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

已完结

主演:撒贝宁

类型:综艺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0

 剧照

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2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3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4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5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6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3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4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5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6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7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8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19典籍里的中国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1.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衰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不绝如缕 薪火相传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讲无伏生,亦不明不义 2.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鉴古知今,学史明智 3.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禹贡》 九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徐州荆州梁州豫州雍州

以上是我对《书》的笔记!

 2 ) 请警惕管文化部门中的遗老遗少!!!

我就吐了,搞文化那波人里面到底有多少遗老遗少,还是拿了美利坚的工资当行走的50w 第一,宋应星的祖父是明朝的尚书宋景,他和他的哥哥宋应昇都是万历年间举人,他和他哥哥从小一起读书长大感情极好,然后他的哥哥甲申天变后两年服毒殉国,请参考颜真卿颜常山旧事,你哥哥殉国了你去当汉奸?? 第二,宋应星留下的祖训是不准当清朝的官(不得仕清) 第三,在我看到的所有有关于宋应星的雕像绘画中,全部是明朝士人形象,没一个阴阳头 第四,阴阳头是清末形象,清初是新朝雅政,金钱鼠尾辫,这些满清遗老遗少是不是自己也觉得丑换了个阴阳头,不知道什么样子的请百度或者想象给你剃光头然后插上一个猪尾巴[呲牙] 第五,宋应星死于1666年,甲申天变1644,但是明朝的实际灭亡是1683,宋应星一直认为自己是大明臣子,不是大清的,还有说当时江西已经沦陷,不剃发易服就要砍头的,宋应星是隐居!!直接拒不出仕!!清朝不可能也不具有实力去深山老林里抓人强制剃发易服! 在吐槽一遍那些遗老遗少,能不能实事求是,别可个劲的给自己脸上贴金,就因为你在这颠倒黑白我还得辛辛苦苦的打字让大家提高警惕防备管文化那群人里的遗老遗少[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还有人说你们是在试探,我就好奇你试探你妈呢,有本事你就跳出来,你看人民的军队是不是把你骨灰扬了,赶紧的吧,我就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这群该死不死的满清遗老遗少下课[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

 3 ) 一些分享在读书群的碎碎念

1.孙子兵法:伍子胥自刎的那个片段很戳,反复看了很多遍 2.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垂暮之年心心念念的书稿被流传下去,他拿着pad双眼中带着光,惊喜地一划一划,喜极而泣,眼泪落在pad上,他慌忙去擦,嘴里念叨着书稿书稿。看到这里感觉太心酸了,说不出来的感觉。感觉中文的含蓄真是刻在骨子里,徐霞客整本书都在隐隐诉说自己对华夏山水的热爱,却不曾大篇幅去讲述自己的爱。换作外国文学,或许会是更直白的表述,类似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各有各的好,但还是更喜欢含蓄一些的表达~

3.“做医者难,修本草更难,可是我却没有料到,刊印本草比修本草还难。” “为自己我一生不求人,为了从医我求过父亲三次。寿国以寿万民,寿万民以寿国。这次刊印《本草纲目》是利百姓,利家国的,我千里求序,很难啊,但是又有何妨?”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李时珍台词

4.天工开物:引子故事是袁隆平先生,我当时下意识看了一眼播出时间,那个时候袁隆平先生一如剧中还在稻田里。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啊,为什么这一集的主持人不是袁隆平先生呢? 后来看到最后,宋应星跟着撒贝宁来到现代,正是袁隆平的试验田,首尾呼应起来了,也推向了最后一个小高潮。 袁隆平和宋应星就相见了。“你也有个禾下乘凉梦?”大抵就是这样的惊喜吧。作为一个古代人的宋应星不太理解握手,不过两个人的手还是紧紧握在一起,跨越时空的两位老人,都在为了禾下乘凉梦而努力。一瞬间泪奔。最后袁隆平送给了宋应星一株超级稻,宋应星也走过甬道回到历史中去,双手抱着那株超级稻,足见珍重。

5.史记:司马迁算是唯一一个没有走去现代的历史人物吧。不说剧情和演技这两个夸烂了的优点,司马迁这一集真的超级超级推荐。我在想司马迁没有去现代看看,是为什么呢?也许是他是唯一一个心愿已了的人吧。青史已出,父命已成,司马家的使命也完成了,而他也完成了自己的执念与信念,也终于有了“机会”重活一次,有了“脸面”去见司马家的先祖。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司马迁最终并没有去现代看一看,他唯一的挂念只不过是:后人还读太史公书吗? 他称鲁迅为自己的知己,听见鲁迅对太史公书的夸赞,对着鲁迅的背影说道:先生,谬赞了。 好像这些人从不关心自己在后事有什么样的名头,有什么样的成就,关心的都只是自己的书还在吗?还在读吗?还有人知道吗?不能不为之动容。 司马迁在看后世的光影时,说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好。好,好,好。或许正是心愿已了,太史公书也能公之于世,自己死而无憾,也便没有什么想说的了。 说来也很愧疚,这些书我都没看过。二十四史总共也就读了几篇。是时候多读一读了。

6.传习录:看了王阳明那一集,学到了的同时哭死了,演技在线,内容在线,泪点也在线,爱惨了不过如此。 有个情节,王阳明跟着撒贝宁来到现代龙窟(?记不起),一个青年人准确说出王阳明的想法,王阳明愣愣看着他说:你很像我的一个学生(他英年早逝的爱徒知己徐爱),简直哭爆了。最后王阳明别过撒贝宁,回到历史中,他边走边吟诵那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正是王阳明的临终遗言。颇为震撼记忆犹新

7.推荐章节《传习录》《史记》《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感悟之前零零碎碎都说过了,总之极为推荐。其实对带古人看(讲)现代的发展得地方不是很喜欢,总有种心酸的感觉。甚至觉得若是他们真的知道后世,或许会生出一些恨吧,遗憾自己未能见到,”生不逢时”亦或是其他的情绪。单除此之外的剧情都是很好的,也很适合重复性工作的时候边看边做。

 4 ) 撒贝宁穿越两千年对话伏生,《尚书》背后的故事有多精彩?

