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

HD中字

主演:费利克斯·卡米勒,阿尔布雷希特·舒赫,亚伦·希尔默,丹尼尔·布鲁赫,塞巴斯蒂安·胡克,安东·范·卢克,大卫·史崔梭德,埃丁·哈萨诺维奇,乔·温特劳布,吕克·费特,Andreas,Döhler,米夏埃尔·维滕博恩,Peter,Sikorski,安德烈·马尔孔,Dominikus,Weileder,Tobias,Langhoff,阿德里安·格鲁内瓦尔德,菲利克斯·冯·布雷多,迈克尔·斯坦格,Moritz,Klaus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22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2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3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4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5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6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3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4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5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6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7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8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9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2022版《西线无战事》:一部没有灵魂的电影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看完2022版《西线无战事》,再来看1930版《西线无战事》,发现一个是平庸之作,一个是经典电影。中间将近100年的时间,结果,我们的电影创作,技术在飞升,内容在倒退。是现代人变得越来越无趣了吗?

那么什么是平庸之作呢 ?

简而言之就是没有灵魂的作品。

在这部电影里,没有灵魂,指的是角色和观众之间没有建立起情感连接。也就是说,电影中的人物不能引起观众的共情。

两个半小时的时长,许许多多的人死去,这些有名有姓有故事的士兵,如同无名无姓无故事的工具人一样倒下,他们的死亡,轻如鸿毛,勾不起观众的任何情绪波动。

一、

在我看来,新版《西线无战事》第一个问题是对人物角色塑造的失败。

它对所有人物角色的刻画都非常脸谱化,总的来说就是,只展现人物动作,不呈现角色心里活动。

导演都不呈现角色的情感起伏,观众如何走近人物的情感世界呢。

整部电影你看到无数的士兵跑啊,叫啊,跳啊,哭啊,东躲西藏,但是他们没有一人在镜头面前袒露心声。

以保罗为代表的这群新兵,他们被军方以及校方的人怂恿,怀着爱国主义的热情参军。结果,来到前线一看,遍地狼藉,每天除了死亡就是饥饿,他们像老鼠一样逃命,毫无尊严可言。

面对如此大的反差,这群新兵心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他们对骗他们来参军的官僚阶层是怎么想的?他们对这场战争是怎么想的?他们对发动战争的人是怎么想的?他们对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态度?

这些本来该细细刻画的点,你在影片中通通看不到,因为导演一个镜头都没给。

除了主角保罗,影片对其他人的刻画都有头无尾,动机不明。

比如那个跑过去和法国女孩搭讪的士兵弗兰茨,他对法国女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影片对此语焉不详,只知道女孩送了他一条白色丝巾。之后这个人再也没出现过,后来从贾登的口中,得知他死掉了,也不知他怎么死的,只知道那条丝巾出现在贾登手中。结果就是,观众对这样莫名消失的一个角色毫无感觉。

然后就是贾登,之前对他没有什么有力的刻画。突然,他再次出现,被炸断了腿,然后自杀。因为之前没有情感铺垫,观众对他没有任何情感基础,所以他的死尽管惨烈,观众依旧无感。

还有副将,他曾经满怀热忱的跟将军谈他战后的生活,要去接管家族的生意。但当他得知将军的疯狂计划——停战前十五分发起进攻时,他有什么反应呢?这里没有给出镜头。

另一个,就是将军,这样一个疯狂的人,在停战前的十五分发起进攻,他的动机是什么?谁都知道这样的举措对战局毫无影响,除了让士兵送死。最后停战时,面对败局,他怎么样了?他去哪了? 我们也不得而知。

当然,最离谱的就是卡特被杀掉的那一幕。

明明战争都要结束了,他为什么还要去偷法国农户的鹅?按理说,他们那时候已经不那么饥饿了,而且马上就会返回家乡,干吗还要冒这个险?我觉得导演只是为了荒诞而荒诞。

面对这样荒诞滑稽的安排,他的死,也不会触动你半分。因为在观众看来,他们纯属闲得无聊,作死。

影片对其他角色的刻画的有头无尾,对主角保罗却是大写特写。

因为,你会发现,只要保罗出现,很多时候都是大特写、慢镜头。

但这个演员整个肢体语言非常单调而僵硬,他整个人从头到尾都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

每次面对死亡,他几乎都是一样的表情:脸上凝固的泥巴,恨不得把整张脸封印在泥浆中,目光呆滞,肢体僵硬,像丧尸一样。反复出现的大特写、慢镜头,煽情而做作。

反观1930版《西线无战事》,一个小人物就令人印象深刻。

这个小人物本来是一名普通的邮差。战争了,他去参军。刚好他成为保罗他们班的训练军官。本来,大家都认识,保罗他们觉得很亲切,就和他开玩笑。

结果,邮差对此很不高兴,他只想在他们面前树威。于是,整个训练期间,他不停的体罚他们,让他们在泥坑中爬行。而邮差,做梦都在享受这种发号施令的快感。

三年后,这名邮差也来到了前线,他和保罗一起上战场,刚一冲上去,就被炮弹吓得屁股尿流,躲在一个泥坑里不动。保罗怎么说他,他都不肯出来。然而,身边长官的一个指令,他瞬间从坑里爬出来,兴奋地去杀敌。

他就是这样一个可悲的小人物:喜欢发号施令,也喜欢被别人发号施令。

二、

新版《西线无战事》第二个问题是,情节设计存在严重缺陷。

首先,电影情节重复。

这部电影拍得最好的一场戏就是开头女工浆洗死去士兵衣服的那场戏。

女工们把一包包从士兵尸体上上扒下来的衣服,放在大水缸里搅拌,立马成了血水,等清洗完挂在木架上,一件件衣服湿哒哒的滴着水,就像滴着血一样。

这时候,整个阴暗的晾衣间就像一个人肉屠宰场一样,正如战争的本质一样 :血腥而肮脏。

这一幕戏情节设计的好。从整部电影来看,这不过是昙花一现。

因为接下来电影就走向了情节重复的漩涡,不仅让观众感到视觉疲劳,整部电影也显得拖拉啰嗦。

后面类似的人肉屠宰场的镜头反复出现。还有士兵被炸飞的残肢碎片,也是多次重复。

再一个比较明显的情节重复就是卡特的死和保罗的死。

前面讲过了,卡特是因为在停战前偷法国农户的鹅而死,具有非常明显的荒诞意味。

保罗是在停战的那一刻,被惊慌失措的法国新兵捅死,也在突出战争的荒诞。

因为卡特的死,已经非常荒诞了。导演还要通过保罗的死再次强调,反而削弱了电影的荒诞意味。

后来,导演为了突出保罗的主角光环,还让保罗踉踉跄跄从阴暗的地下走到阳光明媚的地上,这里用了超长慢镜头,显得很做作。

令人发指的是,保罗的死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影片最后,又通过一个新兵的视角,让我们见证了保罗死后的样子。拖拖拉拉,简直没完没了。

情节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情节严重违背历史和人性的真实。

一是“偷鹅”这个环节。

面临饥饿,德国老兵卡特为了让大家有吃的,跑到隔壁法国农户家偷了一只鹅。

当时两国正在交战,德国士兵竟然大白天还能潜入法国老百姓家里,而且,来去自如。显然,这一点严重违背历史。

针对饥饿问题,老版《西线无战事》是如何处理的呢?

