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1990

HD

主演:安娜·特塞德雷,休格·奎斯特,弗洛朗丝·达雷尔 ,露易丝.贝内特,索菲.罗宾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9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1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2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3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4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5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6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13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14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15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16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17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18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19春天的故事199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春天的故事199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珍妮(Anne Teyssèdre 饰)是一名哲学老师,一日在宴会上,她与娜塔莎(Florence Dare 饰)相识,也许是因为寂寞,两个本无交集的人成为了朋友。娜塔莎邀请珍妮到自己家里做客,后者欣然前往。娜塔莎有一个奇怪的家庭,父亲离婚,交往了一个年龄和自己相差无几的漂亮女朋友伊芙(Eloïse Bennett 饰),这一点令娜塔莎无法接受,同时,一条项链的失踪也加深了她与“后妈”的隔阂。珍妮的介入让这个家庭里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娜塔莎的父亲显然对知性的珍妮抱有好感,而娜塔莎也渴望能和喜欢的珍妮组成新的家庭。  对于娜塔莎的热情撮合,珍妮显得有些被动,她坚持听从自己内心的感情,不愿掺和到这个复杂的家庭中去。一次四人的乡村度假中,酝酿已久的矛盾终于激发了,娜塔莎同伊芙发生了争吵,而她吃惊的发现自己一直信任的珍妮居然站在敌人的那一边。她该怎么办?在这个春天里,友谊和爱情能否同时播下可以成长的种子呢?不正经的魔术讲师与禁忌教典007之明日帝国侵入者2019我爱灰太狼2少林三十六房国语画皮之阴阳法王(粤语版)蜕皮计划偷破天际线魔法使黎明期欢迎来到丛林危险游戏都立水商!~令和~出戏2022友情以上国语异形起源2023微博文化之夜暗房2013断点冷血悍将笙秋恰恰丝滑我的青铜时代直线篡位快乐与你相遇街头飙车王基督诞生记2006警察故事续集粤语版验尸官第四季狐狸的夏天泰语版天使3:终章惊涛留下来的人万世师表血的游戏新闻女人脱单宝典阿同汗破茧威龙笑笑茶楼第一季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向着炮火申纪兰陆小凤之凤舞九天2001

 长篇影评

 1 ) 侯麦:平淡的真实

埃里克·侯麦的电影的迷人之处,对我来说是对生活的一种还原。 虽然或许那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不一定遇得到。 他的主人公的漫无边际的谈话,情节的波澜不惊,还原了生活,或许这就是作家电影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动人之处。 在作家电影里,忠于生活与忠于艺术,远高于取悦观众。正如生活永远充满无限未知,不会按既定的轨道开始与结束,侯麦的电影并没有一条很清晰的路线,似乎是从生活中随意抽出的一段,在这里,人们边走边看,没有夸张的表情与话语,也没有奇遇。 他是散点的,我们看着看着,而并不知路将走向何方。而他又是有巧思的,总是会有一个问题成为我们思考的中心,并且悬而未决,我们只是时不时想起,但是如水流的生活使得我们也没指望着它一定如好莱坞大片般有个一望而知的结局,但为这一点无疑使我们被侯麦牵住了,这使得它的内在并不如外在表现得那样松散,而是有机的整体。这一点很是奇妙。 或许,我们无法指望身边会有这样的人,可以经常探讨哲学或是探讨内心,如侯麦的主人公常做的那样,但我们却无法不期待这样一种生活。并且我愿意把那当作是一种真正的生活。 侯麦的主人公常常平凡极了,没有任何耸人之举,他们常遇到的也不过是一些凡人小事,但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他们为此而喋喋不休,却丝毫不令人腻味,因为那些话语都是一个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人会想到的,常常是被凡尘所遮蔽的,而被电影的角色们一点点的翻起。 侯麦的主人公们可以一直喋喋不休下去,却不令人感到厌倦,是因为真正打动内心的问题是在一代代人那里不断延续着,困扰着他们,而不想得过且过的人们,是无法不一再质问他的内心的。于是侯麦开辟了一个战场,或是说电影场,在这里我们通过人们的对话,却奇怪的与自己的内心在对话。每次开启他的电影,其所蕴含的正如生活本身一样七彩斑斓——越是简洁的故事与人物越是带出了无限丰富的内涵。而侯麦呢,我想与自己的知己们通过电影而对话也令他感到乐趣无穷吧。 大师一辈子只拍一个故事,作家、画家无不如此。每个人能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已是难得。侯麦的电影无不在重复着同样的主题,爱与生活,但又是那么的变化无穷。他愿意敲击你的心灵,把他的思考无保留的交付予你,一起做一个人生真相的探索者。 所以他是低调与隐藏的。名字来源于两个喜欢的艺术家的名字的合写。他的母亲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就是电影大师侯麦。名利对他已是淡然,而对于内心的那些妄图狂涌而出的话语,如何能更加充分恰当的表达,才是他所真正关心的。 坐着公交车去拍片的侯麦,颠覆了我们对于这个呼风唤雨的职业的想象,但正如侯麦的电影所表现的那样,生活原本是平凡平淡的,这平凡平淡却一样波涛汹涌,而它来自于人们的内心——这正是侯麦有兴趣用一辈子去探讨的事,这样的侯麦自然也是亲切的、平凡的。 看侯麦,也常常会想起小津,但小津拍电影是那样的一板一眼,演员不许有任何的发挥,笠智众不是说,动作幅度稍大小津都不同意的么。那样的刻意出现的一种效果,是一种理想的人生,近乎完美。渐渐的你觉得或许这样的循规蹈矩乃是日本人的本真民族性,小津如此加以捕捉也没什么不对。 而法国人则是不同的,侯麦所呈现出来的有礼貌、富于思辨性、随意、宽容,或许也是法国人的国民性。于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两种电影,最终都以一种平淡与随意令人深深沉迷。这与宏大的叙事所不同的况味,是否更接近生活的真相呢。 说到底,好的电影,使人得以反观自身。 而生活的丰富与芜杂,却远不是所谓大片承载得了的。诚挚与用力的那些姿态,自然会有人呼应。

 2 )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这部电影的秘密其实藏在墙上的那幅画——马蒂斯的《小鹦鹉与美人鱼》,这是马蒂斯最喜欢的一幅作品,他曾这样说:“我曾用彩色纸做了一只小鹦鹉,就这样,我也变成了一只小鹦鹉,我在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确,这部电影探讨的是寻找自己与他人的空间问题。
Jeanne一直在跟自己对抗。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闯入者,局外人。她拥有两所公寓的钥匙,可是她却无家可归。她与男友的房子一片狼藉,她自己的房间被表妹与男友所占。她只能接受“纯礼貌性的邀请”去一个陌生的派对,一个人无所事事心不在焉得坐着。她甚至希望拥有“吉斯之戒”,变成隐形人。可是,她遇上这个Natacha把她带回家,而她也差点卷入了他们家的风波中。正如舒曼的“黎明之歌”,Jeanne说,这是写给黑夜的歌,而她自己的内心也正在面临着漫漫的黑夜。
Jeanne是这样一个女人,“我对别人的秩序很敏感,我在这方面很讲究”“我很怕碍着别人的事”“我顾及别人的自由,几乎到偏激,甚至是暴虐”,“对于自己的事反而镇定”……
她对自由、对空间到了Natacha家住了她爸爸的房间/沐浴时碰见Natacha的爸爸/回家却不敢用钥匙开门怕打扰表妹/去Natacha的别墅闯进其爸爸与情人的世界……她跟Natacha说:“我是一个闯入者。”她总是有一个局外人的感觉。对于这个世界。她说:“‘三’封密的空间。”她介入了恋父的NatachaNatacha之父的三角关系,聪明如她,怎么可能将自己卷入其中,于是她及时醒来,她说我不做那个外力因素,我不受外力牵引,是自由意志。
当她解开困扰Natacha家的“项链之谜”时,她掉眼泪了。她说:“我总算有点价值了,我不仅是闯入者,不仅是客人。”因为她也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她太在乎自由最后失去了自由。可是此刻她也找到了自由。她愿意学着去爱人,去容忍人。其实,我们自己为自己构建起来的秩序有时候就是一道围栏,别人进不来,我们也不愿出去。最后只能内耗致死。
导演给了马蒂斯那张画三段镜头,加起来将近90秒,纯属偶然。有心人不难发现,这部片里包括女主角貌似漫不经心的拿起的书(康德的理性主义)、所听的音乐(舒曼的“黎明之歌”和“交响练习曲”)、鲜花美景都是别出心裁的。最后打出这幅五彩斑斓的画,有水下的珊瑚、海草、小鱼,还有那各在一方的两个造型优美的主角都向我们诉说着女主角所经历的黑夜休止,黎明到来,终于找到了自己,自己与别人合适的距离。

