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卡洛斯

HD

主演:布莱恩·佛格尔,格里戈里·罗琴科夫,尼基塔·卡梅夫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伊卡洛斯 剧照 NO.1伊卡洛斯 剧照 NO.2伊卡洛斯 剧照 NO.3伊卡洛斯 剧照 NO.4伊卡洛斯 剧照 NO.5伊卡洛斯 剧照 NO.6伊卡洛斯 剧照 NO.13伊卡洛斯 剧照 NO.14伊卡洛斯 剧照 NO.15伊卡洛斯 剧照 NO.16伊卡洛斯 剧照 NO.17伊卡洛斯 剧照 NO.18伊卡洛斯 剧照 NO.19伊卡洛斯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恩,体育口的Citizen Four


我去制片怎么拿到那么多permission的简直厉害,就像Grigory后来自己说的,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一个参与使用兴奋剂的高层变成了揭示这一切的人,不管他自己基于什么目的,保全自己还是良心发现,这个斯诺登式的做法至少至少让这部纪录片的观众目瞪口呆了。


无论是Citizen Four还是Icarus,能跟被拍摄者,尤其是一经曝光就会严重牵扯个人名誉甚至安全的被拍摄者保持如此亲密的关系,能够一直跟拍,都感觉很不容易。虽然的确可能有互相帮助的因素在,一方帮助成功拍摄纪录片,另一方帮忙协助其安全及其他行动。不知道Grigory在决定帮助Fogel自行车赛作弊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导演以自己的行动来开始整个故事,一些personal diary的镜头感觉比客观拍摄更有说服力,Skype录屏和摄像机的结合效果很棒(。。。Iphone现在也能录屏了吧),好奇除了Interview之外用了多少摄像机。


感受到了空镜和情绪性镜头的重要性,可以很好地对音轨的narration起到额外的支撑,后期Title对于整个事件的连接与描述也很赞。


很喜欢之后的分段,以及每段对1984的运用。

还有Grigory对狗的喜爱,这两条线对于故事的整体性感觉是加分的。


跟Citizen Four相比,摄像好了好几个level,应该这个形势更宽松一些吧也没有那么紧张。


严重好奇有些镜头用的shotgun还是藏了lav……

 2 ) 不会停止的双重思想循环

俄罗斯版斯诺登。禁药检测实验室主任最后变成了揭露禁药使用丑闻的“吹哨人”,滑稽又讽刺。

故事从一位业余自行车运动员试图联系专家帮他用药蒙骗药检提高成绩开始。没想到阴差阳错找上了俄罗斯的禁药大牛,最后比赛阴差阳错并没有获得成功,反而是牵扯出了俄国举国体制蒙骗使用禁药的惊天丑闻…

体育和政治真的可以分家吗,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更高更快更强最后都成了在化学领域的不断挑战。运动早已不再是展示个人风采的东西,反而背负了政治宣传/“雪耻”等宿命,运动员也不过是一粒粒工具而已。举国体制的doping舞弊,看着也格外让人熟悉。“马家军”,孙杨的丑闻还历历在目,而片中提到中国正是类固醇生产量最大的国度…

奥威尔从始至终贯穿了整个影片,格里高利(俄罗斯禁药实验室主任)更是手不释卷,他用双重思想说明着自己的矛盾与纠结。从使用禁药的运动员到帮助运动员逃避药检的大头头,他是被普京推出来的牺牲品,而就算没有他,看到今年俄罗斯花滑也会知道,俄罗斯还会有新的格里高利。

片名《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迷宫的创造者代达罗斯的儿子。 伊卡洛斯和代达罗斯试图借助代达罗斯用羽毛和蜡制成的翅膀逃离克里特岛。伊卡洛斯无视代达罗斯对他的劝诫,飞得太靠近太阳,导致他翅膀上的蜡融化。 他从天上掉下来,掉进海里而溺死。doping也是如此,看似帮助运动员触及到更高的地方,最后却归结为黄粱一梦。

 3 ) 苏联的影子

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与父亲代达罗斯使用蜡和羽毛做成羽翼飞上天,逃离克里特岛时,伊卡洛斯飞得太高,双翼上的蜡被晒化,最后跌落水中丧生。

导演对于为何选此标题的回答如下:

I chose Icarus before I ever picked up the camera. The idea for the film came to me in mid-2013 in the fallout of [Lance] Armstrong’s confession. I came upon Icarus because it was the story of every athlete that had been caught for doping in sport. You can fly and you can have wings, but just don’t keep pushing the boundaries. If you do, you’re going to get too close to the sun. Your wings are going to burn or melt, and you’re going to plummet to the earth.

