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

HD中字

主演:胡军,袁泉,别里克·艾特占诺夫,阿鲁赞·加佐别可娃,剧雪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音乐家 剧照 NO.1音乐家 剧照 NO.2音乐家 剧照 NO.3音乐家 剧照 NO.4音乐家 剧照 NO.5音乐家 剧照 NO.6音乐家 剧照 NO.13音乐家 剧照 NO.14音乐家 剧照 NO.15音乐家 剧照 NO.16音乐家 剧照 NO.17音乐家 剧照 NO.18音乐家 剧照 NO.19音乐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音乐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音乐家》根据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经历改编,赞颂人民音乐家在异国他乡遭受苦难却仍心系祖国的伟大精神。战时艰苦,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隐姓埋名,却不忘寻找机会回到祖国。同时他的音乐《黄河大合唱》在遥远的延安时刻鼓舞着艰苦抗战的人民,激励无数有志青年为祖国顽强斗争。而在阿拉木图,他的音乐才华使他结识了当地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两人建立了深厚友谊,正是他的音乐让不同的民族凝聚在一起,共同克服困难。他所作的《阿曼盖尔德》便是这样文化互相影响包容后的一个成果,对当地人民产生深刻影响,为两国的友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喜剧之王1999炮灰厕所骑士黄色的眼泪女人花1994临阵脱逃国家使命晕头腌酸菜SPECSaga黎明篇~慧的爱恋武侠(国语版)向日葵之丘·1983年夏诸神混乱之女神陷阱女子警察的逆袭2021起飞守边人下班!去约会别了江湖之亡命仙女山生者为王横行霸盗2002莉莉的魔法圣诞节律政俏佳人3悠悠长假郎本无情探案拍档第三季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冬眠2014塔楼:死亡讯息 第二季我母亲的消失不惜一切王者之风金婚青木诗社怪谈克隆丈夫风起云舒我是坏人2017黄金三镖客恶灵再临走佬威龙意大利赛车(国语版)五次相亲世界起源最佳精选嫁入黑帮

 长篇影评

 1 ) 音乐家冼星海: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曲

江河奔腾、不舍昼夜,诗仙李白曾经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诗圣杜甫曾经乘舟眺望长江沿岸星辰低垂的原野,记录下水天之间「月涌大江流」的壮阔。长江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一代代人生长于斯、歌哭于斯。上世纪30年代,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土沦陷、山河依旧,青年作家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以唤醒同胞共赴国难。1939年,作曲家冼星海为《黄河大合唱》谱曲。

看了讲述冼星海人生故事的的传记电影《音乐家》,看电影的时候想到了唐朝诗人杜甫,和杜甫一样,冼星海也曾将江河融入自己的创作。他们都命运多舛,犹如漂萍四处浪迹,但是一直未忘忧国。他们在忧国中创作出的作品犹如江河,流传不息。

杜甫出生在一个官吏之家,走上仕途既是家族对他的寄托,也是他个人的志向。然而造物弄人,他的一只健笔能够写出惊风雨的诗句,却无法写出符合科举考官心意的文章。饱读诗书的杜甫屡试不第,他唯有蛰伏在唐朝的首都长安等待政治机会。他没有等来登上天子堂的荣宠,四处奔走为达官贵人献赋呈诗仅仅让他谋到了小吏的差事。唐朝的叛将安禄山起兵反唐,攻陷长安,曾经开创了开元之治的皇帝李隆基携杨贵妃出逃。在纷乱的时局中,杜甫被叛军抓捕。

出逃陕西、辗转甘肃、栖身四川,诗人杜甫发出了「国破山河在」的悲叹,「一洗苍生忧」的壮志难酬,杜甫因为囊中羞涩而英雄气短, 「囊中孔羞涩,留得一钱看」。当西南的生活无以为继,杜甫携家带口前往湖南,准备投奔在那里为官的旧识。然而旧识亡故,杜甫只能带着家眷乘船在湘江上漂流,「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杜甫原计划带领家眷北上汉阳从汉江走水路抵达长安,然而他身染重病,天不假年,最终,一代诗歌天才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辞世。

电影《音乐家》刻画的是在抗日战争中,冼星海只身飘零哈萨克斯坦那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冼星海和杜甫一样生逢乱世,一样为自己生长于斯、歌哭于斯的土地不息创作。

1905年,冼星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澳门渔家,自幼显露出不凡的音乐天赋。通过一路的勤学苦练与负笈深造,上世纪30年代,冼星海成为了上海滩著名的作曲家,他供职于百代唱片,他的音乐作品又叫好又叫座。30年代末期,受到延安精神的感召,冼星海放弃了在国统区优渥的生活,毅然前往延安投身红色革命。

1940年,冼星海接受组织安排前往莫斯科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制作配乐。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以后,冼星海几经辗转,落脚在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当时的首府阿拉木图。胡军和袁泉主演的电影《音乐家》让观众得以知道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际遇,得以知道妙手天成的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千锤百炼以及创作者在创作功底登峰造极之前所经历的千难万险。

