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

HD

主演:黄轩,倪妮,王仁君,刘昊然,袁文康,祖峰,窦骁,张颂文,刘家祎,王俊凯,王源,欧豪,韩东君,张超,张云龙,胡先煦,陈坤,李晨,倪大红,田雨,谢孟伟,冯绍峰,刘诗诗,宋佳,宋轶,殷桃,安泽豪,袁泉,周也,欧阳娜娜,魏大勋,张雪迎,萱萱,埃里克·迪恩,乔什·怀特豪斯,奥田瑛二,白石隼也,池松壮亮,朱一龙,白宇,倪寒尽,许凯,张若昀,张建亚,赵露思,钟楚曦,雷佳音,郭子凡,欧阳卫熹,陈美伊,胡连馨,陈仟钰,夏梦,陈雨锶,俞灏明,王森,谷嘉诚,张宥浩,赵弈钦,刘畅,马天宇,史彭元,陈龙,韩昊霖,彭楚粤,王锵,刘冬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1921 剧照 NO.11921 剧照 NO.21921 剧照 NO.31921 剧照 NO.41921 剧照 NO.51921 剧照 NO.61921 剧照 NO.131921 剧照 NO.141921 剧照 NO.151921 剧照 NO.161921 剧照 NO.171921 剧照 NO.181921 剧照 NO.191921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观《1921》ppt有感

先友情提醒,如果没有什么必要的话,这个电影票的钱可以省下来买杯奶茶喝喝,大可不必去浪费掉!

这部电影看完之后真的无时无刻不在懊悔,为啥要去看呀……首先,导演的问题占最主要的部分,从整部影片的开头至结尾,共将近两个多小时,我没有明白主线是什么,也不懂看完之后收获到什么,只知道开头和结尾分别都运用了真实历史视频,emmm……所以开拍的只有中间一段 糊里糊涂没有主线的内容。最近刚刚好在上视听语言的专业课,虽然这门课我学得没有很好,可是连这么肤浅的我都能感受到电影在剪辑上的一大漏洞—衔接非常不到位!每一个片段和ppt似的,闪来闪去,在我刚要准备与角色感同身受的时候,biu的一下变成了第二天,在我刚准备有点无聊时,peng的一下又变成了你追我赶的追逐戏码。在镜头才扫到演员的脸上,准备给一个大特写时,停留时间居然不到1秒……呵!比如黄轩饰演的李达与韩东君饰演的革命者意见出现分歧后,李达有一段很长的沉默,之后在李达回头的时候,啪唧,画面切掉了,换成了新的场景???还有很多情节其实没必要存在的,比如,里面铺垫了许久的日本人反派,在上海跟踪李达许久,这个点明明埋的还挺好的,可是在反派还什么都没有做的情况下,很草率的就被人捅了一刀下线了??那你前面铺垫那么久,给他那么多镜头的意义何在呢??像在高中,语文老师就教过我们写作文,即使最精彩的都是开头和结尾,但中间的内容一定也要很精彩,要符合题目,点名主题。emm这部电影拍的就像我小学时写的流水账作文,毫无亮点可言,如果要说一定要找到亮点的话,那就是请来的演员都很好看,满足了视觉上的要求,but,这是爱国题材的电影,这不符合重点啊……

后来看完之后,也在和朋友吐槽,剪辑真的很鸡肋,朋友说,可能是演员太多了,每个人都要有点镜头,所以画面就会接的非常快,(黑人问号❓)那就不要请这么多不就好了?或者时长弄长点呗?啊这,导演可能需要再磨练磨练吧……

第二,我想说其中的一个在窗户的镜头,摄像机摇摄,从左往右,每个人都会有镜头,此时演员的表情情绪都不同,可是这段明明可以拍的很好的,然而演技却让我代入不进去,也不点名说哪些流量,有些人站在那个窗户前,仿佛一尊雕像,一动不动,哈哈哈哈哈看到那个画面时,不好意思,真有和朋友一块笑出声!老演员都带不动啊……

最后关于选角方面,这pa可以当成喜剧看,王源演邓小平,魏大勋演蒋介石,冯绍峰演孙中山,这个角色安排总给我一种陈赫演了毛泽东的感觉,让人无语至极……并且,这个人物放到中间的内容里也仅仅是几秒的客串,好像可以删去?

