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弗林

HD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保罗·达诺,朱丽安·摩尔,奥莉薇·瑟尔比,莉莉·泰勒,戴尔·迪奇,维克多·罗塞克,韦斯·斯塔迪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成为弗林 剧照 NO.1成为弗林 剧照 NO.2成为弗林 剧照 NO.3成为弗林 剧照 NO.4成为弗林 剧照 NO.5成为弗林 剧照 NO.6成为弗林 剧照 NO.13成为弗林 剧照 NO.14成为弗林 剧照 NO.15成为弗林 剧照 NO.16成为弗林 剧照 NO.17成为弗林 剧照 NO.18成为弗林 剧照 NO.19成为弗林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成为弗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尼克·弗林(保罗·达诺 Paul Dano 饰)是个年轻作家,从小和单身母亲朱迪(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 饰)相依为命的他早就忘记父亲的样子,直到一天接到电话,自称他父亲的乔纳森(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饰)被房东赶了出来,找他 借车搬家。天上掉下来个老爸,也是个落魄作家,还带着全部行李,让弗林在室友面前非常难堪。已经流落街头的乔纳森晚上到流浪汉收容所过夜,又恰逢弗林在此打工,几个不自然的晚上之后,乔纳森还是决定避嫌,从此只能到车站或无人工地混上一天是一天,还安慰自己是为下一部伟大小说积累素材。时不时听说父亲凄惨状况的弗林终于决定把他找回来,但此时他连父亲是否还活着都不知道……国家地理:狂野印度地球风暴黑白人生传教士第二季梦幻奇石威尔和格蕾丝第八季峰爆优酷独家纪录片废柴联盟二十岁病毒2016月半爱丽丝纪念品生死拍档封城狐妖小红娘·月红2致命女人瑞典女郎战纽约抗癌内在美时间都去哪了客从何处来2021红十字背后Stray Kids2023流浪少年玩偶1968羊之歌张学良将军走出迷局摩登笑探不能失去你四大名捕大结局国语凤舞天下三楼的陌生人垮掉的一代暴走刑警变形兄弟红海潜水俱乐部粉红女郎

 长篇影评

 1 ) 狂妄的代价《成为弗林》

  很多年前,中国有个狂妄的作家李敖曾经宣称,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自己的白话文写得最好。狂妄是需要资本的,李敖确实有过很好的文字,可惜大部分用来论战或谩骂,真正的传世之作并不多。他现在老了,虽然狂妄如昔,很多时候却不得不忍受后辈的嘲笑。人总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
《 成为弗林》中的父亲弗林也是一个狂妄的人,宣称除了马克。吐温和塞林格,美国没有比他写得好的作家。只是他的经典作品尚未问世,他的作品一直在写作中,事实上一直被拒绝出版。但是对于出版社客气地推脱“作品过于深刻”的评价,他颇为自负,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也可以让他狂妄。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它一点也不给这个自命不凡的伟大作家一点点面子。电影里伴随老弗林先生的自鸣得意地述说,我们明显地看到,他已经让自己的生活狼狈不堪,他孤独良久,他已经是个老人了,不得不以开出租车为生,像世界上所有怀才不遇的作家一样愤世嫉俗,毛病多多,无法忍受邻居的一点点喧哗。
  而他的境遇每况愈下,狂躁的性情使他不仅失去居住的场所,后来更是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出租车。这个时候求助朋友也已经晚了,这世界多得是锦上添花,有谁又愿意雪中送炭?老弗林先生最后的结果是流落街头许久。看着他在纷纷飞扬的雪花下步履蹒跚,终于不得不学着像其他的流浪汉一样,贴近图书馆对外的排热管道去取得一点温暖,真是让人心酸。他躺下了,在街头,无奈而又有些不甘,就当是增加一种生活体验吧,或许他会这样安慰自己。这是他为自己狂妄付出的代价。
  穷途末路之下,老弗林先生不得不进救济所求得一个床位,没想的是自己儿子正巧在此服务。“我们到这个世界上了是为了帮助别人的”,这是老弗林教育儿子的名言,他没想到的是,现在自己成了儿子的帮助对象。儿子失业了,还吸毒,只好暂时在此谋生。这样场合的相遇。对双方都是尴尬的,虽然老弗林除了写信之外,这么多年应该没有经过什么做父亲的责任。他是个一无所成,却又自以为是的父亲,给儿子遗传了写作天分更像一个笑话,作为父亲,他很自然地试图在儿子面前试图维持自己的尊严,并试图表示关爱,却无法得到他想要得到的尊敬。于是他只能对儿子大吼,是我创造了你。
  “港口街”里鱼龙混杂,在弗林先生看来,这和他曾经蹲过的监狱没什么两样,一样的没有尊严,没有自由,还要忍受自己儿子的嘲笑。这个时候,他回忆起最初的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孩子的母亲。她早已被他抛弃,并且在多年无谓的等待和不堪的生活之后,悲惨地选择弃世而去。但此时,她只是一张照片,在他心中美丽如昔。她是他的最爱,如果她活着,怎么能忍心看到他这样,他似乎忘了当初他是如何让她和孩子苦苦等待,一再失望,直到再也没有了希望。
    对于儿子尼克来说,他的成长过程一直没有父亲在场,他的孤单,母亲的离去,从多少年的怨恨已经变成了冷漠,说教对他来说毫无意义,却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无论如何,这是他的父亲。

