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乐之城

已完结

主演:王菲,何炅,黄渤,易烊千玺,任素汐,雷佳,黄晓明,郑钧,大张伟,马思纯,贾乃亮,韩雪,张亚东,萧敬腾,周笔畅,尹正,王雷,容祖儿,宋茜,佟大为,窦靖童,俞灏明,娄艺潇,迪玛希·库达依别列根,袁姗姗,张智霖,陈翔,郑伊健,郭采洁,周一围,张天爱,岳云鹏,古巨基,杜淳,李沁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幻乐之城 剧照 NO.1幻乐之城 剧照 NO.2幻乐之城 剧照 NO.3幻乐之城 剧照 NO.4幻乐之城 剧照 NO.5幻乐之城 剧照 NO.6幻乐之城 剧照 NO.13幻乐之城 剧照 NO.14幻乐之城 剧照 NO.15幻乐之城 剧照 NO.16幻乐之城 剧照 NO.17幻乐之城 剧照 NO.18幻乐之城 剧照 NO.19幻乐之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幻乐之城综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幻乐之城》是湖南卫视和酷博特文化联合打造的全新原创综艺。  主持人是何炅,王菲为节目全季常驻嘉宾,节目制作团队由安德胜、梁翘柏主导,洪涛担任监制。  节目打造了沉浸式观演舞台,以戏剧、音乐表演作为主要形式,嘉宾提供灵感,专业人员集成创作。并且嘉宾将分别在观众现场舞台表演歌剧音乐剧进行投票比分。也会分别剪辑成不同的短片再进行比拼。  节目共12期,每 期5位嘉宾,有知名歌手或者演员等。世界奇妙物语 05秋之特別篇雷普利第一季19号消防局第四季女税务官续集千面特务 AKA杨贵妃电影版德云社张九南高九成相声专场石家庄站2024战狼犬通灵冰的融化一本未完的漫画秘密之门:仪轨杀人事件红楼梦第二部:黛玉葬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个人取向长在面包树上的女人疗伤旅程爱在俱乐部法医朝颜 2022特别篇画江湖之不良人3美女上错身 第一季大清盐商鬼马两金刚玩偶1968防弹武僧枪火下井上雄彦 最后的漫画展登月机具川味 第三季 普通话女尸谜案好汉两个半 第二季香车美人扶桑有狐熊出没之小小世界刺杀盖世太保存身2011我要结婚(粤语)断背山北国淘金梦欲女包公出巡之明镜高悬我叫刘跃进盲眼的淑则老师赤裸惊情

 长篇影评

 1 ) 再谈《丑》:从结构剖析朱一龙创作成分

鉴于《幻乐之城.丑》播出已久,话题热度回落、观众回归冷静,我觉得我们可以好好探讨探讨这部作品的客观部分了。

我在此不主观评价演员此次的表现,而是从创作的角度分析。以下正文。

1.朱一龙的表演特点

对于朱一龙这人,我其实更愿意用“创作者”来定义。在他近年的几部作品中,他在艺术层面的表达往往超脱于表演形式。不论是琢磨他如何处理和角色的关系、还是思考他借角色表达的感想,我们都能深深感受到他强烈的表达欲望。

我在考古期间,得到过一些关于他表演的阶段性结论,现列举如下:

1.作为创作者(演员),朱一龙和作品(角色)始终保持着相互尊重的关系。他对待角色,没有半点表演者自上而下的骄矜,他不把“替角色发声”作为一种施舍。他平视角色,倾听角色的声音,给予最大的同理心,然后把它们如实地反映出来。所以他才能在镜头前“删掉朱一龙”。

2.相比表现形式,表达内容更能体现朱一龙的表演天赋。我们很容易看出朱一龙对世界和对自我的认知及感悟。朱一龙最擅长的就是平衡表演素材(语言、动作、表情)的成分,物尽其用地为角色和作品服务。

2 《丑》的创作

2.1 自由的创作空间

比起朱一龙的其他作品,《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这个特殊无关形式、无关情节,我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他的众多角色身上,“朱一龙创造”和“非朱一龙创造”元素往往清晰可辨,而在“丑”身上,或者整部《丑》当中,朱一龙的创作元素是很模糊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朱一龙掌握着作品的主动权,这个主动权远远高过他在以往任何作品中的掌控能力。这是由《幻乐之城》的创作形式决定的。从花絮和访谈里我们也能看出,这部作品的核心元素均由朱一龙和危笑导演讨论得出。所以朱一龙在这部作品中所掌握的,其实并非只有“丑”这一个角色。

