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诫

HD中字

主演:多格雷·斯科特,汉娜·泰勒-高登,莱纳斯·罗彻,纳威恩·安德利维斯,米娅·麦斯特罗,保罗·瑞斯,理查德·奥布里恩,西拉斯·卡森,帕德玛·拉克施密,苏珊·林奇,克莱尔·布鲁姆,奥马尔·沙里夫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其它年份:2006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十诫 剧照 NO.1十诫 剧照 NO.2十诫 剧照 NO.3十诫 剧照 NO.4十诫 剧照 NO.5十诫 剧照 NO.6十诫 剧照 NO.13十诫 剧照 NO.14十诫 剧照 NO.15十诫 剧照 NO.16十诫 剧照 NO.17十诫 剧照 NO.18十诫 剧照 NO.19十诫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第一诫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他神

        老基在第一诫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小波维的爸爸是大学教授,无神论者,理性至上。而波维的姑姑却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两人的观念都影响着喜欢思考的波维。一天,爸爸按程序问电脑冰面厚度是否可以支撑波维滑冰时,电脑回答“Yes”,然而第二天湖上的冰出乎意料的破了,波维葬身湖底。

                  忽然破裂的墨水瓶

       爸爸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能用电脑计算出要多久追上兔子,家里的开关能用电脑的“1,0”控制,甚至能编个程序让小波维和异地的妈妈交流。

   爸爸其实是虔诚天主教家庭出身的孩子,可他成了神的叛逆者,虽然他不反对别人信教,但他只认为那是有些人活着需要一些寄托才能快乐一点,言外之意是那些人缺乏面对生活事实的勇气,信教只是一种逃避和自欺。他总是显得冷静、自信、理性。然而他对自己坚信的理性不曾有过怀疑吗?当他看到电脑自动开机,并且总是莫名其妙的显示“i am ready”(电脑能为我们准备什么呢?)时,他为何充满困惑?他计算出冰面厚度能够滑冰,为什么又要半夜拿着棍子去冰面检查一番?当他看到那个流浪汉似乎透视一切的眼神的时候,他为什么眼里尽是恐惧?或许这些还不足以说动摇他对数字和科学的迷信,就如姑姑对波维说的“他或许有时也会感到怀疑,但他不会承认”。

     什么事情足以让你惊慌失措呢?火灾,地震,海啸?不需要这么大的灾难,就像电影里,一只蓝墨水瓶的忽然破裂,墨水(拥有电脑以后,墨水似乎是久违了)的肆意蔓延就足以让他惊慌失措,莫名恐惧。当他听到屋外急响的警笛,大人的尖叫时,他已坐立难安,当他听说冰面破裂的时候他还将信将疑,当他知道波维没去姑姑家也没去上英语课时,他已语无伦次,当他看到那个黑洞的冰窟,从小孩子口中得知儿子确实有去滑冰时,他彻底的崩溃了,当他看到那具被打捞起来的冰冷的尸身时,他的压抑,自责,绝望彻底爆发,他来到教堂推到了神坛,推到的仅仅是神坛吗?或许是一直敬奉在他心里的那座科学理性的神坛!他在忏悔,圣母却在默默地流泪。

                   常含泪水的眼睛

   姑姑温柔可亲,眼神里充满了悲悯、伤感、关爱,她的眼睛一直是温润的。姑姑是极度感性的,她一直坚信着上帝的存在,但她的态度很宽容,当小波维问他上帝真的存在吗?她说“god is very simple ,if you have faith”。当波维问她上帝是谁时,她一把抱住了波维,问波维现在什么感觉,波维说“感觉到你的温暖 ”,她微笑着说“没错,这就是上帝”。这几句对话既简单又深刻的把姑姑心中上帝的真意表达了出来。我一直感觉姑姑应该就是圣母的化身,她们同是那么善良、温柔、悲悯,连流泪的样子都那么相像,或许每一个把爱当上帝的女人都是圣母吧。

             滑落黑洞的天使

波维,一个活泼、可爱、聪明的天使,可又有着与他年纪不符的思想早熟。他喜欢精确的计算,会理性的思考,但时常又触景生情,多愁善感。对上帝充满好奇又充满疑惑,他一直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游走、困惑。他会用电脑计算出多久能追上兔子,可是看到一只冻死的狗时又不禁感到惆怅,做那些精确的事情有意义吗?人不还是要死的吗?当他能用电脑控制开关,与妈妈交流时他对电脑充满兴趣,可是问电脑妈妈梦到什么,电脑却显示“i don't know”时,他又不免失落。他问爸爸上帝是否存在时,爸爸说没有,问姑姑时,姑姑又说有,他们的解释似乎都正确,他不知道该相信谁的。所以他大大的眼睛中总是充满了疑惑和怀疑,于是会对姑姑问出了“我爸爸是你哥哥?”这样看似愚蠢的问题。

        波维是个可怜的牺牲品,因为听信爸爸准确无误的数据而葬送了幼小的生命。他的逝去重重的撼动了爸爸和姑姑各自的上帝。当他们一起在河边看着那个可怕的黑洞时,似乎在追问着各自心中的神。那数据是爸爸精确计算出来的,而且实地验证了,怎么会有错?姑姑如此虔诚的信仰着上帝,上帝怎会狠心的夺走一个这么可爱的天使?但是波维的的确确是走了,不知他是否去了天堂。

