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拳2(国语版)

正片

主演:成龙,梅艳芳,狄龙,黄日华,刘家良,卢惠光,钱嘉乐,翁虹,鲍方,曹颖,刘德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1994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1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2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3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4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5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6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13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14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15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16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17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18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19醉拳2(国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再刷《醉拳2》才真正理解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动作电影的优秀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肖恩先生25年

上小学的时候,某位同学家里有一台录影机。

每个周末,几个同学就凑在一起,三角五毛的攒租带钱,然后挤在21英寸的长虹面前,将这部片子翻来覆去的看。

那时候,看的最多的,就是周星驰的喜剧片和成龙的动作片。第一次看《醉拳2》,大家反复看了四遍,才摇摇晃晃的各回各家。

回忆起来,印象最深刻的两个画面是成龙喝醉被反派光屁股吊起来示众,以及他被反派一脚踹进火红滚烫的碳炉里……

直到看完《流浪地球2》的那晚,我和儿子踱步回家,聊起吴京,又说起动作明星,再绕到九十年代辉煌的香港动作电影,才说起成龙的经典《醉拳2》,听得他云里雾里,啧啧称奇。

于是昨天,我带着儿子重刷了一遍。

奇怪的是,我竟对《醉拳2》的剧情主线有些模糊,更惊叹原来这部电影有如此多的大明星助阵。

旁边的儿子,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只对成龙利落、无畏、趣味的武打镜头拍手称快,对“萝卜换人参”、“何仙姑尿尿”、“嗜酒瞎又傻”等几个无厘头情节津津乐道。

而我不禁自愧,时隔多年终于理解《醉拳2》的优秀。

民国初年,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办厂,不仅压榨劳工大肆敛财,更在暗中偷盗和贩卖中国文物。

这天,黄飞鸿随父北上求药归来。在火车上,偶遇一帮偷运国宝玉玺的强盗。误打误撞之下,黄飞鸿与武举人福民祺结缘。也因此事莫名其妙得卷入其中。

黄飞鸿虽生性顽皮,却好打抱不平。在得知事件真相以后,他与外奸内贼展开一场激烈的较量,最终用自学的醉拳扫平恶患,成功阻止国家文物的流失。

再刷《醉拳2》,我才发现原来片中有这么多的明星大腕。

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由狄龙饰演,他是秉承“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严父。那场灌酒戏,看的人揪心;而后又在逆子出走后,为鸡骨草指明方向,足以说明严父责之切爱之深。

飞鸿小妈由梅艳芳饰演,大部分时候她负责搞笑和溺爱。但也是她在关键时刻给予黄飞鸿支持和鼓励。

饰演武举人福民祺的是本片导演,也是中国功夫片的泰斗级人物刘家良,获得过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他与黄飞鸿在茶楼的一场竹杠打斗戏,以二敌百,精彩程度不亚于片尾的最终决斗。

只可惜,老前辈于2013年病逝,享年79岁。

除此以外,还有饰演军阀少帅的刘德华,饰演蔡李佛的黄日华,工厂跟班钱嘉乐,和客串小妈牌友的翁虹和关秀媚。

就连黄飞鸿醉酒群架时,凑热闹的群众中也能选出几张熟悉的面孔。

更不用提香港泰拳比赛七届冠军卢惠光,他是成加班电影里的反派常客。

片中他的一字马和霹雳螳螂腿令人印象深刻,成为儿时同龄人竞相模仿的对象。想象一下,四五个男生教室外面齐刷刷的耍起螳螂腿,是多么滑稽的场面。

本片出彩的部分,除了星光熠熠的演员阵容,拳拳到肉的激烈打斗,还有几处颇有深度的台词。

黄麒英在与后辈解释“醉拳”的深意时,道出不愿儿子自习醉拳的原因,“习醉拳,必要喝酒。喝多了醉,行走都难,理智尽失,谈何打斗……醉拳要发挥效力,必须要喝得刚刚好,酒精才能发挥兴奋和麻醉的作用,出拳气力大,挨揍不觉痛,所以醉拳容易让人产生威猛的感觉……但喝酒的人都清楚,酒只会越喝越多,为了习拳成了酒鬼,值不值得呢……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最后一战,黄飞鸿正是因饮用工业酒精达到“刚刚好”的境界,才将醉拳发挥到极致,奋勇战胜大反派。

另一串台词,是我个人以为本片最具深意的地方。

黄飞鸿:“前辈,中国历代以来,起码几十个皇帝,少个玉玺有什么大不了的。”

