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HD

主演:窦靖童,贺开朗,王志文,田壮壮,巴金旺甲,央吉玛,张大大,项偞婧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1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2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3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4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5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6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13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14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15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16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17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18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19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映后Q&A

一些还停留在记忆里的回答。

#IFFR

Q: 可以首先介绍一下自己吗? A: 大家好,我是Queena Li,来自中国,在北京长大。我在英格兰和北京学习的电影。这是我的长篇处女作。 Q: 喔,Queena现在是在拉萨和我们连线,看你拿着一个氧气瓶。你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可以谈谈你创作的灵感和想法吗? A: 我读了一本我朋友写的小说,我很喜欢也给了我启发。接着我就写了一个粗略的故事梗概。然后我发给了Leah,她也很喜欢。我们最开始想在加拿大拍摄,到后来改到了西藏。 Q: 我们的主演Leah负责了配乐,为电影写了三首歌。你能谈谈Leah如何加入了你的项目,你为什么选择她为主角? A: 我拍摄之前就认识了她。她是我觉得唯一合适的人。给她看剧本,她喜欢,and we did it,quite simple。 Q: 能讲讲为什么她最合适吗?长相,性格,说话方式? A: 我觉得她的角色就像现在的年轻一代,有创造力,勇敢,敏感。他们也有隐藏的一面,他们有时也会思考很深入。我不知道,总的来说,我觉得她就是适合这个角色。 Q: Let's talk about the 类型 of the movie.(原话)有一点黑色幽默,同时也有一些荒谬元素。谈谈你为什么选择了公路的类型。 A: 因为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想将龙虾释放回海里。它必须是一部公路电影。您还问了什么? Q: 一些荒谬的喜剧。 A: 这部电影的concept是一个女孩在寻找她精神上的答案。这是个很严肃的话题。但我觉得寻找的过程可以不那么沉重。可以更幽默。Yeah,我们需要幽默。 Q: 为什么一开始定在加拿大,后来又改到了西藏,云南,大海? A: 因为我朋友的小说背景就是在加拿大。后来我的一个老师告诉我,我应该改到西藏。有时候答案不出现在你想的地方,所以这个女孩遇到了龙虾,改变了她的计划。云南和广西也是很神秘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对写故事很有帮助。 Q: 观众可能不太知道中国地理。西藏,云南,广西都是边境省份,从西北到西南。一路上你有怎样的团队?你的拍摄路程上发生了什么?有困难吗? A: 是的,我们是独立电影。很多事需要我们自己做。很多事都是意想不到的。但还好,拍电影就像这部电影的中文名字,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Q: 这就引出了我的下一个问题。这部电影的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的意义截然不同,能谈谈其中有什么含义吗? A: 事实上你问我之前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我知道了,“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是external name,“Bipolar”是internal name。就是两种介绍电影的不同方式。 Q: 在我看来“Bipolar”有很多的意义,比如路程的起点和终点,或者是一个人心理上的情况。你能对此谈谈吗,对你的角色而言? A: 我觉得她有两个extreme polar。她有极致的情感,她有对生活极致的看法,所以这是她在电影里有这种形象的原因。我觉得我不能说太多了,否则观众会知道电影的内容了。 Q: 你可以多说一点,这一段会是在映后播出的。 A: 但是其他观众还没有看。我也不想给他们一个答案,如何去理解这个角色。观众可以自己理解。有没有正确的回答并不重要。 Q: 这部电影看起来像是一个美丽的实验作品,你是想通过不同场景的拍摄,将不同的时间,不同层面的现实结合在一起吗? A: 我觉得这是我喜欢电影的一个原因。你可以将现实,梦境,幻象结合起来。有时梦会给你启发,有时现实会让你感觉在做梦。我不太关心是否会对此混淆。 Q: 龙虾是一个很关键的元素。谈谈龙虾这个电影的中心符号。 A: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不是说我不想回答,因为龙虾就是我们随机选择的。因为这个女孩需要将一个动物送回海里,所以我们选择了龙虾。它也可以是其他东西。 Q: 我们可以看到电影里有很多龙虾的视角,用一个小框框。然后也展现了龙虾之前的旅程,还有看主角时的视角。为什么要给这个龙虾的视角?写剧本时就有了吗? A: 是的。我觉得龙虾的旅程也是主角的旅程。我们只是想让龙虾看起来是个很重要的形象,跟主角一样。 Q: 这部电影主要是黑白,有时会变成彩色。这是你最初的想法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大约95%的画面是黑白的? A: 我就是想做成黑白电影。因为女主lost her mind。在她的世界她不能看见真相。所以她的世界是黑白的。彩色部分可能就是一瞥。 Q: 我们最开始讨论的时候你就说到,这部电影最关键的主旨就是mind。主角的mind,人们的情感等等。能谈谈你怎么把mind当做你电影的核心? A: 我喜欢所有能讨论mind的艺术形式。Mind is not the heart. It is everyone has it. 总得来说,mind就是我们的boss,带领我们,我们就有了不同的感觉,情感,动作。Mind is quite powerful. 所以你lost the mind,你会丢失人生的方向。我们的主角有时就lost the mind。所以我说mind在电影里很重要。 Q: 我们有点超时了。最后我们来谈谈音乐。Leah写了三首歌,我觉得是写给你的电影的。能谈谈她的音乐如何进入你的电影吗?你如何觉得这些歌会很适合你的电影? A: 她是第一个和我一起为这部电影工作的人。她知道我要什么,她很了解这个故事,她知道我想通过画面表现什么。这就是我觉得她最适合为这部电影配乐的原因。我喜欢她的音乐,就像我喜欢她的表演。自然,可爱,(笑)anyway I just like it。 Q: 据我所知这部电影准备在中国发行,然后Leah也是非常著名的独立音乐人。这会帮助电影吸引一些年轻的观众吗? A: Yeah. Q: 还有什么想对观众说的吗? A: 我只想说我很开心。很开心在电影节期间做这次采访。我在西藏,虽然我有一些高原反应,但是因为我们在西藏开始,现在我们也回来了。我窗户外面就是布达拉宫。I just feel happy, that's all. Q: 非常高兴今天你能加入我们。你完成了西藏到大海再到西藏的闭环。我们也很感谢你能信任鹿特丹电影节,在主竞赛单元做世界首映。期待再次见到你! A: (Leah出镜)Bye! (Queena指着Leah说)她看起来跟龙虾一样。

