起自己也曾如他们一样单纯青涩向往爱情。

就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说说女二戴梦小姐。在男主的心里,最重要的也最爱的是女主方茵,戴梦只能算作他的情妇。就连电影中也从头到位没有人叫过她的名字,她的名字唯一出现的地方,是在她死后的灵牌上面。女二出身微贱,又从事着妓女的职业,想来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她泼辣的性格,否则在鲁迅先生所形容的“人吃人”的旧社会中,她早就活不下来了。她不像女主一样有显赫的家室,更没有家人的关爱与引导,为了生计不得不做着人们口中“下九流”的皮肉生意。她除了美貌和“那对利器”以外,就只有男主这么个穷小子了。只可惜,就连她仅有的男主,也没能拥有他的爱。从剧情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拿着钱包去广昌隆找马光燊的时候,一开始打着要账的名义,实际上却苦口婆心的劝说男主和她回去,如果爱情有先来后到的话,她是先来的那个。但是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没有哪个正常男人会和妓女谈恋爱,因为很难分得清哪个是感情,哪个是生意。

但是她不知道这个道理,她对自己的定位一直很模糊。她不管,也没资格管他有多少女人,他们之间,也不是确定的那种男女关系。男主移情别恋,她却连个名正言顺指责他的理由都没有,想到这真的很同情她。她在楼上看着他们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大办婚礼,她的心恐怕也随着新郎脑后的那个酒瓶一起碎了。在送上这份特殊的“结婚礼物”之后,转身哭泣的她也让这个角色变得立体起来。

其实他们三个,都是从小在家庭生活上就缺乏关爱的人。女主虽然有家人,但是缺失了父亲的爱,男主和女二压根就连女主的标准也达不到。他们虽然接触社会很早,待人接物可谓很有经验,但在处理感情的问题上都显得很不成熟。男主如果仅仅是因为性欲,他大可以出轨很多人,但为什么只和女二纠缠不清呢?我想一方面是喜欢女主为他吃醋,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童年缺爱的过分弥补。只可惜过犹不及,后来酿成悲剧。

菩萨惧因,凡人畏果。很多事你要说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我是不信的。故事最后男主中枪倒地,望着红着眼眶的女二,为了不让她内疚,便对她说:“我一直都没有爱过你,你走吧”。他其实是不想死的,女主让他殉情的时候他分明怂了,但没想到最后还是借女二的手上了路。女二也是用情至深的人,下的了死手,也做的了牺牲,更何况,没了他,她在这世上也没啥好留恋的。

郑明宝悟到了寺庙师父的禅机,把他们三人的骨灰放在一起,导演则通过片尾伞下上路的三人给了观众一个交代。一把只能容得下两个人的伞,男主和女主走在前方,女二跟在后面。女主经过这一世之后一脸情伤,完全没了当年活泼单纯的样子;男主则看起来成熟稳重了许多;女二仍是一脸痴情的望着男主,只可惜,她所期盼的是一份永远没有结果的爱呀。

 2 ) 各安其所,求仁得仁

今天有朋友重温了这部戏,然后跟我说觉得那个情妇很讨厌,同情方茵。

我说我都不同情,两个女的都有病。

她说总不能是方茵自找的吧,小三那样就合理吧。

我觉得

首先男主不论是行为还是言论都明明白白地告诉方茵他不是个好男人(在结婚前),是方茵主动找上男主,自信认为自己有那个魅力能让浪子回头,甚至在发现男主出轨后,用自残还是假自杀(太久忘记了)这种方式来挽回男主,最后落个被误杀的结局。

第二,别总说情妇是小三,男主在没认识方茵前就已经是个流连花丛的人,只不过方茵行了六礼上了花轿有了原配妻子这个名分罢了,从男主娶方茵那天,情妇的出现就可以看出她绝不是婚后才认识的,只不过婚后情妇不愿意断,男主又容易受诱惑,本性难改。

朋友说从电影最后撑伞的画面可以看出男主更爱方茵,我倒觉得是礼教造成“左妻右妾,妻前妾后”的画面,至于撑伞的手势,难道不能是男主习惯用那边手吗?

