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HD中字

主演:马克·鲁弗洛,迈克尔·基顿,瑞秋·麦克亚当斯,列维·施瑞博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聚焦 剧照 NO.1聚焦 剧照 NO.2聚焦 剧照 NO.3聚焦 剧照 NO.4聚焦 剧照 NO.5聚焦 剧照 NO.6聚焦 剧照 NO.13聚焦 剧照 NO.14聚焦 剧照 NO.15聚焦 剧照 NO.16聚焦 剧照 NO.17聚焦 剧照 NO.18聚焦 剧照 NO.19聚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聚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聚焦”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专栏,罗比·罗宾森(迈克尔·基顿饰)是"聚焦"栏目的编辑,栏目拥有一个独立的调查小组,组员包括萨夏·菲弗(瑞秋·麦克亚当斯饰),迈克尔(马克·鲁弗洛饰),马特·卡罗尔(布莱恩·达西·詹姆斯饰)。当马蒂·巴伦(列维·施瑞博尔饰)接替了环球报的总编辑一职,他开始指派罗宾森和他的团队,紧跟一桩被雪藏已久的案件,一个天主教牧师性骚扰教区里的孩子。虽然最开始他们以为这只是个小任务,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其背后还隐藏一系列事件,涉及了上百名受害者,而教会已经私下赔偿了受害者,并派人掩盖了这些罪行。随着调查的越发深入,他们发现这一阴谋的更多证据,不仅仅是神职人员,就在波士顿以外,甚至全世界,都在上演着这种暴行。罗宾森和他的团队遭遇到了当地官员们的掣肘。教会内的,教会外的势力都在向他们施压,想让他们放弃这个案件。莫斯科郊外的晚上1994活着,重新开始保护司·深谷善辅悲情岁月男人2022酒会大汉风之大风起兮孟买日记友谊之桥起尸鬼我杀了安迪·沃霍尔大楼里只有谋杀第一季圣殿骑士团的海盗宝藏第一季川味第二季机智医生生活仇恋低俗喜剧恐怖游泳教练反恐特警组第七季人皮脸证据(2005)前辈,这不叫恋爱!一屋两火粤语版人民公敌2002监狱学园废柴兄弟 第二季名门绅士之缘定芳林屋顶上的马奶节小英雄墨萧远离钢铁城枪口黑天使爱之屋2风浪我的生命之光我还是觉得不妥燃烧吧!天才程序员2·可信AI卡普里革命2023爱奇艺尖叫之夜梦华录粤语三十而嫁网红妈妈没有完成的喜剧爱杀九河堂

