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粉红女郎》引进内地。
这部剧在台湾创下一天重播三次的纪录。朱德庸对它很有信心,不担心它在内地的收视率。
内地观众确实很吃《粉红女郎》。它一举创下2003年国产电视剧最高收视纪录。
《粉红女郎》改编自朱德庸的漫画《涩女郎》。
18年后,《涩女郎》再一次被翻拍,不敢沿用原名,改叫《爱的理想生活》。
看完前四集,我发现,改名是有自知之明。
就像《半生缘》改叫《情深缘起》,《爱的理想生活》不敢叫《粉红女郎》,或者《涩女郎》。
因为它们不配。
《爱的理想生活》是一部糟糕的电视剧。它用糟糕的选角和离奇的情节,让网友发现,《粉红女郎》更难得了。
先说选角。
殷桃饰演的温如雪,拿的是万人迷的本子。
给人的感觉,尴尬。
在《粉红女郎》中,扮演万人迷的,是风情万种的陈好。
颜值能打,人间清醒,陈好的出演,让万人迷一度成为剧中人气最高的角色。
我们不能拿陈好来要求殷桃,也不能拿《粉红女郎》要求《爱的理想生活》。
时代不同,审美不一样,全盘复刻没意义。
如果殷桃能演出自己的风格和光彩,她就是值得称赞的万人迷。
然而,殷桃在剧中的表现,说她是万人迷,会让人迷惑。
因为剧中的万人迷 ,要颜值没颜值,要脑子没脑子。
剧开头时,她的自我介绍就很露怯,声称“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每天都有新的万人迷”。
即便每天都有新的万人迷,也很难轮到温如雪头上。
论颜值,丁荟桥和戴希希比温如雪都配当万人迷。
第一集中,温如雪是戴希希求婚现场的策划人,丁荟桥前去助阵。
两人站在一起,丁荟桥更像万人迷,而温如雪更像男人婆。
当然,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温如雪颜值不能打,只要脑子好用,人格有魅力,她依旧能成为桃花朵朵开的万人迷。
可惜,温如雪自始至终都像个没脑子的傻白甜。
事业线,感情线,她都没有展现出自己迷人的一面。
先说事业线。
温如雪是婚礼策划师。
因为丁荟桥的介绍,结婚狂戴希希成为温如雪的客户。白富美戴希希爱上一个苦出身刘珂,两人五年爱情长跑,如今准备结婚。
温如雪让小助手跟进这一项目,刘珂一方面对小助手怦然心动,一方面要和戴希希分手(不能忍受戴家对他的扶持,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温如雪发现小助手和刘珂眉来眼去,大晚上她给刘珂发消息,督促他尽快处理好感情问题。
好巧不巧,戴希希发现这条信息,以为刘珂和温如雪有一腿。
温如雪也非常刚,她不伺候戴希希了。
苍天啊,大地啊,戴希希哪里来的底气,敢这样和客户正面刚?
作为一家婚庆公司的老板,客户是她的衣食父母,况且戴希希的婚礼做的是高端定制,油水大,收益高。
在上海打拼十多年的温如雪,要车没车,要房没房,婚庆公司是她的立足之本。但凡她有一点脑子,都不会主动挑事儿,直接怼戴希希。
希望刘珂不出幺蛾子,她完全可以敲打小助理,而不是把自己当棵葱,敲打刘珂。
大晚上发信息,以命令的口吻让刘珂管好自己,她是不是太过分了?
刘珂也只是她的客户而已,温如雪不去敲打自己的小助手,反而敲打客户。
她是傻波一吗?
况且,戴希希是丁荟桥的朋友,也是丁荟桥介绍的客户。温如雪不向戴希希主动解释真实情况,反而和戴希希撕逼。
这样搞,夹在中间的丁荟桥,会很难堪。
丁荟桥做错了什么?