 3 ) “生活真美好”(La vie est belle!)

娜塔莎佩戴起那串项链,回头发现让娜哭了。一种理解霎时浮现——她是为之前的怀疑感到后悔,愧对娜塔莎和蓝眼睛的男主人,她似乎为良知而哭。其实,至始至终让娜都展现着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带着超然的平和,善于收放情绪,映衬出娜塔莎的孩子气,艾芙的浮躁和男主人的迷狂。让娜的生活最具有表演性质,她的主体意识如此强烈,她的认识如此透僻,却让她不能真正迸发对生活的热情。

但是哲学归哲学,生活归生活。春天的故事就这么发生了,现实里没有复杂的钻营,娜塔莎这样的白日梦者不会成为高明的编剧,一切都是人的情绪,不胜四季撩拨。历史决定论在生活中就是注定要失语的。起初也认定是项链制造情感的失衡点,似乎就是它钩连出几种僭越,几次冲突和一桩未遂的风流韵事。细想后,发现这是一个经典的让娜式的错误。项链是一个愚蠢的符号,本不值得关注。是情感自身的逻辑,比如晚会上两人相似的孤独感制造相遇,男主人的迷人眼睛带来了“三个愿望”的暧昧,项链不会是艾芙偷的故其终将复现(即便未能真的被找到)。谁说心理学是哲学的边缘衍生物?这些法国人总是试图用哲学构筑生活,不过終也枉然,因为或许那暂还不成为生活的核心,生活的向前推动,是由着那些更低级的道理的。

桑塔格说,“思想打破生活的平淡无奇。”这话对她来说不假,毕竟she was not sensitive.然而,一颗东方哲学潜移默化调教下的心灵很容易悟到:是那些无法归纳的道理,或者一经归纳就会显得不是太玄就是太俗的道理完成了生活之美的具象化。让美可感。这未必是侯麦的作品想说的,但没准是让娜最后会感觉到的。

长对话,短音乐,静镜头。除了能引出一些形而上的思考,电影本身也是好的。

概括来说,这是一曲歌唱必然性的智性生活之诗,在表现文化状态上高度有效。影片中各种未被后来之技术遮蔽的人文本真,是在当代的文学和音乐中也罕见的。

 4 ) 【侯麦·四季故事】《春天的故事》:先验与内省

对我而言,「法国新浪潮电影」始终是一个既憧憬又畏惧的存在。一方面,它有着好几尊高山仰止的大神以及无数影响深远的作品,另一方面,传说中那些晦涩玄奥的影片又令人担心因看不明白而半途而废。「新浪潮」究竟什么模样?意味着什么?在被某些评论鼓吹得神乎其神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作为一个热爱电影的人,在没看过之前是绝不能妄下结论的。因此,带着种种疑惑与好奇,我便决定从埃里克·侯麦入手,试着探寻一下这场风潮的三昧。

为什么选择首先观看侯麦的作品,其实很简单。相比「新浪潮运动」另几位干将如特吕弗、戈达尔,包括「左岸派」的雷乃等人更加肆意表现反常规的个人风格,侯麦的电影显得相对保守一些,不至于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其次,侯麦有三大成系列的作品(「六个道德故事」系列、「喜剧与箴言」系列以及「四季故事」系列),通过这些影片可以更加系统地认识其风格和理念。

《春天的故事》是「四季故事」系列中的第一部,这一系列成片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的侯麦已年逾七旬,可以看作是他个人思想与导演造诣臻于顶峰的作品。对于看惯了好莱坞视觉大片的观众来说,《春天的故事》或许会使人觉得缺乏乐趣,但依本人的观影感受,如果当我们舍弃浮躁,真正安下心来细细品味,便会发现侯麦的电影相当醇厚绵长,具有能被反复咀嚼的迷人魅力。

与「新浪潮运动」其他导演一样,侯麦的作品也是典型的作者电影,有着鲜明的个人烙印。侯麦出道于文学教师,也做过《电影手册》的主编,因此从他的电影中可以嗅到浓郁的文学和哲学气息,比如对人物心理和细节的描摹,又如对白的生动睿智,看他的电影便如在阅读一本小说。另一方面,侯麦本人恪守古代隐士般的极简主义生活,追求朴素无为,甚至到了晚年仍然每天坐公交上下班。因而,他的电影亦很好地体现了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特征,侯麦对自然和真实的热衷近乎痴迷,低成本+实景+自然光+同期录音便是其电影的全部。于是,在平淡、随性与真实中,我们才能在过滤了所有技术赋予的花哨虚像后,看到侯麦真正想要告诉人们的东西。

《春天的故事》人物关系十分简单,主要角色只有四个。情节线索也一目了然,哲学老师让娜在朋友的聚会上邂逅了年轻的姑娘娜塔莎,并被卷入了对方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庭关系之中。这里面没有完整的人生脉络,也没有高潮迭起的戏剧冲突,取而代之的则是随意撷取的一段生活片段,以及剧中人物微妙的内心想法与情感。

这部电影看似散碎,但侯麦巧妙地运用了人物行为的动机和一些小事件将这段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串联起来,并指向一个关于「先验」与「内省」的主旨。影片中的让娜和娜塔莎是侯麦为此设立的两个标本:让娜崇尚井井有条的生活,对杂乱无序充满了排斥,并由此形成了理性多于感性的爱情观;而娜塔莎对父亲的女友伊芙有着极深的成见,潜意识中希望用让娜来作为对抗伊芙的工具。在本片的中间部分,让娜和伊芙有一段涉及「先验」的哲学讨论,这段貌似无关宏旨、絮叨琐碎的对话除了蕴藏着思辨和智慧以外,还是侯麦有意设置的点题之笔,悄悄地在观众心里预伏下线索。

到了影片的后半段,那场别墅夜谈以及项链事件的水落石出终于使让娜和娜塔莎得到了「内省」,两个朋友冰释前嫌。尤其是前者,表面上的「内省」是错怪了娜塔莎有意制造机会把她父亲伊戈和自己撮合在一起,而更深层次的「内省」或许连让娜自己也难以意识到,她对爱情也有暂时失去理性的一刻,哪怕只是暂时的。