导演Bryan Fogel还是一名业余骑行运动员,为了探寻药物对运动员水平的影响,亲自作为实验品服用、注射了半年的药物,在2016年的环法自行车赛高山赛段中,Bryan 因为自行车变速器失灵,名次一路跌至20名开外,甚至比不上去年正常状态下的排名。一位朋友在赛后说,他想象不出Bryan 超越某些选手的场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限度,挑战极限的结果未必是突破极限,反而很可能大失所望甚至前功尽弃。

当然,提高竞赛水平不仅是运动员的期望,也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政治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不可能一尘不染,每一场大型赛事的背后离不开政治考量。成功举办赛事可以提高国际声望,获得好成绩更是可以振奋国民,对于领导层而言,则是提高选民支持率的绝佳途径。

海报主体是一名受大手操控的提线木偶运动员,扣在大手上的提线圈正好是奥运五环,运动员脚下的影子是苏联的镰刀和锤子。除了伊卡洛斯这一隐喻外,乔治·奥威尔的《1984》贯穿影片始终,主要引用也都是出自主角Grigory Rodchenkov之口,其话里话外也在不停暗示俄罗斯当局所为与“老大哥”做派一脉相承。

Grigory Rodchenkov明显在西方国家受过教育,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又服务于俄罗斯政府,思想不断被拉扯,无法安定。作为一名吹哨人,他自身利益深深牵扯事件之中,比起良心发现,更容易被视为避祸,毕竟好友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的尼基塔“自杀”。顺着这个思路,他频频提及《1984》也显得略为刻意,像在替自己曾经的作为找个理由、找个台阶。总该有人主持正义,排头兵里美国司法部赫然在列。美国是一个矛盾集合体,政治当先的不义之事也没少做,可国力强劲、话语权大,对外还是伸张正义、捍卫自由平等的大叔样。

国家主持的大型舞弊、所谓对知情者的谋杀及克里米亚危机让俄罗斯四面楚歌。今日中国的处境和俄罗斯曾经的境遇如出一辙,区别大概是如今美国无中生有、指鹿为马的手段更上层楼。有时,在西方对中国铺天盖地的指责声中我也会困惑,质疑自己是否思维狭隘,后来发现媒体没有绝对的客观,最重要的是不要被牵着鼻子走。

兴奋剂舞弊毁的是运动员的前途、国家的声誉,政治化则是一个不断发展、百害而无一利的趋势,从这部影片当中,《1984》到斯诺登到格里高利,政治机器运转不休,如何避免doublethink、如何分辨真相是务必要学习的技能。

 4 ) 失控的纪录片,意外的神作

你曾经驾着命运赐给的羽翼
高高飞翔——远离了大地山丘……
但内心的冲动放纵不羁
你飞得太高竟遇到了火球。
你早就离开了大地高高地飞翔
炽热的阳光之吻把你的双翅
融化而你掉进了惊涛骇浪
的大海——救救你自己伊卡洛斯!
希腊神话中飞向太阳,蜡制翅膀融化的伊卡洛斯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颁给[伊卡洛斯]。

故事还要从兰斯·阿姆斯特朗说起。

导演布莱恩·福格尔是一名业余自行车车手,战胜癌症、神勇复出的兰斯——是他的英雄。

可有一天,英雄从神坛跌下,摇身一变,不过是个使用禁药的骗子。

布莱恩觉得兰斯就是“伊卡洛斯”——拥有膨胀的野心,最终害了自己。

队友招供在前,兰斯·阿姆斯特朗承认自己服用禁药

在此之前,兰斯多次重申自己的无辜:

“过去六年来我做了150次药物检测,在赛内赛外、在家、在比赛时,早上7点、晚上7点,结果全是阴性。”

长期磕药,可近500次药检,硬是没测出来。

布莱恩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挑战整个药检系统。

01

转折,神来之笔

具体怎么做?

