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的日子

DVD国语

主演:刘小东,喻红,娄烨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4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1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2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3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4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5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6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13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14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15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16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17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18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19冬春的日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冬春的日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人们的思想发生转变,商品社会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场改革大潮,似乎正席卷着社会上下每一个角落。蜗居在美术学院的青年教师夫妇冬(刘小东 饰)和春(喻红 饰)多年来过着枯燥、单调、乏味的生活。这两个高中时代就交往的恋人,早已被程式化的生活磨去激情。然而,随着改革大潮的到来,他们如死水般的心也开始活泛起来。郁郁不得志的冬一心将画作卖到海外,赚取美金;春则和远在美国的前男友保持联系,时刻准备抛弃当下的一切,远赴异国他乡开辟一片新的天地。死寂的生活令人绝望,他们的心飞向各自的彼岸……  本片荣获1994年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金亚历山大奖。剩女觅爱记编辑部的故事之万事如意梦与路——小镇青年 双面人生Fly To The Dance花样姐姐第二季工作细胞生死拳速瑟古德战地神探 第三季陪审义务下一个就是你1998魔翡翠天大地大9局下2出局西行记伏妖开封府之御猫展昭求爱夜惊魂惹不起的殿下大人奥兰多:我的政治传记当树枝折断时2016配角物语80后之忆童年沐浴之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零的魔力偷蒙拐骗2022红色恐怖下鲸鱼的秘密危墙激荡的青春与爱情全美超模大赛第十季2023东方卫视中秋晚会小前提爆笑女子乐队 第二季三脚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嘻哈英熊料理的秘密吃货宇宙祭灶鬼影实录5:鬼次元

 长篇影评

 1 ) 画布上的伤感

我无比向往90年代,那是一个有太多发展与空间的时代,那个年代充满想象力。
2007年我收拾好仅有的一点东西离开美院,我想我毕业了,再也和美院没什么关系了,我看着美院的大门和门口那一大片枫树林伤感的不敢回头,别的同学都在办离校手续,我学费没有交清,最后这一天我无事可干,我就是这样离开的。
像所有毕业生一样我就踏上求职的滚滚洪流,为了生存妥协了再妥协,作为男人也许不该说委屈和辛酸,,我经常感叹,曾经一心追求自由与梦想才选择了画画,今天却在做设计这个服务行业,
2010年了,这个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依然一无是处,没有成就,有时候想也许我就是个抵不过洪流的小人物,可我为什么在精神上不能妥协呢,为什么要过这么挣扎的生活,此刻的我已经两年没拿画笔了,电脑严重损害了我的视力,年底我辞职了,剩下的是模糊的视力和疲倦的身体。去年在火车上女朋友遇到了喻红,说他们跟我们的故事好像,要看这部片子,直到今年我才找出来,也许是在一起太久了,也许是生活看不到希望,我们之间已经不再如初,或许我没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或许我对艺术的坚持不够,走到今天我感觉很悲伤,在这吵闹的城市里,我失魂落魄,却不能从女友那得到安慰,我感觉自己无限失败~~~~~

 2 ) 人不就是这么回事儿

       在成为酒鬼之前,我很久没有和谁说到现实问题。常常把自己完全当成一个架空的个体,游离于朋友和同僚之外,他们很少人知道我究竟在想什么。当他们一个一个走上所谓的正轨,又是买车又是买房,我还在寻找着那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有时候会找个朋友或者基本没有业务联系的同僚,找个地方,点些小菜,开一瓶白酒,一人半斤,谈论那些真正的理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真的,只有酒才能让我得到暂时的清醒,虽然这样对身体不太好。边上的小夫妻,没有看懂我们究竟在喝什么,当我再续上一杯之后,两个人明显都楞了一下。别介,我只是喝了现在人不怎么喝的东西。而后对他们笑笑客气一句,给你们倒点儿?那个男的赶紧说,哦,不了,我开车的。
        