2021年大年初一,央视播出《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尚书》。

主持人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穿越时空到汉朝,与倪大红扮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对谈,去到《尚书》里的中国,感悟民族文化之根脉,礼敬薪火传典之先贤,受到很多传统文化爱好者的追捧。

《尚书》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部典籍,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时,《尚书》也是一部非常复杂的经典,研究《尚书》的学问,叫“尚书学”,是一个非常专门、非常庞大的学问。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学者为之皓首穷经,相关的著作也是汗牛充栋。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用现场表演、嘉宾对话的方式展示《尚书》传承中的一些关键点,感人至深,特别是伏生传经的故事,让很多人流下热泪。

关于《尚书》这本书,我认为最有趣的是《尚书》的流传。在几千年间,它多次经过九死一生、命悬一线的传承,也经历过伪造、掉包的侵蚀,一度“假作真时真亦假”。而到了今天,不仅真相大白,还有历史的“彩蛋”冒出来。

《典籍里的中国》制作虽精良,但时间太短,远不足以介绍《尚书》的精彩!本文将结合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演变的大历史,大致介绍一下《尚书》传承。

一、《尚书》是史官文化的产物

《尚书》首先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文献汇编。它保存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从尧、舜、禹,到夏、商、周,主要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目前通行本《尚书》共58篇,涉及四个朝代:

《虞书》是讲尧舜禹的事迹,有5篇:《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

《夏书》是夏朝的文献,有4篇:《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

《商书》是商朝的文献,有17篇:《汤誓》《仲虺之诰》等;

《周书》是周朝的文献,有32篇:《泰誓》《牧誓》等。

从文体上看,《尚书》有六类文体:“典”、“谟”、“训”、“诰”、“誓”、“命”:

典,是重要史实的专题记载;

谟,是记载君臣谋略的,就是个会议记录;

训,是大臣开导君主的话;

诰,属于劝诫、勉励的文告;

誓,是君主出征前训诫将士的誓词,就是动员令;

命,是君主所下的命令。

《尚书》的篇名,也有几种命名方法:

有以人名为篇题的,如《盘庚》《微子》;

有以事件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

也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

从写作时间上看,主要由两类文献构成:

一类是历史文献文件本身,像诰命、训话、宣誓等,是当时保留下来或记录下来的文件;

另一类是追述古代事迹的文献材料,像《尧典》《皋尧谟》这样的,属于后人根据传说记载的。

按照古人的说法,至少在清代以前,人们基本上相信这些文章,都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人所说、所写的;判断的依据是,这么深刻、这么有哲理的思想和话语,非这些伟大人物是写不出来的,比方说《尧典》《禹贡》等。这是信古派的观点。

进入20世纪,出现了疑古派的学者,认为尧、舜、禹,还有夏朝,没有考古材料支持;是不是真的存在,还有争议;而且中国的文字,是商代才出现的,所以在疑古派来说,商代之前的这些文献,完全是后世人伪造的。

疑古派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土文献证明,完全怀疑、否定古人,也是不对的。

我在这里做一个折衷的判断,或叫探讨。这些文献,商代以前的部分,可能是口耳相传,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大家知道,在没有记载工具时代,古代人的记忆是惊人的,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藏族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的史诗玛纳斯等,都是大部头的史诗,全凭民间艺人记忆流传下来的。尧舜禹,以及夏朝的事迹,流传到了商代,写成了文字;到周代,最后写定。

商代的那几篇,可能确实写于商代,传到周代,由商朝的后裔宋国人写定。周朝的篇目,那就是当时的文献保留下来的了。

那么,具体是谁承担文献记载和流传的任务呢? 是史官。

中华文明是比较早熟的文明,标志就是,很早就有了专门化的文献编撰人员和机构,史官。不像西方那些民族,全靠游吟诗人、靠着史诗,传承早期文化和历史材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民族。历史学最早发达起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史官文化传统。

在古代,史官具有很高的权力,很有地位,当然史官也负有重大责任:他们每天都要记录国君及朝廷中的各种大事件,所谓“君举必书”,国君的任何行动都会得到详细的记录。

史官又有左史和右史之分,据说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左史负责记载国君的重要讲话,以及朝廷中的各种讨论,就形成了《尚书》这样的文献;右史则负责记载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就形成了《春秋》这类史书。他们的职责是不一样的。

《大戴礼记·保傅》记载:

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司过之史……太子有过,史必书之。史之义,不得不书过,不书过则死。

《大戴礼记·保傅》所记是周初的情况,史官的地位已经比远古时代下降了,但权力依然很大。特别是,史官集团具有很强的职业荣誉感,甚至拿生命捍卫职业尊严。

讲两个故事。公元前607年,晋国的昏庸国王晋灵公,要谋害权臣赵盾,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往国外逃命。晋灵公的姐夫赵穿杀死了晋灵公。赵盾听到这件事后,返回晋国,把晋灵公的叔叔拥立为王,就是晋成公。

赵盾登上相位后,想知道史官对这件事的评价,于是就把太史令董狐找来,询问他有关情况。董狐把大事记录给赵盾让他亲自去看。赵盾看到上面写着“秋七月,赵盾弑其君”,并且得知这件事在朝廷上已经做了公布。赵盾质问董狐道:“谁都知道,先君不是我杀的,你们这些史官司怎么让我承担罪名呢?”董狐回答道:“你身居相位,曾经逃亡而没有走出国境,回来后又不惩办凶手。这不是你的责任,又是谁的责任呢?”

