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HD中字

主演:约翰内斯·昆科,丽莎·洛文·孔斯利,Clara Wettergren,Vincent Wettergren,克里斯托弗·海维尤,Fanni Metelius,Karin Myrenberg,布拉迪·科贝特,Johannes Moustos,Jorge Lattof,Adrian Heinisch,Michael Breitenberger,Karl Pincon,Julie Roumogoux,Peter Gaunt,Jakob Granqvist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游客 剧照 NO.1游客 剧照 NO.2游客 剧照 NO.3游客 剧照 NO.4游客 剧照 NO.5游客 剧照 NO.6游客 剧照 NO.13游客 剧照 NO.14游客 剧照 NO.15游客 剧照 NO.16游客 剧照 NO.17游客 剧照 NO.18游客 剧照 NO.19游客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游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阿尔卑斯山滑雪佳地,一瑞典家庭在就餐时遇到了雪崩,丈夫托马斯只顾自己逃命不救妻孥,引发了家庭危机……  一个瑞典家庭来到了法国的阿尔卑斯山区度假。当天风和日丽,景色无比养眼,然而当他们在山脚下的一个餐馆用餐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打破了这一切。游客们四处逃窜,母亲艾芭叫喊着她的丈夫托马斯的名字,试图保护他们的孩子。然而没想到的是,托马斯却在慌乱之下抛妻弃子,自顾着逃命去了……尽管最终躲过了雪崩,但这一家人的关系却出现了巨大的裂痕。托马斯究竟怎么样才能挽回妻子的心,并且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重塑他的威信?济公神扇神样DOLLS十二星座离奇事件德雷克探案集第一季狼人杀·启源无名之辈死亡笔记:最后的名字日语即将发出逮捕令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求职公寓灯光之外龙神之子第七谎言国语废柴舅舅第三季我知道谁杀了我花容月貌哈利波特7O侯爵夫人马小乐之玩具也疯狂偷欢嫁期朝鲜精神科医师刘世丰第二季特辑钟馗归来万世妖灵不言而爱澄沙之味天使的身体小公主艾薇拉与神秘王国2囧探双雄黑白密码吉普赛人死期将至星语心愿之再爱媒运当头爱丽丝之棘等待戈多黑人小姐速写喜剧第一季与君行2024《空姐》落魄屌丝情迷物质女波兰家族爱情盲选:巴西篇凯莉日记第二季酷爸爸魔鬼恋人 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不可抗力:一场家庭构造的雪崩



如何将看似平常幸福的中产家庭所隐藏的不合理和危机巧妙表达?导演鲁本.a奥斯特伦德运用具象化的雪崩来表现主人公一家的关系状态,在雪山崩溃之时,表面维持的圆满也不堪一击的面临崩溃考验。

主人公一家在雪崩之前是典型的,甚至是乍看让人羡慕的。事业有成的帅老公托马斯,家庭主妇的妻子艾芭,可爱的小儿子和小女儿,一家子享受家庭时间的五天度假。几乎好像滑雪广告里的家庭一般多少抽离了一些现实感,然而在这仿佛隔离地带阿尔卑斯山所突如其来的一场雪崩将这不现实的家庭像冲击出了裂缝:完全不顾妻儿自己撒腿就跑的丈夫成了一切的导火线。而妻子与丈夫之间也无处逃离,只能被迫面对现状,导演仿佛仍给我们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所制定的“家庭构造”和道德观在真正的现实面前、自然的本规面前,是否矛盾而不堪一击?

家庭的裂缝最先开始由妻子艾芭产生,就好像冰山的一角开始坠落。遵循家庭概念,作为家庭主妇照顾丈夫与孩子们的她,所期望的当然是一家之主的托马斯在经济和身体能力等方面对家庭的庇护。而雪崩得瞬间告诉她这不过是一种不现实的一厢情愿。巧遇的奔放女性与她的外遇情人更让艾芭以往的概念受到冲击。如果所谓的“家庭”和男女关系不过是些说的好听的理论,而她在遵守的不过是追求着不存在的东西呢?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是艾芭的精神挣扎世界,而这种情感的坍塌仍然是水面下的暗涌。与其使用夸张的演技哭骂,不如要观众深陷其中般的感受雪山中的危险感,放大化的缆车机械声,雪白山丘的迷茫感闭塞感,都在无声的具象化妻子与丈夫间不堪一击的脆弱张力和危机。其中尴尬的一家迎来朋友吃饭的一幕就无声息的诠释了男女角色与地位的全部,自始至终脸部都没有入镜的艾芭只是忙碌为大家端茶倒水打扫卫生,好不容易坐下的她却在银幕中心留下一个寂寞的背影。在父权主导的现代家庭中,女性随时可能孤独无助,有时不过是个免费的保姆罢了。这种个人的崩溃像连锁一般也影响着周遭的人与关系性,一家的同龄朋友与她小得多的20岁女友也被卷入“雪崩”之中,在“雪崩”这个现实面前,无论是用求生本能还是突如其来来解释丈夫逃跑的行为,与其是单纯的对某个小小家庭的恶作剧,社会自相矛盾与潜在的父权似乎都无法逃避自然对其的审判,也不怪离婚吊儿郎当的朋友会失眠了。

然而在影片前半善用女性视角的鲁本并不是在拍一部女权电影,镜头又巧妙的转向了一家之主托马斯,这个空有皮囊的倒霉鬼身上了。看似无所谓并否认和无视雪崩事件的他实则也在一点点受到坍塌的侵蚀。从无视到赎罪到寻找男性自尊,这也是一个失去“男性角色”的人的纠葛。虽则父权主导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让男性得到优势,但如本应依赖服从的女性对象不再存在,男权也会失去支撑和存在的意义。只有在相对的关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角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单纯的父系社会似乎不再受用,男与女必须去合力探讨和改变。

