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

第5集完结

主演:郑在石,梁音,巫刚,高志强,刘赫男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93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出路 剧照 NO.1出路 剧照 NO.2出路 剧照 NO.3出路 剧照 NO.4出路 剧照 NO.5出路 剧照 NO.6出路 剧照 NO.13出路 剧照 NO.14出路 剧照 NO.15出路 剧照 NO.16出路 剧照 NO.17出路 剧照 NO.18出路 剧照 NO.19出路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照见五蕴皆空

在这部纪录片的结尾,袁涵寒说了一句非常引人深思的话,大概意思是,每个人投胎到这个世界之前,都不是自己在天上看,选择哪个家庭好,然后投生其中的,如果能够这样选,大约可以算是“机会”,可是并不是这样。

袁涵寒的困境在很多人看来像无病呻吟,“我们没有你那样的选择空间,你却说你觉得啥都没有意思”。的确,袁涵寒见过了太多的世面,看过了太多的风景,以至于在别人对于德国的先进和发达还抱有幻想的时候,只是云淡风轻地说了一句“一直待在那里,多无聊啊”。“无聊”这个词被袁涵寒提起多次,她是真的想要去寻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也是真的会在当下的生活中感到无意义。于是她有了大把的时间去思考人生,学习艺术,也有足够的力量去试错,探索,最终找到令自己比较舒服的一条道路。

看似徐佳也是非常努力的,但他似乎不敢去想自我价值实现之类的问题,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为了找到一份能拿到钱的工作,结个婚有人分担家务而让母亲少辛苦一些。徐佳似乎一直是对袁涵寒这样的生活望而生畏的,她可以不为了钱而斤斤计较,她可以不为了生计而拼命努力,她可以在正常的青春期有正常的男朋友,而不用为了学习和考试而否定和压抑自己对异性的渴望。徐佳如果去到了更好的大学,接触到更高维度的智慧,并且能够真正深刻思考人生的意义,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这种意义结合起来的话,他的人生一定会有大的跃升,他不用再和母亲住在破旧的出租房内,数算着被公司允诺过的工资什么时候到手。他如果可以顶住来自家人的压力,而给自己一点空间,或许他可以不用活得那么被动,可是他已经努力到了极限,即便他想要尝试跃升到袁涵寒那样的独立有个性的生活状态,也会因为没有人肯为他兜底,给他原始资本而裹足不前。所以或许,在袁涵寒所处的阶层内部,谈家庭背景没有意义,可谈的只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感觉,热望,而在徐佳与袁涵寒的对比中,又呈现出了家庭背景对人的绝对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用徐佳这么努力的样子去批判袁涵寒不努力,是不公平的,不能因为袁涵寒生得好就否认她的生活中无意义的痛苦,以及她自己为了探索而做出的努力。也不能因为徐佳努力了这么多而连袁涵寒的起点都达不到,就否认这努力的意义,对徐佳来说,让母亲少受一些辛苦,让妻子得到一个归属,让自己的孩子在人生起点上不要像自己那样辛苦,不也是自己努力奋斗的意义吗?

可能马百娟是最为身不由己的一个人了,与其说徐佳是努力到极致也突破不了瓶颈,只能做到中等工薪阶层的水平,那么他至少还是能从自己的努力中得到一些满足感的,他至少还是给自己的亲人,后代带来了一些福利的。但马百娟似乎连努力的机会也没有,就已经在知识上,观念上被禁锢,被放弃了。她的长辈是那种能在拍摄过程中发现摄制组是私人团队而瞬间起了戒心,问摄制组要几万块钱的人,被这样的长辈所管理,马百娟对于读书上学以及去大城市生活的渴望,又有谁能够看到呢?即便她的愿望是那样朴素单纯,上了大学可以打工,打工就会挣到钱,有了钱可以给家里买面,建水窖。这样大公无私的愿望也不会被看到,等待马百娟的就只有被命运不断揉搓,无意识地生下孩子,让孩子继续过着在城里找不到任何工作,达不到任何工作的最低学历限制的生活。正可谓是狂风专打枯树叶,厄运只找苦命人。但凡马百娟能读一点点的书,她也不会被家人的那种有毒观念所束缚,受了半辈子的苦,然后告诉自己的下一代“女人嘛,不就这样!”她如果能够看到自己是多么有潜力,有能力,有创造力,是造物者的伟大奇迹,好好读书下去,以后的日子一定要比不读书过得好,那么她的生活也就不同了。只可惜,她不知道,她家里人不知道,也没有人告诉她。