从男主说过的“不能一妻一妾吗”就可以看出,这个男人最爱的是自己,他要一个拿得出手的妻,也要一个玩得尽兴的妾。方茵所受的教育让他和她从本质上就有了区别,如此不同世界的人才让方茵不可自拔地被他吸引(当然前提也要男的长得好),男主起初也可能是因为方茵与众不同的气质所吸引,进而生爱而娶。

但要说最爱还不至于,不然也不会有情妇的事,虽然有情妇的勾引和后来各种极端行为,但一个巴掌拍不响,也可以说男的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但如果要这样说的话,那他干嘛不娶情妇,反而娶方茵,真的把下了床理智就上线了表现无话可说,所以方茵是妻,她是妾,就像古人常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究竟哪个是因哪个是果,谁又说得清尼,两个女人为了这样一个男人值或不值,也只有她们心里清楚。

剧尾有尼姑说“两个是缘,三个是孽。”

我觉得缘也好,孽也罢,不过是各安其所,各得其乐;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3 ) 《大闹广昌隆》:情字为何?情字何解?

《大闹广昌隆》是由陈果导演于1993年在香港上映的恐怖片,该片讲述了香港某电台播报猪肉价格的DJ,因一次误会被扔到水中,却为雨伞中的鬼魂所救,女鬼死不暝目,要到人世间清理一段两人之缘三人之孽的故事。

通过人鬼拍档组合叙事,鬼需要人帮助自己完成遗愿,而人又在与鬼的相处过程中生活被其慢慢影响和改变,从而实现一种双线的戏剧力。在香港九十年代的鬼片中这一模式盛行,如《胭脂扣》、《惊梦魂》、《鬼新娘》、《阴阳错》等,且几乎都是女鬼和柔弱小生的搭配,鬼有情人有意,无非寻仇和困情的主题,在喜剧和打斗奇幻之间让人满足。

《大闹广昌隆》就是起于情,主角的方茵在生前的一场三角恋中被意外杀害,冤魂未散徘徊人间。电影的点在于将方茵生前的一场三角恋拉的很大,叵测背叛的人性,肮脏的场合,性爱欢娱和方茵的痴傻狠狠的对立起来,人性被放在烤架上。

作为一只鬼,方茵是不够格的,失去了鬼的特色,既没有鬼魅之感也没有生前死后一种性格的反差,甚至于连走路都不用飘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物不立体,无论是主角的女鬼还是协助主角的郑明宝,都缺少自己的戏剧性需求和各自的线索,全都被搅在一起没头没脑。

片子想用两个群体:人与鬼和人与人之间的对照,表达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奸诈和恶毒,但所有情节的发生都没有来由,情节讲求因果逻辑,而电影的因果方面的制造太过缺失,故事线的发展显得生硬。

首先是女鬼的回寻就是不让人信服的。

男主是因为巧合和无意之间见到了那把伞,女鬼的主动性几乎丧失,她被无奈带回主角的家中,其次女鬼让男主帮自己带到广昌隆看了一眼之后,女鬼与当下时间的广昌隆之间就几乎没有交集了,女鬼并不是来复仇,她只是想找回自己的丈夫,女鬼是被自己的丈夫和情妇害死的,活着的时候又遭到了丈夫的无数次背叛,女鬼依旧如此执着的念着丈夫,几乎被有任何说服性,首先两者相识的时间很短便被在电影中建立相爱,可是相爱期间的感情的浓烈表现影片中也基本为零。

女鬼的人物弧度没有,整个形象和性格很单薄,因为戏剧性需求没建立好,你不明白女鬼是为了什么?为了复仇?并没有,女鬼只是来找到搭档用电台讲故事(导演本片讲故事的形式);为了情?女鬼方茵和负心汉马光燊两者之间在影片并没有多少感情的砝码。

没有需求,就没有动机,就无法引发行动,因此影片整体就在三个空间维度上晃荡:

私下里男主的出租房-电台讲述故事(串联时空)-过去时空的广昌隆,是一种生硬可以的呈现,只有在过去维度上的三角恋或者说奸情背叛的戏份中存在戏剧性,但是理由不让人信服,马光燊渣成那个样子,方茵依旧死心塌地。

其次是男主郑明宝和同事蕾莎之间的感情,影片中开头并没有表现前者对于后者的喜欢和暗恋,几乎没有交集,就在大家一起遇到女鬼之后,就殷殷切切起来。然后郑明宝隐瞒蕾莎带着她去挖方茵的尸体,为了给她还魂,被雷莎得知后责怪道你在乎她不在乎我,男主突然骂道,你滚吧~没有任何的缘由开始,没有任何力度的结束,知道这时导演做人物时体现郑明宝这个衰男的形象,后面男主说出,“我不值呀,三十处男,第一次拍拖,衰了三十年啊!”是为了让人同情,同时做出选择揭示人物真相,对照出男人与男人之间的不同,即男主郑明宝说出的不是每个男人都色情禽兽的。

