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糖

HD

主演:薛景求,文素丽,金汝珍,徐情,高瑞熙,李代延,金敬益,金仁权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日本语言:韩语年份:199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薄荷糖 剧照 NO.1薄荷糖 剧照 NO.2薄荷糖 剧照 NO.3薄荷糖 剧照 NO.4薄荷糖 剧照 NO.5薄荷糖 剧照 NO.6薄荷糖 剧照 NO.13薄荷糖 剧照 NO.14薄荷糖 剧照 NO.15薄荷糖 剧照 NO.16薄荷糖 剧照 NO.17薄荷糖 剧照 NO.18薄荷糖 剧照 NO.19薄荷糖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薄荷糖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9年春天,对生活绝望的中年男子金永浩(薛景求饰),落魄地参与了同学会,他神经质般哭叫,并在高架桥上面对迎面而来的火车嘶喊:我要回去!  火车带着记忆倒走,三天前的金永浩已然崩溃,欲寻了断,但是被神秘人物叫去见一个人;再之后是1994年,他生活放荡,对妻子(金丽珍饰)冷若冰霜又出手大打;1987年身为警察的他,手段凶悍;1984年、1980年一直到1978年,直到第7个片段通过初恋情人(文素利饰)以及“薄荷糖”这一点题信物,影片才给出是什么碾压过主人公的生命,粉碎其美好的答案。替身情缘2009龙门秘指魔域煞星D-Day间谍教室第二季撞车疑云生死相依薰衣草和夏天红线2013护宝并肩作战 第二季诗歌里的美食大侦探浪里白条异样情风味人间第二季赶在圣诞节前的婚礼疯狂烹饪赛热浪球爱战粤语只走花路吧赤色雄狼走火入魔2015美国荣耀大唐狄公案之狐影迷案失物招领2022待嫁老爸蜡笔小新:我的搬家物语 仙人掌大袭击米奇的飞天女巫故事人怕出名猪怕壮后厨2012皮胡万事屋斋藤到异世界突然死亡2拳风恋影狂风战神云妹忌日快乐好莱坞战争金粉世界忽然遇见你找你算账美丽密令心咒神奇侠侣

 长篇影评

 1 ) 浅谈《薄荷糖》

郊游1999年春

第一个镜头,金永浩躺在铁轨底下,眼中含着泪低声啜泣。此时的他绝望又挣扎。

身体在上头在下,萎靡不振

误入河边聚餐的人群中,他们这里在欢乐地唱歌跳舞,显然这一切与他无关,跳着格格不入的舞蹈,显得滑稽又可笑。最后步入铁轨,在面对始出隧道口的火车大声疾呼:“我想回去!”

是什么让他如此绝望?

随后镜头是火车头视角,每一次时间线往回推移,这个镜头就会出现。

照相机 三天前1999年春

金永浩花光手里的钱买把枪,在自杀前想把自己陷入如此境地的恶人也顺便带走,仿佛在替自己伸张正义。

事业受挫、妻离子散后独居于街边的塑料棚中,初恋尹顺任的老公找到了他,为了让他看尹顺任最后一眼。长久的生活折磨,已然忘了尹顺任是谁?

和尹顺任分别以后,获得了初恋一直替他保管的照相机,随手就卖了换点钱。无赖无能、穷困潦倒是他现在的生活状态。

生命是美好的 1994年夏

戴上手表一边开车一边用移动电话跟人谈着公事,此时的金永浩是一家公司的合伙人之一,一副成功人士的做派。这个时期的韩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已经有了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称号,很显然男主赶上了这趟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家里的经济条件水平也很好。物质条件丰富,人心却浮躁。金永浩遭到妻子的背叛出轨,自己和女下属也搞在一起,家庭分崩离析,在最肮脏的厕所撒着尿却和旁人说道:“生命是美好的。”墙上的镜子映射出对方一脸问号。

墙上的镜子真妙

告白 1987年春

金永浩服兵役归来后在当地的警察局工作,审问犯人破案是日常工作,在前辈的耳濡目染,政治体制的压迫下,已能娴熟地用着暴力、屈打成招的方式。在偶然的一次外出任务中,得空和当地小镇上的一位姑娘发生了一夜情,原来在那个淅淅沥沥下雨的夜晚,想起了初恋尹顺任,说出了一直藏在心底未对她说过的那些话。隔空迟到的告白,只能诉于陌生人。

祈祷1984年秋

此时的金永浩刚从军队服完兵役出来不久,初出茅庐,畏手畏脚,最后在警察局前辈们的逼迫下审问嫌疑人,过程中使得嫌疑人大小便失禁。触碰过嫌疑人大便的手虽然被水冲洗了好多遍,虽然初恋特地跑来跟他说是双温柔的手,可是他怎么可以用这双肮脏的手回应初恋,白月光神圣不可侵犯。

