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一个明星的名字来命名一部电影似乎是件非常稀奇的事情,至少当年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当时的周杰伦出道才4年就有了一部跟他有关的电影,这足以证明他在当年乐坛的影响力。在我眼里“周杰伦”就是“青春”的代名词,他的歌声和影像曾陪伴我们走过一段青涩懵懂的青葱岁月,那种感觉是其他歌手给不了的。他的名字也是吸引我关注这部电影的主要原因,如果片名改成《寻找刘德华》或《寻找张学友》,也许我就懒得去看了。 其实这片子很多年前我看过一些片段,但当我看到周杰伦的出场只有寥寥几个镜头的时候,我便没了看下去的兴趣。直到几天前又忽然想起,才决定把它找出来完整的看一遍。看过这电影的人都知道,这并不是一部单纯的讲述脑残粉追星的片子,周杰伦只是作为一个符号存在于电影当中,其本人跟故事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影片的受众范围要比一般的粉丝电影要大。只是因为电影本身的结构和叙事手法的原因,导致该片在豆瓣的评分比较低下。如果不是杰迷,还真没有那么多耐心看下去。 爱情就像一张遗失的唱片,丢失之后就很想要找回来。女主角蒲蒲的爱情就是这样,因为周杰伦的一首神秘歌曲曾给她的初恋打上过深深的烙印,于是失恋后的她,为了找回那张唱片和当初恋爱的感觉,便开启了一段爱情寻回之旅。 片子我认认真真看了两遍,觉得故事结构和叙事方式比较独特,但也不乏瑕疵(段与段的衔接比较生硬,前后剧情没有做好铺垫,像是分割开的一样)。如果不是以寻找周的歌曲为线索,还真搞不懂这片子在讲些啥。导演一直在通过一些梦幻的画面和意识流的展现来描绘一个小女生的心路历程。 虽然有瑕疵,影片却依然能给人一种很舒适很惬意的感觉,轻松悠闲的音乐和唯美的画面带着一股很强烈的夏天的味道。故事很梦幻,场景烘托思绪。女主虽不算漂亮,但看上去很可爱,短短的头发,前面没有刘海,是一个傻乎乎、对事物有些敏感的小女生。情节也不乏亮点,比如余文乐所饰演的宇仔在街上吃冰淇淋,遇上了一只狗,小狗舔他脚上的冰淇淋;再接着走,又遇上了一只狗,如此下去他被三四只狗追着跑回了家,搞笑又有意思。还有蒲蒲打包牛腩饭在余文乐唱片店楼下等他回家的时候,一只又一只小狗从她身边经过,每过一只,它们就会停下来看一下蒲蒲,然后蒲蒲就会问它们有没有见到宇仔(余文乐)。这些情节温暖又有趣,如同几米漫画里的故事一般。 在寻找唱片的过程中,蒲蒲先后跟各种性格不同的人接触,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也渐渐对爱情有了一些领悟,最后绕了一大圈,寂寞的她又回到了寂寞的宇仔身边。彼时的她已经完全能够坦然面对那些情感上的负面因素。有一天在餐厅工作的时候,蒲蒲终于遇见了周杰伦本尊,当时的周杰伦因为失恋,心情很不好,不停地向蒲蒲要甜点吃,然而吃什么都是苦的。看到这里,观众会恍然领悟,原来明星在面对失恋这种事的时候,也会觉得很痛苦。 失恋的人都是一样的,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内心都是苦的。 一部电影和一张唱片承载的东西很多,其中最多的我想就是那些关于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2003年我买了《寻找周杰伦》的同名专辑。主题曲《轨迹》是我当年经常听的一首歌,非常喜欢,这也是我后来读大学时在学校迎新晚会上演唱的人生中第一首歌曲。听周杰伦的歌是一种幸福,他的歌曲不仅记录了电影里主角们的爱情,也记录了现实中我们的成长。
为小公举打的十分,虽然并不认为可以得到这么高的分。刚刚,也就是20200103重新刷了这部片,我觉得我看懂了,女主是带着寻找周杰伦的心情,重新找回恋爱的感觉,与其说是为了追忆逝去的爱情,不如说是小公举让她获得了真正的爱情。结局男女主在一起了不是吗?客串的小公举为什么会说浦蒲的耳环是甜的?因为恋爱中的她,整个人都是甜蜜的。
1. 迟来十九年.
2. 卡司阵仗空前. 老实说当时的杰伦还没有如今地位 能如此呼风唤雨的召来这么多大咖 放到如今都很难思议.
3. 出乎意料的 轨迹在开场就已登场.
4. 台词确实造作了些 但为何王家卫就可以被忍受.
5. 半兽人已经出乎意料 爱在西元前前奏出来得时候 我实在没忍住直接蹦出一句 卧槽.
6. 如果当年就有听音识曲 故事完结.
7. hidden track 其实周杰伦没有玩过 但是方大同有.
8. 其实片子真的有很浓重的王家卫质感.
