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

HD

主演:沈腾,马丽,常远,李诚儒,黄才伦,李嘉琦,郝瀚,黄子韬,王成思,高海宝,杨铮,史彭元,张熙然,黄品沅,杨皓宇,徐志胜,杜晓宇,李海银,陶亮,王赞,李唯贺,陈昊明,孟芷旭,赵一霖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独行月球 剧照 NO.1独行月球 剧照 NO.2独行月球 剧照 NO.3独行月球 剧照 NO.4独行月球 剧照 NO.5独行月球 剧照 NO.6独行月球 剧照 NO.13独行月球 剧照 NO.14独行月球 剧照 NO.15独行月球 剧照 NO.16独行月球 剧照 NO.17独行月球 剧照 NO.18独行月球 剧照 NO.19独行月球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独行月球》:谐星,偶像,凡人,英雄

还没正式上映,就敢吹预期票房能达到“×十亿”的电影可是很久没出现了,如今就来了这样一位选手,它就是《独行月球》

趁着前两天大规模点映的机会,我去看了这部开心麻花作品,在导演张吃鱼和沈腾+马丽组合加持下,影片“笑果”还算过关。

相比起不功不过的“科幻喜剧片”,影片中后段所呈现的“科幻灾难片”质量更好,虽然两种类型叠加之下有些割裂感,但总归多了份意外收获,因此观影体验也比较良好。

此外,《独行月球》的制作颇上档次,经费肉眼可见得充足,配合上演员、团队的号召力,以及好笑又好哭的特性,也许它真能成为今年暑期档的大爆款。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剧透。本文所用图片,均来源于海报、剧照和预告片。】

《独行月球》身上最大的标签是“喜剧”,那咱就先从喜剧聊起。

影片的搞笑风格,尤其在前半段,就像是一场荒诞闹剧

月球基地的修理工独孤月,因为沉醉于给暗恋的“月盾计划”领队马蓝星写情书,错过了全员紧急撤离,一个人被留在了月球上。

片中的大多数笑料,都来自于独孤月破罐子破摔的日常,以及他与袋鼠“金刚鼠”相爱相杀的生活,除了故事舞台换成了月球外,其本质就是一个寻常的末世生存喜剧。

这就格外考验主演的实力了——好消息是,《独行月球》“含腾量”极高,许多观众仍是只要看到沈腾就想笑;坏消息是这次沈腾的表演真的不够理想。

也不知是不是经常参加综艺、消耗掉了过多精神气的关系,感觉沈腾在片子里始终没有放开来,更多是在依靠剧情编排以及本能在释放喜感,一些很明确的笑点都属于“笑了,又没全笑”……总不至于说是为了演绎出独孤月的“中间人”设定而收着演吧?

此外,满心期待沈腾马丽组合的人也可能失望,这两人在影片中没多少对手戏,几乎全是隔空各演各的,“孤月”与“蓝星”始终不能走到一起。

本来我就谈不上有多喜欢开心麻花的喜剧,这次也是一样,《独行月球》中各种谐音梗和段子横飞,既热闹,又零碎。

我甚至看到了黄子韬亲自演绎了他的名台词“不会就这样轻易地go die!”……好吧,我承认自己笑了。

在这里也不想随便说笑料包袱“高级不高级”,观众的笑声本身没有高下之分,买不买账就看你自己的笑点了……但无论如何,电影满满的荒诞性可是千真万确。

且不提已相去甚远的原作漫画,《独行月球》的科幻基础显得十分薄弱:20多分钟能完成一次300人规模的外星紧急撤离,月球没空气却能形成冲击波,更别说角动量不守恒什么的了……片中的科幻设定,就像是月球上时有时无的重力一样,只有需要时才会用上。

所以,在这种荒诞的语境之下,地球上的幸存者们把大量时间消耗在看独孤月直播上也就没那么奇怪了。

说完了不太满意的喜剧部分,接下去就谈谈自己喜欢的地方。

我最欣赏《独行月球》的一点,是其对主角独孤月的身份设计与转变:一开始,他是个自诩为中间人的小透明,等到地球人发现他还活着时,他一度险些被塑造成一个“虚假的英雄”(这大概是处处小心谨慎的电影里最大胆的情节了),然而“造神计划”刚刚开始就流产了,取而代之的是金刚鼠和独孤月成了顶流谐星,当独孤月开始执行重返地球的宏伟计划后,他又变成了催人奋进的偶像

