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宪法

HD中字

主演:内博伊沙·格洛戈瓦茨,德扬·阿西莫维奇,克塞尼娅·马林科维奇,博兹达尔·斯密贾尼克,玛拉登·赫仁,玛蒂贾·希吉尔,兹登科·杰尔克,罗伯特·乌格里纳,泽利科·科尼斯内特,伊莲娜·乔瓦诺娃,卢卡·德拉季奇,达丽娅·洛伦西,泽利科·杜夫尼亚克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1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2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3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4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5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6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13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14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15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16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17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18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19克罗地亚宪法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克罗地亚宪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弗耶科(内博伊沙·格洛戈瓦茨 Nebojsa Glogovac 饰)是一名高校教授,专门研究克罗地亚历史。在一场意外中,弗耶科身受重伤无奈住院,负责照料他的是一位名叫玛雅(克塞尼娅·马林科维奇 Ksenija Marinkovic 饰)的护士。在玛雅的精心照料下,弗耶科的身体情况渐渐好转,除了照顾他,玛雅还照顾着弗耶科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  弗耶科对于玛雅的无私奉献感到十分的感激,想要找个机会报答她。巧合的是,玛雅的丈夫安迪(德扬·阿西莫维奇 Dejan Acimovic 饰)是一名警察,即将参加克罗地亚宪法考试,但他对此是一窍不通。弗耶科决定帮助安迪补习克罗地亚历史,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意外。夺宝风云别那么骄傲第二季闹鬼3D版屠夫状元冰雪狙击无色无慰生死大营救聆听者神探阿蒙 第一季月影特工我的邻居是美女巨人杀手杰克魔鬼特区少年英雄小哪吒乐在旅途孤楼求生午子风云独臂拳王 獨臂拳王天降女子!~女孩子从2楼…掉了下来租赁新娘阳晖楼实时爱第四季特警云豹黑暗弥漫复仇吧格洛丽亚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一见又倾心活在暗下侯爵1989加勒比爱情UFO Sweden(瑞典语版)太空旅客警视厅搜查一课长第二季虚名拆·案2老表,你好嘢!1991一叶小舟青春有你 第二季小小电影院北京·夜第四面墙兄弟同体

 长篇影评

 1 ) 以小说大,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揣着大小世界

首先要呼喊一声的是:千万不要被电影的名字吓到了!不要害怕!乍看名称第一感觉就是个宏大叙事的电影,(就如《革命之路》一样,还以为是一场血雨腥风的社会革命!),实则是一个小而深的故事(一个以小见大的电影)。

海报

说起克罗地亚,除了最近的世界杯,马克西姆的《克罗地亚狂想曲》,还能想到什么?「克罗地亚之春」? 历史、文明、冲突纷争这东西,广袤的大中华有,有人类存在的土地上一直都有,只是大家的语言不一,宗教不一。

克罗地亚这个早在史前就有人类居住的地区,如今大部分的居民为克罗地亚人(大部分信奉天主教),而塞尔维亚人(大部分信奉东正教)与其他少数民族整个占比约10%。

而克罗地亚人与塞尔维亚人的民族对立,自南斯拉夫王国时代(1929年成立)就已经存在。直至当代,克族人与塞族人因民族对立依旧会引起战争,比如「克罗地亚独立战争」(1991年-1995年)。

巨型破裂镜头雕塑

先看看导演何许人也:拉伊科·格尔利奇 (Rajko Grlić 有没有朋友告诉我他的名字该如何发音吗?Google 太弱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爷爷。(今年71岁,也可以称作是爷爷了。 )克罗地亚人。

其作品《大师太棒了》( Bravo maestro) 提名了1978年戛纳金棕榈,而对于很多西方媒体来说,让他被家喻户晓的电影是《荒唐军令》(2006年,Karaula)(再说一遍,不要被名字吓到。)《克罗地亚宪法》沿袭了《荒唐军令》的特征:小故事,大格局。