这双手只配用来粗鲁地摸着乡村妹

金永浩在推开尹顺任啊,尹顺任从军队到老家到男主现在工作的地方,一次次打探消息,默默攒钱买了相机送给他,希望他能坚持最初的理想。可她万万没有想到,对方决然的推开自己,心碎带着相机离开了。

面会1980年5月

时间线拉到金永浩入伍期间,尹顺任在部队门口想进去探望男主,却被拦在门外。外出任务,男主收集的薄荷糖洒落一地,被踩的稀烂。

在前往任务地的途中,男主看到女主慢慢的走着,此时的女主根本无法进入军事基地,是男主出任务前的想象。此时的他忐忑害怕,想到女主仿佛就能安心一些。男主乘坐的车和女主之间总是有一段距离,近近远远到最后渐行渐远,便预示着两人关系的最终走向。

此时的背景事件是光州事件,金永浩最后在铁路旁误杀了女学生,他抱着她的尸体哭喊,这件事情成了他的人生转折点,爱情从何而起,理想灰飞烟灭。

郊游1979年秋

这一段落和第一段落的段落首尾呼应,金永浩和尹顺任因为这次郊游而相识。金永浩是一个腼腆害羞的青年,他和女主在人群中交谈,此时的女主得知男主喜欢薄荷糖喜欢拍照,两个人就这样结下了缘。最后一段的场景有多清新纯粹美好,往后男主的经历就有多撕扯无奈丑陋,这种强烈的反差使观众愈发扼腕叹息。

最后一个镜头和第一个镜头形成对照,此时的男主虽然在哭泣,但是是对生命美好的感动。

头在上身体在下,一种快乐满足的感动

其他

关于性

床戏一共有三段,金永浩和老婆、群山女孩的两段床戏,都是男主爱而不得后的一种情感寄托,老婆和群山女孩都是初恋的替代品。第三段和女下属之间的,是麻木的、控制的,是得知老婆出轨背叛后的宣泄。

和老婆、女下属床戏的男主衣服都是穿好的,此时他的内心是封闭的;

而在和群山女孩床戏的时候,此时的他才完全的敞开心扉,把群山女孩当做顺任,向她袒露,群山女孩也接住了男主的内心渴望和诉求,一种可悲而浪漫。

 2 ) 被《薄荷糖》气哭后的激情之作

注意:本文有剧透,创作于6.13深夜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世界要给男性这么多同情?他们所有的暴力都是可以理解的、有原因的,但女性是无辜的、其他他暴力的对象也是无辜的啊!再说到底,发动战争、引发男主不可修复的创伤的是谁?不也是男性吗?

1979年男主金英浩认识了初恋,唱着美妙的民谣,独自一人远离人群,望着来往的火车,流下了热泪。这是故事的开始,也是影片的结尾,我想导演想说的是「男主从这一刻开始,生命就再也没有轻松过,也不再属于自己」。我不禁想问:有什么必要?

女性角色工具化

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不少,但全部工具化,全员热恋男主、无尽献身,没法不让人觉得是导演自己的投射。具体来说:

  1. 初恋女友:这位女士在1979年认识金英浩并进入热恋,做着「包装薄荷糖」的工作;1980年英浩入伍,她经常在给他的信里寄糖,并大老远地去部队找英浩但没有见到;1984年去英浩所在的新城市找英浩又送给英浩自己攒钱买的照相机,被英浩拒绝并当面看着喜欢的男人摸其他女人,带着相机回了老家结婚生子;1999年人生即将结束还说着希望再见英浩一面又托丈夫把15年前的相机交给了英浩并表示「这只是我代为保管,这是你的」。
  2. 妻子:这位女士在1984年认识金英浩并狂热地爱上了他,求着金英浩教他骑车、一起看电影;在餐馆做服务生的她经常被客人性骚扰;在金英浩与初恋见面分手之时,被英浩当着初恋的面摸了屁股;当晚他和英浩睡到了同一张床上并主动裸着;1987年她怀孕而丈夫却总是不回来,到快生产了丈夫却跑去其他城市抓罪犯、和陌生人约炮;1994年她和别人偷情被丈夫抓到裸身暴打,也应该是了解到丈夫与其他人的亲密关系;请丈夫共事的人来家里吃饭祷告实在忍不住哭了起来,而丈夫就此就离开再也没有回来;1999年他忽然深夜敲门说想看看女儿和家里的狗,而当年他最讨厌狗了。
  3. 秘书:长期婚外情对象,但说一句「亲爱的」都要被怼;
  4. 炮友:1987年在小城里开酒馆的姑娘,见到英浩就扑上来「大叔我今天能做你的女人吗」,晚上听闻了英浩要找初恋还说「就把我当你的初恋吧,你想说什么?」第二天还认认真真地等待他来一起吃早餐。

这里我只有一个问题,导演把哪个女人真正当人了吗?有任何一个女人是不为了男主的存在而存在的吗?有任何一个女性的感情发生不是为了衬托男主的境遇、情感吗?

