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故事一直是在我的掌控之内的,由于选择了伪纪录片的形式拍摄,所以说很容易令欣赏这部影片的观众想象着整部影片都是真实发生的,令观众以为真正拍摄的是我在电影中所进行的戏中戏拍摄而已,《无知时刻》只是一个套拍的纪录片。整个影片的故事构造是做了精心设计的,无论是展现当年的我们还是表现现在的他们,整个故事都是可以套成一个环形结构的,从故事的展开就会令观众以为现在的青年是在一步步重复我们当年所做过的一切。通过一定程度上的间接来令现在发生的故事的一切顺序跟当年的我们并无二致,警卫还是爱上了我的妻子,我还是会在刺杀将军之前的某一瞬间感到胆怯,而我的妻子则还是像一枚棋子一样的被我们操纵着,帮助我们一步步实现我们的计划,我们在当年企图刺杀将军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到当时还是我表妹的妻子的生命安全,莽撞的就让她去当了诱饵,现在想想真是太草率了。唯一的不同就是结局不一样了,友爱才是真正的结局。
因为某些原因近期每天都要来看参考。前,翻到很多这个片的截图,于旧手机。这是我当时看过此片后的胡话。
————————
故事讲的是两个小屁孩,你喜欢我我喜欢你,都是理想主义者。聊起拯救人类的事业一个舌灿莲花滔滔不绝,一个怎么也听不够。红尘嚣嚣配不上两个旅梦大师,于是一拍即合,决定到一个叫阿弗里喀的地方去做所有孩子的父亲和母亲、让那旮开满鲜花。他俩说走就走,然而一路艰辛。想象中一路风光下了双峰驼又换单峰驼,自由自在的日子,那些开宝马的一生难懂得。然而脚下的路是翻山越岭又迷于风沙;出入无人之境又被坏人骗得一穷二白;于是大哭不止指责对方:连个月亮都没有,这就是你说要给我的天堂?!
路过的旅行者听见他们吵架,就笑呵呵问:你们也是去找阿弗里喀的吗?我就住在那里呀!
“我和他,一个做包工头、一个织布纺纱,以前读的圣贤书都拿来垫桌脚、烧锅炉了。以前想象过在牧场上并排躺着数星星,后来并排躺着的时候我放了个屁,但绿草的确如茵。以前想象过一起眺望雪峰绵延,雪峰真如想象中绵延,但他却超出想象,夜里磨牙肚子还越来越挺拔…
谁告诉你两个人的智慧就比一个人大?你要追求智慧本不必带上她;带上她是为了是为了好好种花,不再计较孟买有没有马戏团、桃源在不在凤凰老家…我现在只庆幸能和他生在同一个宇宙:两人依偎成圆,胜过一切非洲!“
两个小屁孩似乎听懂了,又没完全懂。于是旅行者又说:姆哈哈哈哈,你现在就可以种花,你脚下就是阿弗里喀;并在一大石头上刻画如下:
尔做人类父,吾当充人母;
为寻清静地,滔滔靖升平。
辘辘琉璃塔,骆驼拉宝马;
彼岸是花园,名“阿弗里喀”。
岭上无明夜,一岱一沙洲;
百里不见人,见人欺我穷;
此路不通天,通天意难平!
海客少年梦,娓娓共潮生:
前院托铁,后院扶桑;
经幡倒挂,仪规投熔。
牧场打屁,陌陌如茵;
雪满嵯峨,鼓腹磨牙。
慧智双双,未必胜一;
人间我愿,无问桃花!
喜我此生,独丁斯时;
真境重圆,阿弗里喀!
维以永乐,
携去那旮。
炕、姆昂~达令~
非洲种花!