福民祺:“他们今天抢走你玉玺,如果你不制止,明天就要拆你的长城……那我们的子孙如果要看国宝,恐怕要到外国才能看到了……你自己不振作,人家还会跟你客气什么……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看到这里,我忽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论形象论情节,成龙的黄飞鸿是最荒唐的。但在爽快刺激的武打动作下,在嘻嘻哈哈的欢声笑语间,还有这如此深明大义的家国情怀。

我忽然理解为什么大家觉得香港电影没落,工业进步、技术革新、薪酬改善并没有利好电影发展,反而资本的注入将市场化、流量化无限扩大,逐渐让老香港电影丢了“魂”。

要知道,《醉拳2》上映于1994年。

没错,就是那个神仙打架的1994年,那是距离回归还有三年之期,任处于英国管制的时代。

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有大量的国宝流失。数以千计的国宝被海外的博物馆光明正大的展出,片中福民祺的话也早已成了真。

爱国,自强,仿佛是与普通人无关的事。只要穷,一切都是合理的。更可悲的是,我在抖音鉴宝账号下面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回复。

不少人抬扛,在美国捡到的东西就可以归自己所有。你不知道的是,美国这个国家的每一寸领土本就是抢来的。并且,他们压根没有文字、没有文物,更别谈文化这种高级的东西。

你不理解的是,倒卖国家文物,在任何国家都是死刑;你更不会懂,我们的中药汉方已经被日本抢注了去,如今用药还得付他们版权费;更气人的是,中国农历新年都差点被“泡菜棒子”抢了去。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书本、音乐、影视作品里面找不到爱国、爱民、爱自己。我们如何相信,自己的后代会尊爱自己。

题外话。

成龙在世界的影响力,不仅限于电影而已。

我记得有一款街机格斗游戏《双截龙》,里面醉鬼成福就是以醉拳里黄飞鸿为原型,是游戏中可以无限连的角色之一。

 2 ) 醉拳的故事

:):):)『醉拳2』是有成龙大哥饰演的黄飞鸿。:-):-):-):-)本片讲述的是一代宗师黄飞鸿年少时代一段历险。民初年间,年轻的黄飞鸿(成龙 饰)自学了一套威力无穷的拳法——醉拳。但是每次打出这套拳法,都要先喝得酩酊大醉,利用醉态打破一切武学定律,才能发挥出醉拳的威力。因为这样,黄飞鸿父亲黄麒英严禁儿子练这种有伤风雅、而且违背习武强身法则的拳法。 年少顽皮的飞鸿常常背着父亲在练习醉拳,并以此打败了众多强手。这天,飞鸿和父亲一起上东北办事。半途上,父子俩遇上了一伙外国强盗,他们暗中将国宝玉玺偷运出境。为了阻止这伙强盗、夺回国宝,飞鸿只好使出他的拿手绝活——醉拳

 3 ) 美版蓝光

香港电影全盛时期,功夫片中的动作指导门派非常之多,其中刘家班最为引领风潮。刘家班的刘家良的父亲刘湛是林世荣的徒弟,而林世荣则是黄飞鸿的徒弟,因此刘家班是正宗的洪拳背景。刘家班纵横香港影坛几十年,门下英才包括刘家辉、冯克安、任世官、姜大卫等等。而成龙主导的成家班则崛起于1980年代,成龙与刘家良此前各打一片天,王不见王,却终于在1994年进行了唯一一次的历史性合作:《醉拳2》。


《醉拳2》是为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的创立而拍摄的纪念作,这是香港唯一一个由武师组成的业界团体,因此刘家良和成龙才破天荒合作演出,并邀请到大量明星客串。其中包括狄龙客串扮演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但其实他只比成龙大8岁)、梅艳芳、黄日华、刘德华、鲍方、钱嘉乐、董骠、翁虹等等。


两大动作天王这次的聚首注定了要不欢而散。刘家良对动作要求极高,希望影片可以传递武术的写实感,并强调武德,但成龙觉得观众需要更多的醉拳招牌动作,于是两人在影片拍摄后期走向分裂,刘家良离开剧组,成家班独立完成了片尾的大战。


韩裔明星Pak Ho-Sung是原定的最大反派,但因为他的脚踝受伤所以最后大战只能由成龙的老伙计卢惠光来完成,他以精湛的腿功与成龙对战,演出了一场经典之战。这场 7分钟的武戏足足拍摄了一个多月(这是卢惠光的说法,IMDb的介绍说一共拍了3个月),对于一般的电影来说无法想象。成龙在影片里搏命演出,亲自跳入摄氏百度的煤炭中,口、舌都严重受伤。