理直气壮,秉笔直书,赵盾也没有办法。

另一件发生在齐国。公元前548年,齐国发生了一起弑君案,大夫崔杼把齐庄公杀了。当时齐国的史官就记载:“崔杼弑庄公。”崔杼就杀了他;他弟弟又去写,还是这么写,崔杼又杀了;三弟来,还是这样写,崔杼可能也是杀累了,就没杀,让他走了。另外一位史官,叫作南史氏,听说这弟兄三个都死了,自己带着简去,准备继续写;听说已经写好了,才回家。可以设想,这是这么壮烈的场景!可惜的是,三个人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

后来,文天祥写《正气歌》,把“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作为天地间正气的表现之一。

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是中国人生命超越的寄托,就像宗教一样,每个人都相信自己会在历史中永生,在历史中获得自己的清白、公正。

正是有了成熟的史官文化、代代相传的史官群体,才有了《尚书》这部伟大的典籍。

二、孔子与《尚书》

《尚书》这个名字,是汉代才有的,意思是“上古帝王之书”。在汉朝以前,这本书就叫“书”。

“书”这个字,就其本意来讲,就是文件、文献、书契的意思。那些历史上留存下来的重要文献,总要叫人阅读和学习,所以可能会有一些选编的文集。至于怎么编,那就没有个固定标准了,早期的《书》不一定有统一的本子。

《尚书》的定型,是孔子的功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他首先是一个世界级的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还是个大教育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教师业的鼻祖,所以现在有些人要求用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为教师节——我认为应该这样。

大家知道,孔子为了实现他的理念,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到处碰壁。晚年回家,专心教育。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语录、思想都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是我国最早的教师。他没有现成的教科书,所以自己动手整理古代典籍文献做教科书。这也是他的强项。

实际上,中国的上古文化,都在他手里过了一遍。他是当时最博学的人,是他规定了此后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他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书》就是《尚书》,据说他整理的《尚书》有100篇,作为教授学生的政治学教科书。

还有一些类似文献,他放弃不用的,被人编辑成了《周书》,也叫《逸周书》,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

孔子编订的《尚书》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是看不到了。可以肯定,不会是今天《尚书》的样子。

在战国时代,《尚书》流传就比较广了。百家争鸣,诸子相继引用《尚书》的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讨论《尚书》的问题,如:

《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

《荀子·君道》:“《书》曰:‘惟文王敬忌,一人以择’。”

《墨子·贵义》:“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

据统计,《论语》有3处谈到《书》;《孟子》引用书的17处;《墨子》引用《尚书》的内容有22篇,《左传》引用《尚书》的内容有50多次,涉及《尚书》的18篇内容。

三、《尚书》曾命悬一人

孔子把《尚书》作为教科书教学生,列入“六艺”(指诗、书、易、礼、乐、春秋这六种经典)。太多学生就一代代传承下去。

但不幸到了秦朝,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统一民众思想,就颁布了“挟书令”,规定除了秦国法定的历史书和巫医卜筮之书以外,诸子百家和各国的史书都要上交政府,任何人家里都不许保留。被抓到就要砍脑袋。

《尚书》是史书、帝王之书,当然在禁毁之列。

于是,在几十年时间里,孔子的徒子徒孙们,只有关起门来,偷偷在家里口耳相传,一代代靠着记忆力往下传。不写成书,放到脑袋里。你总不能把大家脑袋都割下来吧?

统一的秦朝,持续了不到20年就灭亡了,但汉朝也没有立即废除《挟书令》,可能是兵荒马乱刚结束,人能活着就不错了,哪里顾得上搞文化、读尚书呢?直到汉惠帝时,才下令把《挟书令》废除了。

但这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局面:一部对中华民族至关紧要的书,竟然只有一个人知道;更要命的是,这个人都九十多了!这个人是谁?

就是《典籍里的中国》所推崇的、撒贝宁穿越去拜访的伏生。

伏生,名伏胜,字子贱,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死于汉文帝三年(前161年),济南(今山东滨州市邹平县韩店镇苏家村)人。

他曾做过秦朝的博士官。秦禁书时,他在家中墙壁里藏下了一部《尚书》,自己到处流亡去了。进入汉朝,天下太平了,他回家打开墙壁找书。不知是老鼠吃了还是水泡烂了,仅剩下28篇。他就拿着这28篇在齐鲁一带开始教授学生。

汉文帝时代,社会走向繁荣;文景之治,开始重视文化了。文帝想找人讲《尚书》,听说济南有个伏生,可以讲《尚书》,就下诏请伏生到朝廷去讲学。

这时伏生已经九十多了,老得走不动了,只好派了晁错,就是后来被腰斩的那位,去伏生那里抄录、学习,在太学里开设这门课程。西汉今文《尚书》学者,皆出其门。

对于伏生传承《尚书》也有不同的说法。刚才这个说法是史记里说的,说伏生把书藏在墙壁里;社会安定后,他回家打开墙壁,发现只剩下28篇了(注意这个28篇)。

还一种说法是,他没有书可藏,全拼记忆,背出28篇来。

真是细思极恐!万一伏生没活到九十多,只活了个当时的平均年龄(不足40岁),《尚书》是不是会就成为了一个传说?

四、汉人崇尚《尚书》

晁错在伏生那里记录下来的《尚书》,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也就是隶书写下来的,总共28篇。这28篇是:

《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

《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

《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

汉文帝以后,《尚书》被太学确立为“重点课程”,人们学习的就是伏生的28篇版的《尚书》。

纵观中国历史,汉朝人是最重视《尚书》的了。

为什么?因为汉朝人认为孔子是王者,他具有王者的道德和智慧,但没有王者的天命,所以汉人称孔子为“素王”,就像今天说的“无冕之王”。

孔子的道德、智慧没有机会施展,该怎么办呢?他就编撰了五经,把自己的道德、治国智慧都蕴含在五经里。所以汉朝人认为,五经里面有孔子的“微言大义”。

汉朝人甚至认为,孔子早就预见到汉朝的出现,他的五经、他的制度,就是汉朝准备的。学者,就要发掘里面的微言大义;君臣,就要遵照五经的教导治国理政。

这就造成了汉朝人对经典的崇敬。

研究好《尚书》,可以治理好天下。所以汉朝的君臣都认真研究《尚书》;学好尚书的人,可以直接去做官。

《尚书》不光要学,还要在实践中运用,“活学活用”。

怎么用呢?比方说,有个叫平当的,说是参考《尚书·禹贡》篇治理好了黄河,后来当了宰相。还有个叫夏侯胜的,根据《尚书·洪范》篇的理论察变,就是考察天象变化,警示人事。