Rajko Grlić

探讨的议题也相似:历史、民族对立、人类个体在如此环境下的命运。

可能有朋友就会说:哦,《明月几时有》也是如此,大历史下小人物的命运。我打包票,它们之间差别不是一星半点,不信你去看。

这是一个邻里之间的故事。两个家庭,楼上楼下,主要人物3-4人。

楼上住着耶克斯拉夫(克罗地亚人)和他需要照顾的年迈卧床的父亲(曾被囚禁于布莱堡,请维基「布莱堡屠杀」)。白天他是一位非常有社会地位的教授,夜晚则异装为女性(名为卡拉琳娜)出行。因其同性恋的身份不被父亲接受,被街头小混混群殴受伤,楼下的护士玛雅主动予以帮助。她希望的回报就是教授帮助她有阅读障碍症的丈夫「安特」(是位有塞尔维亚血统的警察,曾参加过克罗地亚独立战争)复习《克罗地亚宪法》,以通过考试。

照顾父亲

因是同性恋被群殴

安特在耶克斯拉夫家学习

《克罗地亚宪法》的考试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玛雅与耶克斯拉夫逐渐成为朋友,而安特与耶克斯拉夫却因民族、个人偏见发生争吵,最后耶克斯拉夫的父亲去世,生无可恋的她(已异装)去往爱人波波自杀的长椅准备了却残生。

耶克斯拉夫送玛雅自己做的衣服

玛雅照顾 耶克斯拉夫

父亲去世了

它同性恋题材的标签,但它并未耽溺于「同性恋」本身。同性恋的标签使耶克斯拉夫饱受歧视,生活艰难,内心煎熬,但同时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弱势者,他带着自己的偏见与执念:同性恋这个标签带来的伤害、克族人与塞族人之间的长久对立带来的创伤战战巍巍地生活着。他的生命看似坚强,实则脆弱无比,他随时准备着用子弹结束这些负担。

耶克斯拉夫

耶克斯拉夫因同性恋被群殴了之后,跟病床上的父亲说支撑不下去了;在他与楼下的安特发生激烈的争吵后他看着抽屉里的枪发呆;之后他回答学生说着黑暗的日子似乎伴随一生,但他还是愿意相信生活的美好,也正是因为这些美好让他放弃在长椅上饮弹。

自杀长椅

楼下的夫妇过着平常的生活,养了一条黑色的小狗。他们喜欢吃,喜欢骑摩托。身为警察的安特一直在寻找在香肠里塞玻璃渣的虐狗份子,一面也在寻找攻击同性恋的神经病,同时他面临着《克罗地亚宪法》的考试。由于此前的战争导致孩子流产,玛雅无法生育,夫妻俩一直梦想着能领养到孩子。故事最后他们赶到自杀长椅,请耶克斯拉夫做他们未来孩子的教父,并且都已经想好孩子的名字,耶克斯拉夫或者卡拉琳娜。

玛雅与安特

玛雅与安特

生活内容与任何一个地区的人类都大同小异,楼下的夫妻梦想着领养小孩、喜欢飙车、梦想着住更大的房子、想要抓到虐狗的变态,甚至只是想要通过一个考试;楼上的只是想要得到父亲的爱、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做自己喜欢的衣服化喜欢的妆。

故事设计小而巧,日常的生活看起来点滴琐碎,实则生活在克罗地亚的人们背负着历史与民族,这些都是现下人们之间互相伤害的武器。

玛雅做了个甜点与耶克斯拉夫一起品尝,他津津有味的吃着,而当知道是有关东正教的食物时,他不由自主地放下手里碗;小时候被塞尔维亚警察起伏的创伤与愤怒留在耶克斯拉夫的记忆里,使他对安特恶语相向……

但让人欣慰的是,导演(也是编剧)给了观众一个温暖阳光的结尾。这应该也是老爷爷希冀的:无论同性恋异性恋,无论克族人还是赛族人,都是自由与平等的,如克罗地亚宪法里所描述的。

最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女性具有爱与温暖的强大力量,女性能挽救世界。(😝)

一些思考:

