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千利休

HD

主演:市川海老藏,中谷美纪,伊势谷友介,大森南朋,福士诚治,檀丽,柄本明,袴田吉彦,伊武雅刀,川野直辉,黑谷友香,中村贺津雄,克拉拉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1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2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3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4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5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6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13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14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15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16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17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18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19寻访千利休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寻访千利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6世纪末4月的一天,暴雨浸淫下的京都,某座并不起眼的宅邸内,一代名流的人生正走向尽头。房屋的主人乃是举世尊奉的茶道宗师千利休(市川海老藏 饰),遥想当年,他在战国乱世得到了织田信长(伊势谷友介 饰)的赏识,并曾以其影响力救助了命悬一线的羽柴秀吉(大森南朋 饰)。英雄霸业烟消云散,秀吉成为新一代枭雄,却渐渐不满利休那种对美毫不妥协的追求以及对强权的漠然蔑视。本不该有交集的二人,裂痕愈来愈大,这似乎也注定了利休的悲剧。  生命将逝,在妻子宗恩(中谷美纪 饰)的陪伴和问询下,利休回忆起往昔的岁月,以及年轻时代那段令他刻骨铭心并左右命运的恋事……幽情秘恋请让一让2000爱情梦幻号歼灭黑蝎帮丹尼男孩嫁入豪门纳粹猎人 第一季面具1985黄河守墓人你是我的命运给点阳光就灿烂衣橱里的骷髅大爱无敌撒迦利亚虐面人之死灵面膜绑架丁丁当三超人与女霸王三角窗外是黑夜这个世界不看脸成长的烦恼第二季烛焰之力意面情迷大话神捕绝味之路第一季辽宁卫视春节联欢晚会2023爱的成人式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太阳神诅咒金手指2023跟踪者第一季狂花凋落恶之教典序章整容治疗的真相旷野旅程潮州虎女我中国少年第五季人民英雄平凡的荣耀泰版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乐动青春

 长篇影评

 1 ) 茶人千利休:只有美的事物能让我低头

1591年4月某日,风雨飘摇、阴云翻涌的清晨,70岁的茶人千利休坐在自家房子的廊檐下,看雨水如瀑布般朝院落中倾泻。屋外的三千兵马,已经奉丰臣秀吉之命在雨中围守多时。千利休的老妻端来一盏油灯,和丈夫一起静坐,等待那一时刻来临。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平常得与以往并无二致。使者冒雨而入,带来了秀吉的旨意:“如果将怀中的小壶交出,便可赦免死罪。”千利休为其点茶,说了一句话:“这世上,只有美的事物能让我低头。”此后便从容切腹自戕。

坐拥天下、呼风唤雨的一代枭雄丰臣秀吉,最后还是输了,输给了一个手无寸铁、两袖清风的茶人,曾经英雄相惜的情谊佳话,最终以血腥和决绝划上句号。千利休至死也没有交出那个墨绿色的、小巧的茶壶,那本是用泥胚随意烧成之物,与秀吉黄金茶室中的种种昂贵赏玩相比,不值一文。这个壶,在利休眼中,因着一段年轻时海誓山盟的情缘,成为至善至美的象征;在秀吉眼中,却意味着耗尽天下之财也买不到的高贵尊严。

千利休是幸运的,他一生中连得两名雄主赏识,如果说织田信长发掘了他,那么最终是丰臣秀吉成就了他。千利休又是不幸的,晚年声望满天下,甚至威胁到丰臣秀吉的地位,他的才华和骄傲,注定了他的毁灭。丰臣秀吉将本属于武士的“切腹”待遇赐予千利休,可见他的复杂情感。

许多年前,在丰臣秀吉还是织田信长的家臣之际,因触怒了主上,失魂落魄地跑到利休的茶室来,请求在临死前能喝上一碗他亲手泡的茶。彼时日本,唐风佛教兴盛,饮茶更为上流社会所推崇的风雅之事,成为享乐主义的代名词。千利休自幼师从武野绍欧学习茶道,他的茶道理念与贵族相悖,提倡素雅拙朴的饮茶态度,暗合了当时百姓深受战乱疾苦、追求恬淡生活的普世理想,备受推崇。对于饮茶,他曾写过一首诗:

先把水烧开,
再加进茶叶,
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
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除此之外,茶一无所有。

大美的境界就是至简。饮茶,在千利休的观念里,既是寻常之事,又是超然物外的精神享受。千利休用知行合一的态度贯穿此种人生哲学,恰逢织田信长有饮茶嗜好,四处搜罗珍奇古玩,别人献上的都是名贵刁钻器物,他则端上一平常漆盒,用竹筒注入清水,置于月夜之下。圆月倒影水中,与漆盒上的远山飞鸟一起波光鳞动。慧眼如信长者,深受触动,将其招致麾下,给予重用。

利休很快擢升为茶头,代替国家行使茶礼,尊贵无两。然而,利休眼中,众生平等,不论武士、商贩、百姓,皆可参与他开设的茶席活动,在等级森严的时代,堪称特立独行、惊世骇俗之举。如今想来,也只有织田信长那般雄才大略的豪杰,才能容忍这匹桀骜不驯的千里马在他的地盘上肆意驰骋。

《寻访千利休》中,面对死罪加身、垂头丧气的丰臣秀吉,利休为他亲手做了一碗抹茶,并说“请您享受这生命中的片刻欢愉”,这用粗陋茶碗盛着的茶,即是充满哲理的抚慰,又是对生命的悲悯。当利休表态会在信长面前为其说情之后,秀吉得寸进尺的本性露了出来,他提出,要看一看利休怀中深藏多年的绿色小泥壶,那一定是无价之宝。利休自然没有交出,这便成了两人心里无法拔除的一块老梗。

织田信长死后,丰臣秀吉“接手”千利休。在电影中,为了与前一位做比较,刻意将丰臣秀吉塑造成一个有些自卑、有些贪婪的土豪,但纵观历史,丰臣秀吉自有过人之处,因为千利休的茶道就是在他的时代发扬光大、达到巅峰的。在此期间,千利休创造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侘寂美学”,即简朴化,极致化。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日,丰臣秀吉听说千利休院子里开满了美丽的“朝颜(牵牛花)”,便兴致勃勃前去饮茶赏花。到达后,却发现满院的牵牛花被利休拔得干净。丰臣秀吉强忍怒火,携下佩刀,弯腰钻入窄小的茶室,却发现茶席边的黝黑粗糙花瓶里,仅有一支牵牛花带着露水微微抖动。