9. 周杰伦的玩偶们 也是颇有意思了.
10. 适合周日刷着手机 偶尔扫眼屏幕 反正评分早已盖棺定论.
11. 除了好奇当年的选角 也很好奇周杰伦自己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12. 邓丽君的片段甚好. 我一直说 周杰伦就是我们这代的邓丽君.
13. 阿牛真的可以转型做喜剧演员的.
14. 周杰伦亲自露面!! 说真的 我不喜欢发感叹号.
15. 一句话总结:王家卫风格的周杰伦作为音乐监制的全明星排场的无论如何都会给五星的电影.
现在想来这真是一部神奇的电影,看着活脱脱一部粉丝电影,也让无数粉丝(比如我)因为片名租碟来看,但其实本质还是早期香港的文艺片。
因为太过久远情节已经记不清,影片的色调就和加了滤镜的回忆一样泛着淡淡的黄色,隐约记得在影片的最后周杰伦出现了,叉了口蛋糕,拽拽的样子。
对于粉丝来说,这部电影自然也是情怀的一部分。虽然习惯了周杰伦这三个字的无处不在,但是虚荣心仍旧让我对所有与之有关的事物倍加留意。比如那首被吐槽的歌曲《你好周杰伦》,我大概也跟风吐槽过,比如那本网络小说《谁是谁的周杰伦》,也曾让我在图书馆的众多书籍前停下了脚步。
而对于许多人而言,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大概是贡献了同名的EP,即便那根弦已无法再续,那条轨迹偏离甚远,但每当前奏响起,我就会回想起,我曾经寻找过。
补标偶然听到《轨迹》突然想起这部电影。周杰伦的歌重新听了很多首 依然觉得蛮好听 只是分不清是歌曲本身还是记忆引导下的直觉判断。记得童年里周杰伦的歌每首都会唱,那时还用来追喜欢的女生童年里太喜欢的东西啊 很难跳出主观情绪用客观的视角重新审视 就像小霸王游戏机 跳跳糖等 主观感受已远远大于客体本身突然想想啊 那是接近20年前的事儿 时间真快啊
一朵扑朔迷离的浮云
18/11/2003 7:50pm UA Shatin
高中硬看了这本片子,已大家睡着为结局
几年前的碟了?我忘了。只记得浦浦有够难看!
这个才是周杰伦的电影处女秀吧。上镜差不多10分钟在好像不到,因为他看这部电影,也喜欢阿乐了。女主角真难看啊。
本片是林爱华的第二部導演作品,不比《十二夜》裏的寫實手法,本片採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加上超現實的表達,明顯是一次更具野心的嘗試。然而本片儘管有一個類似《小王子》的童話故事式結構,但缺乏《十二夜》那種一針見血的冷峻都市男女觀察,劇情也缺乏流暢發展,演員們的漫畫誇張式演繹,和該片的場面調度,鏡頭運用以及剪接節奏搭配下,就顯得缺乏一種自然的感覺,顯得比較做作,膚淺。儘管金培達那種類似《天使愛美麗》的奇趣魔幻配樂很有感覺,但依然拯救不了本片的吃力不討好。
一群人演的一群神经病啊。。。竟然还有给5星的。。。
打着周杰伦的名哄骗。最后好多周杰伦。《轨迹》
当年就是冲着周杰伦看的,结果呢,最后一分钟才出现!!
当年竟然看过这个啊,就记得好像片子很烂来着,浪费了吴彦祖和余文乐
關於偶像與愛情的追逐。當年的天王周杰倫。
JAY的5分钟与那个很小白的女猪
想拍成文艺片的垃圾片 @2011-07-18 13:57:22
都看不懂的说。而且周杰伦出镜好少的说!
除了女主,其他角色简直阵容不要太强大,余文乐,陈奕迅,吴彦祖,阿牛,吴大维。很多年后其中的很多人塑造经典角色成名,而女主却寂寂无名。最早知道女主的扮演者蒲蒲是红苹果乐园,翻微博她原来和董璇关悦是北影同学。不知道2003年的她怎么拿到这部电影女主的,电影里够清新美,画面配色也很好,甚至有点王菲重庆森林的感觉,截了好几张穿裙子的照片,让人回到听着周杰伦歌儿的夏天时光。
周杰伦CD做线,其实是女版“非诚勿扰”,做作病太重,把失恋挂在嘴上让人迁就必须得有过人之处,比如换成桂纶镁。后面借摄影机把吴彦祖舔了个够,接着打成恋母宝,男性角色当奇葩来写,失真严重。看到电影里出现古灵精怪圆寸少女就觉得是在模仿重庆森林的阿菲,但颜与气质都双输
多可爱一题材,怎么拍成了这样??整部电影唯一的贡献就是《轨迹》和《断了的弦》。
最后那个 "甜的"是谁的声音阿!- - 干嘛安到杰伦身上
it's really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leading actress is so ugly that I say it's a very bad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