当然啦,在李沧东眼里「女人不是人」也很常见了。

暴力、裸露是否有必要?

我来简述一些我能记得起来的暴力、裸露镜头。

  1. 1980年战时,金英浩在第一天战争的夜晚和队长一起掉队了,他说着「我的靴子里都是水」表示自己走不动了,脱下靴子倒出来许多鲜血,原来是他的脚中枪了;
  2. 1984年金英浩刚当上警察,还不知道要怎么使用暴力。被前辈指挥去拷打一个罪犯,打得满手是屎;
  3. 1994年喜欢金英浩的餐店姑娘在被他当着前女友面摸了之后,当晚裸着睡到了他床上;
  4. 1987年金英浩与同事在路边抓到了一个罪犯的同伙,对着他的头一顿暴打,并把他按在水里窒息拷问;
  5. 1987年金英浩来到异地,与酒馆小妹裸露;
  6. 1994年金英浩抓到妻子出轨,两人均裸露,英浩暴打两人;
  7. 1994年金英浩与秘书车震;

我明白需要通过「暴力行为」来表现男主被战争影响、逐渐变得失去人性,但如我在《无罪之最》的点评里写到的,导演最终选取什么样的片段、镜头,其实影射了导演拥有何种趣味。如果要我说,1999年45岁的李沧东,眼里没有人、没有七情六欲,只有自毁与电影。

战争、历史、金英浩没有第二个选择吗?

我简单了解了一点点韩国的历史,大致能把李沧东选取的几个时间点的事件串起来,也能稍微给故事补充一些没细细讲的历史背景。

1980年「光州事件」,学生和工人游行抗议要求撤销戒严、总统下台,却遭到武力镇压,造成大量伤亡。从1984年警察前辈说的「你当时也是工会的」可以猜出,金英浩在进入部队前可能也是工人运动的一员。也就是说他在战争中是在镇压他所在乎的人。如果是这样,真的能说他所经历的这些是战争带来的创伤吗?难道作为个体的他在每一次战场上的抉择之时,就没有责任吗?

每一个微小的举动都是自己的选择。如果说入伍、加入战争是迫不得已,那么杀死女大学生真的是意外吗?面对被刑讯逼供的囚犯一定要继续前人的做法吗?再次面对1987年的民主运动作为比较资深的警察的他真的没法做什么吗?再往后对待妻子、出轨、做生意,又真的有哪次人生是别无选择的呢?

男性导演总是刻画男性生存的艰辛,所以他们所展现的残暴都是因为他们经历的苦难、都是可以被原谅的,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所有人都从苦难中产生了暴力,更没有任何针对无辜人的暴力是可以容忍的。

男人不应该获得这么多的同情。

为我第一次「气哭」的电影写作如上文字,希望我未来不会再看到这样的作品。

 3 ) 《薄荷糖》细节整理

(给自己看的,请忽略。。)

1

1、男主右边是同一个人。郊游时关系最亲密,也是二十年之后的野游会重聚时,唯一真正把他当朋友的人。

2

2、同样是躺在地上,自杀前的男主躺在铁轨正下方,视线朝左,目视火车向自己开来;二十年前则躺在铁轨侧方,视线朝右,目送火车开走。

在电影画面里,从左至右是更加自然的方向,因为这样更符合我们视觉的习惯,一般来说带有积极的暗示。但因为我们提前知晓他的人生必然是残酷的,因此这样的镜头设置显得更加悲凉。

3

3、野游会和郊游的同一首歌,二十年后男主再唱起,没有人想起来,只当他疯了。歌词全文非常应景。

4

4、二十年前的郊游唱的歌。这里正是男主的“墓地”。原诗是김민기<아침 이슬>

5

5、两次祈祷。第一次是上帝视角。

6

6、情人和初恋。社会环境、男主位置和心境的变化,和情人约会时座位在背面也是避免被熟人认出的设置。

与饭桌戏类似的二人镜头。三角构图(人物在立柱两边),人物倾斜的方向相互交叉。

7

7、学车。

8

8、从暴力的端倪(只是挠了挠胳肢窝)到暴力的实施。

9

9、钥匙是放不下的过去。

10

10、恐吓。但孩子已经不再屈服,懂得反击了。

11

11、

 4 ) 最平淡的野花也能启发,最深沉的思绪眼泪所不能表达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这是我写的,关于李沧东,《薄荷糖》这部电影的第三篇评论。