《太平轮》、《建国/建党大业》、《南京、南京》、《黄金时代》《明月几时有》等这类关于历史、战争题材的电影,感觉目前的中国导演思维倾向还是「以大叙大」,「表小表大」(好像是要说战争或者时代对于个体命运的影响,表现形式确实无论是大时代还是小人物都流于表面化,更多的是在渲染一种气氛,而这种气氛留给人的还是「大」的感受,而非深入个体,对于个体与时代/历史有所思索。)


最最后,关于一直在变动与修正的克罗地亚宪法,有兴趣就读一下吧:

克罗地亚独立前,曾有过3部宪法:

* 1947年宪法,确认了克罗地亚作为南斯拉夫联邦成员国的地位;

* 1963年宪法,规定克罗地亚人民共和国改为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1974年宪法,规定上自议会下至社会各领域都普遍实行代表团制。

由于克罗地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作为南斯拉夫国家的一员,所以有必要提一下南斯拉夫通过的各项宪法:1918年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成立,1921年通过宪法;1931年亚历山大国王为实行独裁统治颁布了新的宪法;1945年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次年颁布了宪法;1953年第二部南联邦宪法产生;1963年颁布第三部南联邦宪法;1974年颁布第四部南联邦宪法。

1990年7月25日,克罗地亚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修改了国名、国徽和国旗。目前的克罗地亚共和国宪法是于1990年12月21日经议会通过后,于次日正式颁布的。

2000年初,斯捷潘·梅西奇当选总统。他在大选前承诺,将修改宪法,加强议会民主,削减总统权限。在他当选总统后,便于当年3月初组成了修宪专家小组并于4月初向议会提交了宪法修改草案文本,但因总统、议会、政府各方意见难以达成一致,直到11月修改宪法的决议才获得议会两院2/3议员通过,而且关于取消议会州院的建议因州院议员反对仍需继续协商。

2001年3月28日,克罗地亚议会代表院通过第三次宪法修正案,决定撤消议会州院,实行单院议会制。

(资料来源:《克罗地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版 2010年04月19日)


【完。】

文丨BY 岳漟 图丨影片截图/网络

本文原载于「添糖电影院」(微信号:BrilliantFilms)公众号,欢迎关注,第一时间打开新的电影世界。

电影那么多,你在看什么?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添糖电影院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2 ) 摇摆人弗耶科的情绪//

实在让人感叹啊
表现至阴至阳的男主弗耶科在镜头捕捉间所表现的气质让人感觉恍若两人
作为传授政治学的高校教授以及极其硬派的面部轮廓
都很难让人联想到其身穿古典裙式与丝袜的场景
最为印象的镜头或许在弗耶科发现其父在病床死后
弯腰头抵着头发出 "Papa"的啜泣声
当发现幼年的弗耶科身穿母亲内衣时
虽然父亲的默不作声
但也暗示着默认的态度

这部围绕”政治 宗教 性向”充斥的矛盾与复杂到最后克族与塞尔维亚族、东正与天主教人的矛盾和解

引用片中的话说 "古希腊的帝里斯有一对由同性恋组成的精英部队,当他们上场杀敌的时候,他们清楚,他们不仅为国家而战,也是为爱人而战“。

他们理当想清楚了,当信仰天主的弗耶科答应为信仰东正的邻居孩子做教父的时候,无论信仰如何,他们奋战且生活在同一个国土,而任何一个人,也都不能因为性向失去爱和失去爱人的能力。

 3 ) 还有一点想法

还有想说的是影片对人性刻画的非常到位,其中有个情节是,教授去上班了,玛雅拿着教授给她的钥匙和安迪一起去教授的房子,看着一个房间又一个房间,幻想着如果教授去世,这个房子是她们的,每个房间布置成什么样。而最后教授要自杀的时候,她们两个像疯了一样去找他,去救他,让他当孩子的教父。在真正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善良最终占据了上风。

 4 ) 一些背景

米洛拉德·帕维奇在写《哈扎尔词典》这本书的时候,除了玩弄许多文学上的技巧之外,还在书里塞了大量的政治隐喻,想引起世界对塞尔维亚内战的关注。当时就觉得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非常有意思,因为这两种语言除了字母之外一模一样,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只需要按照字母表一个个替换过去就可以了,任何人都可以是信达雅的翻译家。然而事后想想,这种东西可不仅仅是有趣那么单纯,既然这两种语言那么相近,算作一种语言就行了,为什么非要分成两种?如果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那应该有两种不同的语言啊,怎么可能这么精准的翻版?事实可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可能非常残酷,才导致了这种不共戴天但又密不可分的局面。这个具体原因后面再说。