卡特偷偷藏在德国物资车的后面,然后趁看守的士兵不注意,从物资车上偷了一头乳猪,然后带回去给大家分吃了。

这样的情节设计还是比较符合历史的。而且也反映了军队上层的腐败,士兵们连食物都没得吃,将军们还能吃上一头头乳猪。

再一个,是“丝巾”这个情节设计 。

它过于浪漫化,刻意提纯,直接从生理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违反真实的人性。

处于青春期的小伙子,荷尔蒙爆棚,最先是对女性身体产生生理欲望。

新版对此一概而过,直接就是弗兰茨拿着法国女孩送他的丝巾回来。然后,这条丝巾就莫名其妙上升到精神层面,成为了一个美好生活的象征,死去的人自动传给活着的人。

最突兀的是,最后那个和保罗仅有一面之缘的新兵,看到保罗死后手里的丝巾,二话不说,直接套在自己头上。他连那个丝巾的故事都不了解,就那么干脆的带上了。

而老版毫不避讳的坦露了士兵的生理欲望。

年轻的士兵们,夜晚冒着生命危险渡河,拿着食物去对面法国姑娘们的家,才换来春风一度。特殊的时期,初次的身体交融,来的陌生而强烈,让他们暂时忘却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惧,心灵都发生了震颤。然后这一结合自然而然从生理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美好而短暂,像幻梦一样,永不会再现。

那些法国姑娘们,也没有很美丽,相反她们粗俗而势力。一开始她们对士兵的搭讪不屑一顾,当看到士兵手中的食物时,她们眼睛发光,态度发生了180°的转变。

当法国姑娘们狼吞虎咽的分吃他们带来的食物时,你就知道她们也在挨饿。打了四年仗,两国的士兵和老百姓都在挨饿。

情节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情节主线和副线的割裂。

影片主线是士兵在战争中的遭遇,副线是德国请求停战的谈判。主线和副线交叉进行。

那么谈判这条副线到底想表达什么?

副线体现不出官僚阶层对士兵的生命的重视,尽管他们在口头上一遍遍强调这些,可是你从他们的表情上看不出这一点。

唯一能看出的的就是他们被强势的法国元帅逼迫签下不平等条约时的屈辱。

导演有意无意的强调这种屈辱,好像在为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辩护,好像正是因为被迫签下这些不平等条约,才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要知道,这次战争也是他们发起的。

从这一点上来看,与其说,这部电影在“反战”,到不如说它在为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辩护。不知道导演的本意如何,但是电影呈现出来的就是这个样子。

三、

新版《西线无战事》最后一个问题是故事主题的浅薄。

整部电影都在呈现战争对人身体的摧残,却唯独不提战争对人心灵的伤害。

正如我之前说的,导演没有介入士兵的情感世界。

相反,老版《西线无战事》更多的是体现战争对人精神的伤害。

比如人在战争中的异化。

有一场戏是这样的:一个士兵被截肢了,保罗和几个同学去看他。其他人都在安慰这个伤员,一个叫穆勒的士兵,第一反应是询问是否能拿走对方的靴子。

后来,穆勒终于得到了这双靴子,他穿着这双靴子上战场时,每次都兴奋的笑着去打仗。结果,几天不到,这双靴子就定格在壕沟里,因为靴子的主人被炮弹击中了。

这个场景很明显体现了战争对人的异化 :人在战争中变得极端自私, 又极端天真 ,他的很多行为常人难以理解。靴子的再次定格,说明战争的残酷和荒诞 ,正如“每个士兵都活不过七天。”

老版《西线无战事》,保罗“返乡”这一环节,可以看出战争对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永久伤害。

好不容易休假的保罗,回到家乡,最后假期没过完,他就迫不及待的返回战场了。

因为他发现家乡的生活充斥着更多谎言。

他们的父辈们整天谈论战争,每个人都像军队指挥家一样,在那“高谈阔论”,还宣称一定要“向巴黎进攻”,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战场上的惨败。

而他们学校的老师,一如既往的向年轻学生鼓吹“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实际上是让一批批年轻人去送死。

对此,保罗无能为力,他既不能阻止父辈们的高谈阔论,也不能阻止学生们去送死。

所以,他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家乡,返回战场。

最后保罗伸手去捉蝴蝶,被法国士兵击毙,很像一个自杀行为。

因为卡特的死,对他打击很大。

在战争中,卡特像父亲一样关爱他,亲切随和,风趣又幽默,可以说,卡特是他在战争中活下去的一个支柱。

结果,卡特死了,他觉得这个疯狂的世界更加无趣了,而战争给他带来了永久的伤害,他知道这种伤害没法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沟通,他对未来也不抱希望。也就是说,他在战争中迷失了。

战争最大的伤害,其实是对人精神的摧残。

它摧毁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人对世界不再抱有希望,让人在战争中迷失,把人导向虚无,让人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反战"。

当然,从“反战”意义上来说,新版《西线无战事》也是一部失败的电影,它都引不起观众的思考,如何让观众反思战争。

 2 ) 关于这部电影恐怕没有一篇影评比得上赫鲁伯的这首诗说得如此简洁和到位

母蝇 by 米洛斯拉夫·赫鲁伯

她坐在一株柳树上

望着

克雷西战场,

那些喊叫

喘息,

呻吟,

沉闷的脚步声和倒塌的轰鸣。

在法国骑兵

第十四次猛攻期间

她和一只来自凡汀康特的

棕色眼睛的公蝇

交配。

她搓着所有的腿

当她坐在一匹剖了膛的马身上

沉思

苍蝇的不朽

她稳稳地落在

克莱弗公爵

青灰色的舌头上。

当沉默降临

只有腐朽的沙沙声

轻轻地围绕那些尸体

仅仅是

手臂和腿

轻轻地围绕那些尸体

仅仅是

手臂和腿

仍然在树下痉挛

她开始将她的卵

产在约翰·乌尔

皇家建筑师

仅存的一只眼里

就这样

后来她被一只蜥蜴吃掉

逃离了

埃特雷的那场大火

(崔卫平译)

 3 ) 反战的深度(《西线无战事》简评)

啊,母亲,母亲!对你来说,我还是个孩子——为什么我不能投入你怀中痛哭?为何我总要坚强而镇定?我确实比一个孩子大不了多少,柜中还挂着我儿时短小的裤子——那不过是不久以前,为何都成了过去?

我根本不该回来休假。在前线,我麻木冷漠,时常绝望。现在我再也做不到了。我本是个士兵,现在却只是一个为自己、为母亲、为无休无止而不得安慰的一切感到痛苦的人。

我感到害怕,不敢继续想下去。这条思考的路通向深渊。现在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但我不会放弃。我会守护它,保存它,直至战争结束。我的心在跳动:难道这就是我曾经在战壕中想过的唯一而伟大的目标,是人类经历了一切灾难后,为了生存而寻找的目标?难道这就是为了不辜负这段残酷的岁月,为战后生活找到的使命?