其二是朱一龙掌握着表演的主动权。在《丑》这部作品中,他的对手演员只有小九月一人,其余时候他都是“对着空气在演戏”。默剧的艺术形式、小九月几乎一张白纸的纯净、朱一龙和小九月彼此信任的亲密关系,决定了朱一龙可以掌握绝对的表演走向。eg.花絮提到的“保护她(小九月)的情绪”,我想很多时候小九月出色的表演是在笑导、朱一龙、其他成员的引导下给出的。

这部作品给予了朱一龙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又因为叙事紧紧围绕“丑”展开,导致朱一龙借丑之口几乎“说”出了全部想要表达的内容。在这部作品里,他的创作天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2.2 《丑》的精神内核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pc莎翁的意思,快看我的求生欲。狗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丑。我无法保证我解读思路的精准,但这部作品我毕竟观看了几十次,逻辑链也基本理顺,还是能提供一个解读思路的。

首先我认为,在表达内容上,笑导和朱一龙的观点可能不那么一致(另一部作品的结尾与本作并不合拍),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讨论。在此我声明一点,这篇文章中讨论的精神内核,仅从演员的角度出发。暂时不考虑导演的创作意图

我认为朱一龙在这部作品里探讨的是“谁保护谁”的问题。从故事结构而言,这部作品有三个递进的叙事层级:1) 女孩保护(欣赏)丑; 2)丑保护女孩;3)女孩和丑各自保护自己。

关于这个作品的主旨,我更愿意相信朱一龙本人的理解。他不爱解释自己的表演,对于这部作品的解读,他只说过一句话,就是“做自己的保护神”。

我提出的这个叙事层次与“做自己的保护神”相印证、逻辑自洽,因此觍颜妄称自己读懂了朱一龙。

简而言之就是:在生活压力的面前,世界上的两个人可以彼此靠近、相互取暖,但真正在世间立足,我们需要的还是强大的内心和对世界的热忱。能做保护神的,只有自己。关于整部作品的解读我不在这里展开,有兴趣可戳这是关于《丑》故事情节的解读

其实关于精神内核我还有一个更深层次、更个人、也更大胆的假设,但目前不甚成熟,因此暂时不在这篇文章里提出。

3. 《丑》的叙事结构

3.1 明暗两条叙事线

《丑》是一部闭合结构的作品,笑导和朱一龙两个玩梗狂魔,用隐喻和呼应填充了整部作品。作为线索的玫瑰花多次出现,唇妆的修饰、擦抹到最后素面朝天,开场时滑稽的表演、和女孩一起时真诚的表演、以及最后在舞台上的谢幕和流恋,在这部作品里,放大和解析任何一个小闭环,都能品味出别样的味道。

我们去剖析这部作品的情节结构,能够得出的结论是,这部作品有两条叙事逻辑

一条是人物逻辑,丑从卑微麻木、到觉醒抗争,到温情陪伴,伴随着《让我留在你身边》,是卑微渺小的角色挣脱枷锁、重新直视世界的、完整的人物弧。

这条叙事链,是以暴打老板为高潮、在钢琴段之后结束的,叙事重点放在丑的人物形象塑造上。

而另一条则是情节逻辑,它的核心是丑和女孩关系的刻画,它在那句“我有人照顾了”通过转折进入高潮,完成作品思想的抒发和升华。

3.2 人物线的刻画

在钢琴段结束之前,《丑》完成的工作是人物线的刻画,塑造“丑”的形象和成长曲线。在条叙事线里,这部作品借用了两个手法。

一是默剧的形式,二是《让我留在你身边》。

朱一龙在塑造这个角色的过程中选择了做减法,禁锢了表情和语言的他,更多的是用肢体的动作配合歌曲完成角色塑造。这里的“肢体动作”的侧重点不在于动作的幅度,而在于动作的逻辑性。

一方面,一个沉默不言的小丑,只能通过肢体动作和夸张的面部表情向外界表达情绪,此时他的动作和表情往往是带有伪装性夸张(和罗浮生的伪装性夸张有异曲同工之处),而真正传达内心的心理状态时,他又选择使用“静”的状态来诠释。动静之间的强烈对比,实际上反映的是丑内心与外界格格不入的落差感

