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已完结

主演:大卫·爱登堡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1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2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3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4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5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6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13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14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15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16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17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18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19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数百万年前,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将地壳撕扯得支离破碎,由此创造出七个蔚为壮观的大陆。时光荏苒,每个大陆都孕育了别具特色的野生动物。  从郁郁葱葱的南美洲丛林深处到冰雪覆盖的亚洲山峦之巅,从欧洲熙熙攘攘的都市到非洲的广袤平原,《七个世界 一个星球》将开启一次七大洲之旅,呈现匪夷所思的动物行为,讲述鲜为人知的动物故事。我们将探索在这七个世界,丰富多样的生命如何在地球上生长繁衍,同时揭示在人类主导的世界,动物们所面临的不同挑战。波士顿法律第四季性感野兽天池水怪欢乐分裂93航班濠河边上的女人天伦乐穆勒老师必须离开五十玫瑰舞法天女朵法拉浮华背后站住!小哑妻真相背后2021玩具熊回家路警徽天职好玩一整夏世界神圣奇观青春奇遇记仁义的墓场替身传奇乐翻天再见索罗连续杀人鬼青蛙男钢铁侠日版全美超模大赛第十二季乔·皮克特陀地驱魔人跨国追逃亿万第五季东方角斗士死亡仓库Super Lovers OVA@账号已删除巴里浑身是劲兄弟2021声入人心第二季我的开心果珍的不一样 第二季观世音无巧不成婚火云传奇星界的战旗3

 长篇影评

 1 ) 豆瓣9.9,今年的封神之作来了!

这两天,一部年度期待的新片终于播出了。 在豆瓣上,它的开分达到了惊人的9.9分。 评分如此逆天,这新片到底什么来头? 别着急,这就给大家慢慢道来——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Seven Worlds, One Planet、 主演:戴维·阿滕伯勒 首播: 2019-10-28(中国大陆) / 2019-10-27(英国) 集数: 7 单集片长: 60分钟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部堪称顶级的自然纪录片。 制作方面,由行业老大BBC Studios牵头拍摄,并联合央视纪录频道、腾讯视频共同制作和播出。 配乐方面,请来了获得过奥斯卡、金球奖、格莱美等多个奖项的配乐大师汉斯·季默亲自操刀。 配音方面,依旧由“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和BBC合作了六十多年的戴维·阿滕伯勒献声。

顶级制作+顶级配乐+顶级配音,《七个世界,一个星球》刚开播口碑就炸了。 先给大家感受一波外媒的花式称赞—— 英国每日邮报评价:“此片在视觉上非常壮观,摄影美得近乎抽象。” 卫报评价道:“称该纪录片华丽又感人,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还有一位独立评论家,更是给出了最大程度的褒奖: “这部电视系列片,是BBC有史以来最棒的野生动物纪录片。”

不仅在外国备受推崇,此片在国内也口碑颇佳。 豆瓣开分9.9,超过9成的观众给出满分。 如此惊人的分数,可以说是难得一见。

为何《世界》会如此大获好评? 一组数据给大家感受一下: 主创团队历时4年,超过1500多人参与拍摄制作,到访了世界上40多个不同的国家。 最终,才拍出了这部7集纪录片。 在每一集里,分别前往这个星球上的一个大洲,去探索那里奇妙动物和生命故事。

相较于BBC星球系列的其它作品,此片采取了不一样的叙事手法。 用执行制片人Scott Alexander的话来说: “以前是按照动物的栖息地来一探世界,此次我们首次以全球七大洲为篇章进行创作,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地球。” 从富饶的南美洲,到野性十足的非洲荒野;从北美洲的广袤土地,到炽热的澳洲大陆…… 可以说,《世界》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关于七大洲、关于这整个星球系统而生动的生命图景。

在第一集里,主创团队到达的是在七大洲里较为特别的南极洲。 说它特别,是因为南极洲是迄今两百年前才被人类发现的一个大洲。 这是地球上环境最为恶劣的地方。 在南极洲,98%的陆地都被冰雪覆盖,很难看到生命的迹象。 正因如此,这一集的主题也被定下了残酷的基调。

能够在南极洲生存下去的生物,都要依赖海洋维生。 韦德尔氏海豹,就是唯一能在南极生存的哺乳动物。

刚出生的海豹幼崽还不能游泳,只能被困在海冰之上。 但是,南极的风雪极大,气温可低至零下四十度。 海豹妈妈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来遮挡暴风雪,勉强为孩子争取存活的可能性。