茶室由利休亲手建造,极尽拙朴之能事,在粗糙的墙壁、阴暗的光线下,一朵生命的顽强绽放,怎不令人震撼。“侘寂”二字,可见一斑。今日所见的日本建筑、衣食住行乃至思想,都多多少少体现着这种观念。电影中,将这个故事偷梁换柱,改为以一朵蓓蕾出现在冰冷森然的兵器库,打动葡萄牙传教士,实在不如直接沿用历史典故来得妥帖自然。

千利休的茶室逐渐成为贵族、武士们拜师、修行的场所,他们来此,学习的不仅是“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还有做人道理和行使准则。如果说丰臣秀吉是至高无上的大和领袖,那千利休就是他们的精神导师。丰臣秀吉自诩为“天下第一人”,千利休则是“天下第一茶人”。草寇出身的丰臣秀吉实则骨子里好大喜功、骄泰奢侈,他用黄金建造灿灿生辉的茶室,里面摆满了昂贵的茶具;千里休修建草庵茶室,因过于清减,被他下令整改;他打心眼里不喜欢千利休用粗糙的黑陶碗点茶,如果不是为了摆场面、顺应民意,也许他不会容忍千利休这么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千利休和丰臣秀吉最终的决裂,历史上有诸多说法,一说秀吉强行要纳利休之女为侧室,一说有人在京都大德寺里修建了一尊千利休木像,日夜膜拜。电影中,利休的女儿为了反抗暴权,上吊自尽;而由众僧为感谢其恩德而修建的木像,也被下令烧毁。不论哪一条,千里休总归是触怒了秀吉,都是死罪。

其实都是借口。看破世事的千利休,或许早就预见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个追求至高权力的军阀,一个主张和平无为的茶人,若不曾相识,倒也相安无事。一旦相遇,能彼此合作那么久,已是世间奇迹。丰臣秀吉终归是属于世俗的,他幻想着最后用人情去逼迫对方求饶,在他的价值观中,用一次低头认错换回生命,难道不是再划算不过?毕竟,他要的只是对权力的臣服。可是千利休早就超脱了世俗,在他的价值观里,为了美的事物,连命也可以舍弃。

影片末尾,千利休死后,他的老妻默默走过来,将一席白布盖上尸身。她终于看到那个丈夫生前从不轻易示人的小茶壶。那是一个美丽的高丽少女留下的,她被拐来作为准备献给大王的礼物,在为奴和死亡之间,她选择了后者,饮药而亡。平心而论,这段杜撰的故事试图把美具象化,显然刻意了,但是我很喜欢妻子的戏。她默默侍奉他数十年,也察觉丈夫心里有另外一个女人,每逢出场,她的身边总是有象征高丽少女的木槿花摇曳,但她百般隐忍,从不追问。丈夫死后,她终于有权利处置那把小壶,她几次想摔碎它,一了百了,终于还是含泪忍住了。

与其说,她恨的是那个从未谋面、早已死去的女人,毋宁说她恨的是对“美的事物”执着了一生的丈夫。因为这种执着,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美也是有代价的,她和她的爱情,也是陪葬品的一部分。

 2 ) 术道之欺——《寻访千利休》解读(一)

【引入】

这是一本很美的电影。一直以来我习惯用“本”来作为电影的量词。或许是因为在我心中,电影如书。电影是运用声光色的艺术,哪怕演员也是如此,所有的演技绽放也是形成此三者与观众交流。我爱电影,正是喜欢这声光色交织而成的物态迷蒙与因果幻变,如心梦之写影,境限之别立。若其中若稍有不谐,便是不美,即不足为观,因而此道弥远。

我对日本历史所知不多,看了电影之后,也去寻访了一些千利休以及日本茶事的事迹。千利休,是日本战国安土桃山时代著名的茶道师。所谓安土桃山,是织田信长的安土城和丰臣秀吉的桃山城之名。以城池之名命名时代,足见二者都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强人,影响深远。而千利休正处其间,以茶为事,先后过侍奉两人。

据闻日本茶道肇端自村田珠光,曾拜会日本禅宗著名人物一休宗纯——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聪明的一休,学禅有得后将参禅与茶事相糅,爱在茶室悬挂宋僧圆悟克勤禅师的墨迹,创草庵茶,而日本遂有茶禅之说。唐朝宋朝都影响日人至深,日人取名也是类似宋朝高僧的法名。受珠光影响的茶人之中,有一位名叫武野绍鸥,便是千利休的老师。说明这样的传承关系,可以了解禅事对于千利休的影响,也更能理解日人之茶道师的精神内涵。

千利休出身商人之家,幼年便开始学习茶道,拜师武野绍鸥。日本茶道内容既为珠光开创、绍鸥完善,而利休则可以说是完成日本茶道之人,最终形成“和、敬、清、寂”日本茶道,对日本实在有着莫大的影响。如果夸张一点,几可以说今天其他国家的人所感受的日本人的形象,都可以从中寻摸精神源头。

利休因擅茶汤而先后成为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茶头,举办茶会,成为当时日本第一茶匠,声名之盛,一时无两。但是最后之结局,却是被丰臣秀吉下令切腹自杀,而原因却不甚分明,杂议纷纷,难以定论。其中值得玩味的一种说法,是遭到了丰臣秀吉的嫉妒。

疑问就是在此?察当时丰臣秀吉已经弥平战火,君临岛国,何至于嫉妒区区一位茶师?日本人以武士道自诩,切腹的传统,剖开肚腹,挑出内脏,有表露肝胆的意思。为什么丰臣秀吉会让一位茶人以切腹的方式自决?回头来看,影片名叫《寻访千利休》,或许也意味着导演本身在面对这样一个对时代产生过巨大影响并依旧在影响时代的人物的时候,也怀抱着探究的心理。去探索千利休的内心世界,去寻访他留下的点点足迹,一切的美好!