当初买票时,抱着对于建党一百周年的敬畏之心和对于观赏爱国电影的爱好,我都做好一起随着角色慢慢进入1921的时代,去体会以往革命者的辛酸艰辛历程,然而现实让我真的只把重点放在颜值上……已经除了颜值以外,没有可以吸引我的点了!论爱国电影,至今为止,《建军大业》,《八佰》,我真的哭的稀里哗啦,虽然都有流量客串,但奈何人家演技好啊!电影剪辑也很流畅,节奏把握非常到位,《八佰》看完出来甚至花了三个多小时都没出来那个感觉…《1921》我看完之后甚至骂了它近三个小时🗣

最后的最后悄悄说一句,《1921》里我最爱刘昊然的演技👀

 2 ) 《1921》——如此拍摄革命先烈其心可诛,拿钱叫好的其心甚污!!!

2021年7月2日晚看了七一献礼影片《1921》。看完了,忍着看完的!说什么“献礼”,我要是收礼物收到这么一分二,绝对把礼拽到送礼人的脸上。

开骂之前,写在正文之前: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

革命先烈们为国家的兴亡上下求索的精神感人至深,之后开创的事业更是波澜壮阔!每个真正的革命者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守着信仰,每一位为革命献身的英灵都有以藐然之身与揭地掀天的命运相抵拒的气概!这些我是从人教版历史课本中学习到的,这些我是从优秀的革命影视作品,如《觉醒年代》,中深刻体会到的。

也正因为如此,当我看到《1921》时不由得怒从心头起!因为,这片儿简直是对“革命”的极大亵渎!首先,我给它定个性:此片除了旋律没问题,哪哪都是问题;就是一手高擎着“革命理想”绑架观众,一手暗戳戳的为资本收割人民的钱包。它,配不上所拍摄的主题!!!

一.全片通病

1.演员&表演

说实话此片的选角是真的失败,当然我也理解导演想要应和“一百年,正青春”,所以用了一大波的年轻演员,但是这些流量小生的演技确实堪忧,完全没有张力的表演根本体现不出来革命道路上的艰难,入不了戏强入戏,明明就是为了利用这些人自身的流量罢了。这是年轻演员的问题。

那你以为老演员就没问题?陈坤那演技是全片成熟演员中最大的槽点,夸张且做作。《觉醒年代》中于和伟将当时的青年导师、五四运动总司令陈仲甫先生演绎的生活且入骨。很好的诠释了一位革命家在求索过程中碰壁后的落寞,在找到信仰后的欣喜和坚定,在实施行动过程中的果敢和坚决。总的一句,于和伟饰演的陈仲甫是一个性情中人,而陈坤饰演的是一个神经病,夸张的动作,做作的台词,瞪着的牛眼全然没有任何内容,只是为了瞪着,且显着呆滞。

2.剪辑&编剧

剪辑在整部影片中的作用极其重要,没有剪辑我还能当它是个PPT电影,有了这剪辑我就只想说,“这是神马东西”!乱,通篇透着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天上一脚地下一脚!实在受不了的我看看了导演,才知道《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是黄导演的力作,那就不意外了。但是如果说前二者算得上能看的流水账,《1921》简直就是一团乱麻!!!就给我一种导演分别用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京绣、鲁绣、杭绣、闽绣的布条子给观众捆扎了一个墩布(拖把),每个片段都精致得要死,合起来却不是个东西。

再说编剧,编剧在我看来简直是个智障,啥啥想说又啥啥都说不好。想说革命先烈得探索过程,又想说历史大事件,最后又想来点谍战剧。我诚然是不知道日本间谍追杀日共党员,又被另一个日共党员反杀的剧情,对全片有什么增益;也不知道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两人被法租界警察追捕的戏份是想表达什么。两个共产国际的列席人员罢了,至于那么浓墨重彩么?还在那街头飙车,简直就是为了追逐而追逐。还有就是作为一个理工科的直男,我实在难以忍受没有任何倾斜的老爷车转盘漂移;我也无法明白最后青年毛润之混在法国人的庆祝队伍中是为了什么,最后怎么就狂奔起来了?其实这点我可能理解编剧想说啥,可能是想说,青年毛润之在看到强国为自己国家庆祝时可以那么的排场,她的人民又是那么自由,自己心中升腾起了“中国以后也要这样”的豪情,然后就跑起来了,但是讲真,导演他没给你拍出来。

