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

HD中字|国语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丝莱特,比利·赞恩,凯西·贝茨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2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3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4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5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6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3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4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5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6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7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8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19泰坦尼克号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泰坦尼克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12年4月10日,号称 “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开始了自己的处女航,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富家少女罗丝(凯特•温丝莱特)与母亲及未婚夫卡尔坐上了头等舱;另一边,放荡不羁的少年画家杰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也在码头的一场赌博中赢得了下等舱的船票。 罗丝厌倦了上流社会虚伪的生活,不愿嫁给卡尔,打算投海自尽,被杰克救起。很快,美丽活泼的罗丝与英俊开朗的杰克相爱,杰克带罗丝参加下等舱的舞会、为她画像,二人的感情逐渐升温。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面临沉船的命运,罗丝和杰克刚萌芽的爱情也将经历生死的考验。©豆瓣过关斩将金钱豹子汤隆深夜食堂2女教徒1966我们回家吧爆笑女警第四季广东靓仔玉年轻一代第一季心碎高中血蝶射鱼力擒毒枭鲸骑士恶客 惡客Drop the Magic Master休季汽车城之警车和消防车圣周急诊室的故事 第一季铁男2:血肉横飞枪,从背后打来破坏不在场证明人道主义吸血鬼在寻找自杀自愿者看得见海的理发店藩篱寻侠英雄传之飞贼L L-エル-地狱之旅(原声版)缘来是游戏开拓者355: 諜影特攻不协和音火刑警VS冰检察官星星之火2019无声的证言第二季公主大对换夏日语录追凶30年萌姑也疯狂危情三日千门八将大同幸运女神各自的断崖

 长篇影评

 1 ) Titanic:Love is an old story

时至今日来谈论《Titanic》,似乎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像是在说:很久很久以前······

虽然《Titanic》已了然无新意了,不过每一次重温,都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以前,我一直不理解Jack ,总觉得他是个爱浪漫的男孩子,有自由的价值观,喜欢过无拘无束的生活,“To make each day count”的理论很吸引向往刺激和自由的孩子吧,认为他不现实。现实生活很残酷,不是及时行乐主义者的天堂,只知道讲爱情,失却附丽终是没有意义的。而仔细回味整部影片,在Jack 的言行里,我终于理解了,他才是最懂爱,最懂生活的人,顶天立地!是他一直在教Rose生活,教她去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充当的不仅是爱人的角色,更是Rose的精神支柱,支持她活到白发苍苍,在她再也走不动的时候,仍能铭记:

“There was a man named Jack Dawson,and that he saved me in every way that a person can be saved。”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有多少人也在期盼能有这么一个人拯救自己。救赎与爱情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能够获得这两者的人也定能像Rose那样,在上岸之后经历无比珍贵的被救赎的一生。

“You jump,I jump。”这不仅仅是一句爱情的誓言。誓言无用!花前月下谁不会,制造情调谁不懂?在大难临头,真正的风浪到来时,“海枯石烂”、“生死相随”、“矢志不渝”都是废话!谁能够真的做到 You jump,I jump?他俩在霞光照耀的船头倾心相许的那一幕,华丽异常,却并不能让我感动。被后来者无数次模仿过的画面在灾难来临时又能浮现多久?

真正的爱情是在影片放映到1小时52分29秒——Rose转身回去的那一刻才开始的。如果她没有回头,如果她就此乘坐救生艇离去,没有人会有勇气看完那残忍的沉船过程。整部影片里,“I trust you。”无数次出现,却不是随口说说。Rose两次返回海水浸泡的底层救Jack,哪一次不是抱了必死的坚定走下去的?没有理智可言,她不会想太多,爱情里本来就没有聪明人,仅仅只是用全部的行动证明“I trust you”。灾难为爱情做了一个最完美的注脚,而爱情的完美诠释让每一位观者的心没有随着大西洋寒流而冻结,却自心底泛起一股暖流。

有一幕令我动容:沉船时,Rose和Jack 在船尾,身旁一对母女凄苦地祈祷:很快就会过去的!另一个女孩满眼是对死亡恐惧的泪水。只有他们两个拥在一起,Rose笑着仰头说道:Jack,this is where we first met。Jack 拉着她的手奋力攀爬时只说了一声:“I’ve got you。I won’t let go。”Jack 从来没有背弃这句话。耳畔充斥着死亡前的哭泣和尖叫,丝毫没有浪漫的诗意,却让我心动。从这一刻我开始思考自己将会怎样死去,是满眼恐惧、冰凉地走向另一个世界?还是带着爱意和所有生的暖意离去?而我又不敢设想。生命于我们是什么:Wait to die?Wait to live?Wait for an absolution which would never come?