从中段开始,《独行月球》的气质逐渐改变,因为独孤月不再苟延残喘,而是利用月球上剩余的物资开始干正事儿了。

其实这种转变为影片的整体质感带来了较大的撕裂,而且因为前半段太散、太胡闹了些,科幻设定的地基也不牢,后半段的表现力也相应地被拖累了。

但瑕不掩瑜,影片后半部分以正剧为主、喜剧为辅,展开了一场一波三折的返乡之旅,并贡献了不少名场面。

比如独孤月为拿宇宙之锤所制定的计划,舍近求远、反向行之,以绕行月球一周的路线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未知悬念、有生死抉择,还有地球上的粉丝们打call,着实好看。

而且,开着太阳能车在月球上追日,拉着袋鼠背着氮气罐在月球上滑“雪橇”,这两个点子实在是太浪漫了!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场戏,也是影片中的高光时刻,当属独孤月错误地认为自己努力全是白费、准备看着家乡自尽时,地球上幸存的人们一同打起了灯光,不仅释放了人类文明尚存的信号,也点亮了独孤月重燃生机的心火。

这出戏好就好在发力主体是地球上的配角们:马蓝星公开承认独孤月“普通人”的身份,摘掉了这场大型作秀的伪作,而后又鼓励所有人为独孤月照亮希望,尽管从现实角度讲,绝大多数人打手电的光根本没用,以当时地球的电力恢复状况也不太可能用灯光打字,但情绪上确实迸发着“万众一心”、“你不是一个人”的感动。

同时因为“一个”两字没打出来,独孤月看着“你不是人”四个字哭笑不得,这一幕也真正实现了又好笑又好哭的出色效果。

顺便夸一句,影片的制作水平很高,印象里这几年除了像《长津湖》那种顶级投资的大片外,已很少看到《独行月球》这样经费充足的国产片了。

道具真实、特效出众,片头、片尾以及后段的蒙太奇中,还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包括3D动画、定格动画、微缩摄影等等,这些别出心裁的“边角料”不仅要花心思,更要花钱……

更别说影片中大量歌曲和配乐了,光我听出来专门为《独行月球》创作的就有腾格尔的插曲和李玟的片尾曲,还有《Take Me Home,Country Road》这样的名曲都有出场……果然,就得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啊。

影片最后,本该从广寒宫空间站转道回家的独孤月,选择独自去阻止小行星π+给地球再次造成威胁,以无私的自我牺牲,书写了留世的英雄传说。

实际上,把《独行月球》拍成《流浪地球》+《火星救援》那样的正剧也未尝不可(反正本来也有这种味道了),但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以目前的成片效果来说,即便在喜剧性和节奏感上有所欠缺,这部片子依然可圈可点,因为它把最核心的几个点都抓得很好,对多数观众来说,观看体验是不会差的。

就好像独孤月拯救人类之后,小行星碎片与他的灰烬形成了地球的星环:既是不科学的奇怪设定,同时也是天马行空的浪漫幻想。

因此,我还是推荐看看此片的,一个天真、浪漫的故事,应该被人看到。

 2 ) 人人都说这是喜剧,我却为这孤绝的浪漫泪流满面

沈腾+马丽+开心麻花,似乎等号的另一边不假思索一定是喜剧。《独行月球》的前半部分确实也让我忍俊不禁,从独孤月完美错过撤离的平行剪辑,到目睹地球毁灭后的月球电子灵堂,到妖娆背影一转头却是厌世脸袋鼠“金刚鼠”,那句面容扭曲的“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啊啊啊——”让我在影院里笑得差点断气。

好笑归好笑,代入独孤月的心境,现实是非常绝望的:地球眼睁睁在自己面前毁灭,冲击波在月球上用肉眼都看得见。你无法得知那边的情况怎么样,还有幸存者吗?自己会是全宇宙剩下的最后一个人类吗?所有的飞船都撤走了,就算地球还有幸存者也不可能再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救自己,自己会被困在这孤寂的月亮上孤独终老吗?