                       无言的上帝

   电影不断穿插着一个流浪汉似的男子烤着火,静静的看着周围世界的画面。他的眼睛总是那么深邃,冷峻但又含有一丝无奈和悲悯,他似乎透视了周围的一切,好像知道冰面会破洞,波维会出事,而且出事地点就在他烤火的附近,可是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的看着,看着并且一开始就不禁的流着泪。

                      上帝之手

        科学发展到今天很多人都不再相信神的存在,认为科学能解释一切。科学确实能解释很多“疑难杂症”,但是科学能解释人的细微感觉和生命的偶然吗?科学恐怕只是一个新的崇拜偶像,一个新兴的上帝吧。旧神以不可知的法力征服,而新神以精确的计算统治。

      姑姑信仰基督,但并未被沉重的基督道德禁锢。她只是把爱当成了基督,这才是最单纯、神圣的宗教信仰。

      老基说过:“我并不上教堂,但我相信有类似上帝的东西存在,我与他的关系是个人化的,不须依靠别的凭借。”老基的上帝,没有法力也不会计算,只是当你能感觉到他的存在时,他似乎就在冰窟的旁边,让你感受到灾难的临近,当你感觉不到他时,他就只是静静的旁观,为你祈祷,为你流泪。法力和理性都无法帮你承付生活的薄冰,真正的上帝是在你如履薄冰时搂抱着你并紧紧握住你双手的那双手。

       

 2 ) 我的十诫系列:十诫之八

十诫之八
你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DECALOGUE EIGHT
THOU SHALT NOT BEAR FALSE WITNESS AGAINST THY NEIGHBOR
开头有点突兀,一个大人牵着一小孩从镜头前经过,后来镜头始终盯着他们紧紧握着的手上,有点奇特,但后面就有解释。
十诫拍到第八部也有了点总结的味道了。
这一集的主角是两个女人,一个60多岁,波兰国籍,似乎是个著名学者,另一个刚刚50,美国国籍,她翻译过前者的著作,专程来华沙听前者讲课。老学者讲的是道德炼狱,她让学生们举例子,这时候一个女生要求发言,而她讲的例子恰恰是十诫之二上那个医生和女人的故事。老学者欣然笑着,她也住在那个公寓里知道这件事情,她只是说了句“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的生命最重要”,然后就想进入分析的环节。可这时,美国女人想发言,她也说了个例子:1943年的华沙,2月,很冷。一个犹太女孩情况危险,有肯收容她的地方,但前提是必须出示一份这个女孩受洗的证明。于是女孩的监护人帮她找了个年轻天主教家庭来担任她的“教父教母”。但就在受洗前的一刻,那对夫妇却没有同意,他们的理由是——上帝不允许人们做伪证,犹太女孩只好在宵禁前离去。
镜头在闪过台下学生中那张熟悉的上帝的使者的脸后,最后还是游离到了学者脸上,她努力按捺的平静下是按捺不住的焦虑,后来得到的确认和这时候大部分人想到的一样,美国女人就是那个犹太小孩,而老学者就是那对夫妇中的女人。在美国女人讲述的中间,突然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学生闯进教室,把所有人吓了一跳,然后被赶了出去。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将两人的心理状态,以一种外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国女人就像那个醉醺醺的闯入者,让老学者惊讶得不知所措,而根据后面来看,也正是老学者那句“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的生命最重要”这句话,成为了美国女人心里的闯入者(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前文中提到过两人在美国见过面,美国女人完全也有可能在那个时候说),两人互相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闯入,局面就和后来的教室一样僵着。