我很年轻,才二十岁。我对生命的认识,唯有绝望、死亡、恐惧和联结着痛苦深渊的失控的浅薄。我看见民族间被迫为敌。人民沉默、无知、愚蠢、顺从,无辜地互相杀戮。我看见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在制造武器和言辞,好让这一切更精妙、更持久地延续下去。而在这里、那里,在全世界,我的同龄人都和我一样,看着这一切;我们这一代人都和我一样,经历着这一切。如果有一天我们站起来,走到父辈面前,要求清算,他们该怎么办?如果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来临,他们还对我们有什么指望?几年来,我们的工作是杀戮——这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份职业。我们对生的认识局限于死。以后会发生什么?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以上均节选自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西线无战事》,姜乙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

1

如果仔细琢磨,会发现比起雷马克的原著,2022年的这部《西线无战事》显然表现平庸。

首先,和战争的紧迫感恰恰相反的是,小说的叙述其实相对较为平和、冷静。这样的叙事节奏与方法反映了主人公保罗竭尽全力在正常的生活秩序与战场的残酷之间挣扎的情形,而这在他亲手杀死那位法国士兵(也是他第一位亲手杀死的敌人)之后开始失控:内心独白越来越多,沮丧、无力的气氛开始笼罩。

而电影从始至终都在营造战争的“恐怖”(这个词应该非常恰当)氛围,它确实为观看者带来无与伦比的沉浸感,然而丢失了原著小说中描写从冷静到失控、希望到绝望的变化过程。文字的力量显然更强。

其次,去掉保罗放假回乡的情节让人物变得不完整,同时损失了一部分主题的表达。如上文摘录,保罗曾有一段时间离开战场、返回家乡,而正是这一段看似美好的经历让他失去了得以支撑其正常活下去的根基。“休假只会让往后的日子更艰难”,他必须去看望永远失去儿子的同伴母亲,必须面对不久之后又要分别的、他自己的父母,必须亲眼目睹他的人生、他的世界离眼前熟悉的景象越来越远。以前,他不了解战争,并未察觉异样;战争不知不觉击垮了他,他已经完全无法融入眼前的世界,——他知道了战争的真相。他已经死了。

这些都没有在电影中体现出来。这些恰恰是原著小说最精华、最伟大的部分。而额外加入的高层谈判戏倒是为影片增添了一层意义的维度,使得观看者思考上层统治者与前线士兵之间的关系,是否前者的一个小决定就能导致后者的死亡?即使如此,这样的思考在战争片中并不罕见,加入这样的情节并非加分项,甚至有些时候还显得多余。

最后是一个非常隐蔽的问题:这样的反战主题电影真的能使人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吗?这部电影通过大量写实、直接的战争描绘,从感官上让观看者厌恶战争的存在。血肉横飞的场面背后,一定是一张张皱起眉头的面庞。然而,缺乏更深层次的挖掘,电影中的人物终究和战场上的士兵一样,成为了指挥家手下的棋子。看不到小说中充满深度的描绘,失去了充满哲思而令人悲伤的自白,战争电影真的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吗?看看漫威电影吧:哪一部电影不是在战争中开启高潮部分的演绎?不管承不承认,那就是战争,而战争似乎深深刻在了人类的DNA里。

2

坐在屏幕前的我,一定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观看了这部《西线无战事》。尽管它的改变比起雷马克的原著并不完美,但毫无疑问一流的制作水准依旧能让人体会到战争给年轻的士兵们带来的创伤。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战壕中的那一刻——和保罗一样,法国士兵也是年轻人,湛蓝色的眼眸在污泥中依旧闪闪发光。背后的枪声传来,他的生命结束了。

他也许和保罗一样,在法国读了书,后来上了前线;也许和保罗一样,有几个铁哥们,后来纷纷在战场失去生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都在统治者的言语之下,投身于这场注定悲剧的战争。

而战争的残酷之处就在于,也许你意识到了战争的真相,却无法停止杀戮。战争的残酷一定会将士兵脑海中被植入的印记清洗干净,然后纷纷醒悟,真正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值得自己投身奋斗的东西。然而战争已经开始,负罪、恐惧和迷茫会永远伴随着战场上的每一个人,即使战争结束,这一切都不能被消除,直到他们死去。

这才是战争最恐怖的一面。

3

我们身边会发生战争吗?答案是肯定的。任何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能认识到,那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号角还未吹响,但准备是实打实的。去年开始的战争则告诉我们,非正义的战争不仅国际上得不到支持,国内也难征兵。

那么问题就来了:谁来区分正义与非正义?在这片土地上,决定一切的是那只黑箱子中看不见的手。精心设计的话语会被强制刻进每一个人的脑海里,然后战争便开始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到那个时候,不会有人关心对错,因为已经失去了意义。而战场上的每一个人,便要为认同或不认同的“共同目标”,献出自己的一切。

(72/100)

 4 ) 愿东线也无战事

人类工业科技首次最辉煌的绽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上。

我们用绞肉机发射的子弹拧碎同类的血肉,我们用铁皮机器的炮弹轰击同类的头颅,我们用喷火枪带着浓重的汽油味将同类的皮肤烤成黑色的焦油。

如果我们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不说政治,不说历史,不说长辈的恩恩怨怨。

也许会发现,我们喜欢听同一个风格的歌曲,喜欢聊同一个类型的姑娘,喜欢吃同一个口味的饭菜,喜欢喝同一个牌子的啤酒。

因为,我们都曾是十月怀胎的婴儿,都由母亲挣扎着把我们带到世上,我们都有过快乐的童年,也有过青春期的迷茫。我们都是儿子,是丈夫,是某个可爱小孩或者可爱小猫的父亲。我们都是人,活生生的,脆弱的,会连纸划破手指都会痛的叫的——人。

忽然硝烟漫过,他站在我的面前,手里拿着枪,后面的声音尖叫着让我们恨对方,让我们要杀死对方。我能从他的大眼睛里看到惊恐与迷茫,我知道我也一样。当我的喉咙还没发出呼喊……

“哄!!!"炮弹落下,血和肉混着泥像雨一样落下来。我和他的残肢交杂在一起。这时,没有人记得我们曾是婴儿,我们曾是少年,我们曾有过各自本该美好的人生。

所以,他们也许夜郎自大,他们也许数典忘祖,但除非他们拿刀架上我的脖子,否则这些都不能成为我要杀死他们的理由。

愿东线也无战事。

 5 ) 泥浆里翻腾的绞肉机——血与火交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听到“为皇帝,国家,民族而战”,德国年轻人狂热的失去理性,在战场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但是皇帝退位了(德皇出逃海外)、国家覆灭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垮台)、民族分裂了(战败后失去大片领土和人口),曾经为之浴血奋战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之后,德国人为何而战呢?