从没想过Jack 会死,以为商业片总是会有好的结局,可是没有。他不幸却又如此幸运。赢得一张船票和一世不悔的情怀是他最大的幸运。他在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中给予了她最好的祝福:“You’re going to get out of here. You’re going to go on, and you’re going to make lots of babies, and you’re going to watch them grow, and you’re going to die an old, an old lady, warm in your bed. Not here. Not this night. Not like this.。”这是爱情吗?这是他对Rose一生的期许啊!真的誓言只有一句:I will never let go。I promise!之后,Rose 以一生来兑现她的诺言。有时候想着他们的故事又感到沮丧,如果Jack 没死,他们在时光的淘洗下,是否真的可以爱到老死?或许会像《革命之路》的结尾一样滑入深渊。平凡、磨难、庸碌都是爱情最大的杀手,等闲变却故人心。在爱得最深的时候,我们怎样才可以预见爱情何时死亡?我们所歌颂的绝恋是否只有在死亡里才可以升华?这是一个悲伤的命题。有时面对那么多的劳燕分飞,我又庆幸Jack 的死亡,死亡是爱情最好的情人。

好的爱情是你通过一个人看到整个世界,坏的爱情是你为了一个人舍弃世界。Rose 是幸运的,她最终吹响了生命的哨子,她通过Jack 看到了整个世界的绚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爱情可谓完美,也是被我们奉为经典的原因。《Titanic》让我从一个不懂爱情为何物的小屁孩,知道了爱情,并相信爱情,无论电影剧情是否落入穷小子爱上富家女的俗套,无论人们猜测的Jack 爬上门板之后他们的生活会如何悲剧收尾,无论现实生活看到的一切多么惨不忍睹,我总是能在每次想起的时候从心底感到温暖。

看一部电影,忘掉游轮的豪华奢靡,扔掉海洋之心的价值连城,剥去爱情的浪漫激情以及所有华丽的外衣。《My heart will go on》动人的不是风笛吹奏的旋律,也不是席琳迪翁优美的声线······

 2 ) 为Titanic平反

看到不少所谓最杰出XX部电影的榜单,总是刻意把Titanic排在外面,当时的技术、编导、音效、演员无不是超一流,就是因为当年票房太高,所以引起了不少清高人士的反感。

好电影,为什么不能是票房最高的?为什么不能是最多人喜欢的?

Titanic之后,还有哪部电影有这么大影响力?
当年满大街都在放“my heart will go on”
不懂E文的都能顺出“you jump,I jump”
那时的情侣拍照,很多都摆过拥抱、张开双臂的pose
1998年全世界都在谈论Titanic。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好电影,但是我不认为它比Titanic要好

 3 ) 我爱你,太美好,时间会知道

爱情是一张票根,凭它我们乘上时光机器,穿过长长短短的岁月,寻找那么一些些曾经让我们怦然心动的回忆。爱情也是一张船票,它曾漂荡在大西洋的无垠碧海,沉入海底几万英尺的寂寞深渊。爱情还是一张电影票,它见证了十五年光阴似水,历久弥新,再次击中我们怅然若失的心。有些事,无法启齿,终是冷暖自知,仿佛自己私密于心的那些恋爱琐事,尘封在记忆的底端,却时不时情不自禁,想拿出来回味一番。

1997年的时候,哥哥还没有自杀,王菲还没嫁给李亚鹏,中国人还没听说过苏丹红、毒奶粉和地沟油,我也只是小学三年级,和小伙伴们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打弹珠,跳皮筋,和自以为喜欢的你在学校的梧桐树底下晒“90年代”的老旧阳光。