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地图。左上是奥匈帝国,右下是奥斯曼帝国

当然这里不是要谈《哈扎尔词典》或者塞尔维亚的内战(对不住帕维奇同志了),而是要谈这部电影《克罗地亚宪法》。一开头电影就展现了一个动乱、暴力、勉强拼合但破碎不堪的社会,而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矛盾至深。那么,两个民族到底有什么矛盾呢?

两国历史都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不断被大国侵略反复易主的过程,巧的是这两个国家挨着,但占领这两个国家的却是两个大国,大国之间彼此敌对,那这两个小国家可谓首当其冲,国民不断对抗和迁移,受尽战争折磨。

塞尔维亚主要被奥斯曼帝国霸占,克罗地亚则被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不断拉锯,虽然近代多半在奥地利控制之下。一战之前,塞尔维亚独立,但部分土地还被奥匈帝国——也就是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合体占着。一战爆发的导火索就是,塞尔维亚的一个爱国青年,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大公。于是塞尔维亚首当其冲,被匈牙利和德国占领全境,直到一战结束德国战败之后才重新复国。但是呢,这个时候克罗地亚还是奥匈帝国的小弟,奥匈帝国大军中有近十分之一大概五十万人是克罗地亚人,肯定跟塞尔维亚人有不少冲突,双方印象都不怎么样。一战德国战败,奥匈帝国解体,塞尔维亚松了一口气复国了,克罗地亚也从奥匈帝国中独立出来,这两个国家居然尽弃前嫌联合周边一帮国家组成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这个王国听起来怪怪的,但是它是南斯拉夫王国的前身。

这个新成立的王国呢,内部矛盾肯定不少。塞尔维亚人当时可能占优,居然在新国家里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我看了都不服,跟大东亚共荣圈似的,怎么可能。一方面推行大塞尔维亚主义,另一方面还不承认南斯拉夫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觉得大家都是南斯拉夫民族;既然都是南斯拉夫民族,还处处排挤克罗地亚人,这不是逼人造反么。当然,只有一个南斯拉夫民族的说法也可能就是取消克罗地亚自治权的借口。

克罗地亚肯定不服,就不断反抗,不断被镇压。后来有个人,叫做帕维利奇,借外国人的帮助建立了克罗地亚护国军,后来被铁腕镇压,逃到国外去了。二战爆发之后,南斯拉夫被法西斯瓜分,这家伙又回来了,成了德国在克罗地亚的代言人。这个人就是电影里出现的一个背景人物,电影的主角是个历史学教授,在跟学生们讲课,二战之后帕维利奇为了躲避反法西斯主义者,逃到了国外,而这个国家再次落入了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的独裁统治。从电影里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克罗地亚人对帕维利奇的态度是很复杂的。首先,克罗地亚护国军的诉求是克罗地亚独立,其次这个组织是个极端组织,种族主义者,屠杀了大量的犹太人和塞尔维亚人,是法西斯主义者。二战之后这个组织肯定是失败了,虽然打败了法西斯是个好事,但克罗地亚又失去了独立建国的机会。

克罗地亚失去了独立建国的机会

失去了独立建国的机会好理解,那么为什么说再次陷入了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的独裁统治呢?原来在二战期间,在党的领袖铁托的领导之下,当地共产党组成了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之下,当地就组成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打倒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战后当地原来的联盟就形成了新的南斯拉夫国。其实,在铁托统治的前期,由于跟苏联闹翻,取消集权通知,权力下放各地,整体发展还不错,只不过后来中央和地方权力不均衡,出现各种利益冲突,可能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为主的各民族又升级了各种矛盾。克罗地亚人呢,要求更大的自治权,可能因为大塞尔维亚主义还有余威,也可能因为塞尔维亚人比克罗地亚人本来就多,也可能因为联盟的政治中心在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人主导的联邦就不同意,以分裂国家的名义打压克罗地亚人。越往后越闹,事情越来越大,也不搞发展了,就成天恐怖。这就是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的独裁恐怖统治。