   不管老弗林找什么借口和理由,他的人生已经如此失败,一直伴随他的,只有狂躁执拗的个性,他不离不弃的,是一瓶伏特加,他最后的财物,也不过是随身的一个背包。即使如此他却仍然坚韧无比,虽然愤世嫉俗,对人生,他并不肯轻易认输。
  作为老戏骨,饰演父亲的罗伯特。德尼罗表演很有张力,他老了,但是对老弗林那种坚忍不拔的个性,他演的十分到位。
   弗林先生没有最终倒毙街头,这要感谢美国的福利制度。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福利,电影会是另一个结局,那这部电影就是现实主义的杰作。现在看来,这电影虽然现实,还算一部温情之作。老弗林最后有了住房,他变得安宁平和,他的儿子尼克还出版了著作,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家三代温情脉脉,生活都步入了正规。就像影片的开头所说,这本该是弗林先生的作品,却是由他的儿子来完成的。但是我总觉得,弗林先生的作品如果能面世,或许真的是一部深刻的杰作。

 2 ) 《成为弗林》:文学式生存是一件可怜的事

(芷宁写于2012年8月1日)
    沉湎于文学艺术到痴狂的人多多少少都异于常人,他们往往怀揣着要将无形的感受领悟转化为有形文字的愿望,在一条崎岖泥泞狭窄的路上艰难前行,敏感的神经不断被无情的现实击打着,梦想也仿若蛛丝上的晨露,他们中的大多数生活的一团糟,却因有着超乎常人的感受力,而不愿意苟活于人群,泯然众人,于是,他们自己造囚笼,囚禁着自己,也自己做上帝,自己来崇拜。
    影片《成为弗林(Being Flynn)》里的父亲乔纳森·弗林便是一个为文学而活的人,他自诩比肩马克·吐温和塞林格,而他的自负自我、一事无成以及穷困潦倒都和他穷其一生追寻文学的方式有关。该片的创意来自于真实的故事,改编自作家尼克·弗林的自传小说《烂城衰夜(Another bullshit night in suck city)》。此类影片往往因其真实性而显得分外残酷,也颇具现实意义。
    许是编剧、导演保罗·韦兹对原著吃得透的缘故,该片结构简捷,脉络清晰,唯一不足的是力道少欠。影片的主线是一个男孩如何在父母有心性缺陷的残破家庭中,寻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作家,一个可以成家立业的男人的故事。如何呈现这个带着伤感气息的故事,凸显了主创们对现实境况的了悟和感受,在有的场景,观众几乎可以嗅到诗化的凄清,而在有的场景,又能看到记录片般的直白,如部分有关流浪汉庇护所的情节。
    片中两代弗林的生活以及他们文字之路,都带着股子绝决和凄厉的味道,父亲在儿子年幼时就离家出走,只顾按自己作为一个作家体验生活的方式在世间飘泊,儿子尼克在父爱的缺席下,和母亲相依为命,然而DNA决定了他的文学天赋,于是当他的文字起到了意外的“杀人”效果时,他无力承受……
    显而易见,这对父子之间的情感充满了怨愤和纠葛,隔阂也因经年累月而变得难以弥合,分离十八年后的相见,却是在一种极端的状况下出现的,双方都不愉悦的再次见面又发生在收容所里,子为志愿者,父为无家可归者,没有什么比这种境况更糟糕更揪心,然而,这便是命运给予的第二次建立父子关系的机会。
    这次人生的交集,让父子有了了解彼此的可能,尼克需要接受父亲的种种“德行”,克服被父亲遗弃所造成的痛苦,还有自己的天赋所带来的阴影和伤害。父之酗酒,子之毒瘾,命运多舛、晚景凄凉的父亲仿佛一面镜子,善感的尼克终于藉此领悟到自己的路该怎样走,及时悬崖勒马,就像泰戈尔所言:“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不幸的经历消化得好,便可成为阶梯。
    片中的表演较为上乘,特别是老家伙罗伯特·德尼罗与新生代小生保罗·达诺之间的对手戏。近年来,德尼罗演了一些关注家庭关系、亲子矛盾的影片,如《天伦之旅》,在本片中,他以精湛的演技将老弗林塑造的入木三分,特别是将儿子出版的诗集封面装入镜框时的神情,以及终于见到第三代并以极业余的手法抱着时的那略显尴尬的神情,都再现了沧桑的老弗林彼时起伏难平的心绪。
    保罗·达诺,这位因在《阳光小美女》、《血色将至》等片中的出色表演而引人关注的年轻人,有着不俗的表演实力,他饰演的小弗林有着文学青年的敏感,有着寻找未来之路的迷惘,又有着体味人生的灵性。较之大小弗林,朱利安·摩尔饰演的妈妈戏份不多,却很重要,母亲一角是承接父子情感纽带的关键,也是儿子因天赋而负疚的源头,摩尔的出色之处在于,总在不经意间就将人物的心境转变拿捏得当,这个角色请摩尔来演,实属英明之选。
    影片在展现别样亲情、成长历程、心路重建等人生命题的同时,也揭露了一些社会的阴暗面,关于庇护所的真实再现,让该片多了些人道关怀的气息。当然,不可否认,因人生跌入低谷而进入庇护所的人,他们中大多数的下一站很可能就是坟墓。
    片中老弗林露宿街头时被流氓殴打的画面,让人不禁潸然,一个始终对文学抱有赤诚之心的人就这样过着负累的人生,虽然他看上去对此种作家之路乐在其中,并持之以恒,但是,很多被文学所伤的人,大概都不能平静地结束这次观影吧。
(杂志约稿)