辛苦工作供房贷,让温如雪住自己的房子。好心帮温如雪拉客户,结果温如雪却用一条短信,搞黄了戴希希的婚礼。
于情于理,温如雪都像是无风也起三尺浪的作精。
再说感情线。
温如雪一出场,就帮人参加相亲活动。在相亲现场,她只是教育男性,并非所有女主都爱钱,竟然能成为各位男士竞相追求的女子。
她是以相亲的名义给人洗脑了吗?
这段戏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们看上了温如雪什么?
论颜值,温如雪算不得让人一见倾心的大美人。论谈吐,她不过是黄小仙式的毒舌女。
从外表到内在,温如雪的魅力,都配不上她拿到的剧本。
温如雪是个隐身的自媒体人,总是发表各种爱情金句,而她的表现却像个不谙世事的恋爱脑患者。
再来说说,离奇的情节。
《爱的理想生活》前四集,温如雪就经历两次恋爱,情节让人很受伤。
先说第一次。
温如雪和一个面目沧桑,成为大龄剩男也毫不奇怪的中年男约会。
大家品一品这丰满的抬头纹,这要多土有多土的发型和衣品。
温如雪能接受这样的男友,是万人迷最后的挣扎吗?
她甩掉中年男的方式也让人万万想不到,哭泣+发酒疯。
实在难以想象,一个有万人迷人设的女人,为何想不出更体面的分手方式?
再说第二次。
在一场婚礼中,温如雪遇见了伴郎男。
两人相识半个多月,伴郎男就向温如雪求婚。温如雪当然没答应,单脚下跪的伴郎男表示,不答应不起来。
温如雪与伴郎男分手的方法,竟是大姨妈拯救了她。
如果没有大姨妈助力,以温如雪当时的表现,极可能被伴郎男道德绑架而无还手之力。
拿着一个万人迷的剧本,却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打败殷桃版万人迷的,不是陈好,而是糟糕的剧本。
《爱的理想生活》用一处处离奇的剧情,恶心观众。
它的根源是剧本不行。
《爱的理想生活》的编剧,叫金璐。
虽然名气不大,破坏力却很强。
她将《我的机器人女友》改编成《我的女友是机器人》。前者评分7.5,后者评分3.8。
现在看来,由她独立编剧的《爱的理想生活》,评分很难过及格线。
万人迷戏份的全面崩塌,其他主演的戏份,也一言难尽。
比如说比万人迷更像万人迷的丁荟桥,拿的是男人婆的戏份,一个专心搞钱的企业高管。
温如雪曾扒过她的财产,挎着名牌包,开大几十万的车,在黄金地带买了房子。
这一些都源自于丁荟桥的高管身份。
可是,《爱的理想生活》没能展现出丁荟桥过人的业务能力。
作为市场总监,她不满下属的方案,骂下属,摔方案。
编剧恐怕观众get不到丁荟桥的业务能力,让下属说出她想要表达的内容——“能力蛮强的”。
我像69岁的老同志马保国一样,不禁心生疑惑,发生什么事了?
当众骂人,也能显示出工作能力强?