 长篇影评

 1 ) 封闭体制自我审查的限制

《聚焦》是目前颁奖季里最喜欢的电影,节奏的控制和情绪的把握都恰到好处。影片可被拆解成两个结构:神父性侵幼童、媒体对抗权势。前者可以从《不良教育》中去窥探神父如何把魔爪伸向脆弱儿童;后者可以从《总统班底》、《对话尼克松》、《惊爆内幕》中感受到新闻人挑战权势的勇气和纪实新闻独有的迷人气质。 前后看了两次,走出电影院时都觉得很感动。一方面为新闻人对真相不留余力的追求和在真相面前的自我克制精神而感动,另一方面因看到权势庇护下的丑恶终将暴露人间所带来的振奋而感动。 一、 臭名昭著的神父 Geoghan 神父 Geoghan 曾对一个家庭里七个男孩进行长达近两年的性侵。 虔诚教民Dussourd养着八个小孩,自己三男一女,再加上侄女的四个男孩。一开始,她很高兴孩子们能有该神父作为行为榜样。在长达近两年里,神父常常带小孩儿们外出吃冰激凌,并几乎夜夜造访她家,衣着教服和孩子们闭门相处。但她不清楚的是,那扇门背后的中年神父常常衣不蔽体。神父偏好小男孩,八个孩子当中,只有小女孩儿万幸未受神父垂青。这群孩子中,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只有四岁。 事件暴露之后,Dussourd并没有得到众人的支持。教区居民指责她制造丑闻,教会官员则施压警告她不要提出法律诉讼。另一方面, Geoghan 在承认此事的情况下却并未被剥去神职。经过短暂的停职之后,他又被派遣到新的教区任职,在那儿,他可以继续带着小孩出去吃冰激凌。 90年代中期, Geoghan 长年累积的罪行已经不能被掩盖住,针对他的性侵的诉讼高达134件。教会通过手段和约1000万美元私下调解了其中近50件,剩下84件诉讼中的原告拒绝轻易调节,一直处于未了状态。 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的一篇小专栏针对 Geoghan 的84个未了诉讼进行了报道。这篇报道引起了新上任的主编Marty Baron(列维•施瑞博尔)的注意,他决定让聚焦小组对此报道背后的事实进行深挖。 但是聚焦的目标远远不止揭露 Geoghan 的罪恶。 二、聚焦小组调查过程简单概括 Geoghan 是天主教内部掩盖亵童神父丑闻的腐败缩影,也多亏了他的响亮丑名大到难以掩盖,聚焦才有机会开始去调查这件事。 整个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聚焦小组抽丝剥茧调查过程的还原。而电影做得最好的地方之一,就在于它纯粹干净毫不花哨,故事虽涉及众多角色,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电影叙事线是新闻调查线的还原:定目标——挖细节——证来源。电影所具备的真实感,甚至让老一辈的新闻人开玩笑说观影体验类似于看色情片。 1. 定目标 曝光Geoghan 的昭彰罪行,和他背后的教会的一手遮天。之所以 Geoghan 可以反复犯罪,是因为他从未为自己的罪恶付出过真正意义上的代价,而这样的“特权”,则源自于教会内部对这种恋童行为的变向纵容。故聚焦小组的目标不止是曝光 Geoghan 的丑恶罪行,更是要去深究此类悲剧存在的根本的原因——教会的庇护。 2. 挖细节 线索挖掘兵分三路。之一:波士顿环球报上诉解除针对 Geoghan 的84个诉讼案件文档的机密性,当时文档机密性权力掌握在教会手中。之二:对有着手此类案件经历的律师进行访问。Garabedian (斯坦利•图齐)是未了诉讼案件的辩护律师,掌握大量案件信息,被教会方面施压闭嘴;Macleish是有过和教会私下调节经历的律师,知晓有过亵童经历神父的姓名;聚焦组长Robby(迈克尔•基顿)的长年好友Jim是教会内部的雇佣律师,同样知道亵童神父的信息。之三:对受害者及亵童神父的访问。青少年Gay和破碎家庭里的小孩往往是神父下手的对象。记录被性侵的具体经历和细节,还原事实真相和保持新闻力度。 随着调查增进,显然波士顿远不止一个 Geoghan 存在。通过整理数字来简单理清整个调查: 十三个: SNAP是幼年受过神父性侵的人聚集起的一个互助小组。SNAP掌握的证据显示,仅波士顿就有十三个亵童的神父存在。 九十个: 天主教内部对亵童神父一般采取“停职+治疗”的方式。通过“治疗”之后,神父被派到新教区任职。前神父A.W. Richard,曾是这样所谓治疗机构里的医生,后从事于亵童神父现象的研究。据他的推测,波士顿区域大概有九十个神父有恋童癖。 八十七个: 聚焦小组在查阅神父工作日志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被公开指控有亵童行为的神父,在被停职的时间段里,工作日志上存在类似于“病假”的标注。根据这个规律,聚焦四人对照了所有工作日志,发现大概有87个神父符合这个规律。这个数字跟预测很接近。 七十个: 十二月底,在长达五个月的调查之后,聚焦小组最终定下了70个神父的名字,这些名字来源于过去几十年间,天主教和被性侵小孩的家庭的私下调解案件中涉及的神父。这些调解从来没有上过正式法庭。 3. 证来源 十二月底,正式出版时间迫在眉睫。波士顿环球报决定让波士顿人民再过一个安静的圣诞,特别是同一年刚好经历了9.11的伤痛。定下的70个神父名字最好都精准无误,不然天主教会上层人员必然抓住把柄反击。而教会内部的人员对名单的确认,将是准确性的极大保障。 圣诞前夕,Robby(基顿)拿着名单去与他长年为教会工作的律师好友Jim去求证。一开始Robby被赶了出去,镜头跟着他走向他的车,昏黄的街灯冰冷的路面。但忽然Jim出门叫住了他,Robby回头,眼里含着泪花。如果不仔细看的话,甚至不容易去发现他眼中的泪花——这一幕戏很打动我,所有克制的情绪都显露在那个红了的眼眶中。律师拿着笔圈住了所有名字。问,为什么不早一点,早一点我们在哪。答,我也不知道呀,我也不知道。 三、教会的腐败和导致的悲剧 天主教内部形容亵童神父为“仅仅是大园子里的几个烂苹果”。但这绝对不是几个烂苹果的小事,而是系统的腐烂,是体制上层的朽败。 《虐童疑云》里,被修女(梅姨饰演)以(Allegedly)亵童为理由而迫离的神父(霍夫曼),未受任何处罚,甚至被调到一个更高的新职位。到最后钢铁老修女埋头痛哭,感叹个人力量的有限与对世态的迷惑。教会的力量可以压住一个修女,几个受害者家庭,藏好腐烂臭气,任毒瘤发展。但并不能威慑住新闻人。新闻人背后的支持,来自于整个社会的关注,来自于真相的力量。所以才会有《总统班底》里新闻人掀总统下马的壮举。 冯提尔的《女性瘾者》里有一幕戏关于中年男子暴露 / 发现自己有恋童癖好。甘布斯说,觉得该男子不该被鄙视,甚至值得赞扬——因为他成功克制了自己的欲望,没有去伤害任何人。这话借一个女性瘾者的口来表达,显得合情合理,同是社会边缘人。 但显然,普通社会体系里跟教会体系完全是两码事。教会甚至成了恋童癖者的天堂。根研究数据,人口中1%的人具有恋童癖好(By Dr. Michael Seto,),而在天主教内部,这个数据高达6% (By A.W. Richard)。这种上层结构包庇丑闻的态度,以及对亵童事件的不重视(有过亵童经历的神父竟然能反复任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甚至成了教会的广告宣传语——喜欢小孩?加入教会吧。 电影里有一幕戏也从侧面反映了教会内部的腐烂。女记者Sacha Pfeiffer(瑞秋•麦克亚当斯)敲开一个老年神父的门,质问他是否有过性侵过儿童。神父竟然毫无遮掩点头确认,像在谈论天气一般。他接着说,但自己并没有强奸这些小孩,并强调”不是强奸”这一点很重要——他说,因为自己小时候被强奸过,所以知道区别。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轮回的悲剧。 现实中,教会这种对亵童神父进行四处调遣的行为,对一个家庭造成了类似的悲剧轮回。据报道,某小男孩不幸是神父 Geoghan 的受害者,而他的父亲竟然在幼时也被另一个神父性侵过。 四、封闭体制自我审查的限制 可以说电影从两个不同层面来反映了封闭体制自我审查的失败。 首先,教会内部自我审核的失败。很显然,教会对亵童的恶劣的现象的自我审核是彻底失败的,掩盖、自欺、任毒瘤发展。听闻波士顿环球报换了新主编,主教及时“召见”主编,并提合作的意向以进一步达到掩盖的目地。然而媒体要的真相,比权力本身更大,也更具备撼动人心的力量。 其次,波士顿新闻人未能准确嗅到自己城市里存在的问题。主教包庇过的亵童神父的名单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就被寄给了聚焦小组,但却并未引起重视。直到拖到新千年,需要借助外来的新主编——非波士顿人——的新闻嗅觉,才意识到自己城市里教会的腐朽。所以,Robby在圣诞那晚被朋友叫住回头时眼角的泪光,是愧疚,也是自我救赎达成的感慨。 五、 相关报道的传送门 2002年波斯顿环球报聚焦组的系列报道 : http://www.bostonglobe.com/news/special-reports/2002/01/06/church-allowed-abuse-priest-for-years/cSHfGkTIrAT25qKGvBuDNM/story.html 甚至公开了波士顿地区被起诉过的神职人员的名单(高达271人): http://www.bostonglobe.com/metro/2015/11/06/least-clergy-have-been-accused-child-sex-abuse-boston-archdiocese/5cKpjVOPhEh7IYnCwRqIJI/story.html

 2 ) 讲新闻的好电影

求拍一部讲中国记者调查报道的电影,讲中国记者生存环境的电影。Spotlight鲜花和掌声满场,但是豆瓣上却没有一篇影评讲到我心里。

这不是一部和技巧和情怀有关的片子,场面不豪华(虽然演员阵容豪华),不树个人英雄(不像All the President’s Men里面成名的两位记者),不拿新闻理想说事,它就认认真真地讲了一个非常现实的,今天美国媒体编辑部还不停不停地在发生的故事。强还原是这部片子最大的优点,选题是这部片子、以及和Boston Globe所做的这系列报道会成功的最大原因。

