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棍2014

HD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格里芬·克莱弗兰德,杰西卡·兰格,奥马尔·莱瓦,安东尼·凯利,斯蒂夫·朴,艾莫里·科恩,布丽·拉尔森,乔治·肯尼迪,赤龙,迈克尔·肯尼斯·威廉姆斯,达旺·麦克唐纳,阿明·约瑟夫,约翰·古德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赌棍2014 剧照 NO.1赌棍2014 剧照 NO.2赌棍2014 剧照 NO.3赌棍2014 剧照 NO.4赌棍2014 剧照 NO.5赌棍2014 剧照 NO.6赌棍2014 剧照 NO.13赌棍2014 剧照 NO.14赌棍2014 剧照 NO.15赌棍2014 剧照 NO.16赌棍2014 剧照 NO.17赌棍2014 剧照 NO.18赌棍2014 剧照 NO.19赌棍2014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不是赌棍

看完电影,五味杂陈。

现实世界的人生缩影都在电影里,虽然短暂,但已足矣。

马克看起来是个十足的赌棍,即使他已经取得了在常人眼里不俗的成就,才华横溢,是文学院的教授,算是不错的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社会的最低层人赌场发牌员也看不起他,叫他不要赌了,他怒吼着"看什么看,发牌”,韩国人知道他的赌技的,但这家伙居然这么不知进退,不懂见好就收,以致每次还是输光走人,欠下一屁股债,连进赌场的资格都被取消了。非州黑哥专门做高利贷的,也很欣赏他的才华,但却鄙夷的说你写个小说能挣几毛钱?还得起我的赌债么。在黑老大胖哥的眼里,马克还是有潜力的,在赌场上能赢到250万美金,已经可以随便说“去你妈的”的地步了,但你敢不敢玩命。周遭的人都用鄙夷的眼神去看他,这人简直是无法理喻的,有毛病的,已经可以了,你究竟要什么?

马克才华横溢,至少他自认为是。他认为首先要问下自己,行不行,如果你连自信心都没有,干脆点不要做了,不要浪费时间。听进去的学生很多,果然少了很多。他鼓励学生,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为了理想,要学会放弃,要不顾一切的为之去努力。然而每个人都有不为人道的心酸(篮球王子的腿伤和家境,女孩的启蒙家庭背景和文学渊源,似乎都不具备成功的捷径与可能),能懂他的人不多,不过也有两个,不是完全的懂,但至少没有反对他,女孩甚至鼓励他去赌城玩了一下。身边的朋友,家人,借钱给他的人都劝他放弃,周边的人都用鄙夷的眼神唾弃他,但他一直没有放弃。为此,他的祖父临死都没有给他留下一分钱,是何等的残酷,死了钱也带不走,也不愿给他分一些,母亲在他危难的时候救了他一次,但结局是众叛亲离,母亲也离开了他,他孑然一身,车子也被人拖走了。

美丽的女孩爱上了他,即使他一无所有。是女孩把他破烂的心柔化。但他没有答应女孩,他要成功,他已经无路可退,到了破斧成舟的地步,在生死攸关的那一刻,他连看都没看,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稳赢的地步了,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磨砺,多少次的失败、跌倒以后。

他已经拿他所有的去努力了,玩命的努力,能不成功么?

我不是赌棍,众人皆哑然,虽然影片的最后他依然没有钱,但他已经奔跑在成功的路上。

敲开了窗台前写作的女孩的门.......

 2 ) 对主题的理解

感觉这是一步有点小深度的影片,略有折射出哲学思考的意味来看我理解的以下几个突出影片主题的片段,
1.第一次在教室说到天份,受困与天份“trapped by your talent”
2.主角与blonde 说自己的性格的“缺陷”:要么全赢(victory),要么就是全输death,看猪脚丫赌注从来是全丫,从来没有什么风险控制之类的,
3.第二次在教室里发飙说到,你们来上课无非是为了拿学分,我则是对着一群人对牛弹琴;当年猪脚发表了 “第六颗子弹”自己的专栏,并让他能在大学里教书
4.为了与母亲断的一干二净,逼母亲拿出26万 刀
5.与blonde说到了自己性格问题,说到要么就做一些真正的厉害的事情,别人做不到的事情(accomplish the impossible),要么就是不做,因为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是完全没有意思的,简而言之就是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6.影片开头与后半段一个胖子说了 猪脚是富翁的孙子
6.影片结尾,猪脚奔跑,最后到了blonde那里