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很多海豹刚出生不久就会死亡。 只有能够在风雪中坚挺到最后的,才能继续活下去。 虽然听起来很残酷,但这是每一只韦德尔氏海豹都必须经历的生死考验。 只有熬过这段时期,等身体能入水游泳的时候,它们才能迎来新的生活。

和韦德尔氏海豹同样艰难生存的,是南极大陆上的灰头信天翁。 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灰头信天翁的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以上,正处于灭绝的边缘。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南极的暴风雨更频繁,威力也更强劲。 当狂风呼啸时,风速可达每小时110公里,这对刚出生不就得雏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为了哺育孩子,成年的信天翁只能冒着风雪出去觅食。 此时,留在巢穴的雏鸟很容易被呼啸的风吹出去。 一旦被吹走,在低温的环境下信天翁雏鸟只能存活几小时。

当成年的信天翁捕食归来,它们无法找到自己的孩子,对它们的叫声也无动于衷。 这是因为,灰头信天翁并不是通过视觉、听觉或嗅觉来识别自己的孩子。 它们唯一的判断依据,就是自己的鸟巢。 因此,哪怕过程再艰难,雏鸟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爬回鸟巢。 是死是活,就全靠雏鸟的奋力一搏了。

南极洲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非常艰难了。 动物们之所以还要蜂拥而来,是因为这里的海水中富含各种营养物质。 寒冷的海水孕育了浩浩荡荡的大群磷虾,数量多达400万亿只,这超过了地球上其他任何一个物种的重量总和。 而对于海洋里的座头鲸来说,这就是它们最好的食物。

座头鲸捕食的方式也相当有趣—— 它们利用自己庞大的身躯,接连吐出气泡,编制出一道磷虾无法穿越的气泡网。 随后,座头鲸的身体会快速地向内螺旋上升,从而将磷虾群收拢其中。 通过如此缜密而细心的捕食,大多数座头鲸在夏季就能收获全年所需的脂肪储备。

和座头鲸相比,巴布亚企鹅就没那么幸运了。 它们每天都要长途跋涉,到80公里以外的地方觅食。

巴布亚企鹅是海洋中游泳速度最快的企鹅,时速可达35公里。 但是,与之相比,海洋中还有像虎鲸这样速度更快的猎手。 一只觅食过程中的巴布亚企鹅,很有可能变成虎鲸的觅食对象。 无论在个头还是速度上,巴布亚企鹅都完全不占优势。

它只能利用自己的敏捷程度,来与虎鲸展开周旋。 但是,当多只虎鲸对一只企鹅进行围追堵截时,它通常就难逃一死了。

动物世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在南极洲这片土地上同样适用。 为了维生,一个物种不得不捕杀另一种物种。 但是,在这个捕杀链顶端,是让每一个物种都惧怕的对象——人类。 近年来,人类发明了新的捕猎技巧,并毫不留情的捕杀海洋生物,险些导致巨型鲸类销声匿迹。 而南极洲的南露脊鲸,就是伤亡最惨重的鲸类之一。

这是一种生性好奇、毫无戒心的鲸类。 当捕鲸船出现时,它们不但不会躲开,还会毫无防备地主动靠近。 在捕鲸者的眼中,这也是一种很“方便猎杀”的鲸类。 正因如此,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有3.5万头南露脊鲸遭到猎杀。 如果把这个统计样本放大,你会发现—— 在南极海域,有超过150万头鲸鱼在近几十年相继遭到猎杀。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而这部精心制作的纪录片,在向我们展示南极洲生物奇观的同时,也在呼吁每一个人保护这片土地。 一个简单的数据,便可看见这片冰雪大地的重要性—— 据统计,南极及其孕育的无数生命,每年吸收大气中碳元素的含量,是亚马逊雨林吸收量的两倍以上。 因此,保护南极洲不仅仅是在保护这里多样的生命。 这其实也有助于恢复我们整个星球的自然平衡,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近年来,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而在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气候变暖的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6倍。 它继而带来的恶劣影响,是提高海平面、改变海水盐度、扰乱洋流,甚至直接威胁极地动物的生死存亡。 从这个角度来说,《七个世界,一个星球》这部纪录片,绝不仅仅旨在呈现各大洲的自然奇观。 它还在以直白的事实告诉观众,我们所目睹的地球奇观,正受到人类行为的威胁,起到一部良心纪录片应有的警示作用。

