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国语

HD

主演:皮尔斯·布鲁斯南,小佩德罗·阿门达里斯,雅克·贝汉,宫泽理惠,马蒂亚斯·勃兰特,阿尔多,兰斯洛特·佩林,Manolo Garcia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国语年份:200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海洋国语 剧照 NO.1海洋国语 剧照 NO.2海洋国语 剧照 NO.3海洋国语 剧照 NO.4海洋国语 剧照 NO.5海洋国语 剧照 NO.6海洋国语 剧照 NO.13海洋国语 剧照 NO.14海洋国语 剧照 NO.15海洋国语 剧照 NO.16海洋国语 剧照 NO.17海洋国语 剧照 NO.18海洋国语 剧照 NO.19海洋国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海洋国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海洋》耗时五年,耗资5000万欧元,动用12个摄制组、70艘船,在全球50个拍摄地,有超过100个物种被拍摄,超过500小时的海底世界及海洋相关素材,是史上投资最大的纪录片。  海洋是什么?这部电影告诉你答案。这是一部以环保为主题,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的生态学纪录片。本片聚焦于覆盖着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的“蓝色领土”。导演深入探索这个幽深而富饶的神秘世界、完整地呈现海洋的壮美辽阔。真实的动物世界的冒险远比动画片中的故事来的精彩,接下来银幕展开——巨大的水母群、露脊鲸、大白鲨、企鹅等。毫不吝啬在镜头前展示他们旺盛的生命力,让人叹为观止。无底深渊捍卫者联盟成功补习班乔尔都会探险家南游记之三眼神将追踪巨型鱼潘纳里的使命杠杆白魔鬼1932非你莫属(2015)家有大姐减法人生追我魂魄007之黄金眼英语邱吉尔:好莱坞年代闪电侠第一季女人的肚脐杀戮2011这不是葬礼,这是复活红色药丸铠甲勇士之帝皇侠善良地活着不戴茶花的茶花女陈涉世家婚情告急山杏春来怒江下柳林爱情宣言彼岸花阿里埃尔亚恩:冰岛趣谈爱情活动的耐久性转折2021邦蒂富尔之行1985黄蜂女杰克·莱恩 第四季大明锦衣卫2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23号公寓的坏女孩第二季磁路丰收真情假爱2023当我们离开地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行动东方三侠地下孩童2022

 长篇影评

 1 ) 海洋

感人的海洋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电影仍然有很强的轴,从海洋里的捕食到陪伴,到人与海洋的互斥与共荣,最后当然是电影对人类与海洋和谐相处的满满寄托。电影是可爱的,让我大开眼界,好多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印象最深的是长着寿星老的大脑门的羊头濑鱼。电影甚至让我一度产生了放弃吃海鲜的念想。总之,电影让人震撼,更有无与伦比的美丽。
画面代替了话语.倾听自然海洋发出的声音,深沉,纯净.这具层次的蓝孕育着无数生命,这是世界的另一个天堂,神秘,久远,辽阔.开头你会深深的陷入这片充满生命纯洁的蓝色之中,又弱肉强食,但慢慢美梦会破碎,人类的渔网与欲望,用钢叉刺中鱼的腹部的声音,刺耳难受,鲨鱼沉到海中,海豚喷出血水,工厂排出污浊黑色的废水,红与黑污染了蓝.大海咆哮,怒斥人类,别让这片蓝色的生命,成为影像与回忆,人需要亲眼见证真正的美丽.

 2 ) 海洋

《海洋》聚焦于覆盖着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的“蓝色领土”。法国导演雅克?贝汉与雅克?克鲁佐德将深入探索这个幽深而富饶的神秘世界、完整地呈现海洋的壮美辽阔。 《海洋》是一部以环保为主题的纪录片,由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执导,全片讲述了地球上有四分之三的陆地被海洋覆盖,雅克导演将深入探索这个幽深而富饶的神秘世界,完整地呈现海洋的壮美辽阔。该片制作费高达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亿),创下了迄今为止制作费用最高的纪录片。该片将于2010年1月22日在日本上映。 人们常把地球描述成一个大水球,因为地球上陆地只占30%,而70%的面积都被海水覆盖。平静的海水下面是一个对人类来说非常陌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各种奇特的生物都生活在一起。法国导演雅克-贝汉与雅克-克鲁佐德就深入探索了这个神秘的世界,带给您不一样的《海洋》。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旦海洋世界受到保护时,就会生机盎然,充满各种各样的生命物种。所以人类在开发海洋资源的时候,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分配、合理利用。