影片开始,即为丰臣秀吉以三千武士逼迫千利休切腹。大雨倾盆,混蒙天地,利休之妻宗恩手持灯火行于廊下,小心翼翼。狂风暴雨,灯火飘摇而不灭,宗恩身形柔顺弯曲,如有所受。来到跪坐的千利休身旁,第一句话便是“好猛烈的暴风雨啊!”是风雨猛烈,也是利休要面对的三千武士。

“春日多伴暴雨”,利休淡然以应。好的电影,台词往往精妙而意味深长。三千武士围逼,所以宗恩说风雨猛烈,是从风雨猛烈说三千武士猛烈。但利休之言出口,“春日多伴暴雨”,一句话顿时从困境显出超拔之感,风雨消却兵甲之气,还原成为风雨,纵使再猛烈,不过春日常态,可见其心不为三千兵甲所动。

处困之际可以见心,因为此时一切无所隐遁,人为的克制被揭去,看见真实的修养。利休说完这句之后,又让宗恩灭去灯火。灯火是外光,能照人而不能自照。利休心中分明,便不需借助外光,因为他已洞然。

内心不动,守住的是自己,但并不意味着境遇会因之改变。因为境遇的改变只会是因为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内心。所以灯灭之后,利休谈起了眼前的兵甲。对付一个茶人,竟用三千武士,这是他眼前的境遇。

三千武士,对付一个终日操弄茶具的茶人。不得不说其中大有让人思量之处,丰臣秀吉如此安排,岂不是可笑吗?以他的地位权势,不论他想要完成怎样的目的,哪怕只派一人,千利休也应该只有俯首切腹一途,还会有别的可能吗?三千一夫,悬殊之下,丰臣秀吉是为了成全利休传奇之名吗?

世人见此,诧异惊奇,往往模糊以为是丰臣秀吉之狂悖,心中更趋向认定一代茶人之美,让丰臣秀吉嫉妒成狂,由此对利休更心生向往之心。而此时,影片之中的利休则说了一段颇值得玩味的自白:

“我将这一生,都献给了那杯茶,一生只为精益求精。这尽头竟是……”

尽头是什么?是门外的三千兵甲吗?利休骤然停顿之后,突然语气一转,说道:

“驱动天下的,不仅仅是武力和金钱。”

一生只做一件事,将至于何等精纯之境。想来夫子赞叹文王,说文王之德之纯。纯字是很难体会的,错会了便是僵化。尽头是什么,利休不曾明言,但他眼前所遇的再是明白不过。一生奉茶,精益求精,尽头何以致刀兵之劫?两者之间,因果难说,不如不说。或许是利休出口发觉了,似乎不能将自己奉茶和眼前的刀兵联系成为因果,所以半途住口,转而说出了下面一句。

驱动天下的,不仅仅是武力和金钱。

这句话,就是让他住口的原因,因为致刀兵的的确不是茶道,而是因为,他用一杯茶,驱动了天下!

世间事大多庸俗,细小啰嗦而不值一看,因为不能震惊耳目。街头的斗殴不会载入史册,但匹夫和天子的抗争却会。利休以杯茶驱动天下,而丰臣秀吉正是他口中那个,用武力和金钱驱动天下的人。丰臣秀吉出场之后,众人才发现,原来他并不一定要利休死,而是要他低头,甚至只需献上一物即可挽回性命。但利休神情夷然,平静回应,能够让他低头的,只有美好的事物。

可见在利休眼中,丰臣秀吉并非什么美好事物。那么利休眼中的美好事物是什么?在匹夫和天子的传奇对立之中,宗恩的一个问题,恰恰给出了答案:

“您的心中,一直都想着那个人!”

惊雷响动,如心起念,才知往事历历在目。


【世间美物】

影片是倒叙的手法,引首已经交代结局。倒叙有时候并不讨巧,或者说增加了叙述故事的难度,因为结局已露。众生畏果却又贪执结果,在一切结果发生的时候,便会兴味索然。但世无绝对,高明者却能反其道而行之,在结果之中构建悬疑,让人想要探询这一切为什么会演变至此。

能让利休低头的只有美好的事物。影片正式的开始就是织田信长快马闹市,寻求美好的事物。挎刀骑马的自信强干之人,号称日本战国三英杰,一生传奇。贵族出身的他不仅有着超卓的远见,同时也有着对与生俱来的对于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所谓与生俱来,很多人会觉得是上天给予的天赋,但往往更实际的意义是来自一个家族世代累积的风气对于后代的影响。

织田信长打破了日本战国乱世僵持的局面,将战国的日本带向了统一和近代化的道路。但这样一位时代之英,并非一介武夫,而是带着家族所赋予的气质和见识,让他对于美好的事物有着超越常人的鉴赏能力。

有一句话是,世上从来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我深以为然,好比我们随意向着窗外放眼,即能看见天地所生的万物与造化之美。大多人只是习而不察,更是缺乏对于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在儒家而言,便是格物的道理。

格物,便是能够与物发生感应,便是亲近事物,是一物栩栩,直入心中。格物的难处,不在如何去格,而是在什么样的人去格。按照儒家《大学》的义理,格物之人必须是明明德之人,不能明明德,是谈不到格物的。只有做到格物,才能真正的亲近万物,发现万物,懂得万物,最终领悟蕴藏在万物之中的美好。

这不是粗鄙之心可以领会的,其基础是人全部的灵性和真纯的内心,和高超的理解力。但凡能够驱动时代的人,往往都具备这样的能力。织田信长如是,观他面对众商人收集的珍品的态度即可见其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

三件珍品,分别是北宋赵昌的工笔画、唐产的花饰茶罐以及足利家的传家之宝。对于北宋故物,织田趋近欣赏,离开之后仍露流连眼神,抓出一把金子之后,又再抓了一把,这是他的认可。至于唐产的花饰茶罐,唐产并不一定是说唐朝之物,日本人仰慕大唐,早年习惯以唐称呼中国。近代自大之后,则称中国为支那。支那一词,源自印度,据说是秦的音译。后世的china等发音,皆系从此。支那是否蔑称,也有纷纭之说,但是可以看见的是从称汉唐到改称支那的转变。

唐产,就是中国之物。织田信长执之而端详,最后表示赞许而留下了金子。前后两物,无论是画还是茶罐,都是中国之物,存宋代备极精简之感,自有美态。信长为日被驻足一代之人,对异国之物有如许赞赏,可见无夜郎自大的盲目而有欣赏他人美好的胸襟。

等他来到第三件物品之前询问,持物商人称一个白底黑身的大碗为足利家的传家宝,表情倨傲,语气刻板,有刻意自抬身价之感。但信长随意端起看了一眼,便弃如弊履一般迅速走开了。略读日本战国历史便知,足利家正是建立了室町幕府的家族,而足利幕府的结束,正是因为最后一代将军足利义昭被信长驱逐。