http://nicolew.blog.hexun.com/79583197_d.html

 3 ) I am not my father

Nick最想摆脱的就是父亲的阴影,他不想成为父亲那样疯疯癫癫、一事无成只活在自我安慰和幻想中的假作家。女友提分手的时候,他冲她喊“I am not my father”。可是血缘关系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魔力,即使消失了18年,唯一的维系只有那100来封重复声明作家理想的信件,父子俩仍然有着许多承袭的相似点:热爱写作、理想主义、敏感自负、徘徊于沉沦的边界。去收容所面试时,他甚至毫无意识地脱口而出父亲那句挂在嘴边的“我们来世上就是为了帮助别人”。

亲情是世间唯一一种不可选择的情感,随机分配、不能退换,好的亲情是铠甲,是灯塔,是你成长的肥沃土壤,而糟糕的亲人则是魔鬼,是梦魇,是拖着你一起下沉的drowning man。不能绝交、不能分手,即使老死不相往来也终有风险重逢于最意想不到的情境下。相同的姓氏早已刻下了一个抹不掉的印记,套上了逃不掉的命运。他竭力想要与父亲划清界限,因为他在父亲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全部弱点,父亲照妖镜式的存在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我最赞同疯癫老弗林的一句话是他解释Nick母亲自杀原因时所说的,人们自杀是因为不再喜欢自己了,是因为selfhatred。不知面对父亲时Nick是否会泛起这种自我厌恶。

大部分人看这个电影都会被唤起文学青年们当年一腔热血终沦为平庸的心酸感慨,而我这个已然没有热血抱负的平庸青年最大的感触竟是这种“我不想成为你却终成为你”的父子关系。我爸作为一个文学青年,曾经写过小说,给我起了作家的名字,带我学琴听欧美歌曲看电影开车自驾游,他一手为我培养了我目前所有的兴趣点,在我一边成长一边将他视为人生目标的时候突然离我而去,在我对这个世界还没有建立完善三观的时候就为我展现了一个懦弱男人所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于是我发誓不要成为他这样的人,可是跟Nick一样,我也走入了这样的怪圈,我发现自己身上在承袭我爸为我培养的兴趣点的时候,原封不动地继承了他糟糕的不切实际、懦弱无担当、不愿付出的享乐主义。所以我厌恶他,也厌恶我自己。