未知的领域总是不可预测的,就如变幻风暴的大雪中一样,缺少勇气的托马斯与艾芭只能在最后一天上演“英雄救美”,这种最简单直接重置他们之前所遵循的男女规则的方式,毕竟到头来,这也还不过是“一场可控制的雪崩”罢了。未来男女与家庭关系探讨的路就像下山陡坡中开的惊险万分的巴士一般,只有奔放的女人和她的外遇情人悠然的坐上了巴士,而慌张下车的艾芭等人只能下车在迂回的山路上茫然的走着。

 2 ) 灾难来临时,你跑不跑——剧情全解析

未成想,我的2020第一部五星电影,竟是2014年上映的瑞典电影《游客》。

最初看名字、海报时,以为是家庭冒险片,偏喜剧风;

看着看着,发现是剧情片,围绕着家庭与人性,较为沉重和复杂;

影片过半后,总是不住地笑,发现很多桥段非常有喜感;

全片看完,意识到,回归本初了,这还是喜剧片,只不过往往悲喜交织在一起时,才是最伟大的。

影片讲述了一个瑞典家庭在阿尔卑斯山滑雪地就餐时遇到雪崩,丈夫只顾自己逃命不救妻子儿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事情。

影片从一家四口在雪山拍照开始——

摄影师热情善谈,连珠炮一样的要求像极了婚纱摄影,而一家人也配合得极好——全程僵硬与尴尬,估计每个人在那一刻,都不想再听到那没完没了的“再来一张”了。

而这种明知尴尬、却装作不知、而且还配合,也便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雪景那么美,可是看到一半,背景突然响起《四季·夏》极尽疯狂的小提琴声。

那种突兀感、紧迫感、无可适从感,确立了整个滑雪假期的基调。

片名出现,深觉“不可抗力”才是本片核心,而“游客”听起来确实很适合市场。

下山后,妻子艾巴看看儿子和女儿的照片时,喜欢得不行,看到与丈夫托马斯的合照,没有什么反应,只是静静地看了一下。此处不做过多解读。

儿子发脾气,托马斯安慰他、鼓励他,艾巴说是因为饿才会这样。

艾巴醒来在卫生间吹头发,一边吹一边问托马斯是不是在看手机。

托马斯依然镇定自若地看手机,并说没看。

艾巴继续吹着风,侧身到卧室看。

两人相视一笑。

此处细节:

一、托马斯能够一边做一边否认自己的行为,说明言行不一已成习惯。

二、艾巴知道托马斯会在自己看不到时偷看手机,能够如此确定,也表明托马斯长期如此。

三、艾巴不愿托马斯如此,但托马斯能骗则骗,骗不过两人就彼此一笑而过,两人都习惯如此。

画面切至雪景,背景第二次响起《四季·夏》。

演员部分至此一直很平静,生活也是简单。

但是再一次突然出现的急促的提琴声,预示着表面平静下的波涛汹涌。

第一天的平静过去了,仿佛是狂风暴雨降临前的宁静。

果然,到了第二天,一家人在餐厅吃饭,雪崩了——

天空一声巨响,艾巴马上问那是什么。

托马斯很兴奋,让儿子快看,并且用自己的手机录像。

艾巴开始表现出自己的担忧。

托马斯表示这在控制范围内。

雪落下的速度飞快,托马斯觉得很刺激。

艾巴直接询问那是否安全,托马斯再次表示无妨。

这时儿子已经开始呼喊爸爸,艾巴觉得那不在控制范围内。

托马斯依然安慰儿子。

艾巴已经本能起身做预防姿势了,儿子撕心裂肺喊爸爸。

托马斯依然感觉没事,跟着站起来并揽着儿子一起看,这时后方已经有人准备开跑。

终于,雪势太大了,托马斯几乎是最后一个感到害怕的人。

他先是把揽着儿子的手顺势往自己身上用力抱了一下;然后放下儿子,拿起手机和手套;这时旁边有一个男人正在奔跑,他像抓扶手一样揽住那个男人,扣押一样地押着那个男人跑出了画面(妻儿的视线)。

与此同时,艾巴先是把坐在里面位子的女儿抱了出来,然后想用另一只手抱儿子却抱不动。

艾巴大声喊着托马斯,孩子大声喊着爸爸,场面一片混乱。

画面中是半分钟的雪白色,和片中人一样,观者也被雪雾笼罩着,什么也看不清。

如此操作实属大胆,也非常奏效。这么长时间的“白屏”,会让观者有无力感、不可把控感,而这种感受,跟片中人物所体会到的一样。

艾巴声音颤抖着,跟孩子说我们没事了。

女儿问艾巴“爸爸在哪”。

人们悉数回来,托马斯也回来了,原本想说一下关于这次“雪崩”,但没说下去,尴尬地结束了对话。

下山时,四个表情把微妙的气氛传递得淋漓尽致。

先是托马斯试探地回头看着艾巴,而后儿子回头好奇爸爸妈妈发生了什么,再然后女儿担忧地看着他们,而艾巴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远方。

艾巴下山后,就一直一个人往前走。

到了房间,让孩子先进去,她想和托马斯谈谈。

托马斯试探艾巴是否生气,艾巴说没有。

片刻,艾巴又反问托马斯自己该生气吗,托马斯认为不应该,她也接受了。

平静的对话,语言极少,但在那数次沉默中,却仿佛有千万句话,只是不知该如何说出口。

能做的,或许只能是先这样吧,什么都别说了。

回到房间,艾巴想和孩子谈谈,结果两个孩子怒目而斥,让他们两个走开。

这里,艾巴说了一句:想要知道孩子们为什么生气。

但孩子们不说,只想让他们走开。

这种反应其实和艾巴是一样的。

发生了那件事,就算不是生气,心理也一定是很复杂的,而这种复杂根本没办法说清,也没有交谈的必要,有的只是厌烦,所以不如分开,暂时不要相处在一起。

晚上,一家人在房间里玩飞行器,托马斯让它飞出去还能让它飞回来,艾巴感叹他操作得太好了,于是又有这样一段对话,又是关于“谎言”。

晚餐跟朋友一起,托马斯讲述今天遭遇的雪崩。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崩”,这句话挺关键的。

