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没有遇到这么带感的一部的刑侦剧了。
很长一段时间不要说刑侦剧了,只要是国产的职业剧,99%都是打着职业剧的大旗实则演着言情剧的戏码;而刑侦犯罪类的影视作品大多少了些熟悉的烟火气息。
《三叉戟》给我的惊喜太大了,除去剧中那些真正演员们带来的演技,场景布置接地气的市井气息,还有编剧对于警察这个行业真正的了解。
这部剧是我看完海报就打算关注的一部剧;看完预告片,我开始搜索剧情信息;看完第一集,我决定一定要一集不落追完这部剧。
我对这部剧的预感没错,它的好在于我能感受到编剧一定有深度去了解警察的日常;而事实并不止如此,因为编剧是一名真正的警察。这么一部生活化又不拖沓的刑侦剧,时隔了好多年终于又重出江湖。
剧中的老三位都有些热血沸腾并且辉煌的曾经,却都因为各种原因自我放逐多年,最终因为昔日老大哥的殉职,所以决定在退休前再燃烧一把当年的激情。他们认老却又不服老,各自怀揣着绝技却在日常工作中无处施展,偶尔还掉个链子。但就是这样三位剧中的老警察,时时刻刻都在带给我平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触。
我觉得很真实,这样三位被生活打倒多年的老警察们让我觉得很真实。
我也觉得很踏实,有这样三位在不得志的漫长岁月中混混沌沌坚持着警察理想的老警察们,我觉得很踏实。
在近年来要么浮躁,要么拖沓的国产影视剧中,《三叉戟》难得地把握好了节奏。期待它不止会成为刑侦剧的复苏,更是国产剧的复苏。
第一集老夏挂的时候我居然看哭,三个性格迥异的老警察因此屏弃前嫌并肩战斗,看他们飙戏很爽,帅过当红小鲜肉,很真实很鲜活,节奏很快不拖沓!无尿点笑点多!很值得追,看了四集不过瘾啊,更新太慢,想等养肥了看,但是一更就忍不住点,加油三叉戟,这样的良心剧一定大火!现在的年轻人成天被各种甜宠虐恋剧洗脑,不是什么好事,这种正能量贴近生活的好剧应该多看看,剧中很多场景都是在天津取景,有些甚至在我家附近,看起来很熟悉亲切,追到底啦!
不得不说前十集是吸引我看这剧的理由。但是最后几集真的是夸得一塌糊涂,我不知道是因为原本32集强行被拉到42集的结果还是本来编剧就功力不够,最后出现了三个巨大的垮点:
1、小青突然反水!这会造成两个结果,第一,前期铺垫不足,小青的反水显得特别刻意,你可以认为小青歹毒,可是按照编剧的设定人黄有发这种BOSS级的也不会是省油的灯,居然没料到这一手?!最后只能强行绑架崔斌来制造矛盾点,说难听一点,反正几个青年演员都这么招人厌,还不如一刀下去结果了崔斌,至少让人出乎意料!至少比小青突然反水好!
2、警队内部的叛徒。这个要详细说说,大家都猜呱嗒和刘局(就是暗黑者里演局长的那个),要是呱嗒那这剧也就平平常常,一部普通的警匪剧,但是你给我来个刘局是什么鬼?!记得没错他总共就出现了两次,一次还是给三叉戟颁奖。和第一条一样的问题,前期没有任何铺垫。这就要说到这类作品的创作上了,一般反派都是两种写法,一是隐藏式的,观众和侦探或者警察一起解密,但是这种必须交代足够的线索给观众,也就是剧内剧外必须公平,警察做找到的线索你必须呈献给观众,观众是随着警察的步调逐步在一起互动解密的;另一种是公开式的,也就是一开始就告诉你反派是谁,这种更侧重于过程和最后的结果,三叉戟应该算是这种,但是这种需要前期铺垫各种动机最好是还有埋设草蛇灰线,这样到最后大家看对决的时候会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可是这部剧啥都没!你说刘局是内应,那之前的线索的伏笔呢?我想编剧当初是想估计写呱嗒这种看起来亦正亦邪的人物来隐藏背后的刘局,可惜啊,画虎不成反类犬。我觉得国内的编剧,特别是编这类犯罪题材的真的应该静下心好好去读读传统的侦探小说,把每条线,节奏、铺垫都认真写,而不是这种强行给我来个反转,你打谁脸呢?观众也不是傻子,最后的吐槽和评分只会啪啪打你编剧的脸!