音乐没有国界,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冼星海凭借自己的音乐才华打动了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因为拜卡达莫夫的援助,冼星海有了栖身之所与工作赚钱之机。在「国破山河在」的悲愤中,冼星海奋笔创作。他根据带领哈萨克斯坦人民抗击沙俄、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民族英雄阿曼盖尔达的事迹,创作了交响乐《阿曼盖尔达》。

音乐家有自己的祖国,身在哈萨克斯坦的冼星海时刻盼望回到中国。然而因为军阀盛世才控制了新疆,冼星海无法取道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新疆回国。在「归路从此迷」的无奈中,冼星海在异国痴痴遥望祖国的方向。

多年的漂泊摧折了冼星海的健康,他患上了严重的肺病,被转送到莫斯科接受治疗。然而天不假年,1945年,四十岁的冼星海在莫斯科一家医院辞世。

评价与被评价是创作者的宿命,杜甫对唐初四杰的作品有共鸣,然而在杜甫生活的时期,有文人认为唐初四杰的作品流于平庸,杜甫质疑那些批评者只有描绘花鸟的功力并无擒纵瀚海巨鲸的道行,「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正是在反击批评者、为唐初四杰正名时,杜甫写下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这样流传千古的佳句。江河万古,流水不朽,和江河同样不朽的,还有杜甫的诗句。

中唐时期的诗人白居易推崇李白天马行空的浪漫,也被杜甫记录的民生多艰所感染。白居易在《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这首诗中写道,「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晚唐文学家韩愈也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人间等待好的作品,人民呼唤好的创作者,好作者携好作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诗人杜甫、音乐家冼星海创作出了光焰耀人间的好诗、好曲,他们的作品唤起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鸣。他们的诗、曲之所以不朽,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正如清代诗人赵翼所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身处国家危亡之际,杜甫、冼星海为了倾诉家国情怀呕心沥血「赋到沧桑」。

 2 ) 《音乐家》:艺术家最后的冲锋

出发观影之前,在网上看了剧情简介,只记得主题是音乐家冼星海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流落哈萨克斯坦的故事,此外再无其他。入了场,发现只有一位观众,差点就成了包场,未曾想到票房如此惨淡。

票房的惨淡与人们对于冼星海的了解程度不无关系。对于冼星海,我想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是不熟悉的,我自己对于冼星海的印象,也仅仅是记得少年时代有一部名为《冼星海》的电视剧和为了纪念冼星海而易名的星海音乐学院。

但当唱起“风在吼,马在叫”,我会热血沸腾,不由自主得接下“黄河在咆哮……”,我想绝大多数中国人也都能接着唱下去。这首诞生于抗战期间,经久不衰的名曲——《黄河大合唱》,其创作者正是影片的主人公冼星海。

纵观整部影片,以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生活经历为主线,传递表达了多种情感,有战争的残酷,有对音乐的热爱,有超越国界的友谊,有对亲人的挚爱,还有对祖国的深情。冼星海是不幸的,生逢乱世,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每一寸土地,物质的匮乏伴随着每一天的生活,故土难归则更是无法言说的苦痛。

但他又是幸运的。在故土延安,他有为他画五线格、制咖啡的妻子,有可爱的女儿,有崇拜尊敬他的鲁艺学子;在阿拉木图,困厄之际他遇到了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一家,给了他跨国界的无私帮助;在生命的尽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成功举办了一场自己的音乐会,作为一名音乐家,他倒在了演出的舞台上。终其一生,他将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他热爱的音乐事业和他热爱的祖国,留下了不朽的《黄河大合唱》、《阿曼盖尔德》等不朽的乐章。

剧中冼星海对拜卡达莫夫说:“一个没有祖国的人就像一棵没有根的大树”,这是一颗漂泊异域的赤子心声。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人和一句话,人是历尽艰难回国的钱学森,话是“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同样,音乐没有国界,但音乐家同样也有祖国。

在剧中多次出现了南飞的雁阵,看到这一幕格外的伤感,雁阵南飞便可重回故地,可冼星海呢,能插上翅膀重归故里吗?钱老历经磨难终究回到了祖国,并将一身才华和满腔热血投入到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中,他看到了两弹爆炸那一天,看到了中国人因此摆脱了核讹诈,从此挺直了腰杆子。而冼星海至死也没有踏入中国的领土,没有回到他日思夜想的延安,没有看到祖国人民唱着《黄河大合唱》庆祝抗战胜利。

悲歌当泣,远望当归,冼星海虽至死未归,但他的《黄河大合唱》始终传唱在东方的黄土地上,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是一名杰出的音乐家,留下了不朽的乐章,但他更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为了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为了深爱的音乐事业,他在生命的尽头吹响了最嘹亮的冲锋号,发起了最勇猛的冲锋,何其悲壮!