既然编剧要给丁荟桥树立职场强人的人设,那我们就看看她如何打怪升级。
为了拿下前任总监未完成的任务,她重新做套提案。
她的前任兼同事告诉她,有艾米存在,双方很难达成合作。
在开会前,丁荟桥与艾米的老板偶遇,请她喝一杯咖啡,三言两语就说服了老板。
问题是,丁荟桥并没有交代清楚她的方案能给对方什么好处,却能让对方老板为她打配合。
大家品一品,丁荟桥与老板的谈话,说的都是大而不当的口号。
观众完全不懂她提到的市场机会是什么,重视的个人需求又是什么。
对外,没有展示出让人信服的谈判才华。对内,不懂合作,喜形于色爱发脾气,不懂得与同事搞好关系。
有人在《爱的理想生活》豆瓣小组吐槽丁荟桥,会在现实公司死得很惨。
职场戏悬浮夸张,丁荟桥的人设也撑不起来。
再说结婚狂戴希希。
和刘若英不同,结婚狂戴希希是个不折不扣的白富美。
刘若英饰演的结婚狂是因为内心自卑,对爱极度渴望。我们能从她的人设中感受到她的生存焦虑。
而戴希希,一个不折不扣的白富美,有一个相对圆满的原生家庭,不缺爱。她生的美,不差钱,这种在婚配市场上的顶配,我们完全不明白她为何要无条件迁就刘珂。
不要说富家女就爱凤凰男这一口。
同样是富家女爱凤凰男,《流金岁月》可不这样拍。
蒋南孙爱章安仁,因为她讨厌爸爸,富裕的原生家庭并没有给她幸福,让她相信有钱未必幸福,形成有情饮水饱的爱情观。她找章安仁,本质上就是对爸爸人格的反抗。
我们能够从蒋南孙的择偶观,看到她的生存焦虑。
然而,戴希希爱刘珂,为了和他结婚,辞职,听他的话,照顾刘珂的自尊心。
这段感情中,我们看不到戴希希的生存焦虑和爱情观。她爱的男人,是为工作连求婚仪式都忘记的男人,拿别人的文案求婚,她图什么?
当然,上面的内容只是针对《爱的理想生活》前四集的讨论。
它未必代表整部剧的质量。
就目前的剧情看,《爱的理想生活》的劝退效果非常惊人。
有的剧是顾恺之吃甘蔗,从甘蔗尾吃到甘蔗头,刚开始吃感觉一般,后来才渐入佳境。
有的剧是一颗坏桃,吃第一口就是让人干呕的腐败味道。
我希望《爱的理想生活》像甘蔗,而不是烂桃子。
这里的希望恐怕只会有一个结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最怕有些人把它当甘蔗,从头啃到尾,才发现自己吃了一颗烂桃子。选角糟糕,情节离奇,《爱的理想生活》口碑不理想选角糟糕,情节离奇,《爱的理想生活》口碑不理想
真的很差。看完后悔 编剧是智zang吗?太差劲了。我很少看这类电视剧。 恭喜编剧导演 以后再也不看这类电视剧了。 实在是💩一堆。原本就想看看全当娱乐节目了。结果越编越离谱。 开始胡扯了。 你家生活像你编的这样?真是扯淡啊。 特意下app来吐槽一下。 实在忍不了了
“涩”,本意是不顺滑,引申为麻木、迟缓、不顺滑。
《涩女郎》是台湾漫画家朱德庸1992年出版的漫画作品,塑造了四个鲜明的女性角色:万人迷、女强人、结婚狂和万人迷,各自代表了都市女子截然不同的爱情观和人生观。迄今为止,被翻拍过两次,分别是2003年播出的都市轻喜剧《粉红女郎》, 2021年播出的都市情感剧《爱的理想生活》。
今天不探讨翻拍的优劣,不比较改编的好坏,毕竟前两部作品属于我的童年记忆,已经自带模糊的高光滤镜,评价难免不够客观也不够准确。但只说标题,我会毫不犹豫地投“涩女郎”一票,这个“涩”字就有点东西,既暗喻对命运挑衅的倔强,又隐藏对人生反抗的努力,还夹杂青涩生疏的脆嫩,可谓恰到好处;对比之下,《粉红女郎》过于柔弱不够强硬,《爱的理想生活》更是片面又天真。在我看来,2021年中国电视剧的主流受众,恰好就是一群不服输不认命不妥协爱较劲有梦想愿努力带朝气,复杂又矛盾的“涩女郎”们,所以女性题材的崛起恰逢其时。