强还原的几个场景:

1)Marty Baron入驻Boston Globe的前一天,办公室里一边记者还在做采访,一边就欢送会-吃蛋糕-顺次发言开玩笑,所有的newsroom简直一模一样,编辑室男女比例、着装要求,桌面混乱程度等。

2)调查报道组最担心的裁员问题顺着就来。一个选题要做多久?长短都有,几个礼拜到几个月的。现在在做什么?也没有做什么。新闻业的现状一,没钱,做调查报道不能出产量的闲人是不是有存在的必要。

3)9.11发生了,所有人被要求去报道9.11。这段和整个教廷报道没有任何关系的事件,倒是体现了新闻这个行当的局限性。因为怕自己无法按时赶回来第一个拿到[独家],会被其他媒体抢走,Spotlight记者在赶飞机的出租里要求律师拖延公开法律文件。后来因为同样的原因,同时抢着发稿时间,定了新年第一周的时间限制。在这种紧迫的deadline催促下写下的稿子是不是会比等全部信源、做尽可能多的采访和研究之后再发的稿子更好呢?恐怕并不是。但这是新闻业的现状二,快节奏强竞争,出稿的时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稿子的影响力,同时,并不是你认为重要的稿子就会得到最多的资源。

4)按理说,“报了一个大新闻”,创造了极大的影响力,撼动了教皇体系,以及后来获得了普利策,对Spotlight整组来说都是一件让人自豪到不行的事,这时就应该给个大镜头说一些激励人心的话升华一下情怀,但是片子没有那么处理。片中多次提到的是,律师给过白名单、受害者组织负责人六年前就找过媒体,但是记者从未当回事。并不是首次揭露、首次知晓,潜意识中大家好像是默认了,这样的事情总是存在的。就和明知有这样事情发生却不说出来的人一样,这是一个记者哪怕看到了也不会去深究的故事。记者并没有比普通人更高尚,只是最终,他们做了职业要求他们做的事情。

5)用一位女同事的话讲,"My husband and i had a 'how many people have we met in real life' competition during it and he won by a landslide. Weird to see actual people you know portrayed in a movie, but they totally nailed the personalities." [especially Marty Baron]

选题的问题是前两天想到的。对美国社会来说,主教性侵儿童是一个有些人知道,很多人不知道的现象,记者站在巨大权力机构的对面,指责的不是一个两个,或者七十几个主教,而是直指教廷在体制上的掩护和腐败。是一个未被正视,未被重视,却不得不说的故事。这样的选题,和揭示水门事件或者烟草集团尼古丁侵害不同,最艰难的不是探入真相和反复的法律程序确认,而是说服自己的心。

多少人知道,却不会讲,因为权衡之后,社会压力和这个高大的机构所带来的实际福利,远大于把真相讲出來的小小的对自己诚实的意义,有时候甚至会产生,“如果我说了是不是背叛了什么”,“我的牺牲是不是把自己奉献给更大的意义”的心理,所以我们会赞扬Spotlight组的勇气,尽管他们只是做了他们份内的事情。

这些未被正视、未被重视,却不得不说的故事,哪里都有;站在权力机构的对面的勇气,对身陷其中的人而言,是要求太多,对做媒体的人,却应当是本职。有时候,想让真相更清楚一些,想要驯养的力量弱一些,鞭策的力量更重一些。但是如果做不到,至少就看一看好电影吧。

 3 ) 八天奥斯卡 - 实至名归的年度最佳

前言

这是八天奥斯卡系列的第六部影评,包含其他七部(均为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的影评长文可到这里浏览:http://www.douban.com/note/540784638/
----------------------------------------------------------------------------------------------------------------------------------------
<图片1>
《聚焦》的最后一幕中,迈克尔•基顿所饰演的新闻调查团队主编沃尔特•罗宾逊因为始料未及的大量受害者来电而感到不知所措。他所在的这个与电影标题同名的调查团队在当天报纸上揭发的,正是后来受到大量关注而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普利策奖的波士顿神父性骚扰幼童事件。镜头在他惊讶的表情上稍作停顿后,迅速移到他的身后。这个平常至极的摄影手法,却可能已经是全片中最具戏剧性的镜头动作了。我们随即在远处静静地观察着罗宾逊拖着飞快却沉重的步伐走向办公室。“聚焦……”正当他提起话筒准备跟被害者交流时,电影却就此戛然而止了。正当大多数观众的心情都还因为震惊和愤怒而未能平复时,导演托马斯•麦卡锡却用黑底白字告诉大家,这些让人神伤的事件不仅发生在波斯顿,还遍布着世界的各个角落。

虽然很多人不认同这个看法,但在我看来2015年确实是一个异常好的电影年。我原以为给我们带来了《爆裂鼓手》,《少年时代》,《鸟人》,以及一众其他佳片的2014年已经是一个电影大年了。但当我在脑中回顾整理十佳时却发现,2015与2014相比其实在影片质量和多样性上还要好出不少。这里面包括有《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所带来让人瞠目结舌的特效,有《奎迪》去重振拳击片的风采,有《年轻时候》诙谐地讲述新旧两代的冲突,有《机械姬》所窥视的那个让人胆寒的未来,有《45周年》缓慢安静却痛苦深刻的爱情讨论。当然,还有《原力觉醒》带我们走进那个很久之前的遥远星系再次踏上冒险之路。还有更多其他数不过来的优秀影片,使得我到今天为止依然无法为自己的2015年十佳榜好好排序。但在这个八天奥斯卡的放映之前,有一部电影的位置我是确定的。

《聚焦》,排名第一,毫无疑问。

<图片2>
今天已经是我第五次观看这部节奏平缓却又让人坐立不安的电影了。对新闻工作题材的电影有特别偏爱的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聚焦》毋庸置疑是《总统班底》后关于这个逐渐逝去的行业的最好电影。这是一部对新闻行业的情书,同时也是一出可怕的纪实故事。相信大多数观众在忐忑中看完这部电影后,除了会对教会的恶行感到愤怒,更多地会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感到恐惧。

