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9/11

HD

主演:本·阿弗莱克,斯蒂夫·旺达,乔治·W· 布什,詹姆斯·贝克三世,理查德·盖法特,Tom Daschle,杰弗里·图宾,阿尔·戈尔,康多莉扎·赖斯,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萨达姆·侯赛因,乔治·布什,瑞奇·马丁,拜伦·多根,奥萨马·本·拉登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华氏9/11 剧照 NO.1华氏9/11 剧照 NO.2华氏9/11 剧照 NO.3华氏9/11 剧照 NO.4华氏9/11 剧照 NO.5华氏9/11 剧照 NO.6华氏9/11 剧照 NO.13华氏9/11 剧照 NO.14华氏9/11 剧照 NO.15华氏9/11 剧照 NO.16华氏9/11 剧照 NO.17华氏9/11 剧照 NO.18华氏9/11 剧照 NO.19华氏9/1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华氏9/1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部记述伊拉克战争前后美国情势的纪录片。美国因何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为何乐于卷入战争?乔治布什的政策与9•11事件的爆发有何联系?而他和本•拉登之间关系怎样演变至宿敌?片中用真实的历史场景,从某个侧面提供了一种解读方式。  除了关注美国国内,镜头也对准了伊拉克战场。厌倦了战争的美国士兵、被耻笑的伊拉克俘虏、饱受战乱之苦的当地人民,人人都在这场战争遭受着不同的痛苦和煎熬。美军家中的善良母亲,准备去前线服役的热血青年,都对布什的政策、对伊拉克战争,开始沉重的思考。关键协议火箭科学我不是杀手神骑好兄弟大雪怪水晶之恋我的秘密室友2020无情钢铁新娘回来吧大叔历少的心尖宠别西卜二胎永不退缩3丁香斯文败类荒岛168小时永远之永恒水平线边缘故事西安事变爱之咒:黑色婚礼暴力罗曼史再生记这是南瓜大王哦! 查理·布朗!何人生还深海圆疑1998良医 第五季排球女将K歌情人逆天战纪时尚CEO的破格人生我是外星人挪威儿童杯足球赛金星怪兽爱之情照德云社张九南高九成相声专场北京站奈娃家族的上学日记棋盘上的向日葵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六季丽芙和玛蒂第一季海扁王七大罪:愤怒的审判七年之痒1987

 长篇影评

 1 ) 受震动

受震动。

不怕“行家”笑话,首先是被战争的残酷震动,无论是给美国人还是伊拉克人带来的灾难,都让我感到战争的可怕,和平安宁的可贵。记得台湾“大选”前一直认为阿扁当选就是战争,据说青岛又处在台湾报复的范围之内,当时女儿还没有出生,对战争的恐惧一直在心里,一次和久未谋面的外地朋友一起喝得多了些,说出了自己的恐惧,记得当时朋友的神情很怪,或许是奇怪我对战争爆发的肯定,或许是奇怪我对战争的恐惧。总之事后自己想起来,觉得真是喝多了误事,不该说的。但是恐惧是一直有的。现在看到女儿如此可爱,对和平安宁更加珍惜。已经发现自己的一些变化了,自从有了女儿以后,确实安分了很多,对稳定生活的渴望比以前多多了,也许这就是人“老实”了,或者,老了。

再说片子。其次是感动于美国人对宗教的虔诚。身边见到的不管信什么教的人,总是不自觉地对他们有一种不是很尊敬的看法:这些都是在生活中经受了挫折的人,是在寻求精神寄托和支柱,而有能力的人是不会寄托在那些东西上面的。现在不这么想了。当我看到9.11当天坐在路边的一对夫妻,垂首相对,我忽然明白他们是在祈祷。那一刻我好像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心情,我羡慕他们可以祈祷。

 2 ) 「纪录片」真的能够承受摩尔带给他的功能吗?