卖家秀:破格选角 VS 买家秀:夸张表达
1998年播出的《欲望都市》情节今天再看也并不过时,1992年出版的《涩女郎》台词现在重温仍能引起共鸣,2003年播出的《粉红女郎》三不五时还有回忆杀刷屏,为什么2020年拍摄的《爱的理想生活》上星后有收视无话题?女性题材的财富密码没有那么简单,播出遇冷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主创的改编目的直接操作手段简洁:通过破格的选角,用既定的标签强势打破固定的印象,于是万人迷不娇不媚,女强人明眸皓齿,结婚狂肤白貌美(天真妹和新角色前两集未上线故不做讨论)。此番动作效果如何?从观众评价来看,不管是支持赞美还是嘲讽反对,起码能get到这番“良苦用心”,挑战的勇气没白费;从戏剧呈现而言,违和大于突破,噱头高于表达。标签之所以为标签,是因为天长地久的磨合与约定俗成的洗礼,漫画限定每个角色的形象,必有其深意和作用,既一目了然又总结归纳,虽然有点简单粗暴地代表,但也让读者更好代入与理解。所以电视剧反拍要想从根源重塑形象,不仅需要胆大,更需要心细,可惜从角色的表现来看,除了外在表象与传统迥异外,内里沉淀既无突破也无创新。
万人迷不再是女人味破表的妖娆S型,情场上杀伐果决,生活中人间清醒,职场上铿锵有力,自有其魅力,但不够迷人。她可能会成为小女孩心心念念长成的样子,却不会被人哭着闹着求着踩在姐姐的平底鞋下。而传说中的女强人,虽然对外能搞定领导签回大单,但对内三不五时拍桌子一言不合骂下属,一点就燃一碰就炸的躁狂模样实在不像一个踌躇满志的中高阶管理层,更像是被不懂职场不识人际交往的小女孩魂穿上了身;结婚狂倒是把“男人”和“婚姻”都紧紧抓在手上,不管是强制求婚还是监视行程都带着一点极有说服力的神经质和偏执,可这样一个在乎“结婚”的设定,却在“婚礼”这种关键的人生大事上当起了不管不顾的甩手掌柜,我只能说,编剧为了给“渣男”未婚夫婚前出轨创造条件真是简单粗暴。
角色的设定和成立不是靠台词强调和自身洗脑,需要言行一致和情节推动,让人物从平面变得立体,把那些悲欢哀怒演出七情六欲,“涩女郎”的特别,就是在于她们贴着标签却不流于俗套,形象固定也不乏善可陈,她们因为思想而鲜活,因为内在而生动,恰好就是固化的印象让她们突出与不同。如果没有了标签,又没有了亮点,这些女郎们,和其他都市剧里千千万万的女性角色,又有什么差别?一样的穿着精致妆容妥帖,为事业拼搏,为情爱流泪,为生活神伤,然后泯然众人。
所以,对传统的突破和对世俗的挑战,并不是简单地做做表面功夫就足够的事情,即使可以看出选角的诚意(女强人美则美矣,,配音也太过出戏了),却因为未能看到人物深层次的超越与改变而失望。作为观众,我觉得对于改编原著而言,创新只是加分项,尊重原著精髓,保留人物个性,尊重情感关系,理顺叙事逻辑才是基础。可惜剧中的女性角色除了外表与标签严重不符外,言行举止或者行为走向并没有因为这不符有加分或惊喜。
彩蛋:放则悬浮过度,收则人间真实
前文说了人物的图文不符和职场的异想天开,这里想夸夸前两集最打动我也最落地的情节:女强人去某家公司参加提案,王总“恰巧”现身旁听。在咖啡店偶遇对方老总还可以提前沟通畅聊相谈甚欢的奇遇就很悬浮,但王总旁听提问,艾米回答应对的那段,太……真实了!不管是王总的话里有话,还是员工的诚惶诚恐,都让我这个经历过无数次会议和提案的打工人有种身临其境的窒息和好笑,“我还有个会”真的画龙点睛,如果职场都能拍得这么真实,我也可以把这部剧当职场剧来看,可惜……
【有赵今麦的地方就有我(´・ω・`)☆】
第四集结尾终于等到麦麦出场,还是那双又圆又美又不断发射灵动光线的大眼睛,配合GothLoli的妆容造型+护花有功的女侠行为,真是多重惊艳。为造型师和妆发师鼓掌。