对于现实中的人或事、甚或自身,无论是用眼睛(以娜塔莎为例)看,还是遵从先验(以让娜为例),我们观察到的可能只是片面的一部分,但本能驱使我们宁愿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于是导致了误会乃至敌视的产生,或者走入迷局,这也便是影片中那么多猜忌误解的缘由(娜塔莎与伊芙、娜塔莎与让娜、让娜与伊戈)。有时候,我们能发现真相及时醒悟,可更多的时候真相会被长久地掩藏,这时就需要人们去反省,去相互理解、相互体谅。

不过,侯麦对此保持着冷静。到了结尾,让娜仍然回到了她并不喜欢的住处(男友脏乱的屋子),只是用一束新鲜的花朵换掉了桌上业已枯萎的花朵。或许这才是侯麦的真正本意,「先验」是必然的,「内省」却是偶然的,就像春天般美好而短暂。四季轮回、循环往复,人们的本性和生活的常态始终难以改变。

 5 ) 四季的言语——“人间四季”系列影片小评

(此文章具有主观性,有错误之处欢迎指出)

四月中旬,我乘着空荡荡的高铁,自西北向东南,闯入尚未消散的瘟疫阴霾中。列车上,惶恐一直稳坐在我身旁,不时扑向我,迫使我戴好严实的口罩。口罩像一只强有力的手揪住我的鼻与口,令我像条缺水的鱼一般不自在。

幸好,我靠窗入座,望着窗外迅速飞过的风景画,那只手好似松了松劲儿。窗外的风景就像一张张照片,容不得我定睛一看,就逃走了。不断逃跑的风景不但穿梭于空间中,也穿梭于时间里:在西北逃跑的风景仍在春杪,在东南逃跑的风景却已至夏初。短时间的季节穿梭使我舒适不少,带给我同样感受的还有法国导演埃里克·侯麦的“人间四季”(又称“四季故事”)系列影片。四部时常同为约两小时的影片,既带我在八小时内游遍法国的四季,又为我讲述了四个颇具魅力的故事。

埃里克·侯麦


埃里克·侯麦(1920-2010):

二战之后,电影成为了法国知识分子的新宠儿,全国各地纷纷组建了电影俱乐部,各类电影杂志期刊也陆续登场,其中要数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最负盛名。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1958-1967)的数位主要旗手皆为《电影手册》的成员,如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克劳德·夏布洛尔、埃里克·侯麦等人。

打伞的弗朗索瓦·特吕弗
年纪轻轻却秃头的帅气让-吕克·戈达尔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中,弗朗索瓦·特吕弗和让-吕克·戈达尔是最具突破性也最负盛名的青年电影制作人。特吕弗将传统电影形式更新,创造出一种新的主流电影(代表作《四百击》、《祖与占》等);戈达尔却像个调皮的“坏孩子”,挑战甚至破坏当时传统的电影形式,重新定义当时电影的结构和风格,其中以他的手持拍摄(二战后手持摄影机的研发取得重大成果,一开始是为纪录片做准备)和跳切的剪辑手法(特意丢掉连贯镜头中的中的数个画面,以带给观众一种震动甚至不适的感受)为主要特征(代表作《筋疲力尽》或称《精疲力尽》、《狂人皮埃罗》等)。在很多人眼里,这两位导演完全可以代表整个新浪潮运动,他们拍摄、剪辑手法的革新(长焦镜头的普遍运用、不连贯剪辑、拼贴等)被标签化,但其实新浪潮并未如同之前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运动或苏联蒙太奇运动产出的电影具有那么强的主题或形式趋同性(这并不代表法国新浪潮运动中的导演或电影没有一点点共同点,而是相较于之前的电影运动在主题和形式上的趋同性弱了很多),而是代表着几乎没有群体性的青年导演群体,在这场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为运动的“运动中,各种各样的电影制作者都可以发光发彩,或许这种包容性与革新性才是新浪潮之所以伟大的重要原因。

不同于其它成员,侯麦早年主要以作家与影评人的身份活跃于文艺界,直至普遍意义上的“新浪潮”末期,他才拍摄出引起关注的“六个道德故事”系列影片中第一部:《女收藏家》(第一部长篇是拍摄于1962年的《狮子星座》,让-吕克·戈达尔主演;此部为第二部,此时侯麦已47岁)。此后,侯麦开始了他漫长的电影之旅,先后拍摄了他最主要的三个电影系列:“六个道德故事”、“喜剧与谚语”和“人间四季”。

在革新性极强且年轻的同代导演群体中,侯麦显然是异者,他属于大器晚成且较不激进的类型——有人称其为“新古典主义者“。本文主要介绍“人间四季”系列电影的共同特点以及后期侯麦电影的主要风格。(大部分总结与剖析具有主观性,并非专业影评)


“人间四季”简介:

“人间四季”系列影片拍摄于1990-1998,分别为:《春天的故事》(1990)、《冬天的故事》(1992)、《夏天的故事》(1996)、《秋天的故事》(1998)。此系列可以看作侯麦电影最完善也是最成熟的系列电影,广受好评。系列完结之时,侯麦已是78岁超高龄的电影人。

四部电影的详细评论过长,为此便不再一一介绍,此处写上我在看完每部电影后写下的短评,具有主观性(不喜勿喷,有错误之处欢迎指出,欢迎交流)。

1. 《春天的故事》(1990):

故事结构很精巧,更像是小说的叙事结构。毫无花哨的镜头为丰富且具有哲理的文本提供了很好的服务。矛盾的积累很复杂,而矛盾的化解却只因小小的意外而瞬间化解,就像意外的春天来临一般突然。

1. 《冬天的故事》(1992):

三个男人,三次“死而复生”(耶稣、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雕像、查尔斯)将关于宿命与轮回的讨论逐渐拉近、深入,缓慢却足够深入人心,利用巧妙的结构将影片完全展开。开头的部分处理的略显粗糙,或许是为了弱化两人的感情,而更强地突出主题。

1. 《夏天的故事》(1996):

侯麦对于男性与女性的心理观察非常完善,尤其是处在爱情中的心理描写以及两者的心理差别,在此部中做的异常出色。电影通过三个女性完美刻画出卡斯巴的性格,一个典型的优柔寡断但有些男子气概的男孩,立体、真实、不偏颇。我尤其喜欢玛戈,非常想穿透屏幕和她在海边散步、和她拥抱。

1. 《秋天的故事》(1998):

四部中最为优秀的一部,也可以算是四部故事的部分总结:如人生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对于爱情的态度、以及通透的人生态度等等。剧情的铺垫与推动严丝合缝,人物塑造太过真实且个性鲜明。电影中的葡萄酒或许就是“人间四季”系列的四部电影,越酿越陈,回味无穷,理性且动人。


“人间四季”系列电影的部分共同特点:

1. 古典、“沉闷”的电影氛围(唠嗑型电影)

观众对于侯麦的电影常常持有两极观点,这与他看似古典、“沉闷”的电影氛围有关,“人间四季“系列亦是如此。

这种电影氛围的构成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大量的思辨型对话文本、较为保守的叙事、拍摄和剪辑手法。

在快速剪辑与拼贴的当代电影的冲击下,视觉冲击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一部分观众评判电影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若是以此标准来衡量侯麦的“人间四季“系列,那么必定只能获得极低的分数。

四部电影大部分场景取于室内,室外场景也大多选取环境优美的户外,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个字形容其画面:“”。原因之一,传统的法国新浪潮电影一般采取低成本、简制作的方式制作电影,高成本对于当时的青年导演是极高的经济负担;原因之二,侯麦的个人风格偏好于此,简洁的场景为丰富的对话提供便利,以令观众沉浸于充满思辨的文本中。新浪潮之前的众多电影运动的目的都是革新电影的视觉效力,而侯麦却将大部分精力投入文本的雕琢,四部影片中,90%以上的时长是对话,这些充满理性且巧妙的对话,使得影片颇具一般戏剧作品的古典气质。