3.导演&镜头

最后对于导演和镜头,我也只想说糊里糊涂!导演在片中用了好多不知所以的镜头,拍摄了好多莫名其妙的意向,又表达了好多捉摸不透的想法。

首先是李达站在屋顶。召开一大面对那些密探唯恐避之弊,你站在房顶上来就是一声长啸,真的是… …无语!其次是日本间谍最后被杀时候的小丑喷火,镜头一会追逐,一会又转到小丑喷火,小丑喷火有什么意义?想表达什么?在这我更不理解的是,三个日本人追逐的路线打比方是由东向西,最后位于中间的军国主义间谍被刺杀且手枪走火,那怎么走火的子弹就穿越了嘈杂的人群命中了身处北侧的小丑呢?

片中这类假模假式的镜头还有很多,我实在是没记录下来,二刷去记录下槽点我又没那个勇气。

更可气的是,张国焘、周佛海、陈公博这三人是后来的叛党分子。张投靠国民党反动派上演了最早党员叛党的闹剧,周陈二人更是跟着汪精卫成为九大汉奸,那麻烦问下导演你们给这三人,尤其是周陈二人那么多的镜头是什么意思?还有来有往的,是在为他二人洗白洗地么???

二.资本营销

本片最可圈可点的就是这优秀的营销公关。几乎是全媒体的营销,且运用了矩阵式的营销手法,除了豆瓣的评分还算低,百度、抖音、哔哩哔哩、猫眼只要搜索“1921”这个关键词,一派叫好、赞美之词。正如《道德经》中所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一派叫好之下隐藏的是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

《看完<1921>,最大的感受:中国缺的就是这种电影!!》、《让主旋律变得好看,<1921>做到了》、《<1921>这部电影创作之初就不是为了票房,而更像是一种科普》… … 写这些文章的人你们,你们是没看,还是没带着脑子去看,还是说拿人手短,就良心昧起来写了这么一篇捧臭脚的文章?!

甚至之前觉得对于电影有着自己独到且辛辣见解的各种自媒体,一下子也都做了睁眼瞎,一律夸赞起了这部破破烂烂的“礼物”,稍微有点良心的就避而不谈电影好坏,只说革命先烈的伟大,革命先辈的伟大我有用你说?看历史书不比你讲的清楚?

凡此种种皆是助纣为虐。是你们把良心往胳肢窝里一揣,助力了资本收割敛财。也正是你们让这部片子制片人们觉得,高擎着“革命理想”就可以万事太平,这和拍抗日神剧的导演和背后的资本有什么区别?“反正我拍的是杀鬼子,你有本事不让我过审,你有本事说抗日不对?”这就是这些资本和导演内心真正的OS。

本片的黄导一定是尝到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甜头,这种电影演员为了政治正确不好意思要片酬,却肥了导演和资本。让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扛着红旗招摇撞骗,所以我说其心可诛!你们是中国电影市场里的“反动派”。再说那些收了资本方好处的媒体,你们和“反动派”站在一起,恬不知耻的写着歪曲事实的文章,所以我说其心甚污!!

 3 ) 自由的味道 真好(有部分剧透)

晚上看完电影 突然就想骑自行车吹吹晚风回家。不知道是想排解自己的文艺之心 还是被这电影打动。

昨天就想去看的 奈何七一买不到票 很多单位包场做学习内容。因为我很爱这种没有商业广告的电影 可以用中式唯美的拍摄方式了解段青年启蒙的星火思想 国家每到这种时刻就会出来几部特别有文艺手法的作品 就想借着这个节日感受一下红色氛围 也能聊表爱文艺的心。

电影里的人真好 真挚 热烈 纯真 情切。

且不说用了多少明星 他们在电影里都只是演员 每一个转景都切换的流畅。尤其是田雨飙车那场戏 完全不输谍战片的追车镜头。小宋佳和倪妮很美。女演员们状态都很棒。

演员很多 但是扮演的角色都入目三分 我完全没有出戏 我倒没注意他们谁是谁 我只注意了 他们演的一个个革命者的角色都曾真实的存在过。我开始理解建党是这样的 星星之火指的是思想。