事实似乎是这样:
一位中年男子敲响了导演马克马尔巴夫家的门,毛遂自荐想让导演给他个出演电影的机会。许多年前,中年男子还是个警员,年少激进的马刺伤了这位警员,导致他人生轨迹的改变,或许导演心生愧疚进而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剧本。
导演想把那段往事复刻,找年轻演员来演他们自己。警员想让一个比较帅的小伙子演自己,另外一位青年和他的形象更合,他拗不过导演,然而导演却让那个帅小伙演年轻时候的自己…这位警员凭着自己对演戏的认知,把自己的往事向演员一一述说,想让他最真实的还原。他告诉演员自己那个时候暗恋者一位女孩,那位女孩经常在自己站哨时过来询问时间。但就是在那次遇刺时,他本想送予一束盆栽表达自己的爱意,事件过后却再也没有见过她。直到拍摄那场戏时,警员震惊地发现原来那个女孩和马是一起来的,她是故意使自己放松戒备让马借机行刺,他愤然离去。
导演没有告诉警员那位女子正是自己的表妹,因为他想让这场戏最真实地呈现。然而戏里似乎也发生了意外:比如演员时间没有配合好,盆栽被过路的人拿走了。警员知道自己受骗后让演员开枪解决掉这个女孩,想完成一场戏里的报复。最终这场戏定格在了一个灾难似的结局:年轻的警员没有遵循事实。他竟把盆栽递到了女孩面前,小马也将盖着刺刀的披萨伸过来,画面定格在了这一帧。
小警员内心的挣扎是来自戏外的,但正是这种挣扎让他融入了戏内,那是来自青春的悸动,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回到现实,如果这个警员当年能果断一点,他那时便会发现这个女孩到底是谁,也不至于抱着这份遗憾悔恨多年。
戏里还是戏外没有了界限。似乎对剧本创作最合理的解释是:1.导演的灵感来源于阿巴斯的《特写》,这个故事并不真实。2。确有其人其事,正如片头是警员毛遂自荐。3.又或者是导演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想用这部电影来表达自己的歉意。当然无论如何,《特写》肯定是影响了导演的创作。是什么都已不重要了,电影以纪录片的风格来粗粝地制造冲突,正如这部电影所呈现的一样:模糊和暧昧且意味深长。
很神,很自由的时空观,在戏剧里外不停的切换,里外似乎也不止一层。类纪录片式的拍摄方式,和对画外空间的利用,把它故事的虚实的界限模糊掉了,很多地方都让我感到惊奇。只是最后一幕我看不明白,它缺少一点戏剧性的铺垫,所以我看的时候只会疑惑,而并没有感受到悬念或者张力。如果演年轻警察的小演员这个角色再给他设置一些自主性的情节或者暗示就好了。
最后一幕的视角我没搞清楚到底是在那一层现实中,所以分散掉了我的感官。它显然不是剧情里导演拍的那个视角,因为那样的话就不会出现枪的特写和"年轻警察"的那不知道是紧张还是烦躁的表情了。
它也不是20年前的那个时空,因为"年轻警察"当时并不知道女孩是调虎离山计的一部分。 那我理解的话它就是正在拍摄的这个时空,那这个时空下我在想的是导演有没有发现这个"年轻警察"演员的动作呢?选的镜头似乎是剧情里那个导演拍摄的视角,但那样的话枪套的特写又说不通了。如果是"年轻警察"这个小演员的视角的话,饼的特写也很奇怪,他知道会被刺的话就会开枪啊。
如果是理解为"年轻警察"这个小演员不知道自己应该演成什么效果,那就缺少一点剧情铺垫,因为在这之前的情节中我没有看到他对这个角色有自己的理解,或者说最后演出之前导演和真警察对他下达了冲突的指示,所以最后才纠结。总之就是我觉得当时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个视角看,于是谁的情绪/情感都代入不了,于是张力也就无从感知到了。
当然我不是,也不能否认任何人在看最后一幕的时候的情感,他们为它感到击节赞赏完全是合理的,我羡慕他们能有那样的感受。