转瞬到了2012年,传言世界已到末日,金融危机席卷着全球,油价已涨得没了谱,哥哥死了,王菲遁出歌坛了,我也摸爬滚打好些年,被爱情挫败得遍体鳞伤了。只是你呢,我总是和你马上相逢无纸笔,都还没来得及联络感情,便又各自散落在海角天涯,被时间冲散了。

就在这十五年里,《泰坦尼克号》悄悄登陆了影院,不动声色收走了票房18亿,而我也在十五年里看了它七遍,每一遍都心潮澎湃,每一遍都涕泪涟涟,似乎它诉说的不仅仅是那永恒的爱情,也是我十五年的光阴似箭,我自己的爱恨情仇,以及我会偶尔想起、至今不忘的、沉沉不变的你。

到2012年,自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沉没,已整整100年。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传说,关于这个爱情故事的真假,早就已经不再重要。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可谓电影史上的奇迹,票房和口碑让人瞠目。当那一曲《我心永恒》唱起,多少人还会记起那个穷小子杰克,在冰凉的海水中紧紧抱着他一生的挚爱,用最后一点温度温暖对方的一幕,湿了眼眶?

说到爱情,最美不过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大抵脱不出一个“永恒”。与时间赛跑,我们永远都只会输,不论你爱得有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最终不过是历史车轮碾过的一抔黄土、一缕尘埃。《泰坦尼克号》的动人之处,或许就在于那穿越时光,永远不变的爱情。当老得不能再老的罗丝爬上船头,将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扔向大海,以纪念她的爱情以及她于海底长眠的爱人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不动容呢?

如今《泰坦尼克号》再次登陆影院,这次,它有了3D的外衣,而我却仍只在意它曾经衣衫褴褛的样子,那才是我爱的你,最真实的你。3D眼镜只会让我在大银幕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求而不得,失去曾经那份简单相依的纯粹与快乐,失去那时候模模糊糊说不清楚的幸福感。我更在意的,是重逢,是相见,和未曾和你再续前缘的伤感。

于是傻傻地问自己,如果这辈子只有一部电影,可供自己反复观看,会是什么?答案还是坚定地给了《泰坦尼克号》。不是因为它最商业,最耐看,而是因为它总能击中我心房最脆弱的地方:不论是杰克和罗丝的旷世爱情,还是那帮至死不渝的提琴手,抑或是两两相依于浸水客房小床上的老人。它超然于爱情,止步于永恒,也在我心里大喊出那句一直想说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话:

“我爱你,太美好,时间会知道。”


刊于《城市快报》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74307/?start=100#comments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374307/?start=200#comments

 4 ) 露丝为什么要跳海

大概是十三年前,我在书市上买了一本封面是哈利波特的《看电影》,其中搞了一个史上最烂电影排行榜,将《泰坦尼克》排在第八。我有个特异功能就是对小时候看过的书过目不忘,所以至今仍能复述其中给出的理由:“你很难分辨出这部长达180分钟的巨制究竟是属于惊险片还是爱情片——而且露丝为什么要跳海?”

2012年此片重映的时候,又引发了一轮新的讨论:“露丝的未婚夫卡尔才是高富帅,才是真爱。”卡梅隆本人更放话出来:“卡尔折回去不是为了找项链,而是要找露丝。”因而便出现了这样一种评论:你与钢铁巨子的继承人有婚约在先,却跑去与才认识没两天的下三滥胡搞,挤在三等舱里和工农兵跳舞,不成体统,不守妇道。更何况迪卡普里奥和温丝莱特更在《革命之路》中重新聚首,轰轰烈烈的中年危机以死亡告终,以致舆论咬定这就是杰克与露丝上岸后的结局:王子公主不幸福,文艺青年不靠谱。这样看来,《泰坦尼克》纯粹是一出观念混乱的小市民爱情神话,而且女主完全配不上男主的颜值——她太高大、太壮硕、口音太难听,太缺乏贵族气息。

