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奥·明治篇

第12集

主演:菅野美穗,北村一辉,浅野优子,池胁千鹤,木村多江,安达祐实,野际阳子

类型:日剧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3

 剧照

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1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2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3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4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5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6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13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14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15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16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17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18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19大奥·明治篇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大奥·明治篇

  看过《笃姬》所以基本历史还理解。按时间来说这应该是大奥的最后一部,但拍摄时间应该是最早的。
  故事不甚有意思,说是大奥,事实上由于是德川幕府灭亡的最后三代将军(其中末代庆喜仅仅出现了一小会),所以剧情即不完全是大奥,而且鉴于集数所限,所以只能粗枝大叶的表现了。
  剧集算是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是13代将军与笃子,第二部份是14代与和宫,最后则是15代与大奥的灭亡。故事以女官阿满的视角展现出德川幕府以及大奥的最后的日子。结局大奥虽然灭亡了,不过阿满还是与恋人幸福地开始了生活,也算喻示着日本的新生吧。

 2 ) 明治维新

时间太久了,记不清啦。

就想说说最后一个故事。那个地方官员的女儿本来有男友,迫于无奈进了将军府做了将军的女人。

那个男友可能是加入了天皇一派,后来率领部队打败了幕府将军,那个女儿和大多数人到了民间,没有和原来的男朋友走。

然后就是明治维新。

再有一个镜头,她穿着西式的礼服,带着礼帽,完全是新派的作风。当时的人们接受西式教育还是很快的。

 3 ) 但我爱的人啊 你已不在人世

把《大奥》三部看完,实在是件不小的工程。整个十一长假里,我和老妈各占据沙发的一端,每天晚上忠实守候在电视机前,在我回北京的前一天晚上终于把三十六集正剧结束。对于这样制作精良的剧集,不说几句对不起相关人等付出的心血,那么,就从我印象最深刻的《明治篇》说起吧。

相较之下,《明治篇》应该算是《大奥》三部里最温和的一部,不像《第一章》那样剑拔弩张,也不像《华之乱》那般钩心斗角。笃子夫人和泷川总管最终握手言和,和宫内亲王和实成院也冰释前嫌。不过令人喟叹的是,这些女人竟都是在她们深爱的男人离开人世之后,才能放下心中的怨恨,自嘲地笑着说当初的争斗是那样无谓。

“如果能早一点理解对方的心情,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吧”,回首往事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这样感慨着,可是彼时早就被愤怒和仇恨蒙蔽了双眼的大奥女人们,恨不能亲手将对方拖入地狱,又怎么可能停下脚步拢起双手从此滴血不沾呢。在那样华美压抑的牢笼里,当一切挣扎都失去了意义,甚至连爱情的施舍都不可得时,又还有什么能挡得住女人们绝望的自我放弃。

张爱玲说过,“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为了男人,一个端庄秀美的女人可以变成恶魔;而也是男人,可以将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变成风姿绰约的女人。看着笃子夫人将最初冷漠抗拒的心化作甘愿为他出家为尼守护幕府的坚定,看着如洋娃娃般美丽精致的和宫内亲王脸上泛起羞涩的红晕,看着气场强大仿佛无坚不摧的泷山总管突然露出那样脆弱哀凄的眼神,就如同见到风再起时,花瓣从枝头盘旋着缓缓落入尘土的身姿。从开始笑着拒绝,到最后哭着寂寞,原来大奥所有的纷纷扰扰,只是为了冷眼轻笑几段注定的相遇和分离。

披上华丽绫罗
我的美只想给你欣赏
但我爱的人啊
你已不在世间

这是和宫内亲王为去世的丈夫德川家茂所作的和歌。历史上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如花朵一般绚丽的31岁,据说在她的墓中找到一幅年轻男子的肖像,于是这便成了剧中互赠相片情节的构思来源。《明治篇》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位天真率直的公主;从小被呵护备至不知人间疾苦的女孩,凭着一张照片决定了自己的终身,当她怀着幸福的憧憬进入壁垒森严的大奥,发现面对的竟是一位木讷少言不善表达的丈夫和他尖刻严厉难以相处的母亲时,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她曾经被婆婆几近羞辱的要求惹得大发雷霆,也曾因为丈夫的冷漠倍感委屈,更多的时候独坐庭院中艳羡天空飞翔的鸟儿,寂寞快要把她掏空,可是那小小的身体里,竟然还能保留下那么多为爱的勇气。执着,甚至是不容拒绝的,和宫将自己的情意一点点植入德川家茂的心中,虽然这对年轻夫妻相守的时光是那么短暂,可是他们却拥有了连死亡也不能摧毁的东西。

第二喜欢的人物呢,是泷山总管。中年的她气场庞大,一出现便抢眼得教人移不开目光,可是我偶尔会想看她年轻时候的样子。当她还没有被冠以这个令人生畏的头衔时,当她还是德川家定的御内证时,他会怎么称呼她,听到他呼唤她的姓名时,她微闭的眼眸会流露出怎样的光芒,她年轻的脸庞会轻侧出怎样的弧度,她的双肩是否会颤抖,嗓音是否会变得卑微,她小巧的头颅,会怎样慢慢地伏下去,垂在那个男人的脚边。