当然,这肯定是新政府对旧政府的定性。后来,终于克罗地亚决定自己搞,脱离联邦,发动独立战争,一步步收回了原克罗地亚的土地和权力,成了现在的克罗地亚国家,也是电影中的克罗地亚国。在这个过程中,克罗地亚国土上的塞尔维亚人处境就比较尴尬了,期间还声称怕受到二战期间的法西斯式打压,因而退出克罗地亚国议会,准备脱离克罗地亚而建立一个国中之国,这样无意义火上浇油,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大。

因此,电影中的塞尔维亚族的警察要背的新克罗地亚宪法,首先就是克罗地亚共和国的主权不可剥夺、不可转让、不可分割。

这个电影之所以好看,就好看在这些背景里,好看在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的不完善和部分的人性里。

男主是个同性恋,是个历史学教授,男主的父亲是个瘫痪的法西斯遗老,因此男主跟父亲都可谓是隔了两个水火不容的朝代了,父亲宁愿杀了这个儿子,也不愿意承认这个同性恋的儿子。这个儿子虽然是个教授,生活在新时代的克罗地亚共和国,但对父亲依然有深厚的感情,在教历史的时候都能看出对帕维利奇的同情;同时对塞尔维亚人有着深刻的偏见和仇恨,第一次跟塞尔维亚警察的冲突其实是他先挑起来的,虽然骂他基佬打他的人并不是塞尔维亚人。他以一种愤世嫉俗的态度面对一个塞尔维亚警察,因为在他古老的意识里,他小时候和他的母亲就常受到塞尔维亚警察的欺压(除了大塞尔维亚主义,很可能跟他法西斯的父亲也有关系),而当时警察大部分都是塞尔维亚人,虽然时过境迁,警队已经25年没有接收过塞尔维亚人了。

反观塞尔维亚警察虽然粗俗无知,却不失为一个热心肠朴实的男人,虽然不喜欢同性恋,但更有一种普世的邻里正义感。可能也正因为此也才能被他的克罗地亚妻子看上。而这对儿夫妻最大的缺点并不是偏见和歧视,毕竟现在他们才是弱势的一方;他们最大的缺点是他们并不完美,他们内心深处贪图教授的钱财和房子。虽然这是所有人都可能有甚至更多人更直接的欲望,但这对儿夫妻这样的设定还是很令人印象深刻,他们跟教授的交往并不纯粹,但正因为如此也更真实有力。

双方并没有更过分的动作,但这种深刻的个人偏见和欲望比那些引发更深刻社会现象的情况还突然。在电影《羞辱》里,同样是宿仇的本地人和难民之间爆发的冲突更激烈,也更显戏剧性,但同时某种程度上美化了作为个人的敌对的双方。的确,《羞辱》中的双方最好的解决办法应该是放下冲突,但是本来政府最好就不要接收那么多难民。而本片中,一切都是纠缠不休的历史宿命,每个人都是历史中的普通人和见证者,他们看起来那么突兀的偏见和欲望恰好是真实世界的个人注脚。

最后就是语言的问题。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其实是非常相似的语言,双方能自由通话,其实可以说是一种语言的不同变体,但是这个语言又出现过很多种写法,其中克罗地亚人主要用拉丁字母书写,塞尔维亚人主要用西里尔字母书写,而两种字母一一对应,能相互精准转换,可以理解为繁字体简体字吧。如果两个民族没什么矛盾的话,都可以通用两种字母。但是两个民族之间冲突不断,用哪种字母就成了政治问题。当年南斯拉夫为了保持各民族间利益的平衡,规定在拉丁字母与西里尔字母具有同等地位。但由于塞尔维亚首府是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全联邦共和国政治和军事中心,因此塞尔维亚人同时使用这两种字母,毕竟面子要做足。而在克罗地亚,尽管学校里也教西里尔字母书写的文学作品,但其大量的出版物及报刊杂志几乎不使用西里尔字母。冲突越多,克罗地亚越要求独立,越拒绝使用西里尔字母。现在,大部分的塞尔维亚年轻人两种字母都认识,毕竟拉丁字母还算是国际通用字母;但克罗地亚的大部分年轻人已经不再认识西里尔字母,虽然其实就是一种语言。