    夏日沉醉的晚上,我总是喝得叮当烂醉,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不知道在想什么。也许只是想,这个穿秋裤的姑娘好看,还是边上穿短裙的姑娘好看。回到家,洗了把澡就睡觉了。虽然最近没有什么烦心的事儿(其实是我真的不怎么想这些了),但是睡眠质量真不怎么好。每天都是到点睡觉,但是一两点钟就会醒了。本来想,可以借着酒劲来一个好觉,但还是失算了。两点多,一阵渴劲上来,找了杯茶水,喝了半瓶。顿时,全无睡意,睡不着了......打开电脑,因为最近总是看欧美片,虽然有些够文艺,但有一半是那些,没有寓意,只有场面和打斗的好莱坞电影。看到<冬春的日子>已经下载完,又想到娄/烨这个名字,想都没想就果断双击打开。
        
    片子很文艺,很喜欢。一个十分文艺的男青年冬,平时没有正经工作,唯一算上正经的工作就是多卖出去几幅画,想用卖画的钱,让自己和女朋友的生活好一点儿,而后再想多攒点儿钱买一套自己的房子。其实冬的想法很简单,很理想。但当为了卖一张画四处碰壁,需要求爷爷告奶奶的托人买画,什么才是现实,就着酒劲,高喊了一句“CNM的房子”(原话有些忘记,但是我却TM和这句话产生了共鸣)。这TM不是我这一年,天天对着没有人的地方唠叨的话嘛。是的,人就那么回事儿,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迷茫和无知,有些理想上的天马行空确实是具有时代背景的,我想50、60、70、80年代的人都有(90年代的人有没有,我实在不好说)。但是每一代人却同样都遇到相同的物质问题,可能是房子、可能是车子、也可能是票子。确实,我们这一代人很不幸,我们的不幸不光在于高不可攀的房价,其实每一代人都为自己的住所着过同样的急,爷爷奶奶为了房子和单位大吵;父亲为了结婚,自己愣是多盖了一层楼;我至少到现在还没有想到么解决的最好方法,可能船到桥头自然直吧。只是不同的是,在现在一个不讲理想只讲物质的时代,我们失去的不只是思考,我们还被父母、亲戚、朋友、同僚等等的其他人灌输了许多大众价值。当然其中的对错我们不应该用统一的标准妄加评判,但是我们需要知道这样一点,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不是所有的大众价值都是正确准确的,你拥有思考的权/利,至于你能改变你生活的程度,这个完全在于你个人。但有多少人还能静静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究竟需要什么样子的生活?”看来,春确实想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她还是离开了冬,虽然从我的主观想法,还是希望她留下,但是有一点,导演给了我一个心理的安慰,春会不时寄些当地的明信片回来并夹杂着对当地生活的感受。其实我一开始很难想象,对于两个不怎么交流,却彼此深爱对方的人。他们维持爱情的基础是什么?或者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而且注意,是两个人同时这样,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也许这个才真的叫爱情。就像<绿帽子>里面讲的那个故事,一对情侣去山上玩,一个女的不小心掉下悬崖,男的看到了,想都没想,就直接跳了下去,是的!这TM才叫爱情。但是这样的爱情即使存在,也很脆弱。爱情是有保质期的,没有物质维持,爱情的化学作用会最终消失。不过我对这样非物质的爱情表示崇敬。突然想到一个相反的案例,一同学,去年结婚,过了一年不到就离了,据大家猜测,估计是女方太过于矫情,爱面子,在她的眼中什么都是金钱至上。后来想想也是,她的婚礼据说排场浩大,就像一个秀。呵呵,我又要问了,婚姻是自己的,还是做给他人看的。那么生活呢?
        