有几个镜头让我感动 真情实感的即兴表演让我落泪。

第一个是黄轩饰演的李达 虽然我有个人情节喜欢黄轩 但他在里面演的真挚。当他看到新娘的眼神动情时;与妻子谈论火种时摘掉眼镜擦细碎泪水时的那种无奈和心酸;看到朝阳的拥抱着微笑着呐喊时。我感觉他演活了李达 那就是李达本人。

第二处是毛泽东第一晚来到上海 在街头被簇拥着误入了一个法国聚会的派对 他开心的 兴奋的像个孩子。结果在进门的时候被拉出去了。他愤怒 他看到派对里面觥筹交错的流光溢彩 他奔跑 他不断的奔跑。我个人能理解导演的思想 就是在奔跑中他逐渐开智 他开始理解为什么要革新 从对父亲的叛逆到烧书的学生运动 到抵制日货 到他明明在中国的土地进不去这个派对的时候 他变了 他跑到大桥上的时候他也就从一个热血青年蜕变成一个青年领袖。

这片中有大量奔跑的镜头 包括倪妮饰演的角色 都影射到青年血液的力量。

影片花了120分钟讲述了一群青年人从无到有的热血到组织了一个无产阶级团体并革命斗争的故事,他们和我们一样 可爱又有生命力。

片中邓恩铭等三人也像现代年轻人一样喜欢新事物。他们在大世界照哈哈镜时候可爱模样引得全场笑点。他们也喜欢打听朋友的八卦故事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这与之后他们酷刑至死形成鲜明对比 片场鸦雀无声。相信没有一个观众看到这里心里不耿耿于怀。但他们探求真理 追求光明 他们的牺牲 是值得敬佩的。

偶尔想来一百年不易 如果那些可爱的人现在也在 也会同我们一样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美好吧。

最后说一句 导演选角很用心 无论是演员的长相和性格都和历史人物很近。演员也都很出色。陈坤演的陈独秀暴躁又撕裂,眼神刚毅又不失灵动,完全爆发出来陈独秀自传中对自己性格的剖析。

不得不讲 这部片子作为礼赞片 它的价值很高了 非常具有红色美学思想和教育意义。

原创禁止商用及二次转载。

请与作者联系。

 4 ) 经典的是历史

时间紧迫,但又抓不到重点,很多细节可以深究,但是又抓不住,倒是不太重要的细节大力推进。背景时间紧迫、故事时间紧迫,但是细节好像一点也不紧迫,给人一种繁杂的感觉,利用背景来反映紧迫感就很虚,要从细节去给人以紧迫感,让人们感受到当时建党的紧迫,那辈人想救国救民的渴望。

经典的是历史,我们都崇敬百年前的先辈们,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开辟一个时代,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很感谢有这类片子,让我们更加深刻的去崇敬。

 5 ) 1921,百年之前的那只蝴蝶

上周五去看了《1921》的点映,但影评一直憋到现在才来写,就跟隔壁座那位出了字幕还舍不得离场的姐姐说得那样,“这片信息量太大了!”

《1921》讲述关于“一大”召开的故事,关于“一大”,正如毛主席那句著名的话,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00多年之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弱国无外交,没人知道当初作为少数派(一大召开之时,全国仅有50多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会为这个沧桑又迷茫的古老国家带来什么?那藏在上海弄堂、南湖游船上召开的仅有十几人的小型会议,这只百年之前的蝴蝶悄悄扇动了一下翅膀,是会悄无声息地没落还是带来翻天覆地的一场风暴?