怎么察变呢?有个故事。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昌邑王刘贺被当时的权臣霍光选择来继承皇位。这个刘贺,大家都知道,就是最近几年被挖了坟墓的海昏侯。他即位后,极度荒淫,据说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引起朝野不满。霍光就和张安世密谋废掉刘贺。

当时的博士,也是光禄大夫夏侯胜,他不知道这两位要废皇帝。一天,刘贺又要外出游玩,夏侯胜挡在刘贺的车前进谏,说:“天久旱不雨,说明有臣子在谋反。一旦他们作乱,皇上怎么办?”

这是根据《洪范篇》得出的结论,但刘贺认为他是在妖言惑众,十分恼怒,就把夏侯胜投入监狱。

霍光和张安世大吃一惊,互相怀疑对方泄密。为防不测,果断采取行动,给太后(也就是霍光的女儿)上奏疏,请下旨废昌邑王,尊立戾太子刘据之孙刘询为皇帝,就是汉宣帝;昌邑王后来被贬为海昏侯。

有了朝廷的高度重视,《尚书》就流传开来。

一方面,学好经典,可以做官;另一方面,学习文化本身也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所以就涌现出很多感人的学习故事。

有个叫夏侯胜的传承人,在汉宣帝时做官。汉宣帝即位,打算为汉武帝广泛建庙,显示孝的风范。当时百官齐口称赞,夏侯胜却指出:“汉武帝虽然有抵御四方强敌,扩大疆土之功,但在战争中滥杀俘虏及庶民,以致浪费了大量钱财,过度铺张,消耗了大量财力,使百姓流离失所,至今逃亡在外的流民没有安顿下来,不应该给武帝立庙塑像。”

这么一来,夏侯胜被安上一个“非议诏书,诋毁先帝”之罪,被下狱了。

当时的左丞相、长史黄霸支持夏侯胜,汉昭帝就把夏侯胜和黄霸都关进监狱,黄霸在监狱里向夏侯胜要求学《尚书》。

夏侯胜说:“我们都要死了,还讲什么呀?”

黄霸说:“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夏侯胜没话可说,就给他讲授《尚书》。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两位朝不保夕的囚徒,在监狱孜孜不倦学习尚书的情景,千载而下,犹令人备受感动。

什么叫学术薪火相传?这就是。

五、《尚书》的造伪与今古文经学之争

从汉朝起,《尚书》的流传就和两件事纠结在一起:一是造伪,二是今古文经学之争。

1、第一次造伪事件

汉朝政府鼓励人们提供失散在民间的古书。经过多年的战火,中央图书馆实在没有多少书。礼失求诸野,可能民间会有,所以政府重金搜购。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有不少“幺蛾子”。很多人伪造了书,交给国家,给后人造成不少麻烦。

汉景帝时代,河内地方(指河南北部黄河以北的地带)有个女子,发现一篇叫做《泰誓》的尚书残卷(分为上中下3篇)。这女子觉悟很高,及时交给国家。

儒生们就把这一篇加入《尚书》课程,所以西汉儒生读的尚书是29篇。不过这1篇,经后人考察,是伪造的,这是第一次伪造尚书事件。

2、鲁壁藏书和今古文之争

今古文之争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导火索是一起强拆事件。

汉武帝时代,孔府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鲁地分封的诸侯王是鲁共王刘餘,为修建自己的宫殿,“强拆”孔子旧宅。拆到一处墙壁,发现里面藏了一批文献,其中就有《尚书》。

传说当时强拆现场传出了音乐之声,吓得鲁共王不敢强拆了。这堵墙后来被称为“鲁壁”。

鲁壁的《尚书》版本,据说是用秦以前的古文字蝌蚪文书写的。

伏生的《尚书》是用当时汉朝通用的文字记录的,就被叫做“今文尚书”。而在鲁壁发现的这个版本,被称为“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

古文尚书本,据说由孔子后裔孔安国做了解读;孔安国的后人又献给了朝廷。但这个本子被扔在“中央图书馆”,长期无人问津。

有人说是因为孔安国被卷进了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乱”,所以不被重视。但据史籍记载,孔安国并没有活到那个时候,所以古文尚书不受重视的原因,或许只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感兴趣而已。

那个时候,尚书的传承,讲究家法,与权力、利益直接挂钩的。当时主政的,都是今文学派的人。

西汉末年,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刘歆发现了《古文尚书》等古文经典,认为有价值,要求立在太学,为此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移让太常博士书》,为此引发了一场绵延不绝的“今古文之争”。

今古文经学的差异不光在于文字,关键是今文尚书学派做学问的方法不同。

汉朝人认为五经里面有孔子的微言大义、治国方针,所以学者认真分析,免不了牵强附会、烦言碎辞。学者学一辈子都搞不清一本经典,根本无法达到“用日少而畜德多”,对人民进行道德教化的目的,因此刘歆要求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尽快结束那种一经说至百余万言的烦琐的章句学风。

刘歆还对今文经学的以家法传授的弊端进行了指责,认为他们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 ,他们这样做无非是要达到党同门,妒道真的政治目的。刘歆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

刘歆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是汉代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他父亲刘向,也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人,曾奉诏整理当时皇家藏书。刘向去世后,刘歆接着做这个工作。他们父子两个对当时的典籍做了一次全面的整理。基本上我们今天看到的在他们之前的书,都经过他们整理了一遍。