故事说到这里先顿一顿,这部戏有好几个地方和以往十诫风格不同。首先,十诫前面所讲述的,基本是身边的事情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这里讲述的却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连结果都已经有了,更关键的是,在这个时候,有点我不太喜欢的是,其他的故事都是在生活中相对平常,可以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但这个故事,你不觉得太多特定因素,使之变得过于特殊,而丧失了基氏风格的“平常中见深刻”的魅力了吗?其次,正因为第一点的不同而导致讲述方式的不同,其他的故事大多是通过电影语言,即画面和声音统一的镜头来表现,更有电影性,而这个故事,以及后面要提到的一些相关剧情,大部分却是通过一种更加戏剧化舞台化的手段,用台词透露出来的,这也是我已经看的8集十诫中台词最多的一集,这一点差别又和第三点差别相关,不过我先不说,先看后面的剧情。
两人下课后见面,从对话中,可以感受到美国女人淡得几乎没有的怨言,也可以知道,在那事情之后学者救了很多犹太人,而且似乎也违背了那句“不可做假见证”的诫律。这形成了一点点迷团,前面课堂讨论上,很多不知内情的学生讨论着故事中不救人的夫妇的动机,其中就有人讲到了“恐惧”,难道是恐惧吗?导演在这里又将谜底延迟了一点,在告诉答案之前,他先安排两人,故地重游,去那个当年的公寓。美国女人先是独自进去,但她在门口就停住了,然后悄悄地掩藏在门口的阴影中。老学者等了半天发现她没出来,很是着急,于是进去找她,一个一个房间问遍了,最后却发现美国女人安然地躺在车里。这段剧情设计得很有意思,看起来像是美国女人玩的一个小小的恶作剧,她试图用这样的方式让老学者感到一点当初的罪责和悔意,可是她自己却站在那门口,不愿意进去。如她自己后来回答学者“你为什么不回来看看”:这些是耻辱的回忆,我为什么要回顾我的耻辱。这才是关键!
回到学者家里,老学者告诉她当初不接纳的真正答案:当初她丈夫是抵抗组织的军官,那个安排女孩过来的人是盖世太保的线人,一旦女孩过来,他们整个抵抗组织就面临被摧毁的危险,但是当女孩走后,他们却发现情报错误,那个所谓的“线人”更是差点被抵抗组织暗杀。老学者说得很轻松,但不忘记怀着忏悔说:但在你来的时候,我真的感到害怕。两人都笑了,美国女人提出要去看看当年差点救了她的人,老学者答应,但说自己不愿意进去:我自己战后只见了他一次,我只能说“对不起”,虽然我知道很不够,但也只能这样。OK,看看上面一段最后两句,明白了吗?这种感觉就像老学者家里那个出现了很多次的画框,尽管无数次被扶正,但每次都会偏倒下来,这就是人们所不能承受和试图躲避的角落,无论你要找什么样的理由。
次日,当美国女人找到那个做了裁缝的准恩人后,他却不愿意让人提起任何和战争有关的事情,只是问着这个女人:你要我为你做外套吗?
看,这是真实主题的第三次被提及。这时候我该说出第三点不同了,那就是围绕着那个“做假见证”的中心故事,基氏构筑起了另一个空间,而这个关于诫律的故事实际上已经被偷偷移出了中心议题的地位,围绕着那个文本空间,在以此为由头的现实空间中,人们关于不可触及的记忆的面对,才是基氏真正想讲的主题。这是影片的主题第一次偏离十诫的空间,但并不显得突兀,甚至可以看作基氏对自己的一个突破。