       第二天,又找到一拨人,我依然喝的叮当烂醉。只是这次我们怎么感觉我都是落单的感觉。不过还好这群朋友很不错,所以没有人发现我话多的原因其实就是我喝多了。
    临走的时候,一个挺要好的姑娘拉着我完成了下面的对话
 --边上这个男的你看怎么样?
 --KAO,你终于对我说了,我还不好意思问你,那个男的是谁?
 --他是我一个相亲的对象,就是想让你们帮忙看看
 --挺老实的,不坏,但是话不多,要不我们找个地方聊聊吧
    而后两个人走着走着,找了个灯光球场,有拨人在踢球,我俩倚着墙,坐着开始聊天。这时我才发现,很多人都遇到了和我相同的问题。相亲的对象,人不坏,可是就是没有感觉,怪得就是,人家还看上我了。我真想说“求求你了,告诉我,我什么地方让你看上了,我改还不成么”,我和她分析了半天,其实说也就是相互抱怨。但是总结下来,还是一点,其实人就那么回事儿,感觉还行就继续下去,不行多看几次,但是觉得没有必要下去了,就不要拖着人家。
    聊着聊着聊开了,“算了,过几年我俩都没有对象,我们去开证吧”一句玩笑话,两人相视而后哈哈大笑。边走边聊把她送到家门口,“是不是该请我进去坐坐?要不给你个告别的拥抱?”瞬间两人停顿了一会儿,最后两人相视一笑.......也许故事开始了,也许故事结束了。
        
    人不就那么回事儿,讲了难听的大白话就是。OOXX,只是你和谁?