影片在春节档上映,由于真功夫+喜剧元素,因此票房冲破4000万港币,列香港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50部港产片第13名,并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最佳动作指导双奖,但这个奖给予的是刘家良。主要原因不仅因为刘家良是原始的挂名动作指导,而且影片前中段连场打斗也都是由他设计,其中包括刘家良跟成龙用长枪在火车车底过招、成龙大战斧头帮等精彩段落,因此获奖也是实至名归。


2000年,《醉拳2》在美国发行,英语配音并重新撰写了配乐,但除了片尾之外,这个版本基本与香港版一致。影片取得了1154万美元的票房成绩。 2001年3月13日,帝门公司发行此片的一区版DVD,除了正片之外还有成龙的访谈花絮,此后中录德家拉发行过带原始粤语音轨的DVD,但正片不可变。而香港三区版的最后打斗戏居然还少于一区版。

2009年9月15日,博伟公司发行《醉拳2》美国A区蓝光(全区格式)。这张BD25格式的蓝光容量为24.9G,其中正片22.60G,平均码率22.09Mbps。音轨方面十分离谱,原始粤语音轨被阉割,只有英、法、西三条配音音轨,其中英语音轨为dts-HD格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英语配音是由成龙亲自担任的,这也应该是他当时为了进军好莱坞而特意制作的。花絮方面,收录的是成龙6分35秒的访谈。


全图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67c1d0100ftme.html

 4 ) 港片情结

这类电影和TVB的剧集一样, 不看都知道套路, 但总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不知道是因为早已培养出的情结还是什么, 就是看那些套路也都看得聚精会神, 全情投入.

黄飞鸿系列电影无非都是以精忠报国为主线串起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事件, 中间搞笑段落此起彼伏, 也偶尔出现严肃的场景, 往往就是主人公的一个转折点, 小打小闹酿成大祸终于让主人公开始反省并实现精神的突围和武艺的精进, 对中国智慧和哲学的领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但这个系列, 以及香港大量武侠电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这个大的套路之下对段落独具匠心的设计, 所以才留住了一大批忠实的拥趸. 话说80,90年代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 娱乐至上的精神得到了彻底的贯彻, 可以让观众完完全全沉浸在光影之间, 在各种或古怪精灵或荒诞怪异的故事中开怀大笑, 然后一身轻松地走出电影院. 且不说这些商业娱乐电影的艺术价值如何, 就凭它们以娱乐精神赢得大批影迷且至今仍被他们奉为经典这一点来看, 也足以令现在很多所谓商业大片相形见绌了. 况且, 这些电影往往在搞笑的背后或多或少地渗透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或许电影并不想表达多么深刻的主题, 但这种有意无意间渗透出的传统思想意识的浸润反而显得自然亲切, 正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世俗性". 相比之下, 现在许多故作深沉的电影就显得矫揉造作, 拙劣可笑了.

 5 ) 对于 醉拳 2 的评价

看过很多动作片了。包括醉拳系列的 也有很多了,可以说 这一部是印象最深刻的,不给4分对不住自己,给5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更好的,4分算是比较合乎逻辑了
典型的 早期香港电影,各种bgm配乐简直好听到无敌了。情节铺垫的还不错
几场打架还记忆犹新,开始的火车底下小试牛刀,街头喝xo信手拈来, 大结局喝工业酒精拼命一搏
关键是那个满清最后一个武状元之死也让人感觉想表达点什么。
唯一的缺点就是刘德华的客串,完全没必要呀
还有最恶搞的后来居然出来了个初音版的打斗,神同步啊,笑死人了
在90年代以后的动作片里面能和这部媲美的 我估计只有精武英雄 了

 6 ) 形神兼备

如此优秀的片子,应当点一支烟或者斟一杯酒,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因为几乎每一段都是精华。

纸包火的喜剧结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纸是包不住火的,而片中的前半段的喜剧效果的形成恰恰是拿纸来包火,玉玺—人参—金枝玉叶—项链—假孕,总之是一层一层地包下去,观众在一次次的包装也掩饰过程中不断得到喜感,这个烫山芋则是越滚越大,最后燃烧成熊熊大火。狄龙和梅艳芳,一个古典,一个后现代,一个正经严肃,一个疯癫搞笑,一张一弛,笑料十足。