导演马克马巴夫在年轻时作为激进份子刺伤了一名警察,导演被捕入狱,警察因伤退役。如今,导演要拍摄一部重现那场刺杀行动的电影,步入中年其貌不扬的警察成为了电影的选角人以及共同导演。他看中了前来试镜的一个帅气演员来饰演年轻的自己,因为他觉得这个帅哥很像自己,显然他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了.......剧组选择了一个相貌平平的小个子演员,这让警察不爽的离开了,表示不干了,在雪地里远去的背影让制片人着急,但导演表示警察会在走到一棵树那里时回来,于是这个漫长的离去背影画面充满了悬念,结果警察没有转身,制片人追了出去,刚好警察也转身回来……警察以及饰演他年轻时候的演员这两个角色的互动是影片里喜剧元素的来源,警察老实巴交但又一根筋的执着,并且总是板着脸非常严肃,小演员同样也老实巴交不懂变通,这让警察指导演员扮演自己、如何掏枪和还原历史的工作进行的异常艰辛.......警察指导演员掏枪射击是为了借助电影颠覆历史,他要自己的扮演者在电影里掏枪射击曾经刺伤自己的导演,重新书写历史。另外在当年遇刺的那段时间,每天都有一个漂亮的女孩找站岗的警察问路,警察认为这个女孩天天找自己问路一定是爱上了自己,同时警察也爱上了这个问路的女孩,想要送花给女孩,但由于被刺无疾而终,这让他懊悔,于是他让演员准备好一盆花送给电影里来问路的女孩,以此来表白和重塑历史。
另一条线是导演带着自己的扮演者一起寻找当初找警察问路的女孩的扮演者,而问路的女孩正是导演的表妹,她找警察问路是为了掩护导演进行刺杀行动,而警察一直知不知道......导演来到多年不见的表妹家邀请表妹的女儿扮演年轻的表妹,但遭到了表妹强硬的拒绝,表妹的女儿则在终日的禁闭学习压抑之中彻底爆发,她歇斯底里的表达自己对闭门读书的厌恶和对演戏的向往,哪怕只是演一次玩玩而已,但母亲依旧冷酷的拒绝并让她赶快进屋,这一段落简直太能共情了……随后他们找到了男演员的表妹,他的表妹果断答应了,家里人也不会有问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接着扮演导演的男演员和表妹边走边聊,分别后表妹走到了扮演警察的演员身边询问时间,而这个相遇的时刻正是警察那条故事线里警察指导演员表演的段落,在那个段落里出现了一个女孩问时间的画面,至此,两条线产生了交汇,但此刻谁也不认识谁。
影片后半段当两边都开拍时,警察发现了当初每天找自己问路的女孩原来是和刺杀自己的导演串通好的,于是他愤怒的再次退出剧组........经过演员的劝导,警察再次回归剧组,但他要求自己的扮演者必要送花给问路女孩,而是直接掏枪........而扮演导演的演员则买了一片大饼来隐藏自己的匕首。然而各自扮演导演和警察的两个演员对刺杀和掏枪这么暴力的事情都不太能接受,即便只是电影,于是在影片最后的画面里出现了警察送花、导演送饼、女孩懵逼的美妙画面。
1.莫森揉合虚实界限,通过精巧烂漫的多层套环重现早年激进往事,在表达自身饱经沧桑的那份乡情的同时,亦赠与了电影以诚挚纯朴的至高颂赞。2.你有没有看见这里的一缕阳光?没有,因为太阳会移动,生命也在前行。当面包和盆栽替代了匕首和手枪,当伤痛携手仇恨共筑艺术创作的桥梁,时光都仿若重来。
像一个感人的电视整人节目,漂亮舒服有趣,很天真
結局那塊麵包看起來真像新疆大餅,感覺就是硬得可以包住刀子
四星半,可以看做《特写》姊妹篇,利用场景和摄影机的欺骗性模糊现实与虚构,真实人物入镜表演重现过往事件的过程。当上一代人的记忆被寄托或强加于下一代,油然生发的反差和冲突即为历史的荒诞,曾经理想主义式的激进也变得毫无来由。而从历史的执念中挤出的那么一点人性,是最纯真、最动人的。