关于事实本身让人不适的地方本身已经被摩尔表达得够多:选举舞弊、政治与商业利益勾连、不同的利益集团勾连、对不相关的伊拉克巴格达平民的打击、儿童的、少女的、士兵的身体、政客的变幻与庆祝。每个人甚至都没有在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从政客、商人、甚至是导演摩尔仿佛都有自己的计划。

单作为一个想要清楚一些的观看者,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太累了,要不断地撇开那些摩尔强力影响的情感因素,对每个镜头的有意拼接,每句自带讽刺的解说词,甚至是「独具匠心」的背景音乐,都是对我观看的一种干扰。这个「纪录片」所传达出来的愤怒、嘲讽和阴谋感也许会使某一些观看的人,对某些事情得到最终的、彻底的失望。一切都太没意思了,一切都太奸诈了,所以,是不是要hold yourself together,独善其身,别再被那些孙子骗了,或者让我们跟着摩尔呐喊,呼喊出来一个美丽新世界?

这部片子是为了什么?这种具有事实拼接的纪录片能够带来的愤怒无疑是更加真实、更加剧烈、也更加无力的,而这些强烈而无望的情绪的输出,足够让一些人对这个世界极度失望。

成年之后,你以为自己正在荒诞剧的中央,有人笃信宗教、有人笃信金钱、有人笃信自己正在奉献给国家,成年人的游戏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高级版的阴谋地狱,你置身于其间,要提醒自己离18岁已经很远了,你应该也在这个欺骗与愚弄规则中来去自如并且理解这一切。

所以,「纪录片」 真的能够承受摩尔带给他的功能吗?或者摩尔应该这样做吗?「华氏911」应该被冠以「纪录片」的名号吗?

我在观看的时候,看到「人偶化」的布什、商人、议员、普通士兵、「烈士」家属,产生了一种动漫人偶感的同时,产生了一种恐怖谷效应,可能是因为我不敢想象事实如此,可能是我在看到人偶化和现实真是的对接之后感到胆寒吧。