斯人虽已早逝,余音必将长存。

 3 ) 悲歌可以当泣 远望可以当归

有幸因北京国际电影节第一时间看到了这部期待已久的《音乐家》,起初以为这会是一部冼星海的传记电影,但事实上完全不是,影片并没有选取冼星海在延安创作黄河大合唱的辉煌时期,而是聚焦在他流落异国的生命最后几年鲜为人知的经历。本来想在观看前做些功课,结果发现这段经历鲜为人知到不仅没有影视作品呈现,甚至在冼星海多数传记中也是很少的篇幅一笔带过。影片除了着重刻画冼星海对家国的思念,更重要的是通过他这段经历表达反战的主题。

影片最大的特色是叙事上时空的切换,除了首尾冼妮娜和卡莉娅两位老人九十年代见面场景外,主要以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经历为主线,穿插同时期妻子钱韵玲带着女儿在延安生活的场景及其离开延安前一家人的回忆。这种切换不是简单随意的,而是依据角色的思绪变化自然而然地通过情感连接。

影片的音乐运用非常对得起片名了,可以说音乐是贯穿整部影片始终的。“音乐”除了是情节上必不可少的因素,比如冼星海一直离不开他的小提琴、在乐团演奏、坚持创作等,更是起到了与剧情互相推动的作用。冼星海教卡莉娅唱自己创作的《只怕不抵抗》,稚嫩的童声加上略显生硬的汉语让人忍俊不禁,紧接着导演却把镜头切换到延安窑洞中冼星海自己的女儿同样唱这首歌的情境,一个平行镜头赚足了观众的眼泪。相信很多在评价中提到“感动”和“催泪”的观众都无法忘记这个画面。

《只怕不抵抗》

此外值得称赞的是整个剧组的匠心,制片人带领团队对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做了充分的实地调研;整个剧组辗转三国,为了真实的雪景从夏天拍到冬天;演员胡军为了冼星海这个角色减重四十多斤,其中为了更好地展现冼星海最后病入膏肓的状态在二十几天内就瘦了十七八斤。这种匠心自然也让影片的细节十分真实,语言上百分之九十的对白都采用俄语包括胡军,道具上更是十分考究,比如影片后段有一个黄河大合唱延安首演的场景,可以看到当时的乐器十分简陋,这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而这个镜头在影片中的时长不到一秒;此外钱韵玲为冼星海手画五线谱也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黄河大合唱》首演

影片之所以能打动人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演员的表演,不仅是主要演员甚至是群演的演技都十分在线,比如开头战争场面失去儿子的母亲那个绝望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所有演员的表演都是克制的,如果演员自己嚎啕大哭那并不能打动观众,正是演员的克制才更符合角色在残酷战争条件下的坚韧,也更能赚足观众的眼泪。胡军在这部影片中充分展现了作为一个演员的真诚,让人相信他就是那个因为战争流落异国、思念妻女和祖国的音乐家。几场关键戏份的度都把握的恰到好处,如窗前落泪的背影、边境线上未出眼眶的泪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音乐家一定要是柔弱忧郁的,但却忽视了冼星海本人的情况,冼星海出身于一个渔民家庭且是一个遗腹子,从小就经历风吹日晒和各种艰难困苦,相比于所谓的“艺术气质”,他更多的表现出的是坚韧的气质,不然也写不出黄河大合唱这样的作品。哈方女主演的表演极具层次感,把失去丈夫的达娜什独自一人支撑家庭的坚韧诠释的淋漓尽致(这里评一个心中最佳女主);袁泉老师真是太让人心疼了,每次出现都是泪点;小女孩的表演更不必提,相信看过的观众都会十分认可。

看过这部片子我最大的感受是人在战争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和无能为力,那时的人们所经历的困苦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永远无法想象的。影片开头敌机轰炸车站时,有一个冼星海救小男孩的片段,导演并没有通过冼星海救了小男孩来表现其作为一个革命者高尚的品格,而是通过他想救却不能救来表现战争的残酷。冼星海离开延安时,面对鲁艺热情的送行学生,没有再抱一下自己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他以为自己半年就能回来,却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别。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冼星海在遥远的异国只能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对家国的思念,只能站在边境线远望自己的祖国。导演通过这种“无能为力”更深地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影片中有两处关于“家书”的片段,一是冼星海1941年在莫斯科写的信钱韵玲1943年才收到,二是达娜什在丈夫被错误处决很久后才收到他死前六个月写的信。除了表明战争年代家书难抵之外,更让人联想到冼星海眼前这对母女所经历的正是自己的妻女所经历的,也是战争年代下千千万万家庭的现状。而最温暖人心的在于残酷战争下互帮互助的人们,在于这种跨越国界的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大概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就明白导演为什么被称为“西部暖流”派的代表了。

总之,《音乐家》作为一部电影,无论从画面、音乐、细节还是导表演上都称得上优秀,十分值得去影院观看。并且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了解耳熟能详的《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冼星海生命的最后五年是多么悲壮,他这位人民音乐家走得那么匆忙、那么唐突,甚至没有看到东方的黎明,也没有最后抱一下自己的女儿……

5月17日上映

 4 ) 电影《音乐家》:我们想看什么样的好电影

首映日,我带着朋友们去电影院看《音乐家》。彼时为了写论文熬了几个大通宵,大家连轴转到下午三点多,已经昏昏欲睡。可是《音乐家》只有那个时间点有排片。

从朋友“睡着了不要嫌弃我”的抱怨,到擦着眼泪趴在前排座椅靠背上目不转睛的注视,再到走出影院时静默无声地搜着电影主人公冼星海的资料。作为电影本身,《音乐家》无异是成功的。