电影的光明结局中尽管Nick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弗林”,可他终究替父亲完成了文学梦,即使没法比肩马克吐温,可终究能让他们的故事成为铅字被传阅,在大荧幕上唤起我们这些真正小人物的共鸣。可是现实生活中,罕有这样喜闻乐见的twist和梦想成真的时刻,我们只能在难逃的宿命论里不停地麻醉自己“I AM NOT MY FATHER”。

PS:再次表白保罗达诺,他的气质有毒,看过会上瘾。

 4 ) 混蛋父子的信仰 [猫]


       试想一下,你跟着艰辛的单身妈妈长大,你一成年她便自杀(还跟你有关),你不知道爸爸的样子,却继承了他的写作爱好和天赋,你缺乏父亲榜样,有些懦弱,对维持长久的感情关系和职业选择感觉迷茫又随遇而安,失业又劈腿,被前女友赶出她的公寓,无奈之中,你去收容所打工,然后进来一个酗酒、暴躁、吹牛逼、四处惹麻烦的邋遢流浪汉,但他是你爸爸,还当着你所有同事及全体流浪汉的面大声嚷嚷“你就是我,我创造了你”——你该如何是好?你会不会像尼克•弗林那样喝得酩酊大醉、吸毒沉沦?
       是的,别怪尼克自暴自弃,做个叫弗林的人是艰难的,无论是父亲乔纳森,还是儿子尼克,虽然他们都是混蛋,也都梦想成为小说家和诗人。人的信仰是十字架,让你的生命充盈,满怀希望,也让你背上难以承载的重负,梦想亦然。乔纳森一生都在撒谎,自我催眠成他想象中那个与马克吐温、塞林格比肩的作家,在自吹自擂中掩饰他破碎的自尊心、失败的人生甚至对妻儿的愧疚,但他确实知道如何成为一名作家:随时体验生活,把一切当成素材;生来帮助他人的信念;随时练笔;透视人性的毒眼;忍受孤独;对天赋自信;坚强勇敢;甚至放荡不羁又悬崖勒马的生活方式——天才和疯子的区别是,天才会去工作。无论是伴随成长的书信还是后来的交往,客观上,尼克学到了这些,他成为诗人、出版诗集并教书育人也绝非偶然——我们也能从尼克写的收容所夜班记录中看出他天生自带文学敏感,女友偶然读到的他写的诗句,纯洁稚嫩,却有独特的风格和乐感。
       本片基本是父亲和儿子自传式双线视角,而他们的往事,是通过插叙镜头和暗示让观众慢慢发现的,这种悬念设置很吸引人,也使人被人物内心的痛苦抓住:父子初遇,尼克以为父亲有枪,表示反感,原来尼克妈妈是开枪自杀的;尼克对写作一事纠结,原来她是发现他写的小说草稿之后决定自杀的;他妈妈出场不多,但明显对他爸爸又爱又恨,还有对其文学追求的不接受甚至轻蔑,也许是因为了解他的性格、处境和天赋;乔纳森说了一辈子的他的杰作《纽扣侠》,原来真的存在,只是散乱、不连贯,他唯一完整的杰作只有儿子尼克。
       片方焦点影业出品过很多优质文艺、独立电影,最著名的是李安电影,讨论两代人关系,寻找自我,也是李安的常见题材,尤其结尾乔纳森抱着尼克女儿时,父子俩含义丰富的眼神交流,很像李安对《饮食男女》等片的结尾处理。

亮点:三位主演罗伯特•德尼罗、保罗•达诺、朱莉•安摩尔的表演,细腻生动;整个故事涉及美国赤贫者的街头生活,真实自然;介绍尼克妈妈的各种男友陪尼克玩棒球那段剪辑;配乐很清新,温暖。
你还可以看:同导演的《关于一个男孩》,李安的父亲三部曲


此外登载于《环球荧幕》10月号。登时有删减。名字是编辑取的,我忘记取名字了。。。

 5 ) 人生的延续。

你可曾忍受过冬夜的寒冷而无家可归的感觉吗?
你可曾忍受过无依无靠举目无亲的绝望吗?
你可曾忍受过寒冷、饥饿、恐惧、黑夜?
你可曾思考过你的人生?
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什么?
你为何而生?
你为何而死?