更为宏大的成长模式。

成龙在严父的管教之下,已经慢慢收敛了在醉拳中的年少顽劣本性。第一次去追赶刘家良是因为刘家良的出言不逊,而在于蔡师傅的比试中,他便是处处忍让,即使是胜利了也说是打成了平局,这种不生事,给人颜面的情怀显然与老父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家教是分不开的,而他真正在街头大打出手的第一目的是抓小偷,第二目的是因为二妈说这样做能让家族颜面生光。与醉拳1的成长脉络非常想衔接,从自我的我回归到了家。而最终刘家良饰演的武举人还为他开了天眼,使得他最终具备了天下的情怀。除暴模式巧妙地和抵抗外辱衔接在了一起,为影片的打斗合理性更增添了一股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在惩奸除恶中高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气概,从而冲淡了原本具有的仇恨和血腥。成龙在挫败之后终于由一个逞一时之勇的孤胆英雄成为一个顾全大局的宗师。

赋形立意扬武姿

醉拳,是最写实同时也是最写意的一种拳法,对于动作的起式和收尾明显加强了形态的雕刻,使得一贯顽皮搞笑的成龙在动作上有了美感,在气度上有了宗师气概,这里面的变化离不开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和刘家良的扎实武学功底。所谓赋形即是对动作形态本身的直观展示,如果没有一定的武学基础是不可能令人体会到动作本身的美感的。而且这样子首尾一停一顿还很好地解决了动作的节奏问题,啪啪啪,然后来一个停顿,啪啪啪再来一个停顿,打斗的节奏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动静的问题,成龙的片子不是很明显,等讲到李连杰的时候会在展开讲。

以武止戈树武魂

这方面一是体现在成龙和黄日华笔试的那场戏上,黄日华多多想必,成龙一再忍让,最后赢了也说是打成了平局,这种武学之中的恕道情怀在最后的结局戏中体现得更加明显,首先是成龙救了那个差点被钱嘉乐砸死的洋人,士不杀无力反抗之人。而最后成龙不顾自我,挽救敌人的气度最终在情感上也感化了对手。

这个片子的动作戏实在是太精彩,除去成龙和黄日华比武的那场戏,主要有四个段落,下面就各有侧重地对每一个段落做简单的分析。

第一段:成龙vs刘家良

在这个段落中,我想谈的主要是空间的问题。成龙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很善于拍追逐场面,

本段落亦是从追逐开始,从车厢到车顶,然后再到车底,再到一个桩房,然后到草屋。打斗场景主要出现在后三个空间,首先来说火车车底这段打斗,这段打斗是难打又难拍,主要是空间太少了,人都站不直,这么狭小的空间,刘家良师父还要使一杆长枪,可谓是难上加难,但是刘家良师父却能阵脚不乱,有板有眼,摆渡自如,竟然还加了几个回旋,真不愧为功夫界的宗师级人物,而低位镜头也非常棒地传达出紧张激烈的气氛。第二个空间在高度明显增高了,但是却加了木桩的阻隔,用长枪甩起来难度也不小,但是刘师傅还是高质量完成了,在成龙的戏里,成龙反而成了刘家良师父的配角。而第三个空间的打斗则显得轻松自如多了,因而加了不少喜剧的成分,人物之间的相互斗嘴,成龙吹箫之后的突然滑倒。另外片子还通过火车对打斗的时间也做了限制,令人感觉打得恰到好处。我要分析的前三段基本上都是7分钟左右,而最后的高潮打斗则大概14分钟左右,估计这种时间都是他们长期实践而掐算出来的。

第二段:醉里乾坤

这一段介绍了是物理空间,这个叙事段落我想讲得则是叙事空间的拓展。同样这个段落也是从一次追逐戏开始的,梅艳芳这个角色是形成这种镜中镜的叙事空间的关键角色。观众的观影重心不断地从梅艳芳和打斗场景之间跳跃,梅艳芳和荧幕中的观众形成一次观赏效果,并且不断地对里面的打斗进行评论,促使打斗升级,荧幕之外的观众构成二次观赏效果。这样的镜中镜的模式一方面是能令打斗层层递进,另一方又是节奏感的问题,一进一出的观影节奏的形成。至于里面的打斗,则是醉里乾坤,形醉意不醉,是一次赋形立意扬武姿的酣畅淋漓的表演。