但毫无疑问的是,《音乐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叫好不叫座。日益减少的排片率、想看却找不到场次的观众,使得这部电影一上映就陷入了窘境。作为北京电影节的开幕电影,拍摄两国三地、历时五年,两万人参与,《音乐家》从筹备开始就拥有相当大的格局。

如果说上一篇影评还是受到了一定宣传方向的影响,这一篇影评,我想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实话,《音乐家》是一部大学生会喜欢的电影。大部分人只是被“主旋律”的概念给劝退。包括我问我的朋友们如果不是请他们看,他们会否根据电影简介选择这部电影时,朋友们亦回答不会。但实际上,《音乐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电影,在宣传过程中,除了《黄河大合唱》,其实还有很多值得称颂的内容未表现出来。

因此,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大学生眼里的《音乐家》。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音乐家》。5月11日,昆明市有了点映时,我便带着朋友去看。踏进影院前,我脑海里对《音乐家》的印象与官博的宣传几近一致——音乐斗士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家国情怀。

在观影前,我甚至觉得这是一部主旋律政治片与战争片。说来惭愧,我对冼星海所有的认知,都来自课本上官方的介绍,并限于《保卫黄河》那耳熟能详的旋律。说实话,无论是冼星海先处的时代背景还是冼星海先生本人,对于我而言,都是课本上冰冷的几行字,我知道、但我未体会,它们是冰冷而遥远的。

我只是在场次较前的网友再三叮嘱之下带上了纸巾,观影后,果然派上了用场。《音乐家》这部电影的魔力就在于,它总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

而第二次观影,我和朋友们在影院哭成一团,感动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在此之前,《战狼2》、《红海行动》等诸如此类的主旋律商业片,通过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结合荣辱与共的协作精神,使得眼泪与热血在眼眶和胸膛中激荡澎湃,民族自豪感令心跳砰砰如雷。然而《音乐家》令人潸然泪下的“点”却并不是这样,甚至宣传重点中的“家国情怀”也只占了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丰富立体的情感层次,而这些被忽略的情绪点,甚至是更加引人入胜的。

第一次看时,我为战争时期,无力抗争的深重命运而叹息;而第二次看时,却更为战火纷飞中人性的光辉与热而打动。我相信,任何一部常看常新、引人深思的电影,都给了观众充足的走进影院观赏的理由。

那么,到底是什么令人感动得泣不成声,影片在家国之外,还有什么情怀令人动容?

我试着按照自己与朋友的观影体验,给出几组关键词。

一、命运与人性

命运是庞大而复杂的,在文艺作品中,从未停止对这个话题的讨论。说起命运,不得不说起另一个词,“人”。人是命运的经历者,而在命运之中,往往能体现出“人”的价值与意义。什么样的命运?什么样的“人”?一部作品或许只能从一个小切面去探讨这个问题,而《音乐家》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类电影,很显然也对该话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什么样的命运?抗战时期,冼星海先生孤苦伶仃漂泊他乡。莫斯科遭遇轰炸,胶片出城被毁。饥寒交迫、回国无门,无力抗争的命运浪潮席卷着他往未知处身不由己地走。

什么样的“人”?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支会思考的芦苇。”;莎士比亚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音乐家》体现的“人”,是极其丰富而难以被标签化的。从弓着腰在阁楼拉琴,得以窥见冼星海在苦难的命运中依然坚持创作;从日复一日抄写琴谱与恳求不要对卡丽娅太好,得以看出钱韵玲与达娜什的为母则刚。我们或许很难为这样两位主人公简单概括出他们的性格特征,他们是鲜活的,是不能轻易被几个形容词关住的人。在战争年代,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同命运殊斗,为自己站成中流砥柱——即使命运的浪潮再汹涌,他们始终未放弃坚持。

哈姆雷特在“暴虐”的命运之中,始终坚持正义与“人”的本质;贾宝玉在门楣倒塌的旧社会,依然从未放弃人性解放的理念。我们看到,从《复仇者联盟》系列到《流浪地球》,但凡是个成功的作品,甚至是部叫座的电影,一定在其特定的主题背后,蕴含着对命运和“人”的宏大讨论。因此,甚至不用担心大学生乃至年轻人是否会被这样的主题吓跑,命运与“人”这一横亘不变的主题,始终是全人类共同探讨的,区别只在于形式而非在于其本身。

而《音乐家》对于该话题的探讨显然并非阳春白雪,而是以一种温和含蓄、娓娓道来的形式,把对命运与“人”的思考并未点明却细细揉进剧本与演技。无论是冼星海与流浪汉命运的对比,钱韵玲和达娜什、冼妮娜和卡里娅的交叉,还是袁泉老师故作坚强的一笑,抑或是胡军老师对于诸多如得知胶片炸毁、改写琴谱冻得瑟瑟发抖、跑上山坡遥望祖国等片段的细节处理,都无时无刻不在以一种细腻的方式,去展现大时代背景下,易折如芦苇的人,可以多坚韧。

二、友谊与温情

大仲马写《三个火枪手》时为达达尼昂的死哭泣,证明了一个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在文艺作品中是真的能起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