而另一方面,以“我从来不说话”开场的歌曲,则是通过“心声”的形式向观众呈现角色的心理活动。歌曲每一次插入的时机都恰到好处,既能有效推进情节的发展,又能完美地贴合角色的心理状态。在曲调的层层递进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也随着情节的推动逐渐由累积走向爆发,再由爆发回归释然和平静,契合整首歌曲的节奏和故事的走向。

在这部分叙事任务中,整个舞台元素是给朱一龙让步的。他是整个舞台的主角,牢牢掌控着舞台的节奏,一切灯光布景运镜都是他表演的辅助。

而从表演角度而言,在这一部分中,朱一龙展现出了与以往作品中截然不同的“攻击性”,在这部分表演任务中他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内敛式表演,而是借助“遮面”而夸张化的表演将角色的行为逻辑完完全全地剖白给观众看。同时他的表演又带有丰富的内涵和隐喻,持续不断地给以观众启发和刺激,不断地用这些元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将观众的思路引导到预期的方向。

这部分的出演,是“自由”的,堪称“为所欲为”

3.3 情节线的刻画

与人物塑造紧密耦合、齐头并进的是情节线的刻画。人物线的刻画伴随着《让我留在你身边》,于钢琴段告终,而情节线则从开头持续到结尾。

这个占比分配也证明了《丑》这部作品的叙事核心并不单纯在“丑”这个角色上,而是立足于丑和女孩的关系。作为人物线大高潮的“殴打老板”段,在情节线中只是一个小高潮。情节线以“我有人照顾了”的转折进入大高潮,并选择了引人深思的方式,不作过多补充和解释,直接在高潮中结局。(这个结构再一次佐证了我提出的“做自己的保护神”的解读。)

在这一条叙事线中,朱一龙选择了让步

我在第二节里提到了这个故事的三个叙事层次,即1) 女孩保护(欣赏)丑(开头到街头微笑段); 2)丑保护女孩(剧场中多次表演、殴打老板、弹琴陪伴);3)女孩和丑各自保护自己。

前两个层次中,丑和女孩的关系是“互相保护”。丑给女孩的是取悦和陪伴,而女孩给予丑的是欣赏和感激。这是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理想关系,是两个人在一个昏暗无光的(舞台效果)、恶的(各种龙套)世界中,以鲜艳玫瑰花维系的真挚情谊。

这个过程里,朱一龙的表演是给情节让步的。相比单人的自白镜头(人物刻画部分),在和小九月共同刻画这段关系的过程里,他删去了很多细碎的隐喻,只保留了少数核心(鼻头前的悬而未触)。他更多地使用一种自然而非晦涩的手法,将叙述空间留给舞台、留给九月、留给情节,作为一个演出的配合者而非主导者。

至于第三个层次,则大都是伏笔的回收,充满了水到渠成和情理之中,更不需要太多情绪的辅助了。

《丑》的整场戏,一直以一种“不抱怨”的状态克制情感的表达,真正情绪引爆的桥段少之又少,细细数来,也就只有九月含泪的那一个回眸。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逼仄和压抑的。“女孩”这个意象往往代表着纯净和天真,将这份纯净天真毁灭,才能反衬逼仄压抑的故事背景。笑导是个奇人,这个节点的时间和对象选取得十分巧妙,而朱一龙则聪明地与剧本共鸣,找到了最合适的“情感爆发”的方式。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九月。

在故事的前半段,丑树立起的,是一个“无知无识”的麻木形象,他的这分麻木,成为女孩情绪爆发的绝妙反衬。

在这段关系的刻画里,朱一龙努力地减少隐喻细节,降低“丑”的存在感,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情节和女孩的身上来,从节奏的掌控者变成了叙事的辅助者。

4 结论

《丑》是在导演和演员共同掌控之下,多方部门工作人员倾力合作完成的优秀作品。

这篇文章我从演员的表演方式切入,主要分析了演员在这部作品中的创作元素。

最后修改 2018-11-18 14:36:40 ====

哦对了,加一句。我看很多评价说,这部作品的结尾气氛有些格格不入(有针对结尾对白的,有针对结尾整个情节的)。

从结构角度考量,应该是人物塑造完成,人物线从叙事任务中抽离、只剩情节线,从而打破了先前的平衡感。

是不是遗憾就见仁见智吧。窃以为这部作品的人物线和情节线是不可能同时结束的,目前呈现的效果无伤大雅。

最后修改 2018-11-20 16:17:20

 2 ) 悲剧之城

应该叫悲剧之城,满场都很尬,每一场都是悲剧,都是哭,不是死了对象,就是死了爸的,这种形式难道只有悲剧可以演吗?不能有嗨的?不能有喜剧?看到全场都在哭,我一点感觉也没有,有种自己很冷漠的愧疚感,可是真的很尬啊!!!