 3 ) 争取

15年前的一部黑白情爱片。很真实,和记录片没什么差别,两场床戏有点令人失望。

男主角是一个被自负和自卑反复折磨着的人,偶尔正常的时候,是那么可爱。

女主角的桥段实在平常,为了更好的生活,打了孩子,远赴重洋。

在东北的时候,也许是两个人真正意义上的唯一一次争吵,但最终也不了了之。

女主角不算非常漂亮,但看上去很舒服,有种大城市里女孩的自信,穿着时髦,就算是现在的眼光看来,仍是那种看了一眼会忍不住回头的。

其实,很多时候,两个人是没有差异的,而真正的差异仅仅是臆想的结果。

其实,爱和不爱,都是争取的结果。

 4 ) 那些黑白的沉默,岁月不记

  鉴于审查制度和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中国很多高品质独立电影均被定为“禁片”隐身于“电影资料库”中,鲜少为大众所熟知。王小帅的处女作《冬春的日子》就是一部漂亮的“禁片”,在当时可谓墙里开花墙外香。影片曾获希腊塞索斯尼克国际电影节金亚历山大奖,并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获意大利托米诺艺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99年被BBC评为自电影诞生以来100部佳片之一,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影片。
  电影拍竣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有关爱情的小故事。学画的男孩冬和女孩青相爱于16岁,一起念中学、念大学,留校,蜗居,“像一对老夫老妻”一样生活在校园一隅。这样的生活,看上去既避世又安全,无奈一切只是“看上去”,至终,春只身去国,离开了冬投入前男友的怀抱……
描写艺术气息浓郁的画家之间的爱情,黑白的乐凯更加深电影的艺术风味。历史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出国潮汹涌,经济大潮席卷,艺术家面临精神诉求与生存绝境的双剿,或是画家被打回到“人”这个单面问题中的相爱之难等等,一一被王小帅切中肯綮。相爱与怨恨,相守与分离,庸常与超脱,生活遍布的问题不允许剧中人(或我们)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上帝要我们在各种“夹层”中残喘。王小帅最得力于绘出了各种“夹层空间”,暧昧不明又端倪毕现。冬与春,爱得深,爱得久,却无法逃脱“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生活”,先得白花花的银子。落到电影深处,就是买得起京城的房子,换得起西门子洗衣机,拨打国际长途时无需对方付费,或者搓一顿时叫上一客真的“烤乳猪”。因此某影评人认为这对画家情侣的困境是非物质而是精神性的,我坚决摇头。渐而深一层,这起码的“生活”之于画家情侣还得有高层次的精神互动。电影取景多在学院堆满画作的小屋,春对冬的画只字不提,冬亦从不问春一句“这幅画哪里有问题?”从16岁开始的爱情马拉松,一定将很多的热情燃烧殆尽,或者只能像“老夫妻”木木地下去很多年……还是“生活”,最深的蕴含必然是两个人如何抵御日复一日的刻板和无变。这也是电影最惊心的地方,有关文明社会中婚姻生活的现代问题。冬和春,日日夜夜共处一室,冬的日子中只出没了一个出狱的朋友,而春(很早与父母断绝关系)也只有一个没露面的美国前男友。耳鬓厮磨,磨出爱也磨出怨。恩爱如某天清晨床头的欢愉,欢愉以外毫无尽头的时间黑洞,如何填补?画外音说:“多少年来,他们从不吵架,他们却希望来一场大吵!”可是,这对文化人最终没有,一任空气中弥布温和却致命的冷漠。这样的“生活”,已然脱离画家的“艺术味”,而荡扫为普通人一桩桩的婚姻现实。可见“永浴爱河”的骗话下,潜涌着多少说不出来的苦楚?这日日磨人意气的乏味和漠然,没有血肉横流的快痛,却每每逼压人到至深的窒息中。
  王小帅早年学画,对不得志画家们的精神或身体处境是会心不已的。据说,冬和春的故事就是演员刘小东和喻红的“自传体”,并由画家小东喻红夫妇本色出演。我笃信好多年前刘小东与喻红一定如冬和春一样的困顿,这是冬一双时而空洞时而闪耀的大眼睛告诉我的,也是眼角和嘴边含着骄矜风情的喻红所显现的。而“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老理,几乎横扫所有穷人家,不管你是知识分子还是贩夫走卒。早年的一文不名,冷脸备尝的每一天驯服了看上去很值钱的尊严,而其时的冬尚不能给予春的“买买买”,以致养其一肚子沉默的怨气。最终,她不避地告诉冬那封“国外的来信”,这是斯文女性的明亮,她最后的“逃离”不需廉价的道德评判。国内和小家的逼仄空气,累年积压的憋屈都催促她赶紧撕烂巨大的“不甘”,肚中的孩子显然不足以抗衡闪亮的美国新生活了。可幸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刘小东和喻红依然“幸福”着,小东的画作动辄千万名头甚牛,而喻红也不是电影中的“春”,依然守着小家小女儿过着日子。至于他们“真的生活”又是如何,我们不设问。
  看《冬春的日子》无数次想起费穆的《小城之春》。35毫米乐凯的黑白造像,给予我视觉上的相似,根本确在两部电影中诗意阐释上的仿佛。春去国之前,被冬带回东北老家一趟,两人拥坐在硬铁皮上,说着笑着,各自掖着即将别离的忧戚,宛如热恋中的男女。至老家,亦是合家欢,团团围坐喝酒尽欢。一时,春站在窗前对着堵于眼前的高楼埋怨冬:“你怎么说窗口看得到沃土,看到山川,看到风景呢?”90年代的“圈地运动”隐于其后,添了更多找不到老家的“冬”们,也加重春和冬这类文化人内心对金钱的焦虑。情绪之隐匿、旨意之含蓄或是予我们观影时那一份浑而无觉的微妙,很近费穆味道了。尤喜的一段,冬的老父带儿子和春去林中打鸟,老父隔着渺渺河岸说:“对面从前鸟很多,后来建工厂,鸟就少了。”春和冬各怀心思,漫漫而前,忽的冬朝树杪放了一铳子……春赶上来,和冬一起往前走……镜头近焦比挨的两人的侧影,寥落寒林,偶尔一两滴鸟鸣,白的虚空,黑的树和岸……趋近,高挑的春和清癯的冬无比般配,你会可幸糟透的社会并未损伤到这两个宠儿,春的毛帽儿下面部轮廓线优雅无比,而冬的面庞也是民国时人的清俊。黑白的林子和河岸,远远如水墨画卷,纵深里两个年轻人正被上帝无损地呵爱着,挺拔地踩在东北的山地间。可是!他们一如《小城之春》的城头上的那对,不久后还是要分开的。如此,《小城之春》倘若是中国电影里的“神品”,这部算作“逸品”亦不为过。
  神品也好,逸品也罢。《冬春的日子》的故事深处一定站着一位“神”,他看到冬和春屡屡被命运鞭拷时不忘投诸些些温存和诗意。“神”告诉我们,情缘破碎命运多舛之下还有许多个倍值珍视的金瞬间,那一刻我们站到犷穹下的城头和林边,指认出自己作为人的“诗意的存在”,在背负苦痛和乏味的同时也舔到丝丝的甘美。而此刻的王小帅,实在充任了我们背后的“神”,他照亮冬春二人,也打亮了我们每个人,那些黑白的沉默,美好又哀愁。
  让很多品味甚好的独立电影解禁已是不期待的事儿,快乐的是我迟到地遇见这样既安静又细腻的《冬春的日子》。无需讶然王小帅的啼声初试曾经惊艳海外,只叹如今的大陆导演没几个身负安静叙事的本领。急扑扑,慌慌张,凑段子而电影之导演大行其道,可怜追踵者甚众。急功取利之社会,抄道捞钱之电影,斯谓“相映成趣”,恶趣味而已。试想人生的急然而去,爱恨情愁却终究不会在一夕间生灭。如何在两小时以内将关于人内心的隐曲娓娓道来,《冬春的日子》不啻为一本很赞的“教科书”了。