说是评论,不如说,仅仅是感想。

这三篇评论,都不是写给媒体的,而是发表在BBS、博客,和我的公众号号上(前两篇也收录在《身不在场》)。

它们虽然是公开的,却是我的私人感受。

写第一篇时,我不到20岁。写第二篇时,我24岁

如今,我走到35岁的人生关卡。

我还是那个我,电影还是那部电影,在知道结局的情况下——就像观众在一开始就知道主人公的结局。关注的地方,似乎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这一次,我更多的,是卷入了《薄荷糖》与其他电影的情绪关联。

比如主人公去追捕大学生,他哭丧着,和同样落了队的战友说,靴子灌满了水,真的跑不动了。他就那么在铁轨上摔倒,坐下了。你就突然想到,难怪在之前的电影,在他之后的人生,他的脚,就时不时会突然崴上那么一下。每每遇到天气变化的风湿痛关节炎病人,他们的身体,会有预先的感知。感知的存在,提醒着将来的事,又更多是过去的病因,反复在纠缠困扰。

电影表现这一幕,主人公虽然穿军装,别钢盔,踩高靴,但从整装出发那一刻开始,他始终表现得更像一个不知所措的孩子,一名不合格的军人,就像他黑洞洞枪口对准的,是同样不知所措,在赶夜路的女学生。

我想,你可以认为在这个地方,《薄荷糖》是像《美国往事》,主人公只是一个温柔、腼腆、喜欢河滩上小花、想拥有一台照相机的年轻人。电影呢,就是一个在人生路上绊倒,摔了一跤,再怎么爬也爬不起来的韩国悲剧。

主人公在几个人生年份里,也会反复对着镜子。他看着自己,像看一头野兽,看一个陌生人,那何尝不是《出租车司机》里,越战创伤的罗伯特德尼罗,就差在那头上,抽出来两支圆锥小角。

还有火车过隧道,花好人退,一切都在倒回,总感觉是李沧东看过侯孝贤《恋恋风尘》之后的灵感。一封信,夹带一颗薄荷糖,最后装得满满的一罐子。年轻女工表达爱意的方式,能呈给心爱之人的信物,也只是一粒又一粒,纯白,气味常新,能瞬间唤起清醒记忆的薄荷糖。就像《恋恋风尘》中,阿云买了一千多个信封和一千多张邮票,给阿远寄信。这是吴念真的真实故事,初恋情人叫阿真,他就起笔名:吴念真。

李沧东并没有告诉观众,这对年轻人到底拥有什么样子的深厚感情,山盟海誓还是铁骨柔情,令女方在临死前,还想着见初恋一面。她曾带着一些不安,还有羞赧的神色说,他的手很丑,但很温柔。他却装作坏人的模样,把手放在了另一个姑娘的大腿上摩挲,上下其手,完成了恶犬和魔鬼的变身。

爱情,一件过于戏剧的事情,李沧东却没有告知观众原因。

正如死。死是那么残酷的一件事,泰国电影《死于明日》电影行进的每秒钟,世界上都有人在死去,却很少有人会想去认真了解,到底有什么东西,在一个人的生命里狠狠践踏而过。

从主人公所作所为的许多事来看,他也是个人渣,暴力狂。愈懦弱,愈疯狂。他在韩国社会中,变换着自己扮演的角色,最后万劫不复,一无所有。

映后李沧东现场解释说,他是仿照普鲁斯特小说《追寻逝去的时光》的文学性(即玛德莲蛋糕,象征着生活记忆),以日常生活中太容易被忽略的事物,即薄荷糖,透过日常细碎,呈现角色的愤怒或悲伤,领悟感受那句“人生是美好的?”——一句来自他人日记的话,像是设问、追问,不断的反问。

无论是火车、照相机、薄荷糖、自行车、合唱歌曲,还是电视新闻,它们都以毫不起眼的方式,出现在了主人公的生命之中。这个崩溃自毁的主人公,他身体里的东西,早已慢慢死去。他渴望回到过去,让一切不要开始。他想回去,追寻旧时光。

诗人华兹华斯写道:

对于我,最平淡的野花也能启发,最深沉的思绪眼泪所不能表达。

玛德莲蛋糕: 普鲁斯特著名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如卷一《在斯万家那边》)中,玛德莲蛋糕或称“小玛德莲蛋糕”多次在文中出现。玛德莲蛋糕混合在椴树茶中的味道使“叙述者——我”回忆到自己的童年,因而成为青年马塞尔开始努力找回失去的时光并促成写作的催化剂。因此,玛德莲蛋糕也渐渐具有代表普鲁斯特(及其作品)与意识流小说含义的重要符号(标示)与象征物。

请回答2019

 5 ) 通过意象深度解析薄荷糖

从一开始由火车铁轨进入影片到每次倒叙的过渡场景,铁轨在本片中可不仅仅是过渡作用。

铁轨在剧情中的第一次出现是在

画质不好,图也没截好,不要介意

对 ,就是他误杀小女孩的时候,铁轨那里是他犯下无法原谅的错误的地方,也是他堕落的开始。为什么说他堕落了呢?在听到初恋情人夸奖自己的双手,那双以为看见了你,却又打死了那个女孩的手。