使得这四部影片更“沉闷“的另一原因便是侯麦简明的拍摄、剪辑和叙事手法。四部影片都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手法讲述平凡的生活故事,这些故事表面上身披平凡的外衣,实则暗流涌动,极富哲理性,需要细细品味(第三部分解析)。这些表面上平凡的故事亦采用了平实的拍摄、剪辑手法。中景或特写的景别、固定镜头、横向调度(随着演员左右运动而水平方向摇移镜头的调度方法)基本代表了影片全部的拍摄技法;以一段对话为单位的段落剪辑简单拼贴在一起使得影片更具一般戏剧的气质。总之,“人间四季”系列电影的叙事、拍摄与剪辑手法达到了极简的程度,削弱了影像的视觉力,而集中力量为文本服务。

这两个特点结合在一起,便让这四部系列电影拥有了看似古典、“沉闷”的电影氛围,令许多无法静心的观众打瞌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四部电影的视觉观感很差。年迈的侯麦对法国春、夏、秋、冬特有的色彩观察地细致入微,并将这些迷人的色彩巧妙运用在电影里,让观众深陷其中。此外,侯麦在这四部影片中的主观、客观镜头运用也极为巧妙,借以这种独特的视觉力量悄声将人物的心理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如《夏天的故事》中卡斯巴跟随玛戈去舞厅跳舞时,主观与客观镜头的反复切换含蓄地表明卡斯巴注意到尚未出场的苏兰,为后续苏兰的出场进行铺垫,同时也描绘出卡斯巴“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渣男”性情。

这样的主、客观镜头在四部影片中比比皆是,但如若不静心观察,就会错过其中的许多乐趣。

2、饱满的人物刻画与精准的心理描写

侯麦舍弃了许多本可以使影片“现代化”的电影技法,转而投入极大精力塑造每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描写每个人物丰富多变的心理状态,值得吗?答案是肯定的,绝对值得。

人间四季”系列电影中总计塑造了17个主要人物,其中男性角色7位,女性角色10位。作为男性观众,我认为侯麦所刻画的男性角色并不讨喜,这源于侯麦对于男性的普遍自负有深刻的认知。这7个男性人物性格各异,基本都具备理性的思维能力,但是侯麦不赋予任何一个男性“王子”般完美的性格,力图将真实的男性形象搬上荧幕。卡斯巴的贪婪、优柔寡断,艾提恩的不真诚、老谋深算等等,在平和的性格外表和看似若无其事的对话之下,每个男性角色都有致命的缺点,如果观众察觉到,便会感觉到侯麦对于男性毫不留情的嘲讽。

“人间四季”中的10位主要女性角色刻画绝对称得上此系列的最大看点之一,她们都是独立、富有个性的迷人女性。在这些明花般的女性角色面前,那些男性只能被称为暗朵。许多新浪潮导演塑造的女性通常是有阴谋的“蛇蝎美女”,害得男性坠入地狱(如《筋疲力尽》、《狂人皮埃罗》、《祖与占》中的女主角,都直接或间接地毁灭男性),而在“人间四季”中的女性角色却与之相反:她们基本是明媚、快活、善解人意的角色,浑身毛病的男性带给了她们许多烦恼(这里只是为了对比,并不完全如此,第三部分会有详细解析)。作为男性导演的侯麦,能做到这种不站在男性权威的高地贬低或弱化女性,反而将其强化、核心化,实属难得。这些女性角色中,我自觉《秋天的故事》中的三位主要女性(玛嘉俐、伊莎贝拉和罗欣)和《夏天的故事》中的玛戈塑造地最为成功,她们不具备毁灭性和攻击性,却掌握着生活的主动权,不玩弄男性,在男性面前显得光亮而不卑微,这些生动的女性角色在美丽的四季法国中思考、对话,是“人间四季”的核心要点之一。

上述这些角色的成功塑造,绝大部分原因要归于侯麦对于人的心理的精准描写(下述的心理描写都指表层的心理层面)。女性心理的敏锐、细腻、丰富多变、不可捉摸和男性心理的愚钝、恒一、僵固等等,侯麦都掌握地一清二楚,并且通过巧妙的文本和拍摄手法(尤其是主、客观镜头的频繁切换)和演员的精准表演来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既要保持对于文字的敏感度——有如阅读小说一般,又要时刻注意镜头与演员的微表情、身体控制(当然现在的观众可能已经习惯于此)。

以下举例一处,其它需要观众细细品味。

《夏天的故事》66:30-69:00。

片段开头,卡斯巴约玛戈去海滩散步,诉说他这几天内在苏兰(玛戈推荐给卡斯巴的朋友)与蕾娜两名女性之间徘徊不定,不知道如何选择,此时他当玛戈只是朋友,而玛戈却已对他新生好感,却不敢确定、点破。

此时,固定镜头拍着距离较远的两人,卡斯巴缠着玛戈绕圈,玛戈不耐烦,用脚在沙滩上画圈,问:“你选择谁?"客观镜头

玛戈向镜头靠近,显然想结束这个问题的讨论,逃避卡斯巴,可卡斯巴并未察觉,依然继续。客观镜头

玛戈靠近镜头,展现玛戈忍耐到极点,谴责卡斯巴,看似是为两名女性不平,但后面的对话逐渐直白,逐渐表明出玛戈心之所想。客观镜头

镜头随着玛戈的移动向右移动,但仍固定在原点,就像一个不动的旁观者。玛戈彻底生气了,逃离对话,卡斯巴追逐,并有些情绪,问:“谁叫你推销给我?”。这句台词表明卡斯巴也是具有细腻心理的男性,但仍控制不好情绪。

玛戈强势的性格使她无法忍受卡斯巴的质问,转身来再次质问卡斯巴,极度生气。注意此时镜头稍稍向前推进,但等玛戈停下来却迅速停止移动,就像一个看热闹的旁观者。

玛戈问完转身就走,顺便贬低男性,刺激卡斯巴(玛戈是极其理性的女性,这类台词表明她真的生气了)。镜头仍旧保持不变。

玛戈受不了卡斯巴的纠缠,想逃离他,便奋力朝向人少处奔跑,从后续两人的反应可以看出玛戈并不是完全不想理卡斯巴,因此跑向人少处以便和解(当然只是浅薄的推测)。镜头仍旧水平向右摇移,客观镜头。

卡斯巴抓住了玛戈,想让她冷静下来,听他解释。玛戈此处仍旧表现地不情愿,但其实是想给双方台阶下。切换另一个客观镜头,又一个旁观者的视角。

玛戈摆脱了卡斯巴,逐渐冷静下来,但仍旧想逃离他,顺便继续贬低男性(玛戈是极其理性的女性,这类台词表明她真的生气了)。客观镜头,又一固定机位,广角镜头拉远继续拉远两人视觉上的距离,表明两人仍未和解。

玛戈停止移动,听卡斯巴的解释,但仍背向他。客观镜头切换至卡斯巴的主观镜头(注意有小小的俯角,卡斯巴高于玛戈)。

玛戈转向卡斯巴,并且放下手臂,对卡斯巴微笑,听他的解释,两人都已下台阶,和解开始。玛戈的心情突然变好。仍旧采用卡斯巴的主观镜头,两人距离拉近,此后好几处都是主观镜头,没有客观镜头,表明两人关系的弥合。

通过以上的文本和镜头解析,大家应该能大概体会倒侯麦对于爱情中的冲突叙事是多么娴熟,对于男、女性的心理把握多么准确。但此例子其实在“人间四季”中极为普通,更多优秀之处需要观众自己揣摩。