泷山的一生,我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形容,她的情感,似乎永远封存在了遥远过去的某个时刻,此后剩余生命的每分每秒,无不是用来缅怀和追问。不,她甚至没有追问的资格,她只能拼命压抑着叫嚣的情感在人间日复一日地承受失去他的痛苦,就算死去,也不能冠上他的姓名躺在他身侧。

因为这样,我终于可以理解泷山最初的心狠,也可以理解她最后的释怀了。既是一曲独舞,又何必在意有没有观众。

乱世里,最大的痛苦便是战争带来的别离,而太平盛世中,个人最大的兵慌马乱也不过是幻灭。

仅是这幻灭,已教人情何以堪。

 4 ) 花火——评《大奥》明治篇

《大奥》(明治篇)与《大奥•第一章》相比,视觉效果没有那么鲜艳华丽,但习惯了以后,却会觉得“明治篇”的镜头运用没有“第一章”那么刻意,其实是自然得多的。“第一章”中的镜头运用太刻意了,仿佛是导演惟恐观众不能明白他要表达的深意似的,反而让我这样的观众感到很不爽。相比之下,“明治篇”的镜头运用比较自然,没有觉得特别做作、故作深含弦外之音的姿态的镜头。      从情节的结构而论,乍一看来“第一章”显得比“明治篇”要紧凑得多,但仔细回想起来,其实是因为“第一章”的故事、人物都比“明治篇”简单得多。“第一章”的故事实际上只讲了两个,一个是阿福助家光对抗江夫人的偏心,成功登上将军之位;另一个是家光与阿万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这两个故事中,江夫人因失去亲手抚养儿子的权利而转向偏心次子的心态被简单地处理,后面的转折变成一味地煽情,缺乏充分的铺垫。而家光的内心世界本来是最复杂的,但出于美化他与阿万的爱情故事而也在后期被简单化地处理了。阿万的性格本来就有过于完美的倾向,也难以复杂化。阿福的形象,正如happytime MM所言,只是一个忠仆的形象,将这形象中的特征推到过分的极端,于是也就欠缺像“明治篇”中的泷山总管事后期所展现出来的性格中的复杂性。而且,阿福所谓的“化身为鬼”,其理由本来是“人为了尊严,有时不得不化身为鬼”,充溢着一种典型的日式悲剧的美感,但后来她的种种“鬼行”,与尊严什么的完全扯不上关系,纯粹只为了维护那德川幕府而已,可那时的德川幕府与人的尊严(尤其是女性的尊严,即阿万在剧中所说的“心”)却显然是有着严重的冲突的。      事实上,主题的模糊不清、摇摆不定,可以说是这两辑“大奥”的共同问题(“华之乱”还没看,暂时不能对它作出类似的评论)。“第一章”出现这样的问题,显然是因为编剧过于着重情节的曲折与煽情,不太顾得上保持主题的前后一致。相比之下,“明治篇”的主题还算比较清晰明确,但也偶有走题的现象。      琴子MM还是谁认为“大奥”的主题是关于各女性在大奥中寻求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概括很空泛,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要寻求自己的位置,不独在大奥中如此,不独是大奥中的女性如此,不独此剧如此。按这样的概括,《金枝欲孽》也可以说是各女性在皇宫中寻求自己的位置,《大长今》也可以说长今在寻求着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位置。如此“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主题概括,等于是什么也没说。     “第一章”的主题我看不出是什么。前面部分似乎就是以阿福为主人公,说明人要为尊严而战。如果后面部分要维持这个主题,那么主人公应该换成是阿万,但后来又变成阿万与家光真正地相爱上了,而且还成功了,人生主题转换成爱情主题,悲剧变成了大团圆。总之是让人无所适从。     “明治篇”的主题倒是显得比较清楚一点,是反映大奥对女性的摧残,以及被摧残的女性对此的反抗。从这个角度看,此剧不是单一的主角,而是笃子、和宫、泷山乃至实成院(家茂将军的母亲)是共同的主角。笃子是被迫进入大奥的,和宫是主动进入大奥的,但她们都无法如愿地得到真爱(和宫最后是感动了家茂,但如果家茂不是早死,他迟早要纳妾,因此二人的幸福不能长久,其实不是剧中强调的那样是历史巨轮势不可挡的辗压,而是大奥本身的制度决定了在这个地方不可能长久地存在着真爱。这里也说明了为什么“明治篇”对于主题的表达还是有模糊之处,正是因为历史背景在这里其实往往是起到模糊主题、而不是展示主题的作用。此剧很多似乎是历史形势造成的悲剧,其实都并不真正地与历史有关,历史在此剧中其实起到的是掩眼法的作用)。泷山和实成院似乎是大奥制度的得益者,她们在大奥里可以享受权倾天下的痛快,但最后揭示出来的真相却是,其实她们也是大奥的牺牲品。泷山要拼命压抑自己对家定将军的爱,实成院甚至只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以暴虐来掩饰内心的寂寞。  “明治篇”的优点是剧中各人的变化转折都自然合理得多。论煽情,我个人认为“明治篇”的煽情更成功,因为我看“第一章”时,看江夫人的死完全是流不下眼泪,看阿福的死虽然是哭得一蹋糊涂,但我也很同意琴子MM所说的之前大家争个不亦乐乎,突然她要死了,所有人的争权心就降到极低,毫不合理。但看“明治篇”时,我几乎是集集都有一两处会哭,显示此剧的煽情用力比较平均,也是因为各人的性情转折比较顺理成章。      更有趣的是,在“第一章”中我找不到一个喜欢的女性,但在“明治篇”中却几乎个个女性都为我所喜爱。