王菲整场就是在沙发上评论两句,这钱挣得也太简单了吧,奔着王菲来看了看,结果就是说几句话,综艺首秀让人失望

 3 ) 第一期幻乐之城已经很不错,期待后面会越来越好

这个综艺很不错 好的地方有,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 很多期待王菲来的人,没有想到她只是作为一个体验官,没有唱歌,除了开头的梦中人,也没有评价很多,只是坐在下面,微笑着观看,我觉得这很好,她可以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给予鼓励,虽然综艺感不是很强,但我觉得已经非常不错了。 很多人说这只是在录个现场MV,沃觉得不仅仅只是在录个视频,之前每一个人都彩排过,而这一次是现场直播,它考验冷静和演技,第一期的四位都还不错,这个MV的主题都不错,第一个做自己,第二个的父女亲情,第三个的母爱还有照亮盲童前方的路,第四个想离开家人为你造的温暖房间,想去远方,想去外面的世界,却不知道自己伤害了爱自己特别深的人,到最后,反悔,认错。我觉得这四个主题都非常不错,有看下去的念头,有很强的吸引力。 不足的是广告有点多,综艺效果不太好,剪辑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这是可以忽略和体谅的,这是一个原创综艺,它没有办法一开始就做到很好,但做到这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其实每一个好的综艺总会存在不足,让人吐槽,但我们只是一个旁观者,和观看者,多一些包含,节目收到了我们给的建议,会改正和弥补不足,它就会越来越好,我们自己也会变的更好,所以请多多包含,幻乐之城后面会越来越好。

 4 ) 窦靖童完成了节目开播以来最高级的表演,三星改四星

看完窦靖童的表演后,我就来把三星改成了四星。

表演很意识流,舞台效果也很好,现实与梦境交错,很奇幻,甚至可以说迷幻。

王菲评价是最点题的一个作品。这点毫无疑问。

弹幕好多刷没看懂,现场的祖儿和娄艺潇也强行总结了一下中心思想。

还是阅读理解题目做多了。

意识流不需要看懂,体会感受就够了,用眼睛和耳朵去欣赏美。

中心思想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

游戏一次次OVER后重启,是不是很带感?

从洗衣机的滚桶爬到另一个世界是不是很带感?

同一个人的二十多个不同状态站在同一个舞台当背景是不是也很带感?

有这么带感的画面效果还需要总结中心思想?千万不要总结,一总结就俗了。

最最重要的是,唱得很好听。非常好听。

表演也很酷,相当酷。

窦靖童天生自带舞台魅力。

恩,王菲,我要当你女儿的粉丝。

 5 ) 关于王菲《一念》我所看到的一层

这是一个王菲和她的追随者(歌迷)的现实与三段梦境相互交织的故事,而其中由现实到梦境的纽带就是音乐。故事所表现出的,在我认为,是一个偶像与她的追随者所应该形成的关系。

开头王菲说“从来没有注意过这家唱片店”,而店员却问候她“好久不见”,可以看出店员是王菲追随者的身份。

第一段《流浪的红舞鞋》是一个具有童话色彩弃世登仙的梦。歌曲中黄昏、流浪儿、慵懒的歌、舞蹈的鞋、马戏团等元素在唱演中一一呈现。这一段作一楔子,像是王菲对梦的理解: 梦,美好、多彩、绚烂;在梦中,人人平等,所有人都可以得到自己现实中所追求而又无法实现的一切。(p.s.之前一直在猜会用哪一版的红舞鞋,结果居然钢琴版开头,常规版结尾)

第二段《My Valentine》是追随者的梦,这首歌也是以一个男性的口吻写给他的爱人的,正诠释了追随者对王菲的爱慕。追随者先是点了这首袒露心声的歌,再是在乐手的口中探得王菲的行踪,幻想王菲也在百叶窗后momo地关注着他。在通过为王菲撑伞成功走近她之后,兴奋地跳起了《雨中曲》中的舞蹈,好像得到了整个世界。