我们来到世上是为了帮助别人,这是我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所在、
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度。诸般难忘,难忘者名心一段。
我们自从生在这片土地上,出去童年的朦胧,无忧无虑;少年的迷惘,青年的踌躇,以及到现在的压抑等等。
我们却裹足不前,不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我们无所信仰,没有明灯,只是一叶扁舟,随波浮沉罢了。
我们这些年轻人,我们这些年的青春,我们人生里的诸多可能在举世皆浊的环境里,我们的灵魂身体心灵早已与污泥烂沼千丝万缕的相似着。

 6 ) 编、导、演皆优秀的电影

我觉得看到一部出色的电影,只要简单的一句"好看 ! " ,已能充份表达了电影给我的观感。

然而,单单以一句"好看 !" 来形容这部电影 ,又好像有点对不起台前幕后的电影工作者,所以我会多给力一点,说这是一部编、导、演皆优秀的电影。

本片的编剧和导演是Paul Weitz,故事改编自美国当代作家Nick Flynn的真人真事,也参考了他的小说,而Nick Flynn正正是本片的主角。

故事讲述男主角Nick的父母在他年幼时已离婚,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对亲生父亲的印象,只停留在父亲于狱中给自己写过的百多封信里。然而分开18年,两父子在机缘之下重遇,遂展开一段愈趋恶劣的关系。

别以为这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便觉得一点也不吸引。因为当二人相处的环境是在露宿者之家,儿子是职员,父亲是宿友,便为这个老掉牙的父子故事,徒增很有观赏价值的戏剧元素。
尤其是这名父亲常自吹自擂有多威风八面、甚么也看不顺眼、每分每秒都狂躁症缠身般吵吵闹闹,便可以想象到父亲为儿子带来多少尴尬场面,二人的关系有多恶劣。
儿子本身已对父亲有个既有的坏印象,相处之下更令彼此的关系加速恶化。

电影的手法非常了得。
为了配合父子二人都立志成为作家的心愿,一开始以二人自传式的开场白,带出他们各自的遭遇。之后不断交集了Nick与母亲(Julianne Moore 饰)的回忆,由轻松到沉重,渐渐给观众绘画出他的背景版图,让观众了解到他对父亲的憎恨源于为何。
从开始的铺陈,分别讲述一个尖酸刻薄的老人家的故事,以及一个仍未找到人生目标的年轻人如何找到理想的故事。两个活在两条平衡线的人互不相干,但当这两条并行线相遇的时候,引爆点一触即发。因为观众已对Nick的背景瞭如指掌,所以会觉得一切来得合情合理。

此外,其中一幕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讲述Nick对父亲形象是从母亲如车轮转的男朋友身上得来的。那一幕的展现手法挥用得很独到,很讨我欢喜。我在此不详赘,留待有兴趣入场的你们去留意一下。

无可否认,Nick的父亲性格可憎,简直是一名瘟神。但是他不是普通的一个人,不是一个可置之不理的人,而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我觉得这段父子情描写得很独到。
其中说到Nick希望努力阻止自己步父亲的后尘。他愈努力摆脱父亲的阴影,愈希望自己不要像父亲,却愈来愈似这名如烂泥一样的父亲。
Nick的父亲因此振振有词地说 : 因为是我造你出来的,你当然似我,因为是我造你出来的,你当然继承了我的写作天份 !
面对这样的父亲,作为儿子的可以如何面对 ? 想想都能理解Nick的无奈。

从这段父子关系看去,Being Flynn这个英文名字确实命名得相当好。
Being Flynn,作为费连的儿子,对父亲的感情夹集着痛恨和同情。他态度恶劣令人可恨,但他无家可归,外面却寒风刺骨,看到他瑟缩街头依然嘴硬,心里反而由憎恨变成可怜他,可真是有苦自己知。

编导在这段父子关系着墨颇多,加上演员的表现出神入化,角色相当立体。
Paul Dano当然演活了Nick,但表现完全被Robert de Niro的风芒盖过了。
由Robert de Niro来演译这位有躁狂症的父亲真是再合适不过。他的表现犹如延续了《的士司机》(Taxi Driver)的角色性格,一样愤世嫉俗,一样痛恨社会上所有人。老马虽有火,可是都已是老人一名,又可以有甚么作为呢 ? 所以唯有将所有不满发泄在身边所有人身上,由得自己惹人生厌,自暴自弃还觉得理所当然。