从某种意义上说,《聚焦》就像一部没有评论声音的纪录片。它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故事背景和细节我们大多数都可以在网络或者书报上找到。而这部缺乏特殊角度的电影,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导演过分保守的表现。为什么它不像《房间》那样试着用一个新的角度介绍这个事件?我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它对于让人敬仰的传统新闻行业精确的描述让我为之动容。在那个正受到互联网冲击的二十一世纪之初,在那个每个真正新闻从业者都害怕成为无业者的岁月里,就连编辑部外的停车场都挂着硕大的AOL(美国在线)广告板。但这帮在现在看来注定要被新媒体取代的落后纸媒新闻从业者,却依然恪守着自己的原则。他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这件值得被大家知道的社会事件,他们为了搜集到更好的证据而走访众多的受害人,他们为了让报道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关注而等待最好的发布时机。再看一次前面这句话吧,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新闻团队所应该做的事啊。但《聚焦》所呈现的这种本应受人尊敬的做法,在当今社会看来却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在大众注意力日渐降低的今天,在大家都忙碌得连看完只有140字微博的时间都没有的今天,在大部分新闻媒体都仅仅关注怎么能最快把可以得到更多转发的消息发布出去而不是先去考证消息源头可信度的今天,绝大多数印刷媒体只能为了苟延残喘而选择放弃他们本该有的社会责任。也正因为这样,《聚焦》的存在才显得那么的有必要。正因为它在乎的是这个调查和报道的过程,而不是随之而来的结果,它的存在才显得那么的不可或缺。

<图片3>
我总是忍不住设想如果由普通的团队来制作《聚焦》,它最终的样子将会与现在大家看到的佳作有多么的不一样。大概不会按真实事件去安排那么多的角色吧?可能会压缩为只有两个主角,这样他们所分到的时间会更多,甚至其中一个还能有一场浪漫关系?但是《聚焦》的制作,就像电影中揭露丑闻时调查团队所采取的方法一样,以最靠近真实的形式展现在了大家面前。除了迈克尔•基顿所饰演的编辑以外,马克•鲁弗洛所饰演的雷森德兹,瑞秋•麦克亚当斯所饰演的费弗,甚至连布莱恩•德阿奇•詹姆斯所饰演的卡罗尔,均有着分量相当的上镜机会。这种与普通制作背道而驰的做法虽然让观众们看到了更写实的新闻工作情况,却也同时让演员们少了表演的机会。虽然鲁弗洛和麦克亚当斯都得到了奥斯卡的最佳配角提名,我却很难说哪位演员在这部电影中演得更好。鲁弗洛是阵容中的头牌演员,而他对雷森德兹谈吐和行为举止的模仿让我深信这位记者的真人就是这么的稀奇古怪。但除了似乎是导演兼编剧托马斯•麦卡锡为了补偿影片的平缓而加入的那一幕冲着奥斯卡而去的愤怒喊话之外,所有人的表演其实都是那么的收敛。

在我看来,比起鲁弗洛,上一年大热倒灶的“鸟人”基顿对于编辑罗宾逊的诠释,其实才是全片中最精彩的演出。虽然他这次没有获得提名来至少补偿一下上一年的意外败阵(对,我就是觉得他上一年应该赢),但他却可以说是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叙述中心。而通过这位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波士顿那种“小城市”的感觉,那种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龌龊事情的存在却坚决不能让它公之于众的排外感觉,则是电影另一个鲜明的主题。基顿的表演没有什么炫技的地方,但他却是那么的真实。无论是作为一个记者去拷问别人,还是作为土生土长波士顿本地人矛盾心情的挣扎,观众们都能从他细致的面部表情和眼神中有所体会。

<图片4>
要把平凡的新闻题材搬上大屏幕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是2015年的《真相》就是一个很好的失败例子。而要把新闻题材的电影拍得真实却又能抓住观众的心,在1976年的《总统班底》后真的就没有出现过了。但托马斯•麦卡锡这次做到了,而且他完成得如此的出色。虽然不是《狂暴之路》和《荒野猎人》这样的巨型制作,但相信没有观众会否认真挚的《聚焦》是一部甚至更加引人入胜的作品。

在这个八天奥斯卡的观影结束之后,我为2015年十佳排序的烦心估计不会有所改变。但同样不变的,则是轻松锁定最佳位置的《聚焦》依然是我心目中2015年实至名归的榜首影片。

《聚焦》,2015年实至名归的最佳电影。

 4 ) 金瓶梅与红楼梦

其实两周前我看过了《大空头》,我想过一些着眼点,但一直没有写出合适的影评。直到昨天深夜,我看完了《聚焦》,才发现不能不和《大空头》相比较。两个片子是如此类似,都是精选出了不太容易接触到职业的某一类人,或朴实或略带夸张的叙述了他们的生活。

这期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呢?两部小说都有很高的成就。《红楼梦》不用说。《金瓶梅》至少郑振铎,钱钟书等很多人都对它有极高的评价。莫言先生接受采访时说:不仅是我,所有搞文学的人对《金瓶梅》的评价都很高。那么这两本书的区别在哪里呢?毛泽东先生有一句话非常直接的点出了二者的区别: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光写黑暗,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红楼梦》就不同,写得有点希望嘛。

是啊,这就是看了《聚焦》和《大空头》之后的感觉。《聚焦》这个片子里面寄予了主创的同情和希望。

从电影角度来说,看似全是普通的对话场景,片子的镜头扎实,各种技巧非常隐藏但是严谨。主要人物非常多,但有些微的主次不同。故事线多而独立,但却非常用心的交替着慢慢引导情绪逐渐上升,直到最后的时候达成高潮,水到渠成。

有人说媒体并没有创造任何东西,而且我们也早就知道,媒体并不能改变观众,只能引导观众。那么,媒体的意义是什么呢?应该是片中总编辑最后说的:广泛的而立即的引起读者的关注。是的,一个新闻或者观点,存在每个人内心的时候,都是难以有力量的,但是媒体成为了这样的一个宣言,它宣告,知道这件事情的,不只你一个人。只有当知道别人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的时候,大多数人才敢勇敢的站起来在大众的沉默中声明自己的想法。伟大吗?是的。但伟大的前提是这种共鸣本身是好的,客观的,基于真相的共鸣。这个行业特别需要新闻工作者的良知。有幸的,在聚焦里面,他歌颂的,是一群道德自律的,诚实的,自省的,良知满满的记者,他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报纸在印刷机上,如同流水一般前行,带着聚焦组员几个月的全情投入走向了观众。是啊,正义得到了声张,我相信这是让所有的人长吁一口气的。或许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揪心和共鸣呢?难道是我们所期望的,在电影里面的美好故事,太少了?