相比百花齐放的二战电影,一战搬上大荧幕的少之又少。映像里最近一次看一战电影还是两年前的《1917》。比这更早的,还有1930、1979版的《西线无战事》《战马》《帕斯尚尔战役》《红男爵》《空战英豪》《奇袭60阵地》《他们已不再变老》《漫长的婚约》等等,《西线无战事》应该算是其中历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翘楚之作。

相比老版,新版没有完全依照原著小说,除了标题和几个角色的名字之外,做了不小的改动,其实更像是同人作品。

抛开大改原著不谈,单纯从电影拍摄的艺术角度来说这部片子还是可以的。看了新版之后觉得,视觉效果和表演都很好,作为军事爱好者,服装道具布景也找不出明显问题,可以算的上是一部佳作。

但我觉得问题是缺乏角色发展和故事性,主人公的心理转变还是太生硬了。考虑到前几部佳作珠玉在前,这本应该是最容易做到的部分。

一战影视作品少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一战血腥惨烈,伤亡巨大,打破了民众心中对战争的美好幻想,但是并没有好结果,只是一个“20年的休战协定”——德国又卷土重来,发动了更血腥更惨烈的二战。因此人们选择了遗忘。

一战之前欧洲的战争,比如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等,主要特点是:以运动战为主,战役持续时间不长,受到武器性能低劣和中世纪骑士精神残余的影响,战斗也不是特别惨烈,更没有进入总动员体制。所以,对欧洲的民众来说,战争是“美好的史诗”,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茶余饭后的好谈资。(很不幸,对于今天经历了70多年和平的人们来说,这种思想仍然存在)

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一战爆发后德国民众纷纷团结在本国的旗帜下,以极高的爱国热情投入战争,认为战争“会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战争史上的超级flag)。但事与愿违,军事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武器更大的杀伤力,堑壕、碉堡、铁丝网、机枪、火炮、飞机、坦克、毒气变成了所有普通士兵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靥。上述武器给与了战争双方尤其是防守方巨大的优势,攻克敌方阵地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比如小国比利时修建的列日要塞抵挡了德国皇太子率领的德军主力整整12天)。运动战只持续了几个月,马恩河战役后,一战由运动战开始转变为持续4年的血腥阵地战。

主要参战国军队阵亡人数对比

钢铁产量与兵器装备数量对比

阵地战,战线基本稳定,缺乏观赏性,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谋略与机动,主要是两军掘壕固守,大部分时间在对峙,用冷枪和炮击骚扰对方(例如前几个月的俄乌战争,被戏称为“垃圾时间”)。对峙期间士兵的生活很糟糕。西欧多雨,战壕很快变成令人发狂的烂泥水沟,士兵需要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和战斗,闲暇时间需要舀水,灭鼠,维护战壕,修理铁丝网等,还要时刻警惕敌军冷枪冷炮甚至侦察兵的袭扰。几个月下来,基本变得骨瘦如柴、精神萎靡、目光呆滞,患上战壕足、营养不良、痢疾、伤寒、霍乱之类的常见病。

2022年乌克兰巴赫穆特附近的战壕,那怕有现代技术加成,战壕环境仍然十分恶劣
堑壕

堑壕内部

实践中为了减少炮火伤亡,每人之间间隔几米,比这更分散

舀水

少数时间需要战斗,那更惨了。你需要在炮火掩护下冲锋,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浆,穿过坑坑洼洼的“无人区”去进攻敌人,一出己方掩体就被早就设定好射击诸元的机枪火炮收割,子弹炮弹如雨点般落下,砸在狭窄的进攻地域上,许多士兵被炸成碎片抛上天空,或者火光一闪之后就化作血雾消失在烟尘中。运气好些的冲到敌人阵地附近,又要面对铁丝网、地雷、步枪机枪直射火力的重重拦阻,又有无数人倒下。运气再好些冲进了战壕,还有更残酷的白刃战等着。有刺刀的用刺刀,没有的用工兵铲、钢盔、石头木棍、拳头甚至是牙齿,白刃战的伤亡率在30%以上。就算今天各路神仙保佑没死,侥幸拿下了敌人战壕,回头望望身边所剩无几的战友,想稍作休息,保不齐敌人就引爆了壕沟里预埋的炸药,连人带沟一并夷为平地然后撤退了,或者在毒气和炮火掩护下对立足未稳的你发起反击。经历上述全部这些都没事,那恭喜你拿下了第一道战壕,可以晋升为班长再发个小勋章了。之后去打第二、三、四道.......似乎无穷无尽战壕与防线等着你,就如一台绞肉机般吞噬着年轻的生命。而这,只不过是4年战争里平凡无奇的一天罢了。

无人区

参战双方都无法立即安葬死者。在前线变更之前,无人区内的尸体会一直无人拖回,而在前线变更之后,这些尸体已变得无法辨认。有些战斗,士兵们的尸体直到战后才被掩埋。战争结束后,人们在耕地或挖掘地基,仍会发现新的尸体。

冲锋穿过“无人区”,西线战场上,无人区一般为100~300米宽

一战中75%的人员伤亡由炮火造成。不知哪里飞来一发炮弹,朝夕相处的战友血光一闪就没了踪影,正如剧中所说:“可以用勺子把他们从战壕的墙上刮下来,葬在饭盒里”

无人区弹坑遍布,通行状况极差

法军哈奇开斯机枪阵地,开火处一片血雾

德军步兵清扫法军战壕

肉搏战

肉搏战

肉搏战

男主最后也是在肉搏战中阵亡

坦克碾压步兵

法军在坦克和喷火兵支援下反攻

火焰喷射器可算是当时最具威力的单兵武器,可使敌人在痛苦中死去,熊熊烈火既可以使人本能感到震撼,又可以钻入敌人躲藏的洞穴和壕沟中,还可以引起敌人弹药和油脂爆燃,对于突破堑壕最为有力,缺点是笨重和射程较短

阵地战需要足够的兵力填充战线、补充伤亡,所以各国放宽征兵标准开始总动员,战争不再是职业军人在异国他乡的战斗,不再是新闻里的图片,电影里的视频,它由此影响到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一些不想打仗、不适合打仗的青年加入了战场,他们亲身体验了战争的残酷,幸存下的人把记忆带回了本国让更多人知道,引发了战后的反战思潮。

因为贵族从军的传统,相当多的贵族子弟战死沙场。因为可怕的伤亡,本不在总动员范围之内的孩子和高学历人群也上了前线(比如刚满18岁且有高中文凭的男主)

相比之下,二战爆发前的西欧普遍厌战,因此英法的绥靖政策有了极大的民意基础。在德军挺进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强占苏台德区时都选择了退让,安抚德国。在德军主力调往东线闪击波兰后甚至不敢在兵力空虚的西线发起进攻,史称"静坐战争",与一战前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下面简要梳理一下一战的过程,分成施利芬计划与德军进攻、战事僵持、美国参战、1917年英法攻势、1918年德国最后的进攻、协约国反攻六个阶段。