笃子这种自尊独立的女性一向就是我最敬重的,更难得的是她没有“大唐风云录”中同样要表现女性自尊的吉儿那样惹人生厌之处。但我认为剧中描写家定将军改变她对自己成为将军夫人的命运的态度的说词是此剧一大败笔。什么坚守自己的位置是一种责任,这不过是“安守本份”的说法的美化版本。家定说他要勇敢地遵从自己的命运,但这跟他说他要懦弱地屈服自己的命运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说词而已。如此公然地美化与鼓吹对所谓“命运”(实际上不过是对幕府的强权)的屈从,跟那种鼓吹安心做奴隶的无耻论调,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同。还把这称为人生哲理,更是无耻之尤。      幸好的是,剧中并没有把笃子写成竟然被这种论调所“驯服”。她还是坚持:“即使我是那只乌龟,哪怕是要被晒干,也要努力地爬出去!”相比之下,“第一章”最后时孝子听到阿福说她这个虚有其名的御台所也有其作用时喜不自胜的一副奴才相,不但是笃子的形象合理得多,也让我少点“怒其不争”的愤懑。而最后她没有离弃幕府,其实大可以处理成她虽然对家定无男女之情,但她确实是少数能深入到家定那悲哀无奈的内心世界的人,因此对他有同情怜悯之心,出于夫妇之义也决意为他守护德川家族(而不是压制女性的大奥)。      (至于家定已死而幕府未亡之际,她没有跟随东乡克显离去,显然是以当时幕府仍大权在握之际,幕府根本不会容忍前任将军的夫人竟随以前的情人私奔。虽然家定临死时说了随她自己离开,但泷山不会接受这种会令幕府大丢脸面的事,笃子既出于同情家定,也出于保护东乡免于惹祸上身,于是选择留下,也是很合理的事。)      家定的形象,我觉得也是塑造得比家光合理,虽然对二人都是美化。表面上他丑陋而蛮横,但内心其实悲苦无奈。他由衷地欣赏笃子对命运的抗争,回顾自己身上压着的更多的责任(出身于将军家,于他而言,确实命运就是责任,承担命运就是承担责任,这与笃子的情况是不同的),他变得更加沉默毅然。   和宫也是我喜爱的女性。尽管网上不少网友说不喜欢她那“大饼面”,但我觉得这类圆乎乎的娃娃脸十分可爱。当然,我更爱的是她的性格。刚开始时,以为她只是个天真任性的公主娇娇女,但随着在大奥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的“意外”,她慢慢地变得成熟,她个性中美善的一面也慢慢地展现出来。像她那么一个百般受宠的公主,能如此善解人意,那是何其难得。她希望能先享受一场真正的恋爱之后才死去,这看似是很现代化的观念,其实是与日本皇家公卿的传统十分吻合。      日本的皇家公卿,因为在政治上长期是傀儡,但作为一种象征又备受尊崇,所以人生的追求往往偏于爱欲——升华者为爱,下劣者为欲。这一点从《源氏物语》中对男欢女爱的描写是可见一斑的。从“明治篇”和《德川三代》也可以看见一二,男性(如和宫本来的未婚夫)无所事事,除了追求精致的游戏技能,或与上流女性偷情玩乐之外,他们没有——事实上也不允许有——事业上的追求。而一向以来人们就视女性的事业为爱情,于是反而是追求真正的恋爱的女性(像和宫)显得更有气魄。      而和宫后来变成愿意为家茂找侧室,安排的理由也很能让人信服。那就是她明白到家茂必须亲自出征以安定幕府的统治,但以他身体的虚弱,此去是九死一生。而自己又难以受孕。因此,如果能让别的女子与家茂生下儿子,那么她可以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到家茂的影子,把他作为家茂留给她的纪念,亦可算于愿足矣。这种有“私心”的理由,可比那些所谓“大度”而接受丈夫与其他女子之间的爱的古代“贤妻”更像个人样。对于那些纯粹地“大公无私”的行为,我总是心存疑虑的。      家茂的形象也同样比家光合理。看了“明治篇”就发现,其实“第一章”中关于家光的情节有不少是重复“明治篇”中的家定与家茂的。像家光开始时表现得对女色不感兴趣,但从他与隼人的谈话中透露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因为对女性的不信任。而家茂开始时表现得与和宫保持距离,也从后来他与和宫的谈话中透露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因为他不相信在政治婚姻中能有真正融洽的夫妻。      但家茂的形象比家光显得合理,原因有二。其一,是家茂对和宫是真正的爱,这是历史的事实,不是剧集为了美化这个人物而刻意地安排,所以情节上的处理就方便得多了,不用费尽心思地扭曲史实来迎合对人物的美化。而历史上的家光虽然无疑是喜欢阿万的姿色,但不见得是真的把她当成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来爱恋,而他在历史上又是如此一个作风强硬的政治家,难以想象他为了爱一个女人而改变自己的政治决策。这些情节的安排自然就难免与史实中所竖立起来的家光的形象有所冲突。其二,正因为家光处于幕府的上升时期,是一个鹰派的强硬人物,要描写他“以情害公”,没有合理充分的铺垫就难以取信于人。而家茂处于幕府的衰败时期,他本来就并不是一个政治场中的强人,在感情生活上表现得更重私情(明明知道要尽快地立侧室以诞下继承人来稳定幕府的统治,仍然坚持一直与和宫共处)也就很可理解了。 泷山总管事刚开始的表现,让人觉得她与阿福没什么两样,甚至因为二人的神情太相似,我(以及后来在网上看到原来有不少网友也)竟觉得二人的样子也很相似。