最后的最后,克罗地亚现在发展的还不错,跟中国关系也不错,希望越来越好。哦当然了,还有帕维奇的塞尔维亚,虽然别人的事儿是内战还是独立战争咱们不好评判,总还是希望和平安定。


首发同名公众号。

 5 ) 所谓宪法,恶乎在?

《克罗地亚宪法》区区90分钟的片长,探讨的却是些多少本书也写不尽的话题:人性、宗教、民族主义、LGBT……我很佩服它的野心。但,既然片名叫做宪法,我便想从宪法的角度谈谈本片。

庄子《知北游》中有这样一段: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法学家讲,不妨把“道”替换成“宪法”,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宪法。它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又与每个人的生活难舍难分。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本叫做宪法的小册子呢?本片回答的很好,大概是因为我们还歧视少数群体,而宪法就是为了预防多数人的暴政而诞生的;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离开这本叫做宪法的小册子呢?本片也回答的很好,大概是在我们自觉地把人视作平等的个体之时——宪法的目的达到了,我们便不再需要宪法文本本身(我把片中的“丈夫通过宪法考试”做了一点可能过分也可能不过分的解读);

那么宪法是不是万能的呢?本片通过虐狗狂给出了一个思考角度。

从这个意义上讲,《克罗地亚宪法》是一部不错的宪法宣传片。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看到《中国宪法》,希望我们都能像片中的丈夫一样,通过宪法考试。