 3 ) 十诫之七:以爱的名义互行伤害

编剧彼埃西维奇介绍说,《十诫》第七个故事的原型原本是一个父亲和女儿乱伦并生下一个孩子的故事,后来在剧本中作者做了调整,将这个极端的故事做了更加缓和的叙事处理,将故事放在了高中生梅卡和他的老师沃特克之间,而她的母亲艾娃恰好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为了掩盖这桩丑闻,经过所有人(梅卡和沃特克)的同意,她将这个孩子的户口报在了自己名下,成为了他的女儿,取名安妮。 当安妮六岁的时候,梅卡已经过了20岁了,她在这个时候被学校除名,具体的原因影片中未作详细的交代,但是可以想象,她和沃特克的感情并无结果,自己的孩子现在成为了自己的妹妹,这样种种的遭遇可能使她面临着某种过不去的心理问题,大概也是她被开除的原因所在。 长大后的梅卡想要要回自己的孩子,她觉得自己那时候还小,完全没有能力做决定,虽然最后她同意母亲收养这个孩子,但是她还是认为这个孩子是被强行拿走的。但是作为另一个当事人的妈妈却完全不同意梅卡这样做,她表面的理由仍然是关于家庭丑闻的种种顾忌,但是在梅卡看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梅卡知道了母亲在生完自己之后就不再有生育能力,收养安妮不过是她自私的考虑,梅卡甚至看到母亲把自己并没有奶水的乳房塞进小安妮的嘴里,想一个“真正”的母亲那样喂养孩子,这些让安妮嫉妒又难过,但是如今即使她想要夺回安妮,也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光是妈妈本身的阻挠,安妮已经六岁了,她知道艾娃是她的妈妈而梅卡只是姐姐,影片一开头即为我们展示了这种隔阂的存在,安妮在梦里梦见可怕的的景象后一直锐声尖叫,梅卡走到窗前试图安慰安妮,但是很明显没有任何效果,这时艾娃走过来,以一种盛气凌人的态度告诉梅卡,你根本安慰不了她。 这个细节交代了梅卡和安妮之间已然存在的隔阂,同时从艾娃对于女儿态度傲慢的警告上,也暗示了她对梅卡想要夺回安妮的觉察,她试图阻拦,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梅卡利用一次学校演出的机会,悄悄把安妮偷了出来,并带着她离开了家,开始了逃亡之旅,“不可偷盗”的诫命在故事中凸现出来,但是它也一如既往地深刻而复杂,不是简单的法律或者宗教条例所能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是深陷复杂的伦理选择和道德困境之中,让每一个人物都失去那种简单的是非标杆,正如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谈论《十诫》时说的那样,这样的境遇来临时,与任何关于是非的描述或确切定义无关,而是和你做出的每个具体决定有关。 梅卡不计一切后果地偷走了自己的孩子,从法律上来讲她是偷窃行为,尽管那孩子和她有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的艾娃同样从一种私人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虽然在电话里她说她报了警,但是很明显这只是对梅卡的威胁,她知道一旦这件事被张扬出去,不单单是家丑外扬这么简单,她也有可能永远地失去女儿,两个女儿一起失去,所以艾娃试图用缓兵之计稳住梅卡,另一方面却在不停地寻找她。 梅卡去的第一站就是去找了安妮的父亲沃特克,如今他一个人住在乡下,靠为别人制作玩具为生,虽然他帮着梅卡撒谎骗过了父亲的电话追踪,但是很明显沃特克对梅卡的到来充满警惕,他也试图说服她接受事实,并回到家里,他完全从自己的立场发表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或者建议,而每个人都出于自己利益而做出的选择碰在一起,注定了不会有一个一致的结果,于是梅卡偷偷离开了沃克特的家,带上安妮继续逃亡。 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到《十诫》的立意时说过的那样,《十诫》的影片并不想仅仅是为摩西十诫做一个现代式的注解。所以里面的每一个故事也都不仅仅满足于讲故事和诫命的简单对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宗教戒律的作用等同于法律,它们一起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规定了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但是却并不真正解决人类的重要问题。因此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十诫》的最初立意上就摒弃了对政治的讲述,而是上升为人与人之间各种普遍的矛盾,并以此来探讨政治之外,那些置人类于困境之中的因素。 具体到本片里,通过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偷盗故事,其实真正要说的却是如何和我们所爱的人相处。片中梅卡的父亲是一个十分内敛的人,作为其中的一个家庭成员他仅有的几次出场不是听女儿抱怨,就是听命于妻子的调遣去寻找梅卡,他明明有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做,但是在最终他都选择了隐忍自己的需求,来完整“家”的概念,他在电影中唯一一次说了很多话,就是劝导艾娃理解女儿的处境,艾娃对此不屑一顾,说,不要跟我讲家庭故事,我比谁都清楚。然后父亲说了一句:但是你以为女儿不清楚。 他的这句话说的很平静,但是却一针见血,艾娃自己不耐烦的事情,但是她却不厌其烦地和女儿絮叨,她并不是真的不明白女儿其实也很清楚,她这样重复不过是在为自己辩解,将自己的一切行为置于爱的名义之下。诚如基氏在创作谈里所言:我们总认为自己为我们所爱的人做了许多事情,但当我们回顾过去时,我们就会发现,虽然我们已为他们做了一切,但我们却没有精力或时间,将他们拥在怀里,跟他们说几句温柔的话。 这一段话基本上很明确地点明了这个故事的主旨,我们以为自己爱得如此深沉,如此心力交瘁,而事实上不过是在爱的名义之下,做一些满足于私利的事,那些堂皇的大而无当,其实还不如一个拥抱或者一刻默默无语的陪伴来的体己和贴心,但是多数时候我们却满足于这样的堂皇,直到所有的积累在某一刻发生质变。 影片的最后,艾娃在火车站找到了她的两个女儿,看到安妮无比亲切地喊着本该是“外婆”的艾娃妈妈,伤心地梅卡什么也没说,飞快地跳上了火车,这是一辆她并不知道目的地的火车,恰好代表了她此刻的心情,茫然而不知所措。作为艾娃,不可避免的,她失去了一个女儿,她在最后一刻对梅卡呼唤应该是充满了悔恨和了悟的,虽然这于她本人已然为时已晚,但是这个结局用来展示给那些正在以爱的名义相互伤害的人们,却是恰到好处的。

 4 ) 我的十诫系列:十诫之四(我最喜欢的一集十诫)