影片的主题是gambling也不是,但是start a new life却贯穿了整部影片,通过很多细节和对话表现出来,这里不一一列举,正如标题这里只是我对影片的理解。
猪脚乏味的生活,受困于自己的天份,过着别人期待他过的生活,在教室里他说自己不是一个writer,的确,但猪脚是个非常有天赋的戏剧家(dramatist),但是那本他写的书,到底是他写出了别人想看的话,还是他真正想说的东西?我想应该是后者,因为毕竟他赢了一把,出名了一把,做了一些厉害的事情。 猪脚性格使然,本性就是个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的彻彻底底,但是受碍于现实,除了赌博,从写“第六颗子弹”到出书,到从三方借钱还债,猪脚赌博根本就不是为了赢,是为了输?不尽然,因为他赌博根本不是为了输赢。从叙事角度来看主线,开始新生活的影子无处不在(start a new life that he really want regardless the reality),从结尾那惊心动魄的豪赌,红白对半,输了就是死 ,赢了就是真正的成就(有没有与之前他自己说过的性格的缺陷-talent 有所呼应,在他的概念里只有全赢-victory,要么就是死),所以最后的赌局是他自己逼出来的,输了就是死,赢了就是新生活,摆脱了自己之前按部就班,无聊的生活,而是一个全新的自己,开始新的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然,猪脚绝不是一开始计划好了全部,而是一步一步的,潜意识的,因为他的意识形态的确是不关心任何事情(i dont care nothing), 而正因为上述讨论的他的性格,而导致了他不关心周围和他自己,他不关心任何事情,但是猪脚并不喜欢那种状态,女主从某种程度上理解了他,记得女主带男猪去看风景吗,她说了“每当我来看看这里,就会让我觉得我还活着” 那男主呢,一个不关心任何东西的人,如何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至少他潜意识里在寻找存在感),一个对这一群不愿听文学课的人教书,生活像枷锁,而他则通过赌博,通过自己非理性的行为,一次次全压把自己一步一步逼入绝境,虽然他也不关心自己的生命,但是生理反应不会骗人,最后他在绝境中赢了,付清了债务,其实最重要的是,他真正感受了自己还活着。

其实说他不关心任何事,应该是他不关心自己的任何事情,当胖大佬用blonde和篮球小子和他家里人威胁他,他还是感到有义务去做些什么 (feel obliged to do something ),这些充实了一个完整的猪脚形象,看似矛盾,但其实不影响主线,正如一个极端痛苦想要自行了断一走了之的人,当在他的自杀上附加一个条件,比如他自杀后他妻子也会被杀,他不自杀没有事情,那么这个人一般就不会自杀了

回到故事主题,其实我的理解就是,一个性格有点小问题(天赋)的大学教授,通过赌博,输,一步一步的把自己逼入绝境,最后赢了一把大的,赢回了新生活。 简易版本:小脑残教授通过赌博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English version: a professor in college, who is fed up with his unchangeably normal life,take gambling as a means to escape reality to a degree that his life is the bet.He lose ,he lost everything; but he win at last, so he start a entirely new life.

ps: ,主角很入戏,把该表现的都表现出来了。最难的地方在于表演一个性格有点小问题的正常人被逼入非正常的境地的自然表现,这些主角处理的都还不错


  

 3 ) 我从来都不是赌徒,我只是赌一次命。

“任这世间、谩骂是疯子,而全盘赌注、得失有天知。”

又见到沉迷不同花式作死的人物。我想他是有多空虚,多极端,才能变成这样。最开始他的女朋友找他谈恋爱他是拒绝的,他说他已经停止了很多作为正常人应该做的事,他的日子除了当教授教书唯一做的事就是全力赌命(对,他不是赌博他是赌命,因为不管赢到何种程度都无法满足他,他永远在下一把)在赌场重复的赢输又离开,徘徊在痛快跟无奈,等待最后一把是重新赢得人生或者把命输掉。他为何变成这样没人懂,或许是他已经迷失在现实生活中,为了摆脱束缚,他就是一具行尸走肉要靠不断的沉迷刺激才能证明自己还活着,按照他的说法他是在追逐不可能的胜利或者死亡,按照她女朋友的说法根本就是没有原因的走偏。