它的价值是否仅止于此呢?卡梅隆的另一番话或许能给出些许启发:“我之所以选凯特·温丝莱特来演露丝,是因为她完全像是那种能在大灾难里活下来的人。”如果将露丝定位于此,便会发现卡梅隆并不在乎公主王子的老套戏码。露丝非常主动:主动请杰克为自己画裸体像(可以看到貌似阅人无数的杰克的面颊上其实浮现出了两抹娇羞),主动在车里把(据说见过三条腿的妓女的)杰克睡了。而且当杰克被卡尔拷在船舱里命悬一线时,是露丝冒着被淹死的危险折回去救他;之后露丝在已经上了救生艇的情况下,更主动跳回去寻找杰克(这个救生艇可不是他让给她的)。

杰克只“救”过她一次:开场处当她准备自杀时,他送给了她一句“你跳、我也跳”。她真正在逃离的,是太过精致已然腐朽的头等舱酒会、简直能勒死人的胸衣以及同钢铁巨子的包办婚姻。露丝倾心于杰克所讲的“和父亲在威斯康辛的冰上钓鱼”,为此她甘愿放弃安逸的旧生活,去追寻杰克在遗言中所讲的“你可以脱险,你可以活下去,生一堆小孩然后看着他们长大,你会长命百岁、寿终正寝,你不会死在这里……而且你要答应我,不管发生什么,你都不会放弃,不管希望多么渺茫”。所以全片最感人的镜头,当之无愧地落在了老年露丝的床头柜上:铭刻了她人生的相框一字排开,她赛了马、开了飞机、读了学位、走遍世界各地,勇敢地探索了很多事情。

因此《泰坦尼克》其实是在讲述的是贵族小姐自我意识的觉醒——我不是工具、贡品,不想被锁在深宅大院里;我“爱”上一个(适时地为我打开新世界大门)的艺术家,重点并不在于我能否和他终生厮守——我想要的我就热烈地去追求,我鄙夷的我就头也不回地向前走,选择我自己来做,我将为此负责。于是她成为了玛琳·黛德丽与莱妮·里芬施塔尔式的女性:蓬勃的生命力、开阔的眼界与大无畏的勇气。这就是为什么影片一定要用大量笔墨来展现老年露丝,丝毫不像同类影片那样顾忌“美人迟暮”:老而弥坚、风韵犹存,1912年她与卡尔一同在救生艇上朝见自由女神,最终大萧条吞噬了卡尔的家族产业,而她成了自由女神的化身。所以露丝这场私奔的重点从来就不是能不能与杰克走到最后——这既是因为这对具有她这个级别的气魄的人根本算不得重要,也是因为这正是卡梅隆本人的气魄。

我总觉得《泰坦尼克》与讲述逃离纽约的《纯真年代》达成了奇妙的互补。南北战争之后,纽约出现了一批新贵族,纽兰、梅与伯爵夫人皆属于这个狭小的圈子。纽兰自幼倾慕于伯爵夫人,奈何身负与表妹梅的婚约;伯爵频频出轨不受世人指摘,伯爵夫人却因与秘书同居而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伯爵夫人逃回纽约,是因为以为这里有可能给她一个迥异于欧洲的宽松环境,可等待她的只有更频繁的社交、更严苛的守则与更虚伪的假笑——没有人哭,没有人想听实话,没有人把“gloomy”大声说出来,家具器皿象征身份地位,流言蜚语似瘟疫般蔓延。

纽兰与露丝一样,痛恨伪善、渴望出逃,所以离经叛道的伯爵夫人是他的杰克,而小家碧玉的梅则相当于他的卡尔。他的幻想里有写满了西方幻想的日本和印度,有波澜壮阔的生命轨迹,却单单没有梅。他甚至想过:假如梅死掉,我与伯爵夫人就能自由自在地共度余生了。当然他毫无勇气去为他朝思暮想的自由付出任何实际行动,个中原因一如伯爵夫人所言:“你不知道离经叛道是什么滋味,但是我知道。”它只不过是说起来很酷罢了!