精神为之一振的同时,由此开始,剧中人物渐渐丰富,几位关于主要角色的情节脉络也渐渐交织到一起,剧情发展节奏逐步加快,最前面几集稍微有点沉重的步调也轻松明朗起来。
究其原因,我觉得就是一直恨嫁的戴希希同学终于(虽然是被动的)结束了一段时长五年的半只脚已经踏入婚姻殿堂的但是却门不当户不对的别别扭扭的恋爱。
戴希希,可以在百科注解中用来被举例的典型白富美。高颜值高情商高学历,娇娇甜甜的性格,家人长辈宠着,朋友同事捧着,还有个高考状元的男朋友天天哄着,婚恋战场上王者配置的选手。她最大的缺点可能就是——有个结婚脑。
现在的适婚青年似乎都在恐婚恐育,然而像希希这种家庭合睦,父母恩爱,从小向往美好的婚姻生活的女孩子其实也不算多罕见。
毕竟她没有任何恐婚的理由——经济基础?我娘家有啊。生儿育女并承担家庭责任?我本来就想当个好妻子好妈妈。渣男家暴等奇形怪状的问题对象?对不起我的世界没出现过这种人。生活在象牙塔,耳濡目染的是爸爸妈妈的高质量婚姻的希希,把结婚想得情理之中的理想化和单纯。那么想结婚吗?当然,和相爱的人走向婚姻的殿堂是无比顺理成章的事情。对希希来说,婚姻就是纯粹爱情的见证。所以她才满脑子只有打扮美美的去约会、恋爱、结婚、围着准老公转。她不为物质,不图才貌,要的只是一份纯粹的爱情。说她傻吗?是有点。但这份纯粹,多多少少是当下许多人失去而不自知的最珍贵的东西。
可是朱德庸曾说过:恋爱是两个人的散打,结婚是两家人的群殴。她的“凤凰男”男友刘柯成长背景与她大相径庭。小地方出身,家境一般,学生时代为了分数拼死拼活,父母一直帮不上什么忙。好不容易靠自己的努力来到了大上海念书。邂逅希希和希希一谈就是五年。学生时代可能看不出两家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差别,可是一旦步入社会,问题就浮出水面。
首先刘柯的第一个心结,是在公司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准岳父的保驾护航。不仅同事和上司,连客户都因为他这个特别的“身份”而对他另眼相看。他时常怀疑自己并非凭实力取得他人的信任和成绩,倍感窝囊。
第二个心结,就是以他个人的经济实力,一时(也许不止一时)买不起上海的婚房。
准岳父岳母大方赠与,不提任何细节问题。戳中了他的玻璃制的自卑心。
其次的一个导火索,就是准岳父岳母一直在默默“替他”关照他的父母家人,甚至帮他的外公支付了养老院的高昂费用。爸妈感恩戴德的低姿态严重刺激到他。
周围在看的其他朋友有在嘲笑这种无谓的“男人自尊”,我倒觉得这应该不关性别的事。即使在这个状况下性转代入丁荟桥这类自强独立的女生,可能也会是一样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工作这方面。希希父亲做为一代王者,给自己晚辈行个方便虽然看起来理所当然,但是对于从小一路靠自己拼搏的奋斗咖来说,开后门靠关系,相当于直接否定了他一路拼搏的意义,否定了他的存在价值。
我完全同意段序说的,希希刘柯谁都没错,只是两个人根本就不合适。
另外刘柯对小助理动心成为分手引爆点这一块,我也觉得暂且不论刘柯的对错,还是比较符合逻辑。刘柯一个毛头小子面对希希这么漂亮的女孩,条件好,对他一心一意,把他当成生活重心。即使一开始他对希希被动的喜欢在后来被一点点消磨殆尽,也很难说放手就放手。即使两人没有共同语言,没有相同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连吃饭都吃不到一起去,他也不太可能轻易说服自己放弃这段感情。再加上毕竟拿人手短,他大概觉得自己也是没有资格提放弃。但是就在婚期将近,一切压力和焦虑都累积到极点状况百出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和他同一个世界的,他理想中的女孩,后面的所有事就还……挺正常的。