 6 ) 《克罗地亚宪法》不是一堂刻板的法律课,而是关于歧视与爱的温暖故事

《克罗地亚宪法》是一部无法从片名一望而知的电影(看完之后又会觉得片名非常意思)。但它绝对是值得推荐的一部电影。它串联起不同的人物关注于一个共通的主题,既晓以“大义”,又关怀个体,既温暖幽默又不失表达的严肃与完整。 影片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同性恋教授和他的邻居夫妇。教授被人打伤,本身是护士的女邻居来帮忙照顾他,作为回馈,教授要帮助她有阅读障碍的警察丈夫准备宪法考试。 教授和警察之间,不止是知识分子与大老粗的差异。 教授是典型的克罗地亚人,因为历史以及家庭的原因,极端痛恨塞尔维亚人。他的父亲,如今已垂垂老矣、风烛残年,却是一位“民族英雄”(当然,从不同角度看,他可能也是一位法西斯主义者、极端民族主义者)。他曾救过克罗地亚的重要人物,而在南斯拉夫时代则经历苦难。影片通过教授提到小时候和母亲去监狱看望父亲以及父亲现在残疾的双腿,隐晦地来表现这一点。 警察却是个塞族人,当年喝醉酒误入克族人的队伍,才让他能够在克罗地亚生存下来并当上了警察。面对教授的敌意与羞辱,他针对其同性恋身份进行反击。但其实,警察先生本身并不歧视同性恋,在看到有人骚扰、欺负教授时,还表现出相当的正义感。 社会状态、历史遗恨和个人情感等,给人与人的相处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将责任归咎于对方,自己只知道抱怨,显然不助于问题的解决。歧视与憎恨,只能带来更多的歧视与憎恨。教授与警察之间本无直接的利益冲突,但先入为主、针锋相对,反而影响了他们的相处和互助,而且让他们彼此都更加痛苦。 教授与警察的宪法课无法顺利进行下去。这一状况也有着另一层的象征意义:法律条文与现实行为之间的距离。法律的基础就是“平等”,而现实中处处都是歧视,法律无法被保障,那就是一纸空文而已。法律要有真正的意义,需要人在内心在思想上的认同。 教授与警察之间的紧张,还是可以被缓和的。护士作为中间人,有着重要作用。在警察这边,夫妻之间是满满的爱,她能够勇敢地跟异族的他结婚便是最好的证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俩也有着良好的互动。而在教授这边,除了帮忙照顾他和他父亲之外,她也非常同情教授的遭遇,并倾听之鼓励之。 能消除恨与歧视的便是爱,人最本质的爱,形式不同但都同样温暖的爱。但不光只有爱,爱也需要一个自我认知的前提。双方的错误都必须及时明确地指正出来(不仅是自己也包括其他人),不能因为顾忌而有所保留。认识到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真正意识到了错误才能在之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授这个人物还值得特别来说一下。教授与警察之间算不上大问题,他的痛苦还是来自于自身。一般人对他的歧视甚至打骂,他已不在乎,他在意的只是他爱的人。他无法压抑自己的爱,却也不忍辜负了父母对他的爱。他勇敢去追寻自己的爱,但心里也有愧疚的一面,虽然与父母产生冲突,但他们之间的爱却也是无法割舍的。这种折磨将与他终生相伴。 有爱才会痛苦。教授最亲的人就是父母和爱人了。母亲和爱人已经都离开了,剩下病床上的父亲,是他在这世界最后的牵挂。 现在,他的邻居,一对善良的普通人进入了他的生活,为他孤独而且还有些偏执的心带来一些温暖与光亮。 影片并没有过于理想化地来表现双方的互动,而是赋予人物可操作的动机,从彼此实际需求出发,慢慢消除了各种偏见与障碍,达成一种互助友爱的状态。这一堂“宪法课”终于是没有白上。 小楼中升起的一点光亮,未必能照亮整个世界。打教授的极端主义青年依旧不知悔改。电影中有很有趣的一幕,教授在警局遇到被抓的青年,青年不停地咒骂,他把他所反对憎恶的人都骂了一遍(不止同性恋,还有塞尔维亚人、共产主义者、吉普赛人、犹太人等)。这一幕不仅表现了极端主义者的恶意和愚蠢,也间接交代了当下在克罗地亚容易被歧视的少数族群有哪些。 电影还有一个不断出现的在路上放置藏有玻璃渣的香肠的杀狗怪人。在他母亲误食他的香肠身亡、他自己也被狗咬伤的情况下,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坚持他的行为。这世界可能比人想象的更加复杂,公共问题不是只靠一些人努力就能解决的。 《克罗地亚宪法》以宪法作引子,表现了克罗地亚的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故,并感叹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故事生动,细节丰富。尤其对重点的同性恋议题的处理颇为不俗,不只是一个温馨的故事,而且涉及到多个面向,有大有小,有主有客,非常动人。影片整体非常成熟,有的放矢,又很具观赏性。 (首发于公号“星期三噪音”noiwed,欢迎关注!)

 短评

本来对如此题材的影片兴趣不大,但此片拍得相当有趣。通过两个并非典型的克罗地亚相邻家庭,展现克罗地亚社会的现实。导演对一些敏感话题均有所涉及,但度拿捏得很好,不让人讨厌,而且影片诸多幽默的桥段,让人体会到一种真诚与感动。

4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力荐

难以抹淡的偏见 一个弱势群体歧视另一个弱势群体 人人平等的克罗地亚宪法却能熟稔于心 口号式的宣言听起来有多耳熟 这部电影就有多讽刺

9分钟前
  • 办公室摸鱼冠军
  • 推荐

角色很少,矛盾很多,好在是暖心的,看得舒服。(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满嘴脏话的少年,什么都没经历过的他,何以心中充满如此多元的仇恨?这样的新一代,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的都是什么样的故事?)

10分钟前
  • 哔呣咣啵の哸啐
  • 还行

超乎意外的好看 感谢电影节 SIFF

15分钟前
  • ABCD的D
  • 力荐

影片围绕住在同一楼却性格迥异的四个人物所展开

18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举重若轻,不多不少,细节里见真章。这部电影仿佛是克罗地亚社会的一个病理切片,故事挖掘到这个深度,我给满分

21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195946/

23分钟前
  • 杨浦小囡
  • 推荐

看到了萨格勒布大教堂

25分钟前
  • 糖紫
  • 还行

非常巧妙,你能想象有部片子叫你国宪法吗

29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一栋楼,两户人,折射出克罗地亚的各种社会现象。 有宗教、民族和性向,有偏见、误解和包容。善恶美丑皆是生活,活着才能感受生活。配乐很有格调...