提到中共一大,不得不提五四运动,也没法不讲《新青年》,更少不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一段佳话。如果按照传统的叙事,提到一大,也必然由五四运动开始,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主线,甚至是站在上帝视角上,或以毛泽东、周恩为主角都是合理的,但《1921》选择并非广为人知的李达、王会悟夫妇为切入点,切入1921年这个特殊年份的横截面,给观众打开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去体会百年之前这些人的选择,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不同选择,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1921》中,李达与王会悟在天台的一场谈话,李达说:“那时候我们抵制日货,把日本制造的东西成堆地烧掉,划着火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火柴是日本制造的,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王会悟回:“已经开始在改变了“。

这段看似是为了塑造李达、王会悟革命夫妇的一场感情戏,其实里面信息量就很大。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经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张勋复辟……这几十年之间,每一件对于当时的中国都是巨大的变革,但结果内部还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弱国无外交。不光李达这种进步知识分子痛苦和迷茫,底层工人、农民更是过着食不果腹的艰难生活。包括黄金荣这种青帮大亨,也只能仰仗外国人为虎作伥地活着,这在《1921》片中闯入一大会场的侦探这条支线上也有体现。

”憋屈“的绝对不只陈独秀一人,不管是有钱人、穷人、进步知识分子、流氓大亨……所有人都是憋屈、迷茫的,整个国家都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李达虽然坚定不移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他也不知道能走多远,这个国家的未来又是怎样的。

《1921》其中的人物都不是静态白描,他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思想都在流动改变着。例如王尽美、邓恩铭、刘仁静三人游览上海大世界一场戏,不光是展现那个年代上海租界歌舞升平的奢靡,也因为这三人当时都是参会代表里年龄最小的几个,正是青春活泼的时期,再到影片后期闪过的结局,王尽美操劳过度27岁病逝青岛、邓恩铭30岁被国民党反对派杀害,令人悲痛唏嘘。百年前进步青年本如今天年轻人一样正值人生最美好年华,但担负起救国重任,为了守护信仰选择英勇赴死。

《1921》出现的两对夫妻放在一起对比也很有意思:毛泽东与杨开慧这一对,只有短暂的雨中送别、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对派残忍杀害两场戏,想到毛、杨二人这对革命伴侣颠簸流离、生死永别的一生,怎能不令人潸然泪下。而反观陈公博夫妇,则有会前陪夫人逛街、住在豪华酒店喝红酒的两段戏,再想到史料里刘仁静的吐槽:“陈公博与周佛海是另一种类型,他们不是专程来开一大的。陈公博带着夫人顺便到上海来度蜜月,住在豪华的大旅馆,举止阔绰。”陈公博后来的人生选择,在《1921》里,陈公博参加一大会议,听到与会代表反对党员当官的反应,乃至缺席一大闭幕会议提前返粤都可见端倪。

《1921》里几场争论也是信息量很大的重头戏,例如李达在关于马林、尼科尔斯基两位共产国际代表是否全程参会,以及是否接受共产国际资助方面的抗拒,都有史料做为依据的。同时,片中关于日本特高课在上海跟踪共产党人近藤荣藏,以及马林、尼科尔斯基摆脱租界巡警的跟踪抓捕,这两段戏也都意味深长:一方面,这两段都影响着一大的进程;另一方面,也是同时期的邻国共产党的作为对照组的暗线叙事,日本共产党人来上海正是为了与共产国际代表接头,并领取资助金,反观我党初期坚持成立中国自己的共产党组织,而不是作为共产国际支部的觉悟,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走的更远,成立一党长期执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921》里,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领导人,都是作为支线合理刻画。关于毛泽东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跟随庆祝法国国庆的租界队伍一起游行,却被拒之公园门外,然后一路在上海街头奔跑的一段戏,这里面既展现当时的他,深感国人身在自己的领土却没有人权的愤怒,也体现了毛泽东身上实干的一面,他可不就是带领我们国家一起奔跑的那个人?而法兰西中共小组里,一闪而过的邓小平也是符合史实,那时候年纪较小的他还未成为法兰西共产小组的中坚分子,另一方面这段法兰西勤工俭学的经历,对于他个人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或许正因为这段留学经历,才令他有了国际视野,提出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重大国策,促进新中国的飞速发展。

以及陈独秀与孙中山、蒋介石在广州的一段戏,也侧面点出那时候国民党活动资金告急的现状,蒋介石上海炒股也因此而起,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构成1921年所有重要人物的生活剪影,以及为他们后期个人选择、乃至整个国家的走向埋下伏笔。