当然,在这里也让人深感农村的孩子不读书,他们以后的生活比城市的孩子贪玩不读书一定是更加悲惨的。其区别主要在观念,我们是要承认,有一些人天生就能收到观念先进,认知正确的父母的养育,他们即便不能努力从家庭的影响中突破出去,至少也能实现对父母的继承。而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偏远山区的孩子,他们如果不读书,不接触观念先进的地方的人,不积极像人家学习,就得一辈子贫穷落后下去,就得把自己曾经深受其害的观点传给自己的后代,永世的苦难显然是比一世的苦难更加令人绝望的。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艰苦的地方孩子们也非常刻苦读书?是他们迫切希望吸取精神的养料,学会积极的观念,把自己旧有的,导致自己的祖辈,父辈贫穷落后的负面观念摒弃掉,也因此而过上一种相对体面的生活。

 2 ) 出路

偷闲去看了在人大图书馆展影的纪录片《出路》,看之前有抱有极大期待。首先出路这个片名就一下子就勾起自己的兴趣,再进一步了解到,导演跟拍了六年,聚焦了三个背景迥异的青年的成长,这些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主题。只不过,对出路的探讨,对岁月的观察,对成长的理解,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么太过于写实,容易失了的精气神儿,要么太过抽象,显得空洞。
       整个片子看下来感觉特别压抑,好像成长是一件挺无奈,挺混沌,挺没意思的事。导演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现实,一种可以刺痛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沉重。这种沉重表现在马百娟,一个甘肃农村山里的小女孩,从10岁的天真活泼,带着梦想,到最后16岁就嫁给了其表哥;表现在徐佳,一个小县城的孩子,复读两年才考上大学,在毕业时却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表现在袁晗涵,虽然出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却找不到的一个明确人生方向,以致陷入孤独与迷茫。如果要横向比较,他们的处境,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阶层固化。毕竟马百娟和袁晗涵对比太过强烈,后者即使找不到出路,那也有家庭实力为其兜底,而不至于使她的生活跌入谷底。在现场和导演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人表达了对马百娟的同情,以及对阶层固化的追问。我理解这种担忧,尤其是在北京这个地方,竞争太过于激烈,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总是赢家。一次失败,就有可能把原有的奋斗化为灰烬。特别是对于北漂来说,自己的原来的家庭,远不足以给自己的生活有一个保障。但令我惊讶的是,导演倒是站在一个很超然的视角,她或许对于马百娟这类人物命运已经见怪不怪了。有人会说,你当不了救世主,你的关切显得很无力,你改变不了任何人命运,你没有责任和权力去承担他人的命运。咋一听很有道理,但却让我感到很压抑。在你看来我的同情我的不忍,很廉价很矫情,但我却很珍视它。因为它是一颗种子,只不过在等机会成长而已。
        徐佳在片中占了很大的一个部分,甚至是导演相当重视的一个部分,毕竟这也是她年少的一个记忆-母校、复读。但是现场提问的人,居然没有一个人谈到徐佳,这让我感到很诧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徐佳的经历,和在座的学生太过接近的缘故,以至于太熟悉了。高考的复习的场景依旧那么熟悉,只不过不愿再回忆,至于未来的就业,作为人大学生,似乎也没有太多理由过于担心。但是我感触的不是徐佳毕业就失业的困境,而是突然冒出的一种深深悲哀。这种悲哀来源于,在当下的教育体系里,留给个人发展的空间是那么的小,一旦错过了窗口期,人的选择是那么的局限。更加悲哀的是,人一旦被环境束缚住了,又没有探求的欲望,竟不知人生还存在其他的可能性。
         最后说一说,看似自由的袁晗涵,高中辍学,开酒吧,出国,学艺术有着和大部分同龄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她尝试了许多的可能性,但很可惜的是,少了对人生的深沉的反思。以至于她这种探索更像是在大型的游乐区,肆意的漫步游玩,看似丰富,实质却显得空洞。
          人生的出路在哪里?不知道。甚至有没有一条出路,我都不敢肯定。自己可能会困在一个迷宫里,可能会走进某一条岔路,甚至走进一条死路,前面有着重重的高山....但那又怎么样呢?本是一场游戏,何必太执着。

 3 ) 要把在这个教育当中植下去的一坨一坨的屎都得挖出来,然后你才能变成一个真的人

因为片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属于三个被定义的所谓“阶层”,所以对于这部纪录片的关注点很多集中在“阶层固化”的问题上。很多人会问:徐佳或者徐佳的下一代,会通过努力变成袁晗寒吗?