还是利用喜欢的自行车。

在科学家的监督下,实施用药计划。参加长达七天的业余自行车赛,通过药检,并挤进前十。

同时,以纪录片的形式录下来,证明整个系统就是个笑话。

制片人丹·科根被吸引了。

“没人在意兰斯·阿姆斯特朗是如何通过检测的,(布莱恩)会让这个过程获得关注。”

丹·科根与布莱恩·福格尔

接下来就是联系靠谱的科学家。

感兴趣的奥运会实验室创始人,顾及自己的声誉,退出计划。

推荐莫斯科的奥运实验室主任——格里戈里·罗琴科夫加入。

左为格里戈里·罗琴科夫

接下来是,取得联系,遵从“医嘱”。

布莱恩参加比赛,通过药检,成绩不理想。

故事本来到这就结束了。

没成想,布莱恩和丹,一些未曾预料的事情,发生了。

也是因为一部纪录片,名为[俄罗斯如何成为大赢家]。

[俄罗斯如何成为大赢家]透露俄罗斯集体使用禁药,并由国家支持,格里戈里是核心人物

格里戈里是“唯一对双方都有杀伤力的人——俄罗斯和WADA(反禁药组织)”。

WADA成立独立调查小组,结论是纪录片情况属实。

还证实这是由政府主导的集体用药行为,俄当局否认视知晓一切的格里戈里为眼中钉。

俄体育部长否认调查结果,俄罗斯正式起诉格里戈里

丹和布莱恩决定帮助格里戈里。

布莱恩在美国帮格里戈里预订往返机票,丹联系律师。

“联系律师,弄清他到底做了什么。这不仅仅是在拍一部电影,局势相当紧张。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

电影的主角也从布莱恩换成格里戈里。

一场个人的用药实验,演变成一场长达三年的调查。

揭露历史上最大的体育运动丑闻:俄罗斯历时数十年的国家资助用药行动。

丹认为,纪录片的力量就在此——告诉我们高压下的真相。

02

是失控,也是升华

[伊卡洛斯]记录的是真相吗?

鉴于美俄漫长的互黑史,真相扑朔迷离,我们不得而知。

可显然,正是布莱恩退出聚光灯后,格里戈里的故事才让[伊卡洛斯]封神。

布莱恩对这个以兰斯·阿姆斯特朗为起点的故事,失去控制。

纪录片名为记录,可不仅仅是记录。

其过程和影响,往往超出预期。

“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热爱生活,崇尚自然。花16个月远赴北极,拍摄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的生活。