刘歆提出的古文经学,受到很大的反对,不得不到外地做官,躲风头。后来,刘歆帮助王莽建立了新朝,借助王莽之力,确立了古文经学的地位。当然,随着王莽的倒台,古文经学也被随后建立的东汉王朝排斥出主流意识形态之外。

孔壁发掘出的古文尚书,在汉末已经见不到了,真假无从考证。就连这件事究竟有没有,也被人怀疑的,因为只有刘歆的一面之词,孔安国那里是死无对证。

清代的刘逢禄、近代康有为、梁启超都是这么怀疑,认为实际上就是刘歆伪造出来的,是争权力的。

但在今天,学界主流认为,鲁壁藏书是真的,刘歆看到的《古文尚书》等经典并不是造伪,只是后来失传了。

3、汉末《尚书》失传

第二次造伪尚书事件发生在汉成帝时,有个叫张霸的人,发现了一个102篇的版本,上交给了国家。很快,“鉴宝”专家就确定了,这个是伪造的。这个版本很快也不见了,没流传下来。

第三次造伪是东汉时一个叫杜林的人,据说在西州得到漆书《尚书》,这个也被后人确定为假,不过这个也没有传下来。

王莽建立的新朝,很快就灭亡了,与之一起树立的古文经学,也随之被逐出学官。但在民间,古文经学已经广泛流传开来。

东汉末年,一代儒学大师郑玄遍注群经,整合了今古文尚书。很长时间内,人们读到的是合并本《尚书》。

那么,此时的《尚书》定型了吗?还没有。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兵荒马乱好多年。文化中心长安、洛阳,都成为废墟,导致大批文献典籍灰飞烟灭,包括《尚书》,以及上面提到的很多学者研究成果。

4、梅赜版《尚书》

东晋朝廷偏安一隅,稳定下来之后,开始振兴文化事业。偌大国家,竟然又找不到《尚书》了!

此时,豫章内史梅赜献给朝廷一本《尚书》。这个版本共58篇,还有据说是孔安国做的传,就是每一篇前面都一段话,解释每篇的写作由来。

梅赜的《尚书》58篇,其实是把西汉的29篇拆分成33篇,他又另外添了25篇,说是《古文尚书》。

他从哪里得来,谁都不知道。这个版本比较全面,当时也没有别的版本,所以被奉为正宗,流传开来。

从此,中国人有了一个固定的《尚书》版本,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

古书,必须有注有疏才能看。

今天我们看到的《尚书》注解,主要有两个版本系统,也就是注疏版本。

一个是唐代注疏整理的,唐太宗命令孔颖达主持,把儒家经典都整理了一遍,叫做“十三经”,《尚书》是其一种。

另一个是蔡沈的尚书集注。蔡沈是朱熹的学生,朱熹一生精力放在是四书上,把注解尚书的任务交给蔡沈。蔡沈花了很大力气做了注解。明清时代,考试主要用的就是这个版本。

事实上,梅赜版《尚书》的古文部分还是伪造的。

六、《尚书》如何现原形的?

《尚书》很难读。韩愈说过:“周《诰》殷《盘》,诘屈聱牙”。但也有一些篇目,像《五子之歌》《汤诰》《说命》等篇,比较浅显、好读。

有人觉得画风不对。按说《五子之歌》的时代在《汤誓》之前。《汤诰》《说命》诸篇的时代,在《盘庚》之前,不应在前的反而易读,在后的反而难懂。《仲虺之诰》和《汤誓》同时,《武成》和《牧誓》同时,《周官》《君陈》和《多士》《多方》同时,更不应易读,一种难懂。

宋代的学者吴棫、朱熹就从这点开始怀疑。

吴棫是宋代古音韵学家、训诂学家,时称通儒。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公元1146年)添差通判泉州。他的著作都已佚散了,但他被认为是最早质疑古文尚书造假的人。

大儒朱熹受他启发,也怀疑古文尚书造假。他也是从文体方面指出了古文《尚书》存在的问题,认为今文《尚书》的篇章都十分艰涩,而古文《尚书》反而相当平易,这是很不符合常理的。今文《尚书》主要依靠伏生背诵流传下来,伏生不应该只会背诵那些很难的篇目,而容易的篇目反而背不下来。但他不明确否定,只是说这里很古怪,并加以圆场。

元代的郝经、吴澄,开始明确指出梅赜版的25篇古文尚书是伪书。

明代学者梅鷟写了一部《尚书考异》,一部《尚书谱》,才明确宣布二十五篇和《孔安国传》是伪书。胡应麟在《四部正讹》也曾提及,但无特色的判断。

到了清代,《尚书》造假事件就更加清楚了。

清代是一个把古籍整理搞得非常彻底的一个年代。因为清朝大搞文字狱,学者没法创作,精力又无处排遣,怎么办?整理古籍。于是学者就一部部地研究古代经典。梁启超说,这是一场文艺复兴运动。

阎若璩写了《古文尚书疏证》,一点点抠出伪古文尚书的来历。同时还有姚际恒《古今伪书通考》;两个人是分别著作,见面一聊,英雄所见略同嘛。

如何考证?就是把文字来源给找出来。举一篇为例(引自刘国忠:《走近清华简》):

咸有一德 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见君奭),“命靡常”(见诗大雅文王,命上省天字)。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墨子非乐上引汤之官刑,又非命下引太誓之文)。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礼记缁衣引尹吉之文,暨作及,一作壹),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今嗣王新“服厥命”(见召诰,服上原有兹字),惟新厥德,“终始惟一”(见荀子议兵篇,惟作如),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改易吕氏春秋谕大篇引商书之文)。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见论语宪问篇、孟子万章下),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还有惠栋《古文尚书考》、程廷祚《晚书订疑》、崔述《尚书辨伪》等,基本上确定古文尚书是造假的;注疏家也都把今文和古文分开。如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学者这么认为,但当时的科举考试,还是用的蔡沈的本子和注解,多数人还是认为古文《尚书》是真货。

当然,今天也还有人坚持认为,梅赜版的古文尚书很可能是真的。毕竟真正的《尚书》,谁也没见过,你凭什么就说人家造假呢?