托马斯面对朋友的询问,避而不谈自己跑掉一事,妻子却脱口而出,托马斯迅速反驳。

这一刻,极其尴尬。

首先,能感觉到两个人都在尽可能地维持着体面,哪怕反复纠结着到底跑没跑,无论用英语还是瑞典语,都是平静地说着,甚至微笑。

其次,能感觉到艾巴其实非常在意这件事,此前她想要把这件事忽略掉,以为一切都会过去,但当托马斯如此当众撒谎时,她根本没办法忍受。

再有,能感觉到艾巴内心的纠结,她想说清楚,却又不想打破她与托马斯之间的这种状态,其实第一次在房间外交谈时,她就在等着托马斯先说出口。

如果单就这一件事来看,确实应该由托马斯自己说出口。这件事是实实在在发生的,而且很重要,没有人能真正忘记。但是,如果由别人说出的话,比如由艾巴说出,会很难看,会变成指责,而且两个人关系会更尴尬、更难以收场。如果托马斯先说出了,解释清楚了,而对方表示不在意,这件事才能以两个人习惯的“体面”状态收场。

还好此刻,导演安排了餐厅突然有人过生日,唱生日歌,帮两个人处理了尴尬。至此,导演的意图开始呈现,荒诞喜剧正在上演。

晚餐回来后,两人第二次在房间外交谈。

艾巴一番话是她此刻真实的内心,其实,她是不知所措的。一切太突然了,她不知道该怎么说,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她只知道托马斯说得不对。

然而托马斯却认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没必要一致。

托马斯建议忘掉那件事,只有雪崩以及大家都没事。艾巴接受了。

两个人又好像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平静地生活。

然而这个时候,背景第三次响了小提琴声。

导演在告诉你,这事根本就没完。

两个人第三次在房间外交谈。

但是酒店清洁员在附近,艾巴想让托马斯叫他离开,然而依然是艾巴先开的口。

之后谈了什么,导演给了黑屏,我们不知道,或许也没那么重要,依旧像他俩之前那种谈话,不深不浅,说了好像也没说。

据此分析,此处关于清洁员的情节,是为了展现人物性格及处事方式的不同,是一种鲜明的对比。

艾巴总是先发现不利因素,然后快速解决,而托马斯总是慢一步,且没那么有效。

第三天,艾巴想要一个人去滑雪。

一方面,是因为心里郁闷,想要一个人冷静。

另一方面,是不想和托马斯在一起,想自己过这一天,甚至以后。

只是托马斯好似随意地说了一句,“如果可以,也想自己去滑雪”。

这里也体现了,婚姻中的不自由感、不适感是双方的,没有人能幸免。

艾巴滑雪中间休息,又跟昨晚一起吃饭的朋友聊天。

昨晚已知晓朋友的生活是非常随性、自在的,今天与艾巴的交谈更证明如此。她认为,自己首先是自己。

艾巴则认为这样会造成伤害。

朋友表示艾巴现在不适合谈这个话题。

这确实涉及到了不同的价值观,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也不是谁可以说服谁的事。

托马斯这边,儿子又生气了,他又追问,这次儿子说出了原因。

艾巴躲在树林里上厕所,恰巧看到家人从旁边滑下去,眼里充满泪水。

从发生雪崩到现在,好像谁都没说什么,但是两个细节,就把一切交代清楚了。

妈妈突然不跟他们一起滑雪了,连小孩都感觉不太对。

艾巴看着他们眼含泪水,面露不舍与难过,为何会难过,因为在想离别。

只是导演啊,非要让艾巴偷偷上厕所时看到这一幕,这个设计也真是……

托马斯的朋友马特带着女友范尼来滑雪,晚上大家一起吃饭。

艾巴一边喝酒,一边说话变得很奇怪,还希望明天托马斯和朋友马特一起去滑雪,她带孩子。

这是已经开始让孩子适应单独跟爸爸或妈妈相处了吗?

吃完后闲谈,艾巴一直在喝酒,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雪崩的事。

场面瞬间又陷入尴尬。

托马斯的内心,估计******但依然安静地听艾巴讲述,一言不发。

当艾巴讲到托马斯抛下他们跑了的时候,马特这个表情的镜头持续了数秒——

从此,开启了爆笑。

马特真是神来之笔,当然,形象特质也的确加分。

艾巴缓缓地讲述,每一次沉寂都有千斤的重量。

每个人,好像连喘气声都要好好控制。

场面极度尴尬。

与马特的呆滞不同,范尼一个个细微的转头和眼神,将内心的尴尬和无所适从暴露无遗,同样很有喜感。

艾巴这次说得很清楚了,无论关于事情经过,还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她等着托马斯的回复,只是,或许托马斯自己都无法解释。

马特出现救场,其实他说得很对。

包括托马斯和艾巴昨晚跟朋友一起吃晚餐时,托马斯的那句话:“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崩。”托马斯的确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一直以为没事,但真的瞬间到了自己的眼前时,就只做出了本能反应。

艾巴表示能接受本能,但要求托马斯承认。

马特也说不下去了,转接地非常流畅,同样向托马斯提出质疑。

马特喜感,浑然天成。

托马斯还是没说话,这时,尴尬解局者又来了——

儿子操作飞行器直冲沙发,吓了马特一大跳。细节处,马特拽着范尼的胳膊,衣服都快扯掉了。

艾巴相对淡定,托马斯更是直接用手把飞行器拿走,告诉儿子不能在屋里玩。

刚刚,马特是怎么解释托马斯逃跑的?下一秒自己就做了个亲身示范。

戏谑啊,荒诞啊。

这里有一句话值得注意,当托马斯和艾巴暂时离开的时候,马特和范尼也决定离开,托马斯觉得没办法解决这件事,他们两个应该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托马斯在卧室陪儿子,艾巴继续回到客厅与二人交谈,托马斯接下来说的一段话,非常好,扩展了他前面的第一次论述——