 2 ) 个人的经验

西藏色彩这么饱和的地方用黑白拍摄,剥离掉美景对叙事的干扰,是个勇敢的尝试。我想这部电影之所以被指像MV,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所呈现景观与现实意义脱节造成。摄影机所框取的诸多内容消除了西藏的独特性,除了布达拉宫和公路等要素,我们甚至难以觉察主角身处何地。导演把滇藏拍出另一个样貌,宛如欧洲某个不知名小镇。一度让人感觉在看索伦蒂诺的电影。滇藏的多彩被黑白抑制,粗粝被精致的构图抹去,但这也恰恰说明导演想要的东西非常明确。另一方面,电影几乎悬置了主人公及其社会关系,只做情绪的抽象探讨,我们不太知道她的过去,以及导致她走到困境中的根源,只知道她生活富裕、一掷千金,但却极其不快乐。它似乎呈现出某种拒绝沟通的姿态,一如电影中主人公面周遭所展现的姿态。情感和体验都是内向化的,外在的行动是脆弱无力的。人无法体会、理解她所处的环境,只对熟悉的事物有反应。电影开篇是西藏的五星级酒店,向我们展示了一套非常都市化、商业化的场景,跟主人公身处西藏这个事实形成某种有趣的反差。

但如果能放下现实逻辑,可能就不至于接受不了这部片子的风格。旁白也在解释这一点——主人公渐渐接受了梦的逻辑。突如其来的场景和画面,看似并不具备什么相关性,却勾连着某种内在的情感和体验,甚至没有什么情感和体验,它们就是不明确的,在一种遭遇和另一种遭遇的跳跃之间,才能昭示某种不易觉察的意义。