是手下败家,所以无足观取吗?从来胜利者对败于己手的对象会展露十足的轻蔑,信长也是如此吗?如果是这样信长就不会端起来看了,大可冷笑一声直接走过。但如果是这样,信长也就不是信长了。轻蔑对手是自信,但岂能因此侮辱珍品美物?因为别的缘故,故意轻视美物,那样的话信长真是粗俗可鄙了。看了一眼,走开了。证明足利家的传家宝,真是无足观取之处。将无足观取之物作为传家宝,可见足利家只是因循旧好,并无眼光。美物不同古物,不是传之越久就越好。美物除了自身之特质,更需是时代之英,能够凝结一个时代的气息,犹如精华。

抱着古物,是为抱残守缺,难怪足利家败于信长。传家宝流出却不入信长的法眼。因为古物已成俗物,一时代当有一个时代的造形,一时代当有一个时代的风物。中国人讲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就是创造之力,是时代的文明。若时代无挺立之物,区别不同,就是个庸俗的时代。看古代器物,每代皆有造形,唯独清代富艳乏味,便知文明已衰。没有对时代的敏锐地感知,是无格物之能,自然会时代之英所替代。中国人讲时势造英雄,但为何英雄是他?因为他能亲近时代,具足法眼,看见前途。

观物之后,织田信长手执马鞭,质问在场众人,已经没有了吗?这表示虽然在场有他所认可之物,但并无他所倾心之物。欣赏是认可对方,但倾心是需要满足自己。赵昌的画不是很好吗,唐产的茶罐不也是美物吗?只是其中有两个要命的问题。首当其冲的,这两件东西都是古物,属于另一个时代。第二个问题更严重,它们都是中国文化的造形,不是日本所创造。站在时代前沿的英明之人,本身便是所处土地之上的美物,信长所需要的是能够匹配与他一起,引领和创造时代的,属于日本自身的价值!

浅白来说,他人的东西再好也终究是他人的,有自立意识的骨气人格,需要创立的是自己的时代,挺立天地。宋物唐产再好,也只是欣赏的角度,信长想要创立日本新的时代,需要的是属于日本的文明,能够创造新的造形的文明,这是他的热望。征服天下,不是震慑天下,而是让天下心悦而诚服,是为王道。

这就是利休的价值,当然这时候他的名字还是宗易。漆盒不是名贵之物,所以被前面的持物商人嗤笑,说是雕虫小技。但宗易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举止安稳轻灵,开窗置盒,注水为引;随后太虚一顾,借来天上明月一轮,令漆盒形成潮起生澜、夜月飞鸟之景。

这等造形自然具足美感,信长蹲下细看,一言不发,然后拿过所有的金子倾泻与地,引来哗然一片。信长肯定的是这一造形之美吗?如若只是如此,未免太过单薄。漆盒已是易得,明月更是不需一钱之买,一时灵感相合形成眼前美景,真的能比得过前面耗费心血人工的器物吗?信长重酬如此,未免让人觉得有怂恿机心、贬低心血的嫌疑。

信长所赞叹的是什么?黄金掷地,所买究竟是什么呢?

借月之后,影片再出的情节是借来春意。在春花烂漫的季节,宗易将樱花绑在屋内顶部的格子架上,饮茶之人不觉。只有等到宗易的弟子开门送风,花瓣飘落茶碗,才让人回神惊觉,顿生赞叹。

这一情节出现是导演的高明,是为了补充说明上一个情节,信长所赞叹的究竟是什么。不是夜月生辉的机心,而是在造出此等美形背后的宗易,那能够抓住时机的能耐!无论是天上的明月,还是山间的樱花,都能被宗易借来为其所用。弟子说,如果是他来说,定会用诗歌八重樱,做成型的八重垣。

这样的思量就是普通人的想法,充满规矩意味,在常识之中,顺遂人情,让人觉得合理,但是却永远不会有意外之感,得到更大的惊喜。所以宗易说这是知识。知识,就是确定的事,了无新意。人心都是喜新厌旧的,熟悉就会失味,所以总需要新鲜感。儒家的传统,都会强调圣王的自新。比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今天所见的一切,都是知识中事,合情合理却不能让人兴起,产生意外。儒家有诗教,就是要让人兴起,人心兴起才不会沦落俗气之中。所以宗易说,茶,要合乎人的心意。什么是人的心意?人不同,心意也会不同,怎么能合乎那么多不同的心意?

其实意,就是感觉。所以合乎心意,就是要让人起兴,人起兴才会有感觉。意中人,是那个让人不断产生感觉的人。合乎心意,是让人起意,而不是去寻找对方本的意在哪儿,然后去迎合。世间但凡是迎合,便不能引领。

宗易的茶,能够让人起意。这才是他合乎人意的地方。他的茶,让饮茶的人满意。而他的人,却能让信长满意。黄金掷地,岂为俗物,自然是为了世上的英才。信长看中的就是宗易能够把握时机之处,能够合乎人意之处。

历史上,宗易就是成为了织田信长的茶头。茶头知道什么时候该组织茶席,知道如何用一杯茶让人兴起,活泼于意,是信长的配合无间。所以在宗易说出合乎心意之后,出现了一个镜头,他路过两个房间,看见插在瓶中的花,但没有任何举动,最后却选取了蓄水石臼边的一枝茶花,藏之于怀!

这就是他的选择!只是信长所选是宗易,但宗易所选就是信长吗?

这一点从下一个情节便可看出。一张白纸,剪出两只飞鸟,烛火照形,熠熠生辉,跳跃枝头之际。观者想必都心生赞叹与模仿的心思,而此时宗易身旁的宗恩却在问是否能成为他的妻子。女子求偶,宗易却面色深沉而无欢喜,没有男女之色的愉悦表情,正当我不解,以为其中有变故,没想到宗易忽然说道:

“为吾妻者,非您莫属!”随即是凝重转身。

琴瑟和谐是美事,为什么如此凝重?按影片交代,当时情节在切腹前二十一年,宗易当时应差不多有五十岁了,宗恩应早已就是他的妻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情节呢?这是一段隐喻,历史上,信长面目秀美,是被误认为女人般的美男子,爱作女子装扮跳舞。曾有一次打了胜仗,众将庆功之时却不见信长。等到喝了一半,忽有一位盛装美妇,绝色倾城,令人纷纷侧目却不知是谁。等到女子落座信长位置之后,众人才恍然大悟。

以男女比喻君臣关系,不是奇事。所以女子求偶,事实上是信长欲求宗易。宗易能够处处呈现美好,才是织田信长所求的真正美物。世间最美之物是什么,是人,尤其是能创造美物之人。但怀藏茶花,却让人知道宗易心有别属。

日本历史上,爱茶花者是丰臣秀吉!