《1921》重点选择一大召开这件事,与之相关的所有人自然都有涉猎,却只能点到为止。不管当时主要人物的陈独秀、李大钊,还是后期领军人物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于那时那刻都不能说是绝对的主角。因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的年份,这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不是靠某一个人独自完成的,而是源自于一群人共同的选择和努力,所以只能展现重大历史进程之中,最初的那一只蝴蝶,它微微扇动翅膀,准备起飞了……

 6 ) 只管献礼,不管电影

第一次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只管献礼不管电影的“献礼电影”,看之前我一度还在担心这个电影会不会和《建党伟业》有重复,但我确是多虑了,建党伟业好歹是在谈建党,1921在干嘛?没见过比它碎的片子,历史事件一团乱,主线支线一团乱,明星小生一团乱,观感槽点先说10条:

1.是我最想吐槽的,刘昊然王俊凯等三人大晚上去逛商场这段剧情是想说啥?是想说代表们在出差偷闲么?

2.魏大勋在上海交易所霸道总裁买股票又是要干啥?莫名其妙的出现又莫名其妙的消失。

3.教员跟着看着法国人欢快地过国庆,而后一怒之下随着BGM开始奔跑,跑着跑着就舒坦了,观众完全跟不上。

4.日本特务这条线可有可无鸡肋无比,特工千里迢迢跑上海送人头我一开始还觉得有点好戏最后黑人问号。

5.张颂文讲的清末朋友殿试没见到皇后的故事就这样让大家都哭了,看门大爷也哭了,我:???

6.倪大红以及田雨嘎子俩废柴反派全片贡献了最佳老上海飙车戏,其他时间只会报忧不报喜,我无法理解他们每次是如何坦然地给老大报告目标跟丢了,而且永远在按摩泡澡的老大从来不生气。

7.雷霆战将张云龙和民国油物张超带着漂亮女友边开会边约会让人全程替他们感到尴尬,可能导演就想让观众替他们尴尬吧。

8.五四运动学生抗议卖国贼的画面奇怪的从回忆中出现,然后这场全国性史诗级运动就从刘昊然傻呵呵的笑容中一笔带过了,我特么…

9.欧豪带头的工人运动本应该是重要的主线,结果只能在各种奇怪的地方突然喊着口号出现,工人们过来过去被拍成了工具人和背景板。

10.影片最后混剪烈士牺牲、党史大事件,音乐节奏和感情引导乱七八糟,乱到我第一次希望开国大典影像不要在这里出现,当然还是出现了。

总结:优点很多人说了,我都赞同所以在这就不谈,建议是一部建党题材电影应该抓住核心,核心应当是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人民群众。

早期共产党人是如何团结和带领他们的?我们党是如何与他们打成一片,如何获得了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支持的?早期的工人运动是如何产生发展的?先进分子是如何克服困难向人们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在这个电影里都没有讲,讲了也没讲清楚,大部分是在塞明星的镜头,而电影中的人民就是两个字块,工人就是背景板,我们应当始终避免无产阶级运动被这样锁在文化精英的嘴里和笔上。

为什么1921是一个伟大的年代,那是因为有着开天辟地意义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党这年出现了,开始有纲领有目的领导全国的无产者,看得出编剧导演们确实学了不少党的历史,但历史的意义不在于故事,在于是人民书写的。

 短评

一般。。。日本间谍那条线感觉讲了个寂寞,国内共产主义组织和共产国际的矛盾也没展开,虽然加入了谍战要素但是完全感受不到悬疑感和紧张感; 还是不知道小女孩的设置有何意义,一开始还以为是新婚夫妇对未来自己孩子的一个投影但好像又不是; 对人物的塑造大多是通过台词而不是通过情节、事件,显得有些命题作文式的机械呆板; 后面叙事节奏直接崩了,收尾过于混乱匆忙

3分钟前
  • 骆驼的披风
  • 还行

艺术夸张得稍微有些过头。三星是给倪妮和黄轩。

4分钟前
  • 莫天蓝
  • 还行

两星半吧,很多支线和镜头都很多余,太碎了。

9分钟前
  • 细枝末节
  • 还行

剪的有点碎 没想到里面演技最浮夸的是陈坤 大部分演员的细节处理挺戳的(比如润之接过译本前用手抹了一下衣服)外国人的戏份有点多 飙车戏略违和 曹郁的摄影很不错 总体还行