但如果说阿福只是个纯粹的“忠仆”的形象,而且如happytime MM所言,她竟然到最后本应“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之际,仍是对自己的儿子如此狠心绝情,与人之常情实在是大异其趣;可是泷山后来的表现却揭开她内心隐秘的一角,使这一角色的形象一下子血肉丰满起来。      泷山作为家定的御内证,与家定行过一夜的男女之事,但与“一夜情”通常的暂不能久的含义不同的是,这一夜造就了她对家定一生的爱。这么一个相貌丑陋到常人甚至不敢正视的男子,却成了她永远埋藏心底中最柔软的一角。明明有初岛管事的前车之鉴,明明有实成院的虎视眈眈在侧,她仍然是禁不住为一个只是相貌酷似家定的僧人而一时迷惑。那僧人错了,泷山是坚强的,只是她有那柔软的一角;实成院也错了,泷山是冷酷的,但她决非无情。这跟阿福只有一种极端的信念相比,泷山更真实,更可信,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更深刻。      泷山的形象更进一步深化的,是最后她与笃子二人留守到大奥消失的最后一夜。她走到御铃廊上,要切腹自尽之时,笃子赶及前来阻止。当笃子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表示自己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奥里,她不知道自己怎么可能在大奥以外的世界生存。这一句话使我悚然惊觉,这与《金枝欲孽》中的如妃是何等的相似!她们都是如此有才华的女性,但后宫或大奥既成就了她们,却也困住了她们,她们已经变成一只不懂得在笼子之外生存的“囚鸟”。在这一幕里,笃子才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人这一点才完全展现出来。她说服了泷山,说像你这样坚强的人,怎么会害怕这一切,其实外面的世界与大奥之内没有什么不同。在这个意义上,“明治篇”并不是《金枝欲孽》那样的悲剧,而是正剧。我喜欢悲剧,但也欣赏激励人心的正剧,只要这激励不是勉强为之。      而泷山作为总管事的威严与才干,剧中的描写也显得比阿福的更有说服力。尤其是和宫与实成院斗个两不相让之际,泷山突然回到大奥那一幕,真是很有震撼力。她公正严明,不偏不倚,一切行事只有一个明确的原则——就是为了幕府。所以,能够用道理说服的和宫由衷地服从她,而要以威严震慑的实成院虽然心底里并不服气,表面上也不敢公然违逆她。而“第一章”中众人何以如此服慑于阿福之下,似乎只不过是因为她是把家光推上将军之位的第一功臣,有家光在背后撑持她而已。到后来家光爱上阿万而不支持她的做法,她就显得没辙了。“明治篇”中的泷山却是能够排除家茂生母实成院的异议,促成家茂明知前面是死地也毅然出征。      不过,泷山的故事中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是家定临死时,她还要把自己怀疑笃子与其他男人私通的事告诉家定。虽然以她当时的偏执,确实是不能相信笃子的清白,但她如果真的是爱着家定,明知家定爱笃子,他又已经命在垂危,怎么会跟他说这样的所谓的“真相”?这不是等于是要让他生气,催着他快死吗?只有是她对笃子的嫉妒超过了她对家定的爱时,才会有这样的表现。但从前后文来看,泷山不是这样的人。她会怀疑笃子,但不会告诉家定,以免他痛心,自己私下里想办法来阻止笃子的“背叛”。      剧中的阿满也是我喜欢的女子,虽然她的一脸苦相本来是我不喜欢的那种类型。不过她的故事显得与剧集的主题没有太大的关系,更像是一个大奥中的女子的理想之梦的象征(所以最后初岛管事对她说,你肚里的孩子是我们大家的孩子)。而她这个人物的作用更多是功能性的,即像一条线索一样把各个事件与人物串连起来。 “明治篇”表面看来结构有点散(笃子的故事在和宫、家茂的故事展开时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考虑到它其实比“第一篇”描写了更多的人物与故事,其实塑造的是“群像”,主题的表述之清晰与深刻也胜过“第一篇”,因此结构上有点弱是可以接受的。但它其中有一段故事确实是比较多余,脱离主线与主题太远,显得有点多此一举了,那就是众女中在盂兰盆节晚上讲鬼故事,结果真的发生了谋杀案的那一段。这一段与全剧的关系很微弱,独立性很强,但本身的故事很有趣味性,寓意也颇深刻(尤其是事件平息后那女史官写上“无事发生”的记载,非常富于象征意义),其实更适合放在“特集”(SP)那样的地方去。      首先,这一段更像一部典型的推理短剧,又带有浓厚的惊悚剧的气氛,与全剧的风格完全是格格不入。其次,从主题上说,阿满从此事中得出“大奥是女子的怨念积聚之地”的结论,虽然与全剧的主题(“大奥对女性的压抑”)算是扯上一点关系,但那谋杀案的发生与将军一点关系都没有,而这类因同性恋而起的情杀,就是在大奥之外也是会发生的,与大奥制度本身又有什么关系呢?勉强说有关系,也不过是因为大奥集居了太多孤独寂寞的女子,于是容易产生这种变态的感情,但这其中的联系还是太弱,而且事实上剧集本身也没有十分强调这一点。      最后总结起来,我竟是比较喜欢“明治篇”。“第一章”可能看起来比较华丽悦目,但其实故事很单薄,人物很简单,煽情太过火,刻意之处太多。“明治篇”比较阴暗低沉,却是比较丰满充实。不过,此剧的历史背景虽然置于幕末,也屡屡强调时代变动对人物命运的影响,但如前所述,那历史背景其实没起什么很特别的作用。