同时通过男主气走蕾莎后可怜兮兮的模样制造氛围,在一人一鬼的情感上做文章:“为什么我喜欢不可以是你这种男人呢?”然后两人机缘巧合通过救女鬼身上不小心被蚊香燃着的火而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达到这一小段落的高潮,但这样的情感处理方式并不让人信服,鬼的迷离和人的真诚都没了,只剩下两个戏剧功能和头脑都无能的人物在彼此照顾,简直就是人鬼版的“阿呆与阿瓜”。

如果做鬼片的爱情题材,只是类型上讨“鬼”这个形式与符号的巧而没有发挥“鬼”本身的特点,就有点刻意和失落。几乎是相同类型的《胭脂扣》却要精品得多,如花被十二少失了约死后成鬼等待多年,只为了讨一个说法,给内心一个回答,一个“爱”字在人鬼之间、时空历史之间摆渡更让人思考,“情”字为何?“情”字何解?

影片的高潮就是对应着“大闹广昌隆”的“闹”,一群人相聚在一起接受命运的大审判,喜剧和夸张感的悲情交织,这算是影片最大的特色了。但影片的主题存在很大的问题,简直是毁三观的,即使是已经那么惨的变成鬼的方茵,生前遭受无数次背叛,导演依旧可以在氛围和男主的一声虚假的忏愧中淡化这种人性的债,依旧让死过一次的方茵接受死亡的审判,死后再死,太过功能化,只为了达成高潮一枪三命,相伴在阴间。

女鬼力量的缴械,对男性力量的求救,即使是那么无能的一个郑明宝依旧可以求做搭档,而反派男性从头到尾并没有受到惩罚,导演采用一种软性的方式依旧实现了渣男男主的愿望:为什么你们要争来争去,为什么要相互妒忌,就不能一个做我的妻一个做我的妾吗?所以导演让他实现了,在两朵牡丹花下死成了风流鬼,结尾为了让这个目的显得光明正大(在我看来完全是一种宣扬)让他们以一种实拍的镜头两个女鬼陪伴着男主在海边衬着一种落花水也流的音乐缓缓朝镜头走来。

影片的主题不能说不人道,简直不鬼道,变成鬼以后依旧用同样的砝码参与一次审判的游戏,简直了。

 4 ) 儿时回忆,如今怀旧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了很多次,但都不完整。那时候总是看不懂,问阿公其实是什么意思,他们到底死了没。所以找陈果电影的时候找到这一部极度震惊。

“我一直都无爱过你,你走啦。”“但系我爱你。”这一句最心酸。甚而惨过女主角。现在再看一次的感觉,实在很怀旧的感觉。原来电台里的广告是这样播出来的。明宝的房子,广昌隆的布局,女主的着装。

陶君薇很漂亮,这个角色很讨喜。讲电台的声音很好听。可惜找不到她的现状。她低头的时候我会想起《倾城之恋》中“你是最喜欢低头的。”这句话被引用过很多次,但是放在她身上我觉得很合适。我喜欢她的扮相,喜欢她喜欢吴大维时候的娇俏,喜欢她无聊时候的飞拖鞋,喜欢她遇到男女亲热时难为情的样子。

但是那个妓女我也讨厌不起来。为着最后一句我爱你。

 5 ) 去掉青山知可子的情色和一些无厘头就是另一部《胭脂扣》

先看《胭脂扣》再看这部电影的,有点先入为主的观念。

故事情节同样是成鬼的痴情女子借助记者|主播的帮助寻找负心汉。电影的色调和审美都很相似。

不过《胭脂扣》(1987)明显比《大闹广昌隆》(1993)出名很多。我想有这几点原因:

1、片名:胭脂扣是一个意象,十二少送给如花的定情信物,故事因此其也因此终。大闹广昌隆就不够文艺,我第一次看这个片名还以为是一个无厘头鬼片,看着看着没想到却是一部文艺片?(说文艺片好像也不对)

2.情色因素:青山知可子出演过挺多香港的电影,大部分都是有关情色的人设,但这些电影都不出名:《女机械人》,毕竟主流文化影响

3.结尾:胭脂扣——如花将十二少当年赠予她的胭脂扣归还后,心死流泪离开了不属于她的人世间。 虽然是悲剧,但搭配片尾那首《胭脂扣》,特别有味道。而《大闹广昌隆》片尾一群人在旅店里复仇,追来追去的,总有点无厘头的感觉,最后三人用一颗子弹爆头,渣男成鬼后还享了齐人之福。片尾陈慧琳的《我的梦,你的梦》也很有味道。