12分钟前
  • 🧳
  • 还行

3.5 从历史的纵深去探寻历史的广度,而非《建党伟业》那般走马灯叙事,让1921年的周遭时空显得丰满。国际化(共产国际、日本、法国),以及类型化(谍战部分),可圈可点。虽说没能突破此类叙事的天花板,但黄建新年近古稀,做成这样实属不易。拍摄这样一部青春气息十足的电影,正如片中那个超越时空的小女孩一般,的确有些超现实主义了。

15分钟前
  • 拜见冥王
  • 推荐

这几天看了篇评论说主旋律电影正在走向主流电影,带着这样的疑惑,我来看了点映,但最后一行红字显出来的时候,我觉得有些失望。因为片子并没有燃起心里的那股热流,如果主旋律无法做到这点,它就无法成为主流电影。老演员很多都是龙套角色,但就那么一两个镜头的光彩依然盖过了那些稚嫩却毫无斗志的主角团。演毛泽东的小伙子还不错,但是杨开慧实在有点……那个时代可以这么撒娇么?相比倪妮把握的就比较克制了。还有日本的那条线除了和马林有交集,和主线的关联度弱了很多,砍了说点其他的不是更好么。

18分钟前
  • 六月雪
  • 还行

半分,大型PPT,原来是一个女人保护了13个大男人[doge]剪辑混乱,或许换一个词能更准确,剪辑稀碎,流量男演员的演技真的是尬,不说多了,大家感兴趣自己去看吧[doge]

23分钟前
  • Forrest
  • 很差

黄轩、袁文康非常棒,张颂文、倪妮也很可。没想到泪点在李达和王会悟天台唱国际歌时就出现了,更没想到这个情节是演员现场发挥。有些表演和细节确实做得不错。

26分钟前
  • nananana
  • 推荐

很不错!好看

30分钟前
  • 四十四次日落
  • 很差

邓恩铭最后受刑的时候,有触动到

33分钟前
  • 糯米小桃子酱
  • 推荐

还是有几个段落让人印象深刻的,群像之中黄轩和倪妮最佳,但全片没高潮,略显零散… 日本特务那条线除了盯梢,意义是啥呢?

36分钟前
  • 游在南方的鱼
  • 还行

优点:题材好,排场大。 缺点:口碑不错的演员明星不少,可是效果很差。许多画面,人物显脂粉气。许多场景,透着假惺惺。似乎是想表达很多,但看下来什么也没表达好。感觉现在大制作的影视作品,看起来就很糊弄。这个电影也是,硬件貌似很到位,情节却又很敷衍。

39分钟前
  • 扶摇直上
  • 较差

最令人感动的是李达站在屋檐上拥抱太阳的那段,黄轩的眼神戏太给力了,什么叫共情能力,这就叫!看这段我被感动了。

42分钟前
  • 初商月
  • 力荐

天台描述火种那段即兴表演得也太棒了吧,有真实的情绪演出来真的不一样。好的演员互相感染互相成就,挺感动的。

46分钟前
  • 吃五碗的小白
  • 力荐

相较于《觉醒年代》,演员略显稚嫩,表达的主题过于壮阔,人物太多,对历史不精通的人来说,有点困难

48分钟前
  • 迷茫的丫丫
  • 还行

令人感动的是历史本身而已。

53分钟前
  • Dizzy
  • 还行

开头陈坤扔宣传单,还以为是金粉世家片场…加了很多没必要的人物支线,挺影响主线叙述的。不过女演员们的状态都挺好,美!

57分钟前
  • 惊蛰
  • 还行

看了天台描述火种花絮,两位好演员之间相互成就,最主要还是即兴表演。黄轩清唱国际歌,倪妮泪流满面的笑容都印象深刻。影视作品中很少有描述李达夫妇的,这次1921主线从这对伉俪展开,值得期待。

60分钟前
  • 菠萝🍍
  • 推荐

什么都讲了 但又什么都没讲

1小时前
  • Dex
  • 还行

三星给教员奔跑的那段戏。除此以外,毫无亮点。

1小时前
  • 洋睪郡东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