(这不算是观后,而应该属于解读。暂时设定会有五篇,但具体视情况而定。一本电影,需要五篇文字来解读,是我智慧不足吧。)

 3 ) 关于千利休的一些懂与没懂的地方

1. 为什么说利休的茶道是最高级的款待?

当丰臣秀吉还是羽臣秀吉的时候,某日他心情抑郁,走进茶室,千利休为他端上一只加盖碗,秀吉打开盖子,看到的是一小碗冰凉的小米粥,他感到很疑惑,这时,利休从袖袋掏出一个纸包,递给秀吉,便起身走了,秀吉打开一看,是一只梅子,顿时他就哭了。他咬了一口梅子,然后把它放进米粥中,大口喝完了,一边喝一边哭泣。

为什么他会这样痛哭?

他吃完粥,边擦眼泪边向利休倾吐心声,这碗简单的小米凉粥配酸梅,让他想起自己儿时,家中虽然贫穷,但是可以悠闲自在的生活,可以枕在母亲的膝头,安心睡觉,无需烦扰。而现如今,重重负担压在肩头,疲惫不堪却不敢懈怠。

说话间,利休已经洗净茶碗,打好一碗质朴的茶,送到秀吉面前,告诉他说:那么现在,就寻找内心的宁静,放下负担,好好品味生命的喜悦吧。

秀吉转头看向简陋狭小的茶室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卷轴,上书一个“閑”字,顿时恍然大悟。


2. 为什么利休要修建“待庵”?

秀吉准备一举攻下柴田,使整个日本都收入囊中,此时利休提议修建“待庵”,秀吉听罢,决定冬日再攻柴田,最终获得了胜利,利休此举的目的何在?


3. 为什么利休要建黄金茶室?

秀吉被封为关白,准备修建一间黄金茶室,向天皇奉茶,以显示自己才是天下真正的主,利休帮助他达成了这样的愿望,为什么他要修建黄金茶室?

利休的高徒山上宗二与利休的辩论,宗二认为利休的创作太矛盾了,“黄金茶室和您的侘茶完全不同。我无法认同您远离侘茶的道路。”他无法理解利休同时进行侘茶和黄金茶室的创作。

但利休反驳:“黄金茶室有不可思议的美,坐在里面仿佛有着无限之感。”“我无法把两者(黄金茶室与侘茶)分开对待。”

利休的美学思考是什么?


4. 秀吉和利休的矛盾激化

利休作为一介茶人,他高尚的茶品使整个国家都为之倾倒,引起秀吉的嫉妒,他害怕民心所向,利休夺权。秀吉出生卑微,他从头至尾,其实都是自卑的。

秀吉羞辱利休爱徒,利休没能保护这个能与自己坐而论道、内心单纯的徒弟,眼睁睁看着他死在了自己的面前。

大德寺门前曾设千利休像,触怒秀吉,秀吉给他安插罪名——高价贩卖茶具、不愿意嫁女儿给秀吉,将利休像放火焚毁。

秀吉要求娶利休独独女为妾,利休不肯,大概是知道父亲如今处境艰难,不想家人为难,女儿最终选择自杀。

利休的初恋是一名高丽女子,她死前将自己珍藏的一个绿色袖珍香炉送给利休,利休将女子的一节指骨放入香炉里,并视之如命,秀吉却要夺走他最后珍视的东西。

大德寺住持说:人生在世,会遭遇三种邪恶之火的烤炙——欲望、愤怒以及傲慢,它们让人贪婪、狭隘和愚钝。

利休终于在一个雾霭茫茫的清晨死去,秀吉仰天大笑,眼里却显然泛着泪光。

 4 ) 寻访千利休:至少,还有这刹那欢愉

很久没有一部片子,能带给自己惊艳和叹服的感觉。

千利休有两个朋友,两个爱人,一个同道知己,半个敌人。

先说朋友,朋友者,未必懂你知你,却能容你处你,求其同而存其异。在影片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分别是织田信长和利休的小徒弟。

当信长当着外商的面问利休,我可是定义美之价值的人时,利休淡然道,审美之义,由我决定。时值巅峰的织田信长却并没有面露不快,只是无奈一笑的说,身边又添欲与我争夺天下的人啊。

信长和利休的同,在于对美的向往。二人的交往颇有些像民国时期的军阀和学者。用现在的话说,信长身为一代雄主,对于审美虽无特别造诣,但却有着简单的直感和认知(最初利休捧出一水明月时,信长二话不说,将所有的金子都倒在里利休面前)。他对美的态度是虽不能达,心向往之。自己没有,你有,就会忍不住亲近你,希望学习你,并用自己所能去帮助和维护你。不存嫉恨,一心向好,所以信长对在审美能力上比自己强的利休,始终不吝尊敬,也甚为器重。

利休和修行归来的小徒弟坐而论道,以往对自己敬若神明的小徒弟言辞锐利的说利休的茶道一味求简,堪称滑稽。其态度激烈的很有些要对师傅发难的意思。然而就在下一刻,小徒弟却因为维护师傅给自己的茶碗而顶撞关白,一向淡定不屈的利休急的当即下跪为徒弟求情,而徒弟却说何必去求那种人,最后慷慨赴死。

徒弟和利休的关系,则是学者之间那种情谊,观点之争,可以视为死敌,但是心之所向,却终在一处。所以利休可以为诘问自己的小徒弟屈膝,小徒弟则宁死也不肯师傅自降尊严。都可以为了对方而牺牲自己,却不肯因为自己而折损对方。

这是利休的两个朋友。

两个爱人,一个是朝开暮落却刻骨铭心的高丽少女,一个是侍奉终身温暖人生的结发妻子。初恋的生灭将利休引上了执著于美的人生道路,而妻子则尽心厮守的帮陪利休走了下去。初恋的爱如流星飞曳,虽是刹那却闪彻夜空,妻子的爱如净月当头,不明不暗却芳华隽永。

而利休对两者的爱,其实也是没有偏倚的,他把前者化为心头的一团火,不容任何人轻慢夺取,最终也没有交出那个小小茶罐,最终以同样壮烈决绝的方式死于此。而对后者则柔情似水温和相待,两人在相处时话语清淡却别有余韵,眼波流转而处处默契,当真也是羡煞旁人。如果说在情感上初恋给了他一个因,那么他最后还了一个果。而中间的路程,却是和妻子相敬相爱的执手缓行。