男主的内心是这样的

自己的罪恶被别人给表扬,这怕是世上再讽刺不过的事了,只有抹黑它才能带来一丝安慰。所以男主做出邪恶的事情,来逃避那件事,以及和那个女生“同时出现”的初恋。

然而男主的堕落并没有停止,男主深陷对自己的自责中,内心越来越脆弱,只有用暴力来摆平生活中的事,甚至对于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都是以暴力解决。甚至强迫罪犯按照自己的意愿说世界是美丽的。 而堕落中可耻的是,男主为了用自己初恋骗炮。

大家都记得这个地方叫群山,是男主骗炮的地方吧。这里男主和同事说这是他初恋的家乡,也和陌生女孩这么说的,附上男主淫笑。

这里,男主已然是惯犯了

这里导演很会玩,虚化了男主,没有直接表现男主淫笑

快要成功了,笑得更灿烂了

然而导演是真的不会放过任何细节。

我特地查了地图,汉城在首尔那,韩国很北方,群山偏西南,男主说谎无疑了

玩玩那个女生之后男主又抛弃了她,到这里男主的人渣属性已经暴露无疑了。在这个片段和之前那一个片段之间,是本片唯一一次出现分叉的铁轨。而上一段正好是男主崩溃的那一段。

可以说铁轨是本片主旨的载体。第一个意思是,男主这样恶性循环的悲剧只会像铁轨一样,不停地开向远方。 第二个意思是,人生如铁路,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人生也有选择,但是只要选择了,就没办法回头。你们可能感觉主旨有点唐突,我后面还会补充说明。

那么问题来了,男主是如何走向堕落的呢?看看男主的原话

当时男主已经是完全成了金钱的奴隶,哪怕一杯咖啡的钱都舍不得了,对于初恋更是没有一丝丝感情。男主却把自己毁掉的人生归罪于这些(生意失利和自己借高利贷和没分辨力上当)。在此之前,男主就已经暴走了,导致男主暴走的原因应该是下面这些

ml的时候火车经过,光照在男主脸上,男主立刻露滴牡丹开,眼睛直挺挺地望着火车

火车驶过的声音勾起男主心中阴影,事后女主谈论那件事的时候男主也是急忙回避,正巧桌子下面来小孩了,男主就去惹小孩来缓解自己内心。而这个小孩偏偏又是自己原来暴力逼问的犯人。这时候男主窘态毕露,甚至在上厕所的时候问一个陌生人“人生是美好的,对吧?”这时男主内心已经脆弱到需要路人的认可。

于此同时,男主的小三这时又强喂男主初恋送他,可以代表他们之前爱情的薄荷糖。 终于在他们公司所有人的聚餐上,在小三和老婆同时出现的地方,在老婆做着和男主与老婆第一次之前也做的祷告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如同压力锅一样,爆发了,男主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暴走了。

补充一点解释下,男主到底有多怕铁轨

铁轨经过的时候,一向威武的男主居然瞬间倒地,瘸一样的走向犯人

看胶卷的时候,火车经过,男主无法忍受火车声

甚至在最后男主视死如归的眼神,却是用颤抖的身体支撑着的,男主这时不怕死,怕的是依然是火车声。怕的依然是自己的过去,自己内心深处犯下的所有罪恶。


最后来说一下薄荷糖,薄荷是清凉清新的,糖是甜蜜的,在电影中也是初恋女友送给男主的礼物。可以说象征着最美好的事物吧。但是在军营里就已经破碎了,这是一种象征,象征男主内心的美好已经没有了。而男主也确实如此。

在最后见初恋那一面的时候,买一堆薄荷糖,说是你寄给我的,但是虽然是同样的东西,还是以前的薄荷糖吗?已经发生过的所有的一切,世界还是以前的那个吗?男主还能回去吗?

 6 ) 2019 HKIFF映后談採訪整理

這部電影本身對我來說有不一樣的影響和意義,第一次觀看是2014年在學校課堂上,老師放映了30分鐘的電影片段,我一開始覺得沉悶無聊,過了10分鐘之後完全入戲。回去立刻下載,深夜觀看完整部電影,眼淚無法停止。

認識李滄東是由《密陽》開始,那是我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和朋友們一起看的,一幫無事青年,沒事總逃課聚集在家中,用投影儀播放著各種經典影片,看完片我們總會有一番爭論,這是也算是最棒的大學回憶了。

這次十分幸運,可以在4年后,于電影院重新看《薄荷糖》,展映結束,李滄東上台進行映后會談。除了偷拍之外,我進行了一些即時紀錄,採訪內容很多實料,希望能幫大家從導演角度來解讀此片,在此分享了~

衝上前偷拍,嘻嘻,妥妥的迷妹

1. 關於主題

李滄東關於薄荷糖的解釋,99年很多人幻想未來會是怎樣的,他想拍一部電影講述時間,和觀眾溝通,他認為,未來是由現在組成的,現在是由過去組成的。所以他拍了一部倒敘的電影。

2. 主持人:為什麼要用flashback倒敘的結構?