一、施利芬计划与德军进攻

德国发动一战,本质上是后发强国挑战旧的、对自己不公平的国际秩序,他们自己称为“寻找阳光下的地盘”。德意志民族在历史上长期分裂,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归于一统,统一后的德国借工业革命的东风,逐步成为世界大国。但是世界已被英法等旧列强瓜分完毕,面对世界霸主的打压,德国决定通过战争击败英法,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国际秩序。依靠更狂热的民族情绪,更多的军事投入,更多更优秀的士兵,更强的工业实力,更先进的武器,通过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击败英法(既施里芬计划)

以梅斯为轴心,在左翼的德法边境部署较弱兵力吸引法军进攻,同时集重兵于右翼,取道比利时,沿默兹河穿过比利时进入法国,沿涡塞河流域进攻巴黎包抄法军后方,企图六个星期内歼灭法军主力。该计划影响深远,不仅作为一战德军东西两线的部署以及进攻法国的计划,也影响了二战德国在西线进攻法国计划制定

1914年法德主要国防和工业数据对比

可以看出法德的综合国力已经有较大差距了,这也是德军意图速战速决的底气。

因此如果欧洲格局保持1890年代初乃至1900年代的情况:法国和比利时孱弱,俄国反应迟缓,英国欠缺大陆能力,那么施里芬计划仍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

但是施里芬计划失败了,主要原因是:

1、减少了西线右翼德军的兵力(由180万减少到140万)。一战开始后,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过于谨慎,加强了德法、德俄边境这两个方向的兵力,没有尽可能集中兵力于西线的右翼用于包抄法军。

2、忽视英国的存在及影响。施里芬计划制定之初,并没有考虑到英国参战,毕竟英德真正交恶是1909年之后的事情。由于此计划需要经过比利时去攻击法国,而比利时的地理位置对于英国的国防来说是非常重要。英国害怕德国占领比利时后,会很容易渡过英吉利海峡攻击英国。加上1907年的三国协约早已签订,英国便派远征军以协助法国。而该计划设想英国远征军的人数最多不超过十万人,并且英国会因远征军在设想中的西线战役中与法军一起被全歼而被迫退出战争。但这时的英国陆军已经有了较大的实力提升,不再是那支在布尔战争中灰头土脸的军队了。

3、低估了法国的实力。法国本身的动员能力在1914年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他们能够动员62个师,占全国适龄人口的80%(德国只有不到50%,约90个师)。

4、德国步兵在长途奔袭后疲惫不堪,无力战斗。一战时期没有机械化行军,右翼大迂回的步兵靠双腿长途跋涉到达巴黎附近时已经疲惫不堪,战斗力大减,法军正是趁此机会反攻,击败德军。 据一位法国目击者说,德军士兵到达马恩河北岸附近时,“许多人倒在地上,疲惫不堪,只是迷迷糊糊地嘀咕着:‘30英里!30英里!’别的累得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5、当时的战争技术水准使得防守优于攻击,于是进攻方只能夺取一些土地,却无法迫使任何敌对的强国退出战争,甚至连比利时也奈何不了(小国比利时的列日要塞阻挡了德国皇太子率领的德军主力整整12天),因而当德国费时费力攻占比利时后,法国已经完成动员,加上外力的帮助,法国未被迅速击溃,而此时俄国铁路系统已较计划制定时完善,总动员令亦已完成,故施里芬计划完全失败。

1914年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9月5日至12日双方在马恩河一线激战,此役影响重大,法国将其称为"马恩河奇迹",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埃纳河一线,战斗开始演变为阵地战

接着,双方爆发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受限于运输等因素,双方平分秋色。德军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却始终不能包围法国的战线。随后双方再爆发第一次伊普尔战役(1914.10.19-11.22),由于英军强烈抵抗和法国快速驰援,成功挡下德军的重击,德军无法取得重大成果、英法联军亦也缺乏力量推进,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二、战事僵持

1915年春季,法国和英国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方战线,发动香槟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双方大量伤亡,但战事仍然胶着。当中,俄国曾允诺至少派遣50万人到法国,但直到1916年只派了1.6万名新兵。导致双方战事僵持局面未能改变。

1916年2月,德军主力在凡尔登战役中袭击了法国的防御阵地,一直持续到1916年12月。德军在战役初期取得了进展,但随后法国的反击使得德军最后失败。双方的伤亡人数从70万人到97.5万不等。凡尔登战役成为法国决心和自我牺牲的象征,也是一战西线战场的转折点。

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役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由于德军工事极为坚固,英军的炮火准备并无大用。索姆河战役首日英军就伤亡了6万多人,平均每1.4秒就有1个士兵倒下。惨重的伤亡迫使英军希望通过新式武器来改变战局,所以坦克首次出现在了战场上

三、美国参战

1915年5月1日,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从美国出发到英国,尽管德国已经宣布会发动无限制潜艇战把所有英国的船只都击沉,然而由于卢西塔尼亚号的航速较高,没有人认为它能被德国的潜艇追上。在5月7日,德国潜艇发现了卢西塔尼亚号并用鱼雷将其击沉,由于邮轮上大部分的乘客为美国人,激起了美国人民的反德情绪。

1917年2月3日因德国使用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多艘船只被击沉,美国与德国断交。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破获的齐默曼电报,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墨西哥取回美墨战争后割让给美国的失地,于是美国以此为根据,于4月6日向德国宣战。

四、1917年英法攻势

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除了香槟山战役以外并无进展,引起法国士兵的骚动,并导致该次战役的策划者、上任不足半年的法军总司令罗贝尔尼维勒将军被革职。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法军再次发起第二次凡尔登战役和拉马尔迈松战役两场攻势并取胜。而英军则发起帕森达勒战役和康布雷战役,但伤亡惨重并无取得任何大进展,仍然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12月,同盟国与俄国签署了停战协议,从而使得西线获得了大量的德军部队。随着东方战线的瓦解,战争的结果将在西线决定。同盟国知道他们无法进行持久战,但他们对最终的攻势寄予厚望。此外,双方都越来越害怕欧洲的社会动荡和革命,双方都急切地寻求决定性的胜利。1917年,奥匈帝国皇帝卡尔一世在德国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他妻子在比利时的兄弟作为中间人,秘密尝试与乔治·克列孟梭进行单独的和平谈判。当谈判失败时,他的企图被德国发现,导致了一场外交灾难。

五、德国最后的进攻

鲁登道夫与兴登堡认为德军在战争中的胜利机会为在1918年春季发动一个决定性的攻势。1918年3月3日,东线因为《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的签订而停战,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退出了战争,这使德军可腾出33个师布署到西线。德军在西线上有了兵力的优势,以192个师来对抗联军178个师,其调来的部队也因为长时间的休息而实力完整。鲁登道夫从部队中选出各个战斗经验较丰富的单位重新训练,组成许多素质较高的突击队,作为此攻势的攻击主力。联军方面,依旧缺少一个统一指挥机关,英法两军也因为历经长期的耗损,无论是士气还是人力皆不足,而参战不久的美军也尚未具有战斗的能力。