妻子到了最后,几次忍不住想把初恋留下的茶壶摔了,却中没能下去手,心中的不甘大概还是觉得自己输了,输在丈夫心里装了另一个女人一辈子,输在她赢不了一个死人。其实换了初恋的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输了妻子,输在真有妻子这样的女人可以与利休心灵长契,静好一生,输在一段真实甘苦,淡看风云的人间岁月。就算是利休自己,也称不上赢家,他对妻子说了一句,长久以来,一直让你受苦。其实利休的日子并不差,这个苦从何而来,是否只是一人之苦,两人也不用多言了。

感情一事,三人行必有死伤,本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死去的失去了可能,活着的也只能带刺前行。

利休的同道知己,是戏份极少的制陶工匠。工匠见到高丽的茶罐,立刻眼睛一亮,随即一改之前对利休不冷不热的态度,以一种恳求的语气声音发颤的说,让我看看吧。利休也没有丝毫犹豫的就将其放在了工匠掌中,比起之前对丰臣秀吉要求看茶罐时的冷淡判若两人。至天下议论毁谤利休时,工匠则不屑的说了一句,不过是欲加之罪。

影片中出现的各界名流之士,对利休或嫉妒,或崇敬,或视为异类,唯独没有一人如陶匠这般将其平等视之。陶匠虽不懂茶,但对于美,却有着与利休共通的鉴赏力,利休是借茶求美,借美求道,陶匠则是同在道中,借道审美,所以能与利休互通。而利休得此知己,大概也会觉得不那么孤单了。

最后这半个敌人,便是丰臣秀吉。

秀吉和信长相比,聪慧都是一等一的,然由于出身低微,导致秀吉身上总有种挥之不去的自卑。这种自卑在他执掌大权后更是被放大的近乎极端。比起信长的你有我学,秀吉则是你有我让你没有。自卑症患者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物欲膨胀,需要大量的物质财富去填补内心的自卑空洞从而建立安全感和自信,而权力是攫取财富的最佳捷径,所以秀吉不容任何人有威胁自己权力的可能,而那时利休却为各界所推崇,这一点就让秀吉很是不安了。二就是被看不起妄想症,心胸狭隘敏感自私,总觉别人话中有话是在针对自己,没有容人之量。何况那时的秀吉已贵为人主,自然更需要大量形式上的称颂和臣服,他命令众人笑的时候,唯独利休不为所动,这自然让他杀心暗起。甚至完全不顾利休曾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了。

其实利休并没有看不起秀吉的出身,当初秀吉来利休处求救,利休端给他的一碗稗子粥和梅干,秀吉说你也是觉得我的出身低微,就这种东西才配得上我吗?利休笑而不语,秀吉不知道这稗子粥和梅干,恰恰是原来利休给被囚禁的初恋煮制的。一直觉得利休其实是赏识秀吉的才华并对其寄予厚望的,所以明里暗里都在点化秀吉。从秀吉险死时给他端上茶碗,说的那句请放下万般重担,享受这人生的片刻欢愉。到秀吉后来急于出征时巧意劝其静待时机而送上的茶室名帖“待庵”,无不看出利休对秀吉的期望。而真正对秀吉的绝望,应该是在秀吉取得天下后沉迷酒色,暴戾恣睢之时。利休送上了自己的改名“利休”,宗师对秀吉的夫人说,利为锋利,利休此名应该是取收敛锋芒之意。而在我看来,利休送上此帖,实则一语双关,是暗示丰臣秀吉已无大志,“锋芒休矣”的意思。说难听点,就是你这种货色也就到此为止了。

利休所看不起的,不是秀吉低贱的出身,而是秀吉不修德行,不知节制,粗鄙自满,不求上进的人生态度。是所谓朽木不可雕也。

而秀吉对利休,其实也并非是完全的不理解的,不然就算不上敌人了。要做敌人,至少也要在同等层面。之前利休送来待庵的名帖,秀吉一眼就看出了利休的意思,并且听从了利休的暗示。包括后来建造黄金茶屋,给天皇冲茶之间的对话,都能看出秀吉对利休内心的矛盾态度。一方面,他知道利休是高人是大师,有他所极想具备却不具备的才能和境界,这一点让他很是羡慕。可另一方面,利休那种轻描淡写就能对他造成极大帮助的指点,总会提醒或加深他远不如人的自卑感。所以秀吉更加渴望利休对自己的臣服,哪怕只是形式上的。可惜秀吉不是信长,这种精神上的天人交战持续到了最后,秀吉还是败给了自己的自卑感,而由于他对利休所用的招数手段实在过于低端,所以只能算半个敌人。
  
丰臣秀吉下令利休交出自己怀中的茶罐,否则就将其赐死。利休闻命后身着白衣,于茶室内从容切腹,享年70岁。

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其以千利休对美之执念为途引,呈现的却是如一代宗师中宫羽田所讲的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千利休的一生,见了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做什么事。

见众生,其中人物个性凝练,特征鲜明,富有代表性。不过寥寥数人,却透过利休生平串点隐现,能窥人世。

见天地,则可从一点洞穿,就是美。

利休朋友的夫人见过利休,说利休好像在敬畏和害怕什么,他怕美好的东西。

小徒弟在茶具房翻看众多精美茶器,忍不住惊叹,同时又意识到了毁灭的危险。

利休说茶会杀人,秀吉说明知道可能会失去生命,还是要喝么。要有这样的觉悟啊。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却没说见此大美的代价。而影片中,却很好的诠释了美的某种特点,欲求大美,必有大毁之觉悟。这似乎也暗合了文化里的天道天机不可谓凡人窥视的道理。而其中蕴含的成败一心,生灭禅念,更让人回味无穷。

三见之中,有着难以言说的苦,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甜,极致的幸福往往脱胎于极致的痛苦,二者或许本就是一体两面。所以既来之则安之,固执于斯而有为于斯,就算前路茫然,结局难测,至少,还可以感受这人生的刹那欢愉。