侯麦对于刻画人物的方式影响范围很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影对于文本和刻画人物的精细程度的要求,对后世的导演影响不小,其中也包括王家卫等等。

3、奋力追逐爱情背后的孤独的人生状态

“侯麦在打击人物的自负之际仍然同情追寻幸福的努力,具有社会风俗小说或雷阿诺电影的风格。”
——《世界电影史》
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 著

如果我们只沉迷于侯麦扎实的文本、风格化的拍摄手法、饱满的人物刻画和精准的心理描写,那么到头来就无法品味到“人间四季”这杯陈酒的真正香醇了。

观毕“人间四季”系列电影,你会发现这四部电影看似都在讲述爱情故事,并且着重在讲述追逐的过程。所有主要人物都渴望爱情,并且为此烦恼,他们都具有独立的思辨能力,对于爱情谨慎单一(表面看除去卡斯巴,但卡斯巴其实对片中的三位女性都不具备可以寄托的爱,所以最后他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可以寄托一生——而离去了所有情愫),因此在平凡的生活中饱受孤独。读过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局外人》的人可能会体会到,侯麦的这些人物的部分状态与默尔索(《局外人》的主角)有所相似:他们共同没有归宿,拥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并为人生而痛苦、烦恼,同时也像一颗孤草,像一直在推石头的西西弗斯,在孤独的人生路程上徒劳地用功。

其实,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的许多作品都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侯麦也如此,他没能摆脱那场运动的烙印。但是,侯麦却没有止步于悲叹或讽刺人生的孤独与寂寥,而是让“人间四季”中的主角们坦率地承认自己是孤独的个体,渴望寄托的情愫,并且还让所有人追逐他们的寄托体,为他们提供一条专属的道路。他同情这些人物,也同情自己和全部人类。

《春天的故事》中安妮与娜塔莎的知己友谊、《冬天的故事》中菲丽希与查尔斯的失联爱情、《夏天的故事》中卡斯巴对于音乐的热爱与寄托和《秋天的故事》中玛嘉俐和热拉尔的终得欢己。只要你细细品味,这些故事绝不是浅薄的中产阶级故事,而是拥有足以代表大多数人类孤独状态的力量,并且为我们的孤独注上一剂良药。

承认孤草般的状态并不可怕,但一直作为孤草且以此为傲在侯麦的人物面前就显得矮小了不少。仔细一想,年迈的侯麦或许吸收了一些东方的文化与思想,这种通透与对于“非为事”的态度和许多激进的西方导演划上了明显的分界线。

很多激烈的政治、战争、瘟疫等相关于人性恶臭的严肃电影,归根结底,本质基本上只不过代表可笑的儿戏打闹,争夺物质的利益,而除去这些可笑的争夺,我们真正的严肃的孤独的个人状态,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呢?我想“人间四季”起码一直在尝试处理这个问题——真正的严肃的问题。

侯麦把他对于世间的感知可能都藏在了“人间四季”中,为世人酿造了这杯醇厚的美酒,并且借用玛嘉俐的口说:“它们现在正越酿越陈。”

 6 ) Plato's Ring Of Gyges

一些电影只需要一个画面或者台词,就知道自己会喜欢。侯麦电影《春天的故事》就是这样。看到一张剧照,一个女孩很热切地给另一个说:“樱桃树一定盛开着,很美的,一起去。”还有她们在梨花下面的情景。春天就要来了,花就要开了,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冬天,春天的气息真让人期待和向往。于是看了电影,真的是我喜欢的那种电影,通过讲述一个故事谈论一些观点,探索人的内心世界。

让娜和娜塔莎在一个聚会上邂逅。让娜有两套公寓的钥匙,但她却没有地方睡觉,只好接受了同学的邀请参加聚会,但是那里却没有一个她想见的人。娜塔莎和男友也去了,可是他临时有事离开了。娜塔莎问她是不是在期待什么,比如她想见到谁,而那个人还没有来。让娜说他不期待任何事情任何人,她等着时间流逝,长夜过去,太阳升起。娜塔莎让让娜送她回巴黎,一起去她家,于是她们离开了那个并不想待着的地方。

让娜说她常常自省,或许多了点,不过那跟她教哲学关系不大。她说那样思考的时候就不想被人觉察。娜塔莎说她的想法更像被日梦,她不喜欢做普遍性的思索。她给让娜讲她父母的矛盾,说他父亲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批评家,他想要写一本书,但他不停地改主意,这样就一事无成。女人对他有影响。她母亲希望他是一个创造者一个艺术家,可他不是,他批评自己过于严苛,而赞赏别人不遗余力。后来他们分开了。他的女友伊芙像个吸血鬼,她窃取他的思想,为一本小杂志写东西。她写得很容易,不是那种个人化的写作,是新闻。

让娜觉得那样的话可以激励一下他,娜塔莎说根本不行,这立刻就消磨掉他的灵感。她说伊芙和她差不多大,对他太不合适了,只希望时间不要太久。他觉得自己是在恋爱,可其实是在愚弄自己。她认为伊芙根本不爱他,她喜欢他,他40岁,正当盛年,他给她的比从她那里得到的多得多,她什么都不能给她,给他的只有坏影响。

娜塔莎给她弹舒曼的《黎明之歌》,邀请她去他们一个房子,那里有个花园。她说:“樱桃树一定盛开着。很美的,一起去。”后来有一天她们在那里遇到了娜塔莎的父亲和伊芙,发生冲突之后伊芙愤然离去,然后娜塔莎的男友威廉也来了,他们两个也一起离开了。她父亲和让娜都认为这是娜塔莎策划的,因为她讨厌伊芙,想要让娜代替她和父亲交往,因此故意制造冲突让伊芙离开,而她自己也和威廉走掉了,给他们单独在一起的机会。

之前她说让娜谈起男朋友的时候没有激情,让娜说那是因为她的激情比较内向。娜塔莎问她爱神之箭射临,她是否允许自己关上心扉?让娜说她跟大家一样,如果情况那样,她就已经坠入爱情。娜塔莎说她喜欢梦想,让娜说她不是。娜塔莎说她有点老于世故,但也很好,她父亲需要的是她这样女人,他需要的是性格平和的人,不需要那些狂热追逐生活的人。

让娜很厌恶男友的凌乱和邋遢,因此有时候甚至想把他的房子毁灭,炸掉它。她说有时候觉得自己像纵火犯,看上去心情平和,可是,有时候有些暴虐的念头让她害怕。她一把马提欧和他的地盘联系在一起,就觉得他是世界上最让她厌恶的人。她认为当你爱上一个人,你应该给他们一点私人空间。她爱他,想和他结婚,但是越来越让她困惑的是,结了婚却没有已经结婚的感觉。通常被称为“失序的生活”。她认为哲学是一种对自身的拓展,而并不会改变已有的东西。

娜塔莎的父亲说他认识的女人都有情绪问题,而让娜却没有,她太放松了。让娜说如果事情和她有关的话,她可以控制自己,而有些事情让她无法忍受。她说今天上午我她有一股无名的狂躁,直到这股狂躁出现之前,她一直在思考人们的自由,有时候自由会化成一种暴力,事情会变得更坏。她跟一个惯于邋遢杂乱的男人一起生活。在他旅行去了之后她不想住在他家,不是因为他不在她感到孤独,只是因为不能忍受他的那种凌乱秩序,反而他在时她还能忍受。