说回来,这部电影还是有条非常明确的情感走向的——一个人踏上公路从万念俱灰到自我疗愈,一次心灵的旅程。

我非常能认同这些情感和体验,因为他某种程度上就是我和我身边的一些朋友所经历和体验的。看宗萨仁波切出现在电影里,扮演一个卖假发的人,搞笑而亲切,台词一贯的睿智。看田壮壮老师扮演一个疯老头,也颇有力量。

场面调度惊喜,值得学习。

 3 ) 希望多些文艺工作者来做不卖座的电影

这周就写电影观后感啦。凌晨突然想看窦靖童的新电影,…看完觉得导演确实是用心了,觉得影片试图在同时阐述几个很大又很晦涩的主题 比如自我救赎 比如信仰 比如如何对待生命。主人公是一个严重躁郁症患者,可能是这个原因,电影在叙述故事主线的同时,通过大部分时间的黑白色调来表现主人公内心世界,很多时候觉得影片里的主人公和现实生活中的主人公很像,比如当主人公问什么是家的时候,(现实中窦也去问过宗sarbq这个问题)比如路上她遇到过几个人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有人告诉她:人的一生不是为了追寻自己的父母而来。就好像看到了家庭离异的窦靖童很真实的困惑,努力重塑对自我 父母 家庭认知的过程。电影最明显的一条故事主线很简单,就是主人公护送五彩神虾回明岛灯塔,但这么简单的一条线从片段上却表现的却似乎支离破碎,我觉得原因一方面可能就像主人公在开场就说的那样,她认为生活本来就像梦一样,是毫无逻辑的。另一方面,其实我觉得这些片段其实都有另一条逻辑贯穿,就是心灵成长,就像她心灵最开始就是没有主次逻辑 说不清道不明得就开始兵荒马乱,打破牢笼的过程于是也显得无有章法。比起很多逻辑顺畅的思路,我觉得这个看似混乱的过程和真实的心路历程更接近。影片里应该是通过女主和另一个男人的对话来表现内在世界的这种分裂和冲突,有个我觉得好玩的点是,导演用男性人格来表现抑郁,女性人格来表现躁狂。有一点觉得特别赞叹的是,里面女性人格对男性人格使用语言暴力的时候,刚开始没觉得有啥,后来张大大扮演的那个经纪人出场以后,才发现女主自我攻击的话都是曾经经纪人对她进行过的语言暴力,觉得这个看似前言不搭后语的电影其实叙事真的很完整啊。王志文演的那个角色也让人印象深刻,小时候某天说想出去看看,然后坐了五天五夜的车,根本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然后就三十年都没回去,这样背景的角色很不搭调地居然劝主人公早点回家。自己的人生选择却是 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当然 wuli宗sarbq出场还是一贯的特立独行,夸张但好不惊讶。这部电影的暗喻实在太多了,主人公的泳镜,神虾的颜色,圆光镜,灯塔,那个看似野蛮的当地人要了主人公手上的名表,萃取了一滴颜料 涂抹他的佛像。那个带乌鸦翅膀的小孩,以及小僧人面对死亡的态度与主人公面对死亡的态度…想表达的真的好多呀,而导演似乎到最后也不打算摊牌,只点了几个大的点。就像她的宣传语一样:见人见智。这部小众电影评分也很两级,一星到五星。不过无论如何,我自己很喜欢啦,希望以后有人能多做一点这样不卖座的电影。就像我看到有人说,如果这部电影真的像很多人评论的那么讨厌的话,那我应该会很喜欢,哈哈哈,我很喜欢。要是有时间,想趁会员到期前再看一遍

 4 ) 心之旅行

有一个问题是:上影院或者剧场,你想看的是别人的故事,还是想透过这些投射看到自己?如果你把“认识自己”视为人生重大的功课,那么你真应该去看看这部叫《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的电影。