根本不知道人生怎么变成这样。

中途他妈妈来帮他还债,他妈妈对他失望至极,认为他是晚期赌癌无可救药,包括影片开始外祖父临死对他的态度,虽然他的妈妈很有钱外祖父也是加州排名17位的富豪,这些都是他不要的虚荣。不过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他也是备受煎熬,所以他拿着钱就去赌了一把,彻底的断绝了和他妈妈的关系,按照他的说法是他终于摆脱了家庭。 他去找胖大爷借高利贷的时候,胖大爷想要羞辱他,他当时没有要胖大爷的钱。因为不喜欢别人和他讨价还价所以宁愿把表免费给他学生也不卖给别人。当一个赌徒穷途末路的时候是没有原则和尊严的,他真不是赌徒。

古代有陶渊明清高,不为五斗米折腰。

他同时向几个高利贷借贷款,可是利息太高,利滚利滚出一堆烦恼,不过都是放高利贷的烦恼,因为面对逼迫他的态度总是安静从容,他们都认为他是在自杀。浪子回头路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他只能往前走,最后他把两个高利贷约在了一起, 到了他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把。按照他自己的意思,输或赢,生或死,一次全下(韩国老头和胖大爷知道他准备最后一博时,估计当时内心是崩溃的)

一次全下,凭运气决定我生死。

最后赌命时刻,当所有人都看着轮盘转,他自己却不敢看。因为天知道。结果出来他笑了一下,这一切包含了太多他自己才懂的原因,他可能想说很多最后都化作那句他其实不是赌徒,他只是帮别人赌博而已。任世间、谩骂是疯子、而全盘赌注、得失的确只有天知道……

我其实不是赌徒

最后他赌赢了人生唯一一把,潇洒的推开门准备狂奔。当胖大爷追着出来说他赢的钱扣除高利贷还有多余的十万,他说送给他。 本来他就不是赌徒,他赌博的筹码从来就是他的命而不是钱。结局仍然是一毛不剩但他对胖大爷说了那句底气十足的fuck you!然后他开始狂奔,从黑夜跑到黎明,跑到了他女朋友家敲门,结束,也许象征完成了重生吧。当然,如果你也想尝试像他那样生活的话、但是每个故事结局不同哦!

 4 ) 典型性事例

主人公本没有什么陋习,也许是家庭的变故,或者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毕竟主讲现代文学的,对事情看得比较透彻,染上赌瘾,赌和毒发音一样,证明都是很难戒掉的。所以主角一直沉沦,并不为赢钱,只是赌,享受快感,最后债务缠身,母亲尝试帮他,但是主角需要的还是不停的麻木,也许只是想借助别人对他的伤害好让他清醒。女学生爱慕也当视而不见,唯一的就赌,在最后的避无所避,被殴打,被威胁,最后自我拯救成功,狂奔发泄着自己的曾经,最后结尾。瘾患者有时确实连自己也讨厌,但是最后都的面对自己,逃不了解不开,但是都得和过去告别。每个人都会经历类似的故事,最后不管我们多么碌碌无为,我们还是得回到现实,虽然现实很平淡,但是这就是生活,虽然知道自己很难突破,很难摆脱,现实也不会很好,但是至少我们不在沉沦其中的虚幻,现实才是唯一的出路。

 5 ) 管他呢!! Fuck it !!!

很不错的电影

首先最值得一提的是整部影片代入感非常非常的强

让观者的感受,心理,思维,随着影片主人公的活动不断变化着

由此也可以看出男主的演技,实在是超群

影片大半部分,都随着男主的故事,整个人陷入到一种压抑,痛苦的像是头被摁在浴缸里无法呼吸的痛苦

之前一直无法理解,影片一直不断地去刻画这么一个无药可救,到了让旁人无法理解,家人都抛弃的角色的意义在哪里,他的整个世界都是黑色的,出现的一丝光也会被他自己给掐灭掉

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可以去解救自己,去改变。重新做人的机会被男主放弃,毁坏

但最后,那个球最后停下来的时候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

故事前面也开展了一些铺垫,包括上课时候的对话,仔细去斟酌意义又是非凡的

“怎样才算活着。你是自由的还是被束缚的?”

