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诞礼品店扮小精灵上班的Kate,在手术之后一直浑浑度日。酒吧喝酒,离家出走,借宿朋友的沙发,被赶走……她好像要放弃自己。突然有一天,偶然遇到了正在抬头望天观察的Tom,故事似乎从此开始。在工作之余,两人一起探索城市,伦敦最窄的街道、小老鼠铜雕塑、溜进滑冰场、隐秘花园里的秘密谈话……Kate也似乎开始慢慢转变性格,向家人和朋友为自己的错误道歉,在流浪救助中心筹资帮助流浪汉,两人感情也慢慢变近。故事出现反转,Tom突然失踪,彻底联系不上,Kate找到Tom的住处,回忆厘清,原来Kate手术移植的心脏,是Tom的。
没有电话,经常性消失,到工作地方找也找不到,在一起时也没有帮Kate拉很重的行李箱……your heart for my heart, 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看前半部分时也在疑惑,两个人不过浅浅相处,怎么一个人就莫名其妙成为另一个人的救赎?过程好生硬!转折解释了这一切,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赎。
如果说普通人有什么共通的梦想,是不是每个人都曾希望有一束光能照进平凡的生活呢?男主就是那一束光,没有缘由的出现,照亮了女主操蛋的生活,让女主重新燃起了生命的朝气。而到最后,你会发现,那束光只能是你自己~
剧情有点烂俗,但也有点可爱呢。龙母真的是一点偶像包袱也没有,永远不惜把自己的颜值踩在地上摩擦,开局就把我笑死,我可太爱了哈哈哈。
3.5⭐一开始以为是个传统圣诞恋爱电影,打开一看,好像看起来还真是的样子。女主生活一团糟,男主出现带着女主看城市里的“小动物”,走从来没注意过的窄巷子,发现城市之美,又去滑冰,吃东西。看前半段觉得很俗套啊,忍过去了到最后,哟嚯,亮点原来在这儿呢,当然这种反转的效果前提是得从头开始看到最后才会感觉到。(看了剧透或者自己很聪明中途猜到男主身份的小伙伴除外)
💠个人感觉前面其实有点匆忙和毛毛躁躁的。女主不想回家于是各种借宿朋友家,结果状况百出,被每个朋友都赶了出来。不知道为什么电脑屏幕前的我好像被女主的毛躁给影响了,心里看着也有些生气,可能生活中如果真碰到影片前期女主性格的朋友,自己也会很生气,气朋友的不靠谱,气朋友好像对什么都不在意不关心,吊儿郎当的。
🎬不过影片中后期并没有给出个更加让观众感动或者共情的理由来解释女主前期为啥生活乱七八糟的,只是女主对男主说自己动过手术,之后大家对待她也就不一样了。(当时我还在想难不成捐献给她心脏这人是个爱喝酒爱鬼混生活不好的人的心脏,所以影响了女主。)明明这里可以深挖一下的,女主一家是南斯拉夫人逃难来到英国,小时候她家境优渥,是团队领唱,父母心中的聪明孩子,怎么变成现在这样子了呢,如果影片来几个镜头比如说是多国背景的移民心理问题,女主来到英国后语言文化不通遭受的困难或打击,被前男友伤过,被小时候不如自己的姐姐给超越等等,有辣么多层次的原因来解释女主为啥破罐子破摔地变成了loser。影片里轻描淡写地过去了。其实女主一开始的经历像面试失败,被朋友赶出来,本可以引起一些观众同情心的,结果这些经历其实是女主自己的失误造成的,又抵消掉了观众对她困顿生活的感触和同理心…
💠后面看到女主终于行动起来有所改变,让人小小地振奋啊。果然心里是喜欢“生活里活得一团糟的人突然醒悟过来,开始好好生活”的桥段啊。
💠以前只知道两句歌词,现在终于会了八句哈哈哈,之后要把这首歌学会!