电影里有句台词:我不明白你为什么活的这么沮丧?你什么都不缺,应该过得很快乐才对。没有了战争、饥饿、贫穷,甚至连种族偏见和性向的禁忌也在消失,我们这代人被推到一个处境:失去了用于自保的外在借口,于是我们必须从内心深处寻找答案。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只困在鱼缸里的龙虾,渴望回家,渴望寻找到引路的灯塔。她(窦靖童饰演)代表的是一些受困却勇敢前行的灵魂——他们完全敞开内心深处的执迷、破碎和黑暗。因为这样的裸露必然带来疼痛,所以勇敢才是那么稀少却重要的品质。

电影里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比如说,神秘的五彩神虾被擦去外壳上的染色,还原成平常无奇龙虾的样貌。它其实是在说,我们都应该卸下身上的面具和盔甲,做回真实的自己。哪怕那个真实的自己不够好,我们也要去接受。

这些年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人生无法跳过任何功课,也没有捷径。不逃开,诚实勇敢的面对是让自己进步最快的方法。更大的勇气,不是跌倒后假装不疼。而是你要求自己直视那个破烂的伤口,深挖它,清洁它,最后它才能被修复。

执迷与无执,破碎与完整,黑暗与光明,也许我们要得到后者必须先在前者上吃够苦头。又也许前者和后者本就一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包装极丑但里面很美的礼物。

她走了一大圈抵达明岛灯塔,才知道那里并没有物理上真实存在的灯塔。缘起于一场毫无计划的相遇,这的确是一次偶然的旅行。但人生其实没有任何遇见是偶然的,也没有什么经历是白费的。她在一路上遇到了多次开示,也许她就是为了要遇见这些开示才有了最初和龙虾的遇见。这些开示是:一项突如其来的困难;一位智者(宗萨仁波切饰演)的嬉皮;一名流浪者(央吉玛饰演)对家的定义;一个老人(田壮壮饰演)对死亡和一个少女对新生的态度,还有自然界的风雪和彩虹。

你收到这些开示了吗?她在电影尾声说出一句藏地格言:当弟子准备好了,老师自然会出现。是的,我们只能接受我们能负载的信息。除非我们进化成更好的人,否则有些通道是不会向我们打开的。真正的明灯一直都在我们心里,需要我们自己去开启。

 5 ) 心的距离

看电影前瞄了一眼豆瓣的评分,怪惨烈的。带着好奇,夹杂着不高的期望值,断断续续看下去了。

看完后觉得这部电影更像是“修心教学合辑”,融合了古今中外大德的修心窍诀开示。比如说片中突然来了段英文部分,

If you lose your mind, come back. And when you’re back you’re here. And when you’re here You’re out there.” (出自 the Sun Camp)

军训、摇摆地充气人、苏格兰笛声……片尾骑着白马的teacher也是cosplay或者说致敬创巴仁波切吗?

“When the student is ready, the teacher will show up.”

祈愿我们都能在旅行中做好准备,遇见真正的老师。

从电影内容上看,真的蛮任性的。容易曲高和寡,不够接地气。特别演出夏仲DJKR曾这样说过:“Touch ground”,Touch and Go! 然而,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一直紧紧的绕着“Touch the mind”团团转,但是没有“Go!”...失去了电影该有的、悄然流淌并滋润他人心田的力量。

也许是我的偏差投射,整部电影演技最自然的就属夏仲,因为DJKR没有自我。很多演出让我笃定正在看戏,加上各种“您好”、“不好意思”、“麻烦您”冗赘的台词和不够自然的收音,有些场景倍感尴尬,着实不自在。