第三段《流星》是王菲给以追随者(歌迷)回应的梦。歌词“遥遥呼应,却永远走不近”,在我看来,应该是王菲所认为歌迷与自己间应该保持的关系。歌迷不应自私地幻想独自占有偶像,把她包围在自己温柔的宇宙中,而是与她的个人生活保持距离,因为王菲已经在她自己一个人流星般璀璨的舞台上将最美好的自己带给了歌迷。她更愿“化作一颗流星”,随着演出的落幕“美丽地消失”。(p.s.流星的两段之间应该漏唱了“美丽”两个字)

整个作品最后在《流浪的红舞鞋》的旋律中结束,可能是想借此提醒观者,对于偶像的崇拜一事(整个故事)本身,就是虚幻的。我们一直追求的,其实是理想中自己的样子(即自己的梦),只是在某位偶像身上找到了一些与自身追求相呼应的地方。认识到这一点后,某个偶像的存在与否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们真正追求的其实是那些虚幻而美好的品质本身,是我们的梦。所以,“我们真的醒过吗”?

正如她在第一期开场短片中说“幻,是流动和变化;乐,是比语言更自由的表达;城,是意念堆积出的境”,这部作品完整表达出了“幻乐之城”四个字的内涵。尤其是在对“乐”的诠释上,整部作品中对情节的推动、思想的传达几乎都是在那三首歌中完成的,这也许才是作为一个“幻乐之作”所应该有的样子。

 6 ) 三谈丑:从《丑》的人物线分析与观众关系

这篇我从《丑》的人物线入手,谈一谈身为演员的朱一龙,在这部作品里传达的、对“演员和观众”的想法吧。

以下仅是个人yy,写也好、读也好,时刻牢记不胡乱揣测、不艹人设。

1 前置结论

《丑》这部作品,是朱一龙先生送给粉丝的一件礼物。它在戏内戏外,对小笼包们的意义都是无可替代的。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把自己视角中看到的、朱一龙的创作状态拿出来分享,因此不愿涉及太多戏外的内容。朱一龙虽然把它作为一个回馈,但他于戏纯粹又执拗,不会把戏外的纷杂带到戏里面去。因此这篇文章只立足于作品,不牵扯场外因素

我决定从“表演者和观众”这个画风清奇的角度切入,谈论朱一龙在《丑》中的创作时,其实没什么底气。因为朱一龙的格局真的没这么小。《丑》真正想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我的一个结论:“做自己的保护神”。我当前解读的内容,只是作品精神思想里很小的一部分,它不是主旨。我在此也仅仅提供一个解读的新角度。

在开始之前,我先将几个关于《丑》的前置结论列举如下,论证不作展开,有兴趣可戳《丑》的结构《丑》的思想内容

  1. 《丑》的主旨(个人观点)是“做自己的保护神”,寻求世界与自我之间的平衡关系。
  2. 《丑》可以分离出人物线和叙事线,人物线完成“丑”形象的塑造和成长过程的塑造,叙事线包含冲突的出现、解决,情感升华(本文专注人物线)。前文只对人物线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这一篇文章会针对人物线的内容展开探讨。
  3. 朱一龙擅长在角色和剧本规定之外进行再创作,往往会添加自己的创作想法。相对于表现形式,他更注重表达内容。
  4. 《丑》的人物线是被朱一龙抓在手里的。情节线上遵循剧本,人物线上则增添了很多数于他的设计。包括细节,包括隐喻,包括叙事节奏和情感走向。

2 人物线的故事模型

2.1 独特的成长型角色

如果我们将人物类型简单粗暴地划分为“成长型角色”和“非成长型角色”,毫无疑问丑是前者。这截然不同于朱一龙的大多数作品。

zyl48中,大部分角色的成长曲线都不够清晰。也就是说,大部分角色更偏向于“非成长型角色”,有一套属于角色本身、不会被轻易动摇的价值体系。哪怕对于冯豆子、连城璧这种成长/堕落较明显的角色,也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价值观内核。

而丑这个角色却不是这样。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和角色的成长弧相辅相成,使得丑成为zyl48中非常独特的人物。

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出场自带的是软红十丈中随波逐流的麻木气质,是在后来的事件触发之下才完成了角色的成长(或者可以理解为“重塑”)。