毕竟大奥中的女子,差不多等于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界里,而大奥崩溃后众人对外部世界转变的适应,只是一笔带过,没有细说。《新选组》那样的男人戏,才是真正展现历史辗压个人命运的悲剧。   以下转载的是一些真实的历史资料:      德川家定,文政7年4月8日(1824年5月6日)-安政5年7月6日(1858年8月14日)),江户时代的江户幕府第13代征夷大将军。任将军由嘉永6年11月23日(1853年12月23日)-安政5年7月6日(1858年8月14日)。第12代将军德川家庆的4男,母亲身为侧室的迹部正贤的女儿。正室是鹰司政通的女儿,另外,侧室是一条忠良的女儿,岛津齐彬的继女的女儿天璋院(笃子)。乳名是政之助。原名家祥。      经历   出生于江户城。在1841年(天保12年)时祖父,德川家齐死去,他被认为是新将军德川家庆的世子,在1853年(嘉永6年)时以30岁就任第13代将军。同年来访问了的美国的佩理海军少将约定翌年带领7艘舰队再来日本听取幕府对于开放门户的态度,幕府最后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在1857年(安政4年)时,江户城接见著美国总领事哈里斯。幕府政治上被老中阿部正弘掌握,此后就由任大老的井伊直弼指挥了。井伊直弼向将军推举继任人由南纪派的纪州藩德川庆福(德川家茂),和推举一桥庆喜(德川庆喜)的一桥派对立,终于决定庆福的继任。      尽管是这样困难的局面,家定从就任和紧接之后浮现的继任问题时体质都很弱,一说是损伤性脑麻痹也说,不过,不能取消作为将军的继承权。1858年德川家定死去,享年34岁。      据说家定是像孩子一样的将军。同时,一般认为与哈里斯接见后,在后方向后仰头,踏响脚这样的异常的动作也改了。      死因也有说是因为决定了庆福为接班人之后,一桥派毒杀了家定的。      墓地是东京都台东区上野宽永寺。法名是温恭院。   天璋院,(1836年2月5日-1883年11月20日),名笃子,江户时代后期至明治时期的女性,是江户幕府13代将军德川家定的正室。父亲是萨摩国(鹿儿岛县)藩主岛津家的一门·今和泉领主岛津忠刚。姓岛津,原名敬子,之后再改名笃子。      于鹿儿岛出生。嘉永6年(1853年),成为萨摩藩主岛津齐彬的养女,同年从鹿儿岛进入江户将军府。      笃子被认为是为了肩负齐彬政治上的目的被送了江户城,齐彬围绕将军继任问题,在分开成推举一桥庆喜(德川庆喜)为下任将军的一桥派和推举纪州庆福(德川家茂)的南纪派对立中,为实现庆喜继任为将军而让笃子做了新娘送入德川家。      安政3年(1856年),笃子成为右大臣近卫忠熙的养女,那年的11月作为家定的正室进入大奥。可是,1858年齐彬和家定先后死去,14代将军德川家茂就任,笃子剃发法号“天璋院”。幕府推行公武合一政策,在文久2年(1862年)时自朝廷决定以天皇妹妹和宫作为家茂正室进入到大奥。萨摩藩提出天璋院回萨摩,不过,天璋院拒绝回萨摩。在庆应2年(1866年)时,家茂死去。她与出家改号静宽院的和宫一起抵抗庆喜的大奥改革。另一方面,庆应3年(1876年)庆喜在大政奉还中提出幕府灭亡之后,江户城将会不流血而投降的条件,所以和宫向朝廷请求救济德川家和庆喜的性命两件事上被视为已经尽了力。      晚年为田安龟之助,即是德川家16代德川家达的养育而费心。在明治16年(1883年)时在江户的一桥邸死去,享年48。被葬于东京都台东区上野的宽永寺,与丈夫家定葬在一起。   日本皇女和宫下嫁将军德川家茂之谜(摘自《世界历史未解之谜》)      和宫是仁孝天皇的第八个女儿,贵为皇女的她在4岁时被许配给了贵族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然而,在长大后,她却嫁给了将军德川家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认为,正像历史上中外古今许多弱女子被作为政治交易的筹码一样,贵为天皇之女的和宫也身不由己地做了牺牲品,被政治的狂风怒涛推到历史舞台的前面。在德川幕府后期,掌握政权的幕府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犯,不得不屈从其强大压力,同意与西方各国通商,这种做法受到朝廷和尊王攘夷派的猛烈抨击。为了缓和与朝廷的紧张关系,同时,也为了平息普通百姓的不满情绪,幕府决策机构一方面重新明确幕府受命于朝廷的上下委任关系,另一方面推进“公武合体”运动。“公武合体”运动就是二者的联合,而作为“公武合体”的一项重大步骤,便是幕府奏请朝廷,希望将孝明天皇之妹和宫下嫁给第14代将军德川家茂。为此,幕府进行了许多活动,首先,他们中止了家茂与贵族见宫贞教亲王之妹伦宫的婚姻谈判,并且散布和宫的婚约者有栖川宫因为封禄甚少而对与和宫结婚感到不安等流言。但尽管如此,和宫仍然一如既往地加以拒绝,但是幕府还是再三奏请。孝明天皇迫于无奈,最后16岁的和宫只得十分不情愿地于1861年12月从京都来到江户,第二年2月,与同年龄的德川家茂正式举行婚礼。      但是也有人持反对意见,比如据将军府中的人的说法,和宫与德川家茂夫妻感情甚笃,家茂出征前一夜夫妻俩彻夜长谈,和宫还要求家茂顺路到京都替她买西阵出产的腰带,这后来作为家茂最后的礼物按照家茂的遗言被送到和宫手中,和宫收到这个礼物后,睹物思人,竟然茶饭不思,终日饮泣。又如和宫在朝廷官兵临城之际为德川家族通融说情,也似乎不是完全被逼无奈。