 3 ) 深深的海洋

哈利波特、变形金刚这些新鲜刺激的好莱坞大片刚上映的头几天,临时去电影院买票的危险就是要么好的场次早已售完,要么只剩前三排。所以急急匆匆赶去看刚上映2天的《海洋》,一进场我大吃一惊,这不仅是一个小厅,而且观众寥寥无几,简直就是火爆大片映衬下的一个巨大讽刺,与在其他国家的上座表现形成强烈反差。 我看过BBC花费6年功夫拍的Wild Australia,把五彩斑斓的澳洲海洋世界展现得美轮美奂,令人惊叹不已。《海洋》是一部跟Wild Australia完全不同的片子,实际上它跟几乎所有其他拍摄动植物世界的纪录片都完全不同,拍摄对象的学名、属性、求偶、交配、生产、生活习性等其他纪录片娓娓道来的内容一律不讲,也没有字幕,只有少得其实可有可无的几句旁白,水下世界也不像别的海洋世界那样色彩缤纷,甚至很多时候就是黑白的。 但是这部片子看得我震撼又感动。我感觉大量的人,甚至有些我非常熟悉的人身上,缺失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对生命的敬畏感。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活着,俯瞰藐视其他生命,甚至自己的生命。而雅克.贝汉在《海洋》中体现了一种非常高贵的对生命的深深的敬畏。其实早在他的《迁徙的鸟》中,这种敬畏感就表现无遗,影片中我们经常感觉是与鸟类在平行飞翔,雅克.贝汉采用滑翔机拍摄,摄影师坐在最前面的小座位上,当第一位摄影师经过这样的飞行体验下来后,雅克问他感觉如何,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流泪了。他看不见滑翔机驾驶员,看不见机器本身,与他一起飞翔在3000米高空的,就是50只往南方迁徙的鸟,他感到温暖而不可思议。《海洋》中的大量机位,除了必需的俯视镜头,几乎都是平视,或者仰视,大量采用短焦距镜头,拍摄对象与摄像机只有1到2米的距离,一条完美的乌贼或狮鱼,一只海豚甚至鲸鲨,仿佛跟你近在咫尺地无辜地注视着你,生命的无言的对白就能令人心碎。每个镜头的拍摄难度都难以想象,想不出来那些镜头雅克是如何完成的。为了拍一场完美的海上暴风雨,雅克等待了三年,用直升飞机在惊涛骇浪中航拍的危险性很高,很多镜头直升飞机甚至飞得比浪还要低。 没有煽情、没有评价、没有解说,雅克呈现的是一个神秘奇幻又惊心动魄,既强大又脆弱的生命世界。我在想,是不是因为我们长期居住在城市,城市把我们与自然界分隔得太远,太久,同时我们毁灭了太多自然界其他生命,以至于我们感受不到其他生物生命的伟大与尊贵,以为人类自己才是最了不起的。一个豆友写下了这样的影评:“看完之后深深希望2012快点来,大家抱团死,剩下的生物就可以好好活了。 ”

 4 ) 从此以后我决定bs吃鱼翅的人

法国这边只要上这种类型的记录片,我是必入的。

如果要跟《帝国企鹅》《鸟类的迁徙》还有《昆虫的世界》这些名垂电影青史,永驻影迷心间的殿堂级作品比起来,这部作品最为欠缺的是“主线”,感觉上配上赵忠祥老湿的声音,剪一剪就可以丢去CCAV的《动物世界》的感觉。

我是个很怕虫的人~~~这算是个难以说明的心理障碍,待在农村的岁月里我也学会扑蚱蜢捉蜻蜓捕蝴蝶,但是一旦离开那个“不会捉虫子就没举混下去”的环境,我还是极度地惧怕飞蛾之类的生物。但是《昆虫的世界》让我喜欢上了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虽然没有喜欢到能用手碰它们的地步,但至少不会一看到它们就露出厌恶的神色。