而《音乐家》中,观众的数度落泪,也是因为人物形象和感情线的丰满与鲜明,使得观众在他人的故事里得以探寻自己的人生,从而找到情感的共鸣和集中爆发的点。

《音乐家》整部电影的氛围是平和周正的,除了几声枪响确实能把人吓到之外,整部电影尤其是中部,甚至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交互。

人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与周边环境的交集的,他但凡作出一个行为,就一定会和环境或他人产生联系。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冼星海苦难的命运。多地辗转、异国漂流,在阿拉木图得到了哈萨克斯坦诸多音乐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最终暂时寻得居所。胡军老师的演技丝丝入扣,他在奔波时,观众亦感到不安,而终于找到暂时居所时,仿佛观众的心也能跟着放下。

冼星海寄居在达娜什的家中,通过几件日常生活的小事,体现了两位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但即使是陌生的时候,达娜什依然把家里仅有的土豆给冼星海,而冼星海卖了自己的大衣换钱,补贴达娜什的家用。诸如此类的细节还有很多,寄人篱下的窘迫、战争时期的艰辛,在演员生动的表演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令人顿生相依为命的心酸与温馨。除此之外,拜卡达莫夫等人物对冼星海的关心,都表现出了友谊的伟大力量。

而最感人的莫过于是冼星海与卡里娅的互动。卡里娅的人物形象在影片中颇有些明快,无助、娇弱又顽强,像战争的废墟上绽放的一朵小雏菊,令人心生怜爱。冼星海和克里娅的互动情同父女,冼星海眼里的宠溺、卡里娅脸上的倾慕是极具感染力和情感温度的。而后期她得知父亲没有在战场上、阔克(指冼星海)身份不明时,冒着雪在大街上和老奶奶对话、绝望哭叫时,一瞬间表现出极富感染力的悲伤。冼星海跟在身后心碎的眼神和慢慢把她抱住的动作,仿佛一瞬间的温柔铺天盖地而下,在伤心的基调中将人溺毙。

“卡里娅,早安。”“阔克你说错了,是晚安,晚安。”这是冼星海与卡里娅隐晦的道别,平实的台词却一瞬间就能让心揪在一起,泪流满面。那时的卡里娅还不懂,观众却能意识到:他再也不能和她说早安了。

战火与异国,思念与相依。无论是什么年代,人性深处始终有着光辉与热。我们或许经历不同,但我们总有朋友,总有想守护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温情,总是于细微处最动人:战争时代,给了我们相依的理由;而相依,让我们得以携手走下去。

三、思念与共情

与其说家国情怀,或许《音乐家》传递得更多的,是春去秋来的更迭中遥望故土痛彻心扉的思念。事实上,家国情怀确实是影片想要展现的,但归根结底,需要观影者在影片当中随着剧情入戏才能体会。乍这么一看,还真有点“大”,有点空,有点令人发怔。而思念的代入感或许会更加强烈,这种思念是具有极其强大的共情能力的。

这种思念,我们并不陌生。中国人对故乡的绵绵长情,从古至今,早已吟成千古绝唱。我们有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就有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一腔热血写就的《满江红》、《古诗十首》等富有中国特色的曲目;我们有余光中“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就有冼星海在边境线眺望故土夕阳西下,捏住一捧雪的断肠深情。思念是国人文化因子的根,也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情,光光异地上大学一句“从此故乡再无春秋”就能惹哭人,更遑论五年漂泊、杳无音信的流浪。

除了对故土的思念,影片还时刻展现冼星海、妻子钱韵玲与女儿冼妮娜之间遥隔山水的入骨相思,这让这部电影的基调本身就是温暖的,并没有因为枪炮声、硝烟味而过度炙热令人难耐,也没有因为大面积的俄语对白和人物无力抗争的命运而寒冷刺骨。

记得之前,街头艺人弹起《海阔天空》发现华人时改唱粤语,观众中的华人瞬间泪流满面,视频流出,更是引发无数网友的故乡情怀,尤其是大学生。而我高中时与朋友们创办刊物取名《异乡》,因为深知毕业后大家天南海北的怅然,而两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因对彼此的思念,而将彼此视作特殊的存在与精神归属。因此,年轻不意味着不懂思念的深沉,更不意味着无谓思念的深情。相反,我们正以属于我们的方式去品尝思念、表达思念、分享思念,并在慢慢经历的人生中深化它、升华它、丰富它。

就我个人而言,我记得在昆明从行李箱里取出福州带来的衣服时,衣服上沾染的暑气是怎么让我眼眶一红,便也能知冼星海握住的那捧雪是怎么冷进的心里;我知道刚下机场大巴到了航站楼时,收到短信通知回家的航班被取消有多焦虑,便也能推知冼星海证件过期看着国境线却不能过有多悲伤。

很多的生活体验都是私人的,也有很多生活体验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但不同不意味着不懂。或许我们的思念并没有冼星海那么深刻与痛苦,但总有那么一个细节会抓住、一个瞬间会击中,我们会流着泪微笑,会在心里小声道:“啊,我也想家了。”