白天上课,晚上在赌场打工的女主

膝盖有伤,却因家人的困境只能一直背负希望去打篮球的学生

临死前,走之前都无法安心的祖父

交给男主最后一笔钱,想再试图去拯救她,最后破碎的留下眼泪的母亲

三个,放高利贷,不断追债威胁强迫的黑社会大佬

他们。从始至终都觉得男主是一个渣滓,无药可救,再fuck的词汇用在他身上都不过分

根本不相信,男主会赢,或者说。这么的一个赌棍,会在赢了之后收手

他们坚信他会一直赌下去,输光所有。

没有任何一个人对他抱有一丝希望

但是,他做到了

最后那一段不断奔跑的镜头,与之前和女主坐在野外时候相交呼应

“有时这样,才会让自己感觉自己是真真切切的活着”

一个无药可救的赌棍,用生命,家人,学生,恋人,自己所有所有的一切作为赌注

最后赢了

真的是充满强烈的讽刺意味。赌棍用赌结束了自己的赌徒人生,用赌摒弃开过去的阴影

故事毫无疑问影片塑造的非常非常成功,说夸张点,就是120分钟的电影,用了119分钟用于欲扬先抑,用一分钟的高潮,把前面所有的情节赋予出完全不一样的意义

那一瞬间,作为观者的自己,心也随着影片一起走向高潮,在最黑暗的深处突现的光亮中,一起爆炸

他需要的不是还清赌债,需要的不是富足的生活

他需要的是一次证明——“他活着”

 6 ) 《赌徒》所诠释的存在感及尼采的艺术

       自从我们降临世间,每个人都准备好要堕落,也有人准备好要改邪归正,我们生之为人,自从坠地起,除去求生的本能,我们就已经准备要堕落了,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饕餮、淫欲,七宗罪,最常见的罪过;我们更多地趋于走向另一种回归,更多地理性、自制、意志、禁欲等等...,自从我们从最根本的求生束缚中解放出来,就总是在不断染上各种依赖,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情绪的,有的沉沦更深,有的回归正途。
       《赌徒》该剧中应是尼采艺术的两种体系日神主义和酒神主义,我们总是生而现在就幻想未来,我们总是生而现在却沉浸过去,我们明知注定无法改变的结局却总及时行乐或终日靡靡消沉,我们明知开始的美好却总固步自封或沉浸幻想,日神主义和酒神主义都是沉醉,但他们两个是相互贯通在一起的一个整体,极致过后就是另一个的开始...。
       影片开端亲人间生死离别前的那段父子对白——
       
       其父:我想知道,如果我没留遗产给你的话,你还有多少价值,谁想要将众人踩在脚下,很难懂吗?你有什么想法?谈谈你的计划
       吉姆:我会尽我所能,您可以安心地去。
       其父:你现在是一家之主了,看你有没有这个能耐。
  
       死亡不可怕,最难割舍是牵挂,最担心的是突然地离开,还来不及道别,始终脱不开的是精神的眷恋,我们继承前者的恩德和训诫,将之传承。圣经中有曰:“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借着遗传,废了神的诫命。”(马太福音15:4-6)。

       接下来的篇幅来描写吉姆本内特驶向那难以自拔的嗜赌之路,以及进入关于移动的地下赌场的情境,通过关卡,换过筹码,由地下的“安保”引入这片“丛林”,穿云过雾,七弯八绕地将观众们带入这嘈杂的充斥着欲望的深渊。
       
       当本内特理解到自己的嗜赌成性已经在逐渐伤害到自己身边的人时,他应该已经意识到嗜赌并非是只是影响自己,即便是他自身已愿意堕入其中。可是既然他已有不错的工作,不错的收入和名气,他到底感触的是什么?是生来即注定死去的深度迷失?我所以恨恶生命,因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为烦恼,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圣经)。请细细体会他所讲及表达的东西,这些已经在他与篮球生之间单独对话中已经很明显,在他与女友争吵时已经很明显...。
       因其嗜赌,那位篮球新星的学生、网球前五的学生、他母亲、他的恋人已因此受牵连,当他把从母亲那里要来的钱,输个精光,与菲利普斯的争吵,至菲利普斯的离开。
       