这些记录片的目的是让人类去了解,去喜爱这些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会与之共舞的生物,通过了解和喜爱进而去同情和保护它们,通过同情和保护它们来保护我们的地球。《昆虫的世界》让我放弃了对杀虫剂的依恋,《帝国企鹅的行走》让我一位朋友放弃了超市里的南极鳞鱼(“不能为了自己需要蛋白质而饿死企鹅。它们只有这个可以吃,人反正什么都能吃”——伊如是说),《鸟类的迁徙》让一位长辈放弃了狩猎的爱好。这些电影拯救了生命。

作为电影人来说,很难有比这更大的成就了。

而这一部,在感染力上不够。不够的原因是没有固定下一个题目。《鸟类的迁徙》是以鸟类世世代代执着的迁徙为主线的,《昆虫的世界》是以一个花园里的小东西们为主角的,《帝国企鹅》是以一群企鹅的相识相爱到相守为内容的,这些题目,主角和内容的选择是能让人类生出共鸣的,让我们意识到不只是我们有喜乐与痛苦,不只是我们有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向往。只有同理心才能生出同情心,只有同情心才能生出拯救的意愿。

海洋……太大了,海洋的生物……太多。人类也是从这一片深蓝里来的——如果达尔文没错的话。蓝鲸或者鲨鱼是很好的主角,他们的生殖系统,他们的食物链,他们的生活习性~~~如果集中注意力在它们,将会是一部完全不同的电影。可惜,不知道是由于技术原因,还是因为导演的思考方式,最终这部电影变成了一盘散沙的感觉。唯一让人振奋的只有配乐而已。

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散掉,技术上仍然是完美的——这一点我永远pf法国的记录片。有些时候甚至很难想像他们是如何得到这些画面的。要花费多少的时间,多少的心力,多少的智慧,多少的练习,才能在深海中得到如此清晰如此生动如此贴近的画面。虽然作为电影,这部作品有许多的不足,但即使为了那些漂亮得让人窒息的海底生物,仍然是很值得去看的。

作为一个肉食主义者,我甚少对自己国家的饮食文化有意见——既然造物主将人类设定为杂食动物,那人类就应该以此身份完成自己在食物链上的任务。于是我从来不以为60亿杂食动物一夜间变成草食动物对于地球来说是个good idea,但是同时,我也不吃奇怪的东西——所谓奇怪的东西是指野生的动物,或者动物身体上特定的某一部分。既然已经谋夺了一个生命,就务必要让食物链完好的进行下去,我是这么以为,而且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我也觉得有义务去完成这样的事。
然而我也吃过鱼翅这种东西(说实话我实在觉得跟粉丝没有分别)。当时不知道这种食材是这样来的——将鲨鱼的背鳍和尾巴割掉,然后将这头还淌着血,应该痛不欲生的动物就这样活生生地丢进咸咸的海水里,由得它摆动着业已不见的尾部,绝望地深入海底,在无尽的痛苦中将每一滴血淌干,经历几个小时的折腾后死去~~~
不不不,食物链不是这种谋杀的行为。回想自己以前吃鱼翅的往事,感觉像是买凶杀了一头又一头的鲨鱼,吞下了一个又一个痛苦的冤灵。只要回想到电影里的这一幂,我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种食材了。

希望认识的同学和朋友们,基于互相尊重的立场,以后请不要在我面前提到“吃鱼翅”,好吗?如果可能的话,我的确有意愿变成一个素食主义者——我既不想做凶手,也不想做买凶杀人者。

 5 ) 美的坠落

同样是关于海洋,去年获奖无数的《海豚湾》杀气腾腾,凄厉的海豚哀鸣以及那积郁一湾的鲜血,像一把刀,直直刺向日本政府。这是杂文。而《海洋》不是这样,它把画面还给海洋本身,它更像是一派天真好奇的探究,探究海洋这个我们从来不乏兴趣的蔚蓝星球,并且温情脉脉。它是散文的,抒情散文。