最近正在看《娱乐至死》。里面提到当美国开通了第一条电报线路时,举国为之欢腾,但并非所有人都持乐观的态度,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这样写道:“我们满腔热情的在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是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条新闻却可能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新闻越来越有趣,但是真相却越来越少。娱乐替代了严谨,而认真的新闻精神,越来越不合时宜了。在这个早已经可以比拟亿万个电报线路的互联网中,大家需要的是如同公主得了百日咳这样有趣的新闻,而不再是需要思考的真相。那么,说出这样的真相对我们仍有价值,就是这片最伟大的现实意义。

原本我会以为最佳影片的评选是一个折衷,但我错了。这个影片确实应该是最佳影片。片子描述那个新闻严谨时代的极大的辉煌,也是那个严谨时代的华丽谢幕。用心的新闻,看的人越来越少。我们要迎来的是一个再也没有纸质媒体,到处是图像,人们都在分分钟换着口味,前一秒还是哪个明星走光,后一秒已经是某男子重婚八次,再后一秒是小狗扮成熊猫上地铁吸引眼球了。有趣吧。是啊。为什么会有种悲凉的无力感呢?许多年以后,这样的新闻工作者会越来越少,认真严肃的文字会越来越少,印刷品的时代已经谢幕,娱乐至死的年代正在全盛期,而且看不到峰回路转的时刻。

正在此刻,我屏幕的右下角出现了一张钢管舞的图片,标题是国家钢管舞开课。其实新闻内容有可能是正经的,但这标题和配图已经说明了一切。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新闻需要的是点击,真相到底值多少钱呢?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

隐忍严谨的分镜和导演 8.5
令人印象深刻的群像人物刻画 8.5
分散多条纪实线中提取集中寓意剧本 8.5
这个娱乐的年代提出严谨新闻的伟大社会价值 10

总评:8.9
强力推荐
伟大而悲凉的主题,最佳影片实至名归

 5 ) 《聚焦》: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

《聚焦Spotlight》的故事发生在2001年,那时候“911”还没有发生,《新京报》也没有创刊,尽管互联网的大潮已经袭来。作为一名在传统媒体呆过多年的“老”报人,看到这样一部讲新闻记者工作的影片,内心真是感叹不已——在纸媒已经日渐式微的今天,《聚焦》叫人重温了报纸昔日的荣光。

《聚焦Spotlight》最终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此前的金球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它两次败给了小李主演的《荒野猎人》。幸好奥斯卡的6000多个评委到底还是慧眼识珠,他们心里明白,无论小李的表演多卖力、《荒野》的景色多迷人,论故事、论剧情,还是《聚焦》更胜一筹。而作为一名在传统媒体呆过多年的“老”报人,看到这样一部讲新闻记者工作的影片,内心真是感叹不已——在纸媒已经日渐式微的今天,《聚焦》叫人重温了报纸昔日的荣光。

这张海报真大爱

《聚焦Spotlight》的故事发生2001年,那时候“911”还没有发生,《新京报》也没有创刊,尽管互联网的大潮已经袭来,但中国报业还在蓬勃上升。无数有志的文艺青年怀揣着用真实打动人心的梦想,纷纷投奔到媒体的大旗下(我亦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彼时的我们正当年轻,豪情万丈,相信可以凭自己的一枝笔“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在大洋彼岸的波士顿,也有着一群相同理想的媒体人。 “聚焦”栏目的性质大约相当于我们央视的“焦点访谈”,就是那种专给社会挑刺的新闻,它所属的《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是《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下属的一份地方性报纸,创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该报在2002年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刊发了约90篇文章揭露美国各地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并且指出:教会其实早已知情,却始终在包庇恶行。这一番锲而不舍地穷追猛打引发了全球关注,最终惊动罗马教廷,系列报道的最后一篇便是《罗马教皇接受劳主教的辞呈》。本片正是改编自BG这一组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超长报道。 性侵儿童这个主题一直电影青睐的题材,比如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韩国片《素媛》和《熔炉》。就是讲教会内部性丑闻的也不乏先例,例如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已故的菲利普•霍夫曼合作的《虐童疑云》,还有西班牙大导演阿莫多瓦带有自传性质的《不良教育》——阿导不惜在片中自曝童年曾受神父侵犯的经历。但也正因为此,这个内容也很容易被拍“烂”,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过度煽情的窠臼,何况是非对错一目了然,观众在走进影院之前都已经站好了队,除了再次激起人们心中的义愤,电影还能做什么?

有好几段在走廊里穿行的戏,记者的工作就是在漫长的行进之后寻找到出口吧

“聚焦”栏目14年前爆出的丑闻相当震撼:仅波士顿地区涉案的神职人员就高达271人,有的连续作案已经长达30年。这样惊人的故事,影片却处理得极为冷静和克制,没有歇斯底里地哭诉,没有正义天使般的记者,也没有唇枪舌战的辩论和对峙,有的只是媒体人埋头工作的日常点滴。平淡的叙事消解了戏剧冲突,使整个作品呈现出纪录片般朴实的风格。 电影开头,BG编辑部集体欢送老总编离开。大家开玩笑,吃蛋糕,然后镜头随着“聚焦”小组的萨夏和马特一路穿行回办公室。马特无意中提到自己吃不下蛋糕,因为那会让人心情低落。为什么低落?这里面有深意。影片中充满了这样看似不经意却意味深长的台词和细节。关于新总编的消息在办公室里流传:听说他是个难缠的人,听说他在迈阿密裁掉了15%的人。显然在美国的市场环境下,互联网的冲击更快地到来,对BG这种地方报纸而言,打击是多重的:读者数量日益下降,出色的骨干都被上面的老大NYT抽走了,留下来的人还要面对一天紧似一天的裁员压力(数年后的2013年,NYT最终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将BG出售。要知道1993年时,它可是以11亿美元把BG买进来的,还创下了当时报纸收购的最高纪录。20年风水轮流转,纸媒衰落的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不久,新总编马蒂•巴伦走马上任。和BG大部分采编人员都是本地出身不同,这位内敛沉默的媒体人此前甚至没有到过波士顿(“聚焦四人组”私下里揶揄:或许该送他一份波士顿地图)。但上任第一天,巴伦就展现了强大的工作魄力:不仅恢复了上午十点半的谈版会,而且丢给“聚焦”一个新任务——去跟踪一篇专栏文章里提到的神父性侵儿童的案件。这场谈版会的戏前后仅2分多钟,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在普通观众眼里,这不过是一次略为沉闷的工作会议,但有过切身经历的人方能体会到波澜不惊之下涌动的暗流,每一句话都是重重伏笔,看得人惊心动魄,如同《红楼梦》里那些暗藏玄机的对白。