四星半;艺术源于生活,可永远无法复制生活;影像可以按照既定意图拍摄,瞬息万变的生活无法控制其光线、情感和走向;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或生活的导演,可你无法更改过去;部分虚实交错的段落既俏皮又魔幻,撰写了另一种独特“记录”方式;最后段落的镜头剪切非常棒。
1.真·纯真时刻——当他知道自己用了20年也无法忘记的那个女人原来并不喜欢自己,只是为了引开自己的注意力,让他的表哥刺杀自己,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并决定在拍摄的电影里进行报复;2.伊朗电影里的故事都特别简单,而且在视听方面玩花样也不是强项,但这片的结构花了心思,虚虚实实、虚实交错等等;3.结束定格画面太美妙了——枪与刀子/鲜花与面饼。
电影果然让生命延长了
一个用复盘过去来反思青年世代,一个用重演昔日来重温邂逅的美好。当线头缝合的时候,只有纯真的残酷。结尾走向高妙,盆栽与烙饼置换了枪与刀,定帧和盘托出,当我们捏塑时间的时候(不只是电影),无往不寄托着纯真的理想,试图熨平所有曲结和褶皱,渴望意想不到的扭转,但最终会回到稀松寻常却也是最恰当的归宿。
做伊朗电影的豆列,发现以前漏登了好多。居然这部也漏了
All you need is bread or flower. 时间不能重建,生命也无法重来,但电影提供了纯真时刻的可能,如果电影里有,银幕外是不是也可以?纯真的时刻得以纯真,不是因为重现,而恰恰是因为那句路人在被问有没有看见一缕阳光时说的:阳光会移动。影评安排中。
比阿巴斯的《特写》还要有味道~
世界和平要靠把妹!
把不堪回首的经历编作电影的剧情,将手枪和尖刀化为鲜花与馕饼。以戏中有戏的手法添加纪录片般的质朴,用双线并行巧妙交错的叙事温暖心灵。虚实真假穿梭难明,男女爱慕心意难平。电影不仅能延长三倍生命,还可以穿越时光重构往事,或弥补遗憾或一探究竟。万岁,电影。
这真是戏中戏的至高境界,装逼的话叫“解构现实”,实在点就是告诉你电影的魔力:扭曲时间、空间、现实。纪录片般简陋的镜头让观众也分不清戏里戏外,而不像类似电影只有里面的角色戏里戏外不分。表妹家门口那一段简直浑然天成,在市场的几个时间把戏也很精妙。每个演员在“戏外”又如此真实自然,仿佛这就是一部岔子百出的幕后记录。你说那说法语的乞丐是戏中戏演员,是临时群演,还是两重戏外的纯路人?而戏中戏的拍法本身又非常实验,首先如此之多的对话在画外,宛如一个旁听者视角,以及让两个导演各自指导两个主角而互不通气,各种临场意外惊喜火花。三个年轻演员都非常可爱,还有导演的小女儿。波斯语的“是”透着一股轻描淡写也令我着迷。伊朗不愧是一个虽被压抑但充满着激情和才华的国度。
一声赞叹。无所不用其及,最简单的方式探索到了影像最本质的问题:现实与虚构。内有大段大段的文章可以作啊。迷人,太迷人了。
虚虚实实,某种程度上展现了电影纯粹的魅力。但这么粗糙的制作,很难让人百分百投入。
导演玛克玛尔巴夫真是重构时空的高手,利用真实事件的电影化重现,将观者带入一段感性的、充满情感力量而又值得深思的生命历程中。看似朴素的场景和影像表达,却显现静水流深的功力:拍电影的设定衔接了过往和当下的时间空间,连续性的长镜头在城郊、田野、集市里运动,扑面而来的是二十年前两位男主浓缩的人生,颤抖的生命选择和出人意料的结局,命运偶然性的转折令人唏嘘,关于理想、关于责任、关于爱,回忆中充满感慨和沉思,在此过程中也表达了两代人(两位男主和扮演他们的两位年轻演员)对于人生抉择的不同回应。最后的定格镜头的处理简直了:充满了悬疑感和张力!(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如何面对世界。)PS:感动于白色花朵盆栽在一缕阳光下结冰后的姿态,明媚凛冽。
要食物和鲜花,不要匕首和手枪,结局很灵。
唯一亮点是结局。
构图不错,伊朗姑娘和小伙真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