说来也巧,还真有这么个历史的“彩蛋”,给伪古文尚书“补枪”了。

七、清华简里的历史“彩蛋”

对待梅赜版古文尚书有这么几种态度:

否定派,认为除了经先秦学者引用过的句子,其他都是伪造的。

另一派,对之虔信不疑;即使很多人认为是假的,也以“万一是真的”态度,非常谨慎地肯定。如钱穆,他就反对康有为的疑经态度。

还有另一种观点,既不认为全真,也不认为全假。

众说纷纭,孰是孰非?没有别的文献可证,似乎是个悬案。

不过,历史偶尔会给我们来个“彩蛋”。虽然流传的文献没有,但地下文献可能给我们一些惊喜。

有个类比,金庸在《笑傲江湖》里写过《广陵散》的故事,也就是笑傲江湖曲谱。音乐家嵇康被杀后,广陵散绝于世。两位江湖大侠不服,就去挖古墓,找到古墓里的乐谱,改变成了笑傲江湖。

考古界这样的事情还不少。比方说1970年代发掘的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澄清了很多问题。

关于尚书,最大惊喜就是“清华简”。

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被称为“清华简”。

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

清华简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经“焚书坑儒”影响,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

现在还没有整理完,但已经完成的部分,足够震撼了:学者们在其中发现了真正的古文尚书版本。

例如《尹诰》篇即传世古文尚书中《咸有一德》篇。专家将其与进行比对后发现,“清华简”《尹诰》属于秦之前真正的《尹诰》写本,而传世的古文《尚书》中《咸有一德》篇与之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大家体会一下(译文引自刘国忠:《走近清华简》)。

尹诰 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伊尹已经来到了商汤这里,君臣二人都有纯一之德)。尹念天之败西邑夏(伊尹想到上天已经毁坏了夏朝),曰:“夏自绝其有民,亦惟厥众(夏朝的统治者自绝于民众,夏朝的民众也与他们国君决裂),非民亡与守邑,厥辟作怨于民(国君没有民众的拥戴就无法保有国家,夏朝国君给民众造成了仇恨),民复之用离心,我捷滅夏。今后胡不监(后:国君,这里指商汤。监:明,明白。这句话是说,可是君王怎么不明白这一点呢?)?”摯告汤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我们能够协同我们的盟友,如今那些离开故土的人们都有回归的意愿。)汤日:“呜呼,吾何祚于民,俾我众勿违朕言?(我该怎样才能造福于百姓,使我的民众们不会违背我的话?)”摯日:“后其赉之,其有夏之[金]玉实邑,舍之吉言。”乃致众于毫中邑。(君王您要赏赐他们,用夏朝的金玉财富来充实我们的国家,并把这些财富施舍给民众。于是商汤在毫的城邑中招来民众。)

相同的例子还见于《说命》篇。传世的古文《尚书》中的《说命》篇共由3篇组成,记载了商王武丁与其大臣傅说之间的相关事迹。

“清华简”中也有《说命》篇,题为《傅说之命》,也是由3篇组成,其中部分内容与《国语·楚语》的引文完全一致,证明是先秦时期《说命》篇的原貌。

然而,同《尹诰》篇一样,传世的古文《尚书》中《说命》篇与“清华简”《傅说之命》也完全不同,证明也是后人编造的。

从“清华简”提供的证据来看,传世的古文尚书确实是伪造的,许多学者对它的怀疑和否定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个古文尚书并不是鲁壁的版本)。

总的来说,《尚书》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有特殊地位。它记载了中华民族最初的历史记忆,形成了中华文化传统中最初的基因、最核心的理念。

虽然有些简单、质朴,但后世的政治思想,基本上就是沿着尚书所奠定的基础发展来的,所以是历代帝王将相必读的政治元典,对于今天的政治家也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

《四书五经》(世界书局1936年铜印本)

《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汉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

《后汉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

《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

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皮锡瑞:《经学历史》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钱穆:《国史大纲》

屈万里:《尚书集释》

王世舜,王翠叶:《尚书全本全注全译》

刘国忠:《走近清华简》

梁启超:《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陈梦家:《尚书通论》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刘起釪:《尚书学史》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

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

 5 ) 整集《尚书》我只记住了江浙沪包邮区的知识点

2021春节央视新节目,通过传统文化巩固爱国主义教育好题材,形式类似『国家宝藏』,嘉宾科普+主持人撒贝宁和演员演小品模式。嘉宾场的主持人形似杨紫王冰冰,嘉宾还是老生常谈那几个看都不想看直接跳过,中间的bgm还用了蜀山游戏配乐。

拉了拉进度条其实都在演跟尚书有关的人和事,没咋讲尚书文本和本体——那不是想咋写剧本儿就咋写剧本儿,诗书礼易乐春秋一共六个剧本儿,编就完事儿了 。(就看了一集尚书,之后的都没看。其实挺想知道周礼周易演了啥小品的)

『尚书』整集全靠倪大红老师撑着,老头儿坐那儿一动不动以衣袖掩面,仅是沉默都充满震慑力和感染力,把我眼泪呲儿出来了。

最逗的一段是撒贝宁穿越回两千年前找伏生,倪大红扮演的伏生说,禹以山脉水文划定九州,扬州是九等土地中最低的一等。

撒贝宁惊:啊不会吧,江浙沪可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啊!

倪大红老师呆萌的脸上写着不信:是吗?真的?