而且,这种情况就算他俩在这个节点稀里糊涂结了婚,就算没有小助理,以后也会出现小秘书、小老师、小护士等等等等。希希从这段感情中毕业,也是放过她自己。
所以,这样的两个人根本就是早分早好。希希在消沉一段时间之后不也坚强的站起来了嘛。和父亲说完心里话之后,重回公司,在段序部门边学习考证边工作,虽然也闹了不少笑话,但上进心是有的,和段序的关系也一步步拉近,从一开始互相看不顺眼,她是他眼里不懂事的富家小姐,他是她眼里男朋友的狐朋狗友,到戴希希帮助段序提案,段序担心戴希希轻生,再到戴希希入职段序部门,虽然少不了互相斗嘴,但两人内心却一点点拉近,看的我一脸姨母笑。
期待希希接下来的成长。
写影评的起因是,在B站看到一个UP主对剧的偏低评价,实在有点不太同意。
你说剧有问题吗?有的,几个姑娘总归就围绕那几个男的,排列组合的玩法有点让人疲惫。
但是真的一无是处吗?绝对不是。其实很多直观表达出来可能会引起舆论争议的观点藏在其中,比如,所谓三观一致,其实是要“门当户对”,刘柯没一定有错,但是也很难说是自己先觉得地位不匹配才使得爱情消逝,还是爱情先走。
关于改编涩女郎,和之前版本的比较。陈好的版本,是我童年超级喜欢的剧,因此也对几个演员特别喜爱,在那个年代我这个小孩子严重,他们每个人就是“万人迷”“结婚狂”“男人婆”“哈妹”本人,可以说他们塑造了那个时代,对这些名词的认识。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对的那个时代这些名词的理解的具体表现。《爱的》播出的2021,大家对角色的理解在变化,世界也更包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万人迷。殷桃的“大飒蜜”、戴希希的“痴”、桥桥的“决断中的一丝眷恋”,他们每个人都有万人迷、男人婆、工作狂的影子,但又有特立独行的鲜明特质。是人性复杂了吗,是的。也是电视剧的更多元包容,更让我们看到自己身上的可能性。
2021.03.28
个性鲜明的四个女孩同居一处,各自演绎出不同的斑驳陆离五彩缤纷的人生经历。
多年在外独自打拼的经历,让温如雪修炼的像个浑身带刺的刺猬,小心翼翼保护好自己那颗和常人一样脆弱的心,没想到白相闻主厨看懂了她,用真诚相待和体贴呵护最终拿下,闪电般的领了证并风风光光的办了一场婚礼。岂料婚后温如雪习性难改,依然我行我素。丁荟桥回温如雪的话意味深长值得玩味“跟你交过手的男人不可能不留痕迹。”你品,你细品,果然从主厨白相闻到文森,再到制片人,沈阔导演,通吃。偏偏在白相闻面前从一开始就连连出乖露丑颜面全无,这为白相闻最终攻破温如雪的情感和婚姻的防线埋下伏笔。
为了实现保护她的结婚承诺白相闻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和温如雪展开了一场浪漫有趣的打情骂俏。最终换来了温如雪卸下盔甲,两人坦诚相待,彼此交心,温如雪还在公众面前秀夫妻恩爱。乐坏了老公白相闻。如果说结婚抱得美人归,那么新婚生活的细心呵护和斗智斗勇则赢得美人心。可惜婚后自以为是的细心呵护和固执己见终又功亏一篑失去了宝贝,好在还有亡羊补牢重头再来的机会。
生活中的丁荟桥矜持但不固执,独立但随和,温良贤淑。尤其醉酒后和罗商撒娇尽显女性妩媚妖娆,怎能想到清醒的她在职场是个多么叱咤风云的霸道总裁。应该说,丁荟桥的角色转换非常到位,不知道现实中有没有这样把工作和生活都分得明拎得清的女人。