2.2 人物线故事模型简单分析

我们去看丑这个角色,可以把他的成长曲线独立割裂出来。

刻画人物线一个较大助力是《让我留在你身边》,从结构上分离人物线,可以以此为参照。

丑的角色形象从开场到成长结束(钢琴段前后),遵循的其实是“压迫-觉醒-反抗”的传统模板。不过《丑》这部作品的亮点不在人物线上,所以不作标新立异是稳健的走法。

丑在剧团的境遇和生活状态,以及压抑逼仄的舞台效果,都为“压迫”提供刻画助力。“觉醒”则是以玫瑰花瓣为线索。女孩和女孩带来的欣赏、陪伴,是唤醒丑的重要因素。而“反抗”则体现在人物线大高潮:女孩遭受暴力之后,丑激愤难抑、怒而反抗;在此之后则是人物线的落幕(于情节线则是小高潮回落的叙事节奏调整)。

(这四个段落很工整,可以完美对应小说技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影视技法对应的术语是不是这样、有没有这些讲究,我就不清楚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3 “演艺生涯”的映射

我曾经提出人物线部分具备较大的创作空间,“玩得很嗨”。对于丑这个角色,从构思、成型到最终呈现,朱一龙拥有者绝对的话语权。因此我认为,可以借这个角色窥探朱一龙想表达的情感和感悟。朱一龙在这个老套模板里注入的灵魂,恰恰印合他这十年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方向

(不要妄加揣测,不要把戏内的元素往戏外事件上对号入座,这里只说职业生涯中抽象的感悟,不讨论戏外演员实际情况。离他的生活远一点。)

3.1 丑是一个演员

丑是一个演员。“从来不说话”,怕“没有人回答”的心理状态,反映的是一个演员曲高和寡的孤独。站在舞台上的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丑——甚至没有上台表演的机会。没有人看到他的表演,没有人为他喝彩,没有人深入地欣赏他、了解他。表演,是借助表情、肢体、语言,展现演员的内心想法,本质是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交流,只不过交流门槛更高、难度阈值更大。

回到丑。

丑爱表演吗?当然爱。这是他的艺术追求:他在落幕之际抓紧机会、哪怕丑态百出也要表演;他感谢舞台、感谢他的“假想观众”(在发现女孩之前的谢幕,是对“假想观众”做出的。离开剧团的谢幕同样);他敬畏舞台、敬畏表演

但是。他没有观众

他不敢展现自己对表演热情和表演欲望,他害怕,怕他认真表演,却没有观众来欣赏。

他怕自说自话,他怕“没有人回答”,所以他“不说话”。

而女孩的鲜花和掌声,是打破他卑微怯懦的一缕亮光。

3.2 女孩是一个观众

我不愿从“温情”、“陪伴”的角度去理解《丑》,原因就在于此。

女孩和丑的关系,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互帮互助、互相依靠。我认为他们映射的是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之谊,是艺术层面的共鸣

丑的表演值得女孩的掌声,值得女孩的鲜花。

花瓣低廉、情义无价。花瓣代表的,是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灵魂共振。这种共振无比珍贵——它越过物质,直击灵魂。这是超脱物质财富(麦穗)的精神财富。

3.3 演员和观众的交会

丑和女孩的关系,是以“演员”和“观众”的身份建立起来的。在“觉醒”段落的推进过程中,两人的关系虽然逐渐亲密,却始终维持着“花瓣”和“表演”的交换关系。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保持着演员和观众恰到好处的距离。

然而他们的身份,又不仅仅是演员和观众。

他们有各自的生活——丑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演员,而女孩,则是衣不蔽体的流浪儿。

在人物线中,丑和女孩的互动始终在“舞台”这个情境下完成,两个人都恪守演员和观众的本分。但事实上,两个人各自要面对的依旧是昏暗的生活。

矛盾冲突即在于此。

演员和观众,是不循常规的“朋友”之间的交流,而两个角色唯一的一次打破界限,就是在人物线的高潮。即“爆发”。这是唯一的一次交汇。

冲突的来源是“演员与观众”关系的打破。“演员”和“观众”精神上的契合遭遇了外界的阻碍,给两人的表演交流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丑看到遍体鳞伤的女孩,他又惊诧转为愤怒,最后爆发。

3.4 角色的重塑

生活的压力是沉重的,维系情谊的玫瑰花是鲜明的。

玫瑰花出现之前,他麻木、苟且(藏钱)、妥协(低三下四地认错),他向生活低头、违背了自己的本心(端酒向路人女媚笑,女人离开之后一秒变脸),当玫瑰花出现,当有人为他的表演喝彩,他忽然有了存在的意义。