他说那是因为她爱他,如果你疯狂地爱上他,你会忘记自己的秩序感,而接受他的。让娜说她从来不疯狂地爱,她不疯狂,就像他说的,她没有情绪问题。他说对他来说,不幸的是,除掉疯狂没有别的爱情方式。他总是想找到她这样的女人,爱上他。她说其实他对她来说也不老,造成问题的是他是娜达莎的父亲,不过也好,这样就不会用隐秘地诱惑,很轻松。

让娜说其实除了年龄差异以外,他跟马提欧区别不大。他们共同具有的是那种诗意的方式,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她说对他的想法来自娜塔莎,但她对马提欧是肯定的,即使他是一个科学家,他仍然在任何方面都更是诗人。这大概是她可以原谅他的邋遢的原因,即使有时候恨不得想扼死他。她说他有所不同,他的诗意,如果说是诗意的话,并不影响他的精确细密,有时甚至谨小慎微。

——我可以坐在你边上吗?
——行。
——我可以握住你的手?
——行。

那一会非常迷人,他握着他的手轻轻移动,好像握着很珍惜很美的东西似的。而她的手确实很美,超出预料,她的手比她的脸漂亮,就像她的思想她的爱让人在想象中的时候比和她相处要美妙一样。两只手像握手那样上下交叠,并不像是在抚摸,而是在探索在寻找一种相契的方式似的。很动人,甚至让我微微炫惑,比亲吻更迷人。或许因为我本来就对手和手的动作非常在意,觉得手很有感情,很喜欢干净的修长的手,以及它们表达的感情。

虽然很喜欢手,按理来说平时应该很留意别人的手,可是在现实中我几乎从来都不看别人的手,因为根本不想留意别人。我只想去握我喜欢的人的手。我喜欢在乐器上跳动的手指,让乐曲激起我的心跳,为了爱和美而澎湃的心跳才是美妙动听的,那时候才可以说拨动了心弦。我喜欢翻动书页的手,喜欢握笔写字的敲击键盘的手指,我可以想象它们传达出来的思想和感情。因此我从来都不会去看一个我并没有喜欢的人的手长得是什么样子,从来都没有萌生过那样的意识,但我却真的很在意一个人的手。

——我可以吻你?
——行。

那时候他才托着她的手,另一只手拉起她的手指,轻柔地亲吻,然后去吻她的唇。不过更像是她在亲吻他,而他在沉醉。可是那种时刻是短暂的,她很快就走开,似乎有点恼怒。在他第一个问题开始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在写《将来的事》的时候提到的年少时候看到的问题,喜欢被亲吻的时候征求意见还是突袭。那个电影中娜塔莉被陌生人强吻的时候我有一点愤怒,虽然对我来说更喜欢突袭,但必须是我喜欢的人。我愤怒的是让一个她跟本就不喜欢的人对她做那样的事情。这个电影中当他征求让娜的意见的时候,我并不反感,甚至觉得这样征求意见也挺好的,那样渐渐靠近的感觉真的很动人。

在她站起来走开之后,他让她留下来。她对他说不行,他要的已经得到,到此结束。她说:“我给你那三样,那已经很多。你可知道那三个愿望的故事?一对夫妻被应允满足三个愿望,丈夫想要一根腊肠,妻子很生气,希望腊肠挂到他的鼻子上。唯一剩下的愿望,只好用到希望腊肠掉下鼻子啦。你已经选好三个愿望。”

在她说着三个愿望的故事的时候,突然就像一个尘封的窗子被打开,光线一下子照进去似的,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事情。当时在谈论有关愿望的事,有人说可以满足我三个愿望,帮我做三件事。可是后来完全不记得了,在这之前从来都没有想起过这个事情。当然即使想起的话也不会当真的,因为承诺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和说话算不算数有没有诚信不是一回事。我从来都不把誓言之类的话当做一种承诺,在过后要求别人去履行。对我来说,那只是表达了当时的一种感情,或者说强调了当时那种感情的程度。当然很美好,可以相信别人说的是真的,但是却不用去要求履行,那样就很无趣。

让娜说不是因为他要的东西,而是他要的方法让她失去防备,她常常被惊讶蒙住。而他说他听从本能,以前一向有效。她生气的问他甚至在很严重的事情上也这样吗?如果他认真地爱上她,就会不会那样做,冒着毁掉一切的危险。他说他没有爱上她,但他会的。某种程度上说起来,他想爱上她。如果说他做得突然,那是因为不想被她的手法套住。规范它,软化它,从他们的关系内清除性的成分。因为他是她朋友的父亲,是一个禁忌,不应该有隐秘的诱惑,他不喜欢那样,那让他感到不舒服,觉得冷冰冰,觉得自己笨拙呆板。他喜欢渴求和被渴求,尤其是隐秘的渴求,即使是无望的爱。他从伊芙那里得到的疯狂占有的爱,曾经改变他关于爱的品味,看见她之后它又回来了。

他说这些的时候,她好像并不感兴趣的样子,说她在想上课的事情。他问她此情此景丝毫都引不起她的兴趣?她说正是这情景让她想到那个,她在努力回忆刚才回答“行”的时候,她到底在想些什么。她说经过反思,虽然所用时间不长,她认为当时什么都没想。她解释说,不属于任何引导人们相互行为的那些东西:吸引,排斥,爱,恨。控制,屈服。她没有想他,也没有想马提欧,也没想她自己。他问那么她是在做机械的动作吗?

她说不准确,她在按照逻辑动作,根据数字的逻辑,数字3,事情一向归结到3。这是游戏,同时3是一个传统的数字,三角形,三段论,圣三位一体,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及其它。所有这一切界定出一个封闭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恒久而或许是通往神秘之钥,但她并没有感到她被外力所拉动,那仍然是自由意志,那是唯一城诚实的回应。她可以说不行,可她会感到这是欺骗。用她年轻时候常用的说法,那叫作“不公正”。

我不懂哲学老师说的3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似乎明白她说的界定出一个封闭的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恒久而或许是通往神秘之钥。好多时候在我接触到某种哲学思想的时候,发现之前我并不知道那种理论的存在,但是却在实践着那种东西,似乎我可以使用其中的某些钥匙似的。她说在她说行的时候并没有感到被外力拉动,仍然是自由意志,是唯一诚实的回答,那是不是意味着其实在她内心是喜欢他的愿望,并且在期待着的。就像后来她对娜塔莎说即使她想撮合他们,她也一点都不生气,她觉得那很甜蜜。是呀,不然的话,她也不会答应娜塔莎一起去花园。不然的话,我也不会感到那一刻其实很美好。

后来当她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住的时候,娜塔莎回来了,给她说那天丢下她很抱歉,让她不要生气。她父亲和让娜都认为那是她策划的,要撮合她和她父亲,赶走伊芙。她说她想信任她。她很激烈地否认是她策划,说一切都是巧合,很自然地发生:你说你是我朋友,你却拿我当敌人看。你甚至不想知道我的真正理由,而这理由跟那个毫无关系。我有我的问题,你也一样有。我甚至想都没想过你和我父亲的事,我不谈这些,可事实存在。威廉来,只为我们自己的事,跟什么复杂的策划毫无关系。我们有很多问题,他和我。你觉得生活对我很容易?我父亲已经够妄想,我不需要再来一个你。我说的就是我想的,或许我不该说出来,因为没人相信我。爸爸不相信我,我肯定你也不相信我。你肯定真的认为是我藏的项链。

项链是她家传的首饰,他父亲打算在她十八岁生日的时候送给她,但它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她怀疑她父亲被它送给了伊芙,或者被伊芙偷走藏起来了,而她父亲却认为是她藏了起来嫁祸伊芙。其实娜塔莎也怀疑是她藏起来了,因为她非常厌恶伊芙,想让她离开她父亲。在她发现无法被人信任的时候,她说:如果那是你的看法,你随便吧。如果我做错事,那是我无心的,我错把希望当做现实。你肯定觉得我很聪明,可我完全是天真的。