 3 ) 源于政治,服务政治

    《华氏911》是一份政治作业,我这样看它。至于这份作业是交给了谁,是民主党的上层领导?是共和党的布什政府?还是身为平民,只能作为看客的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答案其实谁心里都清楚。
    《华氏911》也是一枚砝码,是压在党派竞争这座天平上的砝码。因为我们无论如何也逃避不了这样一个现实:导演麦肯摩尔是民主党的一分子。可在美国,这样的在中国可能会被认为是不良的竞争却是被认可甚至是吹捧的。因为什么?因为民众的眼睛不够雪亮,也因为在这样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用事实说话”的力量实在是不容小觑的。所以美国人民乃至嘎纳电影节的众位评委都为这部纪录片振臂高呼,慢慢地,摩尔的民主党人身份自然被湮没在了一浪又一浪的赞叹的呼声中,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事实,是总统,而不是两党相争的那档子事了。这就是我想要说的问题了,摩尔的《华氏911》在自由、真实的背后其实也是充满了政治的倾向性,它是为政治服务的产物。
    先说这部纪录片本身,片名《华氏911》,取材自经典的科幻小说《华氏451》,在那部小说描述的未来世界里,统治者通过焚烧书籍来使人们无法思考,而华氏451则是书本燃烧的温度。摩尔这样给电影取名,必定是想要联系911事件对布市政府展开一番猛烈的抨击,事实的确如此。在影片里摩尔调用了大量资料,对布什的批判就如连珠炮一般。先是揭露布什在选举中的舞弊行为,紧接着讽刺了布什执政时的玩忽职守、对911事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披露这背后的原因,他和沙特人的特殊利益关系,为何要发动伊拉克战争,发动战争带来的后果。一个个骇人听闻的背后事实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观众披露出来,如此一来,想必即使是铁树也要被吹得开了花了。观众一定会是满心充满了震惊和对布什政府的愤恨,而有些人相信还会义无反顾地要去加入民主党。其实这,也就是《华氏911》的最终意义了。
    我想说的是,《华氏911》可是一份政治作业,缺乏冷静的头脑则会很容易被它所迷惑,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件政治作品也许无甚稀奇呢!
    让我们从电影中的“事实”说起,大概观众最感兴趣的问题便是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纪录片中那些被披露出来的“事实” 是如何被摩尔搞到手的。若是我们天真地以为这一切都是以摩尔一人之力去发掘、捕捉到的,那么我们实在是可以相信被撞倒的市贸大厦可以自己再长出来了!其实透过这些材料的披露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两个党派之间的竞争是多么地激烈。这些资料是为了拍摄这部电影而去收集的吗?显然不是,让我们看看片中出现的布什开车和工作的镜头,那个时候的布什哪里是什么总统,还只有二十多岁,而如今这些影像资料在民主党人的手下被披露出来,显然可以看出民主党对共和党的监视是早已经开始,而从未停止过的。这里面要参与进去多少特工我们无从知道,但起码我们看到,一位总统,在你和总统这个职位还八竿子打不着的时候也许就被盯上了,那些人随时都在收集你的“小辫子”,他们可是深刻地理解了“人无完人”的精辟理论,他们想:只要总统是个人,我就能挖掘出你不光彩的历史。而相信,共和党的诸位也一定是知道“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的道理的,将来某个时候若是轮到了民主党内某人走马上任,说不定又会有哪位“充满正义感”的导演会拍出一部《华氏10.11》呢!
    仔细看看电影,里面的“事实资料”却是未必属实的。电影对许多官员进行了采访,我们不能说那些官员说的是谎话,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每一句都是爆料而轻易地全部相信。因为那些官员本身就是有倾向性的,他们若不是支持摩尔的观点,又怎么会站出来说话呢?导演把这些分开来看只具有极小的倾向性的言论布置在影片中,巧妙地使人们把焦点聚集在爆料上,而忽略了里边的政治把戏,真是高明。
    另外,我不得不说影片中的某些事实本身只能算是相对事实。因为有些事实本身是没有什么颜色的,而我们的导演,却又一次给它们上了色。片中那个片断,持续不断地记录了布什在一次发表讲话前一分钟的坐姿,表情。常人相信都会那样,但是导演把它强调出来,不就是要告诉人们布什是个没内涵,缺教养的人吗?而影片中剪接出来的数句布什说的“伊拉克”、“杀伤性武器”也是一种虚夸。因为我们听到的只是“伊拉克”,我们不知道不是说这三个词的时候是在讲什么,而导演告诉我们了:他说那三个词的时候是在表示要打伊拉克。这,又是摩尔的一个高招。
    试问哪个总统能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有做过什么暗箱操作呢?在美国这个经济社会,相信没有那样的“傻子”,谁不想给自己捞点钱呢?即使他本人不想,他所在的党派也不想吗?虽然我也痛恨小布什,没有对911事件作及时的处理、发动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带去了苦难,但我也理解小布什。美国以前又何尝经过那样的恐怖袭击呢?对于一个刚刚上任一年的总统来说,能不手足无措吗?不发动伊拉克战争,钱又从哪来呢?虽然这是个卑鄙的理由。但是就算是换了民主党的总统,他们也未必就不会作这样的事呢,因为,金钱至上。
    这样说来,好似我是一直在为小布什申辩了,其实也不然,我承认这部电影的成功,但只是也关注它璀璨的背后所掩藏的阴影。
    从电影拍摄手法来说,这部纪录片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揉合了大量的新闻录像,实地拍摄,资料取证,当事人采访以及从未披露过的真实影像资料,构架非常地系统,详细。对于我们学习新闻的人来说自然是一部楷模作品。
    从内容上来说呢,摩尔故意弱化了他民主党人的身份,只是以一个电影导演,一个普通美国民众的身份,来揭露那些布什政府不为人知的密情。通篇都与美国大众为伍,自然博得了美国民众的欢心。这种把布什政府推向敌人一方,自己则和大众站在一起的做法实在高明。我记得电影最后一句话,摩尔先引用了布什的一句话:“他以为他在玩弄我们,但我们是不会上当的”,然后意味深长地附加了一句:“这一次,我们的意见终于一致了”,难怪我要说摩尔高明了,这一招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功夫果然十分奏效。只是在所有人都欣欣然地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又有谁想过,摩尔最关注的,究竟是美国人民的利益,还是自己所在的民主党的利益呢?呵呵,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许下面我要播报的一条新闻会给我们一个答案呢!
    那就是:
    导演麦肯摩尔将于08年美国总统竞选之年推出新纪录片《华氏911 1/2》。
看看,又要交作业了!