这个梗儿真是和谐又喜感。

大禹时代的扬州包含江浙沪以及江西安徽,就是今天广义上的『江南地区』。古时江南地区湿气重沼泽蚊虫横行,水路交通不便,物产难以运输到北方。先秦时期那边交的土地赋税在全国排倒数第一。隋炀帝开凿了运河实现南北经济互通,唐宋时经济开始超越北方。宋代衣冠南渡后一群河南人搁杭州的朝堂上抱头痛哭,想家&想回到富庶繁华的中原。脑补一下彼时上朝everybody都在讲河南话的场景~尔后中原官话就同浙话水乳交融了成为今天的杭州话。不过江浙地区十里不同音,偶尔窜进来一股北方口音也无所谓。

thus这群人的后代成为今天的江浙沪包邮区中坚力量,享受着地缘红利和时代红利。

 6 ) 央视爸爸出手了!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开场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心目中的“综艺”是什么样?

是小鲜肉唱跳rap、出道最强跑调reader?

是讲冷笑话、耍言情剧、导师一开心S卡B卡满天飞?

还是一众喜剧演员台上抱头痛哭?

国内部分主创团队的骚操作,真的是看麻了一群观众。

好在我们还有热爱高强度整活儿的央妈,以及它的开年栏目:

典籍里的中国

后简称《典籍》

其实,说《典籍》是“综艺”多少有点降栏目的格调。

按照央视介绍,《典籍》应该叫做“大型文化类节目”。

而就这么一部讲文化的栏目,能在遍地选修的综艺海里独树一帜。

特别是x瓣评分高达9.0。

别问,问就是太上头了!!!

而它能够成功的第一点,毫无疑问是超精良的制作。

先看已经出场的演员名单:

倪大红、吴樾、李光洁、李小川……对了,还得加上撒贝宁。

一票老炮儿同台飙戏,看得人浑身鸡皮疙瘩。

舞美声光电,特别是那条代表“时空隧道”的甬道堪称神来之笔。

最后,加上电影级别的运镜和走台。

抛开文化,只当成话剧来看都香透了。

建议喜欢用撕x糊弄观众的某巨人“导演”多学着点。

当然,央视扯这么大一摊肯定不止为了炫技。

除了硬件到位,在“软件”配置上央视同样下足了心思。

作为节目主体的话剧部分。

以“未来读书人”撒贝宁的第一视角做切入。

通过一次次的穿越,来讲述每一部典籍的故事。

一部典籍对应一个历史人物。

一个典故对应一段历史故事。

用穿越营造沉浸的讲述,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海尔兄弟》和《千千问》。

这么做,很容易就会把观众带进“戏里”去接收故事里的信息。

同时也能带动起观众们的情感和共情,

毕竟,它要介绍的典籍往往大名鼎鼎,又往往无人问津。

比如已经播出的两集,分别介绍了《尚书》和《天工开物》。

虽然中学历史课本里都讲过,但真读过、读懂的人不会太多。

所以,撒贝宁两次讲“后人都在读”的时候。

啃不动两本书的我只能羞愧的低下头。

害,又给中国文化传承拖后腿了~

在故事展开之后。

第一集是“ 尚书”回目。

作为本集讲述的典籍,《尚书》共分4卷58篇(一说59篇)。

其不仅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参考读本。

也是“中国”一词的由来。

话剧以“伏生护书”作为线索推进。

伏生一家为守护《尚书》孤本,不惜以命相拼。

这种“执念”,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很难理解。

所以,紧接着开始推进到“大禹划九州”和“牧野誓师”。

两个气势磅礴的故事最终浓缩成两个简单的道理:

“九州即中华”和“民心即中华”。

最终引出“《尚书》即中华”。

结合开篇诵读的片段,《尚书》记载的文字,就是中华文化流传千年的智慧和根基。

为保5000载中华文化根脉,我等华夏儿女义不容辞。

而这种血脉精神,正是中华文明历经磨难却延绵不绝的内核。

而对比立意宏大的第一集,第二集《天工开物》则更加具象。

这里岔开个话题哈。

我在刷资料的时候很偶然看到了一个评论。

大致意思是“为什么开篇讲《尚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之类不能讲吗?”

我个人倒是觉得栏目组的排片还挺有深意的。

第一集用《尚书》讲中华缘起,正好带出节目开端。

而第二集的《天工开物》则完全可以理解为“民以食为天”。

如话剧里引用原著的那句“贵五谷而贱金玉”。

吃饱饭对那个时代的民生建设,乃至对民族国家,都太重要了。

为了展现这种追求,栏目对《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做了一些符号化处理。

准备的三大套装束里,两套都是农民形象。

由此深化宋应星一生都在努力实现的“天下富足、禾下乘凉”梦想。

进而展现他为传播改良生产技术鞠躬尽瘁的一生。

就叙事而言,《天工开物》这部话剧要比《尚书》平一些。

可正因为“平”,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对宋应星的细节刻画。

比如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比如宋家兄弟和好友涂绍煃从科举走到著书的过程。

那句“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完美展现以三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风骨。

可谓大气磅礴。

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当再次踏上时空隧道穿越到现代时。

宋应星和袁隆平两位同样拥有“禾下乘凉梦”的老人相遇。

横跨300年的握手,把气氛推到了最高潮。

我想,这不仅是对新中国发展的展现。

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对先人志向的继承和交代。

那种震撼。

真的是泪目。

除了可以称之为“惊艳”的话剧部分。

有个常常被忽略或者被部分人称为“多余”的地方,也值得说一说。

这就是专家讲解和公演准备环节。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种操作有“水时长”的嫌疑。