她一边绝望地说她没有想做任何事,他们全都往歪处想,一边忍不住流泪,然后跑到自己房间。那时候我想到那些我被误解的情形,那些无法解释的巧合指向我在说谎的事情。那些别人说过却因为记性不好遗忘了,或者因为说话太随便而不觉得自己说过后来不再承认的,反而认为我在捏造的事情。这时候,我觉得这个电影的主角从让娜转移到了娜塔莎,同时重点也从让娜在思考的和别人的关系和空间问题转移到了娜塔莎说的信任,当然这两个问题本来就是连接的。当然这里的信任并不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诚信,更是因为观念和不同的心灵造成的那种无法理解,不愿意理解的东西。就像人们总是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可事实上关键不是在于沟通,而是观念不同,即使明白了对方的想法也还是不接受不认同,所以沟通无用。但是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是被人无法理解的,也认为无关紧要。

在娜塔莎激愤又伤心地跑掉之后,让那继续收拾东西,当她从柜子最上面一层取她的裤子的时候,把一个鞋盒碰掉了。就在她把鞋子拿起来向盒子里放的时候,鞋子里掉出来一条项链。她去找娜塔莎,给她看项链。看到项链找到了娜塔莎激动极了,开心地擦去了泪水。这时候让娜却开始怀疑是伊芙把项链藏起来故意惹娜塔莎不开心,娜塔莎却说不是伊芙藏起来,不是爸爸,谁也不是。

——或许谁都没干。
——那是谁?
——没人。
——它可不会自己上那儿去。
——它会的。那是神秘之钥,这很简单:爸爸最初的说法,项链是他挂裤子的时候掉下来的,所以他看过地上的鞋子,但没看过上头的盒子,你明白?
——你认为他挂裤子的时候项链掉进鞋子,他把鞋子放到盒子里,然后才发觉项链丢了?
——是的。这些是旧鞋子,他很少穿的。一定是这样。太好了。跟你想的正相反,我不喜欢指控别人,我很高兴项链回来。真是漂亮,你不觉得?

她兴奋地戴上项链,给让娜看的时候,发现她在哭。她说她为之前的事感到难过。她说有时候想象力欺骗她,而她会完全迷失。不知道是翻译的用词不准确,还是她本来说的就是“想象力”,不管怎样,不应该说是想象力,而是一种推理或者猜想而已。她说无论如何,她在这里耽误的时间并不全是浪费。她一直觉得她是局外人,是不速之客。现在她觉得她的毛手毛脚至少起了点作用,至少她做过一些有用的事。

娜塔莎问让娜认为他们会相信她吗?让娜说她不知道,但她肯定她父亲会相信的。娜塔莎说如果他们还在一起,她怀疑这个。然后她兴奋地,情不自禁地感叹:“生活真美丽!”那一刻,她是那么天真烂漫,那么快乐。就像之前她说她喜欢梦想,别人觉得她聪明,可她完全是天真的。她说的就是她想的,或许她不该说出来,因为没人相信,她错把希望当做现实。可是事实却在说话,说她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他们应该相信她。可是对不看事实只凭主观臆测的人来说,事实也是很无力的,有一些看过电影的人就坚持娜塔莎是有心计的,并不像她说的那么简单。这时候自由和想象力被歪曲,就会像让娜说的那样,变成一种暴力。

我不由得想起《胡桃夹子》里面的女孩玛丽的梦,玛丽历险之后回到家的时候,就从梦中醒了过来,对她来说那场历险是真的,但家人看到的只是她昏睡不醒。其实真假又有什么不同,只要是美的就好。让我说给你听吧,我在做一个美丽的梦,只要你愿意听,只有你相信,那它才是真的。你想听,那本身就是理解,是默契,是难得的知遇之感。

有时候看书看电影会觉得一个人和我很像,但我并不对号入座,就是说不认为那个人和我境遇一样,而是我们的某个想法,心性在某些方面是一样的。我不去代入,也不找归宿感和认同感,那是非常无聊的事情。但是如果在看书看电影的时候偶尔遇到和自己类似的人,类似的心灵的时候,那种共鸣的感觉,让我觉得不孤独。

而这个电影中的人原本都是孤独的,在最后互相信任和理解之后,才让娜塔莎发出生活真美好的感叹。电影最后又出现了一开始让娜房间墙上马蒂斯的画《小鹦鹉与美人鱼》。马蒂斯说:“我曾用彩色纸做了一只小鹦鹉,就这样,我也变成了一只小鹦鹉,我在作品中找到了自己。”我想,把让娜的理性和娜塔莎的梦幻结合起来,再加上她们两个共有的真诚和爱,在与人交往和相处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困惑了吧。或许侯麦本来就是用这两个人来诠释一个人的矛盾和双重性格的吧。让娜曾经说如果有人戴着隐身的戒指跟着她一整天,就会看到一个大孩子,或许她在说其实她的内心也像娜塔莎一样的天真烂漫吧。

故事之初,让娜说到Plato's Ring Of Gyges,有隐身的愿望。我觉得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既彰显了自我,又让自我隐身,因为他们不再害怕和在乎大众的目光,就如同隐身一样有了自由意志和行为。我也曾希望能够隐身,不要让别人干涉我的行为,从容地去做喜欢的事情,后来发现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地没有了隐身的强烈愿望,以至于后来忘记了这回事,因为我不再需要外力,我已经获得了自由。

 短评

侯麦总能给我情感和道德上舒服的中间值,逻辑自洽、故事简单却讲得异常丰富、完全不必害怕冗长,简短又清晰;巴黎公寓房子的挑高真的有电影里这么高吗?“自由总会退化为暴虐”;“我不会刻意给学生推荐作家,我追求先验性”;侯麦在电影中具像化了依赖直觉和信任先验性的女性的生活与交谈,他质疑信任直觉的人常因为先验性对天真和单纯的怀疑——让娜被娜塔莎丢在枫丹白露的小屋里,与她父亲独处,她在本该尴尬的氛围里因为“证实”了自己的直觉而十分自在,镜头对着娜塔莎的父亲,暗示那条丢失的项链就由这个男人戴着,他因为情况复杂而对情人撒谎,变相坐实了让娜的阴谋论。结尾鞋盒里的项链把娜塔莎从让娜的阴谋论中解救,侯麦借由娜塔莎之口说,你不能凭借想象生活、与人交谈,你要真正地信任他人。

5分钟前
  • 🥫
  • 力荐

正如片名一般,全片简单朴素却蕴藏各种各样的生机与未知,三个女孩都与片中的父亲有着或清晰明了或不可言说的联系,你来我往的对话之中几人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在被花草围绕着的乡间别墅中明晰起来,配乐和摄影等电影元素都无太多炫技之嫌却仍让人看后感慨于侯麦对简单纯真生活片段超凡的驾驭和解读能力。

9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木心说,越是现象复杂的事物本质越简单。侯麦深以为然,所以他的电影永远是两性之间的组合、拆分和搭配。从康德主义者的眼界看来,人总是期待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事物。两个被这种先验判断所困扰的女孩在绿意盎然的《春季》相遇,一见倾心的二者既是同病相怜却也互为镜像和因果。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明显不能帮助从事哲学教育的女主角作出清醒而深刻的自我剖析与自我批判,因此影片需要不断的对话和思辨。当她与女性相处时,她是作为理性(父亲/男友/老师)存在;当她与男性相处时,她是作为感性(女儿/女友/学生)存在。影片在这种视角不断流转切换的驱动下走到两性辩论的高潮阶段,然而二者都想赢得对方的认同,即永远深陷先验主义的怪圈之中。可见西方哲学探讨的核心总是主客关系的对立统一,难怪木心要说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辩已忘言。