艾巴打断,说——

这次艾巴才真正表明内心最在意的事,她依然无法接受托马斯逃跑,即便刚刚第一次马特论述人性本能时,她表明可以接受本能但不能接受撒谎。

实际上,她内心还是过不去这个坎,所以每次瞬间触及到,都会绕回最初。

这种观点,跟她上午同那个随性的朋友聊天时如出一辙,她没办法接受“自己第一性”,她是“孩子第一性”,她也希望托马斯是“孩子第一性”。

而关于艾巴的这种想法,托马斯在雪崩当天晚上、与朋友晚餐回来时第二次与艾巴交流中就已经感觉到,所以他当时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没必要要求彼此一致。

艾巴坚持自己的观点,马特不再尝试改变艾巴的认知,换了一个角度,让艾巴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此刻艾巴纠结的是托马斯那个瞬间反应,但如果托马斯真的很讨厌也好,艾巴或许会果断离婚,难就难在托马斯平时确实还不错,而且我们不知道托马斯和艾巴此前具体的经历、他们的工作等,所以不能割裂地看这一件事。

而马特的提醒,便是给艾巴一个选择,你是选极端情况下的反应,还是选平日里很好的生活。

只可惜,艾巴也没得选,她总不能在结婚前给每个人安排极端环境,然后考验他的反应,而且其实她已经理解马特关于人在极端情况下的表述了。

托马斯出来,依然不认同艾巴的话,也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

只是,艾巴这次也做到极致,拿出当时手机录像,让大家一起看。

尴尬,已经溢出屏幕了……

托马斯说,“我看上去是跑了。”注意,是“看上去。”

在托马斯的潜意识里,或许真的不觉得自己跑了,即便知道也不敢相信。他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更无法解释。这也是他希望选择遗忘的原因。

片刻安静过后,马特小可爱又上线了——

马特说的这段话是在缓解尴尬气氛,给托马斯台阶下。

因为马特的观点一直都是:人在极端情况下无法做出理性判断,只能本能逃跑。在这样的理论下,瞬间救人都来不及想,怎么可能还去思考留下的利与弊、先出去再回来救人之类的呢?

这次马特的观点完全不合理。

合理的解释就是,当他看到这个画面,也震惊了。他实在无力,作为好朋友,别让托马斯太难看吧。

离开后的范尼开始做自身假设。

范尼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一是由于马特对于托马斯逃跑合理性的数次阐述,二是由于飞行器突然出现时托马斯的反应。

背景第四次响起急促的琴声,镜头由远及近,好多的鞋,寓意——这种思考,是所有人的。

马特和范尼睡前一直在辩论,简直爆笑,节奏太好了。

第四天托马斯和马特一起去滑雪,这里导演突然给了一个雪崩镜头,然后接艾巴醒来,原来是一场梦。

导演一方面虚晃一枪,让人差点误以为真的雪崩,另一方面呈现艾巴雪崩梦境,表明此事影响之深。

马特再次提到心理治疗,他说没用,建议托马斯大喊一声。

其实有用,马特每次对托马斯说的话,都比较客观理性,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能做到这样,要么是本身就有极强的理解力及同理心,要么是做过心理方面的咨询或研究。

而关于大喊,也是有用的,尤其对于马特这种什么都懂的人。

我们不知道马特此前的经历,只通过范尼知道他离婚了。马特算是很明事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但自己的婚姻也是比较复杂的。

所以说,“理性”和“看清”是两回事。人生就是很多事情没办法看清的,想不清,说不清,所以会苦恼、悲伤、压抑,再理性也没办法解决,只能通过诸如大喊的方式去释放。

马特所说的“生理性”、“在体内”,也是这个道理。说白了,就是因为你是人,所以有些东西没办法解决。

滑完雪,两人喝酒休息。

一个女孩过来说,她朋友觉得托马斯是最帅的人。没过多久又过来说,她朋友说的是别人。

这里真是哈哈哈了,生活尽是荒诞啊。

好不容易发泄了,然后被夸长得好,再然后被收回,心情大起大落。还不如不听到第一句话呢。

导演对于荒诞的把握太好了,清新不腻,含蓄刺骨。

托马斯滑完雪后回酒店,自己的房卡不见了,艾巴也不在房间里。

此时,背景第五次响起提琴声。

紧接着,托马斯身后突然跑来一群人,托马斯再现“本能性”奔跑。

关于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本能性,另一方面也是从众性。国外这方面的测试太多了,虽然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就是会受到周边的影响。

这一段是托马斯局促感的强烈展现,他内心的折磨感、尴尬感,就像穿着厚厚的滑雪服在一众赤膊醉酒的人中间一样。

而这些人疯狂的呐喊,和托马斯白天在山上的叫喊又有何分别呢。再次表明,人的内心感受,是普世性的。

托马斯终于进了房间,又是卫生间构图。

这个构图十分精妙,不仅是技术层面,更是内容呈现。

同样的框架下,人物每次的心理不同,表情不同。

这次的托马斯眉开眼笑,而艾巴依旧一脸死灰。

第四次房间外交谈。

托马斯捂脸哭,艾巴说“别装了”。果然,托马斯没哭。

尴尬。

也印证了最初对二人的猜想,艾巴对托马斯撒谎实在太了解了。

接下来,托马斯突然真的失控——

我想,正是那一句“别装了”刺激到了他。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才是最大受害者。前边我也说过,他其实不敢相信自己那么做了,他不知如何解释,也不知该如何挽回自己在艾巴和孩子心中的形象。