为这部纪录片担任解说的戴维·阿滕伯勒,今年已经93岁了。 经常有人问他,为什么年纪这么大还不退休? 阿滕伯勒是这么回答—— “我们对自然界了解得还是太少,而它值得更好的理解和尊重。” 希望这部良心纪录片,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于七大洲的保护意识、以及对于我们所处这颗星球的理解和尊重。

*本文作者:张不才

 2 ) 匪夷所思 鲜为人知

我看得动物纪录片不多:小时候赵忠祥配音的《动物世界》、半集《王朝》和一些撸猫作品。对于动物纪录片的印象停留在“春季又到了交配的季节……”:动物习性、生活环境、血腥的捕猎。

北美洲·北极熊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介绍中有“呈现匪夷所思的动物行为,讲述鲜为人知的动物故事。”这样的节目定位。首先每一集时长很短,决定了影片迅速的节奏。48分钟左右的正片和10分钟左右的拍摄花絮,选取7种动物的某一个习性侧面进行介绍,对于一种动物来说,最受欢迎的两个生命环节无疑是捕食和繁殖:找兄弟扮演撩机求偶的鸟、张开“华丽扇”求偶的喉蜥、戏耍企鹅的海豹……在这里高度凝练的是充满戏剧性的动物生活奇观。感觉上很像我看过的《极地》,三段故事,虽然并非日日发生的常态,却捕捉到了文化的代表性精神和困境。《七个世界,一个星球》拍摄长度达到四年之久,寻找、等候、发现、捕捉,带给我们思考和感动。

南美洲·希氏石脂鲤

本片按照“洲”作为划分标准,给我带来了一种新视野。因为工业革命等等原因缺少野生环境,一向不是“野生动物出产大国”的欧洲,并不常作为主角出现在这一类的纪录片中,(好像有2205年的《Wild Europe》,比较旧了)反倒是BBC对于动物很感兴趣。本片就选取了“与人共生”的主题来描述欧洲,是我相当喜欢的一集,这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居然是仓鼠和蜉蝣!因为这类动物子在生活中就常见(所以有人diss欧洲就只有鼠和虫子可拍了吗),但是很少能够观察到夕阳下如此壮观的一幕。奇观化的呈现带给我看到生活的One plant的另一个样子。我想也许只有站在Seven worlds的基础上,才能顺理成章地推出环保这个问题。分布不均的环境污染和治理责任,对于任何一个洲、国际来说都是过于沉重的帽子。但是在这个纪录片中,每一个世界都值得被整个星球保护。

欧洲·蜉蝣

声音是本片的另一大亮点。本片的配乐几乎没有喧宾夺主的存在感,但是总是适时地给人带来感动。拍摄动物打斗时多采用的慢动作希望给观众带来一种的史诗视角,而本片中的动作音效帮助建立了这样的质感,我觉得也是平衡壮阔的音乐的关键。

亚洲·华丽扇喉蜥

这个纪录片真的值得任何人观看,强烈的戏剧吸引力和耀眼的画面表现力,都不负“豆瓣9.9”的盛名。

最后说一句:腾讯视频的画质和声音都很不错,但是务必关掉弹幕食用!

 3 )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整个纪录片看下来,动物世界里好像只有两件事: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为了这两件事情,他们不断觅食、繁衍。片子所呈现的也都是动物觅食和与求偶,为了这两件事,动物们有着奇特的行为。比如华丽扇喉蜥和孔雀一样,通过站到展示自己斑斓的扇子一般的喉咙来吸引异性的关注,同时也要随时准备和同性决斗,胜者便获得交配权。

在繁衍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蜉蝣,雄性蜉蝣只有三个小时的寿命,而这三个小时,它们只做一件事,就是寻找雌性蜉蝣交配。浩浩荡荡几百万只的蜉蝣出生在水面上,短短的几小时寿命只是为了交配,然后便死去。

在觅食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北美洲的北极熊。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它们的栖息地和食物都在不断减少缩小,近几年的它们居然出现捕食白鲸的行为。北极熊以白鲸为食,在没看到画面之前我根本不能够想象这两种生物居然有弱肉强食的关系。变化的生存环境让生物们也不得不做出改变来适应。

人类的活动让地球环境不断地变化,自然纪录片让我了解自然,爱上自然,爱上动物,也让我更加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希望我们在认识它们的同时也能更加珍惜它们。