3、结局过于仓促!一开始我还以为这个有关D融宝突然暴雷可能是给第二部开个头,没想到只剩下没几集了,这就必须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全往里塞,这样会导致每个人物分到的剧情相应减少,剧情逻辑漏洞百出,配角的很多结尾可能会一塌糊涂。
我觉得第二部还是不要以警匪题材为卖点了吧,把这哥仨、花姐、柳爷等聚到一起拍个情景喜剧也比这烂尾了强。这类题材其实一直是国内的短板,再加上对这块的审查也越来越严格,我想短时间内想出好剧应该是难上加难。真的可惜了这三位主演,特别我本人还特别喜欢董勇!
补:刚看了浙江卫视抖音的下集预告,还TM更好笑的来了,大背头居然利用俩混混玩反间计,利用黄有发梳大背头,栽赃他是大背头,是不是最后编剧不知道怎么结尾,干脆直接放弃和放飞了?!
还有最后小青和徐国柱对决他说自己是二东子的儿子的地方真的想冲进去甩他俩耳光!反正小青这人物是彻底垮了,就不回了,比黄有发还垮,看来目前就郑律师还算马马虎虎,至少描写地有前有后!
编剧,编完以后好好捋一捋前后吧,真的,这毕竟不是网文!
【6月23日大结局更】
在一个十八线小网站看完了42集。果然和昨天预计的一样,很多东西都没有交代清楚,都是一笔或者用旁白交代过去。虽然没有黑警的情节,但是突然来了个副省长和他的儿子是背后黑手,我只能说好吧,编剧你开心就行!另外就是因为之前剧透地太多(浙江、江苏卫视的抖音和下集预告),所以棍子和小青对决以及棍子在医院抢救等等并没有让我很感动。但是花姐发现棍子的警服里藏着的求婚戒指倒是让我感动了,但是很可惜,这段过后给了夏静怡和崔斌一段非常长的情节,居然还有回忆,我只想说要是他俩结合了,大背头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再加个张华,这一家人谁吃得消和他们住!
最可惜的是没有给棍子和花姐一个婚礼,哪怕是很简单的,在城南旧事里请大家吃个饭都没有。还有就是人物的反转或者经历的处理真的和很多网友说的一样,太“工具人”了,人物根本一个个都立不起来,缺少动机和身世经历,导致除了三叉戟以外,人物崩坏得一塌糊涂。再就是配乐,夏静怡和崔斌的那段突然来了段民谣风格的三拍子口水歌,本来他们俩就遭人恨的,这下好了,更恶心了,这歌估计是作者吕铮自己写的吧,求专业的人还是做专业的事吧,与其自我感动写了这么多口水歌,还不如好好参与编剧,把三叉戟后续的故事写好!
最后想说,昨天还是留情打了3星,要是评分的话我觉得6分可能已经是最好了,其中5.7分给老三位的表演和三人之间可爱的互动,其余0.3给部分配角,比如郭局他们,别的我实在打不下手。说真的与其这样的质量,那还是不要继续出这个题材了,不然真的是到时影响小说IP的口碑。
知道陈建斌的新戏《三叉戟》开播,我跟着追了前四集,感觉还不错,胜在剧本扎实,听说原著小说获过金盾文学奖和燧石文学奖,难怪细节如此真实可信。不过给我感觉最好的是,剧中几个人物个性鲜明,丰满有趣。
陈建斌、董勇、郝平都是有演技的实力派演员,寥寥几场戏就能把角色的性格搭出了个框架。提起警界“三叉戟”,必须要从二十年前的四大名捕说起,几个人都有外号,陈建斌是大背头崔铁军,年轻时就梳着个大背头,不善言辞,但做事沉稳。调查老夏那个案子时,他去现场走了一圈,找到了拍下关键证据的无人机,很自然地就交代了老崔专业技术过硬,擅长搞侦查的人物特征。
不过,崔铁军早先有点急功近利,一切以破案为目的,有时做事出格。现在呢,老爱拿着个保温杯,泡泡枸杞养生茶,有种反差萌。导演还专门给细节展示,故意卖萌了是不是?!