李滄東:時間的意義是什麼?時間是一個結果,在結果發生之前,是有原因的。 他覺得用倒敘的方法,會讓大家明白,原因更加清楚,會讓大家引發思考,如果他過去不這麼做,會有什 麼的新的結果呢?

3. 《薄荷糖》的啟發是怎麼來的?

李滄東:他有受到一本書的《追憶似水年華》的影響,書裡面是蛋糕,透過生活裡一個瑣碎的小物件,會有影響。

4. 主持人:電影裡有提到一些政治事件,為何添加在電影中?

李滄東:這是部1999年的作品,電影裡面的跨度是20年,電影終結是1979年,是韓國電影一個重要時刻,統治韓國的軍事獨裁者--樸正熙死了之後,也終結了一個長達二十幾年的獨裁政權。當時的人知道這個消息後,大家認為國家有了新的希望,迎來新的未來。他覺得需要刻畫這段歷史,1979年的時候,男主角思想十分的單純,就像普遍大眾。一路發展到1999年之後,中間韓國發生了很多動盪事件,比如1987年的“學生運動”,中間韓國經濟起飛,也經歷了1997年的金融風暴。韓國社會上發生了許多動蕩的事件。導演希望通過一個微細、很平凡的人物的角度,來看這些年發生的事件。

至於導演本人當年在做什麼呢?舉一個例子,“光州運動”發生的時候,導演就是一個大學生。他上學的時候發現學校停課,他去朋友家過夜,大家都很不安和緊張,第二日,大家聽說很多“光州事件”的消息,他本人受到很大的衝擊,所以他想在電影裡面表達出這件事。

5. 主持人:《BURNING》最近上映,導演很多時候會提到憤怒,是電影裡表達的主題。其實我覺得“憤怒”這個主題,是貫穿導演很多部戲的。關於一個個人和歷史的洪流,或者說,一個很龐大的社會體制之間的衝突,各種NEOGITATION。我覺得導演很神奇的地方,是你的電影總是很平靜很溫和,總是這種時候打動觀眾。比如《薄荷糖》裡面很多例子,女主給男主相機,男主送女主走的時候,男主離開腳一瘸一拐的離開。表面上看是一個很簡單的分別場面,但是那個相機,或者為什麼男主的腳一瘸一拐?原來因為軍政府正壓學生的時代,男主的腳受過槍傷。好多這麼意味。想問,導演想表達的憤怒是如何與畫面的平靜之間調和?

李滄東:導演總是很想知道大家看自己戲的態度是怎樣的?比如希區柯克拍一個人的最刺激的,最有趣的生活。很多好萊塢電影都是拍最戲劇性的拍出來,他自己不是這麼想的。他覺得很多瑣碎和微細的事情,對一個角色和生命來講,是很有意思的。這些事會反映到一個角色的憤怒、傷感等情緒,他覺得,通過一個微細的動作來表達角色的內心感受,導演認為觀眾是能感受得到的。

6. 主持人:每一個章節,都用到了火車和路軌,導演不如講講火車在電影裡的意義?

李滄東:男主角每次經歷人生裡面很大的衝擊,都會在火車旁,所以火車在電影裡面有一個很強的象徵意義。導演構思的時候思考,因為電影本身都是一段時間,那他怎樣用畫面來交代時間?當發生了一些事,時間過去了,他覺得火車是一個很好、合適的載體。火車是一個Running Time其實大家都是在一個running time裡面體演主角的人生。他覺得火車本身就是和電影相關,比如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第一部電影是盧米埃爾兄弟的《火車進站》,所以火車和電影是息息相關的。

主持人:剛剛導演都提到,構思這個故事的時候,講主角回溯自己的人生,重新看過,會不會有另外一條路?我覺得,火車都有這個意味,有如路軌、軌跡這樣。

李滄東:這是有關選擇的,每個人的不同選擇,都會對人生帶來不一樣的變化。舉個例子,比如男主角最尾的時候,他誤殺了女學生,這不是男主的主觀選擇,他不想殺那個女學生,但是沒辦法,真是一個意外。但是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為什麼會有這個錯?其實背後也都牽涉到了很多選擇在裡面。他想講的是,透過幻想這個動作,一些看起來很細小的場面,將會對人生帶來一個很的變化。所以導演很希望,讓年輕觀眾,其實你的人生可以怎麼選擇呢?