十诫之四:要尊敬你的父母。
我不知道我看十诫的速度怎样,但每次看完一部的时候都有点痛心疾首的感觉。虽然现在看起来电影很多,但真正能看的有多少,而老基的片子更是看一部少一部,每看一部十诫享受着思考的暗爽的同时,心里也在暗痛,哎,这暗爽的机会又要少一次了,不过他的每部电影都应该反复观看的,只是再看,恐怕感觉又要不一样。
闲话少说,十诫系列影片的人物都很少,这一部也是,实际上的主角只有两个,如果加上一个不在场的母亲,也不过三个人而已。故事开头就用一个复活节女儿对父亲身上浇水的场面表现了这父女两个关系的融洽,注意,这个场面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铺陈,但已经有了三重的意味,除了前面说的那点,还有女儿表现的童心,这与后面她自己所说的和不少男人上过床还曾经堕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那个最最重要的信也第一次出现。父亲要去机场,告诉送别的女儿还有一些费用没交,单据在抽屉里,女儿回家打开抽屉,没有看见单据却看见那封神秘的信。女儿剪开外壳,里面还有个信封,上面写着:当我死后给我的女儿安卡——很显然,信是死去的母亲写给她的。女儿拿着剪刀犹豫了很久......父亲回来了,迎接她的女儿显得并不开心,她将那封信背了出来,原来她不是她的亲生女儿。盛怒下的父亲打了女儿然后一个人走了,女儿跑到男友家,对男友的母亲表示愿意嫁给男友。回到家后女儿和父亲终于坦诚地谈了起来,父亲承认对女儿和其他男人在一起有种情人一样的嫉妒,而女儿则承认自己和别的男人亲热时候总感觉自己背叛了父亲。这里两个场面很微妙,一是女儿趴在床上哭泣,上衣掀起,露出了整个脊背,镜头前父亲的手犹豫了一下,将女儿的衣服盖上;二是女儿在父亲面前脱去上衣,说:在你面前已经不是小孩而是个成年女子,你不想抚摩吗?父亲只是取来一条毯子将她裹上。次日早晨,醒来的女儿发现父亲不在身边,一下着急了,她冲到楼下告诉父亲,一切都是自己的捏造,信是她自己模仿笔迹写的,真的信根本没有动过。随后,她取出真的信,让父亲烧去。
当父女两人坦诚对话的时候,Lolita的味道已经很浓了,整个这种氛围的形成原因很多,首先是父亲对女儿非常好,就和女儿说的那样,不管发生什么,他都会微笑地安慰女儿,没关系,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可以,这不能不使长期以来女儿对他产生依恋,二是父亲也一直是保持着单身,这个家庭长期是母亲缺席,使得女儿某种意义上起到了一个家庭的另一种性别的支撑,也就是父亲的伴侣的作用,三是那封神秘的信存在,因为如果父女相恋那毕竟是乱伦,而那封信的存在,就为这本来的不伦之事提供了合法化的可能,父亲毕竟理智,而女儿还带有冲动和幻想,于是,后面的一切就很正常了。
我曾经很八卦地想着一个异常恶俗的剧情,让父亲和女儿都没有抵挡住命运的感召,在那之后终于情人相称,而女儿怀孕的时候,难产而死,死前告诉父亲,信是伪造的,真的信已经被她销毁,内容没有被人知道,父亲抱着那个孩子,一片茫然。忽然,我想起导演是老基不是朴赞郁。
看片的时候终于验证了一点,老基排系列电影时候的互串习惯,看三的时候,我似乎已经看见了一中间父亲的面孔了,在四中,电梯里上来的是谁?二里面的老医生。我在想五里面会不会有人上了三里面那个人的出租车?对了,后面有著名的杀人短片,杀的就是个出租车司机,汗,不会是那个答应自己的妻子绝对不再彻夜不归的好男人吧?汗......回头去看。
已经写完了,回头看一遍,突然觉得很阴冷,本来是一个人性的迷题,却被我几乎当成一个社会学问题的范本,开始反省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冷漠。影片没有打动我吗?当父亲给女儿披上那条毯子的时候,我几欲哭泣。也许我已经对这种不伦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多么让人感到惊世骇俗的地方,相反最后那个回归到平常的结局虽然让矛盾再次潜伏到了水下,但让我平常人的心脏恢复一般的频率后也让潜意识里更多失望。那封信的被销毁,让结果永远成了迷,逃避,逃避,这两个逃避着感情和责任的人。可责备他们的时候,换种身份来想,自己会怎样?一样地逃避,一样地在平常中向往着不平常。
和老基过去的风景一样,影片中还是有着偶然的第三者,第一集中是烤火的人,第三集里成了醉汉,这一集里是个划游艇的人,当女儿在犹豫是否要拆开信的时候,他背着游艇从女儿身边经过,女儿眼中那陌生人的目光惊诧而略带着责备,她吓得不敢继续。第二次出现是女儿告诉父亲信是伪造的时候,那个人再次经过,女儿又一次惊诧。也许这个人的惊诧表情,只是看见一个陌生女人的下意识,但女儿却没有办法冷静地面对。等等,仔细再看那个背着小船的人,居然是一里面那个烤火者,老基划出这个人物,我想恐怕还是要提醒一点,上帝的无处不在,和上帝的万能。
很遗憾,这次抓的图,最后居然忘了存。我很沮丧,不知道因为丢失的图片,还是因为电影本身。