从妥协转变为反抗的过程里,“演员”打破了生活的节奏、也打破了自我的认知。他为了这份高山流水的欣赏,在命运的压迫面前昂起了头颅。

在这截然相反的衬托之中,丑的角色完成了从“觉醒”到“爆发”的人物,完成了角色的重构。偃旗息鼓、一切回归平静,他坐在钢琴前,为观众弹奏心声。他也许“落空”、也许“普通”,也许在“庸庸碌碌的黑白世界”之中“不懂”,可是出现在他生命中不是尽头,而是路口,他会一直在她身边,陪她度过。她也一样。

丑依旧热爱演戏,但他在成长弧中,明白了演戏真正的意义——是抬头挺胸地向世界表达,是不执著于外在形式的呐喊,是遵循本心的自由抒发。

他离开了他眷恋的舞台,却明白了生活是他更应该珍惜的舞台。他向空无一人的观众席谢幕——与开头带有自嘲的谢幕不同,他这次是由衷地、发自内心地感谢台下的“观众”。

在他的心里,台下已经坐满了观众。

舞台是现实的、具体的舞台,还是抽象的、以生活为基的舞台,已经不重要了。

丑在面带小丑妆、执着于小丑所代表的“演员”的身份表象时(屡次用填补唇妆来强调对“身份”的重视),他的视线是隐藏在刘海之后的。他不敢与生活对视,他掩饰起自己的目光,自欺欺人地避开生活的审视。但当他完成成长,决定离开表象的舞台,回归生活的舞台时,他梳起了头发、露出了眼睛。

他多次将头发捋至而后,他决定露出双眼,直视生活了。

4 回到题目

从这条人物线里,我们看到的是丑作为一个“演员”、在生活与梦想的冲突面前,突破自我的成长曲线。丑的成长历程包含了朱一龙对生活和演员之路的质疑、诘问、探索和开悟,以及渴望观众、收获观众,到与观众并肩前行的心路历程。

那么回到题目。

丑和观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反映了朱一龙怎样的创作无意识呢?

除去显而易见的互相欣赏、互相陪伴、互相珍惜、在生活压力前共同承担(舞台后躲避老板段)之外,他又用一个细节,维持了“演员”和“观众”的距离。

我很喜欢的《丑》的一点,是它用“看似缺憾”的意料之外去拓展观众的思考空间。丑和女孩“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一般的遇见,和“相忘于江湖”的离别,从头至尾都有一道无形的边界隔绝着两人、保护着两人的关系。丑面对鼻青脸肿的女孩,悲愤之时仍不愿越过这道边界(鼻头前的悬而未触),恰恰印证了他对“演员、观众”这段关系的珍惜。

他不愿、也不能越界。

这是我们欣赏朱一龙的一点。这个情节的设计体现在创作者身上,并具现化到生活中来的,就是他对观众(粉丝)的“分寸感”。这一点老生常谈,我也不多做解释。他小心翼翼地、像丑一样抑制着打破边界的冲动。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则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了这分尊重,并小心翼翼地维护起这个“界限”来。

或许我们就是那个狼狈不堪的女孩,小心地摘下一枚玫瑰花瓣,作为对他表演的馈赠。我们在台下鼓掌,我们为他喝彩,却最终要回到我们自己的轨道去。

他不是我们的保护神,我们的保护神,始终都是我们自己。

5 做自己的保护神

在这条人物线里,我们看到了朱一龙对演员的思考和诘问,我们看到丑与生活和解、与舞台和解,我们甚至看到了自己——胖老板、新小丑、兔女郎、各位路人、玫瑰花、窗帘,这一切元素甚至都能精巧地与三次元一一对应。

但是,《丑》的主旨绝不是表达一个演员的怀才不遇和无病呻吟,它更高大、更宏伟、更形而上,它冲破了情节和角色的束缚,化作一道光亮,照进每一个观众的生命里。

朱一龙把《丑》作为一个回馈的礼物,他对他的观众说,“做自己的保护神”。

我很喜欢丑和女孩短暂的相遇,这场相遇文不对题地让我想起一首诗。 你我相遇在这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6 所以

感谢这场遇见。女孩和丑的,我们和朱一龙的,遇见。

最后修改 2018-11-23 13:08:43

 短评

节目创意算是不错,但是执行比较平庸,完成度不太高,除了导演与歌手的拍摄过程,其他环节的节奏、剪辑都成问题,扣人心弦的氛围没出来,加之王菲又不是综艺咖,有时略尴尬和冷淡,陆陆续续看了几期,比起《我是歌手》前几季,感觉是雷声大、雨点小,节目没有爆款,艺人也没有出现热门话题。