想变酷的纽兰郑重其事地要逃走。察觉这一阴谋的梅伏在他的膝上,扯谎说自己怀孕了,完美地实践了“传统”——责任感、忠诚心,还怀孕了。闻听此言,纽兰的表情仿佛自痛苦中解脱:我终于为我不敢做的事找到了正当理由。这一次,露丝选择了陪伴卡尔:纽兰与梅共组家庭,然后假装不甘心地伏在三尺办公桌旁,恋恋不舍于体制内的悠闲生活——长子对考古有兴趣,次女喜欢体育和慈善活动,热爱艺术的幺子想当建筑师。

他还有资格说那个压抑的小圈子是监牢吗?它分明是个摇篮乃至快乐箱:公主和王子相敬如宾,没有激情便无所谓征服,门当户对令人羡慕,毕竟祖上功业已成。纽兰的桌上摆放着梅年轻时射箭的照片,因为她就是这般用力地活着,以《消失的爱人》般的决绝去维持一个隐忍出来的幸福。白头偕老也大多是这种模式:你们若想真正进入彼此的生命,就要消灭掉对应的一部分自我,你可以说梅的姿态放得太低,但局势掌握在她手里,她不留遗憾地达成了人生的目的。

没达成的是纽兰。57岁时他在巴黎,人生抱负皆成空谈:“每当忆起她,他总感觉虚幻宁静,宛如画中的仕女……She had become the complete vision of all that he had missed.”他只能悲哀地叹息:“我才57岁啊!“在这里,他所懊悔的远远不是错失终生挚爱,而是懊悔本身反而成了他想要的结局。私奔的关键并不在于成事与否;假如当年他能不假思索地说出“好,我们走”,他就会成为《血色将至》中坚毅凶狠的石油大亨,而非这位优雅却平庸的老先生。57岁的纽兰坐在伯爵夫人的窗下,一遍又一遍地追忆几十年前的湖面与阳光,最后仍是未等见到她本人便起身离开。我想他是不敢看吧——她若成了露丝式的老妇,他会嫉妒;她若壮志亦未酬,破灭的将是令他日思夜想的铭刻终生。光阴顺着风尚从浮士德流逝至了德彪西,纽兰仍是当年的纽兰,因为他是体面了一世的新贵族,他怕输。

回过头来看露丝巨大的勇气,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太多人都对新世界充满向往,却很难拿出相应的担当。新世界的大门分明一次又一次地敞开,人们却在一次又一次地在优柔寡断中自己把自己拒之门外。我们真的讨厌挤满三姑六姨的客厅吗?是的话,又是什么将我们禁锢在那里呢?此刻我的确认为,露丝的光明磊落几近超凡脱俗,而纽兰的心灵堪称公共厕所——但马丁·西科塞斯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能把你吸入人类心灵这个公共厕所,且你走进去了还意识不到这是公共厕所,因为你也是个公共厕所,你会做出一样的选择。我们很难在伦理上给出判断:哪种对我们才是真的好?赌与不赌间的徘徊,本身便已是一场赌了。我只能尝试总结一下:既然无论怎样都会后悔,那么顺着冲动去行动,总归能少留点遗憾吧。

THE END
  
PS,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可以顺手看下我的影评(或者叫电影随笔)集: http://read.douban.com/ebook/8803576/

 5 ) 十年过后,犹记泰坦尼克

     不知不觉间,距离1997年11月1日已经过了整十年,换个说法:十年(又好几天)前,《泰坦尼克号》首映。
     十年前只能用猫吱呀着拨号上网,十年后已经没人能忍受512K以下的带宽;十年前哈利波特第一部刚刚出版,十年后J.K.罗琳为眼镜魔法少年的故事画上了句号;十年前的上证指数为1186点,十年后已经上升到5777点……毫不费劲的就能举出这十年来究竟在我们这个世界发生了多少变化,就像十年前的我,在杰克为露丝画像时会被我妈叫到楼下倒垃圾,而十年后的我,可以心安理得镇定自若的回忆温丝莱特的胴体。
     从1997到2007,不变的只是年轻画家和千金小姐的爱情,以及这部电影在历史总票房排行榜上的位次。
     