至少,对这天地大美,幻化人生,曾在其中,终有所见。


PS:此片甚好,可做审美入门鉴定之用,虽然后三分之一处闪回略长稍扰节奏,却也只是白璧微瑕,值得那些自说自话故弄玄虚卖弄风格的所谓文艺片编导们庄重刷舌排队跪舔。不得不说,日本电影虽已巅峰不再,但对于一些形而上题材的理解、把握和表现,依然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另有三处动人,一处为利休偷生后得知初恋说的是让自己好好活下去时于雨中的痛哭。一处是妻子宗恩结尾时的简短独白。一处是宗恩问利休妾身可否做你的妻子时,利休微微一笑,答,能为我妻者,非你莫属。

能见大美,乃是天命造化,而能有个默契相知的爱人厮守终老,与君长笑亦长嗟,方是人间幸福。

 5 ) 狗血爱情戏毁了好电影

这部电影如果只看前半部,有画面、有意境,宁静中透出雅韵,特别是电影开始的漆盒里的水中映月真是惊艳,加之男主演深厚的歌舞伎功底,举手投足间彰显的非凡气质让电影增色不少。只可惜这样一部佳作却在后半部落入了“一个成功的男人都要拉几个女人来垫背”的俗套,整个后半段剧情就像是用来延长电影时间的狗血戏码,逻辑混乱。 先是高丽公主被拐卖到日本,抵死不从,绝食抗议。结果男主就跟妓院的高丽奴隶学了一些家乡菜,投喂之,高丽妹子就被驯服了!且不说这个男的是敌国的人,而且还偷看过你洗澡啊!就因为说了几句家乡话,做了几道家乡菜你就从了!感情发展之迅速,妹子演技之贫乏让这一段戏显得乏善可陈。 再来就是私奔戏码,男主角晚上潜进牢房,也没有人看守,拉上高丽妹子跑了,就有一大堆的人全城搜捕。因为老爸的出卖,男女两个就被堵在海边的小黑屋里,男主出去无意义的拿刀乱舞几下回来了,开始劝妹子殉情,因为语言不通,他们就用汉字笔谈,妹子借白居易的诗说她想死,然后男主就用日语说“我也会随你而去的”,你他喵的劝妹子死的时候用笔谈,说自己死的时候用妹子听不懂的日语,这不是明摆着欺诈吗?果然妹子被老鼠药弄过去了,男主自己却不敢,最后悲伤自责,就冲出去了(外面的人竟然没有把他抓起来),还冲到了妓院门口,这初恋(还不确定就是了)刚被自己毒死了就本能的跑去妓院......然后他跟妓院的高丽奴隶坦白自己贪生怕死,还背出了妹子死前说过的话(一个高丽话会不到10句的人,就可以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把从未听过的一句话完整的复述出来,就算主角天资聪颖,也太过刻意),高丽奴隶听到后就说出了本片最最俗套的台词:“她是叫你好好活下去啊!”,男主随即做悲痛状在雨里面打滚,这真的不是一般的狗血,而是80年窖藏的纯正狗血啊! 最后一个败笔是男主去向师父请罪,师父就叫他放心,说妹子不值钱,都不及一个茶具,主家也没有追究。不值钱你还让人玩命追,看人家殉情很过瘾是吧!

 6 ) 千利休美学思想的缘起

其实不是很好看的片子,却让我很震动。

这部电影试图解释了千利休美学思想的缘起,其逻辑的严谨,看到最后才豁然开朗。

一直藏在怀里的绿色小罐,藏着他无法释怀的,深感遗憾的一段人生。

诚然,利休是个对美很有灵性的人,但年轻的时候,也是穿红的蓝的各种鲜艳的衣服。

因为被朝鲜公主的美折服,要带她私奔却让她被追捕者逼死。

和公主约好了共赴黄泉,却在公主服药死后怯懦了,不敢喝下毒药。毕竟,被逼到绝境的是朝鲜公主而不是她。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懦弱。

而最让他后来受到震动的是,追上来的朝鲜厨子,给他翻译,公主最后对他说的那句韩语,竟然是,请你好好活下去吧。说明姑娘心里,早就明白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不至于让他跟着她去死,也更反映出她的善良,觉得自己是可以牺牲的,只是单纯希望自己喜欢的人能好好活下去就行。这种美好的品行更进一步让利休对自己当时纨绔子弟的心态感到羞耻,他喜欢公主,是因为她很美,特别纯洁的那种美。他约她私奔,可能并没有想到后面会重重困难,更没想到要出了人命。这轻率的出发点和沉重的结局对比,让利休深深深深为自己感到羞耻,看到自己精神境界既软弱,又龌龊。拿出那个小香囊,里面还装着自己取下来的想要留个念想的朝鲜公主的小手指的指甲,对比公主的纯净,这种念想是多么轻浮而不够真诚,所以他在大雨中突然撕心裂肺地崩溃了。

后来,他用了一生对美的解读,反复祭祀这段经历。

(1)那个狭小的,要弓下腰才能进入的小茶室,狭小,拥挤,低矮,却要有柱子,墙上糊着粗糙的泥巴,其实是重建了当时和公主逃亡在充满绝境体验的最后几个小时所呆的渔夫的小屋。

利休的妻子第一次来到茶室,说感觉像小时候做了错事在一个幽暗的小房间躲起来的感觉。

对利休来说,却是他对穷途末路下那种没有明天只剩美好的体验。

他在这个小茶室,可以一次又一次重温那个让他一生遗憾的晚上,把每一次泡茶,都当作对那晚的重温与忏悔。

最后赴死之前,他把一直贴身珍藏的公主的指甲烧了(罐子其实反而是身外之物),泡了一碗茶,递给对面不存在的人,然后自己喝了(这碗想象的毒药),还一寸一寸擦净茶室的席子(可以洁净赴死了),袍子也换了白色的,这些仪式完成后,最后那一刀,再无犹豫,干净利落。

为什么利休主动提出为犯了错即将被砍头的丰臣秀吉求情,因为他看到他那种仓皇的穷途末路的状态,想起了曾经那个当下的自己。

(2)在那晚经历后,利休的美学思想开始定型:残缺的美才是最永恒的。

因为缺憾会让你反复去琢磨,反反复复,无休无止,就像他那段残缺的感情,那晚朝鲜公主赴死后无法圆满的结局,可以让他一辈子反复怀念,反复琢磨那个惊心动魄的晚上的细节之美:踩过沙子的赤脚,隔了汗水模糊的姑娘的脸,那朵干了又活过来只绽放一日的木槿花,种种粗砺的美好细节的反复雕琢,成就了利休独有审美的理解与坚持。

(3)利休的茶碗。他找了一个心无旁骛的瓦匠来制作他的茶碗。瓦匠做了很多个版本利休也不满意,直到他看到了利休用手握着一个绿色小罐,他说,给我看看,然后恍然大悟,问,这个是女人用的吧?