电影的主旋律还是批评渣男的,片尾三人打伞那一幕应该是为了无厘头的。

这部片的角色的妆容和服饰都特别好看,特别是女主。女主的穿衣风格就是早期的港风吧。

梁家辉还在里面客串了一个算命的。

早期的电台广告、带货主播。

不懂粤语里我的生命怎么说,电影里面说的是:俺的生命,有点出戏。

 6 ) 主角都未大红大紫,却亦是一部佳片。

无意间在B站搜到的片子,估计是搜吴大维搜到的,前两日看了多年前看过的“富贵开心鬼”,很好奇吴大维靓仔却不红,遂想多看几部他的片子,就找到了这部“大闹广昌隆”。实话说,我是快进看的,最近在备考,总是享受偷偷玩乐的快感,很不好,忍不住。
       说回这部戏,讲的是两广地区的鬼故事,看的时候想起关锦鹏的“胭脂扣”,但到底吴大维不是张国荣,陶君薇亦不是梅艳芳,郑丹瑞也不是万梓良,这片也未红,几位主角也未大红大紫,但剧情以俗之又俗的我看竟有几分好片的味道,最后结局亦是赚足观众眼泪,三人一起死,两个女人死都要拽着那个坏男人。
       这部片同样是陈果导演的处女作,百度后才发现,听说当年嘉禾并不满这部电影,压3年才上映,未知真假。不过他很面熟,查之才发现多部影片年客串过,“表姐你好嘢续集”、“富贵开心鬼”、“神探马如龙”、“逃学威龙2”等,怪不得那么面熟,之后再无生产直至香港回归。而本片中的吴大维可谓靓到无节操,很喜欢那句话“谁敢说,一见钟情与色相无关。”大小姐第一眼见到他,便偷偷恋上他,到底与他色相有关,而我最佩服的却是本片女二号的妓女戴梦小姐——青山知可子。
      虽说她在日本也无甚名气(对日本演艺圈不了解,如误请指正),来香港也就拍了屈指可数的几部戏,其中还有三级片(女机械人),但一查百度百科,见以下小字:
      “1989年,青山知可子在电影《ウンタマギルー》饰演出道。1999年,青山知可子在英国取得色彩心理疗法顾问及教师资格,并在日本有色彩调配师、JAA芳香疗法师等资格,但现在以色彩心理学治疗师活跃于日本。目前为Orega株式会社旗下艺人。”
       虽拍过三级片,裸露写真,一时脱星,但她亦很聪明,知道仅靠色相,难以终身事人,考取职业资格总好过未来人老色衰没有市场,有些人厌倦演艺圈生活或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转行,如向海岚、谭小环等人。作为“无知”的我,心生一丝敬佩。想到昔日影视剧里多有“波大冇脑”之靓女,实是一丑化误区,波大多有脑。如利智、叶子楣等。
      有时,以证取人仲好过以貌取人,好了我也该继续备考考证了。

 短评

陈果导演处女作,算是对《胭脂扣》的戏仿,日本女神青山知可子的加入让本片别有一番情欲旖旎,整部影片哀婉幽怨,但郑丹瑞走私药品的朋友那条线,却又是很闹腾喜剧,和影片气氛截然不同,不过那时候的港片就是各种类型大杂烩,见怪不怪咯。

5分钟前
  • 安大帅
  • 还行

两人是缘,三人成孽;满好,情至深处鬼同人

9分钟前
  • boks
  • 力荐

故事就像街头小报里艳俗传奇,简单而有张力。所有人物都坦然地活着自己的人生,罪恶也好,痴情也好,痛苦也好……不纠结,在当下,倒有些莫名的禅意了。推荐,有些趣味。

14分钟前
  • ogre
  • 还行

非常棒,其实不是谈爱情和专一的问题,所以没有道德批判,顶多同情一下,这是个权力问题,“政府都批准的”,为什么不能一个做我丈夫一个做我情人呢?奇情有奇处,女人(弱权者)的互相攻击和强烈的情感,女主角还有可爱之处,都表现得很好。摄影也很美,非常棒

18分钟前
  • 山下猫
  • 推荐

陈果导演处女作,人鬼孽缘、渣男和痴情女的故事,刻意模仿了此前大红的《胭脂扣》,顺带贩卖点情色,可惜画虎不成反类犬,拍成了一出闹剧,只有音乐还不错。

2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差的可以,很难想象是陈果拍的~青山的菠萝胸可真够让大老爷们儿们上劲儿的!