 5 ) 联系他们的东西是那么微弱

角色:保守浮躁的男人和自由踏实的女人

与其说这是两个人,一段亲密关系的分分合合,不如说这是一个男人内心的自我剖析。男人是个画家,在九十年代卖不出一张画,生活拮据,却整日梦想着发财。男人带女人回家,在最后做着一个温暖的小家庭生活梦。在这个家里,他是长辈们骄傲的对象,因为能带回来一个北京媳妇,媳妇做优秀的贤内助,听他的使唤,在自己的爸爸面前能威风凌凌。但是女人始终在眺望远方,女人把男人当成远方的码头,但不能长久靠岸。女人要的是海,男人要的是山。海总是围绕着山但始终在掀起惊涛骇浪,山不愿意挪动脚步,始终守护自己的内心境地,眺望着海。

 6 ) 《冬春的日子》,他们的故事

《冬春的日子》,他们的故事

有一天,
央美的画室里,我坐在他对面,
他说:“真羡慕刘小东和喻红的爱情。”
彼此相同,从一而终。
接着,他习惯性地抽了一口烟,
于是,颜料的味道和烟味混合缭绕,
发出了,无声的苦笑。

让我想起了那部电影,《冬春的日子》。

---------------------------------------------------------------------------------------------------------------------------------

镜头下的他们,
不是知名画家、央美教授。
在那个不近不远的九十年代,
改革大潮,似乎正席卷着社会每一个角落。
两个青年艺术家在变革中寻找自己的路,
经历着冬寒霜,春雨雪,
她的眼眸冷静又无奈,
他口中每一个脏字都带着被压抑的愤恨。
一切都是黑白的,
连颜料也是。
生活就像一支点了半截的烟,
不知道下一秒是继续燃着,
还是,一脚被踩灭。
他一支一支地抽着烟,烟雾渐渐遮住了视野,
让他暂时产生一切还有希望的错觉。
她偷偷地打着跨国电话,外面的世界散发着神秘的暗香,
让她迷了眼。