7. 主持人:導演曾經是一個作家,所以當他構思很多動作和情節上,總有很多呼應的地方。不如講講《綠洲》,導演的手法主要是寫實主意,女主是反映了那副畫的樹影,她又喜歡光,她看到很多美麗的幻象,導演怎麼樣想到這個對比?這是導演電影裡,唯一的超現實的時刻。

李滄東:綠洲是沙漠裡面的,可以融洽生命的生存空間,他的幻想是來自不一樣的原因,因為這些人的生活裡受到了欺淩,他這段幻想不是一般裡面看到的,他覺得對於這些人達到幻想的內容,是不可能的。所以意義不同,雖然是幻想,但其實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東西。

8. 主持人:導演怎樣刻畫女性角色?

李滄東:覺得男女主角是沒分別的,導演不Buy男導演就只瞭解男人怎麼想的。創作人有責任知道男性和女性怎麼想的,他主要關注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不分男女老少。他覺得女性角色比男性角色有點有趣,女性對經歷痛苦比較敏銳,女性對人際關係風波也比較敏感。導演認為拍女性角色比較有趣。

9. 觀眾問答環節:

我的問題:為什麼導演在《BURNING》裡面強調人物的階層差異,這是村上春樹原著裡面沒有的元素?

李滄東:村上春樹的小說裡面最關注的一點是,我要不要燒掉那個倉房?導演覺得小說裡沒有強調社會的不一樣,但是導演覺得,世界才是最大的謎。我們經歷的事件怎樣構成這個謎題,我們面對的問題,是電影裡看到的問題,這些不單單是在韓國發生的事。他想講現代社會上發生的事件對於年輕人的影響。導演不太講太多,他怕很多人還沒看過《BURNING》。

 短评

倒叙真是一种悲伤的结构。

10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4.5。相比看《芳华》的我们,我觉得还是看《薄荷糖》的他们会更幸福一点。伤口谁都有,但有人在释放中留下伤痕,有人扭捏着整出了疤。(21.1.12追加:有关“人生就是一场巨大的后知后觉”。)

12分钟前
  • Ocap
  • 推荐

无论是从体量上还是内容上讲,大概都是韩国的霸王别姬吧。结构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如果完全正叙倒也可以,但就是缺了这种“揭示”的味道。谁能想到层层性格外壳被剥离之后,里面竟然是那么鲜活、那么纯洁、那么善良的一颗跳动的心脏!如果警察政府把人变成魔,经济又把人变成鬼,那么什么能让人成为人呢

14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这完全是一部对福柯《归训与惩罚》的致敬,主人公由权利极端分化的军营到社会的普通人,再到施行凌驾于肢体权利之上的残暴警察,再到一无所有穷汉。社会啊就是一个巨大,有严格纪律的机器,人在怎么折腾都得归训于这种制度,不管主人公在怎么惨,都不可能归结为命运,他只是一只迷失在权利阶级里的盲兽

15分钟前
  • 乔大路
  • 推荐

第一次这样看完《薄荷糖》你只能知道所有一切的原因,李沧东真正伟大之处是当你在脑里重新回想一遍的时候,才发现人生竟然是这样慢慢变成你完全想象不到的模样。

19分钟前
  • 布丁安
  • 力荐

李沧东代表作。影片展现了一个纯真善良的文艺青年由于社会的戕害和性格弱点堕落至暴虐冷漠并走向毁灭的过程。横跨20年的纯倒叙片段,留白与呼应恰到好处,当时间和记忆如倒着行驶的火车从绝望回溯至希望,心酸也变成了痛彻心扉的泪水。薛景求的演技惊为天人,哀婉配乐和长镜头都做到了极致。(9.5/10)【2021.6.13.SIFF大光明 4K修复三刷】依然有不少新发现,动人性亦不曾减少。每句歌词亦都有所指涉,与人物经历及对命运的诘问相契合。各种细节上的呼应,实在精妙,包括手的意象。许多地方既有现实性,也都可以读解为象征或隐喻,贯穿始终每段形式各异的火车与薄荷糖无需赘言,骑自行车绕圈和受伤的腿脚都意味深长。除火车倒行的过渡段落外均无画外配乐。最后的定格+渐强的火车声,你甚至可以将全片读解为一种濒死体验或死前的脑内小剧场。

2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重看#我的人生是怎样一步一步毁灭的。倒叙式结构并非全然刻意炫技,而是一种深挖的悬疑,一定会有深层的病因导致从根子里朽烂,于是在叙事闭合回环处看到政治气候与体制钳固是如何将一个曾充满理想和纯真的鲜活个体碾磨到腐烂破灭,「薄荷糖」见证了整个人生走向最黑深处;更是韩国二十年间的编年史,隐约可见某种暴戾自毁式的国民情绪,个人在时代车轮被碾成齑粉,光/州事件的延宕回声穿越了历史的迷障。哭惨的两幕:来到她的家乡,经历同一场雨,以她之名呼唤着身旁的陌生人,用破碎的悔意和怀念埋葬自己;青春作伴的野餐,他们满怀憧憬着仰望天空,“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2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一部属于社会雄性的电影:光州事件展示了政治驱策对天性与梦想的绞杀,误杀女孩意味着体制中不经意或不得不犯下的罪孽。我们在腹黑无际的名利场中笑里藏刀割腥啖膻,为达目标不断扩张手段与代价的疆域。如果无力或无心于拷问与反思,美好的事物将被我们亲手戕害殆尽!此时此心,得见此片,此生幸甚!