 5 ) 十诫之九:何以维系我们的婚姻

患病的丈夫和外遇的妻子,使《十诫》的第九个故事在人物的设置和第二个故事有了某种相似性,基耶斯洛夫斯基再次将视点聚焦于夫妻之间的关系上,并通过外遇作为切入口,来探讨了那些维系夫妻关系的种种因素。 罗曼是一个医生,但是他对自己的病却无能为力,他的朋友米克拉耶直言不讳地对他的病情做了宣判,罗曼将不再有能力和女人上床,今天、明天、未来都毫无机会,并且作为他的朋友,米克拉耶中肯地提出了他的建议:离婚。 在此,作为这段婚姻的局外人,同时也是一个医生的米克拉耶,他所提出的建议是直观而毫不遮掩的,他抛开了其他一切因素,而单独强调了“性”在一段婚姻中的作用,在他看来,无性的婚姻是无法维持的,这点事实上罗曼也同意,他也在回家向妻子坦陈了一切之后主动提出了要分开,但是此时的罗曼在说出这些话之后,他想要的答案肯定不是妻子痛快接受他的建议,然后马上离婚,甚至于如果汉卡说要考虑考虑对罗曼都会是一种莫大的伤害,因为在性之外,罗曼还寄希望于感情。 自然,汉卡拒绝了罗曼的离婚建议,她问罗曼爱不爱她?罗曼避而不答,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是爱你的,但我没权利要求你忍受无性的婚姻。所以罗曼将决定权交给了汉卡,而汉卡也没有令他失望。离开还是留下,表面上看汉卡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但事实上她的主动是“被动”的,而使主动转向被动的主要因素就是我们所固有的道德标准,道德像一条绳索将爱情和性牢牢绑在一起,我们大张旗鼓地宣传没有爱情的性是不道德的,那么同理可证,因为没有性而抛弃爱情,同样是不道德的。所以拥有优先选择权的汉卡,在唯一答案面前,这民主的权力不过是堂皇的遮羞布,索性就一起再为它加一层华丽的装饰,那就是爱情。爱不是每周在床上呻吟五分钟,真爱是深植于人心中的,而不是两腿之间。这些本该令人动容的爱情宣言,在此刻听起来并没有情真意切的感动,相反却产生了一种令人隐约不安的张力,让人隐隐感觉到这脆弱表层掩盖下的岩浆的涌动。 除此之外,基耶斯洛夫斯基也用镜头语言在之前为我们做了某种暗示,当罗曼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回到家,他和妻子一起乘电梯上楼,电梯里忽明忽暗的灯光交替打在两个人的身上,镜头在二人之间摇移,使夫妻虽同处一室却不能共同面对同样的明暗变化,这样的间隙在那一刻就根植于他们的心中了。 虽然最终决定他们以爱情之名尝试,但是此时的罗曼和汉卡都没有信心,他们不知道这条路将会走多久,也不知道会走向何处。他们假装忽略性的重要性,但是内心里都很清楚这只是掩耳盗铃之举,所以那一夜罗曼近乎自言自语地和汉卡说,我们一直没有要一个孩子,不然事情就简单多了。 这段话暴露了罗曼远远高于汉卡的焦虑,所以在这段维持表面和平的婚姻中,他率先出手了,他窃听汉卡的电话,并对她进行跟踪,这样的套路在别的影片中并不鲜见,但是嫉妒和猜忌并不是本片要表现的主题,罗曼没有被塑造成因为自卑而导致疯狂的变态者,汉卡真的有了外遇被他抓到。 在捅破窗户纸的那场戏中,剧本和影片有了点小小的改动,导演将剧本里的客观视角变成了罗曼的主观视角,他躲在衣柜的后面,看着妻子和情人告别,他始终没有发声,直到汉卡发现了他。在这一刻,所有关于爱情的虚饰都被剥落,每个人所面对的都是赤裸的道德条规,罗曼因为自知其劣势而选择了隐忍,相反,被当面抓到与情夫幽会的汉卡却显得相当激动和愤怒,因为他们彼此清楚,她才是被道德绑架的最直接受害者。 性,爱情和道德,这些维系夫妻关系的各种纽带悉数登场,但是谁也不能在挣扎中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汉卡虽然在道德上占据了优势,却并没有乘胜追击解除她与罗曼的婚姻关系,而是选择了领养一个孩子,继续尝试,而促成这一决定的,应该是爱情,或者是夫妻相守多年的亲情。 电影到了这里有一个呼应,在罗曼家的楼下出现了第七集里的小安妮,这个孩子的出现可谓是意味深远,因为罗曼和汉卡本意是要借助孩子来重修和圆满他们的家庭,但是安妮在第七集里,却是一个令家庭失和和分裂的动因,所以,小安妮的出现再次否定了孩子可以维系婚姻的可能性。 在领养孩子的间隙,罗曼建议汉卡去度个假,汉卡就选择了去滑雪,在离开之前二人有几句关于信任的对话,罗曼表示了自己对妻子的信任,但是当他在商场看到汉卡的情夫同样买了滑雪用具时,他的信任动摇了,他打电话到情夫家里,他的母亲帮助确认了他和汉卡去了同一个地方,此刻罗曼信心全无,万念俱灰,他留下一封短信,骑着车子从大桥上冲了下去(剧本里是汽车)。 汉卡在滑雪场见到尾随她而来的情夫,顿时意识到丈夫可能会因此想不开,于是连夜赶回,当她看到罗曼留在电话上的信,她在心里已经绝望了,所以电话响起来,她迟迟不敢接起,不敢验证那个她猜测的结局,但是当她最终接起来,电话里传来的却是丈夫的声音。或者在罗曼看来,这是他最后的一次信任,但是正是这多出来的一次信任,在最终时刻挽救了他们摇摇欲坠的关系。 影片到此结束,使这个结局看上去相对圆满,但是关于如何维系我们的婚姻,基耶斯洛夫斯基并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案,性?爱情?道德?孩子?还是信任?