四、信仰与热爱

《海上钢琴师》中,1900至死都不肯离开Virginian号,不肯离开纯粹的音乐净土;而《音乐家》中的冼星海,在饥寒交迫里依然抱紧小提琴,拒绝了递到面前的酒,走进了剧场。无论是1900还是冼星海,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信仰与热爱太过纯粹,纯粹得就好像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苦难都仿佛从未出现。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因为对音乐的热爱,得以支撑一个又一个漏雪的寒夜里,那双勤奋创作的手;因为对和平的信仰,得以熬过一年又一年孤苦的漂泊中,咫尺不能归的煎熬。因为热爱音乐,因为对和平的信仰,冼星海坚持创作的每一个音符都奏响了向胜利发起冲击的号角,在音乐里的他意态风流。梁启超说:“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不同于我们印象中忧郁的音乐家,冼星海出身贫苦家庭,其成长经历亦曲折艰辛。作为“人民的音乐家”,胡军老师将冼星海身上坚韧、自信与沉着表现得淋漓尽致。

因为有信仰,千年暗室,我们能一灯以破;因为有热爱,十年饮冰,我们也难凉热血。年轻人身上总有一股对梦想与热爱的干劲儿,有奋不顾身往前冲的蛮劲儿。我们深知为热爱的事业献出一切的冲动,因此也更加敬重能为此坚持一生的坚韧。因此,我们会在冼星海接住小提琴时松一口气,也会在小提琴在教堂钟楼下摔碎而“嘶”一声倒抽凉气。我们能努力去理解冼星海对音乐甚至可以说对梦想的热爱与追求,所以我们为之动容,因为我们也正在追逐的路上;我们也敬重冼星海对和平的渴望与信仰,所以我们为之鼓舞,因为我们感激并尊敬为和平事业付出的所有斗士。

小时候,我是学扬琴的。从一年级学到初三,正在学八级的曲目,突然因为中考,父母不让我学下去了。就这么到了大学,因为身处外地、宿舍条件不佳,我试图在学校附近找可以练扬琴的琴房未果,在遗憾中无奈地等待可以继续学琴的机会。学了八年的扬琴,我深知与乐器之间情感的共通,我也深知沉醉在音乐里令那自由无束缚的畅快,那是一种能令心与灵魂颤抖的滋味。我现在都还在后悔那时没能坚持把琴学下去。

可是,即使在最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冼星海也依然坚持音乐和创作。为了护住一把小提琴与毕生的事业,冼星海灵魂中熊熊燃烧的热爱不可谓不振奋人心,也令我心如刀割,不断自责。冼星海作为能创作出《阿曼盖尔德》、能创作出《黄河大合唱》、能创作出《满江红》等等慷慨激昂的乐章的人,其精神力量一定是强大的,遑论他所处的环境,食不果腹、疾病交缠,能坚持创作、坚持音乐、坚持斗争,不仅来自对音乐的热情、对梦想的追求,更是来自对和平的信仰。

看完电影,我出来跟我妈发了条微信:“今年暑假我可以继续学琴吗?”

我一定会重新把扬琴学起来。

五、英雄与“我们”

当今的电影市场需要“英雄”,因为年轻一代正在向现有的一切发起冲击。每一代年轻人都渴望突破与颠覆,在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特殊符号。我们总能拥有澎湃充沛的想象力,它是我们脊梁上突破骨肉生长的无形的翅膀,在虚空中张开,让我们凌空翱翔。

因为想象力,因为渴望突破,我们热爱英雄,我们也欢迎英雄。

英雄,不只是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其实我们的民族亦不缺英雄,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人才豪杰辈出;更何况,每年暑假都能与《西游记》相见,这段故事从小看到大,多少人的童年偶像是孙悟空?

说到孙悟空,不得不说到2015年的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这部电影简直是国产电影逆风翻盘的典范,年轻观众化身“自来水”,(指自愿宣传电影的观众),点爆全网产粮(指进行再创作)狂欢。《大圣归来》并不是传统意义的英雄电影,它将英雄拉下了神坛——他就像个普通人。孙悟空并没有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神乎其神,也不是肃清魑魅魍魉打他个魂飞魄也散般威风凛凛。孙悟空几乎丧了一整部片,甚至被反派打败,直到了结尾幡然醒悟,战胜自己,从山崩地裂中站起,成为盖世英雄。因此,英雄不一定是气吞河山、开天辟地的:战胜自己、从命运的逆旅站起,就是英雄。

而《音乐家》这类人物传记电影的文艺片,正在填补由漫威、DC等西方电影所带来的“超英”商业片的理念空白。冼星海是伟人,“伟”,也是“人”。影片充分描写了他作为一位丈夫、一位父亲、一个漂泊异乡的旅人的故事,他的自身是坚定而稳固的,唯一的矛盾点全在他的外部:战争。面对战争,他无奈且渺小;但他也是一位英雄,是在生命最后时刻仍然为反法西斯战争发出时代最强音的斗士。

英雄并不是只有依靠超能力与高科技才能成为的神,即使是沧海一粟的平凡人,依然拥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依然可以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自己的英雄。英雄的有血有肉,更衬托出精神的坚不可摧;英雄的“人性”,更衬托出决心的铿锵有力。坚强与信仰,将是支撑我们在生活的挫折中一次次站起来的心源之力,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