看到电影大概前三分之一时,我非常的惊喜,因为男主角的人设写得很好。于是我不断思考,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接着,我恍然大悟,其实这部电影不过是把男女主角常见的设定、背景对调了,但是却给人耳目一新的观感。
女主的亲情、友情、爱情、事业全是一团糟,靠酗酒和滥交来逃避现实,听起来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遭遇中年危机欧美白男,与此同时,男主出现了,他的存在就像那只伴随他一起出现的小鸟一样在这个城市格格不入。我相信男主的设定会赢得绝大多数女性观众的好感,因为他如此善良且带有点不谙世事的天真,在第一次见到女主之后就对她展开了不依不饶的追求,与此同时,这种追求又是完全柏拉图式的去性化的。
遭遇重大挫折的男人和天使一般不求回报的少女,这种在许多动画、影视里屡见不鲜的设定,换了一个性别之后却能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
尤其在后半段电影里,女主角一直在寻找男主角的身世之谜,观众的视角则和女主角一起,探究男主角的存在,女人成为了故事的主体,具有了行动的愿望和行动能力,男人是被行动的对象。其实,男主角的名字、过往、背景已经完全不重要,电影也没有更多着墨,他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令女主角成长的“工具”。这一点哪怕在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的爱情电影里也不多见,不过可惜的是,最后的结局还是流于俗套。
此外还有评论提到的电影里探究的移民问题、母亲的心理问题,在我看来全部都是多此一举,不如好好把这个故事讲到位。
PS:看完之后再听Last Christmas简直听出了一丝冷幽默。
去年圣诞,是前年圣诞是在英国上映的一部本土电影了。 彼时的我坐在我们村唯一的电影院里悄悄抹了眼泪,以为这个学年就这样平淡结束。随后,疫情席卷了中国;又过了2个月,在我和当时的异国男朋友从意大利旅行回来后,疫情席卷了全球,当然,也包括英国。 扯远了。我在近两年后的午后重新温习了这部电影,印象深刻的还是初次观影时的那几个画面:Kate在巷子里换衣服被路过的人吹口哨,在花园的长椅上思念着那个身材健壮永远可靠的亚洲面孔男人,和在Tom公寓里发现一切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真相时跌坐在地上时。 我一直在思考这部电影为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纵使它并没有或令人惊叹,或令人大跌眼镜,或让人捶胸顿足的精彩情节。 但是英国的电影和剧就是有这种效果,在阴沉的下午2点半就黑天的冬天,静悄悄地扔下一声闷雷,让人鼻子一酸,心头一暖,然后释怀。 就如身在异乡周围都是张灯结彩的过节气氛,但你仿佛置身世外。从图书馆出来,冷冷的冰雨在你脸上拍过以后,顶着湿冷的寒风进屋,不管鞋子是否弄湿了地毯赶紧搓着手放下包走到暖气边把手放上去,回想起一个月和朋友夜晚去Wonder Land冻的哆哆嗦嗦的情景;然后换上睡衣去开一瓶红酒和MS超市买的圣诞特供香料,在炉子上热一杯mulled wine。即便这一天真是冷到要尖叫,阴郁的天气让人想大哭,对阳光的渴望超过任何食欲物欲,都在这一杯有柠檬和肉桂香气的热红酒里被抚慰了。 希望你难熬的冬天永远都有一杯热红酒温暖你啊。
先说结局,一家人幸福美满,搞基也能接受了,也不担心遣送了,也不嫌唱的难听了。
这一惊天转变,不是上帝慈悲,而是一个辣妹的奇迹转变
所以不是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而是关键人物付出一点点爱,就像一个老鼠害了一锅汤一样,只要老鼠有点爱心,不进锅里,那么大家就不用付出爱心重熬一锅了。
那谁是关键人物呢,需要上帝来点名吗,上帝可没这本事,结果又回到人人都是关键人物,人人都付出爱,就不会缺失关键人物了。但这样上帝不是太无能了。
所以上帝要做的是找贱人,一个贱到所有人都无敌的地步,就成了关键人物。
有了关键人物,是让他死,还是让他感动大家,就看大家都口味了,如果是重口味,那就是一锅鲜美的老鼠汤。如果还有人性,那就只能把白开水当汤喝了。