[北方的纳努克]:纳努克使用鱼叉猎杀海象

当时,爱斯基摩人已放弃鱼叉,改用步枪猎杀海象。

弗拉哈迪拒绝现代文明的“入侵”,要求纳努克重拾鱼叉。

第一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完成,观众震撼于人类在极端天气前表现出的抗争与爱。

在弗拉哈迪离开后,由于参与拍摄,这一家人没能储存足够的粮食过冬,全部饿死。

多么讽刺啊。

一部表现远离现代文明净土纪录片完成了,代价是主要参演者死亡。而死因,正是现代文明的象征——电影的进驻。

梅索斯兄弟的[滚石----给我一个避难所]关于一场演唱会。

滚石乐团(Rolling Stones)在1969年的美国巡回演唱,是摇滚乐有史以来最最恶名昭彰的故事之一。

场面完全失控,成为灾难。

飞车党组织“地狱天使”(Hells Angels)被请来当保全人员,冲突不断,台上台下一团混乱。

[滚石——给我一个避难所]:”地狱天使“成员殴打一名粉丝

最后,一个黑人青年在距离舞台数步之遥的地方,亮出生殖器, “地狱天使”用尖刀把他活活刺死。

这一切都被摄影机捕捉下来。演唱会成为谋杀现场,成为美国六七十年代社会动乱的缩影。

纪录片[纽约灾星]则直接抓到真凶。

现年73岁的纽约亿万富翁罗伯特·杜斯特,前妻失踪,密友被杀,邻居惨遭肢解。而他从未遭受指控。

现在,他的好运结束了。

[纽约灾星]麦克风还未关闭,罗伯特的自言自语暴露犯罪事实

三起谋杀案,多年悬而未决。

HBO电视网也无意破案。可真相,就这样来的措不及防。

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用真实引发观众思考。

失控的纪录片,本身就是真实生活戏剧性一面的呈现。

而正是这个充满不确定的光影世界,更令人深思。

-

文:范什默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5 ) 肌素小常识

1 很多健美运动员使用的群勃龙,在半个世纪前就用于给大牲畜增加净肌肉,实际上很多人用兴奋剂起初都是用来给赛马提高成绩的,并非谁都能用兴奋剂,如果身体基础素质不够强大耐受性差,兴奋剂会很快摧毁你

2 睾酮在运动表现中非常重要,极大地决定着一个人的力量和速度水平,想通过外界摄取提高睾酮水平也很容易,注射剂和药物贴片都很好获得,但过度使用会引起自身睾丸功能退化。如果一个健康人处于饥饿劳累缺觉状态三周以上,那他的睾酮分泌甚至会达到阉割者的境界,实现真正的戒色和四大皆空

 6 ) 无题

可去你的吧,真有你的

意识形态浸染整个片子

大众媒介经过编译变成愚弄大众的尖锐武器,许多镜头的恰当衔接似乎已经暗示了事实的真相。

在这场罗生门中,人为的创作出了违法者和惩戒者,有着极为明显的个人倾斜和极为鲜明的政治语调。

过度的戏剧转折破坏了纪录片本身的质感,作为纪录片单元获奖还是屈才了,应该是更适合作为剧情片参与竞争。

这主人公多次引述《1984》,影片后半段更是以革命者的角度看待他,事实上,他也不是什么好鸟啊,无论是帮助布莱恩违规使用药物还是“勇敢的站出来揭露俄罗斯政府对于药物的违规使用和对于人类道德伦理感的摒弃”都来自于一个极为单纯的目的:保命。无法想象一个革命者是出于这样的动机才像世界昭告,这算什么?婊子从良立牌坊?

 短评

从纪录片的新闻价值上来讲,可以媲美《纽约灾星》,并且带有一点现实主义的抓马元素,把纪录片拍出了政治悬疑片的感觉,一直不理解给毛子开脱的某些“体育粉”的逻辑,规则的漏洞是自己可以肆无忌惮破坏规则的理由吗?毛子国经此一战,已经让自己彻底失去了尊重,傻坏狠并存,比棒国奥运还多个狠

7分钟前
  • 老李
  • 推荐

有些服药是个体性的,那是普遍人性贪婪、侥幸的问题,而有些服药是系统性的。有些事会被遗忘吗?

10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从背包里拿出1984相当刻意了,但也用得让人无话可说。「一边拥护道德一边又否定道德」

13分钟前
  • vic
  • 推荐

历史属于胜利者,不属于真相。题材真的是很厉害了,这个突然从天而降的被迫跑题也是神迹。

14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力荐

我不信只有俄罗斯这么做。全世界的运动员都想拥有这样的不被发现的强化身体机能机制,只是俄罗斯做的大概最好。奥运会开幕式上伸张体育精神,世界和平。奥运会后就开始打乌克兰。真没想到一个套路还能玩两回,您真是不要脸啊。

18分钟前
  • amelie
  • 力荐

体育领域的大而不倒,整个国家,整个竞技体育界都用, 那就大家都不干净了。

19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普丁大帝道: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危险的事件,政治干扰体育再度发生了。我特别想让您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自己:到底谁先干扰谁的?