 6 ) 悖论消解的可能——《十诫》之五:切勿杀人


当手段与目的相悖时,手段不可能实现目的。也就是说,通过某种手段实现某种目的,如果手段本身与所要实现的目的之间存在悖论,那么目的就是不可实现的。法律是一种手段,法律的目的是惩治或预防犯罪,无论是惩治还是预防,总之是要杜绝犯罪,而作为一种手段,法律本身如果也是一种犯罪,法律还能否实现杜绝犯罪的目的?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年轻人的妹妹死于非命,这是他杀人的理由,他因为报复而杀人,这是法律判他死刑的理由,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是法律对他的报复,只不过法律的理由是社会公认的,或者说法律是无情的,但年轻人即便杀人,他也不是无情的,那么他的兄弟如果因为再一次失去了亲人而对法律产生仇恨,仍会以此为理由继续报复这个社会,那么下一轮谋杀可能会针对警察、律师、法官……如此循环,无休无止。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即法律作为惩戒手段的理由,要大于个人报复的理由,这是毋庸置疑的,个人的利益毕竟小于集体的利益,但是,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通过报复的手段来实现惩戒报复的目的;有人说影片中的律师是导演的代言人,这个似乎不能成立,基氏不需要一个律师来做代言,更不会仇视法律,他只是借助律师这个人物,来呈现一个简单的命题:法律其实是一个悖论。
悖论无处不在,而如果一个悖论的根基足够大,悖论就会变得自然而然,人们对悖论也就习以为常。人生是一个悖论,我们都知道人是要死的,也始终找不到活着的意义,那么我们活着就是一个悖论,但我们通常不会因为发现这个悖论而自杀。阶级社会的更替也是一个悖论,通过消灭一个阶级来构建本阶级人民的福祉,这无非是以一个看上去合理的理由来实现一个阶级的利益的骗局。奴隶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不可能代表全人类,以一个阶级的利益为根据所制定的一切法律,都会毫无二致地走向它所消灭的那个阶级最后所遭遇的那种结局。也就是说,杀人者必被人杀。
跳出来看,问题变得异常简单。拿中国历史来说,无非是在争一个皇帝的宝座,好比说我看你统治得不好,我就来统治,我寻找各种理由、集结各种力量推翻你,以此来实现我的统治,其实我自己都无法证明我将来会比你统治得更好,但我肯定会比你更聪明,知道用怎样一种更光明正大的理由欺骗被统治者,甚至我还可以让被统治者觉得统治者是他们的救星,对统治者感恩戴德,如果可能的话,通过制定某种法律,使被统治者看起来更像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而我只是你们的代表,我只是代表你们管理这个国家……于是,民主与专制在各种谎言与欺骗下显得势不两立实则一体两面,从手段的技术层面(民主)来讲,确实是进步了,但手段的本质(专政)是一样的,所以某某主义之目的的实现,只能是乌托邦。这是政治的悖论。
然而,基氏似乎还有意告诉我们,无视悖论还有可能是幸福的,而发现悖论无疑会带来痛苦。影片中的律师,正是因为发现了法律的悖论,从而对律师这一职业甚至对人生失去希望,痛苦也由此而生。这类似于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如果不考虑行动的目的及意义,或者说他看不出甚至无视行动本身存在的悖论,把推巨石上山看成跟一日三餐一样简单,那么他就有可能是幸福的,而如果他陷入追逐意义的泥潭,他可能成为一个哲学家,如果再没有更高级的哲学引导他,他最终只能走向自杀。
作为一个二元论者,在第五诫中,基氏既没有宣扬什么,也没有反对什么,他只是把一个无解的问题抛出来:如何解决法律的悖论?对于这一问题,无论在当时的波兰,还是在如今世界各种社会体制之下,似乎都是无解的。
对于个体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基氏告诉我们:人是自由的,无论遵守抑或违反法律,从选择的层面来讲,人都是自由的。但这个自由是有限度的,即不妨害另一人的自由。那么这个社会就需要有一个维持自身存在的类似于规则的存在,这个存在应该是高于个人自由的,同时是高于法律的,高于道德的,甚至是有可能消解一切悖论的——这个存在是什么?是良心?是命运?是因果律或自然律?是上帝或别的神?是影片中那个神秘的不发一言的男人?……无论这个东西是什么,哪怕是一种虚无的信仰,它都是有必要存在的,而年轻人与法律都违背了这个东西——从年轻人杀出租车司机和被法律执行死刑之前那个神秘男人的出现可以看出,这个东西既是对片中人物的警示,也是对我们观众的提示,它示意:我在这里,你们不可违背。这个东西,或者说这个存在,是这个世界之所以存在的最大的理由,因为有这个理由,个人也好,法律也好,面对无解的问题,悖论或许可以得到暂时的消解——比如通过宗教,通过哲学——而这消解是永远不能被证明的。

 短评

非常震撼的观影体验(追了六个月才在三个影院看完...)。把摩西十诫和东欧剧变前夕的波兰结合起来,基氏带着观众用上帝视角察看人间百态-这的确是件太痛苦的差事,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可以一刀切地判断善恶,好几个故事都是无解...

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部短片,关于爱情与婚姻、科学与宗教、法律与伦理、正义与人性,每一集都牵涉到进退两难的人生困局,引人深思,又各有微妙的联系,如片中冷眼旁观的神秘路人,故事基调也总是冷峻无比。个人最爱的五集是第一诫(蓝墨水瓶)、第四诫、杀人短片、爱情短片和第十诫(邮票与狗)。(9.0/10)

1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诚如齐泽克所言,随处可见入侵的实在界污点和无主体的视点镜头(比如第九诫,首先通过丈夫的视角看到了有灯光的窗户,然后给到妻子偷情的画面时,妻子侧身看向镜头,尽管丈夫此时正在门外楼梯上,却也的确如亲眼所见一般了),故事模型也非常复杂,并非简单勾勒的矛盾,而是涉及许多细节之处的感觉。但私以为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表达如此严肃的主题,能举重若轻是最上乘的(第十诫除了割肾以外算得上如此),有失轻盈灵动,且常有造作之嫌。