21分钟前
  • Over5
  • 较差

渣男通用思维:我很爱你,只是不专一,所有男人都一样,为什么你不能同意呢。一个做妻子,一个做妾,政府都批准了,为什么你不能接受?大结局有点酷。香港风华绝代的女人真多,还问日本借了一个。

26分钟前
  • 无见解
  • 力荐

#1080p# “喜欢一个人就是自虐狂”演员很好,可惜未能物尽其用。浪费了青山知可子哀婉幽怨的动人气质,姐姐怎么不多演几部港片啊,总觉得日本片不太会拍美女,泽口靖子那么漂亮都被拍成傻白甜柴火妞。

31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吴大维的美色是被低估了的,他有一种性张力,肉欲而难得的不油腻。

36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在戏曲和怪谈的基础上,就戏剧结构做了更适合揭露悬念的处理,但三角恋奇情成了最大的噱头,尾声的高潮戏也闹腾过了头,类型风格的混搭变得不伦不类。

4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陈果的处女作。虽然名字俗不可耐,但电影其实拍得相当不错。陈果故意跟常规较劲,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地拍完了一部恐怖片。陶君薇从侧面看很像张艾嘉呀。PS.原来小时候看的都是删减版啊。

44分钟前
  • 私房歌
  • 还行

剧情很散 内容很牵强 正常打分不及格的,但是,这部电影我依旧给满分的原因是电影看完总觉得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异美感。尤其是最后一个画面,是最后这个画面让我直接给这部电影满分。不过这部电影明显是一部商业片,而且也不是圈钱的商业片,艺术价值和内容也是堪忧,很明显他是失败的。但是最后那个画面和他的对结局的处理,让我觉得他还算配得上五星。两个人是缘 三个人是孽,不知道男主角真的爱谁,可能那句话很对,爱不一定要占有。最后三个人撑伞,面朝大海响起那首迷幻的歌,整个电影升华了,不管前面有多俗套,多水都不重要了。最后一看导演是陈果,有点小意外....不过陈果没有让我失望,他拍的故事往往残酷到残忍,具有真实的力量感。陈果也是个很有个性的导演。他的“回归三部曲”“妓女三部曲”真的可以使他在中国导演界有一席之地

46分钟前
  • Kevin Mao
  • 力荐

故事欠奉新意,不过镜头的感觉不错,这是导演陈果的处女作,我喜欢的导演。

47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故事仿若胭脂扣,但是更有世俗味道。 女主角比起梅艳芳是另外一个味道,而陶君薇的昙花一现如今看起来正契合了片子的气氛,到底是戏里还是戏外啊。三星给陈果的处女作,一星给这个找不到资料的陶君薇

48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两个人的是缘,三个人的是孽。而这冤孽都是自己召来的,与人无尤。

53分钟前
  • I can fly
  • 还行

故事虽然变了,实际上还是讲痴心女负心男,广昌隆还是那个广昌隆,倒是那句政府都批准了一语道破权力倾斜的残酷真相。陶君薇刚开始那一点对爱情的天真和好奇大概是张小娴的手笔,结尾那一枪是真的猛。所有女角色都太美了,可惜用错了吴大维,明明片子里现成摆着梁家辉。

54分钟前
  • 胖丁桃
  • 还行

爱上本就不值得爱的男人。两人不是缘,三人只是孽。实际拍摄于1991年,跟风爱情鬼片热。日本女演员青山知可子大方裸露。梁家辉客串纯路人级别的无关人员。广昌隆是广东民间故事,以此题材改编的影视剧有六部之多。

55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还行

复杂的情感与欲望关系是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成功跳脱出俗套的冤魂复仇故事类型。更难能可贵的是吴大维、陶君薇和青山知可子三个纠缠不清的角色每一个都塑造得复杂、立体,演员诠释到位,给故事的结局添加了一份无尽的唏嘘。

57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蓝光修复版。两个美女争爱渣男,孽缘啊。青山知可子真是美,美得不可方物。感谢知可子在此片为艺术献身,让我等可能三十岁还是处男的人大饱眼福。让我也遇到一个美丽的女鬼吧,谈一场可悲可泣的凄美爱情。

1小时前
  • 梅花野老
  • 还行

奇幻猎奇自有吸睛点,两位女主可塑性妥实也很强,这是全然要仿当时已经大火的《胭脂扣》套路,如果不是非得要上如此色情的格调。起码也算是个合格的狗血三角恋负心渣男艳情鬼故事。5.8

1小时前
  • 巴喆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