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就算只坐沙发王菲也比其他人亮眼。

9分钟前
  • 慕詩
  • 还行

我是歌手糊掉之后,芒果台砸重金堆卡司做的音乐真人秀,现场演音乐剧确实挺高级,但娱乐效果就差一点,不知道广大观众能否get到这么西方的艺术形式,王菲不知道是个啥作用,大概是节目代言人加吉祥物。另外第一期最佳:王菲老师,我是你女儿的粉丝

11分钟前
  • 张腾森
  • 推荐

就是演一遍mv呗。

14分钟前
  • momo
  • 还行

那些嫌弃综艺感不够的麻烦你去看跑男👌

16分钟前
  • 北欧第一盒子精
  • 力荐

万万没想到请了王菲居然只是来占沙发的,噱头挺足可惜我没控制住快进的手

20分钟前
  • 吃瓜少年
  • 还行

任素汐一段虽然有很多瑕疵但是感动到了。其实不用堆砌太多建筑,故事讲通了,转接做得好,歌手有情绪哪怕有些瑕疵也是能接受的。期待黄渤。

21分钟前
  • 冒号减一
  • 推荐

吹爆王菲女士!

24分钟前
  • 天造地设般难得
  • 力荐

这不就是现场直憋mv拍摄吗?而且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种。还有,你能想象请王菲来的音乐节目竟然让她一整集坐在沙发上当个观众吗?这个节目只能说勇气可嘉,暴殄天物!

28分钟前
  • kee
  • 较差

王菲完全是美丽灵动有趣少女啊!!!你菲才是梦中人本人吧!

29分钟前
  • 蓝色的椰子
  • 力荐

全场最没用的就是王菲,但是没有王菲这个节目更没啥用了。

32分钟前
  • 哪吒男
  • 较差

国内综艺的开创者,纯原创支持。何老师真的精力充沛,而且你王菲真的还是你王菲。作品非常棒诶*罒▽罒* ,期待接下来的幻乐之作。

35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非常无聊

38分钟前
  • tlmgt
  • 很差

1,请制作方不要再滥用沉浸式这个词了,最起码观众需要成为戏剧的元素之一才可称之为沉浸。2,这种一刀不剪一镜到底的模式比较像外国大型奖项的开场舞,老外用这个调动观众好奇心,开场有用不假,但场场都用是导演缺心眼吗。3,戏剧和追镜单镜头本就是相悖的,叠加只会不伦不类。4,剧本负分。

43分钟前
  • lulika3744
  • 还行

原来就是《爱乐之城》,对新形式和创意挑战点赞。王菲一如既往的可爱呆萌,有生之年,她出现已经很满足了。

4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王菲,让我激动的直拍大腿!第一首就是梦中人,化身为《重庆森林》里蹦蹦跳跳的阿菲,第一次在屏幕里见着。有生之年系列。菲粉的胜利✌耶!7.27,也为思纯着迷。「戒指一直帮你保留着,快来娶我吧。」当她哽咽地唱“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像我这样为爱痴狂”时,眼泪早已为她流下。

48分钟前
  • 咏妖
  • 推荐

只有直接直播了,这节目才能硬气起来,否则就是说一套做一套。

51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任素汐牛逼了,8分钟情绪递进爆发收敛,层次感十足,演技爆炸。但不知道第二期会不会有这样的惊艳的人,卖点吸引力不强,坚持下来要看内容了。

56分钟前
  • 醉里挑灯看花
  • 推荐

我觉得找个ktv架个摄影机,让王菲高兴了唱两句,不想唱了喝喝啤酒吃吃果盘唠唠嗑会比这个视觉垃圾好看一万倍

59分钟前
  • 琏二
  • 很差

这档节目可以理解为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情势之下,传统媒介(电视、电影和音乐)的抱团取暖,然而结果是,这种四不像的融合不但没有凸显把它们融合在一起的必要,反倒泯然了各自媒介的特性。直播的mv,或直播的音乐剧表演,其兴奋点只是创作者的自嗨,对观众而言,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看你的内容。很不幸的是,你的内容还是陈旧的煽情。真人秀走到极端就这样,把幕后的自我感动搬到镜头前来演,或者说是一种过度自恋的媒介反身(reflexivity),还没亮出真本事来就吹嘘自己多不容易,观众有什么义务为你的努力买单?

1小时前
  • 小田切梨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