东北的寒冷,打破了伪装的平衡,
云淡无光,飞鸟仓皇。
疏离无可避免,最终也逃不过北风般的告别。
火车呼啸而过,将他们的争吵淹没,
曾经的缠绵,早已被时光消减,一切都在塌陷。
他喊:“要走你走,现在就走!”
她独自离开,他望向无尽的田野,
对面好像弥散着雾,那可是他未来的道路?
(很喜欢刘小东最后的表情,在表演,也是内心的独白)

原来,
现在被众人仰视的他们,
年轻时也有过痛苦失落、迷茫潦倒,
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成长?
央美校史馆的大卫被无数人画过,
灰色的楼道看着一届又一届的人走过。
这里的人,谁没有梦想和几分执念?
他们,在美院开启艺术的朝圣之旅,
他们,有的人后来跌倒了,失败了,再也不爬起来了,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始终迷茫着,最后还在叹息未曾得到过垂怜。
有的人,甘愿如飞蛾扑火,向死而活,壮烈赴宴,杀出一条道路,到达精英的国度。

现实中,
小冬和小春都没有再迷茫下去,成了天之骄子。
而现在的我们,
又要怎样度过那些,冬春的日子?




                                                      雲,2016.5.24

 7 ) 《冬春的日子》

  冬的痛苦源于对现状的不满与无力,源于做爱时不能大声的喘息及疑心被监视的惴惴,内心中充满自负之后的自卑,以及对与己相关的生活的厌倦。这样的痛苦同样存在于春的内心,海誓山盟容易,柴米油盐却难,这些都体现于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渴望(主要是美元和美国)。

  这样的不满与无力构成了他们内心的茫然与不安,在这种焦躁间愈发显得沉默与无法沟通,以及彼此间的不信任。其实春或者还是爱着冬的(如果真的存在爱这种东西),至少有些依恋,只是不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不应该在筒子楼里挤在单人床上做爱,并且尽然还要在凌乱的房间里煮挂面来吃,等等等等,这些都不符合所谓艺术家们该有的爱的环境。影片提到他们自学校里的恋爱,青春的激情最终被独立后所必须要适应现实的理智所替代,茫然之后是无法控制的对世界的被动反应,并在这种反应间,在自我的体制化与拒绝体制化间徘徊。春打掉孩子,却仍然要和冬回去东北的老家,似乎是对一段感情最终的纪念。冬回到东北,却找不到回家的路,即使回到家里,却又无法回避内心过客的情感,一切熟悉而又陌生,在与父亲的关于生活的询问里,答案都是毫无意外的“都好”,这与其说是传统,倒不如说是无奈。而这所有的一切又都构成了其内心的孤独与自我的无法确立。

  内心的自觉与现实构成强烈的反差,只好用愤懑去发泄自己的不满。渴望美元其实是渴望自我价值被认可的体现,在强烈的受挫感间让我们无法真正看清楚自己,只有沉默,并在沉默间装作对外界的无所谓,在不屑与被不屑间挣扎,最后,要么是意志被时间所吞噬,要么在坚持中最终取得所谓的成功。

  影片里,35mm乐凯黑白胶片的拍摄模糊了真实记录与虚构故事的界限,但许多还是逃不掉摆拍的做作。所谓对80、90年代艺术青年生活状态的刻画,终究只是现实的一小部分。冬与春的分手原来竟只是剧情的需要,而现实里刘晓东与俞红终于有了自己的成功,或者艺术家都是需要忧伤的。当刘晓东在贾樟柯的《东》里自觉以艺术家的悲悯充满同情的看望那些三峡移民的孩子们时,可曾记得自己那曾有的忧愁,是当作玩笑,还是该有的欣慰,或者,就像某人说的,即使再大的困难,当我们回想起来都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这应该便是其所有的了。或者,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体制的顺应,而真正内省的人终都被体制所抛弃。

 8 ) 好牌打烂了

照说来美术学院的老师说不应该这么拮据, 可能那个时代老师工资比较高吧. 主要还是两人目标不一致, 男的就是理想主义艺术家, 女的是要房要旅游的新时代女人. 我只能感叹那个时候城乡差距太大, 城里有各种电器, 甚至洗衣机, 而我们农村没有一件电器, 还经常停电要点煤油灯.所以为什么后来农村人拼命想往城里挤.