无论如何,感谢这么卖力的开示。愿见者得益。 也愿今后此类创作更易渗入人心,平凡的心。

 6 ) 希望多些文艺工作者来做不卖座的电影

这周就写电影观后感啦。凌晨突然想看窦靖童的新电影,…看完觉得导演确实是用心了,觉得影片试图在同时阐述几个很大又很晦涩的主题 比如自我救赎 比如信仰 比如如何对待生命。主人公是一个严重躁郁症患者,可能是这个原因,电影在叙述故事主线的同时,通过大部分时间的黑白色调来表现主人公内心世界,很多时候觉得影片里的主人公和现实生活中的主人公很像,比如当主人公问什么是家的时候,(现实中窦也去问过宗sarbq这个问题)比如路上她遇到过几个人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有人告诉她:人的一生不是为了追寻自己的父母而来。就好像看到了家庭离异的窦靖童很真实的困惑,努力重塑对自我 父母 家庭认知的过程。电影最明显的一条故事主线很简单,就是主人公护送五彩神虾回明岛灯塔,但这么简单的一条线从片段上却表现的却似乎支离破碎,我觉得原因一方面可能就像主人公在开场就说的那样,她认为生活本来就像梦一样,是毫无逻辑的。另一方面,其实我觉得这些片段其实都有另一条逻辑贯穿,就是心灵成长,就像她心灵最开始就是没有主次逻辑 说不清道不明得就开始兵荒马乱,打破牢笼的过程于是也显得无有章法。比起很多逻辑顺畅的思路,我觉得这个看似混乱的过程和真实的心路历程更接近。影片里应该是通过女主和另一个男人的对话来表现内在世界的这种分裂和冲突,有个我觉得好玩的点是,导演用男性人格来表现抑郁,女性人格来表现躁狂。有一点觉得特别赞叹的是,里面女性人格对男性人格使用语言暴力的时候,刚开始没觉得有啥,后来张大大扮演的那个经纪人出场以后,才发现女主自我攻击的话都是曾经经纪人对她进行过的语言暴力,觉得这个看似前言不搭后语的电影其实叙事真的很完整啊。王志文演的那个角色也让人印象深刻,小时候某天说想出去看看,然后坐了五天五夜的车,根本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然后就三十年都没回去,这样背景的角色很不搭调地居然劝主人公早点回家。自己的人生选择却是 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当然 wuli宗sarbq出场还是一贯的特立独行,夸张但好不惊讶。这部电影的暗喻实在太多了,主人公的泳镜,神虾的颜色,圆光镜,灯塔,那个看似野蛮的当地人要了主人公手上的名表,萃取了一滴颜料 涂抹他的佛像。那个带乌鸦翅膀的小孩,以及小僧人面对死亡的态度与主人公面对死亡的态度…想表达的真的好多呀,而导演似乎到最后也不打算摊牌,只点了几个大的点。就像她的宣传语一样:见人见智。这部小众电影评分也很两级,一星到五星。不过无论如何,我自己很喜欢啦,希望以后有人能多做一点这样不卖座的电影。就像我看到有人说,如果这部电影真的像很多人评论的那么讨厌的话,那我应该会很喜欢,哈哈哈,我很喜欢。要是有时间,想趁会员到期前再看一遍

 短评

里面一句台词挺适合这片和这导演的:“这些富二代,就是太闲。”

10分钟前
  • 禾勿甫
  • 较差

一个女孩想将龙虾拯救并放回海里,但它是一部公路电影。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一次旅行。这部电影让我想起斯塔福德的诗“穿过黑暗旅行,我发现了一头鹿 死在威尔森河岸的公路边。通常,最好是把它滚下峡谷:公路狭窄,急转弯会造成更多的死亡。”而这首诗名字「穿过黑暗旅行」也暗自与本片某种连结。路途上人的生活和思考的安静而规律犹如宗教每日的仪式,会敏锐地捕捉日常生活及行走中的诗意。穿行在路上的窦靖童几乎没有太多的话语,荒野里倾听周围的声音。导演说只是需要一个偶然的真相。当女孩的期愿伴随着她的心事踏上旅程,通透的黑白色穿梭在记忆深处,像一双手在抚摸并调侃着过往,若隐若现的彩色犹如那只“神虾”在游离于不同空间,也尽显讽刺意味。