董勇饰演的大棍子徐国柱,脾气火爆,性格急躁,但为人仗义,办事有一说一,曾经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我真是被他的暴脾气笑死,第一集里,老崔被一大傻子拿螺丝刀挟持,他不但不劝,还用激将法刺激对方,不过顺利帮老崔解了围。还有后面,老夏追悼会后,当着众人面飞踹吕征那一脚,丝毫不留情面。他和老崔因为二十年前耿二冬子的事闹别扭,也挺能反映人物性格。
一个不解释,一个不想听,搞得身边最亲近的朋友手足无措。
几个人在微信群回复那段,不要太真实,老崔都打算找个台阶走下来和好了,硬是被大棍子的语音回复刺着了。
这人!这臭脾气!但,怪可爱的!
还有小潘,郝平饰演的大喷子潘江海,主意多,懂人情世故,有提审技巧,在三叉戟中负责活跃气氛。老夏去世后他承担了粘合剂的作用,一张巧嘴走天下,只要是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都能变成花。有个情节是,三叉戟为了从邱远强嘴里挖出新证据,他们瞒着郭局提审了嫌疑人。不过这事儿传到了小潘顶头上司齐队那里,俩人在食堂吃饭那段戏,看得我哈哈哈大笑。大喷子绝对是属泥鳅的,谁都抓不住他的把柄,看齐队那明明知道事情来龙去脉但懒得拆穿下属的样子,都觉得好笑。
当然,老夏大撒把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能拢得住大家,他不擅长查案,属于后勤保障员,能看得出来,他很希望做点什么,不然也不会临退休了,还请求跟着查案。
不过很遗憾,老夏很快被编剧搞下线了,因为给老夏破案是重新凝聚三叉戟的好切入点(夏春生同志,你的心愿还是达成了)。三叉戟联手破老夏被杀案,也让剧情节奏快了起来。不同的性格,不同分工,势必让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出现摩擦、碰撞,也就有了更多冲突和看点。
虽说是一帮大男人查案的戏,但不觉得特别严肃,反而轻松幽默的地方一点儿也不少。
老田带队开案情分析会那段,三叉戟一个接一个地走进去旁听,什么听说投影仪坏了来看看,什么因为预审了解案情,最无语的是大棍子,啥也不说就站着听,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几个人调去专案组那里,那魔鬼的步伐,那扔U盘的气势,不笑算我输!
再加上如何处理从耗子相好那里买来药的细节,几个人大念“能让老树发新芽,能让枯树再开花”,哎呀妈呀,这是难道不是内涵三叉戟重新组团嘛?
当然,我们也能从这个案子出几个人擅长的领域。陈建斌抓住了崔铁军的沉着冷静,而故意打草惊蛇的时候,又能装作多嘴轻佻,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大喷子提审邱远强那次,太凸显办事能力了,一方面是有老崔没成功的衬托,另一方面是二十多年预审经验的沉淀,几句话就震住了对方,炸出了关于耗子的新线索。
三个老警察调教一个小菜鸟也挺有意思的,大棍子不是踹过一个叫吕征的新人吗?四大名捕变老三加新一组合,也有种薪火相传的感觉。吕征不是没有优点,他在排查耗子相好会去哪里时发挥了作用。大棍子一开始也看不上他,可慢慢也有改观,觉得他“挺有眼力见的”,还教训他“先观察,后行动”,因为怕他莽撞出事。
最终,三叉戟顺利破了老夏被杀案,也让三个退居二线的人民警察重回一线。驱动他们不懈追凶的,是对老夏的兄弟情谊,这也是最打动人地方。
剧中,有个片头穿插二十年前年轻版四大名捕的设计,能帮观众理解几个人为什么感情这么深——因为有过命的交情。他们曾因大背头的谨慎,躲过一劫。而那句“破大案,喝大酒,这种感情什么也换不来”,也成了三叉戟重新聚首后的新燃点。
三个男人一台戏,即是三叉戟的辉煌再现,也是陈建斌、董勇、郝平等人的精彩飙戏。由于前两集介绍人物、铺垫剧情,节奏显得有些慢,但从第三集开始,就渐入佳境进入状态了,你会随着剧情发展发现这些老男人的魅力。
二十年间,他们或许有过消沉、低落的时刻,一个警保处的,一个派出所的,一个预审队的,但在困境和机遇面前,还是决定鼓起勇气挺直腰板,发挥自身优势,用二十多年的经验投入到保护人民安全的工作中。这也告诉我们,岁月老去不可怕,最怕的是丧失好好生活的心气。
三叉戟的重现,代表着一种中老年男人的振奋和积极。
谁说“廉颇老矣只能吃饭”,加起来快一百五十岁的“‘三叉戟”照样神勇无敌!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最近在热剧榜单上,有一部名字奇怪的剧集吸引了我——《三叉戟》。