有人认为,就和宫而言,与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的婚约并非出于自由的选择,其实和宫本人希望避开传统的皇族内部通婚的习俗,为寻求新的人生而与家茂结婚。这样说来,和宫与家茂结婚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了。      下嫁将军的和宫究竟是一个勇于追求幸福生活的榜样,还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对象,这个问题和她下嫁将军的原因一样,成为解不开的谜。   1、和宫的身世:她原名亲子内亲王,母亲并不是天皇的正室,而是一位典侍,即被称为新典侍的藤原(桥本) 経子,其父是位权大纳言。和宫生父仁孝天皇40岁时,16岁的経子才入宫,因此并不是一段很相称的婚姻。皇女和宫则是降生于仁孝天皇死后,是位遗腹子。所以《大奥》中,家茂问和宫的父母是怎么相处的,其实是个BUG。因为世人都知道和宫并没有和父母相处的机会。      2、和宫在宫内受宠吗?答案是否。和宫在无父的情况下长大,其兄孝明天皇年长她多岁,虽然感情尚佳,但也并不太亲密。《大奥》中,和宫有收到其父皇寄来的书信,这是不太可能的事实。在她下嫁江户前六个月,才得到内亲王的封号。      3、为什么要选择和宫降嫁?因为当时皇族中适合的皇女只有三位,分别是和宫的姐姐敏宫,当时已30岁。以及其兄孝明亲王刚刚出生的女儿富贵宫。      4、和宫有过“前夫”:和宫6岁时和有栖川宫家的炽仁亲王有过婚约,因为幕府强求她下降,所以,通过运作,让栖川宫家主动与和宫解除了婚约。      5、和宫在大奥里并不那么孤苦无依:伴送和宫进入江户城的侍女有数十名,而且,她的生母新典侍(观行院)一直陪在她身侧,跟随她到江户一起举行婚礼,并且一直居住在江户城,直至四年后才去世。江户城里的女性,是不可能对皇女甚至皇妃有什么无礼的行为的。      6、关于和宫的长像:《大奥》中,选取安达佑实来扮演和宫,还是有一定的考虑的,因为和宫身高极低,仅有1米43,比一般人的水准还低,适合安达佑实的那种小女孩体型。但是,安达佑实长着一张大饼脸,实际上,和宫的脸非常瘦长。      7、和宫与実成院交恶吗?其实并非《大奥》中所写那样,当时大奥中掌权的是片中那个几乎尽善尽美的天璋院笃子,而不是家茂的生母实成院,天璋院极不尊重和宫。有时候故意让和宫居于下位,而自己坐在上位,而在礼法上,因为和宫是皇女,所以应当平行而坐的。因此和宫与天璋院其实不和,至于原因,是因她是萨摩的武家出身,看不起宫家出身的和宫罢了。      8、可怜的被恶化的実成院:真实的幕末大奥,并非像片中所说的那样,実成院独掌大权,天璋院远远避居。其实,大奥当时是天璋院的天下。那个时候的大奥,一共有四位“女主人”,分别是家定的生母本寿院、家定妻天璋院、家茂生母実成院与和宫。掌权的其实是本寿院,只不过在和宫入江户之时,26岁、年轻气盛的天璋院成为她正式意义上的婆母,因此夺得了大奥的权利,所以和宫与天璋院的对立非常明显。可其实大奥里的坏人実成院当时过着非常没权势的生活,这一点,其实从她女中数量只有天璋院的1/3就看得出来。実成院其实与和宫的关系相当好,因为在她这位乡下女人看来,皇女下降,就是天大的恩赐,哪里敢不敬呢?至于为家茂选侧室什么的,全是天璋院自己一人搞出来的。      9、和宫的后来:和宫后来在幕府还政后回到了京都居住,在明台时代,向朝廷力请保住了德川庆喜的家名,让德川一姓得以继续存世。不过她32岁就死于脚气病,死前得二品之位,死后追封一品。御法名“静宽院宫赠一品内亲王好誉和顺贞恭大姐”。   关于将军德川家茂的死      幕末动荡时期,2次征长战争未结束时候, 以21岁之龄死于大坂……      如果他死在江户,应该还可以让人相信是运气不好…… ,可是,就这样死在大坂……      请问:      史家是否有他是被谋害而死的说法呢?      (同年,维新派视为不中意的三十余岁的孝明天皇的死也是被怀疑有问题的,不过,明治后维新派主导成立的新政府,想必是不会非要弄出明白说法的……)      如果将军和天皇都是死于倒幕派……那他们也真够狠的,汗一个……   慶応2(1866)年に長州への処分案を決定するが、長州が従わず、第二次長州征伐に突入する。   しかし、諸藩に協力が得られず、幕府は苦戦を強いられる。   その最中の7月20日、大坂城本営にて急死する。   死因は、極限状態での職務のストレスのため兼ねてより病んでいた胃腸、脚気などによるものであると言われているが、暗殺説もあり、真相は明らかではない。      “脚气”是什么?汗……      看来确有谋害一说啊。      将军暴死在太阁殿下护佑的大坂城,想来,在当时一定给了天下极大的震撼吧。志士们一定鼓舞了……死在别的城市和死在大坂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啊。      如果是在大坂被谋害而死,考虑到战争动荡未了,德川家应该可能不会公开的吧。   下手方当时也许也会因为怕遭强烈报复而不出头承认吧。效果达到就行。   至于动荡结束后,德川合法存续成为华族一员,恐怕知情方(比如假设萨摩)也不好撕破脸弄明吧。也许就这样成为历史迷案了。      总之是存在谋害可能的……不过求证方面应该小心些,以后再说吧。      家茂死了庆喜就交权了,萨摩,长门,土佐得势了……关原大坂为丰臣家而死的将士们,毛利,岛津,长宗我部盛亲们,可以安息否?