此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变成了地月距离,抬头就能看得见,却遥远得像隔了一辈子。帮独孤月摆脱这种孤寂感的,除了对女神马蓝星的思念,就是身边的大袋鼠刚子。

好消息:你不是月球上仅存的生命体。坏消息:另一个伙伴是个会一言不合揍得你满地找牙的筋肉袋鼠。在月球那样荒芜寂寞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地方,全世界都按下了静音键,一个人长时间呆着绝对是会发疯的。这种时候身边只要有一个活物,哪怕是一只蟑螂一只蚂蚁,都会让你感觉稍好一点。

马蓝星的意义是给独孤月一个执着的想要“回家”的理由,而金刚鼠才是全片与独孤月羁绊最深的伙伴。在与刚子打打闹闹的过程中,独孤月的孤独感以及随之而来的“求死本能”,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解了。理解到这一层,才明白为什么后半段独孤月愿意宁死也要去营救刚子。

【注意:前方大型剧透!未观影者慎入!强烈建议观影后再看!】

当独孤月终于开始接受现实,一人一袋鼠尝试自救回家时,属于科幻题材的浪漫内核才显现出来。后半段几处大的奇观段落,都能显现出这种科幻最迷人的浪漫感。说说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吧:

他们发现曾经的的火箭还尘封在月球上,可以用来作返航的机舱,但八千公里的距离却是太阳能车支撑不到的距离。随着独孤月信心满满的出发,另一头是地球指挥部焦头烂额的计算,他究竟想干什么?

直到在地图上大笔一挥,人们才惊呼:原来他打算舍近求远,反向横跨整个月球!在地球上做不到是因为白昼太短,而在月球上只要一直追逐着太阳,就可以有三十天永不落幕的白昼!在地球上相背而行绕一个圈总能回到起点,月球上又何尝不是呢?

一人一车一袋鼠,一趟为期三十天的逐日之旅,出发没有回头路,横跨整个月球!一头是地球上的直播声嘶力竭喊着“太阳不灭!白昼永存!”,数以亿计的人类在为他加油呼喊,另一头是月球上镜头拉远,孤寂苍白的卫星上一粒小小的生命体在移动。这壮阔的画面如同驾驶雪橇飞驰在勘察加,总能让人感受到亘古以来人类在自然界面前顽强的生命力。

一路上的旅程疲惫至极但也如计划般顺利,老道的观众肯定能猜到,编剧不可能让你那么顺利就完成任务的,中途一定会出点什么意外让你“差一点”就完不成。果然,独孤月顺利拿到回家的火箭后,终于要逆太阳而行回基地了,载着刚子和粮食的补给车却中途脱钩。等独孤月发现时,救 or not to 救,这一人类经典的电车难题放在了他面前。

一边是一路上唯一的伙伴,甚至可能是宇宙中除自己以外的唯一生命体;另一边是放手一搏的话除非奇迹发生,否则很有可能双双殒命。孤独活着和一起去死,理性的人绝不会选后面的选项。但独孤月若是理性,当初也不会为马蓝星的惊鸿一瞥就成为月球上的修理工。

最触动我的是,决意返航后他知道自己很有可能赶不上太阳了,但一路驾车狂奔,还是眼睁睁目睹太阳一点点沉到月平线下。白色的光芒一丝丝减少,这一幕拍得既唯美又残酷,令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它那么美又是那么无情,要把你生的希望一寸寸夺走。

当太阳完全落下,世界被黑暗笼罩,死亡必将来临。倒在了终点前的一刻,独孤月心中有不甘,眼中却是释然。想到一首歌很适合此情此景,叫《我是我最后的目击者》:“我想象中人生的最后一程,是太阳在东边降落,孤独长满山坡。最后三天还是没有打破人间的规则,我是我平淡无奇生活,最后的目击者。”

情绪触到了谷底,总归是要反弹的。在濒死之际,独孤月突然想到,狗和驯鹿能拉雪橇跨越雪原,为什么不能让奔跑时速30km袋鼠也拉起撬子呢?于是全片最帅最燃的一幕出现了:简易工具改装成的雪橇车,穿着宇航服的袋鼠摆脱了地球重力,奔跑起来犹如驰骋在西伯利亚雪原

在一片黑暗中一点孤灯照亮茫茫前路,明明是生死时速却又燃又好笑。两个圆滚滚的宇航服包裹住的生物腾空而起,致敬了《ET》中的经典镜头。生草、爆笑、梦幻、童真、热血……各式复杂的滋味涌上心头,不仅是影片里的地球人在为他欢呼泪下,影片外的我们脸上热泪未干,也忍不住大声叫好!