 4 ) 评纪录片《华氏911》(Fahrenheit 9/11)


本片从2000年的大选争议说起,罗列了使共和党人布什执政的几个非比寻常的关系,上任后,作为总统的布什只考虑休假和如何作秀。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外国袭击,美国民众经历了惨痛的时刻。
然而袭击发生后,白宫却不顾专业部门的意见,帮助拉登家族成员和一些阿拉伯人离开美国,甚至阻碍独立调查,纪录片在此引申出拉登家族与布什家族长期的利益关系,以及布什家族背后的石油利益和副总统切尼背后的国防建设利益与沙特阿拉伯的瓜葛。
当时的调查人员表示,布什政府在未发现证据的情况下试图胁迫其证明伊拉克对恐怖袭击的作用,同时对反击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消极对付,引申出在美国协助阿富汗推翻塔利班后,副总统切尼与阿富汗新任领导人可能存在的利益关系。
美国人忧于安全的程度大为提升,有关民权、和平、环保等政治声音相对被忽视,而为了安全和稳定,人们有时会选择放弃部分权利。曾经忽略911袭击威胁、错失防范良机的司法部长却提出了“爱国者法案”,法案对“恐怖分子”的定义模糊,扩大行政权限,侵犯公民权利,而国会议员在没有阅读的情况下通过了法案。
布什近似宣传地强调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塑造个人强硬的形象,而外来威胁从来就是人类族群凝聚在“领袖”周围的力量,公众感受到安全的必要性,理性思考能力减退,利用民众的恐惧,布什牵强地将伊拉克统治者萨达姆与国家安全威胁联系起来,并获得支持。2003年3月,美国以当时没有查实、至今尚未发现的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理由,入侵了这个与911袭击无关的主权国家,大量无辜的伊拉克平民伤亡。在他轻易地宣布“任务完成”后,美军却陷入泥潭。为增加兵源,军队招募贫困者的孩子和失业人员参军,而众议院内仅有一位议员的孩子在海外服役。
美国最后没有发现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布什政府用谎言将美军与伊拉克人置于相互厌恶和为生存而杀戮的境地,对待军人服务国家的回馈言行不一,削减了退伍军人和留守士兵甚至作出巨大牺牲的伤残人员的待遇。不必要的战争引发伊拉克人的反美情绪,导致更多恐怖分子出现;战争同时也创造着各类商机,与布什和切尼有关联的企业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取得了这些商机。
纪录片更像是对当届政府的控诉,这位“有些激进和对政治极其感兴趣”的导演通过本片指控布什领导层和共和党官员将个人经济利益凌驾于国家安全利益之上。
纪录片利用各类表现手法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例如,布什听闻911事件时的表情及旁白,喜剧感十足的配乐,运用切换镜头在布什轻松的演说口吻与战争中血腥的场面之间进行对比,结尾反战母亲的声音等,这些手法能够令人信服或者不安,使观众意识到:也许决策者欠美国和伊拉克民众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者应当承担责任。
但是,本片在铺陈事实的同时,充满了大量推测,尽管推测大多不乏合理,但论证性欠缺,部分逻辑性不强,作为纪录片,仅仅靠推进观众情绪来说明主旨是不够的。

 5 ) 扫盲

“在原理上,战争的原因总是为了掩盖社会里迫切的需求救喊声,这场战争是执政阶层用来对付他们自己的人民的,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要赢亚洲或东亚,而是为了保护现有的社会制度。”
美国,并不是如他们自吹的那样是代表正义,自由,民主的国家。摩尔让我们见证了一场政府台前幕后热闹的政治悲喜剧。当权者的闹剧其实编排并不精细,甚至可以说是拙劣。
同时也能看出,正应了那句民主制度也许不能产生最好的结果,但一定不会产生最坏的结果。
人家有监督自由,有言论自由。总有着摩尔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能挺身而出,不为别的,就为说真话。
也许说真话并无助于改变已经造成的不好的现实,但其扫盲的力量绝对是震撼人心的。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敢说真话,愿思考,才不会轻易被那谁谁的谎言麻痹,煽动。