像《音乐家》这样情感层次丰富、内容动人心魄的好电影,是青年需要看的,也是青年想要看的。这样的好电影遇冷,着实令人遗憾。希望《音乐家》在后续放映过程中,可以通过已经逐步建立起来的好口碑逆风翻盘,让《黄河大合唱》奏遍大江南北、《满江红》响彻大河上下。最后,希望《音乐家》班底这样用心的电影人、这样的好电影能够多一点、再多一点。

 5 ) 友谊片里的真情

又是一部纪录片风格的电影,记录化名黄训的冼星海二战时期在哈萨克斯坦的生活。

影片拍摄风格写实认真,黄训接受了阿拉木图的音乐家及收留他小姑娘家人的很多善意,大家多体谅这位中国音乐家,相互感情十分真挚!那年代战争时期人们的生活需要音乐的慰籍和鼓舞!战争年代的友谊超越国界!很为冼星海的命运惋惜!如果能回国和回到延安,可以想象会留下多少作品。好电影真情动人,虽然是悲剧,确实让观影的很多人在别人的故事里留下了自己的眼泪。

想象中里冼星海是个文弱书生式的人物,惊讶于导演选胡军演音乐家。不知道惯于演硬汉、演军人角色的胡军是北京人艺话剧演员。话剧演员当然功底深厚,什么角色都能演。

 6 ) 苦难对身心是摧残,但是对于创作的灵感应该是富足的,所以我想音乐家除了思念,他的精神世界应该是幸福的

“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打起小铜鼓,德隆的隆冬……”小卡丽娅用生硬的中文唱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等待再也不能回来的父亲和日夜思念的阔克(俄文,最亲爱的亲人,指冼星海)。画面流转,远在延安的小女儿也在哼唱这首歌谣,一首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得歌谣,串起了思念,瞬间将有了含含后不能看到小女孩受苦的爸爸打得稀里哗啦,眼泪在鼻尖上打着转转…… 战争在俄罗斯拍摄,总是那么充满质感,包括美到炫目的日光划破云层,如丝绸般照射;包括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一碗稀饭汤、一块熟土豆,因为寒冷紧缩的身体,苍白空洞绝望的神情;包括风情万种的爱意在隐忍里流露,凄婉而缠绵;但是俄族人不屈的性格,热血的意志却又让希望点燃。 为了国家,毅然远赴俄国,却因为二战爆发,归国无门,对家人的思念,对故土的依恋,让音乐家几近绝望!但是为了鼓励人民的斗志,他又与当地的音乐斗士拜卡达莫夫相重相惜,在恶劣的环境中创作了以俄族民族英雄为底色的《阿曼盖尔德》。但是思乡之情并没有实现他的归国梦想,音乐家只能在边界线上远望祖国的落日,咫尺天涯,黯然神伤…… 远方漂泊,无处寻根,这样的生活的无味的,但是小卡丽娅和母亲却在异国他乡给了音乐家温暖的小家,虽然只是个小阁楼,但是遮风避雨,舒适惬意,日久必然生情,对小卡丽娅的关爱让感情难舍难离,与小卡丽娅的母亲相敬如宾,相互关爱,其乐融融! 苦难对身心是摧残,但是对于创作的灵感应该是富足的,所以我想音乐家除了思念,他的精神世界应该是幸福的! 还是希望,不要有战争,不要有伤害,因为这样的伤痛实在是太痛太痛,让人嘘吁…… 《音乐家》,与心灵有共鸣的剧作,必须推荐[强][强]

 短评

底色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描画的方式。《音乐家》试图通过各种侧面去还原一个完整的冼星海,唯独少了最重要的、正面的刻画,战争中的异国景象与人民生活登上了台面,冼星海的音乐创作却退居到可有可无的位置,始终没有一条贯穿而清晰的脉络,只是在一百分钟内不停地转换视角和重心。另外,导演似乎对冼星海在漂泊年代的经历并没有太多信心,用了大量无意义的方式来渲染情绪(慢镜头和过量的配乐)。于我而言,最令人触动的是片尾出现的冼星海的两位女儿,她们回忆中冼星海的样子才是真正能够触动你我的吧。

6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北京电影节】3nd 作为开幕影片应景也具足够的政治分量,冼星海流离半生的经历悲惨,而音乐振奋,《黄河大合唱》很催泪。达娜什和卡丽娅母女很出彩,胡军袁泉倒因为太熟的脸和太经常演这类角色而显得有些寡淡。电影画面很致力于恢宏,但是达到的确是ppt效果。

7分钟前
  • ♢Triticum†L.
  • 还行

百老汇东方广场店打卡。北影节开幕影片,胡军主演《音乐家》,以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为原型创作,非常主旋律,正能量的一部片子,作为开幕影片再适合不过。俄语和国语对白,胡军的表演够扎实。片子不光有战争的残酷更有艺术的震撼,黄河大合唱一响,顿时肃然起敬。喜欢片中的哈萨克斯坦小姑娘,有一幕像极了辛德勒的名单。片尾煽情,戳中泪点。期待公映,高分预定。

12分钟前
  • zuoren
  • 推荐

看完特别震撼,情节感人,剧情不拖沓,主创人员的演技无可挑剔,小演员的演技更是堪称完美,电影的情怀所在,让我回想起自己在校学生大合唱比赛中所选的曲目就是《黄河大合唱》。