 5 ) 天涯别过,疏枝瘦影漫横塘——记《大奥明治篇》的笃子夫人




率性的笑,纯真如朝露,秋空一碧无今古,绝色的风华不愿被捆缚在大奥精神困窘的牢笼中。


奈何太行山势如蝌蚪,问询霜皮薄厚,你的婉约的情志焉能束缚在狭隘的困顿和囹圄间?


聒碎乡心梦不成,萦绕在眼前的是将军那薄如蝉翼的笑,你在将军面前不愿稍假辞色,只因为你相信人之天然秉性与那情之所初的造化。


尝遍樱桃滋味的将军如何驾驭这灵域的和氏璧,缭乱的唐多令亦如蔓延的火势,你的心不会羁系此间。


你不愿在这牢笼之中腐朽而死,但凄绝的笑靥昭示了你其实想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成全对克显之情和对将军之义。


稀薄颤动的纸张携裹着恩断义绝的触动,你提笔作就了对克显的一纸告别书。


雾霭沉沉楚天阔,体悟将军之病的切肤之痛,其实你的内心,早已悄然种下对于将军之爱的灵犀,有一句语词,叫做情根深种。


站在将军的位置是他的使命,诚如他所说,阳光会穿越那些隔离了优雅的喑哑晦暗。


卧榻之上的将军回想着你的一波一波的隽语,眼角处流溢出的是至性深情,原来他的心里掩藏包蕴的是热忱与仁和恕。


再深沉浓郁的感性换不回将军的性命,凄清的氛围交织着无望的爱恨,蚀骨凄郁的创痛。


只要尽我所能生存下去,一样可以活得很灿烂,这是你内心的告白,宁可成为毫无建树的腐败幕府的傀儡。


人生有许多使命亟待完成,而放弃自私的真纯幸福未尝不是对于殉道人生的一种成全。


你落发为尼,穿上丧服改称为天璋院,风雨凄然的环境中是你杜鹃啼血的生命困惑,抑或一道难解的题。


伟岸派精神坐标指引着你皈依佛门,在高蹈与清寂中完成对世代的见证和洗礼,领如蝤蛴的你责无旁贷,周遭的浮光掠影皆可娴娴略去。


作为天地蜉蝣的你可以在缥缈一瞬无声无息地消失,世间的攻城略地巧取豪夺在你心上刻写的划痕,已经不具有灵魂的渗透力,身先士卒抑或藏愚守拙?大化浮沉尚未可知遑论月缺月圆?


若干年后你再度回到修罗场,不愿再受身份的束缚,不愿再拾掇顾左右而言他的生命,你要自己掌握自己的生命,一股超越俗常的力量让你不愿再被情爱缱绻所缚,知己生涯,人间翘楚的清欢幻梦终究不若彼岸一尘不染的纤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你目不斜视,衣着洋装的从故人身边坐车扬长而过,绽开妖娆而又清芬的容颜,生死芙蓉有命,似乎完成了对大奥生涯的绝妙讽刺。酣梦淋漓,人生不过蚍蜉苦涩醉琉璃一场?