技术问题顺利解决了,按理来说回家路上不再会有什么波折,独孤月却在又一次和刚子打架中,差点产生了存在主义危机:他直到现在才发现,自己一直以为的地球指挥部联络自己的信号,都是电线短路无意中造成的!虽然地球人也确实一直在联络他,但由于设备故障只能单方面接受月球的信号,亿万人的心之所念他一无所知。

孤独感是人类最大的敌人。比没有希望更糟糕的是,给了希望又被碾碎。刚刚被落在月球上时,独孤月遭遇过一次的自我价值怀疑,此时又再度给他重创:原来一切真相都是假,没有人联系你,也从来没有人在乎你。茫茫宇宙,与你无关。

这时候一直在铺垫的地球线终于派上用场。一直以来在月球上孤独求生的独孤月,给了后末日时代灰暗生活的地球人希望。此时成千上万的人听从马蓝星的号召,也纷纷走出家门,点亮一切能点亮的灯火,给遥远彼空的独孤月生的希望。

我并不是一个对宏大叙事很感冒的人,但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全人类团结一心放下隔阂,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时,也每每都忍不住落泪。无数的灯光,无数的手电,巨浪中竖起的灯塔像一个象征:这是两颗星与两颗心的应答,纵使无法说话,但当我努力发光,你知道这是在为你闪烁。

再次准备自杀的独孤月,跨出基地,打开了气阀。当氧气逐渐耗尽,他抬起头,却看到远方沉默的地球此刻在闪光,全世界的灯都为你点亮。人类何其小,星球何其大,这是只存在于中二少年的幻想中的刻骨浪漫。他跪下,哽咽,眼泪蒸发进循环系统,真空中只有那小小的孤独背影在颤抖,我也在黑暗里泣不成声。

当信号终于修复,手搓火箭逐渐完成,回家的日程指日可待,独孤月与马蓝星的公费恋爱也让人以为能在结局得到圆满。而万恶的小行星碎片π+的出现,让剧情直转急下。能对抗小行星的武器“宇宙之锤”,就在独孤月返航的飞船上。此时此刻能拯救地球的,唯有一人。

救 or not to 救的选择再一次摆在面前,只不过这次天平两端,一边是整个地球的幸存者,一边是独孤月自己。他从来都不是什么英雄,却两次站到了这个位置。前一次是被迫,后一次是主动。在开头他讲了个“中间人”的烂梗,如今到结尾,他轻松又郑重地说,让我再当一次中间人吧,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中间人。

片中一再出现的那首老歌《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此时却成为了催泪炸弹:“就让我乘着风,变成落叶,变成流星,坠入你的心中。”当他乘着风直直坠向小行星碎片,冲击波化为巨大瑰丽的星云,在宇宙中无声地爆裂开,地球上下起了一场白昼流星雨。你看,你真的变成流星了。

终其全片,独孤月的主题一直是,回家。地球上有他唯一爱的人,也是一个孤独的懦弱的普通人,在宇宙终极面前的唯一退路。他不向往星辰,最后却化作了地球的光环,永恒地常伴在了离地球一步之遥的地方。

彻头彻尾的疯狂,刻骨铭心的孤独,却又是无可救药的浪漫。

 3 ) 《开心麻花》再无“开心”,只有“麻花”

整篇影评我从来没说这部电影是一个烂片,那些乱扣帽子的可以滚了,我的主页打的是三星,但是长评显示的是两分,不信去看我主页啊!

有些团体真的搞笑 ,连我的观点看都不看直接开骂,我说出的我的真话可耻吗?我花了票钱难道不能表达观点吗?为什么要用你们强盗思维来堵住我的嘴?

“我的目标不是星辰大海,而是终结孤独”

——《星际探索》

一,“独”但又“不独”

《独行月球》令我期待的其实并非是“沈马”组合,而是片名中的“独”字。如果一部喜剧可以探讨人类潜意识的孤独,那这绝对是一部成功且可以名垂青史的的喜剧。

但是影片最终所呈现出来的不是“独”,更多的是“不独”。导演不断的冲淡独的概念,削弱故事内涵,让一部本可以达到神作的电影变为了一部平庸的娱乐化作品,这是极其可惜的。

二,“搞笑”但又“不搞笑”