当艾巴只看到他撒谎、而没看到他撒谎背后的折磨时,他终于彻底崩溃了。

而这个崩溃依旧极富喜感,在楼道里大哭无法自控,艾巴都要去捂住他的嘴——

更悲惨的是,两人进不去房门——

于是清洁员再次出现,帮他们开门(解局)。

关于清洁员的几次出现,有时是关键的衬托作用,有时像打点一样串联,有时,他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喜感。

回到房间里的一家人,看似终于回到了一起。

第五天,一家人再次一起滑雪。

这次艾巴笑容满面,特地问托马斯是否安全,托马斯依旧给了安全的回答,并带着一家人滑下山。

又是十几秒的白雾,和最开始雪崩时一样,什么也看不清。

首尾呼应,刻意且高级。

再看清时,画面上只有托马斯和两个孩子,妈妈不见了。

这镜头太有喜感了。

托马斯听到艾巴呼救的声音,奔跑,消失在白雾里。

镜头回来,两个小孩对视。

又熬过十几秒的白雾,托马斯抱着艾巴出现。

伴随着第六次提琴声。

恢弘着,可笑着。

艾巴冷淡。装一下就好了,毕竟自己明明能走。

哈,两个小孩一定很蒙。

回家了。下山路上,大巴车司机几次转弯处开不好,有点吓人——

艾巴马上表现出担忧,她看着司机,又看着车旁的峭壁,再看着身旁的女儿,终于忍不住大声跟司机讲话——

在此期间她有一次回望,那个角度正好是托马斯——

托马斯只是看看周边,什么也没说。

当司机再次卡顿的时候,艾巴忍无可忍,让司机开门下车——

此处艾巴的表现显得异常激动,一方面是因为她真的觉得危险,另一方面是她真的濒临崩溃。

连日来一些列的事情无数次折磨着她的内心,而每次当危险来到的时候,托马斯都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发声。

雪崩、清洁员偷听、最后一次滑雪、大巴车……每一次,每一次。

看到艾巴下车,车上的人瞬间混乱起来,而马特让大家保持冷静,有序下车——

此处情节:

一、人们在艾巴下车后,争相下车。

一方面,艾巴没下车时,人们只是抱怨甚至调侃,艾巴下车后,人们却瞬间也要下车。人类的恐惧有时不是来源于实际情况,而是他人的表现,这体现了从众性。

另一方面,人在感到恐惧时,会丧失理智,哪怕此刻车是停的,哪怕车上大多数是习惯于排队的北欧人,也争抢下车,证实了马特的观点,逃生是人之本能。

二、马特和托马斯没有像车上大部分人一样惊慌失措。

一方面,这个情况没有雪崩那次突然,有思考的时间,尤其对于这几天一直在琢磨跑不跑这事的马特和托马斯而言,已有了心理准备。从自身心理来讲,不算是瞬间表现。

另一方面,虽然车一直在卡来卡去,但确实不是那么危险,至少没有雪崩到眼前那么强烈。从事件危险程度来讲,不算足够。

下车后的艾巴还未从惊恐的状态中抽离,一直在说着危险。

托马斯,一句未说。

女儿走累了,艾巴让马特抱她。

此处,孩子累了没让爸爸抱,让朋友抱,而这个朋友,正是刚刚在大巴车上勇敢发声的马特。

旁边人问托马斯抽不抽烟,他开始拒绝了,然后又接受了。

儿子问爸爸抽烟吗,爸爸说是的。

如果爸爸常抽烟,儿子为什么这样问呢?

问了之后,得到的回答竟然是肯定的。

这让人不得不想起看手机时说没看手机、玩飞行器时说以前没玩过飞行器、雪崩逃跑时说没逃跑、没哭时装作哭……

说谎是一种习惯,习惯到足够从容淡定、波澜不惊,甚至连危险都感知不到了,不管是来自自然的,还是来自家人的。

下山之后,这一家人会怎样,不得而知。

能知道的是,艾巴内心的纠结一定是过不去的、忘不掉的。

以前再多的事糊涂着也就过去了,这次关于生死,实在太难了。

这种纠结对于观者来讲,也是一样。

托马斯到底是不是绝对的“自己第一性”?如果有足够反应时间。

艾巴到底是不是绝对的“孩子第一性”?如果没有足够反应时间。

再进一步,艾巴与托马斯之间的问题,到底是把谁放在第一性的问题?

还是托马斯生活中种种行为都是艾巴所不能接受的问题?

比如撒谎、比如与自己不一致、比如对危险的感知力差,如此种种通过此次雪崩事件集中展现,像雪崩一样爆发,从而导致艾巴丧失安全感、再也无法信任对方。

艾巴到底纠结什么,可能她自己也没办法完全理清。

她只知道自己没办法接受,也没办法解决,那是一种莫大的无助感、困惑感。

关于托马斯,我们也无法评判。

雪崩发生前托马斯一直以为安全,他没有反应时间,只在最后的瞬间意识到危险,然后他本能逃走。

可艾巴从一开始就在担忧,她有很长的反应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雪崩发生时她理智的动作。

大巴车上的托马斯也可算是如此,在担忧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反应时间,所以没有像其他乘客那样急于逃走。

鉴于此事实在复杂,即便要批判托马斯,也只能批判他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不善于发现危险,而不能批判他瞬间的行为。

关于最初提出的问题。

如果是你,面对突发灾难,跑不跑?