 6 ) 我爱Michael Moore

不多说了,此人十分适合拍这种片子,拍一辈子都没问题,千万别转风格,要不然就浪费了。
这几天接连看了Stealing America:vote by vote, 638 ways to kill Casto,以及华氏911,可以想见,我现在最大的疑问就是小布什同学究竟是怎么当上总统的。。。
因为这部片子他还得了金酸梅最差男主角奖。。ORZ。
莫氏的剪切做得相当有想象力,也看得出在收集原材料上下了多大的功夫。赞一个。
实际上之前我一直很反感纪录片的旁白。老有偏见觉得用旁白是导演无能的表现。但莫氏彻底扭转了我的看法:他的旁白才是点睛之笔。
我正本着虚心学习的心态一部一部地攻经典纪录片。莫氏的其他几部片子应该会在下周看出来。希望不会让我失望。
可惜的是,这种带有强烈政治讽刺意味的片子固然精彩,但很多手法都不是我可以学的。。。

 短评

爱国中年摩尔

5分钟前
  • 我做导演不为艺术只为潜规则
  • 较差

纪录片的效果就在于震撼世人

8分钟前
  • copymie
  • 推荐

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能够拍出华氏911呢

13分钟前
  • 马七柒
  • 力荐

扑通跪倒在鬼畜的剪辑面前

17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那个傻比演的真好。

21分钟前
  • Little Punk
  • 还行

歹毒的死胖子要整死布什个B,哈哈~~~

23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美国李敖有话说

28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前半段很有意思,另类解读。

30分钟前
  • 泰坦
  • 还行

我曾以为这是一部纯粹讲述“911事件”来龙去脉的纪录片,以至于9.11这天特地观影时,前面的十几分钟看得我有点搞不清楚状况。随着观影的继续,我不太敢相信所看到的一切,原来事件的背后有这么多我所不知道的纠葛?惊讶中!《华氏9/11》获戛纳金棕榈奖后北美票房大卖,布什拿了金酸莓最差男主角……!

3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批判的不僅僅是美國。

35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相比胖子其他的作品,这一部获得金棕榈奖的片子倒是没有多么的喜欢,当然胖子一贯的水准摆在那儿是没可能差到哪儿去的。一如既往的,他带有强烈倾向性和引导性的用旁白和剪辑抨击着小布什政府,配乐依然给力到想揍他。对于一针见血的讽刺,胖子表示已经习惯了。【纪实】?算了吧,本来也不是个老实的!

36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推荐

很强。对布什的表情记忆犹新。

40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推荐

那些相信所有的此类影片都是为特定政治集团服务的人注意了,中国有这样一群导演,他们看不到任何能为之服务的政治集团出现的希望,却仍然孜孜不倦地追寻着事实,不管你如何轻视他们

42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1.政治阴谋,真相难寻。越是耳熟能详人尽皆知的“日常”,越是不会让人去怀疑所谓的“合理性”和“真相”,于是人们昏昏然生活在谎言中,那是所有人的“真实”;2.不公平,是不可挽回的真理。

4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时在广州

48分钟前
  •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 还行

议员们是不会让自己孩子上战场的

51分钟前
  • xx@百年孤独
  • 力荐

江奶奶也有把小梳子

55分钟前
  • 茶壶
  • 还行

第三世界的国家高层们看后会有什么感想呢?

57分钟前
  • 枯川满
  • 推荐

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的纪录片,迈克尔·摩尔的政治倾向性突出,从手法和内容上都有违传统纪录片中立客观的特质,但还是感染力十足。前半段揭露布什从当选、“黑金”丑闻到反恐的多处黑幕,后半段批判伊拉克战争。全片将幽默感与沉重感并置,通过剪辑、配乐、旁白将对比和反讽运用得炉火纯青。(8.5/10)

5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我就是信了,怎么着吧!

1小时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