《独行月球》像是一部“拼盘电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影片的剧情割裂感极为强烈,三分之一的喜剧片,三分之一的科幻片,三分之一的剧情片,而这每一个三分之一之中槽点远大于优点,笑点包袱又老套又尴尬;科幻剧情杂糅,毫无新意,像是《楚门的世界》+《火星救援》+《流浪地球》+《星际探索》的低配版结合体。可以说影片在后半段已经没有笑点了,所以这部电影的定位也就极其尴尬,如果说他是喜剧片,对不起,他不及格;说他是科幻片,对不起 他更不及格。

三,“开心麻花”江郎才尽

《夏洛特烦恼》之后,开心麻花一直在走下坡路。《西虹市首富》那虚假的“盛世”背后也难藏开心麻花空洞低俗的剧本。《独行月球》当然不能说他不低俗,但是剧本仍旧是空洞的,基本上可以说剧情一眼望穿,剩下的就只有沈腾那卖力的表演了。

四,更深的层面

从进一步说,《独行月球》其实反映出的其实大陆电影制作者水平的下降,工业水平的提升终究是一个噱头,只讲究形式,不讲究质量和类容的电影永远都无法成功。

7.28点映场电子票跟

影片正式上映,更新影评。

《独行月球》作为中国首部科幻喜剧电影,从立项以来一直受到关注,至少他填补了中国类型电影的一处空白。

《独行月球》的视觉效果极佳,不输《流浪地球》,但是在细节的特效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剧情整体割裂,前半段笑点并非十分密集,后半段剧情同样不是特别吸引人。包袱的笑点也远远比不上张吃鱼上一部电影,换句话来说,就是这部电影不是一部纯喜剧,沈腾和马丽的化学效应基本没有,而且整部电影又陷入了喜头悲尾的怪圈。

开心麻花不再“开心”,他们将各种类型片剧情变成了一个麻花。

一星各给沈腾,一星给主创的创新精神。

总体评价为6分,而且《独行月球》口碑注定会两极分化,能否撑起大盘我们拭目以待!

好吧,如果有人觉得我收钱了,你可以不信这个影评,也没必要和我硬刚,我不富有,但一条差评钱赚来的几块钱我才不稀罕!

你去餐厅吃饭,点的小炒肉,给你端出来一盘**,你还不能差评了,因为旁边的客人会让你自己进厨房去炒。那你进餐馆的目的就是花钱用他们的厨房吗?

别了每个人都有评论的自由,我很乐意与各位豆友交换意见,别用你的不友善的想法来堵我的嘴,谢谢。

 4 ) 没有逻辑的自说自话

2个小时的电影,前面一个小时还在期待下一个笑点出现,慢慢变成失望、怀疑,后一个小时基本就是在打瞌睡和玩手机中熬过,已经不知道影片在讲什么,估计导演也没想好要给观众传递什么。

首先,这绝对不是一部喜剧,或者说,不是一部合格的喜剧。全片几乎没有什么笑点,开头面试部分像是在致敬《西虹市首富》,然后又像是《流浪地球》,演着演着又变成了钢铁侠拯救世界。以往沈腾电影之所以好笑,是因为故事背景和人物立住了,一些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点让人忍俊不禁,而这部电影所有人似乎都在努力搞笑,却只是为搞笑而搞笑,跟剧情完全是割裂的。

其次,这也不是一部好的剧情片。如果电影不搞笑也没关系,但起码应该讲一个好的故事。里面的各个角色的行为都没有逻辑可言,包括男主角本人。很多问题电影没有回答,只是强行地按导演想法给观众灌输,但观众一脸懵。比如,男主角的亲人们在哪里,为什么地球被撞击了想到的不是家人,而是日思夜想单相思的女主?向全球直播男主为什么有激励作用?为什么电影里观众看到的画面和我们看到的画面一致,难道男主还有全程跟拍?电影里出现的吃瓜群众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地球上打个手电筒月球上就可以看到?为什么那个袋鼠明明那么可恶那么危险,男主还不顾安危要救它?

客观讲,电影应该是费了不少心血的,里面有很多特效,包括那只莫名其妙的袋鼠,应该也花了不少钱。但作为一部合格的电影,至少应该给观众一个合乎逻辑的故事,里面的细节可能禁不起仔细推敲,但没有明显的漏洞,或者说组合在一起形成超乎现实但又较为合理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基础上,营造一些笑点和泪点,让观众共情,才能让观众体验到愉悦,不管是开怀大笑还是失声痛哭。

希望,下一步腾哥的电影能补回这部电影的票价!