戴希希属于那种没心没肺死缠烂打特粘人的女孩,面对戴希希的死缠烂打让段序即爱又恼无可奈何。同样是缺钱,刘珂就虚荣心作祟,极度不自信。段序就能不卑不亢坦然面对。
杜伽牧因为一时的失误被有污点的女孩齐悦套牢,齐悦威逼利诱死缠烂打,甚至别里科夫陪温小阳去医院复查她也跟着去当电灯泡,在杜伽牧家作秀摆Pose,直至摊牌明抢,纯属自取其辱找不自在,更激起了温小阳的斗志。其实齐悦不明白,强扭的瓜不甜,一厢情愿、威逼利诱更适得其反,反而更没戏了。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一开始还奇怪为什么这样渣的一个父亲咋就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呢?随着故事的发展,真相揭开,原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子学会了伪装自己,娴熟的做到内渣外不渣。所以风流倜傥的文森李依旧是个自私又虚伪,人面兽心的卑鄙小人,利用感情做诱饵,落井下石,陷害同事搏上位,在心猿意马一心复合的前女友心中从白马王子转眼变成渣男,遭人唾弃。
齐悦恶语伤人,温小阳竟以齐悦假意关心坚定了自己画漫画的励志往事来说服齐悦,齐悦竟感动的痛哭流涕。温小阳涉事未深可以理解,编剧这样编齐悦的感动就不可理喻了。难道此剧的编剧有一颗拯救人类的圣母心?偏偏忘了山难改性难移的基本常识?一个小偷惯犯、漫画的剽窃者、挑拨离间的卑鄙小人能够被自己曾经的虚情假意所感动?也是让人陶醉了,这剧情假的也没有谁了。难道现在的正能量不再是恩怨分明,改成良莠不分了吗?更过分的是齐悦像换了一个人,竟然良心发现,撮合温小阳和杜伽牧重逢复合,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当然也有满满正能量的闪光点,丁荟桥的智能化方案的实施间接导致一批员工的被解聘,一开始丁荟桥不以为然,但是无意间看到被辞员工送外卖,又听说蒋伯这样有经验的员工被辞后都去工厂看大门了,她还坚持认为“只要有能力有价值,就会被需要。”直到她无意间问助理朱莉“如果你失去这份工作会咋样?”当场把朱莉吓哭了“你不会连我都要裁吧?”丁荟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朱莉战战兢兢的一席话更让她意识到了她和一般员工的差距,换个工作对于她们这些公司高层来说不过就是换一个环境,或者是换一种工作理念,离职等于跳槽,是对更高薪水和职位的追求。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也许就是另外一种人生了,很可能就再也回不到原本设定好的职业追求了。”于是丁荟桥约了蒋伯吃饭,通过交流沟通,她做出了一个暖心的决定:将全部被辞员工推荐给另一家公司,赢得公司全体员工的赞誉。
靠阴谋和算计终不得人心和持久,真相大白,李文森只好引咎辞职,丁荟桥赢回了本该属于她的职位,达到事业的巅峰,更重要的是凭着人性化的管理赢得了公司上下满堂喝彩。温如雪,戴希希事业强强联手,更上一层楼,戴希希爱情几经磨难,走向成熟,面对滕总细心体贴又家人认可的门当户对,就是开心不起来,最终还是遵从内心,和段序重归于好。
魏大勋真的是又丑又不会演戏
恋爱,婚姻,事业,成长。人一旦被一种价值观裹挟的时候就会成为它的奴隶。戴希希一出场就逼着男朋友求婚,但我有种预感,她最终会被温如雪,丁荟桥这些人影响,不再会狭隘地把结婚当做唯一的人生目标,所以一定要多跟姐妹要搞起来呀!