30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幻肢:失去四肢的人所产生的幻觉,就像失去的四肢依然附着在躯干上。——这便是李沧东的无情之处,那些永久的残缺,是哪怕倒带放送都无法追回的。残忍的是时间,也是自我。

3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个倒叙结构太赞了(尤其再加上这个倒开的火车)!一层一层深挖好似心理分析,挖到最后竟然是光州事件!马上片子变五星啊。

3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痛苦像刀一样残暴冰冷,一刀刀狠狠捅在你的心上,捅在你的肉上,捅得你一次又一次趔趄蜷伏下去无法起身。有的人因所经受的痛苦逐渐慈悲,有的人则被痛苦教训成一条恶狗或变异为一撮病毒。有的人在凌虐之下与上帝决裂,有的人最终妥协与生活和解.李沧东借金永浩之口一遍遍质问:你,真的觉得,人生美好吗?

40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Intro to Korean Films的课上看的,老师讲解时说的演员罗马音名字,看豆瓣才后知后觉发现是薛景求。好帅…后来老师放光州事件的纪录片,大家闹哄哄的,一向温和的老师暂停,严肃的说“希望你们能够把他们(纪录片当时的韩国人们)当成你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认真地观看。”

44分钟前
  • 無機酸
  • 推荐

极好的文本,极好的表演。李沧东对于男权社会有着极为精准透彻的拆解。“薄荷糖”既是指代又是比喻,也许每个男性在踏入社会之前都是一颗清新的薄荷糖,但是进入社会后,也就是影片中薄荷糖从饭盒里掉落、被踩碎开始,男性最终在男权机器的塑造下终于成了男权社会所定义的“男人”——成了手上的一把屎。李沧东把男权机器的塑形分为了三个阶段:军中的权力霸凌、政府的特权享受、资本的私有物化,三阶段过后,男性彻底与男权社会结为一体。亚洲金融风暴的来袭,既是对男权社会的打击,亦是对连为一体的男性个体的摧毁。回过头来才终于意识到自己从一颗薄荷糖变成了一坨屎的男人,身在男权秩序之中但毫无反抗之力,最终祈求于时间的怜悯,于是有了《薄荷糖》,不如说影片本身就是一种忏悔式的想象。

45分钟前
  • 唉唉唉德华
  • 力荐

结尾时男主人公那张对着春光流下幸福的泪水的脸,有一种在记忆中未曾微弱下来的光泽感。因为之前有太多罪恶与创伤已经被剥离过了。像一株老笋,把坚韧枯皮一层一层地剥,直到剩下最里面的那颗新芽。它明亮脆弱得近乎像一束光芒。它是电影终结时的那张脸。

50分钟前
  • JulyChan
  • 还行

1.他是多么温柔的一个人啊,温柔到不愿自己沾上血腥和污秽的手染指于她,温柔到会因为美好的心情而落泪;2.什么人生啊、爱情啊,通通在铁轨上被碾得粉碎;3.后半程看得好压抑,男主演技太厉害;4.洒落的薄荷糖,被士兵踩碎,那或许也是我心碎的声音。

5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所有东雅人看完要哭泣的水平,国家的暴力碾压过个人,暴力创伤里夹缝生存的暴民,只拥有暴力的语言,毁了他人生的混蛋到底是谁

56分钟前
  • 散步之年
  • 推荐

用一个人的一生反映韩国近代社会二十年的变迁。薛景求真是个好演员,看得人撕心裂肺的,一段段倒叙不觉得老套反而格外难受。人的命运到底会不会因为一个瞬间而彻底改变呢,就像火车轨道的岔路?终于看到对胃口的韩片了,整体的文学气质真是必须赞

5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5.0 我覺得李滄東的幾部電影裡面這一部是最好的一開始我認為綠洲更棒 但實際上卻是這部最感動我 向後跑的人 向前進的火車 後退的時間 所有細節,將結局推向一個點。

1小时前
  • 大佑
  • 力荐

感觉如《诗》,李沧东的特质也很明显。 七个片段,男人的一生。我们是如何一点点丢掉善良和本真,如何一点点学着面对残忍和残忍。 那一刻,是长大。已经成人何其悲哀的现实。

1小时前
  • Mmm
  • 推荐

李沧东,你是位真正的诗人

1小时前
  • 枯川满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