12分钟前
  • Muto
  • 力荐

法国郊外的春天花园,真是美得让人流连沉醉。这是四季中最云淡风轻的一部,一切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充满了可塑性,让人回味无穷。在春天乍暖还寒的天气里,感情的触碰、试探、亲近、疏远,就像园子里开花的苹果树,枝头吹过的微风,那样自然而细微,春去了无痕。

14分钟前
  • 时以星
  • 力荐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有钱。一个教Philo的老师在巴黎有两套公寓。

18分钟前
  • 躲猫猫社社长
  • 还行

两个女孩在party上偶遇,这份偶遇是带点奇迹的,再到邀请去家里住,深夜弹钢琴,对谈如流,这样的开篇是流动的诗,是梦一样的。

23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推荐

特别有魅力的电影,滋味隽永、耐品味。美妙的音乐和配色好像是侯麦标配,不用说了。故事有春天咋临时的暧昧和混沌不明,比如主人公们在人际界限上的试探、探险和防卫。片尾重现的项链恰似迷失而复得的“自己”,但我已不是我,因为毕竟一个新的春天来了。

25分钟前
  • 沁云
  • 力荐

娜塔莎是水,任性无常柔软,一根失而复得的项链就能使其破涕为笑;让娜是土,理智成熟知性,哲学老师的洞察力和绝不妥协的原则;娜塔莎父亲是风,儒雅睿智风度翩翩,在不同年龄的女人面前都能魅力满满;父亲情人是火,热情冲动火爆,有一种随时剑拔弩张的攻击性。春天在哪里?春天在侯麦的人间喜剧中。

28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春天,春天应该有人告白,有沙发上偶来的倦意,有一次郊游,有友人的离别,有无用的思考。可惜呀,少年只记愁滋味,往时不知春天好。回想已觉浪费了太多,这时就好希望有人开口和我说一句:“其实呀,浪费也是好事一桩。”然后我就能心安理得继续愉快地浪费下去,一直这样惬意下去。

32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还行

非常厉害的场面调度,大大超越对侯麦的想象:虽然每个人都很话痨,但却并不让人厌烦,其中充满了令人惊奇的视觉引导。男主角的视线始终在犹疑/游移,几乎从来不去直视,这从根本上揭示了他的内心,而三个女性显然都比他直率太多,也可爱太多。四季故事的一大主题是偶然和宿命,但却比伍迪·艾伦和科恩兄弟有趣得多也乐观得多,以至于让人无法停止傻笑。没错,让人想要继续生活下去的傻笑…

3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全片充斥着对白,像那个院子或是找不到的项链,侯麦似乎已经顾不上打理电影里的难以寻觅的视听语言了,仅仅专注于讲一个故事。因此我想借电影的话评价电影:“人们不想打破侯麦的秩序,太费神在其电影的思想上,试图引导自己思考思考本身。”电影井然有序,而我的注意力却混乱不堪;我不断的分神去识别房间里的画册,有戈雅、塞尚、毕加索……我甚至对那只小熊维尼的杯子、还有那扇巨大的拦在路中间的凯旋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电影到底是什么意义,于我已经不重要了、也没必要说了;我只不过是拿着票闯进了这场放映,电影结束我就离开,期待另一部独属于我的“春天的故事”发生。

42分钟前
  • DR邬梦雨
  • 还行

谈话内容比剧情本身精彩,平淡但不让人觉得无聊,舒曼,柏拉图,康德,胡赛尔,现象学,先验论,属于法国的知识分子传统,这是我爱这个国家的原因。数学不好可以拿出来说,但哲学不可以,哲学不好让人觉得没有思考问题的能力。哲学不是改变你的想法,而是拓展它。尊重艺术与思想,让人羡慕极了。

45分钟前
  • Ms Freedom
  • 推荐

花已开,料峭春寒,坐于室内火炉旁,他和她升腾起一种情感。尺寸很难把握,但侯麦不愧是大师,感觉电影比小说更具视觉美,更有质感。那个春天的花园真是美翻天。好想自己在那里待着,聊聊天,看看书,喝喝茶,晒太阳,闻花香。音乐里有暗潮涌动,虽然结尾那枯萎的花象征了隐秘的感情。短而美。四星半。

48分钟前
  • 信电影得永生
  • 推荐

这个粉白的小女孩,像一条透明线绳一样串起珍珠项链。不论是交谈、争吵还是沉默,我只喜欢有她参与的部分,不理性的,不思辨的,不成熟的,不复杂的,她就是春天本身。

50分钟前
  • SaturnianAir
  • 推荐

喜欢侯麦的电影,不如说是喜欢着一种生活方式。人是自由的,流动的,无序的,随意的。人具有基本的知识情操,可以自由而深入的思考、了解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的由来,对所在的世界感到疑惑而进行寻找、发现、探寻。人是独立的,是自我的,是自我意识的客观存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现实里找到这样一种生活很难了,生活过于秩序性,人不再关注问询自己,工作时工作,闲暇时也工作或者靠快捷娱乐来缓释工作的疲惫心情。不再关心自己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要去那里,为什么会爱上谁。秩序是如此的理性化,人成了秩序本身。

51分钟前
  • 自伯之东
  • 力荐

候麦的镜头所对准的永远都是那一群法国知识分子,常看到两三个人就像为了填补配乐的缺失不停说话,却很少有“交流”,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展示。在他们看似闲散惬意的生活,反而上演着难以平息的冲突和波澜,于是,在这些如诗画般美丽的景致中所展开的话题沉重且悲观,揭示着生活的终极无奈。

53分钟前
  • 斜杠过多王静阁
  • 力荐

首尾呼应的鲜花,却是怒放到凋零再到更换而来,恰比项链的失而复得,绕了一圈回归原点,可这弯弯绕绕里,尽是侯麦的心机和转折,于是,原点业已不只是原点。

55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侯麦的故事尺度之小,同比其他故事时会觉得几乎无情节,但用敏感的视角去看又觉得充满张力,戏剧性十足。主人公们保持观察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真实反应,理解自我,行动并反省行动的意义,为之欢欣、低落 。这些过程散落在日常里,显得矫情又有趣。

59分钟前
  • Kirsten
  • 力荐

春暖花开之时,最适合看侯麦。影片围绕着一场反常而并不复杂的四角关系展开,由谈天闲聊推动情节,以“项链”式的巧合澄清误解,对话中漫溢着微妙暗示与暧昧情感。内敛克制的哲学老师与浪漫狂想的少女,平素感性的人,其实潜藏着理智的一面,看似理性的人,终归亦有受制于情欲之时。侯麦作品中的色彩调配、室内设计与服饰穿搭美得令人叹服。影片里法式中产知识分子的生活世界太使人艳羡了:随处可见书的影子,伴着舒曼的音乐,看看马蒂斯与霍克尼的画作,读读康德、柏拉图和胡塞尔,细细品尝新鲜的番茄,在花草芳菲的庭院中漫步,吮吸春天的味道。PS:对先验/超验/分析与综合判断的餐桌探讨与人物个性隐隐契合,还有对“凡事皆三”的感叹。(8.5/10)

6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本片讲述了人均两三套房的法国年轻人,房子轮着住,不痛不痒的小资生活。

1小时前
  • 野凡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