鲁登道夫的进攻战略为将英军与法军分离,突破联军防线后逼使前者退却到海峡港口,将其歼灭。这场攻势将结合新式的突击战术、地面攻击机、坦克和仔细策划过的炮击行动,其中后者还包括使用毒气攻击。3月21日,德军发动5次主要进攻的第1次。德军春季攻势的第一阶段麦克尔作战非常成功,几乎要将联军部队分割,并在头8天内挺进了65公里,战线也西移了100公里,是自1914年马恩河战役失败后以来,第一次让巴黎再度暴露在德军炮击距离内。因于这次的攻势,联军终于整合出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费迪南·福煦将军被任命为法国境内全部联军的总指挥,整合过的联军更能应对德军的进攻,将局势逐渐转为消耗战。

六、协约国反攻

1918年7月,法军在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初期的第四次香槟战役决定性的挡住德军进攻,接着福煦对马恩河突出部上的德军发动攻势,并在8月将其消除。两天后,再发动了第二波攻势,一路挺进到亚眠北部。此次攻击由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军作先锋,以英法为主力,再加上600辆战车与800架飞机的支援,最终联军获得决定性的成功,兴登堡因此说8月8日是"德国陆军最黑暗的日子”。

此役,协约国军队损失13.9万人,歼敌16.8万人,向前推进40公里,将防线缩短45公里,达成战役目的,并由此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兵力兵器不足和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德军人力已因为长达四年的战争而枯竭,国家本身也累积巨大的社会与经济压力。联军以216个师对付德军兵员不足的197个师,1918年8月至11月间,协约国发动“百日攻势”,德军损失15万人,成为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开始大批向联军投降。连续的军事失利使德国国内动荡加剧,1918年9月兴登堡元帅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净”。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不死心,意图利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哗变,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在联军突破德军防线的不久,马克斯冯巴登亲王于10月被任命为德国总理以进行和平谈判。由于鲁登道夫拒绝和谈,他被迫下台并逃到了瑞典。战斗仍在继续,当德军撤退时,11月9日柏林发生十一月革命,社会民主党领袖菲利普·谢德曼宣布建立共和国、宰相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为了维持国内稳定,宣布废除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皇帝与普鲁士国王封号,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后则于11月10日流亡荷兰。很快德国新政府与联军签署了停战协定,并在11月11日全面停火,一战结束。

附录1:一战战壕建造方法

战争刚开始时,英国使用一种由三个平行战壕组成的战壕系统,这三个战壕由通讯战壕连接。通讯战壕与前方战壕的连接点至关重要,一般都修有坚固的工事。前方战壕只有少量守卫部队,仅在清晨和傍晚进入战壕。70米至100米之后是支援战壕(或叫转移战壕),当前方战壕遭受轰炸或炮击,部队撤到这里。300米至500米之后是预备战壕,里面有另一支部队,这支部队在前方战壕被攻下后可以尝试反击并夺回。炮火得到改善后,这种战壕迅速地过时。在某些前线特定地区,支援战壕的功能演变为吸引火力,这样前方战壕和预备战壕就不会遭受更大破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会将支援战壕点上火,看上去像是有人。

在前方战壕后面几千米,通常有两个部分完成的战壕,在前方士兵撤退时用到。德国人经常挖多余的战壕系统: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德国人挖了两个完整的战壕系统,相距1公里,在1公里之后还有一个部分完成的第三个战壕系统。多个系统使协约国军不可能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如果第一个战壕系统的一部分被敌军占领,防守方会从第二个系统挖一条通道到第一个系统中没有被占领的部分。

德国人的防御工事建造非常出色。他们建造的掩蔽物和据点位于地下深处,防炮弹且空气流通。德军比他们的对手更想战略性地撤退到一个准备充分的防守位置。他们还首先使用“深层防御战略”,即在几百米宽的前线交战区中修建一系列孤立的阵地,而不是一个连续的壕沟。每个阵地都可以为它的相邻阵地提供炮火支援。虽然进攻方可以在阵地间自由移动,他们还是要遭受防守方的纵射。英国人最后也采用了相似的工事,但德国于1918年发动春季攻势时,还没来得及完成。这次攻势证明,即使攻势完成,也不会起到多大作用。

1917年6月的一张空中照片。德国战壕在右边和下边,英国战壕位于左上。当一个战壕有一部分凸出到无人区,一个突出部就形成了。相对的,面对突出部的敌军战壕叫做“凹陷部”。突出部里的士兵三面受敌,处境非常危险

壕沟并非笔直,而呈锯齿型。当敌人从侧翼进攻时可以保护里面的步兵,防止所有部队暴露在敌军火力下,挡住炮弹破片的飞行。但这也意味着一名士兵无法看到在壕沟里十米以外的东西。壕沟面对敌人的一侧叫胸墙,背对敌人的一侧叫背墙。背墙防止士兵们的后背被落在壕沟后方的炮弹弹片所伤。如果敌军攻下了壕沟,原来的背墙就会成为胸墙。壕沟的两侧会用沙袋,木架和铁丝网进行加固,地面通常会铺上木板。

一本1914年英国步兵手册中的壕沟建造示意图

士兵的掩蔽洞位于支援战壕后部。英国的掩蔽洞通常8至16英尺深,德国的掩蔽洞要深得多,距地面最近也有12英尺深,有时甚至能到3层楼的深度,士兵们通过混凝土台阶上下出入。

为了使一名士兵可以在不暴露头部的同时观察到战壕外,壕沟的胸墙有一些射孔。射孔简单到只是沙袋中的一个缺口,也可以使用钢板加固来保护士兵。为了击穿射孔,德军狙击手使用了穿甲子弹。还有一种观察战壕外部的方法便是潜望镜,它最简单的形式是一根木棍与两片镜子。

澳大利亚士兵正在使用一把潜望镜式步枪

附录2:我军堑壕、交通壕构筑方法

参考文献

1. 百科词条

2.《一战史》,约翰·基根

3.《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利德尔·哈特

4.《施里芬计划:解析与史料》,Michael Epkenhans,Hans Ehlert ,Gerhard Groß

5.《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 A·J·P·泰勒

6.《步兵战术学》,李洪程

7.《民兵干部手册》,沈阳军区司令部动员部

 6 ) 《西线无战事》影评

一、前言

从《西线无战事》(1930)到《卡萨布兰卡》,从《大独裁者》到《奇爱博士》,从《辛德勒的名单》到《美丽人生》,到《勇敢的心》到《拯救大兵瑞恩》,近些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敦刻尔克》、《1917》等等等等,到最近的《西线无战事》。一代代导演们对于战争片拍摄手法的探索是竭尽所能(《战舰波将金号》成为蒙太奇手法的典范),可以说从电影出生一始,战争片就一直在快速发展。到现在战争片的拍摄已经非常成熟,对其的探索和发展也是越来越困难。从镜头视角到灯光色彩到声音效果到剪辑手法,种种种种,感觉都已经被成熟运用了。观众脑海里的战争片就是:残酷混杂着一点点温情(当然这温情很多时候是残酷的侧面表现)、再带一点无奈和讽刺。本文藉由对《西线无战事》的分析,浅谈其思想内容,及对战争片的发展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