第三段 大战斧头帮

在这个叙事段落里,主要想分析的是关于动作的视觉化的问题,程小东在一方面造诣颇高,早期的功夫基本上都是实打实的,但是如果功夫不虚的话,是一件很沉闷的事情,后来许多的导演都在功夫的视觉化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比如说拍一个人的拳头很厉害该怎么拍的问题,当然早期的功夫片一般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胡金铨是个例外),他们可以拍一拳把人打死,但是肯定不会拍你一拳打过去,另一个人飞到五米开外去,其实这飞出去的五米就是功夫的视觉化过程,这样子一飞首先从空间上马上就拉开了,另外拳头的力大也被表达出来了。让我们再回到这个片段,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打飞出了窗外,也摔坏了好几张凳子和桌子吧,刘家良师父两脚踩断楼梯口,绝对是精华中的精华。

第四段 高潮

这是少有的功夫片,在剧作高潮的时候让观众的心理也达到高潮。主要来谈一谈最后那段卢惠光大战成龙的戏,拳脚之速度,拳脚之密度、拳脚之强度,绝对让人窒息,银瓶砸破,水浆齐迸,大珠小珠落玉盘。在窒息之中,然后“额”的一下飞蹿出去,与生理上的高潮几乎一致。

 短评

这里面我居然最喜欢梅艳芳的角色,虽是后妈,却疼黄飞鸿疼得不行,关键这角色还是即笨笨的又可爱的感觉!

7分钟前
  • 沧海一小生
  • 推荐

比成龙大8岁的狄龙演爸,比成龙小9岁的梅艳芳演小妈。成龙和刘家良唯一的一次合作,一个张扬,一个正统,武打理念多有碰撞,整体打斗风格和78年的第一部发生很大变化。片尾成龙vs卢惠光的对决还是很有看头,醉拳vs无影脚,先招式后气势,展现了“形醉意不醉”的醉拳精髓。梅艳芳的角色较出彩,增加了喜剧感。主题曲:世上只有爸爸好

10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与其说这是《醉拳》的续集,其实它更向徐克的《黄飞鸿》靠拢,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黄飞鸿》的影子,尤其是那仁者的大侠形象以及家仇国恨的剧情,虽然剧情还是同第一部一样简单,但它肯定不如前者来得轻快,为了多挤几位明星,连人物的塑造都很流于表面,醉拳的招式也不及前者丰富,粤语居然还是配音的?

14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较差

最后十多分钟的高潮戏可列入影史动作艺术的巅峰了,杂耍、节奏、空间、道具、蒙太奇,每一个点都发挥到了极致。这些年的东南亚动作片只是在某个点上突出,整体还是薄弱,很多时候不过是观赏身体奇观。

17分钟前
  • LOOK
  • 推荐

终于补上老经典,不过对成龙实在不感冒,倒是梅姑亮眼

18分钟前
  • yoyomygirl
  • 还行

中国大陆

21分钟前
  • 蛮吉
  • 还行

终于知道为啥那么多人不待见十二生肖了……基本上跟这部讲的是差不多的故事瓦。成龙还老了。而且还没有梅艳芳那么出彩的角色。

23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还行

★★★★ 醉拳三部曲数这部最好

26分钟前
  • 髦髦
  • 推荐

虽然老派,但是有老派的成熟。梅艳芳的喜剧感真是绝了!狄龙也是戏路极广,年轻时楚留香,上了岁数心软阿伯,看片尾花絮,成龙从梯子上掉下来,狄龙拍他大腿,仍是老派长辈的样子。刘家良开篇那段打真是精彩,现在找不到这么侠气的中老年男子了。

29分钟前
  • 山下猫
  • 推荐

最迷人的部分还是民俗的市井人情耍贫嘴,梅艳芳真的好可爱啊

31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他今天抢走你的玉玺,如果你不制止,他们就要拆你的长城,那我们子孙以后想看国宝,恐怕只有到外国才能看到。”今天再看这部电影格外感慨,那时候的港人真的有家国情怀。

36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真他娘的好看

39分钟前
  • paracelsus
  • 力荐

虽然不喜欢成龙 但是这个片比醉拳三好1倍至少

44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成龙功夫喜剧的巅峰,梅姑实在是太萌了。

45分钟前
  • 私房歌
  • 推荐

功夫片巅峰之一

50分钟前
  • 辽东胖尊者
  • 推荐

梅艳芳表演得真好

54分钟前
  • Lucifer
  • 推荐

我以为是续集呢

57分钟前
  • 仓郡
  • 还行

梅艳芳演成龙的妈妈,这个梗我可以笑一年

59分钟前
  • 接十分钟的吻
  • 力荐

经典之作,那时候的港剧基本上部部经典

1小时前
  • 少数派的报告
  • 推荐

成龙拍过的所有古装动作片里,这是最好的一部;梅艳芳和狄龙作为配角光芒四射。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