     卡勒德·胡塞尼在《灿烂千阳》写了《泰坦尼克号》对阿富汗人民的震撼,在那个国家的那个动乱的年代,仅仅一部电影就能给他们带来那么大的慰藉和欢乐。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在十年之后的现在似乎还是不能一言而尽。《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激起的海浪,直到地球的另一端仍泛着涟漪。18亿美元的票房以及像阿富汗这样“潜在”的票房以外的观众,没有人统计得了究竟多少人看过这部电影。或许得这样说:“在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看过《泰坦尼克号》的,和没看过的”。卡梅隆把自己的电影打造成真正的“永不沉没的船”,然后借着主人公的口张臂大喊:"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泰坦尼克号》对中国内地的影响毋需多言,至今都忘不了一个同学在看了首映后兴高采烈的把我堵在厕所门口,绘声绘色模仿着片中技术人员的手势,“咔!”他怪叫一声,然后两个平对着的手掌突然折成九十度,“就断了”,他说,掩饰不住的得意洋洋,甚至忘了自己上完厕所后还没洗手,就搂着我的肩膀一路从男厕剧透到教室门口。说不准1997年的这部电影算不算得上中国电影院的救市转折点,但对于走进电影院或者是在家看碟的大部分观众来说,这是他们接触到的不折不扣意义上的“大片”,大到传说国家领导人首肯后可以一刀不剪的上映——说到这,十年后的我们却只能在电影院看到剪刀手的杰作,这肯定不是进步。
      在那个时候也可以看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见面时互相问候之余,不免要问上一句“看了那部电影没”,于是衍生出这样的段子:
      “去看《泰坦尼克号》没?”
      “没有,不过准备看《铁达尼号》。”
      “讲什么的?”
      “好像是轮船沉没什么,听说挺感人。”
      “哎呀,《泰坦尼克号》也是讲这个。”
      “我看完《铁达尼号》就去看你那个。”
      据说还真有不少人把《泰坦尼克号》和《铁达尼号》当作两部电影来的,在资讯四通八达的今天应该就没这问题啦。

      第70届奥斯卡上卡梅隆的电影席卷了11个奖项,偏偏少了影帝影后。十年前的青葱少年莱昂纳多十年来硬是把自己转型为实力派,却依旧和连续提名的温丝莱特一样与小金人无缘。看着《血钻》里伤痕累累的阿彻,看着《无间行者》里眉头紧锁的比利,谁都看得出来莱昂纳多·迪卡尼奥是多么想抛开按在自己头上“偶像派”的帽子,他以岁月为刀,拼命的将自己俊俏的瓜子脸雕刻得四四方方,或许在这十年里杰克的影子真的沉淀在他心中太久了。反观温丝莱特,作为露丝的表演既非她的最佳,也不是她的终点,已为人妻的她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自己的演艺生涯,这是个最接近奥斯卡的英伦女角。十年前的男女主角分别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延续着前进道路,或许在下一个十年内,我们能看到他们俩双双站在柯达影院的颁奖台上。
      至于卡梅隆……这个十年他很闲,因为人家是“世界之王”嘛。

      不少人把《泰坦尼克号》解读作“一男一女在沉船之余还不忘打个kiss谈个情儿的滥俗爱情片”,可谓合适非常,甚至无须考虑就能透过一堆特效和德智体美劳精神的等等现象看到这层本质。爱情,灾难和死亡放在什么时候都是最吸引眼球的产品,卡梅隆不过是借着最著名的一次航海事故来讲一个能把观众都骗得哭哭啼啼走出电影院的爱情故事。但又不是谁都能既编得好故事又能骗到18亿票房的,就像谁都能说说"you jump,I jump",真到了那情况却未必都能做到一样。
      《泰坦尼克号》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十年里已经变成了“现象”,"My heart will go on"谁都会哼,片中经典台词一呼百应,后来的大制作都把这一部当作挑战的直接对手,甚至还经常有人把沉船时刻乐队的演出和“女人和小孩先上”作为鲜活的案例讨论。比这部电影更好的电影比比皆是,然而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故事却超越了电影的范畴,在各个领域都闪耀无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谓前无古人,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有超越者呢?