       当开始实施打假球的圈套准备开始还债,他已经在操纵赌局,并不是他故意唆使篮球新星的学生打假球,而是那也是篮球新星的想法,进入职业球员,挣钱,为母亲和妹妹筹手术费,养活家人。凭借他的能力,你可以想象到,他在三个债主中间游走,借来赌资,最后帮了他人。我想他从嗜赌到最后的赌局都是在证明他的一个想法,人生在世,这本身就是赌注,你想要得到的与你在为其准备的所有这些。
       
        最后的一部分的篇幅也是描写关于进入移动的地下赌场的情境;最后的赌局,当本内特从钱袋里拿出那些现金时,在场的人们瞬间安静了,表情惊讶,于旁人看来是豪赌,就连在场的庄家头目和被借贷的大头目都为这场豪赌震颤了一下,非黑即红,要么堕入无尽深渊,要么险象环生,与其说豪赌,倒不如说背水一战,感受绝境逢生的快感,最后男主酣畅淋漓地从黑夜跑步至黎明,一直到爱人的院落前,当叩响那扇门时...,它给予我们无限美好的遐想,其实至此,已经象征了日神主义的开始。虽然尼采的艺术推至极致就是虚无,尼采的哲学推至极致就是上帝已死,存在本身就无意义。但是个人理解,尼采的哲学完全是将“个体“推向极致,他忽略了“个体”虽是独自存在,却也不是单独的存在,我们必须通过爱他人来爱及自己,通过爱自己来爱及他人。存在就是因为情感的关系而存在。大概这是家族、民族甚至人类社会传承与弘扬的意义...。其实爱他人或爱自己都是本能,爱自己的极端就是毁灭,而爱他人的极端就是继承和延续。圣经中有曰:“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马太福音19:19)
       
       我们用爱证明存在的意义,用存在来诠释爱的意义。
       不要为生命忧忧虚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虚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新约·马太福音》
    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新约·马可福音》
    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新约·路加福音》

       片尾意义是趋于美好的,如果吉姆·本内特一直沉浸其中无法自拔,那结尾就是个悲剧,如果吉姆·本内特的家人及恋人菲利普斯受此牵连,那只能说用死亡和牺牲来唤醒吉姆·本内特的自我;或者如果吉姆·本内特的家人及恋人菲利普斯受此牵连置死,吉姆·本内特癫狂;再或者如果吉姆·本内特的家人及恋人菲利普斯受此牵连置死,吉姆·本内特复仇后自杀或癫狂或未完复仇即被置死微笑离去呢;所谓悲剧的极点就是喜剧,就吉姆·本内特而言何尝不是另一种新生的诠释呢?但这大概不是我们所想看到的!
      
         通篇之后,我所看到的是对开头的点题,我们不以身份、地位、金钱来判定人的价值,那种判定应不是最纯粹的,我们无论怎么去驾驭名利?其实我们也是被名利所驾驭,欲念想要将众人踩在脚下,吾辈皆为其奴隶,但是如果没有爱,我们价值的存在感又在哪里呢?那不就是推至极致到虚无了么?
       
          所以少发那些消极负面抱怨的帖子,你没有那么苦逼。放下那些可悲和该死的情绪,多些祝愿,让我们在痛与快乐的交织中有期待地生活,我们需要正能量!
        