《聚焦》有很多戏份都是室内的会议戏,各种走位和调度其实都有讲究

借助巴伦的追问,观众了解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波士顿,性侵案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早在1976年就有受害人报案,警方、教会、律师都已经知情,甚至还有受害人组织和良知律师向报社投书揭发,BG自己也做过几篇不痛不痒的报道。可是,却没有人站出来制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明显的事实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遗忘了、掩盖了,施暴的牧师仍然被派往不同的地区任职,导致恶行一再发生。直到有一天,有人终于狠下决心把那些散落的碎片连缀起来,人们才突然发现,真相竟是那样可怕。 “如果养育一个孩子靠得是整个村庄的支持,那毁掉一个孩子整个村庄也脱不了干系。”影片借律师加拉贝迪安的口开掘出“控诉和揭露”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整个事件不单是少数人的个体犯罪,如此大规模的罪行完全是体制包庇和纵容的恶果。但是,在一个有着深厚天主教传统的城市,一听说要与教会为敌,所有人都望而却步,只有巴伦,以及亚美尼亚裔律师加拉贝迪安这种外来者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揭开丑闻的盖子。 站在商业电影的角度,无疑是《熔炉》之类的作品更通俗易懂,丑陋可怖的校长和柔弱无助的聋哑孩子,这样鲜明的对比太容易引发汹涌的同情。但本片中,主导整个调查巴伦和“聚焦”组长罗比永远都沉着而冷峻,话语中听不到丝毫维护正义的激昂,参与调查的记者几次义愤地想要公布牧师名单,都被他们按下了。因为他们深深明白要对整个体系进行问责,而不能针对单个施暴者做出批判,一旦公众把目光停留在个人身上,那么案件很有可能就像过去一样大事化小:教会出来顺应民意对犯罪的牧师加以谴责,摇身一变成为关心教民、替天行道的好机构,最多只承担约束不力的责任,顺利逃脱惩罚。如巴伦指出的那样,把板子打在个体身上,不能促成根本性的改变,唯有对整个体制发难,才可铲除罪行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BG性侵案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标题选择了《教会包庇牧师多年》,而不是“70名神父涉及性侵”。 相较于韩国电影人的感性,美国电影人对性侵案不止于煽情和煽动,而是提供了理性层面上的反思。面对一个顽固的封闭系统(教会),一个麻木的熟人社会(波士顿),《聚焦》给予了手术刀般的剖析,也成就了一部教科书级别的电影。