对于这样的提问,我会想要反问:变成袁晗寒有什么好吗?从整部纪录片所反映出来的袁晗寒的人生,值得羡慕吗?

导演郑琼的一句话是打动我、让我一定想要看这部纪录片的原因:要把很多在这个社会里面,在这个教育当中植下去的一坨一坨的屎都得挖出来,然后你才能变成一个真的人。

我知道很多人会觉得,无论袁晗寒本人感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无聊,对自己的人生是多么的迷茫,甚至导致了情绪的不稳定等等心理上的问题,她的人生依然因为优渥的家境而令人羡慕。我觉得这种想法,也算是社会给我们脑子里灌进的“屎”之一吧。钱解决不了马百娟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袁晗寒的问题,或许可以解决徐佳的问题,但能解决的只是他人生诸多个问题中的少数。

整部片子是压抑的,唯一发自内心的快乐的笑容来自那个走在上学路上的十二岁的马百娟,那是一种依然感到生命的丰盈与希望的快乐。而难以相信,这种谁都曾有过的快乐,在我们十几二十岁的年华间很快地褪去。到底是这个世界快乐太稀有,还是我们对生命的感知愈发愚钝?我理解中的所谓出路,大概就是抛光这个社会的所谓期待也好所谓禁锢也好,找回那个依然欣欣向荣的自我。 正如导演自己的话:出路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心灵的;出路不只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出路不只是社会的,更是自我的。

 4 ) 不想老家

老人家用存的低保钱和娃娃打工的添补,在外面买了房子,说不想老家,老家把我苦怕了。非常欣赏老人家有什么说什么。

自己读书时候最怕假期,一到假期就要去田里干活,第一份工作在富士康,加班太辛苦,偶尔回家连个休息也没有,早上六点多就被叫起来去干活:后来做乐视项目的制造部经理猝死了,自己也累的进了几次医院,各种慢性病都来了,每天都在吃药,最后只好和家里说,我快三十了,已经在外面工作,家里的农活实在没办法再去干了,你们就当作没我这个人。之后五年一直在深圳,身体也慢慢恢复过来。这两年几个亲戚整天没事拿我春节没回家的事来数落,村里好多人因为你没回家骂你爸妈,我在想,我回家被人骂,我没回家我的爸妈被人骂,我咋就遇到这些脑残的乡里亲戚。

 5 ) 徐佳的孩子长大了,有可能变成袁晗寒吗?

等徐佳的孩子长到袁晗寒那样的年龄,也会像袁晗寒那样的洒脱吗?显然不大可能。

抛开物质条件不谈,关键在于思维和观念,如果徐佳百分百拥有了袁晗寒妈妈的”思维和观念“,并据此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他的孩子还有那么一点可能变成“袁晗寒”(那样得为自己而活,或者有思考这种形而上问题的意识)。

徐佳这样的人有没有可能有袁晗寒妈妈那样的”观念“呢?

我知道,你们肯定会说不可能有,出身、成长在塑造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性格、观念上,是不可逆的。

但我觉得,世事无绝对。人还可以自己教育,比如通过看书,看纪录片,自己去独立思考。

导演郑琼本人就是一个例子。郑琼和徐佳是一样的出身,也高考了三次,没有考上大学,当过水厂女工;后来来北京闯荡,做过各种推销,卖报纸、卖电视节目;后来成为光线传媒的创始人。但人家始终是在做自己,不买LV,不参加同学聚会,不学开车,甚至不愿被鼓励。直到开始做纪录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没有为别人而活,这不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吗?

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而活的人多一些,这才是真正的出路。

就像导演所说,不把社会和教育往你脑子里塞得屎掏出来,就算你奋斗到了袁晗寒的父母那样的阶层,你以为你就找到出路了吗?