 6 ) 人生可以无数次踏上新的旅途

不论我们想或者不想,我们都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丰富着自己的经历。

泷山从小被收留在江户城中,她的世界曾经只有那一座城的大小。她作为大奥总取缔,一切以法度为先,不仅践踏着别人的心,同时也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当改革的浪潮涌到了脚下,生存的小盒子被揭开盖子的时候,那些法度终成一场空时,她才能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过错。明知故犯乃是对于人心来说最大的过错,这样的她,似乎本应该和江户城一起隐没在时间的尘埃之中,但是她在笃子的劝解下没有自尽,走出了江户城。

阿满曾经果断地希望进入大奥,丰富阅历。如果那个平静的时代没有被打破,她最后也许会作为一个仪态标准的女中典范老死于大奥。她看上去直率果断,其实优柔寡断、畏首畏尾,心潮波动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在心中向真之介倾吐。不顾家人、朋友的挽留,她执意进入大奥,在大奥波澜诡谲的斗争中漂流。真之介作为御医,常常有机会和她见面,对于她这个深处大奥的局外人来说,想必是极大的安慰。她曾经向笃子说过不想作为一个妻子普通地了却一生,她本想代替本应回乡婚嫁的阿苑成为御内证。我想,她一定是找不到生命的意义,那样闭塞幽寂的时代,她作为一个女子根本不可能获得一个精彩的人生。她家中小店遭难,父亲受伤,仍旧没下定决心。她掏出真之介重伤的信给笃子看时,一定是希望获得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吧——去见他,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活下去。“说不定已经太晚了”“绝对不会的,万一事情真的变成那样,我一定不会原谅自己,阿满,你一定要获得幸福”。真之介就是她心中的“常”,正是那么些不变的东西存在,人才能保持理智、活下去。一直以来那么犹豫的她,第一次坚决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京都。所幸,不是天人永隔,所有的一切都还来得及。那个人坐在檐下,回头来看着她,就和从前一样,笑着问她“怎么了”。

笃子被迫与爱人分离,她想要自尽,却被拦下,爱人许下了一定会有一天推倒幕府、来救她出去的诺言。当东乡纵火前来带她走时,她心灰意冷,没有离开;将军死后,东乡再次潜入带她走,她却选择了留下,成为天璋院,隐居在江户城。而后新的将军上位,倒幕运动延烧到了江户,她的故乡正是其中主力,这封特别的“家书”是否溅起了她心中的波澜呢?如果她一开始就死了,便不会见到幕府的轰然倒塌。正如饿了想吃东西一样,如果只是喝水消除了饥饿感,而不是饱餐一顿的话,那份失落依旧会留在心底。她本可以嫁给东乡,和他一起投身于改变世界的事业,但没能如愿。她多次拒绝了和东乡一起走,我想,她是和阿满一样想热烈地活一次的,她爱的是那个满腔热血的东乡,不是某个和她隐居萨摩的东乡。当这个世界天翻地覆之后,大奥的那扇大门打开后出现的,不再是身着羽织的幕府将军,而是穿着西洋军装的东乡。她在大奥留守到了最后,而东乡也终于完成了他的诺言,达成了他的事业。男人前来交接江户城,他宣告了幕府的倒台,告诉笃子新政府会保护她的安全,她自由了,他那样郑重而又赤诚,诉说自己的愿望——和笃子回到萨摩、欣赏着家乡的风景一起生活下去,那里有他们的好朋友。他捧了自己的一颗心来,但人生是需要意义的,于他们两个人而言更是如此。她拒绝了东乡,想自己选择今后的人生。最后,她不经意和走在街道上的阿满打了个照面,她没有再穿着一直以来的各式和服,而是着洋装乘黄包车行过格格不入的和式街道,她已经走出了自己选择的第一步。

 短评

好看!!!!!!

6分钟前
  • XXX爱吃肉
  • 力荐

最后一集是干吗?浪费群众时间吗?

9分钟前
  • 霍伯森的选择
  • 还行

笃姬确实那个时代的女强人

14分钟前
  • 爹 我亲爹
  • 推荐

菅野美穗只要穿上和服就特别美,还有浅野阿姨好有气场

16分钟前
  • 咖喱
  • 力荐

湖南卫视

20分钟前
  • 鸟甲
  • 力荐

那个男人好的实在没办法,对你好

23分钟前
  • 小妞·♬
  • 推荐

好喜欢笃子!!!!!

26分钟前
  • 熊小熊小熊
  • 力荐

实力派演员啊

29分钟前
  • Omnia
  • 推荐

泷山姐姐!!!拜倒在你和服之下、!!!

30分钟前
  • 推荐

居然被北村一辉搞泪掉了……

31分钟前
  • 29
  • 推荐

為瀧山姐姐加多一星!!!!

36分钟前
  • 查理不开朗
  • 力荐

最好看的一部!

37分钟前
  • maomao
  • 力荐

看的稀里糊涂的

39分钟前
  • 还行

高贵冷艳的京都公主一来,大奥顿时变得庸俗不堪。

43分钟前
  • 夏太郎
  • 力荐

为了华服、布景

46分钟前
  • maggie
  • 力荐

一直大爱”大奥“题材作品……满满的都是女人啊……

51分钟前
  • C.
  • 力荐

泷山气场之后,但我独爱和宫。而家茂和和宫的感情才是我的点啊,内心颤颤颤••••••

52分钟前
  • A-sun*
  • 推荐

重点其实是家茂和和宫

57分钟前
  • evonne||芝士命
  • 推荐

让人怜爱的和宫、超有气场的泷山、坚毅独立的笃子、深爱儿子的母亲、无处不在一直很忙的阿满、出彩的初岛、还有一胖一老一美的搞笑三人组、一魅力一帅气俩将军……很喜欢的一部剧。虽然勾心斗角实不强,但除了阿满之外的主要人物刻画的都挺真实;虽然最后一集的回顾实在是重复太多,但绝对四星上

59分钟前
  • 文漫
  • 推荐

华丽丽

60分钟前
  • blb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