二、镜头分析

1.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在战争片中非常常见,用以突出角色的主观情绪,让观众有更好的代入感。

本片中不同寻常的是,用了特别多的主观镜头,但并不用于对峙营造紧张氛围,都是活人视角看尸体然后紧跟着尸体视角看活人,用以突出战争的残酷性,更好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

图(1)

如本图,表现保罗内心的崩溃,对于手刃敌人,内心的痛苦,是战争中作为“人”的愧疚。俯视和仰视之间尽是痛苦。这种让人不得抬头也不得低头的拍摄方式,好像在逼着保罗也在逼着观众找一种战争中的生存方式------抛弃人性。

本片中一般都是死人(躺在地上)用仰视镜头,因而仰视镜头具有暗示作用。

图(2)凯特死前所见

如图,是凯特被孩子枪杀前的镜头。主观仰视镜头暗示了人物的死亡。树上的残肢断臂,也显示了战争给凯特带来内心的创伤,画幅被树枝占满没有出路,暗示凯特好像只能永远留在战争之中。

2.仰视镜头、俯视镜头

这里探讨的的仰视镜头和俯视镜头不包括绝大部分主观镜头。仰拍和顶拍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因而更值得分析。

全片第一个顶拍是狐狸。

图(3)

一只大狐狸带三只小狐狸,导演不可能无缘无故这么做的,如果是单单为了暗示时间变化,完全没有必要啊。开头的大远景到炮火光亮完全可以直接引入到战区。要解析这个镜头就要联系全片。

这个镜头之后紧跟仰拍。

图(4)

这是狐狸的生存环境,狐狸的仰视镜头。这个镜头很难不让人联系到图(2)那个镜头,全片仰拍拍环境的镜头只有其二。如果说现在还不能认为他们就有关联。那么看图(5)

图(5)

看似全是玩笑,巧合,巧合出现三次就不是巧合了,导演刻意安排,暗示凯特如同大狐狸,带着几只小狐狸。动物被密林(自然环境)包围,而凯特几人被战争包围。战争让处于其中之人抛弃人性,沦为动物。这也就很好解释了,凯特第二次偷鹅的原因,狐狸本身就是要偷鹅,突出了战争带来的宿命感,人一旦进入到战争环境就很难回头了。正如凯特所说“我是不是宁愿在这里和你还有贾登、克罗普,还有穆勒坐在营火旁吃炸土豆,连皮吃。”

本片中其他的仰视俯视镜头都中规中矩,表现战争的残酷,带给人的压迫感,这里不再赘述。

3.中景

图(6)

全片最温暖镜头,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镜头。两人背后的支架构成一幅画框,一来把两人距离拉近,给人亲密之感。构图分成两块,用一根木头分隔,一人占画幅一半,地位平等,情同兄弟。同时被木头架子撑起的构图给人以安全温暖之感。最后,这样的框架似乎表现了两人被战争束缚,被禁锢于框架之内。这样的温暖,更像是:

图(7)

令人唏嘘。

图(8)

图(8)这种镜头很熟悉了,浓浓的悲剧感。

4.环境

本片中的拍环境的镜头很有意思,因为剪辑非常突兀,环境拍的非常刻意,透露出强烈的目的性。

图(9)

图(10)

这是第一次偷鹅和第二次偷鹅之后的环境对比,暗示意图非常清晰,不具有深度,甚至让人觉得生硬。个人认为可以由树(环境)的改变暗示到人在战争中的沉浮,给一组镜头,树从清晨到落日给个30s镜头,而不是生硬剪辑,单单剪一个画面。要是自然界映射到人的身上这些对比能够更加的具体和有趣,我想会给这部电影带来一点提升。

图(11)

图(12)

这两幅就相对来说更有意思,两幅都是动物视角,导演应该是为了暗示动物和人,自然环境和战争环境的映射关系吧,不然的话,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意义,而且剪辑非常突兀。如果确实是映射的话,这几个镜头还是值得探讨它的意义的。还是有更好的表达方式,都是智者见智。

三、剪辑手法

本片中的重要剪辑手法就是交叉剪辑,这个在各种电影中也见怪不怪了,用在战争片中,很老套了。表达的东西无非战争的残酷,每分每秒都是生命的流逝,以及某些上层的自私,腐朽。

本来以为这部电影会用杂耍蒙太奇的啊(我受《瞬息全宇宙》影响太大了,真的好爱,哈哈哈哈)。近乎疯狂的剪辑,从谈判场剪到战场,剪到制衣工厂,剪到将军的餐盘,从彩色剪到黑白,从人类剪到动物...如此组合、循环往复,在此之中用声音相连接,笔敲击桌子的声音、枪声、缝纫机的声音、接线员的敲击声、叉子敲盘子的声音,最后把声音融合到枪声,场面回到战场或者餐盘都可以。众多的信息在剪辑中具有了独特的张力,让人应接不暇,又过目难忘,最后可能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四、声音

这部电影的很多转场都伴有音响,表现一种戏剧张力?不懂阿。最后的凯特之死,则是钢琴独奏,戏剧感,悲剧感。

值得称道的是电影把缝纫机的声音一点点转化为枪声,让人感觉板子上的都是死去的年轻人,感觉是子弹穿过身体。工厂里的都是妇女,也就是说她们手里的衣服可能就是她们已经死去的孩子,这些女人们也在进行艰苦的战争(身心都是),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时期所有人都饱受摧残。而这些衣服是做给下一代孩子,这种痛苦,是一代又一代传递的(电影前中后各部分收铭牌的动作也突出表现了这一点)。

五、总结

新版的《西线无战事》的表现,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又稍微带点新意,在战争片中算是好的很一般。本片突出表现战争对人的改变,对人性的摧残。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令人咋舌。战争将人类的本能放到最大,人类真正意义上成为动物。

是狐狸偷走了鹅,那么是养鹅人杀死了狐狸吗?