当下说什么也无用,只有发生时怎么做才是答案。

而人性是不值得被考验的,这点难以令人接受,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我们能做的,只有祈祷不要遇到突发事件,并且尽可能地对危险保持警觉,当灾难真的来临的时候,尽量多的留给自己反应时间,仅此而已。

所以,此题,无解。

回顾整个故事,它给我的感觉和北欧的冰雪一样,冷冷的、淡淡的、静静的。

故事中的人物,也是少有冲突的、静默的,只是每一次的沉寂,都有十足的味道。

复杂的情绪在沉默中,不会少,只会多。

影片中处处是高级的刻意。

电影就是电影,不是纪实。既然在创作,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刻意行为,如果刻意得十分“明显”且“高级”,那么这种“刻意”也是刻意表现出来的。

喜剧元素也就在这一次次的刻意中显现。

对称的构图、突兀的配乐、恰切的黑屏、从容的节奏、大量的留白……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妙。

看似细腻地描绘着婚姻与家庭,实则戏谑地探讨着生活与人性。

人生尽是荒谬,这就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所必须承受的。

所以,我们还需要幽默。

人类需要优雅,也需要发泄。

优雅的发泄,这是我能给这部影片最高的评价了。

喜剧啊,悲剧啊,交织吧。

如雪雾般细腻的情绪,就这样深深地弥漫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3 ) 《游客》

一直还是对北欧此类影片倾爱有加,锡兰、萨金塞夫是自己发掘叙事之外的空镜当做语言留白,而北欧的大雪、极昼、人淡色调的虹膜自然而然都成为其辅佐的工具。

鲁本·奥斯特伦德 Ruben Östlund的《不由自主》是最早看到他的一部作品,当时也比较喜欢,但本片明显进步了。对两个主人公以及旁观者的性格特征与弱点都有一定挖掘。唯意志论的爱情、家庭都是靠不住的。而对于爱情、家庭等人生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笼统的经验之谈也是决不可能的。

 4 ) 慢电影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什么都需要慢下来
劈柴、织毛衣,都可以成为大众热爱的长电视节目

本剧亦然是慢电影
絮絮叨叨,说的那个餐中“雪崩”-----滑雪场人造之!
然后就是无穷无尽的人伦道德,连雪地方便都静止镜头数分钟!

最后,硬件ok的滑雪场,软件又有问题,那个搞笑的大巴驾驶员!

好,慢电影,符合北欧观众的需求吧!
关于人造雪崩,看http://www.qxnic.com/xiao/wlgx/9019/P-0-695.html

 5 ) 雪崩中消失的男人

原文发表于《看电影》2月刊中,转载请注明。

   中产阶级婚姻危机题材已是老调,但老调重弹起来却总能带给我们惊喜,2014年的三部影片:《爱的就是你》、《消失的爱人》、《游客》都将矛头指向婚姻问题,而这部获得67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奖的电影《游客》虽落脚于婚姻与家庭中的信任危机,却辐射出人性的自私与本能的不可抗性。不同于《爱的就是你》中男女主人公在亦真亦幻的错乱时空中将错就错,也不同于《消失的爱人》中两个略显扁平的男女主人公和媒体共同表演的一出差强人意的大戏,《游客》用一场雪崩让一个看似美满的瑞典四口之家瞬间崩溃,不安和焦躁的情绪与沉着冷静的固定镜头形成鲜明对比,正如影片中法国阿尔卑斯山区静谧的皑皑白雪配上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第二乐章《夏》中的急板。
   
    影片以第三人称视角冷峻地注视着来滑雪度假的四口之家,正符合片中三次出场的酒店客房服务人员的视角,站在不远处默默窥视着悄无声息的变化。叙述时间符合事件发生顺序,如同日记般根据度假天数被自然分割为五部分。
    
    影片以一家人滑稽别扭地拍旅游纪念照开头,家人之间显得不够亲密的原因在随后女主角与另一位女士的对话中得以解答:男主角是位工作狂,这短短5天假期是他把重心全放在家庭上的难得时刻,他不时响起的手机铃声也证明了这点,这位工作繁忙的丈夫/父亲花在陪伴家人上的时间并不多,对于好动的儿子,他缺乏耐心,的确,他需要一个与家人单独相处的封闭空间来履行他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风光迤逦的阿尔卑斯雪山和舒适的酒店显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两个休闲空间。
    
    第二天,当全家人坐在观景角度很棒的餐厅用餐时,一场并无引起灾难的雪崩成为导火索,将家庭中的不安定因素全部点燃,这位父亲在危险来临时竟不顾妻儿,一个人落荒而逃,导演在影片前十分之一处就向观众掷来一枚拷问人性的重磅炸弹,矛盾和悬念因此展开,这位在雪崩中消失的男人该如何面对他自己和家庭?
    
    事发后,四人排成一个纵队回酒店途中,导演从演员背后拍摄,用一组男主角,儿子,女儿依次回头的眼神镜头巧妙揭示了事后四人的心理状态:男主角像个做了错事的大男孩一样不敢回头,但他迫切地想知道妻子的反应,所以尴尬地扭过头来,眼神中充满愧疚与挫败;接下来是儿子,他更好奇父母之间关系的变化;然后是女儿,小女孩眼神中更多的是怀疑和不解,最后是离镜头最近的妻子,她转过半张脸,侧面面对镜头,眼神中充满绝望与不安,她心中的爱人在刚才的雪崩中永远的消失了。
  
    接下来的几场对话戏层层推进,逐渐攻破男主角脆弱的心理防线,同时也将矛头对准男性,他们是否都一样自欺、自私?其中两场男女主角和两对情侣朋友聊天的戏格外精彩。在第一场戏中,他们在餐厅这一公共空间聊天,显然关系并不亲密,不难看出,坐在男女主角对面的女士正是女主角第一天在酒店前台认识的那位,她已经找到新情人,此刻就坐在她旁边,这位配角人物的设置似乎包涵着导演的某种暗示,这位女士也有两个小孩,但她并未带他们来渡假,她需要给自己放个假,同时她一点也不避讳自己这么快就找到新情人,并愿意将他介绍给自己的新朋友——一对看似感情稳定的夫妇,之后她与女主角的单独聊天,让我们再次确定,她绝不是女主角这样的传统女性。四人的关系属于社交范畴,因而聊天范围仅关于这次渡假,有趣的是,在场的两位男性都不愿承认自己的某些行为,新情人不愿承认自己说过的话,男主角则否认自己在雪崩中逃跑的事实,这让女主角大吃一惊且失望至极,而在四人都十分尴尬的时刻,餐厅中突然响起的《生日歌》成功救场,但男女主角间的危机再次升级。
    