说到这个名字——“三叉戟”,大家是不是立刻想到他了。
我还以为咱们内地也有了自己的《海王》,结果一看不是。
咱们这个三叉戟指的是:由三个警察组成的探案组。
这三个警察年轻时都挺有型,而且个个都是柯南。
三个人里最帅的,外号叫“大背头”,专门假扮各种人刺探消息。
他是三叉戟里最会演的那一个。
另一位兄弟,外号“大棍子”,那脾气是一点就着。
谁要和他怼上,基本就是等着一顿怒气值满格的暴捶。
三叉戟里最后一个叫“大喷子”,顾名思义,嘴上活儿很厉害,是审讯的一把好手。
他那嘴,能把你涮得五迷三道,不分南北,问啥说啥。
这三个人办案,就讲究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快、狠、准。
有犯人出现,大背头演戏迷惑对手,大棍子上去拳打脚踢将其逮捕,然后大喷子一顿口活。
你就算是巫妖王,你也得败下阵来。
这三人之外,探案组还有个后勤,主要负责打杂、望风,人称“大撒把”。
这四个人,也有人叫他们 “四大名捕”。
三叉戟+四大名捕,好家伙,我觉得这将是一场实打实、硬碰硬的刑侦大剧。
而且这剧的主演阵容我招眼一看,也算绝对的黄金圣斗士级别。
饰演中年大棍子的董勇,看过国产刑侦剧大拿《重案六组》的人,谁不认识他?
董勇在《重案六组》里出演神枪手
饰演中年大喷子的郝平,听着名字好平,但《蜗居》里那个和海清共度买房风雨的就是他。
咱们聊过的另一部今年大热剧《安家》里,他又跟海清扮了一回两口子。
当你以为他只能在都市剧里演个妻管严时,人家还演了杜琪峰的黑帮片。
《毒战》里的危险笑面虎哈哈哥就是他。
出演中年大背头的,小伙伴肯定最熟悉了。
真硬核影帝,陈建斌。
就这仨主演,就这黄金阵容,我脑海里已经闪过各种紧张刺激的警匪片场面了。
最不济,这也得是加强版《铁三角》吧?
《铁三角》是徐克、林岭东、杜琪峰三位大佬合作的警匪片
我饱含期待看起了《三叉戟》。
几集看完,并没有“开枪啊大哥!”那种“砰砰砰”的激烈场面。
《三叉戟》原来走的不是肾上腺激素路线,它走的是心。
三叉戟年轻时,确实叱诧风云。
可在二十年前的某次行动中,大背头擅自行动,导致线人意外牺牲。
出了人命,三叉戟互相埋怨,探案天团也就这么散了。
多年后,三叉戟还没过这个坎
正所谓:聚是一团火,散是一盘沙。
散了的哥几个都没成什么大事,如今纷纷退居二线,坐等退休。
当年领导范儿十足的大背头,早就剪去了长发,成了个给警局修车、换灯泡的老师傅。
大棍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因为性格火爆,又没有兄弟帮衬,多次不问青红皂白顶撞这个顶撞那个,职位是不升反降。
大喷子的业务倒是没荒废,靠着一张嘴,他常跑到电视台录制普法节目。
大喷子媳妇早就对老公的警察事业不抱希望,三天两头催大喷子借着名声辞职下海,多赚点钱。
这仨老伙计,日子就这么凑合着,各人顾各人。
三人的共同好友大撒把,一直想让三叉戟复合,重现当年神勇。
谁成想,三个人还没再次聚到一起,大撒把出事了。
他在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行动中,不幸遇害。
大撒把的死,重新牵动了三叉戟兄弟们沉睡已久的办案神经。
为了揪出杀害好兄弟的凶手,三叉戟一怒泯恩仇,决定重出江湖。
可如今这老三位,早就不是当初的人中龙虎了。
他们三个生活都是一地鸡毛。
仨人身上都是各种病,胃病、高血压、痔疮,一样没落下。
体力上三叉戟也早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过去光大棍子就是一个顶俩,现在仨人摞一块儿,才将将按住一个不法分子。
这也难怪老哥几个感慨自己“心有驴而力不足”。
除了体力上的问题,三位老伙计还有家庭的困局。
大家都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小伙了,每位如今都拖家带口,都有本难念的经。
大背头老婆担心他的身体,只希望他安安稳稳做后勤,就此退休;
大喷子老婆则不顾一切的给老公折腾,就盼着他转行到更有钱途的法律顾问职业上。
她亲自疏通关系,没事就给大喷子约各种酒局。
大棍子倒是孑然一身,可人到中年也该考虑婚姻大事了。
他有个难得的红颜知己,人家开了个小店,俩人风风雨雨几十年。
大棍子下定决心,要给爱人一个交代,把婚结了。
成为人夫后,大棍子也将要有一份家庭和婚姻的牵挂。
可纵使有着千难万难,他们最好的哥们死了,这案子,三叉戟必须破!