17分钟前
  • 哆啦A蓝
  • 力荐

金逸 历史氛围还原还可以,风光、音乐都不错,就是剧情差点,胡军难有发挥。

18分钟前
  • Crazy Ivan
  • 还行

去斯坦前看的,为啥忘了标注

20分钟前
  • seamouse
  • 还行

作为北影节的开幕影片,看见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字幕出了很久后才慢慢离场。听到走在前面的观众这样说:没想到是这样的冼星海……确实,除了黄河大合唱之外,我们似乎对这样一位音乐家知之甚少,更别提他音乐家般细腻的情感过往,以及不为人知的家国深情。游子的离愁别绪,回家之路的种种艰难,直至片尾时空交错的《黄河大合唱》响起,每个人应该在心里默默的响起掌声。一个男人最好的年华,最浪漫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或许出于某些原因,故事线的表达有些碎,但我遵从内心,能让观众共情的主旋律影片真的不多,《音乐家》算一个。

24分钟前
  • 明净是只猫
  • 力荐

意义很大,感情真挚,但是没拍好,有点流水账。

29分钟前
  • 发条J
  • 还行

北影节媒体场,真的非常感人,大部分观众默默等到放完字幕才离开。不是那种传统的主旋律,而是基于细节刻画和演员表演塑造人物、表达情感。影片以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经历为主线,穿插延安时期的回忆与现实,许多场面十分打动人心。看了不禁感叹人在历史和命运面前是多么渺小和无能为力,冼星海在离开延安时绝没有想到这一次出行会成为与家人和祖国的诀别。胡军成功地演绎了冼星海对音乐的挚爱、对家人和祖国的思念以及在艰苦条件下不屈的精神。吹爆所有演员的演技,袁泉和剧雪戏份不多,但仅有的几场戏赚足眼泪,哈方的主演也超级厉害,包括小女孩。

31分钟前
  • Kinmosllent
  • 力荐

冼星海这个名字应该是除了聂耳之外我知道得最早的音乐家。因为家里的钢琴是聂耳牌,其他小朋友家都是星海牌。即使这个名字如此熟悉,却从没想过了解背后的故事。所以,能把故事讲明白让更多的人知道也好啊!一星给故事,一星给小卡里娅,一星给配乐。

34分钟前
  • karine
  • 还行

cctv6看完 还可以

35分钟前
  • FerraZun
  • 还行

为了袁泉。导演什么人啊,搞得戏份那么少。

39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还行

新闻联播滚动着与哈萨克斯坦的会谈,电影频道播放了这个电影。音乐,电影,那些展现着人类共同美好情感的东西,终究还是要服务于情感之外的东西。

40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还行

纪实风格的电影,用浪漫主义手法来拍。对称式构图、全画幅空镜头、富有舞台效果的布光……真的漂亮。摄影给人以空灵感,厚重的配乐低沉悲怆,整部电影用颇具美感的视听语言缓缓讲述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个人牵动两个家,一串音符谱写一整个时代。触动最深的两个镜头,第一个是小女孩茫然地在广场上走着,喃喃自语着一个得不到回答的提问“大人们为什么要打仗?”接着镜头逐渐拉高,一个高大、坚硬、冰冷的列宁雕像赫然出现在画面中央,与两侧的石柱组成了对称构图,列宁的手伸向远方,好像在说:奋斗吧!祖国的儿女们;第二个则是冼星海被如临大敌的苏联边防士兵用大大小小的枪指着,他无助地跪倒在友邻的土地上,像是嘶吼又像是哀嚎地无力说道“那边,就是我的祖国……”镜头一转,血红色的夕阳隔着铁丝网在广袤的地平线缓缓落下,最后消失不见。

41分钟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推荐

真的超级震撼,我向来不喜欢这一类题材,但是朋友推荐了,看完之后回味无穷。演员都非常朴实,用真心在演戏,在讲故事。总之推荐大家看,真的很让人思考。

45分钟前
  • 菠萝
  • 力荐

北影节开幕电影,称得上颜面之作。亲情爱情、小提琴、情情落泪。哈萨克斯坦的小嫂子实在太美了,纵有风情万种,偏偏含而不漏,只在眉眼间微微徘徊流转,就能摄人心魄、凄切动人,最后胡军连碰都没碰一下。

47分钟前
  • hong月
  • 推荐

虽然是英模主旋律片,不过好在没有假大空,落实在写“人”上,情节丰富,情感细腻动人,个体家庭与家国情怀都兼具了。。。

49分钟前
  • 明光暗影
  • 还行

真的流泪了,小时候学过的冼星海故事没有白学!

54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推荐

“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大多都是悲剧”,独特的选题和视角,让我们看到家喻户晓的冼星海 那段鲜为人知的岁月和触不可及的家国情怀。

57分钟前
  • 慕溪
  • 推荐

//2019 9thBJIFF2019北影节的开幕影片 美嘉三里屯首映打卡3.5 虽然知道冼星海这个人却不知道背后的这么多东西 故事讲的还不错 但有点过于工整 有些地方的渲染很刻意 少了些音乐家的灵气 不过几位主演的表演功底很深厚 虽然略显平庸却也很适合作为开幕影片

1小时前
  • Éphémè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