    在第二场戏中,男女主角的朋友,离异的Mats带着二十岁的新女友来跟他们汇合,这次的聚会地点是在酒店房间这一私密空间,他们的关系更亲密。绝望和需要他人道德评判支持的女主角再次叙述雪崩经过,悬念再达高潮,男主角也再次否认逃跑事实,无奈手机中的视频成为绝佳证据,使男主角不得不承认。庆幸的是,导演此处并未使用极端方法,换句话说,导演并没有将男性一棒子打死,我们试想下,如果导演将情节设置为男主角将这段视频删除,销毁这一证据呢,被逼急的女主角会让两个孩子出来指认他们的父亲或者所幸带着孩子一走了之?如果真这样,影片又将落入戏剧冲突极强的狗血情节伦理剧的窠臼当中。导演想更接近中产阶级家庭的真实生活状态,也是现实生活中多数成年人会选择的务实方式,那就是假装忘记发生的一切,继续将错就错维持现状,这也暗示着两人的关系会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正如男主角一直联系不到妻子时情节的再次反转,这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在这次聊天中,儿子的玩具飞碟再次成功化解成人世界的尴尬与无奈,男主角借机离开陪在儿子身边,朋友Mats试图安慰女主角,无意中也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正如两人离开后他的年轻女友所说,抛下妻儿的他和男主角是同一类男人,而自己肯定会是和女主角一样的合格母亲,导演成功将讨论范围延伸到男女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和婚姻中如何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犯规的男性是否总会得到母性的包容和原谅?当男主角作戏一般抱头痛哭时,作为观众的我们和女主角一样哭笑不得,不知所措,不得不承认,这也是生活多数时候给我们的感受。
    
    片中一前一后两处完全被大雪笼罩的镜头完成了影片结构上的绝妙呼应,导演用不可见衬托出某种明见。第一次,是雪崩突袭正在餐厅用餐的四口之家,随着大雪的逼近,能见度越来越低,在完全不可见之前,我们看到男主角跑出画面,女主角蹲下抱住两个孩子,在这20多秒的停滞镜头中,男主角成为不在场的、消失的男人。我们只能看到白茫茫一片,但人物的心理状态不言自明,随着大雪慢慢散开,能见度逐渐提高,再次回到桌前的男主角瞬间变成一位失职的丈夫/父亲。第二次,是四人离开前最后一次滑雪那场戏,这次是女主角突然消失在大雪中,30多秒的“看不见”镜头中导演通过孩子们的叫喊声完成叙事,直到男女主角的声音出现,父亲将母亲“救”回来,这场戏的刻意程度让它显得更像是一场有意为之的,帮父亲重塑在孩子们心目中形象的表演,在孩子们看来,父亲的失职及父母的关系均得以弥补。
    
    影片结尾也耐人寻味,导演再次将矛头指向所有人,当面对会威胁到自身安全的情况时,我们的本能反应就是自救,正如在大巴上大声指责司机的女主角强烈要求下车一样,我们无法信任任何可能威胁到我们自身安全的他者,此时每个人的表现都如同可怜的男主角,求生的本能让自私的本性变得赤裸。唯一不下车的乘客,正是那位不同寻常的女人/母亲,她始终是“犯规者”。

     

 6 ) 女主最后下车,是为了救自己精神上的“命”

本片并非一次个体特殊事件,而是探讨处于普通婚姻关系中的两个人的情感走向和自我保护机制。又因为中产身份的设定暂时排除了经济问题,聚焦于相对纯粹的精神方面。

该片的主线是女主在雪崩事件前后的心理状态转变(并非男主)。

事件发生后,女主和男主没有特别激烈的争吵,双方均有流泪,但男人更激烈一些(宣泄更彻底)。女主在雪崩事件后亟需解决心理问题,但她自己预设的底线是“不离婚”,这点与她从黑发女的对话可以看出来,她对黑发女的开放式婚姻关系表露出的不是羡慕,而是“难以置信”,即现阶段的她完全不认为那种不在乎和不忠诚的模式会令自己幸福,她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那你不担心这样他会抛弃你吗?

这是一个婚姻中弱势方的普遍性问题。

参考这张游客照构图,此时男性是家庭中地位最高者。

男主最高且处于画面中心

可以说女主在这几天时间极度浓缩的痛苦与极速转变,都是基于不想离婚的自我扭曲。因为她没办法选择这个看起来最简单的排解方案。

女主想要男人认错道歉,但是没有明确提出过。她和男人私下交流时也不强调他的背叛行为,而只是把事情模糊简化掉,我认为她是害怕单独直面男人的“不认错”,因为她可能也认为那是本能反应而并非过错,但她确实又因此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有伤害就有施害人。她没有想好男人认错或不认错的后面一步怎么走。

这种想要他“认错”的需求是如何传达的呢?是在和刚认识的情侣餐桌闲聊时,她将轻松的家庭谈话转变为一场“审判”,她需要听众席和审判席来帮助她将丈夫打成施害人(甚至当庭提交了视频证据)。然而她两次争取支持都失败了。第一次黑发女根本不在乎,第二次大胡子始终在为男人开脱。

大胡子和小女朋友也是类似的情感关系模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将女主彻底击垮的一场戏,我认为是男人酒后爆发痛哭,大喊“我才是受害人”那场戏。此时没有审判席,他通过施害于自己,瓦解了女主的原告身份。