看到这样的一个角色,我不其然思量到究竟是甚么原因令一个人变成如此这般 ?
我很相信是因为这人自视过高却长期郁郁不得志所致。然而,帮凶却是那些不懂得欣赏自己的人。
戏中,Nick的母亲从没有与父亲有对手戏,但是她每次出场,几乎都提及到Nick的父亲,而眼神都是看不起他,嘴巴也没说过甚么好说话。
她的戏份不多,但已足以令我联想到,她与Nick的父亲之间是由爱转变成怨怼、讨厌和憎恨。
若然她反过来对他抱持从不动摇的信心和欣赏,可能一切都会有所改变。而编导在结局时从Nick对父亲的态度改变,也印证到我这个想法。

有说,以喜写悲,悲更悲。虽然这戏不是搞笑类型,但电影的调子由一开始的幽默,经历了中段在露宿者之家的社会现象、悲哀百态,继而引领观众到后段的悲情。Nick的父亲纵然惹人厌恶,但看着他一直沉下去,仍是叫人伤心的。

整体而言,这戏很能让那些跟父亲没甚么感情的人身同感受,更令人想到父亲纵有不是,但他始终是自己的父亲。

我们常要求有一名让自己引以为傲的父亲,然而,扪心自问,自己又是否他能引以为傲的子女 ? 这电影没给我们答案,答案其实在我们心里。

祁佳仕

 短评

这么强的卡司,挺有料的故事,怎么拍的这么没劲呢?!拖的卡司也不亮,Robert De Niro, Julianne Moore和Paul Dano也就是个无功无过,同样都是演作家,达诺还是在<Ruby Sparks>里演的那个灵

8分钟前
  • Iberian
  • 还行

老罗好久没有演过这么出色地文艺片儿了~

12分钟前
  • 菠菜逛基辅
  • 推荐

一点小清新,一点重口味,再加一点独立小片feel。做这种片也太没难度了点。

1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年轻的男主角非常有古典轮廓可以去演吸血鬼或者王尔德。这种没有亲情的亲情让人说什么好呢。那样的父亲反正他也过得这么差就算了,不要计较了。

18分钟前
  • 高光光
  • 还行

很喜欢 两个演员特别棒

20分钟前
  • aiesson
  • 力荐

我爸爸

24分钟前
  • 墨山行
  • 推荐

当他知道图书馆的出风口这类环境的时候还不忘远离这个溺水者

27分钟前
  • 带头大叔
  • 还行

平平淡淡

28分钟前
  • 春暖花开
  • 还行

一部平淡几乎没波澜的故事,却是父子之间由仇恨变为亲密.父亲总是希望儿子成为自己,儿子却总想摆脱父亲的影响,而这一切都不太可能.作为独立的人,只有相互影响,并不会成为谁.儿子最终原谅了幼时离开自己的父亲,父亲也终于接受一个不用于自己的儿子.苦苦的温馨.

29分钟前
  • 还没想好叫什么
  • 推荐

保罗达诺太绅士了 德尼罗还是暴躁 不知道那么大岁数了还是方法派么 挺想看保罗达诺其他剧本的表现的 片子还是不错很多小亮点

31分钟前
  • Frank
  • 推荐

What Tomorrow Brings

33分钟前
  • 我不绝望
  • 推荐

早上6点起来看这个电影。我的身体里流着你的血,这便已足够。

38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虽然没看懂,还是很想给五星。

39分钟前
  • 初九
  • 推荐

不想成为父亲那样的混蛋,唯一办法是,忘掉关于他的一切。

42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开头和结尾都蛮好的,再看德尼罗揸taxi

44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paul一如既往演技了得

47分钟前
  • 皮卡丘薯条大王
  • 推荐

唉,老戏骨啊。

50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还行

电影就是角色人生的横切面,带观众走了一程,没到尽头就半路把观众扔下,这和好莱坞这类传统的亲情救赎片很不一样,父亲和儿子都像命中注定的一样活着,在生活面前很被动,不激励什么,不救赎什么,很像普通人的生活,显得力道弱了很多,就像保罗·达诺的角色,活在生活里,却又感觉离真相很远。★★★

5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保罗.达诺真心不错。

56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剧本空洞又乏味,达诺明明一副天然呆的稚气样,演个小混混真别扭啊...

57分钟前
  • 兮称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