11分钟前
  • 水片
  • 推荐

#IFFR# 有钱人秀朋友圈之作 一种形式上矫揉造作且毫无必要的虚张声势 黑白画面彩色点染每一帧都是硬凹出来的杂志大片风文艺腔调 碎片式剪辑本该是混沌梦境的真实写照 却在全然摒弃逻辑之后成了导演驾驭完整叙事能力不足的有力佐证 西藏的神秘主义色彩被打造成在地性奇观化、意象艰涩化与人物神棍化的表达 在唱歌的几分几秒感受到窦靖童的魅力之后 剩下的时间只有贺开朗之问: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

14分钟前
  • 法外之徒
  • 很差

全程飞到不知道在搞什么,但是又很自恰,让我想到过去旅行的经历,颠倒迷乱,短暂地遇到很多人又被他们的生活给推开,思想和躯干都变成重生的养分。不过每个人物的意味还是都蛮明显的,反复的对照嚼出来的内核也挺令人放松,就是结尾突然变得有点仓促,处理方式虽然也能对上如同梦境一样非连续的前情,但也使想要传递出来的那种顿悟感变得非常弱。出于人和自我的情感比起预告片的那种宗教的神秘感还是会有落差,但总体而言还算喜欢,3.5归4。

15分钟前
  • 匣中猫
  • 推荐

#IFFR2021#一部非常自由的散文电影,剧作内容上就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地,走到哪里算哪里。影片主题是一次身心灵的救赎之旅,那只被困的龙虾其实就是主角自己,或许也是导演自己,龙虾一直想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大海,却一直找不到灯塔,其实灯塔就在自己心里,只不过是自己愿不愿意去找罢了。视听语言偏实验,影调整体充满着一种无以言表的孤寂美感,推荐找一个巨幕厅观看。

19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推荐

【鹿特丹2021】因男友自杀而备受打击的女孩踏上了西藏流放之路,途中意外遇见一只被困鱼缸的五彩神虾,女孩萌发送神虾归海的想法,自此踏上了另一段送虾冒险之旅。导演在梦境与现实里来回切换,但二者的分界并不明显,就像影片说的一趟旅程就像一场梦境,这趟旅程是否也是女孩自杀后的脑中回想呢?影片整体来说并没有呈现苦大仇深的状态,反而有一丝轻盈,窦靖童很美,唱歌很酷,大咖很多,神虾的视角看世界等都算亮点。

23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有这钱和工夫去干点啥不好

27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较差

其实过六分接近七分,怎么也是有的。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主要还是因为人民痛恨无趣的小资产阶级情调。

30分钟前
  • 海淀影评媛
  • 还行

环球港amg这工作人员,放映结束前二十分钟就把给主创映后的大灯扛进来挡到观众脸上,他可能是委婉表达这电影到结束也没剧情不用细看了。

34分钟前
  • 黑狗成
  • 还行

咱拍电影能不能踏实一点?这拍得也太碎了,每场戏不超过两分钟。

38分钟前
  • 3dayslater
  • 很差

仿若演唱会超长intro,影像美学炸裂,各种非常规构图,时尚杂志热衷的梦幻置景和超现实布光。高原上的龙虾作为一种生存隐喻,盛放着现代人的精神苦闷和虚无,对意义的追求倾注于“在路上”的所见所想,龙虾-帅哥的人化更是将这种意义追寻推及到自我对话的心理层面。灯塔又是什么?五光十色嗑药般的云彩似乎给出了回答——取悦自我而已。创新以往对藏地的描绘,不再是张扬式人类学猎奇,也不再是万玛才旦式民族志书写,藏地开始作为一种时尚元素来驾驭,既轻盈(离谱)又梦幻(空洞),就像本片(莫名其妙)插入的英语粤语法语,作为拼贴的元素来呈现,一种碎片化的世界性语汇被我信手拈来,于是在MTV和实验电影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带有后现代精神、名为万花筒的电影。当然,用本片的台词可以总结这部电影:“这些富二代,就是太闲。”