非常关键的一句台词

男性在情感模型中的不善沟通或拒绝沟通常使得他们情绪累积。对婚姻中的男性而言,妻子通常是他唯一的情感倾诉对象,当无法向妻子排解自己的委屈与不快时,他便崩溃了。

在丈夫崩溃发泄丧失行动能力以后,镜头中两个孩子趴在哭泣的父亲身上,并要求母亲也加入这个安慰阵营。原本作为家庭支撑者的丈夫和父亲,此时处于画面最底层被所有人保护的状态,是这个家庭最大的“孩子”。

女主原本是不情愿的

对比雪崩事件发生前的家庭构图,第一天是非常普通的家庭关系。

夫妻位于两侧共同守护孩子
孩子作为纽带捆绑父母(此时床上还有第五位家庭成员即男人的手机—象征其社会身份和自我认同)

因为这场哭闹,妻子本着家庭至上的原则,设计了一次风暴中的呼救,并让丈夫“英勇”地解救自己,重塑了在孩子心中的高大形象(从她被男人放下后活动自如的双腿可以看出是假求救)。但这次设计是她个人所为还是与丈夫合谋,还需打个问号。(我个人倾向于是她自己所为,因为在上一场集体拥抱中,丈夫已经矮化为孩子的身份,没必要与一个孩子商量合谋)

接下来就是结尾下巴士的这场戏。我看了一些解读,都倾向于将其理解为妻子对丈夫所谓“求生本能”的报复,企图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扯平。我认为这与细节有明显出入。其一,女人当时独自下车,并不是危难时刻抛弃丈夫与孩子,因为当时车已经停稳,在车上并没有明显的危险。其二,当女儿走累时,女人求助大胡子抱着女儿,说明她仍然没有重新树立对丈夫的信任。

那么下车这场戏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是这短短四天,女人紧急形成的一种“自保”模式。她将导致自己情感和婚姻危机的关键原因,从“危机时刻丈夫的逃跑”,外化为“危机时刻的来临”。也就是说,她认为只要不发生危险,不使家人陷于危险之中,她就不用再承受丈夫背叛的可能,也就解除了她自身的危机。

所以当巴士显现出一点点危险时,她的反应比任何人都激烈。因为她已无法再承受第二次危机中的背弃。

这是她对自己精神生命的““自保本能”。也是这一笔,写出了普通男女在婚姻关系中索求的差异。男人更在乎物质生命,而女人可以舍弃肉身保护孩子,但不能失去精神上的命。

至此,两人终于成为了一对平庸的、寡淡的、貌合神离的中年夫妻。而那些因为从众而选择下车的男男女女,又何尝不会走入这样的模式中呢?

 短评

逗我

3分钟前
  • .
  • 较差

5/10。屁大点事折腾了两小时,节奏慢的接受不了。婚姻没有那么浅。可以赞美为“以小见大”,也可以批评为“匠气”。

6分钟前
  • 乍暖
  • 较差

突然觉得不要结婚比较好

11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还行

我任然相信爱情!我任然憧憬爱情

16分钟前
  • 咿呀咿
  • 推荐

很有深度的一部片

18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剧作致胜之作:布局精巧、细节精准、对白精妙。影片中的家庭关系或夫妻关系,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极具参考价值——同样的遭遇或处境,早已经存在于你我之间,只是还没有被“一件小事”引发而已。当托马斯崩溃的时候,我有一种梦魇附身之感,而男性的自私和女性的隐忍,同样带给我切身的体会。

21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北欧式冷冰冰的小片,探讨了一个杀人不见血的话题,让所有人都跟着它一起反省,男女对于亲情关系之别,最后却让人哭笑不得。剧作非常的工整,优点是主题的绝妙,导演还一直用维瓦尔第的G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夏”来制造故事的仪式感,对于中产阶级的故事,古典音乐总是万能的灵药。★★★★

2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中产阶级寓言故事。无产阶级乐呵呵的旁观

2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去年的FFF团大作实在太多了,这部更是黑得不动声色,什么家庭体系,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总会被以形形色色的方式舍弃或破坏掉,几处危机时不同反应带来的aftermath以及不同观影者占据道德制高点时所获得的快感都暴露着我们的本质缺陷。片尾太带劲了。

28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想到奇葩说的一期辩题

29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毛泽东

34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事件在两人内部无法解决,女人便会试图向外界寻求助力。已发生过的无法当做幻觉,男人抵赖,女人势必要咄咄逼问。他的一再否认,激发了她的一再确认。结尾处女人抛夫弃子逃下大巴,使本已岌岌可危面临崩坍的婚姻重又回归了荒谬的平衡。男人抽了颗小烟,知道这件事总算彼此扯平,可以过去了。年度佳作!

37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尽管最终躲过了雪崩,但这一家人的关系却出现了巨大的裂痕。托马斯究竟怎么样才能挽回妻子的心,并且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重塑他的威信

39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中产阶级的玻璃心啊,如果我是女主,就两人独处时直接问他:“你刚才为毛要跑”,让他解释不就完了。非要两次都当着朋友,突然把男人逼的下不了台,朋友也搞的无比尴尬。这两人的情商都低的惊人,居然还能维持十几年的婚姻,也是醉了。

43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电影就不必细看.....

44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我也是我本能的受害者”。

47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婚姻题材真是越掘越有深度,很难想象鲁本·奥斯特伦德将这种婚姻问题推向普遍化,甚至超越婚姻关系讲述普遍问题的能力。可以与《消失的爱人》《爱的就是你》合称“2014婚姻暗黑三部曲”!固定式镜头的安稳肃穆感,冰雪世界的冷清美丽,都是印象深刻的地方。

50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爸跑跑

55分钟前
  • 绿豆酥
  • 推荐

影片不错,加一星给剧情的深度

59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中产阶级的婚姻危机

60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