      Titanic建成于1911年5月31日,1912年4月10日由南安普顿驶往纽约,1912年4月14日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没有人知道那个时候是否也上演过这样感人的故事,也没有人知道下来的十年会发生些什么。或许应该像片中这样一句话所说:

"I figure life is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 "

     ——我觉得生命是一种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你不知道下一手牌会是什么,要学会接受生活。

 6 ) 严重剧透!

泰坦尼克号叙述了柯布大叔年轻的时候化名杰克,潜入美女露丝的梦中,离间露丝与其龙套未婚夫的关系的经典科幻悬疑谍战大片!

作为一个年轻人,年轻的柯布显然在造梦这种高技术含量的工作上欠点火候。
果然,计划进行到一半,柯布的梦境要崩溃了!丫造出来的大船装到了冰山上!

最后,杰克在水中从容的穿越了,,,,,,

从此以后,柯布工作的时候,再也没有喝很多水,,,,,

 短评

那对对死无所畏惧的老夫妇,那个不为外界干扰的乐队,那个为生而做一次假父亲的男人,那个为爱人吹响口哨的女人。都是为了一种心灵上的执着。

8分钟前
  • 个篱
  • 力荐

打动人心灵的情感灾难片。除了男女主之间的互动,印象深刻的还有在船沉前三等舱躺在床上安详拥抱的两位老人,母亲在海水即将淹没时,拍打两个孩子入眠的场景,船上一直奏响的音乐,灾难来临时,从容赴死的船长和设计师,都让我流泪满面。

9分钟前
  • 青山绿水
  • 力荐

第一次看到沉船,第一次看到正面全裸,第一次看到伟大的爱情,第一次...

12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Every night in my dream, I see you, I feel you."

13分钟前
  • 登对
  • 力荐

当老年的Rose午夜梦回,一个长镜头穿过大堂,摇上楼梯,站在钟表前的Jack转过身来,意气风发,潇洒倜傥,宛如昨日。

17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一部应该被记住的电影.

22分钟前
  • 宋阿慕
  • 力荐

1998年,哈尔滨火车站地下给初恋女友买的盗版光盘。

2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将永远是我在电影院所看过次数最多、最感动、也是最好的电影

25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7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还用说么?太经典了。

32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爱你原本只是一瞬,却不知在时间的洪流中成了永恒。

36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高中时代的大片,最让我动心的是音乐

38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推荐

学校组织放映的影片,大家好像对rose和jack恋爱过程猎奇,但是让我感动的一幕是轮船将要沉沦,海上乐队的绅士们整理领结,肃穆庄严的弹奏最后一曲,那一瞬间,仿佛听见一首镇魂曲在响彻。

43分钟前
  • 孔雀鱼
  • 力荐

“我甚至连一张他的画像都没有,但他永远活在我心中。” 要敢说,这是我一直深爱的电影。3D效果言过其实;被删裸戏无察觉;IMAX看清冰山全貌;Rose美的神魂颠倒,Jack帅的令人窒息;甲板上Jack对Rose说:I see you. 看过不下10遍,能记住每个情节、台词、人物及配乐,该哭地方还是会哭;3碟正版VCD能记住两次换碟的准确时刻;初二看完后自己经常在水盆里用水瓢演习沉船全过程…

4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剧本居然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可想而知对我国的巨大影响力。

51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我学会了吐口水,我努力的活下来了,我去了好多你说过的地方,我学会了双腿张开骑马,我生了好多孩子,我已经活到一百岁了,我可以见到你了吗?

53分钟前
  • 桃溪春野
  • 力荐

我想失去的才是永恒的。

58分钟前
  • 白日梦小姐
  • 力荐

有些片子,必须得等经历过再去看。没有为爱情放弃过什么的人,不会在露丝从救生船上跳回大船的那一刻落泪。

60分钟前
  • 琦殿
  • 力荐

事隔那麼多年依然無法忘記當初的感動。

1小时前
  • 安獭獭
  • 力荐

Rose可以为爱而死,最后在Jack的舍命相救及恳求下,选择了为爱而活,而被留下的那个人是痛苦的。到老奶奶的Rose站在船边上,把海洋之星扔回海中时,我想那是它最好的归宿了。灾难面前,有的人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别人,而有的人花钱占用了别人的机会。

1小时前
  • 酒鬼一家小迷妹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