总之,电影整体节奏不错,但部分细节也搞不清楚谁是老鼠。譬如城管为啥网开一面,和谐社会,而土著却抵制移民,破坏民族政策。
可能是真的缺爱了,这么狗血的剧情我居然还哭的要死
和电影院里的陌生人放肆大笑了好几次,几个细节也前后呼应了。有时候看看这种简单轻松的片子也挺好。回家又听了几次Last Christmas,才发现电影和原曲歌词Last Christmas I gave you my heart,My God I thought you were someone to rely on真的很搭。算是今年收获的小惊喜吧。
Last Christmas I gave you my heart(剧透预警
重看一遍还是哭得惨烈,kate的自我认同迷失与作为背景的移民身份遥相呼应,加上不能再梦幻的梦幻王子,天啊。也许以后圣诞节可以再看这部片。¶ 哪怕是这种圣诞贺岁片,英国人一出手把好莱坞那帮人推个趔趄还不止好吗。选角真的太毒辣了吧,龙妈身上那股子欢快被导向今宵有酒今宵醉之后简直不能和角色太贴切,以及谁不想躺在长得像郭富城和周润发的私生子还操着一口伦敦腔的老派柳下惠怀里讲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恐惧,然后接一个绵长深重且余韵悠远的吻呢?前三分之二笑个不停后三分之一哭惨,感觉整个人像洗过一遍一样心里干净净的。现在还只有韩版硬字幕,等出了蓝光一定要重温一遍!
“以为看的是爱情片,其实看的是鬼片”
You’ll have my heart, one way or another. 刻着’Look up’的长椅大概是本年度最催泪的场景了吧。
居然被老公入场就猜到结局... 不过这不重要,emma Thomson的演技太牛了!
3.5,虽然结局很扯淡,但对话写的真是太好了
Last Christmas I gave you heart, but the very next day you gave it away. Take it literally. 全片最大的twist其实很多人在看预告片的时候就猜出来了。也算圣诞主题电影里不太一样的,但整体还是那个套路,想把移民和brexit加进去但略显突兀。杨紫琼和Henry Golding没同时出现,不然肯定跳戏。最后演出观众里看到Andrew还是会心一击,For George。
终于明白男主为什么对女主坦白自己靠不住了
我是想看一部简单的圣诞浪漫言情喜剧,暖一暖这中年冻柿子一般的心,就像《缘分天注定》,《真爱至上》那样的……可惜就这点要求本片都没能满足我……结尾来了个预料中的翻转……加入点儿英伦当下保守主义抬头的元素……仅此而已。龙妈的唱功挺好……本片的两三处桥段好像《诺丁山》啊。
【5.7】前面都拍的是啥啊...非常急躁而且聒噪,完全没有能让情绪沉淀下来的机会...而且剧情非常俗套,没有一丝一毫的新意。直到结尾处的那个反转完全把观众对这片的类型期待颠覆了,而且让前半段在剧作上的种种缺点都变得合理化了,有点意思。完全怀疑编剧是先想出来了结尾反转的那个点,然后为了反转的那一个点生硬拼凑出的故事...
这个结局感觉是我小学时候看的郭敬明小说
Cliché 都不足以形容这个剧情……但是能看到一部传统romcom是多么不容易啊!!!!!
艾米莉克拉克的爱情电影男友最后有活着吗
最近接连看了好多基于歌曲命名的电影、Last Christmas I gave u my heart ~ 但不是指真的换心啊哎哟喂 🤦♂️ 这部电影里面有杨紫琼和 Henry Golding 让我一度以为他俩又演母子 😂
虽说剧情狗血,老阿姨还是被赚了眼泪...人生不易,活着为大
我就说嘛,这个片子还是存在逻辑的,比如只有我们自己能忍得了我们这种暴躁又一无是处的人
这个剧情也算是非常对应片名的歌曲了,回头品品就知道了。片中还有特别多的George Michael,也是非常怀旧。本以为是个浪漫爱情喜剧,但其实更多还是暖心治愈系。一个把生活过得一团糟的女人,如何一点点改变自己,让一切好起来。如果不去过度计较剧情,其实还是个挺轻松且有点暖的娱乐片。龙妈还是蛮可爱的,以及,一个亚裔男主,也是个新方向。
以后都不能直视Last Christmas这首歌了…后背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