怎么 宋轶这个角色是女德班毕业的?恨嫁也不是聒噪弱智的理由 男友渣得也很形式化 so boring 开篇就“我是万人迷结婚狂工作狂”的自我介绍非常土味 十年前的粉红女郎都不这么拍 职场女强人的塑造如此表面和虚无 台湾妹的配音在一堆原音里好违和 所有男性角色都丑哭了 魏大勋建议去隔壁村拍乡村爱情
海报让我把殷桃认成了乔欣……剧情一塌糊涂,难看的说不出来话,和粉红女郎没啥关系了,就不要顶着所谓的人设了。
编剧没上过班赶紧找个厂去蹲蹲
两集劝退。欢乐颂X涩女郎
天呀,又是這種題材,之前的《青春鬥》《她其實沒有那麼愛你》《誰說我結不了婚》《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好像這倆年女性的她題材火了以後幾乎影視公司都開始做這種題材,除了消費女性就是消費女性,故事除了男女感情就是各種催婚。搞的現在這種題材都已經大同小異了,甚至有的劇情看完第一集不用在往下看都能知道故事怎麼發展了,國產劇什麼時候變成這幅德行了,故事千篇一律,劇情清湯寡水的,觀眾已經麻木了,誰能改變國產影視劇的目前困境??????
十分钟弃。1.既然你要魔改,为什么还要买涩女郎的版权?2.是不是所有丑小鸭变天鹅的桥段都要先丑化女主,结婚狂是刘若英的恨嫁,不是这个剧里的脑残3.殷桃一个人演了男人婆、万人迷,她是从隔壁正青春剧组过来的吗?4.呸
只看【希希 段序】这对
已经有一部三十而已了,不需要再有第二部。另外殷桃演万人迷?宋轶演结婚狂?得,一下毁两个女主。二评。。。怎么有时候感觉像在看小时代??
殷桃演万人迷不谈了,魏大勋、孙艺洲、杨烁这三个人,无论谁演的胡兵,都失格到让人想报警控诉他们破坏社会秩序。《粉红女郎》的精气神,全没了。又一出无聊的,在虚假职场环境设置下,肆意胡编的所谓「女性成长剧」。假职场,假成长,假感悟,假感动。四假国产剧,就缺一个某舟子了。
为什么要把女人拍成自大狂的样子?自大当自信真的很油腻啊,为了狂而狂
怀疑编剧没在公司待过,对女强人有极大误解,以及殷桃近期接的角色真是一言难尽,糟蹋自己。
除了套人设,这部剧和涩女郎有半毛钱关系?
如果没有脑子和能力,就不要糟蹋经典。两集了,我当背景音都觉得聒噪。殷桃的万人迷,看得我真的是五雷轰顶,还有宋轶,女德班毕业的优秀毕业生?好好一个白富美,非要嫁给一个自尊心是玻璃尖尖的凤凰男,还是随时要出轨的那种.......粉红女郎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被这么翻拍。看完这个翻拍,我已经原谅了隔壁的锦心似玉了🙃🙃
微博看了几个片段都被震惊到的程度,2021了还在营销这种对白极度形式化、人物性格关系不切实际、生活直接与现实无关的烂片,滑稽到令人难以置信。
两集下来人物塑造得很不错,温如雪和丁荟桥形象特别霸气,希希和段序这对斗气冤家简直爆笑哈哈!
陈好把万人迷这一角色拔得太高了,美丽性感风情万种又搞笑风趣,这样的女人谁能不爱呢?至于殷桃颜值就配不上“万人迷”其他就更是拉胯。宋轶扮相不够丑,十几年刘若英可是整了个大暴牙,到你这比万人迷还好看合理吗?
殷桃是万人迷(服道化比正青春好一点没那么夸张,但是万人迷+男人婆人设emmm),丁荟桥是工作狂(过于装X了,好刻板的低情商女魔头人设),宋轶是结婚狂(恋爱脑,服道化好网红)。总结:美女多,油腻丑男也多,开头主角们为了突出人设喊口号,而不是让观众通过剧情去了解人设,国产剧通病了。暂时没看出有什么亮点支撑我看下去,还是去重温粉红女郎洗洗眼吧。
最讨厌温小阳那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