老警察虽然体力不成,各有家庭困扰,但他们可都有着几十年的丰富办案经验。
比如大背头,自己单独上犯罪现场转了一圈,就找到了一个很隐秘的摄像头。
它很可能拍到了凶手杀害大撒把的过程。
大喷子的口活也没荒废。
在审有关大撒把案子的嫌疑人时,他的操作是教科书级的。
先打感情牌,和你热乎热乎,然后再说问题严重性,连哄带吓唬,胡萝卜加大棒。
嫌疑人一要烟要酒,那肯定就是撑不住了,借着烟酒的催化,大喷子套出口供便轻而易举。
而脾气永远暴烈的大棍子,别看老了,江湖威名还在。
就算是年轻的90后小混混,一听大棍子其名就双腿打晃,就要开溜。
而且这帮老炮儿从业多年,线人早就遍布城市的各行各业。
打听个人,打听个事儿,就去洗浴中心。
大家一起泡个澡,江湖各种事都付笑谈中。
这仨老伙计,就这样挺着中年人的大肚子,开始为兄弟的案子倾尽全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剧我还没看几集,遥控器先让我家老人夺走了。
他们说这剧,比现在很多给年轻人看的电视剧来劲。
说句实话,《三叉戟》在观感上,确实不吸引当下的年轻人。
因为它没有什么大案奇案,就是一个老伙计被害,激发了几个老警察重燃斗志的故事。
它也没有邪恶的大BOSS,就是几个毒贩情急之下杀人灭口。
三个主角也都不是完美的名侦探。
比如大背头,就曾跟踪嫌疑人不成,反被小偷把手机证件给掏了。
但我不得不说,这就是警察工作的日常。
真正警察的生活,不是全程高能,24小时打鸡血。
警察是一门职业,它也是普通人构建起来的。
只是因为警察常常代表正义,所以在影视作品中总如威猛超人,所向披靡。
比如《警察故事》系列,就把警察变成了超级英雄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
若是从写实角度来看,这其实有点让人担心。
因为现实里的警察,并非能从好几楼往下跳。
就像我曾介绍过的《派出所的故事》,真正警察的工作常常很琐碎,甚至称得上无聊。
可也就是这样一帮普普通通的警察,保护着我们。
根据真实民警故事改编的电影《神探亨特张》,可以说是《三叉戟》的老前辈。
电影名说是“神探”,其实里面警察解决的,也都是街道上的小案。
比如全家上阵的碰瓷团伙、胡同口的算命骗子、小卖铺失窃案。
“神探”老张自己也说,一天天的,碰着的除了小偷就是骗子。
闹心。
但老张期待大案吗?