 4 ) 共享星球

情绪丰富的六十分钟,荒诞、温情、恐惧、悲伤、愤怒、希望,每一帧都不想错过。丰富呆萌的王企鹅宝宝,像极了人类不听话的熊孩子,好奇、调皮、莽撞。企鹅喂宝宝,食物多到漏出来时,我笑出了鹅叫声。最后拍摄花絮,摄影师流下忧心的眼泪,我也已经泪流满面。这个星球属于所有生物共有,作为最富有创造力和破坏力的人类,请多给这个星球创造写美好,少一些破坏。

 5 ) 我为什么最期待《七个世界》第五集《欧洲》

前天看了《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的第五集,欧洲。

看之前,我们对这一集是非常期待的。期待的原因大概有下面这三个:

原因之一,BBC 要讲我们这里了,要讲我们这里的动植物和山水了!

我们最近九年都住在意大利,再加上六年前搬来山里之后,又看鸟又看植物又看昆虫又采蘑菇什么的,所以我们算是既把这里当家,也对这里的自然略知一二。

原因之二,看 BBC 怎么拍「空荡荡」的欧洲!

如果不是年初偶然关注起了环境问题,我们应该还是会跟每一个人说出那些大家都无比熟悉的话吧——欧洲哪哪都好,蓝天白云,山清水秀,你瞧那雪白的阿尔卑斯哟,你瞧那湛蓝的地中海哟。但我们说这些,其实没有比你说这些更不瞎扯,因为我们是前阿尔卑斯(prealps)乡巴佬(villager?),哪都没去过。意大利境内,我们最南就到过罗马。意大利以外,我们去过的国家十有八九比你少(如果你来过欧洲的话)。所以那些好,除了一小部分亲身体验,其他都是道听途说的好——还不是因为喜欢自己待的地方就爱屋及乌咯。

我们在小石头谷住了六年了。前三年,基本就是一次次实现着出门就有山爬和安全溜猫的梦想。第四年,我们买了望远镜和鸟书,开始观鸟。接着,树书、花书、蘑菇书、虫书、蝴蝶书、哺乳动物书就这么一本接一本的住进了我们家,带我们把小石头谷的动植物认了个遍。

来过的人都知道,我们介绍起小石头谷有多激情四射:手抓这个叶子一小时就会死哦,这个花可以做通筋活络油哦,当年达芬奇就站在你站的这里欣赏瀑布呢,快来看木星和它的四个卫星(喂,怎么木星也成你们谷的啦?我们谷够黑,所以才能看到木星,能看到,就算我们谷的),听到土拨鼠叫了没有!,看到土拨鼠没有!,看高鸦飞真是美的享受(自说自话,把客人晾一边)……

注:高鸦=高山黄嘴鸦。

看我们在博物学的道路上走得既坚定又快乐,自然决定带我们进到下一个阶段。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之前那种天真快乐,因为根本不是真的,被戳破了。在「一二二不小心意识到环境问题」事件里,以全球鸟类状况报告和珍·古道尔的保护课为导火索,我们推倒了自己苦心建立了31年的三观。

怀疑一切的我们,自然也怀疑起了这种口耳相传的欧洲之美。

就好比太阳下山之后大地被黑夜接管了一样,当盲目的高光退去,我们第一次睁大眼睛看了看周遭,就看到了一种敌视生命的阴影,它在目之所及的一切东西上都留下了印记。

发源于欧洲的它,在欧洲待的时间也最久,它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改造欧洲,使其贫瘠。接着,欧洲人用船把它载出欧洲,经海路送到世界各地。阴影所到之处,文明覆灭,平衡失衡,万物凋敝。

在大殖民时代笼罩全球的阴影,直到今天,也没有消散一丝一毫。虽然距离殖民地独立狂潮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在很多曾经被欧美殖民者殖民的国家,为了摆脱由于长期殖民导致的极度贫困以及社会不稳,没有选择的当地人只能继续沿着殖民者开拓的老路往前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不公平的价格出让自己的自然资源,给谁?给以前的殖民者,现在的出口国。

欧洲人把阴影送出去之后,终于没有了继续折腾自己的必要,或者说,也没剩下什么东西值得继续折腾的了。终于,空气又变好了,天也变蓝了,水也变清了,秃了的山头又给种上了树木,就连区域性灭绝了的动物也花巨资给你整回来。

但其实,对于中国游客而言,只要空气好,一切就美得不真实。在蓝得不像样子的天空之下,古城古镇古街古建筑,花田葡萄园橄榄林,纷纷以你不曾见过的高分辨率向你袭来,于是,你就看到了传说中的欧洲之美。

谁又会在意天上除了鸽子空无一鸟呢?