 5 ) 想要的太多,但没有找到平衡点

怎么说呢,但凡不是沈腾马丽主演的,我此刻对怎么评价它都不会这么纠结。

是能够get到他们有野心,想在纯粹的喜剧之外表达更多。但就我个人的观影体验而言,正是这一点“野心”,让它有些不伦不类,定位不清晰,明显没有在宏大叙事和喜剧笑点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想要的太多了,反而都没有要到。

作为一个观众,我的情绪一再被打断,实在是有一些无所适从。沈腾一个人被留在月球,我刚想共情他的孤独,笑点来了;地球被撞人类生存困难,多么严肃的情绪又立刻被另一个笑点拉走;就这样一次次差点被严肃情绪拉进去,又一次次被强插进来的笑点拖出来,这样的结果就是我既没有好好笑,也无法深度共鸣。

而对一个主角有深度共情,是观众对主角行为逻辑认可的基础。没有深度共情到沈腾的内心,他的孤独,他对马丽的暗恋,他对袋鼠的不放弃,他对人类的爱,他对地球的牺牲,就全都无法做到理解接受,观众情绪无法自洽,只有接受无能。

而且许多搞笑台词是几个明星熟脸工具人一样说出来的,没有逻辑可言。袋鼠虽然可爱又搞笑,可是又确实毫无逻辑可言。至于地球上打开光线月球上立刻就能看到这种光速秒传的bug、还有全人类都能无时无刻无死角监控到沈腾生活日常却无法与其通话的设定我都懒得提了,因为肯定会有人抬杠,喜剧嘛,喜剧不需要谈逻辑。

看,这又回到了我前面说的,这部电影想要的太多了呀,它不是一部纯粹的喜剧。如果一如既往的是一部喜剧片,从头笑到尾,多好。可并没有。

笑点确实频繁,可是这又分明是一个末日科幻灾难背景,想表达男主沈腾孤单复杂的人物内心成长变化(不断被笑点打断,大失败),还想要表达一些末日下的人类群像(有一些搞笑但失败,黄子韬真的已经放弃偶像身份了吗?),到中后段开始玩浪漫爱情(有一些浪漫动人但失败),结尾甚至还进入牺牲自我的英雄煽情环节(有一些悲壮感人但失败)。

港真,任何一个元素单独拆出来,都足够打动人,可是如何将这么多好的元素都糅合在一起,不做减法,结果就会变成现在这样。

总要有主次的。这部电影到底如何定位,想表达什么,我无法分清楚主次。但凡不是沈腾马丽这么好的演员演的,我都不至于这么纠结。唉。看还是值得一看的,但,还是失望了。

最后最后,每次写影评都要再强调一遍:观影是个人体验,感受不同非常正常,没有对错。

 6 ) 实话实说的观影感受,没黑没喷,水J绕道

好消息是含腾量很高,坏消息是含腾量很高也不能作为无脑进影院的理由。 虽然我看完之后倒也没有后悔去看这个电影,但如果朋友问我值不值得推荐的话,我还是会迟疑的。 这部电影它确实不值得给别人推荐。《豆瓣开分7.3,一周左右降到6+,只能说DDDD》《客观评价两颗星,考虑到沈腾加分项最多三星》 接下来就是剧透了,想去看的就不用再往下看了。 ﹉﹉﹉﹉﹉﹉﹉﹉﹉分﹉﹉﹉﹉﹉﹉﹉﹉﹉﹉﹉﹉﹉﹉﹉﹉﹉﹉﹉割﹉﹉﹉﹉﹉﹉﹉﹉﹉﹉﹉﹉﹉﹉﹉﹉﹉﹉﹉线﹉﹉﹉﹉﹉﹉﹉﹉﹉﹉ 电影开头是人类为了抵御小行星撞地球,在月球建立基地的背景介绍。 不知道是不是经费不够,背景介绍完全是贴图式,动画式的,放在这样一个多少打着科幻标签的电影里,多少有些廉价。 月球基地的几个场景展示,显得非常单薄,一个中国主导的太空计划里,用英文展现“高级感”,有些别扭。 太空站上天之后,全中文比起英文来说,似乎更实用,也更有高级感。 独孤月被落下的剧情设置太粗糙了,一共二三百人,因为旁边两个座的人落枕,所以没发现,放漫画里还行,放电影里就差点意思了。 独孤月舔马蓝星抱枕上的“番茄酱鼻涕” 场景,真的……。 地球上的避难所,也是跟贴图一样,薄弱的好像一戳就破,英文播报的通知,也一样突兀。 独孤月的人设其实也很单薄,他为什么要去月球竞聘工程师,为什么思维那么缜密却又那么冲动,最后拯救地球的动机也不够充足。 电影中纸片人太多了,似乎是为了完成那么多画家笔下的名场面强行连缀起来的。 太空喜剧,里面科幻内容多了,难免会让观众更加理智,更贴近逻辑思考。 科幻和这种薄弱喜剧搭起来,其实是互相消解的。 感觉沈腾在每一个场景里演的都挺卖力的,可最后电影剪出来,加上特效和插科打诨,反而接近土味网络大电影了。