他不期待。
他宁可一方水土平平安安,自己就这么闹着心。
警匪题材的影视作品,玩法太多了。
常常案件一个比一个猛,杀的一个比一个狠,下手一个比一个黑,案件复杂烧脑不说,还必须带几层反转。
有时候这些套路看多了,反而会忘记真实。
《三叉戟》正好让人返璞归真一把。
它既没有大起大落的案件,也没有光鲜亮丽的鲜肉主角。
它有的,只是几个老男人,想给兄弟报仇的一股子倔强。
有句话说得好:
皮囊漂亮的流量们就像鸡尾酒,老男人们则更像二锅头。
鸡尾酒固然好喝,但老百姓谁没事天天在家灌这个啊。
二锅头就花生米才是真的生活。
《三叉戟》的这股子朴实,让人踏实。
最后,咱们一起提一杯,敬老男人,敬真实。
喝完这杯,咱们就明天见吧,拜了个拜。
一个干了十几年的缉毒警察会为了自己的私欲要求参加任务,而不管自己会不会拖后腿(事实证明,站岗时在玩手机)。一个干了十几年的缉毒警察会不知道毒贩身上没有藏武器?跑的跌跌撞撞的还要勉强抓人……说实话,不是我不尊重警察,他们舍身取义是英勇的,但是老夏这个被杀的桥段实在让人很难再追下去了……太魔幻。
看了前几集,感觉几人的关系之前出了问题,全靠老夏维系,之后又以老夏的死为契机重新合作,老夏这个人物虽然下线的早,可人物塑造特别成功。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比如你害怕一个好剧烂尾,它就果然要烂尾……这个剧的编剧对年轻(尤其是女性)是不是有什么恶意和误会,剧里的女性角色,除了花姐,全都是低IQ低EQ美貌但无脑,尤其是何杜鹃是带资进组么,也太差了。可惜了一众老戏骨。
案件侦破过程十分精彩,编剧对侦查手段、审讯技巧的展现兼顾真实性和故事性。只是改掉了原著大部分公安机关的黑暗面,晋升黑幕弃老保小都被删除,三个人的关系也从各怀心思改成生死兄弟,牺牲了人物的复杂性有点遗憾。ps预审部门已经取消了十几年了,街面巡逻一般也不归派出所管。
除了故步自封的油腻镜头,自说自话的剧作结构,故事是好故事,演员也是好演员,天天吃美国大剧的速食饕餮,也烦,偶尔来点老家伙捣鼓的白粥咸菜,也挺可爱。
看着几个老警察气势十足准备参与办案,结果门锁了,太搞笑了。
花姐给我安排俩蜡像,一左一右,俩门神!大喷子还挺幽默的
终于能给叔叔们放心打个五星了。让大家看看没有流量也会有很多人喜欢,投资方们洗洗眼吧。
讲实话我是来看王明/江汉的(暴露年龄),岁月真是刀刀催人老,好在老腊肉们个个都是活宝级的笑死我了哈哈哈!很期待它会是部好剧吧!至少不油腻就对了!
陈建斌的气质是不是过于像公安局长了……而且是厅级以上的
大背头:“他俩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大喷子:“他俩一个脾气大,一个主意多…”大棍子:“他俩一个是孙子,一个更孙子…”
剧本真的太老了 几位老戏骨也是发挥的平平常常 就是我们不能因为三个老戏骨往这一站就说好看 事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 中国的电视剧需要改变 需要往前走 而不是指着网友们看三个大叔就把分给抬上去
看到有人提乘风破浪了,那我也来一个“势如破竹的大叔们”
这部剧有点清奇了,我甚至从黑社会虎哥那里学到了哲学“干我们这行就是,边线带球,出不出界全靠裁判,离警察远点”,这真是分分钟教做人,追定了这部剧
三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五十岁警察,为了死去的老同志,决定踏上跟新型罪犯较量的道路,有情有义,有泪有笑,这个题材的剧拍的这样已经非常好了
情节方面不会给你什么惊喜的电视
前面15级特别好,每集之间有关联能推动剧情,16级以后感情戏咋这么多???我们是探案剧,不要这么多狗血。小崔和静怡,还有老虎小弟和姑娘,对推动剧情有什么作用呢?2017年的剧注水很正常,但是2020年了,不知道放点精简删节版吗?我只想看三个老人家。
为啥三星? 没别的,小雪减一星,夏静怡减一星。三星没毛病
何杜娟女士的演技真是一如既往的糟糕。外科风云的时候就非常烦她,这部更烦了。
三个满脸褶子的老汉凑一起比只会耍帅的小鲜肉顺眼多了
人民公安版《老炮儿》。人物塑造和表演挺出彩,戏有些平。原来这项目还有个电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