但别忘了,《典籍》的立意在于“传统文化传播”。

特别是针对像我这样可能听过书名却不一定看过看懂的小白。

像人物生平、典故出处这些比较琐碎又关键的内容。

塞进话剧结构会拖沓,放着不讲又可能让观众看了一头雾水。

这些影响话剧观感的“杂活儿”,交给专家和幕后花絮,就再合适不过了。

总体来说,这个节目的质量还是比较上乘的。

不管是单纯当话剧,还是结合专家讲解当文化获取入口。

《典籍》至少在已经放出的这两集,都完全可以胜任和拔高。

随着情节的展开,更多的经典会通过《典籍》进入大众视野。

据说《典籍》后面要稳定周更。

那可以预见,每周的热搜top估计就没什么悬念了。

最近我也看到很多人对于典籍会不会“高开低走”的疑虑。

就我个人看来,未来随着不断细化的典籍讲解铺开。

可能会因为选题或者表现形式在热度和讨论度上有波动。

不过,这毕竟《典籍》被央妈作为开年王牌节目。

出于各种原因,可能会有一些细节考究或者表现上的争议。

比如最近炒上热搜的“宋应星辫子”问题

能够指出瑕疵,这无可厚非。

但瑕不掩瑜,我们也不能否认,《典籍》在它的封神之路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当然,对于那些死咬着个别细节不放带节奏的“懂哥”们嘛……

过于偏激的话我肯定是不会说的。

但下面这张图我觉得很有意思,可以分享给大家。

嗯,就奇文共欣赏咯

至于其他的嘛……

反正央视也正式宣布了周更,慢慢往下看就好了。

那么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如果你喜欢我的讲解,或者还想看更多经典综艺评述,请疯狂点赞评论。

我们明天再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翟

 短评

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让后世读典籍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6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华夏为何为一体?自古就是一体。

8分钟前
  • 桃也
  • 力荐

这节目可真好!第一集「尚书」讲的扶生传「书」的故事看得我泪流满面。舞台棒,演员好,希望以后多一些这样的文化类综艺节目。

10分钟前
  • Mason
  • 力荐

CCTV1看到的【尚书•禹贡】,倪大红老师演的伏生戏太好了!

13分钟前
  • 『咸蛋超蕾』
  • 力荐

很感动!但撒贝宁这个设定很鸡肋,很容易让人出戏。

16分钟前
  • kido🖖🏻
  • 推荐

大爷控狂喜,我可以看一整天严嵩胡汝贞八爷照镜子...噗

20分钟前
  • 推荐

第一集就落泪,古今交谈,并不突兀。回到过去告诉他们一切都好如伏生所愿,另显感动。九州之大,华夏之始,弦歌不辍,铭记古今。我岂能不以命护书?生为当代青年,我岂敢不认真读书?依旧肤浅,惭愧。

25分钟前
  • 超人会飞
  • 力荐

看到话剧开始前。1、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抄写的文献称抄本,其中宋及宋以前抄写、宋以后名家抄写文献,以及佛道经卷称写本。敦煌文书是唐人手书文献,为写本,另有少量刻本。节目一开始说敦煌“写本和抄本均有千年历史”有误。2、《尚书》有今、古之别,伏生传《今文尚书》,孔安国传《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梅赜献《尚书》,兼有今古,成为后世传本。今古文尚书之争延续千年,至清代已基本论证《古文尚书》为梅氏伪造,但仍颇有价值。述太康失国的《五子之歌》属《古文尚书》,伏生传《今文尚书》中无。节目既然尊伏生《今文尚书》,为何又要引《五子之歌》?且谈尚书何以只字不谈今古之别?(或是后面谈了我没看到?)希望古典文化类节目能多些干货,少些假大空和自我感动,这才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30分钟前
  • 苏丽珂苏丽珂
  • 较差

伍子胥和孙武那集,太有感染力了。

34分钟前
  • Yolo.
  • 推荐

看了第一集,知道了伏生。但剧本太煽情、太melodic啦……武王伐纣那一段,根本就是假大空的D八股。

38分钟前
  • 高歌
  • 还行

这真的是非常好的综艺!不理解有些人为什么觉得一个多小时能把尚书讲解清楚???这只是让我们现代人明白经史子集的重要性,不是学习频道!拿百家讲坛要求是不是有点可笑?这是综艺好不好?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难道我们不应该铭记历史,知来路吗?没有先人的传承会有今天的文明吗?请一些打故意打底分的喷子们别彰显自己的特殊了好吗!不想看可以不要看啊,但是最起码有点责任别误导他人号码?

41分钟前
  • 望舒
  • 力荐

第一集就很水,尚书这种包罗万象的硬被解读成政治主题,要搞成大周赋这种混蛋玩意,弃

43分钟前
  • Odyssey
  • 很差

蒙曼是唯一的败笔,说多错多

47分钟前
  • 且待我伸伸脚
  • 推荐

E1《尚书》

51分钟前
  • 他的年少她的海
  • 推荐

吹毛求疵,用来形容那些打一星的和谩骂节目组的,简直再合适不过!那些说节目组心里有辫子的,你们心里那条辫子,那条自卑的辫子比谁都粗!

55分钟前
  • kid-HJ
  • 力荐

场景式解读中华典籍的想法挺好的,演员也很给力,形式上与《故事里的中国》一脉相承,整体来说是不错的节目,只是关于典籍的深度解读太少,话剧部分喧宾夺主,节奏拖沓,爱煽情,有的台词写得太直白,破坏气氛。

57分钟前
  • 大智大通
  • 推荐

我的天,这舞台剧的魅力。与古人相见,告诉他未来皆好,光这样就很动容。身为青年,心里有愧。

1小时前
  • ૮₍ ˙О˙₎ა
  • 力荐

(就是有一点很不舒服,为什么一厢情愿地宣扬我国古代有科学和科学家,明明就是技术嘛)用古今对话的方式了了几位老哥哥的心愿。开个脑洞,这些人有没有想过,要做一些殉道的事情,让自己的名字与这些典籍连在一起,永生!

1小时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推荐

哇这个好酷,舞美设计有趣~中年演员又有舞台啦开心☺️

1小时前
  • 冥冥
  • 推荐

从国家宝藏开始,央视找到了文创宣传的全新模式,如果语文课历史课也采用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或者直接引用这些节目片段作为教材,相信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也会更高吧。

1小时前
  • 宇文宙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