11分钟前
  • Alain
  • 推荐

#SIFF# 今晚看了一二。惊讶于1988年拍摄的第一集就如此具有前瞻性(就算当时互联网还很初级且根本还没有物联网这个概念)。《十诫》里充满各种艰难的选择,无论是理性vs.信仰,还是第二集里的道德选择。(修复版画质极好,颜色也超正)

13分钟前
  • btr
  • 力荐

第一次看是在高三的冬天,快四年以后重看,完全不同的视角。在影像上最喜欢圣诞节的故事,在叙事上最喜欢偷窥的故事,最强烈的叙事是杀人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邮票的故事,结局最震撼的是女儿的故事。千千万万个故事都汇为一句:“就像”其它房子,所有的房子所有的公寓,有些人,如此这般。(8th)

17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上海电影节展映】2K修复版。第1集《生命无常》:五星;第2集《进退维谷》:四星;第3集《黑夜漫游》:三星;第4集《父女迷情》:五星;第5集《切勿杀人》:三星;第6集《爱情短片》:五星;第7集《切勿偷盗》:五星;第8集《心灵之罪》:五星;第9集《婚姻之锁》:两星;第10集《遗产风波》:五星

1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小男孩非常好看,表演也极为杰出。而最后的死亡真是纯然的命运捉弄,将如此的美好毁灭、如此的偶然与不合理。那个在湖上烤火的军装男人到底象征着什么?

22分钟前
  • xīn
  • 力荐

面对这部巨作,还能说什么

27分钟前
  • CARSON
  • 力荐

  如果十诫真是上帝所制,它肯定不是为了规诫人类,而是为了让后者知道自己多么无力,注定无从避免犯这些罪过。

29分钟前
  • icancu
  • 力荐

至少有8部,编剧是一流的

31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力荐

陆陆续续看完了《十诫》,我想说,这哪里是一个导演在拍电影,这分明就是一个哲学家(这个标签并不贴切)在拍摄他的疑问,内容所涉包括宗教、哲学、伦理、道德、法律、情感等种种,我们经常会被导演带入一个进退维谷的两难处境,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

34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十集看完,最喜欢十诫之二:勿妄称主名,然后是爱情短片和杀人短片。其余均是四星。还是那句话:这世界本来是如此的崩落,无一样不面目狰狞的活着。

39分钟前
  • 小艺
  • 力荐

摩西十诫实例化的电影诠释..貌为宗教,实为伦理..违背十诫之罪所带来的人间苦难,感情和法律、义理上无解的难题,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演绎法倾述给了观众..故事都不长,但又都具有极强的代入感.编剧刻意使用了通俗的、非地域化的情节设置,技术上又能调和冷峻的东欧风味,观影多年,仍值得再推荐

40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所谓经典,文青必看

41分钟前
  • 任晓雯
  • 还行

如果我没理解错,那医生不就是说了个善意的谎言,希望留下胎儿,用得着弄得这么沉重么?好吧,宗教问题总是沉重的。

43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基老很擅长把握细节,比如突然碎了的墨水瓶,总是歪了的画,车子里老合不上的盖子,这些都成了触动我的那一个点。配乐很美,节奏把握精准,故事虽然简单但包含着不可名状的深渊。关于那个“上帝的角色”:上帝不停地与我们擦肩而过,向我们投去一瞥。但他不改变任何。(最后部风格大变啊不是一个导演?

45分钟前
  • 白绳
  • 推荐

十年间每回看《十诫》,最喜欢的短片都会不断变幻——犹如第一诫中的蓝色墨汁,缓缓流淌成了一块隐秘而幽微的成长切片。然而从「十诫」「九诫」到「八诫」,这些年大家又经历了什么呢?或许,就在每个「十字」之间。大银幕@SIFF2016 @BJIFF2021 # 今日「八戒」联想补标

49分钟前
  • 油尖旺任赢赢
  • 力荐

第一诫 钦崇一天主在万有之上。第二诫 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第三诫 守瞻礼主日。第四诫 孝敬父母。第五诫 毋杀人。第六诫 毋行邪淫。第七诫 毋偷盗。第八诫 毋妄证。第九诫 毋愿他人妻。第十诫 毋贪他人财物。

52分钟前
  • 糖罐子.
  • 推荐

杀人短片,被杀的镜头与杀人的镜头一样冷酷隔离,基氏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疏离感,很难与主人公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倒是会因为对行动的好奇而有意追问故事发生的年代,那时候的波兰,或者说基氏电影中的波兰,一样在经历蜕变,这些所谓的道德焦虑体现在人的方方面面,所以十诫是在某些层面上缓和焦虑。

56分钟前
  • 炯之
  • 力荐

#重看#9年后的回望观感更深;极其完整的概念系列电影,每集之间信息勾连丰富,本片与其他作品的互文、注释、指涉,构成完美的、自成一体的基耶式“宇宙”,有极为广阔的解读空间;无休止的焦灼现实,永无结局的道德困境,命运天使的神谕指示,生命中无法言说的神秘伤痕。

5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