利休理想的茶碗状态,是重现朝鲜公主握着这个绿色粗陶小罐,而他合上手握住了她的手那一瞬的温润,所以,无论是大小,质感,是有特定情景的。瓦匠明白后,在利休女儿自杀那天,利休也拿到了自己能够认可的独特茶碗。

至于绿色小罐,丰臣秀吉在他绝望去找利休那天,也许他的状态打动了利休,利休居然把小罐取出来,并且让秀吉看到了,也知道了这个是他最珍重的物件。

因此秀吉要利休臣服的时候,是要他交出小罐。其实,利休只是珍重那段指甲所代表的美好的感情与品行,他只把指甲给瓦匠看过,并且告诉瓦匠,希望能够做出替代小罐保存代表了美好的茶碗。

利休妻子在他死后,收起从他怀里滚落的香囊,看到小罐,心情激动,想毁掉又不忍,其实罐子不是利休在意的,他始终没让妻子走进他心里,女儿死了,他对妻子说的,是:委屈/辛苦你了。他确实也不想对妻子无情,在朝鲜公主死后,他已经爱无能了,只为美的信念继续活下去。

(4)那晚过后,利休出了家,只穿黑衣,内涵是为那晚带孝,以那晚浓重的绝望的颜色为美。

直到决定赴死那天,才换上白色,无牵无挂地走。

(5)有一幕,利休妻子在家插了不同的花,利休和她一起穿过不同的房间,他也留意到了,但是不为所动,直到看到水池上的一朵木槿花,才伸出手取下来,包到纸里藏在怀中最里面。利休妻子在整理衣服时发现了这个细节,就知道了他心里藏了一个人。

(6)后期利休有在怀里藏着白纸的习惯,因为在渔夫小屋那晚,他慌乱从行李中翻出纸币墨,和公主书写交流。

那晚以后,他在怀里总有白纸,进行各种表达,取出藏入再无慌乱。比如秀吉绝望那天他从怀里取出白纸,打开白纸,裹着一个小封,递给秀吉。秀吉打开,是一小粒茶。

各种后来,都从那一晚里找到对应的缘由。这个对利休美学进行合理化溯源的逻辑,确实挺有意思的。

而利休居然因为这晚所形成的对特定美学的执念,产生比权力更大的影响,他有如此多的追随者,让大权在握的丰臣秀吉也嫉妒了。

人们都在乎他的看法,希望看着他的指引行动,从他为茶室起名为“待庵”,到改名为“利休”,他不同意进攻朝鲜竟然让秀吉左右为难,一个为美学修行的茶人,有影响了政治动向的能量,这美学执念的能量不可谓不大。

最后,想用剧中老主持的一句话结束此文:贪婪,愤怒,和愚蠢是扰乱世道的三种情绪,而大人您大概正是被贪婪左右了。

 短评

很美,茶道的静谧,以木槿花象征生命与爱情。“在下只为美的事物低头。”“凡此种种,尽皆美物。”(but一切都因初恋)

9分钟前
  • 熊嘴兽✨
  • 推荐

本片中将日本的茶人,高丽的公主,用易凋的木槿花,再加上中国白居易的诗,竟能相连,此场景让我叹为观止。或许有人说逼格过高太卖弄,但讲到茶岂能庸俗,为了展现追求极致美学的千利休,以及茶道精神,导演匠心独运,画面极近典雅,且一点也不沉闷,5星大赞。

12分钟前
  • 寻常客
  • 力荐

虽然一直在强调千利休对美的执念,但似乎表现得还不够具体和明确。但整体而言,本片是部好片,饱含了日式文化中的物哀和极端,值得一看。

14分钟前
  • 闪电杰克
  • 推荐

I touch my forehead to the floor only before objects of beauty.

17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因为永恒的美和寂静。

20分钟前
  • 严彬
  • 力荐

后半闪回内容违和感太强...

23分钟前
  • xxhhcc
  • 还行

东瀛关于“美”的趣味的集中展示。暗含茶器由唐风经高丽风格向日本本土化转变的过程。

24分钟前
  • 霾桑 等108个人
  • 推荐

辰光只开一刻钟,但比千年松,并无甚不同。一代茶圣,毕生都在追求美好的事物。对山河社稷来说,他的茶盏杯具只是尘埃,但对他来说却是整个世界。禅境一般的画面美学。

2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26分钟前
  • 老五
  • 力荐

电影本身四星,一星给团爸

27分钟前
  • Uso Foolman
  • 力荐

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都想让文化服从于强权,但是文化却只服从于美和内心的善念。利休之死的历史真相也许并不那么高尚,但我宁愿相信这个高尚的解读。所谓“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设想很美妙,实际上却很难真正做到。太阁秀吉总归还是差了那么点气度。

28分钟前
  • 梦野千秋
  • 推荐

霓虹国和高丽国的交流用的白居易的诗。美是一种追求 是永恒的

31分钟前
  • 南樹
  • 推荐

但是我喜欢。整个氤氲的调儿,对脾气。岩代太郎的曲子不是动听,是需要结合画面来听。所谓观赏音乐就是这样吧。

35分钟前
  • 贾小年
  • 力荐

出色的原型人物和构图上的简洁干净提供了非常别致的享受。为信念以及心中的那份“美”所做的坚持与牺牲,茶道之间的小智慧大奥妙,极为点睛。这种处理到极致精巧的工艺呈现,也多少掩盖了倒叙、时间线跳跃、略偏冗长的中心叙事。是非常独特气质的古装片,亦是了解茶文化的一堂选修课。【日影季 . 线上展映 #10】

38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原来又是一个胭脂扣的故事

41分钟前
  • 喜喜自動販賣機
  • 推荐

太墨迹了,要不是对日本美学和当年的历史有点兴趣,完全撑不下去啊……

45分钟前
  • 贝果在唱歌
  • 还行

文字交流那段泪崩

50分钟前
  • 消失
  • 力荐

【B】

55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隐忍之美,侘寂之美,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要有这样的觉悟,好像也经历了宇宙诞生般由灭到生的境遇。木槿一日自为荣的决心,太受教育了。

56分钟前
  • 一愚
  • 力荐

中谷美纪最后欲要摔茶罐的戏简直了

60分钟前
  • 风华正茂陈二栓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