 短评

每一个时代 都有自己的颜色

8分钟前
  • JS
  • 力荐

那年头做爱的节奏都是如此之慢太让人怀念了

10分钟前
  • 爆爆
  • 还行

中国电影史上,最令人难忘的美好片段之一——1993年,为了拍《冬春的日子》,王小帅趴着拉煤的火车,去出产地保定买便宜的乐凯黑白胶片

11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当年的那点小苦闷放在今天来看,已经完全不算什么了。

16分钟前
  • 苏莫
  • 还行

两个牛逼的人在一起青涩的时光

17分钟前
  • 子不言
  • 力荐

[2009-09-10标记(看得可能更早)],[20220409]@UCCA重看,看了个极为罕见的版本,开场床戏居然有大概10个彩色镜头混在黑白镜头里!主要是女主角的近景和特写(口红眼线都能看出来)以及一个全景镜头!大银幕最大感觉是有点像个广播剧或者电影录音剪辑(甚至有点译制片味道),一问才了解到了对话全是导演后来自己写的!(男女主角都没参加配音!)给女主角配音的,是,徐帆老师!!!这个完全分立的声画关系(旁白是声画叠用,叙事人的人称也很有意思)和后期“重制”的的声音直接对上左岸派的方法了。太有意思了这部片!

19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两个人的生活,一代人的苦闷。真实且压抑,略嫌粗糙。

24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英文名雷同了。。

29分钟前
  • 魏晓波
  • 力荐

诗意

30分钟前
  • 虎折
  • 推荐

刘小东估计是最爱演电影的画家,从苦逼到牛逼,《冬春的日子》、《东》、《金城小子》。《金》还没有看到,据二锅木卫二说很赞。《冬》一上来就是激烈的舌吻,小两口本色表演真默契,文艺青年同居的日子混乱恍惚。怎么就让我想起阿拉法波 小两口,同样牛逼的《生活而已》。

3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天啊这男女主角也太像冯小刚和徐帆了吧。好的,我已经做好准备周五去看王小帅导演的处女作《地久天长》了。

3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闷骚.

39分钟前
  • 卯兔子
  • 推荐

静默与呐喊;配乐很美很搭。

4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有点生硬,现实压抑,理想的浪漫遇上买车买房的窘迫,又作又贱的文青注孤生

43分钟前
  • 推荐

画面相对比较粗糙,剧情也挺闷的。

44分钟前
  • 慕詩
  • 还行

4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补。刘小东应该作为一个特殊的符号好好研究下,和贾宏声一样

52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6/10。王小帅比娄烨更克制表现身体话语,开场颜料散落的简子楼里单人床上呻吟与吱呀声交织缠绵,大量无意识的抽烟和凝视动作,列车道中你推我嚷的身体冲突到片尾做俯卧撑消耗体力,营造了身体荒凉和情感割裂。大老板买画诈骗的电话换来一阵失意,盘算着点菜离开饭店后妻子几欲不管丈夫预示了分道扬镳。

5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黑白 淡的像白开水 我们的爱情 我们的生活

55分钟前
  • ztlpoppy
  • 推荐

他说他们只是最平常的一对,但还是会回忆那段冬春的日子。永远卖不出去的画,坏掉的洗衣机,收音机里字正腔圆的女声,跑步的学生,清晨的做爱,水池边氤氲的白汽,她百转低回的呻吟。以及,还有那深夜里破碎一地的玻璃,好像他们的曾经。我不知道如何形容这种东西,只好姑且把它称作爱情。

56分钟前
  • 鸡塔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