Ps:冲奥的话感觉困难,得个最佳化妆说不定呢。

六、对于未来战争电影的展望

应该是战争的形式所制,感觉战争片很难再有新的突破。它不像一般故事片那样可以肆意发挥,它首先是厚重的,其次是悲惨的,以喜写悲,一样是悲。战争的内核是确定的,战争的本质是不变的,这样的话给电影带来了很大的束缚,也就是说,它的主题基调永远都是确定的,只是在于导演怎么去完成这个相同的主题。真的挺沉重的。我一个电影爱好者也不懂,希望大家能一起理性探讨。

害,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怎么说,这点还是留给天才导演们发挥吧。我唯一知道的是某些范式真的不可取,也对很多失去了信心。

 短评

比战场厮杀更为残酷的是战争的荒诞性,你不知道为谁而战就冲上了战场,想要去杀死素昧平生的敌人,然而战场上没有英勇杀敌的战友,只有吓得屁股尿流的士兵,最后莫名其妙死在了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刻,这就是廉价炮灰短暂的一生。

6分钟前
  • 枝寒雀静
  • 力荐

#TIFF2022 配乐特别震撼 尤其影院效果 青春懵懂的少年刚刚毕业就被国家主义洗脑 送上了犹如绞肉机一般残酷的前线 无谓的牺牲持续到了战争的最后一刻 一战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 然而战争狂人们还在不停地把无辜的青年送上前线 这样的电影依旧意义非凡👏

10分钟前
  • Gooner🌈
  • 推荐

主角因为战火或意外一个接一个地失去亲爱的战友,而他本人靠着运气苟到停战前夕却最终没有踏上回家的归途。无人生还,众归于寂。从德国人的视角讲述战争,没有荣归故里大团圆,只有恐惧、愧疚、耻辱。导演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后的访谈中说,“There is nothing heroic or glorifying about war”。

14分钟前
  • task_focus
  • 力荐

你们看,他们好像一枚没有生命的棋子。

17分钟前
  • 电影Mark
  • 推荐

凡是把战争当做英雄主义进行大肆宣扬的,凡是不分青红皂白把人送上战场的,凡是鼓吹战争精神的人,都应该下地狱。

19分钟前
  • 似景流年
  • 推荐

政治权谋者为一己私欲发动战争,送愚昧天真的爱国者上前线当炮灰。

23分钟前
  • 呵呵
  • 力荐

终于去电影院看了这部,可惜改得基本和雷马克的原著无关了,也抹消了属于西线无战事的那些微小又伟大的诘问。可谈的是深夜末场坐满了一半,有很多年逾七旬的老人结伴前来。邻座的老头聊天时说这也许不够好,但我们必须反复回忆欺骗青年的代价。

24分钟前
  • 须臾幼薇
  • 还行

配乐很震撼。很多片段单独拿出来十分荒诞,但放在战时就很顺理成章。战争机器以血肉为燃料,扭曲了版图和人性。然而如此深刻的作品也没阻止二战的发生,此片也不会让鹅屋平息。无论怎样,愿世界和平。

25分钟前
  • 不胜酒力的YC
  • 力荐

多伦多电影节首映看完 结束以后陷入巨大的虚无

30分钟前
  • AnEnormousFish
  • 力荐

#TIFF220914 绝对夯实的技法,影片前段节奏太好了,搭配标志性音响真的紧张到心发慌。中后段有点拉,但一些煽情桥段处理的真的很好,不滥俗且印象深刻。整个观影过程都笼罩在巨大的虚无里,战场上你的喜好、抱负、愿望都不再重要,它与你是否勇敢,是否优柔寡断,是否在合适的时机举起了枪也都没有关系。它只存在于一张长桌的两端,中间是一盘过期腐朽的面包和悬而未停的几笔签字。

35分钟前
  • 小仙猪猪子
  • 力荐

在高层眼里,一线的士兵不过是一道命令。每次场景的转换都是巨大的反差。有人为了两个鸡蛋送命,有人在埋怨蛋糕不新鲜。有人大口吞着污水,有人厌烦大块肥肉丢给狗。你让我们下跪,还要我们高喊“伟大时代,甚为光荣”

39分钟前
  • 迷朗
  • 力荐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看每一部战争片的时候都在研究怎么才能在战场上合理装死

43分钟前
  • alumiss
  • 推荐

当下太需要这样一部优秀的反战片了。引用《父辈的旗帜》开头老兵的一句话:“只有那些从没上过战场的蠢货才会热衷于打仗。”

46分钟前
  • 瓦力
  • 力荐

给狗扔一块肉,肯定会被叼走给人一点权力的话,他会变得野蛮

49分钟前
  • SITIS
  • 力荐

如果我没看过书,我估计会给这部片子4星或者5星。作为一部独立的战争片肯定是很不错的,但是很多改编偏离了原著的精神太多。1.电影里大家传来传去的是丝巾,原著是鞋子。丝巾的来源首先就令人起疑惑,他们为什么把一个不相干人送的东西当成了一辈子珍重的东西。而且也曲解了和法国姑娘的关系,那是一种真诚又粗俗的交换。而且鞋子是有实际用途的,他们每次都会念叨穿着真舒服。不要搞人为美化2. 卡特怎么能是因为偷鸡死呢,开头偷鸡是因为饿得不行了,战争都结束了还偷什么?为了展示非战斗群体,非得这么安排吗。书里是战斗受伤牺牲的3.“西线无战事”导演为什么会理解成达成停战协议后的进攻。这种事历史上确实是有的(各个战争都有),但是这么小概率的事件只会消解战争的残酷。原文中根本没解释西线无战事,保罗还死了的原因。

53分钟前
  • 养乐多
  • 还行

这一版把战争的虚无描绘到了极致,可以说只有两类场景:士兵们像机器中的齿轮一样呆滞地端着刺刀冲锋然后被割麦子一样撂倒,或者枪炮声暂停时士兵们恢复人类情感有说有笑去老乡家偷鹅。朋友情谊和军国主义狂热一笔带过,高层的奢靡和狂妄也只是作为反衬战争的蒙太奇登场,整个电影的唯一主线就是战争本身,反倒比我们的父辈多了几分“德国味儿”——更加克制、更不滥情,只要描写战争本身就可以唤起对战争的厌恶了。整个观影过程中没有泪点,也没有(过度)血肉横飞的大场面,只是一直吊着一口气咽不下去,这种拍法在我看来绝对是一流,看多了把爱情亲情友情、战前多美好战后多惨淡这类桥段像工业香精一样生产并添加的好莱坞战争片,还是来点纯粹的生理性厌恶吧。

58分钟前
  • wowo
  • 力荐

年轻人都来看看,那些老家伙们编出来的谎言,千万不要上当啊!!!

60分钟前
  • irismile
  • 推荐

你渴望战争的唯一原因,是你没经历过战争。

1小时前
  • yyrann
  • 推荐

Movie of the Year. “坦克在一战中的索姆河战役中被首次使用”,这是多么平淡无奇的描述。但当电影中坦克压向了战壕,年轻的生命转眼消逝,我坐立难安,我闭上眼睛,捂住耳朵,可惜影厅的视音效果超凡绝伦,我不能假装这一切不曾发生。残酷,冰冷,绝望,战争从未改变它的面目,但我们的历史中总有前赴后继的人心甘情愿地为它摇旗呐喊,甘愿做它的信徒。只是不知道,他们最终会在酒桌上操纵他人的生命如棋子,还是出乎意料却并不意外地死在回家的前夜?

1小时前
  • 云当归
  • 力荐

分三天我看完了德国人新拍的《西线无战事》,很精彩的作品!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争,各方无所谓正义或侵略,本片反战的主题表现得非常突出,四年中“西部战线”的300万年轻的普通士兵的盲目牺牲,就是巨大的人类悲剧。对比了1930年美国人改编拍摄的电影和1979年英美拍的电视电影,这回是德国人自己拍的,是部好电影,有许多新的创造,摄影精彩!特别是在俄乌战争期间网上影院公映,全世界都会有热烈的反响。

1小时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