楼下这些业务水平很次的组织请培训一下再接活

这种神秘组织就不要到处喷人空瓶了,很假

 短评

煽情真的太尬了。。我只想去看一部搞笑片

5分钟前
  • Daydreamer
  • 还行

笑点不错,但不是全篇的笑点,断断续续的,算是轻喜剧吧。也有紧张和泪点,但我觉得并不突兀。整个故事完整性很高,冲突来的有理有据,当然也有幻想和无厘头的成分,但并不出戏,整体而言我觉得是非常值得去电影院看的片子。

7分钟前
  • 放开那个西红柿
  • 推荐

太他妈的浪漫了。

9分钟前
  • Bei
  • 推荐

国产电影真的把观众当傻子了

10分钟前
  • 恩哼
  • 很差

手电筒化身迪迦变身器,请相信光,尬出银河系🌌

12分钟前
  • 我与世界
  • 还行

《独孤月在月球的三年,治疗了地球人的精神内耗》

17分钟前
  • 如小果
  • 推荐

笑不出来.gif

20分钟前
  • 看電影的人
  • 较差

对我六岁表弟来说刚刚好。

24分钟前
  • Céline
  • 较差

在丧成狗的日子里能用一张电影片开怀大笑俩小时,你就说值不值吧!

28分钟前
  • Rainbow
  • 力荐

煽情得有些犯规了。另外,刚子是美团派过去的吧?

31分钟前
  • 不看月亮🌙
  • 还行

磕幻喜剧哈哈哈哈哈哈,我竟然磕到了沈马这两张老脸?最后…沈腾炸的是国产科幻封了3年的大门。

33分钟前
  • 壹安²
  • 推荐

好消息是沈腾贡献了最富层次的一次表演,坏消息是成片的质量到底辜负了他。即便他以一己之力将小品升华成电影,但片中呈现的一切都是二手的,成了一件昂贵而蹩脚的A货。

35分钟前
  • 不留痕迹
  • 还行

真不理解影院里的人怎么笑出来的,浪费两个小时

37分钟前
  • 离岸游鱼
  • 较差

科幻迷们是我最不能理解的群体。原来喜欢说科幻部分不严谨,我问他们有什么bug呢,他们又说不出来。于是改成了科幻部分不硬核。哦合着国外科幻可以有软科幻硬科幻,国内就只有硬核科幻和烂科幻?

39分钟前
  • 薄荷叶🍃
  • 力荐

比以前所有麻花作品加起来都要更像一部成熟商业电影,宁愿这样的电影每年来一打都不想再看到一部什么西红柿李茶夏洛特。多加一星支持麻花继续朝这个方向做下去,不要因为部分观众突然笑不出来了又继续去做那些粗制滥造的小品段子长视频(当然舔番茄酱的设计大可不必

4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是喜剧片,也是爱情片,还是科幻片,灾难片;有大制作,也有小温情;笑点不多,但也可以;有些画面是真的很美,很喜欢。一语概之,值回票价。沈马组合,这次在我的期待之上。

44分钟前
  • lucky girl
  • 推荐

就还行吧,最好笑的居然是黄子韬

48分钟前
  • 芊小乙
  • 还行

我非常讨厌往喜剧片里塞煽情的部分,导致我从后半段就几乎笑不出来了,煽情塞进喜剧片里适配度很差

49分钟前
  • 绝望的生鱼片
  • 还行

你永远可以相信开心麻花给屌丝捏脚的实力

52分钟前
  • 牛奶很忙
  • 还行

开心麻花这次做出了一部能让很多人刮目相看的电影!说真的,好久没在电影院大笑了,另外,沈腾的喜剧节奏是真的好,笑点几乎都被他的表演带起来的。

55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