//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30545869&ver=974&signature=RtLy5nuH6JKCXx2KwIRNXuXNXnubxF6RPw0L0wojpK8OmOKnDGLsizmUrXOV1P4VR*LtV1UitpggF9ttLDewmlaHrT1b66rBJg1bp-MMKfFhR8-Slgdtv6cQW7Q1ugHD&new=1

//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30542993&ver=974&signature=ryyLMv58cWonbL75mj8FUUHBchWpnMGDkDEY-mIPSESs4-QYA-bSVNQ*JtiKGmTJqrlgw16GqLqADPUalmZNQ2FtLymyVniMzq9OoGiZrM3d-tQCaPxYpadZyB2wZyVD&new=1

 6 ) 我们都是井底之蛙,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中国当代青少年有着怎样的未来?为了探索这个问题,导演用六年时间跟踪拍摄三个人的青少年生活。这三个主人公正是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出生的人的生存状态。

一.六年的生活轨迹

马百娟在贫困地区上学,梦想能去北京读大学,后辍学,因为没有基本能力找不到工作,在16岁时嫁人。

徐佳多次复读后考上大学,找工作屡屡碰壁后供职于一家公司,和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

袁晗寒辍学后出国读艺术学校,假期去上海实习,后在北京注册自己的公司。

二.个体反映的社会现象

读书时的马百娟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对世界的好奇,还有一点走出去的梦想。经历了辍学找不到工作的她,梦想破灭了,最终她的命运和当地的那些女人一样,早早结婚,被束缚在了她长久生活的贫苦的土地上。

徐佳把考大学作为唯一出路,经历了多次高考才考上大学,是因为他不够努力吗?或许还因为和他人教育资源的差距。普通学校毕业,没有社会背景的支持,难以找到想要的工作。他认识到世界的不公平是无法改变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尽力去改变一点点现状,最后得到的或许只是稳定不变的工作与平凡的家庭生活,这正是大部分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袁晗寒在辍学后可以选择考心仪的学校出国念书,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不必要一条路走到底,容错率更高。这大概是世人对金钱执着的原因吧,金钱所可以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更是一种最大限度的自由,一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底气。

三.社会原因

按照社会的规则,有些人一出生就生在了别人到不了的终点。袁晗寒的生活是马百娟和徐佳想都不敢想的。马百娟和徐佳的生活,是一条路走到底的生活,而袁晗寒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因为她有选择的权利。

社会贫富差距的存在使得教育资源必然不平等,加之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导致教育有时候可能是巩固阶层最好的手段。努力人人都可以有,可好的教育资源却是少数群体才能享有的,而往往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可能带给你努力的意识,精神的富养往往需要物质的支撑。

四.一些想法

这部片子记录的仅仅是六年时光,他们三人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谁的人生更值得过,我们找不到答案。况且生活总是冷暖自知的,别人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可能有着我们熬不起的苦。

如愿去读大学的马百娟就一定比现在生活得更好吗?与他人经济条件的差距可能会使她陷入自卑,因为看到外面的世界以后,想要的更多了,想要却得不到是痛苦的。呆在井底不知道世界有多大的青蛙不一定不幸福,而知道、看到过外面世界却依旧深陷井底的青蛙可能才是最痛苦迷茫的,因为从井里出去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其实,每个人能看到的世界都是有限的,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是活在井里的井底之蛙,只是有些井口大,有些井口小,有些人知道世界比自己从井口所看到的世界要大得多,有些人不知道罢了。

个体的出生、生长环境、经历等等都完全不一样,世界观、价值观等都不一样,盲目去追求别人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都有自己的路。

 短评

阶层会提供相应的试错机会,且上层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个兜底的线在,但茫然是共通的,可能徐佳会多一分焦虑,马百娟再多一分无力。全片最难忘的就是马花了3块2买了新作业本后雀跃的神情,这是人类最宝贵的瞬间,但那眼里的光能持续多久又很大程度是由出身决定,这同时也是最难过的事情。