2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人物。为了逃出克里特岛,他和父亲用羽毛、蜡为自己做了对翅膀,但因为飞得太高,伊卡洛斯翅膀上的蜡被太阳融化,因此跌入大海死了。这个故事说明,任何“法宝”都有天生的短板,它存在的意义,除了为人所用,就是等待失控的那天。失控,是世间一切“法宝”的终极宿命。

24分钟前
  • 吴平平
  • 推荐

和拍港··独少年黄某某的纪录片一样,这部奶啡投资拍摄的纪录片是如何在事件发生以前就跟踪拍摄的?在他们开始拍摄的时候怎么能预感到黄能够出名?怎么预感到俄罗斯的反兴奋剂主任愿意站出来揭露?

26分钟前
  • Ⅸ⑨九Ⅸ
  • 力荐

刷新对世界认知的纪录片,哇!

30分钟前
  • muzer
  • 力荐

4.5 | 主角罗琴科夫约等于俄罗斯版斯诺登,结构更精妙的《第四公民》,渴望提升成绩的美国环法自行车运动员找上俄罗斯禁药大牛,进前十目标没实现倒是跟着拍出了惊天大案,矛头直指普京,后半段与《1984》的互文结构很有想法,动画感染力十足,在美国做这片子难免被怀疑主题先行,但实在是触目惊心呀…

35分钟前
  • toska
  • 推荐

美国其实可以考虑用格里戈利和俄罗斯交换斯诺登哇。民主和独裁其实最后是殊途同归government f**k me everyday.

38分钟前
  • lixunhuan
  • 推荐

又一部捅了大马蜂窝的调查纪录片,类似《第四公民》,两者分别扇了俄罗斯和美国一个大耳光,而两位揭密者又分别被对方政府所庇护。该片最生猛或最勇敢之处在于,导演本人“以身试法”,有规律地服用禁药并成功通过了药检,可惜的是,他的竞技成绩不升反降。深层次看,该片质疑的其实是整个反禁药体制。

39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这种主创在不经意间参与历史的神奇经历反而比影片所要展现的一切更加令人感叹,想起了《纽约灾星》

4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谎言世界中,说真话成了革命,革命者格里高利也就成了体育史上的斯诺登。纪录片从业余自行车导演布莱恩,想以身试法挑衅药检机构开始,意外发展到让莫斯科联络人替代自己成为大事件主角,戏剧性转变实在太强,以至让人忘了片子初衷,忘了布莱恩辛苦挨打那么多针和积攒的尿。片尾忘改俄罗斯的平昌命运。

46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2015年俄罗斯禁药丑闻的纪录片,和爱德华·斯诺德的那部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第四公民】一模一样,导演布莱恩·福格尔也以参与者的身份,与事件时间同步的纪录这起类似于“棱镜门事件”的告密过程,丑闻牵扯到普京总统和俄罗斯政府,最后关于体育界禁药的真相更可怕。

5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全员嗑药”——针对俄罗斯体育界的指控非常震撼,而纪录片用更加震撼的证据展示俄罗斯兴奋剂服用的“举国体制”。前半部分导演以身试药、恰好遇到变节的俄罗斯禁药主管有点不可思议,后半部分《1984》三段体将矛头直指普京。 看完后我为某国感到担忧,因为这作弊的风格实在太熟悉...

5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所以,政治和体育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奥运会和世界杯在这届组委会的手上受到了亵渎····

58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力荐

除却新闻价值,最大亮点就是主人公在不经意间旁观、见证并被卷入了历史。值得点赞的是制片方,一个几乎是跑偏原本选题的项目,变成了与毛子对抗的跨国营救,和与时间赛跑的事件揭露。最后的成品足以让他们自豪。遗憾是一些疑点未解开,叙事略混乱。可爱的grigory在重压之下确实感觉有些精神分裂

60分钟前
  • Unbeliever
  • 推荐

这个节骨眼对俄不能不说美利坚有私心。不过去年这个新闻爆出绝对是海啸级别的震惊,体育界的斯诺登,但让人反感的是他帮助国家实行这个计划得意地做了这么多,一点没忏悔的意思。影片中对俄罗斯运动员的照片视频有点不太负责,不能针对个人吧!

1小时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