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只有在她读了欧洲的自然史和殖民史之后,才能更好的理解欧洲的自然风貌。前面说的那些鸟书、虫书和花书,它们只会跟你讲事实(facts),不会跟你讲真理(truth)。

比如,灭绝只是一个事实,为什么灭绝才饱含真理。

如果你刚好熟悉前面说欧洲之美,那我想邀请你透过一个看过欧洲自然殖民双史的人的眼睛,看一下欧洲。

这是一个劫后余生色彩浓厚的地方。此刻还活着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没有一个不是幸运儿。它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成功活到了大部分欧洲人觉得不应该把别的生命赶尽杀绝的时刻。在这个过程中,好多倒霉蛋消失了,有些是局部灭绝,有些是整个灭绝。这些生命也拼尽全力想要活下去,但无奈运气实在不佳,没能撑到欧洲人民的觉醒时分。

你知道什么是「空森林」(empty forest)吗?

空森林里全是成熟的大树,看上去很适合动物生活的样子,你会期待看到大型哺乳动物频繁出没,但事实上,空森林里几乎没有大型哺乳动物。知道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往周围一打量,哎哟,咱这,除了连空森林都够不上的小树林,剩下的,可不都是空森林么!

原来如此,好些动物——你可别让我数,我能数到明天——一旦被牧场主、猎人杀光了,那就是光了。你要是哪天反悔了,你就尽管折腾吧,禁猎?建保护区?种树?不好意思,爷们走了就是走了,绝不轻易回来。

我们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北上广的人来了都夸我们这里美,但我们这的动物还不如他们那多。北上广,没有牧场主和猎人呐!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你们那里空荡荡不代表别的地方也空荡荡。

那你看看下面这几个事:

1. 冰岛以前几乎半个岛,都是森林。欧洲人砍光了所有的树,冰岛才变成了什么地球上的月球;

2. 欧洲以前80%的地方,都是森林。欧洲人砍掉了一半,欧洲才变成了发达国家扎堆的大洲,以及 BBC 口中的「被人类改造得最狠的大洲」;

3. 欧洲只有一处原始森林,在波兰和白俄罗斯的交界处。波兰政府现在不顾其他欧盟成员国的反对,铁了心肠的要砍它。

4. 2016年的世界各国物种多样性排名,按总量算的50强,一个欧洲国家都没有;按单位面积算的35强,有两个欧洲国家,它们是排第23名的克罗地亚和排第34名的葡萄牙。

不管你信不信,我还是完成一下我的讲述啊。综上,我们觉得,如果只是想要展现自然之壮美的话,与其花钱拍一集欧洲,还不如用拍欧洲的钱再拍一集南美洲。但很显然,这一次 BBC 是有立场的,他们早就放了话:《七个世界》要坚决把环境保护放在中心位置。这就牵出了最后一个但是是最令人期待的原因。

原因三,看 BBC 怎么反思导致全球环境危机的西方文明!

既然 BBC 一句话描述这一集说的都是:「被人类改造得最狠的大洲」,既然 BBC 早就说了《七个世界》要把环境问题放在中心位置,既然西方的发展观和发展方式变成了地球上唯一的发展方式之后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那么,在我看来,欧洲这一集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反思。

假设啊,人类成功的将环境危机对人类的危害控制在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也就是社会不崩,文明健在,法制安好,国家国家不打仗,社会里面不内乱等等(尽管往坏了想就好),那么欧洲的现状,很可能就其他大洲未来的模样——

好的空气,好的水质,看起来很自然的景色但其实完全是人造自然,空森林,空海洋,空天空,猫狗还在,等等。

(这样讲实在太乐观了,我有一种对大家撒谎的罪恶感。)

如果着重刻画欧洲的「空荡荡」和「人造性」,大家会不会被活生生的例子和真实的画面冲击到,从而有所思考呢?

在我的想象里,全集凝成一股子呼喊的话,就应该是:大家看看西方文明都对欧洲做了什么!朋友们,请你们认清人类的缺陷、资源的有限、自然复杂性的无限,请珍惜你们此刻还拥有的,不要重蹈我们的覆辙啊!