我是向来更喜欢散文一些的。除非撒的起泼,讲的了俏皮话,否则杂文终究太硬,我不大喜欢啃。散文柔软,摸上去是西湖锦缎,是天蚕丝,然而成也败也,若是一味滥情、空洞的一路荡去,那便是软到地上去,柔到骨子里,也没有用,所谓人间真理:该硬的时候就是要硬。这硬指的是一种气。

我更喜欢《海洋》的原因最重要在于它完全把话语权还给给了海洋本身。看《海豚湾》,不可能不佩服主创们的勇气,然而整个片子的重点还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纠葛,是保护海豚的与那些日本渔民、当地政府之间的对抗,是一种揭发,一群人揭发了另一群人的伤。而《海洋》选择了另一个视角,一个更广大更亲近海洋本身的视角,它只是展示,试图带着我们去了解,了解海洋里那些惊异而极富美感的我们根本无从想象的场景,由上万条鱼螺旋式前进的结成球形的鱼群,一只只慵懒如灯的透明水母宗教般的上升,各种奇形怪状发光不发光的鱼,它们之间的对抗、亲昵、以及命运。有一幕是沙滩上刚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乌龟奔向大海,距离不远,却是生死迢迢,镜头对准这些新鲜的生命,阳光充裕,一派生的祥和喜悦,然而黑色飞影一掠而过,落在细沙上,乌龟的小背壳上。死亡从它们出生的第一刻便亲临现场,没有半点假。你看着一个个小乌龟迅速的被黑鸟抓走,就像武侠片里的招式,像魔法,不得不张大了嘴巴。

这样的段落还有很多,海豹、海狮、海豚、鲸,虾与蟹,那些无名氏。每一段都流畅而美,蓝色不止是忧郁,更是宽广与澄净,一种广大而深沉的美。

没预料到的,我竟然在看片过程中内牛满面了。当然,我泪点极低,看见《指环王》里烽火台从刚铎向洛汗国依次点燃,高山雪岭,磅礴的音乐一激,泪就下来了,看见人类的希望了呀。而这次看见的却是人之罪恶,眼泪产生的原因千奇百怪,《指环王》是壮美的感触,更多时候则是因为自身的委屈、怨气需要清扫,而昨天我坐在电影院里,是什么使我哭了呢?是美好的破碎。这总是很令人动容的,而破坏这一切的,是人类,我也算其中之一。

导演是高明的,在他已经把那些美丽、生动而有趣的海洋生物一一展现给我们,而我们或者赞叹或者莞尔之后,才开始告诉我们,我们是怎样残酷的杀死他们。这一组镜头非常美,宁静,然后暗涌,最后激烈的冲击,血染红了水。整个这一段,少有海面之上的镜头,我们仿佛也成了鱼,和那些被割掉鱼鳍然后丢回海中、被网缠住而终于死去、被钢叉、被枪打中的它们一样,看不到水面之上发生了什么,只有剧烈的水波、扭曲的船与人的一瞥,然后坠落,落向深海黑暗。

保护海洋这件事如今似乎已经成了共识,然而,那是一件很遥远的事不是吗?有很多人甚至见都没有见过呢。这个电影的好处就是让你了解它,了解它的美,摧毁的时候,就应该会不忍吧。

 6 ) 海洋

探讨的终究还是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恢弘瑰丽、气势磅礴的画面将大自然的动人和美妙呈现出来,悠扬铿锵的配乐更是锦上添花;与人类介入之后的一片狼藉形成鲜明对比,尽可能带着客观的角度阐述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敲响未来警钟。从纪录片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巨大成功,还“海豚湾”要值得肯定得多。
感人的海洋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电影仍然有很强的轴,从海洋里的捕食到陪伴,到人与海洋的互斥与共荣,最后当然是电影对人类与海洋和谐相处的满满寄托。电影是可爱的,让我大开眼界,好多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印象最深的是长着寿星老的大脑门的羊头濑鱼。电影甚至让我一度产生了放弃吃海鲜的念想。总之,电影让人震撼,更有无与伦比的美丽。