4分钟前
  • tapa nama
  • 还行

甘肃会宁的那个简直就是我童年一个同学的翻版

5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家庭背景就已经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和一生,现实就是这么绝望。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看得途中想起《人生七年》,一样是记录不同阶层的生活轨迹,《出路》却是更多了些挣扎的血肉。家境贫困的男性尚有家人支持,复读三年考大学;生活在大山里的女孩却只有七年的青春就要被嫁为人妇;家境优越备受宠爱的北京女孩,看似最为幸运,却也面临着人生的迷茫和价值的缺失,同样要面临出路的选择。

12分钟前
  • 蓝渐层猫咪
  • 力荐

感觉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人的共通性吧。其实影片想要表达的并不是什么阶层固化,人生就是一场自我救赎的过程,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路最终还是要我们自己走。

17分钟前
  • 楢山
  • 力荐

我觉得每个人的出路都不一样,马白娟的出路是结婚生子有口饭吃,徐佳的出路是有个好工作结婚提高家人的生活质量,袁晗寒的出路是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19分钟前
  • 白勺啊白勺的
  • 推荐

国内这种数年跟拍某个人或某一群体类似题材的纪录片还是屈指可数的,加上个人有所共鸣绝对是上乘佳作!此片展映后目前也还出于点映阶段,所以很庆幸能得到资源并观看。纪录片内容条目有不多说,主要看其内核。本人目前其实也还在寻找自己的“出路”。片子跨越6年跟拍了中国当下社会上中下阶层三个主人公的成长,正如导演郑琼所说这基本就是一本相册。就我来说跟片中徐佳年龄相仿、情况相似,我也曾复读上大学、做过电销。而人生也是随时在寻找出路。

23分钟前
  • 秀才Bui出门
  • 力荐

高考不是万灵丹,大学不是万灵丹,考研、工作、换一个城市定居…都没有用的。还是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

25分钟前
  • Lelia🌈
  • 力荐

果然富家女眼界还是宽一点的

29分钟前
  • Way-Kwok Chu
  • 力荐

平静的绝望,阶级趋于固化,打破阶级有多难,不知道,先从打破自我开始吧。

32分钟前
  • i Film
  • 推荐

出生已经决定了80%的社会,靠自己改变阶层越来越不可能!

35分钟前
  • Emma
  • 还行

千千万万的马百娟们啊

37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书评本来不是吵架的地方,但是我觉得OMG42网友的发言实在太有意思,给大家解读下:“要不是有高考你们这些贱民连希望都没有,难道还不满意,不赶紧给赵老爷扣头谢恩?”

42分钟前
  • 那慕尔
  • 推荐

改变阶层是很容易的,向下掉的空间还很大。

45分钟前
  • 福禄寿喜锅
  • 推荐

2014年,马百娟16岁嫁给了表哥。2015年袁晗寒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公司。2015年,徐佳仍在当初签的电力公司工作。——2018.6.30大象点映于贵阳。

47分钟前
  • 熊熊大水
  • 推荐

由于资金的局限整体略潦草,但人物选取很典型。除了马百娟面对阶级壁垒的无力,更真切体会到的是徐佳和袁晗涵面对遥远未来的迷茫与空虚。转眼间三年之后又是三年,那种走一步是一步,完全看不到未来却不愿去想的感觉自己虽然已经习以为常,但在银幕上以客观视角看到这份真实的空虚还是觉得太可怕了。

49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三星半,2009年低画质、低像素部分素材加分,有些纪录片的触动点在于,会让你觉得人人都是上帝眼中庸庸碌碌毫无出路的糊口动物,当西北的小学少女辍学无所事事地漫步郊野,当武汉懵懂青年大学生穿上不合身的西装去求职,当衣食无忧的北京少女无论身在国内国外都觉得空洞无聊,这种动物感会更强烈,所谓出路就是觅食,无他,吃不饱痛苦,吃太饱空虚;三组人,阶级差距,教育差距,财富差距,可选择的生活不一样,但面对生活的空虚可能都是一样……

5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放在当前的历史环境 名字叫出身 也许更好

55分钟前
  • 头号精神病
  • 还行

浪费了一个好题材系列,拍的很业余,随便拎一个湖南卫视《变形计》的导演可能都比这个拍得好。不过还是拍出了一些时代的困惑,电影里的三个阶层都充满了无力感,每个人的表情都在诉说着生活的苦难。

57分钟前
  • 金敏丧
  • 还行

三个人,三种生活轨迹,发展脉络交叉展现的人物状态,发人深省。

1小时前
  • Mung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