对,大致就是以屎为鉴(shitstory)的意思。

我们当然没指望 BBC 会有种到讲述欧洲人是如何搞惨全世界的地步,但欧洲人怎么搞惨欧洲的,总是可以讲一下吧?如果这样都拉不下脸,那 BBC 你就讲欧洲大陆人怎么搞惨欧洲大陆的嘛,反正英国迟早要脱欧不是?

还有一点,不知道你们想到没有?英国不仅出了弗兰西斯·培根、亚当·斯密和查尔斯·达尔文,英国还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鲸吞印度一百年不吐的日不落殖民大帝国,更是第一波高举「绝不走向奴役之路」旗帜走上新自由主义道路的国家。BBC 作为英国的国家电视台,如果可以反思一下,这个情商非同一般。

之前听人说过一个想想还挺在理的观点:发达国家在这个十年(2020-2030)的表现,将决定发展中国家在下个十年(2030-2040)的表现。

发达国家已然掠夺了世界资源长达500年之久并且还在继续掠夺,发展中国家被发达国家掠夺了500年并且还在继续被它们掠夺。

如果发达国家不能在需要它们行动的时候展现出绝对的诚意,那么谁都可以想见,到了需要发展中国家行动的时候,他们是绝对不会配合的。结果,两个十年都将没有建树,温室气体和温度都将爆表。

在体现诚意这件事上,反思跟行动同样有效,且不花钱。

所以,如果我是《欧洲》这一集的导演,我不仅要反思,还要是那种把面子丢到楼下去的反思。

by yoko

原文载于微信公众号:建筑大王

 6 ) 地球何其美,人类何其小

3-南美洲

地壳运动造就了安第斯山脉,隔开了南北两个世界。

广袤荒凉的火山泥造就的大地上,美洲狮妈妈一次次用尽全力最终捕获一只体型是自己3倍,高达两米的原驼,嗷嗷待哺的幼崽是重伤累累的美洲狮妈妈将巨大的猎物拖行3公里的唯一的动力,而这仅仅是他们几天的伙食。

看似笨拙的眼镜熊能爬到高30米的树上采食小巧的鳄梨,还会咬断因过细而无法爬上去的树枝来获得果实。

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

“匹诺曹安乐蜥”(Anolis proboscis)有着长长的鼻子,最近重新被发现。

企鹅在一米深的鸟粪中扒窝,然后想尽办法穿越不喜欢被打扰的海狮群冲向大海里痛痛快快洗了个澡。

拇指盖大小的的箭毒蛙爸爸将幼崽蝌蚪背在背上,放在一个个单独的小水洼里让其长大,没有食物就把箭毒蛙妈妈找来给蝌蚪下一颗未受精的卵作为营养餐。

绯红金刚鹦鹉很专一,伴侣互相陪伴长达四十年。和幼鸟共同生活一年来教会他们如何寻找矿物质,比如岩土。

经过花岗岩过滤的清澈见底的溪水里,希氏石脂鲤跟着黑帽悬猴亦步亦趋,就是为了等待猴子觅食时掉落的果实。没想到的是鲤鱼还能直接跳出水面去叼接近水面的树枝上的果子吃,牛。

水蚺是体型最大的蛇类之一,可达200kg,能从水面下进行偷袭。

南美洲每5秒钟就消失一片足球场大小的林地。

亚马孙雨林中的动植物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威胁。

几只雄鸟排排站着极尽所能的舞动身体,然而浮夸的表演并没有获得雌鸟的芳心,雌鸟看完后拍拍翅膀飞走了。

大黑雨燕将巢穴建在了能躲避各种敌人的伊瓜苏瀑布后面,一次次来回穿越哺育幼崽。但是由于水坝放水引发的洪水,让雨燕不得不放弃了这处巢穴。还没长出防水羽毛未学会飞行的幼崽们看来是必死无疑,但竟然有一些幼崽在本能的驱使下冲破了水幕的遮蔽,飞向了外面自由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光。

 短评

你们能不能客观一点,拍到鲸鱼的时候为什么不骂一骂日本人,BBC连个记录片都拍得这么选择性眼瞎?骂别人吃油吃掉了原始森林,日本人呢?