 6 ) 如何拒绝上帝之手——北美新片《聚焦》漫谈

如何拒绝上帝之手 《聚焦》自从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无论是在柳赖德,还是多伦多电影节的展映,都获得了无数业界的好评和观众的赞誉,凭借多伦多人民选择奖第三位的成绩,众人都更加期待该片可以在颁奖季走的更远。11月份,观众们终于可以在北美的影院里,见到该片了。多伦多市区影院里,周二下午三点档奇迹般的满场,像很多影迷描述的一样,即便不是电影节,无论身至哪个影院,映片结束后常常伴有掌声。 <图片2> 近年来,很多这样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不乏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主题深刻、人物演绎到位,外加讲故事手法精彩。所以,时常会令人分辨不清,让观众们深感认同的,是更偏向事实本身,还是影片主体。上个月的《间谍之桥》,借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手,汤姆.汉克斯的口,为人们带来了一段深沉的过往。影片历史悲歌一样的表达方式,让人们再次领略到了,一个男人,肩扛责任,战胜一切的故事。相信一定程度上,是斯皮尔伯格的处理、科恩兄弟的编剧、还有摄影与剪辑等等,令这个主旋律的故事,脱离了固有的枷锁,以自我调侃的姿态,更加自信的出现在观众面前。 相比之下,《聚焦》则是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可否认,该片的背景事实,就足已震撼人心。故事来源于《波士顿环球报》一篇荣获“普利策奖”的新闻,揭露了美国天主教会神职人员——神父,一系列猖獗的对贫寒家庭男童,进行性侵的案件。现实中,从2002年1月6日起,到同年底的12月14日,《波士顿环球报》持续报道了近90起受害者家庭的故事。之后引发了全球广泛的对同类案件的调查与报道,最后连罗马教皇也要做出行动,不再沉默包庇相关的神职人员。 这样的人神共愤的故事,在观众们买票走近影院之时,就已经手持赞同票。如何不卖弄的讲故事,不利用别人的伤疤,制造自己的关注度,影片要拿捏的尺度和分寸非常关键。有评论认为该片继承了1976年《总统班底》的风格,找到了一种丰富、吸引人却又平实的方式来刻画记者的基础工作,通过档案柜和复印机传达出这样的触感。这就是该片,如何讲述平凡人的不平凡,进而得到更多平凡大众认可的原因。 影片中,全然不见任何英雄式人物的刻画与表现,没有悲惨的煽情,更多的是人们真实的隐藏和羞愧的心理情绪。故事开始于2001年,在繁忙的波士顿环球报社里,众人欢送前老板之余,迎来了由:列维·施瑞博尔 饰演的马蒂.巴戎(Marty Baron),刚刚上任的他,就想借助聚焦新闻调查小组(Spotlight),挖掘一条神父性侵新闻背后的故事。 这位新老板,用谨慎谦虚的态度,在极其冷静的表情下,讲出了该工作项目。就像在布置平常的新闻专题一样沉着,看不到任何张扬的野心或激进的正义。相信他笃定的要追查这件事,不光是因为他曾在纽约时报工作,而是他认为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记者和媒体的使命和任务,应该是一样的,只是做事方式不同。 马蒂·巴戎就像在波士顿这片平静的土地上,轻轻的抛下了一颗种子。由迈克尔·基顿饰演的调查组长:Robbie Robinson,带领着三名调查记者,萨莎(Sacha Pfeiffer)、迈克(Mike Rezendes)、马特(Matt Carroll),分别由:瑞秋·麦克亚当斯、马克·鲁法洛、布莱恩.达西.詹姆斯饰演。四人小组开始了一系列,长期的调查工作,要想翻动这块冻土,每个人都要深入黑暗的泥土里,扎根其中,仅仅的抓住微弱的线索,一点点的将根系扩散,直到枝芽破土而出的那一天,他们的一切努力,才会被公众看到,用他们的成果,净化这片混沌污浊的大地,让新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滋生。让那些埋藏在人们心里的阴影,可以在阳光下释然,也让更多的孩子,可以像树木一样在阳光下,度过童年。 该片剧本曾一度被认为是没有被拍摄的好作品之一。而这样的脚本,除非是大制作,大导演,也许也没人敢轻易碰触。这次由在业界有着多重身份:演员、编剧、导演和制作人的托马斯·麦卡锡 自编自导,在近年来的电影主题偏执化、灰暗化的铺垫下,真实故事改编成为了更有说服力的基础。而他对影片没有过度艺术化的处理,更好的掌控了各位演员间的平衡,剧情与对白的火候恰到好处的拿捏,让这部影片随着线索的铺设,一步一步带领观众,不知疲累地走到了终点。而回想全片,脑海充斥的,是大量的人物对话,眼神和忙碌的身影,一场无比真实的案件调查经过,不需要故弄玄虚的情节,只需要真相被一点一点地剥开,每一层外壳的瓦解,显露出的内核,都足已令观众更加神经紧绷,目不转睛的等待,见证真相公之于众的瞬间。 正是因为这样,影片没有被过多拍摄技术包裹,十分诚意的重现当年的环境和人物白描。复古的台式电脑、翻盖手机、用烂的横格本,影片扑面而来的朴素感,令人感觉一时间回到了2000年前后。而影片中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还是新闻战线上的工作者。这令影片中四位小组成员的主演们,有了丰富生动的参考资料。 他们的人物演绎,有了准绳,在真实可信的限度中,尽可能的发挥想象力。同真实人物神似,是他们的首要标准。工作中的坐立行、如何讲话,表现喜怒哀乐,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参考系。四位性格迥异的小组成员,由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的萨莎,是成员中唯一的女性。采访中瑞秋说,在与萨莎聊天时,她感受到,萨莎从未把自己当作与其他成员不同的女性记者,而是作为同等的小组成员,一起分担工作的重压,尽自己的全力去调查。她主要的工作是与受害者进行交淡,安抚并收集他们的故事。她的那句:“我在这,是因为我真的关心。”,打动了那些对媒体失望的年轻人。 由马克·鲁法洛饰演的迈克,有着更加激进的态度,在听到这项目之初,就充满干劲儿,摩拳擦掌。似乎马克·鲁法洛总在演绎一些,脾气有些暴躁,做事情不在乎小节的人物。而他时常的小动作,永远的穷追不舍,最终打动了由斯坦利·图齐饰演律师:米切尔,一位多年来接受了多位受害者的委托,一个人默默与教会抗争,维护受害者权益的资深律师。 由布莱恩.达西.詹姆斯饰演的马特,是个扎实的案头工作者,当他发现涉案的神父中,有一位就住在自己家的街区,他不由得从外围的调查记者,陷入到了潜在受害者的角色,请求组长可以尽早曝光新闻,作为家长的他,希望守护好自己的孩子与家庭,这个角色纠结又充满真实感。 最后由迈克尔·基顿饰演的组长:沃尔特,作为领导,从始至终贯彻着调查到底的精神。对于为教会一方辩护的知名律师,他几次寻找突破口,最终那段慷慨激昂的宣战威胁:“一个关于神父猥亵儿童的故事,一个关于律师如何协助教会,包庇神职人员的故事,究竟写哪一个,因为最终他一定会挑一个写。”,令律师最终妥协,交出了多达45位之多的辩护清单,不过沃尔特也反被将了一军。 调查在经历了突然的9.11事件之后,被迫暂停,冲突表现在组长沃尔特与迈克的争执中,迈克拿到法院隐藏的受害者信件时,他觉得实证在手,不应该再沉默。而组长沃尔特则坚持等到新年过后,要有足够多的案例证据,将整个关联的体系推翻,才可以着手刊登,这一点他强调了两次。因为他不想再像多年前一样,一篇几十个神父猥亵儿童的报道,静静地被刊登,然后被教会定义为少数人的行为,之后被大众逐渐遗忘,没有产生任何的作用。他的一切愤怒都是真实合理的,有自责,有弥补,也有坚持。 影片中的四位核心小组成员、外围的两位领导与两位律师,让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层叠有序,相互之间体现着报社内部的平衡,外部的压力与支持共存。个人的困境与迷茫、人物之间的冲突,令影片没有用正义的言辞去衬托他们的形象,他们的行为本身,就为他们证实了自我。 故事结束在报道发布的第二天,周末的上午,萨莎和马特一如平日,早早来到了办公室,随后组长沃尔特和迈克到来,被前台告知,今天有空的人都去你们小组帮忙了,原来从一早开始,热线电话就没有停过。沃尔特和迈克带着跟观众一样的视角,难掩激动的情绪,随着迈克被马特叫住,让他接听自己座位上的电话后,沃尔特也走近了自己的办公室,默默的接起了电话,说出了那句:“你好,聚焦小组。”,全片点题结束。 现实中,持续了近一年的调查,压缩在两个小时的影片里,没有人质疑他们的动机,因为这案件太沉重,是看不到既得利益的项目。更没有人相信他们真的能撬动这块石板,最终在这片平静的土壤里,掀起平地惊雷。他们没有任何的超人能力,就是靠着馆藏资料、无数的电话回访、约见被害者、与利益集团僵持,最终找到了突破口,可谓是没有顽石,只有坚持信念的执笔。 影片中的小组成员,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记者,更是作为父母与社会人。在西方,宗教与社会本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每个周末去教堂里寻求安慰的人们,如何审视代替上帝之手的神职人员,如何拒绝与抵御,这些以上帝之名,亵渎孩童的魔鬼行径。这是他们在这篇报道之后,在这部影片之后,需要去坚定的立场。 当年这颗石子的抛出,引起了无限波澜,遍及世界。令人们在渴求上帝之手的同时,也在心中埋下了假借神职,实际龌龊的潜在可能。这样的事实,不忍面对也要接受,影片不仅仅是为了重现这个故事,表彰这几位记者,更多的是唤起社会人的责任心,在揭露残忍真相的同时,带给人们以希望。影片中的数字从9到13,从20多到45,从70到最后的90,每一次随着调查而来的数量增加,都令人震动。如同约翰·斯拉特里饰演的编辑本·布莱德里(Ben Bradlee Jr.)说的:“如果是这样的数量,人们一定是知道的。”,而记者迈克回答到:“也许,人们就是知道的。”,画外音是人们自己选择了隐藏与沉默。正是因为他们的推动,人们才有了途径,敢于在神圣的领域,指出黑暗的存在。 今年同样在多伦多展映的《真相》,也取自新闻题材,由凯特·布兰切特和罗伯特·雷德福联袂演绎了一段电视媒体人的“父女情义”。故事改编自2004年,丹·拉瑟关于小布什在越战期间享受特殊待遇的报道,事后被怀疑部分参考文件涉嫌伪造,这让内容编辑玛丽·梅普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影片中罗伯特·雷德福饰演的新闻主播,和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栏目编辑,不仅仅是工作上的老搭档,更是如同父女与师生般的情谊。最后导致丹的主播生涯结束,退休隐去,而玛丽也面临伪造证据、诬陷政治人物的控告。现实一发不可收拾,残酷的不听任何解释,只有清者自清,勇于承担的自我。 而《聚焦》没有刻意走渲染人物情感的道路,选择了客观呈现人物的状态,每个人都是无比的专注,一丝不苟,用大量严谨的事实陈述和访问对话,来呈现每个人面临的心里重压和坚定内心,就这样一步一步迎来胜利的曙光。很久以前,宗教曾经衍生了大量的艺术,而如今的艺术形式——电影,反而用来揭露宗教的阴暗面,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我治愈。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同自我的恐惧斗争,如今也是一样,无论是否信仰宗教,我们的恐惧来源都是相同的,不同的信仰,给了我们不同的面对方式。不禁令人想起,《出埃及记》中,摩西在红海前,面对众人的那句:“请大家相互扶持,牵着同伴,我们一定可以跨过海面,到达彼岸。”。上帝之手,也许就在你身边。 <图片1> 2015年11月23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短评