3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非常喜欢这个节奏,几个人物立体饱满。男邻居准备宪法考试为主线,开始是克族和塞族的历史矛盾,到最后请教授做孩子的教父为两个民族的和解(或者说编剧的一种美好愿望)。谷歌一下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的历史恩怨会比较有帮助。教授的异装癖故事为辅线,寄托了克罗地亚未来对LGBT更包容开放的努力方向。

35分钟前
  • 花果山望妻石🎩
  • 力荐

我们被自己的过去牵绊,却仍放不下对他人的偏见。

39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原来亨德尔可以这么悲伤,原来人类关系可以这么美丽可爱。我觉得我要爱死爱死爱死这部电影了,它几乎把克罗地亚社会的绝大多数问题,关于宗教同性恋历史种族矛盾都冗杂在一起讲了,但是却一点一点都不浅层!可爱的笑点,沉默的泪点,看完鼓掌到手红泪流满面!就像片里的台词,这是我们共同的亲爱的国家

43分钟前
  • 小清明
  • 力荐

我们都是从多小的窗户望向这个世界

46分钟前
  • tunight
  • 推荐

边缘题材啊,是我们大陆没有办法去创作的,真希望,我国也能拍些这种类似的电影,宗教,同性等等

47分钟前
  • 儒家颜路
  • 推荐

安特:你到底怎么想的就要自杀,别这样,你总能再找一个啊,你知道这世上有多同性恋吗?我们每天晚上都能抓到,我可以把他们的档案拿来,你随便选,管他是高的、矮的、瘦的……是要多爱一个人、用情多深?才会在其离开人世,依然恋恋不忘、铭记于心?弗耶科如此,《火车司机日记》里的伊利亚亦是如此。

4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歧视未必是心存伤害,而是心存差别。被流氓殴打的异装癖同性恋教授饱受社会歧视,而他本身却在歧视生活在克罗地亚的塞尔维亚籍警察。父亲深深藏起的纳粹军服、男人悄悄剪裁的女性裙装、变态偷偷放置的玻璃香肠、警察默默背诵的国家宪法、女人暗暗幻想的富人之梦。这个世界歧视遍布,请给异类一丝包容。

52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竟然会有这种直白简单又好看的政治家庭片。一个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兼受歧视的同性历史教授,一个竟然替克罗地亚独立而参与过八月风暴行动的“塞奸”警察(而今塞族在克不足4%)。同性异装癖教授老爸是将死的前法西斯乌斯塔沙战士,而警察老婆也算是爱上敌人的“克奸”。试问街上的萨格勒布小混混,是先打死死基佬呢,还是先打死抓他们的塞族警察?第一次去萨格勒布,我还偏偏住了个不敢在单位出柜的中学历史老师家,全圣日那天,带我去墓园看他爸妈,他也顺带对着图季曼墓碑鞠躬。感觉几乎是对着这个沙发主故事拍的。电影中的民族主义同性恋,辩称,古希腊底比斯就曾有过一个强大的同志军团,既为自己而战,更为爱人而战。故事也是按能想象的和解温情方向发展,似乎巴尔干困境就只能靠少数派来慢慢解决。

57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同性恋与塞族人是克罗地亚的少数群体,对彼此却也抱有最深的偏见,偏见源于对差异的不理解,它带来恐惧,恐惧引起仇恨。父亲的纳粹军服、男人的女性裙装、虐狗犯的玻璃香肠、女人的富人之梦,在基于“自由”与“平等”的宪法的荫蔽下,不可杀死。

1小时前
  • 子弹
  • 力荐

所有深情都从容,不把任何议题(同性恋、民族、宗教)当做煽情噱头,最后俗套地回归到情节剧式的主题上,反而有一种难得的质朴感。痛苦永远无法摆脱,但是“毕竟世上还有那么多美男呢”。

1小时前
  • 鬼腳七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