39分钟前
  • 应许
  • 较差

有钱就可以这样随便对待一部电影吗?????扔一堆猎奇的元素进去以为就可以假装超现实主义包装一个毫无内容的故事吗??我本来在纠结是一星还是两星,看完Q&A我想给负星。有很多有才华有能力有韧性的电影人,如果你不能认真对待,请你不要占用资源,谢谢。还有,如果不知道bipolar是什么意思,查好字典再起名吧,造成歧义消费到躁郁症患者真的不ok。(本来是窦靖童粉,看完要脱粉了)

41分钟前
  • 爱丽丝·王
  • 很差

和预期差距太大了…导演还是没有ready从短片转到feature,过于猎奇 追求视觉效果,拍成了超长版mv… 映后Q&A里导演的回答简直不像是她本人拍的…没有想清楚要拍什么 说不清龙虾的寓意(说只是个random choice???) 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西藏选址(说西藏很不熟悉 很mysterious???) 窦靖童演技真的也是炸裂的尴尬…只有唱歌的时候最自然。anyways,看到生气,这么好的资源 很浪费。

42分钟前
  • 凡高的土豆
  • 较差

这是属于窦靖童的极具风格化的电影,只有她能演,被困在泳池里死亡的他是她,被放在缸/桶里死而复生的它也是她。这不是一场偶然的旅行,这是我们那一代人成长必经的过程。几乎全程的黑白影像是导演有些讨巧的设计,但龙虾视角算是有趣。这种片子不需要讲逻辑,但剪辑看得出来很好结果字幕一打指导是田壮壮,哦,那正常。全程配乐满分,基因和天赋的继承真是祖传粉的快乐,王志文那段是高光,田壮壮只凭半个下巴就让我认出了他,没有几句台词却是镇场子的升华,找什么灯塔,你把它扔海里不就行了?太阳升起,乌鸦鸣叫,农夫耕田,我还活着。

44分钟前
  • 花吃了那女孩
  • 力荐

我建议铂爵旅拍可以推出一种超奢华套餐,电影摄制组配置,邀请各路名流明星加入旅途客串演出,成片之后还能报送各类艺术片国际电影节,美术馆放映。有文艺病名媛绝对爱不释手。建议零售价2999万人民币

48分钟前
  • Peter Cat
  • 很差

自始至终,男主、女主、龙虾,都是同一个人。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全片乍看之下剧情琐碎,但是又让人觉得很正确。每一个短促的剧情,都像是一辈子、一年、一天、一分、一刹那间产生的念头。片尾说“当我在此刻,我无处不在。”我想或许也可以理解为当我真正安住在刹那间,“我”可以是任何物。可以是一束光、一块石头、一位僧侣。是成熟的果实,就掉落。是天空、是大地、是水融入水,进入一切。(ps 书上对“刹那”有一段美到极致的描述:把六十层花瓣叠在一起,找一个力士在箭头上绑一根针,用力将箭射向花瓣。那么,那根针穿越每一层花瓣的时间,就是一刹那。)

49分钟前
  • moooopooo
  • 力荐

抓虾少女窦靖童的藏漂流水账。男友是虾,旅行是梦,电影给我偏头痛。窦靖童灵气不如她妈,但媒婆痣很有特色...

5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人人向往快乐园。人人迷路快乐园。

52分钟前
  • 宅pp
  • 还行

如果这是部给时尚杂志拍的短片,应该会很棒。我倒是觉得正片之前为鹿特丹专门拍的自我介绍片段给出的信息很有趣:戴着墨镜妆容精致说着英语的年轻富二代导演开着京牌车穿梭在二环里,(目的地应该不是什么太偏僻的地方,比如燕郊,)向欧洲最酷的独立电影节观众介绍她在西藏拍的,由她的好友们,也是文艺界fashion icon们主演的电影。在手袋和下午茶都可以share的时代,手里有可炫耀的文化资本才是真富二代。导演和她的影像是统一的,too rich to be happy and too melancholic to be poor. (但影片结尾给出了摆脱忧郁的方法: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54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创作者还是严肃的,但很可惜,没有审美。

56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