这个时代,宗教似乎变得越来越虚伪愚蠢,自由媒体的力量却无孔不入!作为一部披露天主教性丑闻传记片把控着类似惊悚片的速度节奏,条理清晰、丝丝入扣、严密工整,完美还原了一场媒体人的报道征途。如此优秀剧本下一众大牌的群戏互动更是精彩异常!【这完全就是冲着奥斯卡来的嘛~

4分钟前
  • 推荐

一部非常沉稳扎实的investigative thriller,再现聚焦报道组调查大批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丑闻的攻坚过程,原报道曾获普利策奖,电影也如厚重的纪实文学,抽丝剥茧,丝丝入扣。基顿、鲁弗洛不动声色展露极高表演水准,麦克亚当斯状态也不错,片很有奥斯卡相。基顿在办公室尽头接电话一声喂聚焦,收尾太棒

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奥斯卡最佳影片你好!(从第一篇的影评开始我就预测它拿奖,非常值得!)

11分钟前
  • 常在我心
  • 力荐

作为一个前记者,看完这种电影真是感慨万千啊……如果不能坚持新闻理想,倒也不必把选择悲情化。做记者本身就要有一点理想主义才行,因为是你主动选择了那个桅杆上的瞭望哨作为岗位。只可惜我们受到的教育和现实完全是拧巴的……电影本身非常棒!尤其是演员的集体表演!

15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住在波士顿看这片感觉真是……全场白人老头老太最后鼓掌认真得不行。BP强力选手水平

17分钟前
  • 快乐就这么简单
  • 推荐

“怎么忍心拒绝上帝?” 各方面都很稳重,碍于太政治和工整,题材也不新鲜,赞赏却不心水。这样的震撼更多来自真实事件本身,作为电影其实没有到8.9分这么好,更像是给纪录片习惯打高分一样。

1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的最大热门,不仅三观正,片子的完成度也非常高!片子的拍法和这群新闻人很像,客观冷静理性,干净利落不煽情,剧本是非常传统的类型片叙事套路,既扎实又踏实,剧组的团队精神就像精彩的群戏表演,没有任何主创抢风头,凝聚到一起却力量十足,让人敬畏。★★★★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国内记者看来更像是一曲纸媒悲歌,近年国内调查新闻环境每况愈下,传统名牌报纸、电视调查栏目纷纷衰落,不仅仅是舆论环境持续收紧,未被政治打败的,也被资本击垮了。对我们而言,这是一部屠龙之技的鸡血片。

22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唯冷峻克制的表达,更具“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效果。

26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8分钟前
  • Zou Sir
  • 推荐

movies that make you want to make movies

29分钟前
  • 瓦铃铛
  • 力荐

高三那年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新闻理想填报了志愿,现在我在党委宣传部写新闻稿。

30分钟前
  • 小白兔🐰
  • 力荐

整部电影就像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本身,陈述来龙去脉,介绍人物,寻找证据,解决难点。冷静又条理清晰,据说对真实的记者办公和生活环境还原得也很贴切(没有人在办公室里大呼小叫...)。当然为了保持这种基调,新闻本身的故事性就被削弱了,记者本身的性格也无法深刻塑造

3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有点像“撞车”,都是群戏电影,每个人都有精湛发挥。聚焦天主教性侵丑闻,凌厉割喉的步步求证。电影最成功的是将亵童和性向做出切割,指出这是教会这一全世界最藏污纳垢组织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丑恶,看完会让人失去对宗教的所有敬畏。

3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本来想打四星。然后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题材让韩国人拍…”不由得虎躯一震,赶紧改成五星。

38分钟前
  • 卢十四
  • 力荐

摒除所有抓马和猎奇,以极度冷静克制的表述抵消偏见和煽情,暗中积聚能量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如一篇扎实负责的新闻报导,将判断和情绪的释放留给观众,坚持写实的态度令人敬佩。结尾字幕更鼓励关注调查记者并请受害者发声,报道结束而思考不止,这不正是新闻的意义所在吗?

39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事件的真实性震撼人心!对系统的拷问,对记者工作的刻画(比较更戏剧性的Newsroom),对事件进展本身的关注而不是沉溺于廉价的抒情,对几位主要记者不同角度不同态度的有节制的描绘,都为此类社会传记剧情片的最高标准做出了表率。不断询问something bigger,我想这该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终极责任。

43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没有猪队友,没有渣Boss,没有性生活。不得不说美国梦真的可以洗脑,每每洗毕都感觉自己也香喷喷的。

45分钟前
  • 内个死猴子
  • 推荐

紧张精彩的行业片,节奏也不错,而且该煽情的时候也有煽情。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完成度很高,剧本好,节奏好,表演好,调度好,啥都好,独缺惊喜。

4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