         可能还有人问,为什么去赌城下了注,应该赢了很多钱,他向韩国的债主又借了15万,向放高利贷大佬弗兰克的借了26万,他总共欠款15+26+6+26=73万,黑人放贷者说过一句的有人在赌城下了八分局,20万赌球,20万*2=40万,韩国佬的15万本奈特直接给了篮球生,6万还给黑人放贷者,去赌场下注40万,40万*2-26万(韩国佬)-15万(韩国佬)-26万(弗兰克)=13万,最后扣减利息大概是10万...,这个解释应该合理了。
总体来说,更像是一种自我救赎,也可以说是尼采的“醉生梦死”。
       该片片尾背景音乐——《another wave from you》给人一种冲破枷锁和束缚,奔向广袤、美好、最真切、最纯粹生命原野的感觉。

 短评

人有病,天知否?这不是一部酷电影。

9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还行

我睡过去了百分之九十,醒来问问身边哥们,居然情节完全猜对,失眠的人应该去看,睡得可香了

13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很差

老套而有效的手法 前期的不断压抑积攒换来了最后心跳的声音 有点文艺片的味道 不温不火

15分钟前
  • Jason_波波
  • 还行

有人赌是为了钱,有人是为了刺激,还有一种人,凭借其天赋敏锐地发现世界本就是一个笑里藏刀的赌场,人生不过是场只输不赢的游戏,有心不玩这个游戏,却又不知如何逃离,于是痛苦不堪地拿头乱撞,没想竟给他撞出了隐藏的路来。看着是运气好,实际不过是以赌入道,不经这千辛万苦,也没有最后这一悟。片子好得有点出乎意料,男主内心独白那一段颇有些人间即地狱,如梦幻泡影,我自寻我灵的意思。看似讲述赌徒,实则说的是我到底是谁的问题,而且看起来也算给出了答案,把女主理解成男主心王就是那个意思了,虽然很可能是创作者的套路。西方的有些哲学思辨,答案可能早就存在于东方了。

18分钟前
  • 白胖饺子
  • 力荐

过目即忘的电影。

22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181025在家养了大半天我很喜欢的类型,大概因为我也是赌徒?

26分钟前
  • 狄恭至
  • 力荐

有钱人家的小孩真的很空虚哈,尤其再被文艺毒害一下,什么问题都没有的时候一定要去找问题来抑郁绝望和想自杀

27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赌徒绝望的最后一搏心理都是:要么输光死光,要么彻底翻身赢回,也不要多,就刚好还清所有台面输的就行。6.8

31分钟前
  • zaijieshan
  • 还行

写剧情简介的人看过电影么

36分钟前
  • edisonwsc
  • 力荐

一朝好赌,一世沉沦。

38分钟前
  • O型血
  • 还行

有点可看性。

41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还行

打分低的都是没赌过的............

45分钟前
  • 和大人
  • 推荐

“正好是6就是blackjack”——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观看了这部电影。美式仕途经济,黑帮街溜子也要赚钱买房子,大家都在假装活着吗,一个虚无主义者的花式作死。

48分钟前
  • ♢Triticum†L.
  • 推荐

灯光镜头很有舞台剧现场感,马克沃尔伯格把一个愤世嫉俗的形象演绎得很丰满。他自己坦诚这是他最难演的角色。剧情后半段开始越来越差,除了主演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亮点。这部电影如果沿用最早小李子+马丁斯科塞斯的组合,可能会完全不同…

50分钟前
  • 查克同志
  • 还行

7.0/10 分。要想看《赌神》这种类型的,还是赶紧放弃吧。

55分钟前
  • Lonely
  • 还行

最不科学的地方在于他的债主愿意不断借钱给他

56分钟前
  • 炒一盆空心菜
  • 较差

看完删……这故事我看不进去

58分钟前
  • 减肥减肥减肥
  • 还行

他这么赌法 不可能赢 但似乎他控制不了自己 结果就是负债累累 钱不重要 玩的就是这种感觉 牛逼 最后终于领悟 再次放手 成全自己

60分钟前
  • 少废话
  • 推荐

故作高深矫揉造作,马克你还是多演些动作片喜剧片吧,不要浪费你的肌肉。插曲很赞加两星。

1小时前
  • 无趣
  • 还行

豆瓣只给了6分,但这部悲观主义者花样作死的慢哲学片前半部萎靡的太过真实,总让人觉得马克随时就能给自己来上一枪,郁闷得让人骂娘,后半部终于凸显出那个号称什么都不在乎的赌徒内心尚有余温。最后从一切糟糕、过去、绝望中奔跑而出的画面,绝望的黑暗中燃起的点滴重新开始的希望完全戳中泪点。

1小时前
  • 微阳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