6分钟前
  • 大约在冬季
  • 还行

BBC的镜头语言运用的太棒了:暴风雨后耷拉死在巢里的信天翁雏鸟与幸存下来顽强爬回巢的雏鸟;被几只虎鲸围攻追捕没能逃脱的企鹅与和海豹周旋很久精疲力尽依然死里逃生的企鹅;劣迹斑斑腐朽破败的人类捕鲸站与两只60吨的鲸鱼在潜水员身边肆意游弋…绝望与希望,残酷与温良,破坏与修复…生命无需任何语言,使人为之动容泪流不止,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7分钟前
  • CUBY
  • 力荐

企鹅叼着毛毛撅哒撅哒的走,信天翁憨憨只认窝里的鸟,海豹放过了精疲力尽的企鹅,水母一挑五翻车现场,这个世界太可爱了,希望人们爱惜他

12分钟前
  • 猪突猛进
  • 力荐

老爷子长命百岁..

15分钟前
  • 3
  • 力荐

第二集亚洲被伊朗的蛇吓到的请举手🙋♂️。还有希望人类可以放自己一条生路。

18分钟前
  • 荒古砚
  • 力荐

BBC纪录片的能力就是单看个开头我就逐渐瑞典女孩化了

19分钟前
  • 筷喜旺
  • 推荐

呜呜呜信天翁幼崽好可怜

24分钟前
  • 幸福之歌
  • 力荐

七个大陆的分法很吸引,不过单集内部的结构稍零散,整体觉得不如今年的《Our Planet》和《王朝》。另外一样的景色在腾讯视频网页版看的画面效果是真不如 Netflix native app Dolby vision 效果好,后者清丽的画面至今记忆犹新。

26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推荐

当海豹放过猎物时,我动容了,似乎是企鹅没力气了在向海豹乞讨,也可能是海豹只是为了戏弄猎物,但终究是没吃它,在他们用各自的语言交流时,我听不懂,但我愿意相信即使是残忍的猎人看着弱小的猎物时也会心生怜悯

30分钟前
  • kalahari
  • 力荐

海洋环境真的很恶劣。

32分钟前
  • 大象姐姐KK
  • 推荐

团队呕心沥血,耗时耗力捕捉的一个个片段。每次想到这都觉得评分对这样的作品来说是一种亵渎

35分钟前
  • 东西南北路
  • 力荐

感谢有人付出努力能让我看到凭借我自己之力绝无可能看到的那些真实的美好及苦难。

39分钟前
  • 刮刮油
  • 力荐

希望人类放大自然一条生路

44分钟前
  • 奔奔不高兴
  • 力荐

《七个世界》这地球真美。还好还有和人类完全不一样的它们存在。第一集南极洲带来无数疗愈感动和震撼。它们对人类视若无睹,而我们对它们虎视眈眈。

45分钟前
  • 伊昔
  • 力荐

第一集从头哭到尾。纪录片都这么催泪了嘛。

50分钟前
  • 山厌
  • 推荐

看了一集就知道,又一伟大的自然纪录片诞生。随着中国资本逐渐渗透至世界,这次BBC和CCTV、腾讯共同深入合作出品这种世界顶级水准的纪录片,与有荣焉。开篇以数百万年前地球地壳运动形成的全球七大洲为蓝图,逐一展开诠释地球多样的生命特别为之动容,但也正是因为过于生动,戏剧性与警示性并存,罪恶感油然而生。即使是老生常谈,但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侵蚀着这些生灵的生存空间,面对全球变暖的棘手问题责无旁贷。制作技术上的极致,加上联手配乐大师汉斯季默,主题曲Out There由Sia与汉斯季默联手打造。这种年度巨献,纪录片迷绝不能错过!

54分钟前
  • superNan
  • 力荐

当潜水员站在海底,南露脊鲸从他身边游过的时候真的太让人感动了。命运以痛吻我,我必报之以歌

56分钟前
  • 橙色的草莓
  • 力荐

希望以後有機會去親眼看看那些奇妙的地方。

58分钟前
  • 𝓹𝓲𝓷𝓴𝓲𝓮
  • 力荐

你看过动物们的生存你就知道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做了什么,工业污染,乱砍滥伐。最近30年的地球和动物数量成了鲜明对比。还有南极的冰融化进度,地球不仅仅只是人类的。

1小时前
  • 13号树先生
  • 力荐

这个节目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甚至高铁站,地铁站,飞机场都可以放这样有意义的纪录片,取而代之那些综艺,地球在一点一点遭受着人类的破坏,而野生动物们也有些甚至濒临灭绝,我们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是为了生态平衡,为了子孙后代。

1小时前
  • 渴望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