 短评

觉得阿凡达很壮丽?你得看看这个。

4分钟前
  • 将死之人
  • 力荐

不需要导演编剧演员,大自然能帮你搞定一切。画面那个美,中途睡着。

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太震撼的画面了,目瞪口呆看完全片。砍鱼翅那一段的惨烈堪比《海豚湾》,配乐相当不错。全片就像是由千万生命谱写演奏的谢幕曲,如此绝美绝望,而镜头前的一切都在不断消失,请2012来得猛烈点吧。

9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力荐

如果可以给更多的星星,我全部送给这部如诗一般的电影。一个法国老头和他的团队,花了5年时间,耗资5000万欧元,12个摄制组,采用蹲点拍摄的“笨”办法,只为你我能够感受到梦一样、诗一般的海洋。7年后,这部电影来到中国,还亏损900万,我想我们能做点什么,比如一份尊敬。

14分钟前
  • 方方土君
  • 力荐

人类是大自然最纠结的发明。但凡在大自然的和谐静美中出现人类的身影,非凶即恶、非恶即丑,一定是地球上最丢脸的存在、最恶心的物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样的说法可用来解释自然,但被用作强奸自然的由头、自我炫耀的工具,一切就变成屎了。如果人是不自大狂傲而只是充满好奇心和谦虚的态度,多好。

19分钟前
  • 不流ᝰ
  • 力荐

心旷神怡,蔚为壮观,只是可惜缺少情感共鸣,更像是影像展览。“将来我们所能看到的生物,只存在于动物园的栅栏里,还有水族馆的水槽中吧。到那时该怎么办? 丰富的自然成了过去一个久远的梦。” 当大白鲨也变得温顺可掬⋯⋯

2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从此更加讨厌人类了,世界末日果然是有用的...

26分钟前
  • 初初子
  • 力荐

人类中,只有傻逼才吃鱼翅

30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Océans》:自然的颂歌,生命的礼赞!

3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大自然孕育生命也播散死亡。你见过它壮阔的美景,也会见识它怒吼的巨浪。但它从来都给你希望,讲给你听生命的礼赞。就像有日落,就会有日出。那唯一逃过捕食的小海龟,代表着生的喜悦,它仍会勇敢前行。那被割掉鱼鳍绝望而死的鲨鱼,代表着人类的残忍,这超越生命与自然的限度。看看吧趁一切还来得及。

3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摄影加一星。影片本身缺乏凝聚力,几乎为单纯的影像展览。

37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想必一生都会记住被割掉翅的鲨鱼被人类抛入海底的样子。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类该多好。

40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在生命的源头也是尽头,人类显得那么渺小和无知,企图用残暴来摧毁一切,片中鲨鱼被割掉鱼鳍沉入海底生不如死一幕让我哭到泪崩,也许影片不如微观世界和迁徙的鸟那样完整,但这些伟大的镜头已足以名留史册,姜文的旁白有些尴尬,海洋本身就是一场交响乐,百年以后,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41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好后悔没去影院看,这真是最像梦境的电影。

42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绝对得去影院看大银幕,这是一篇完美的海洋交响乐!,对生命的赞歌,虽然我不想用和谐这个词,但是当潜水员和游经身旁的鲸鱼两两相望时,你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和谐。

46分钟前
  • 黑五类
  • 力荐

拍得非常好, 但不要来假装电影

48分钟前
  • 微子
  • 还行

大自然很美好。而择其美好,为其配乐,加以剪辑,使之美好得如梦似幻曼妙呆萌壮丽秀雅,就是智慧了。

53分钟前
  • 张佳玮
  • 力荐

这个剪的确实有点歌剧感觉了

5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82/100。美不胜收。火箭升天和虾蟹大战两段很有爱;这片子拍摄难度应该比去年上映的Earth大多了吧lol

55分钟前
  • 猪大腿
  • 推荐

美得我直掉眼泪。它们孤独吗?或许它们的行为原本只是出于本能,可我已经看不得两条相爱的鱼。我只能跳过那些残忍的画面,气得直哆嗦。人类活该灭顶,让2012早点来吧!

58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