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已完结

主演:小山百代,三森铃子,富田麻帆,佐藤日向,岩田阳葵,小泉萌香,相羽爱奈,生田辉,伊藤彩沙

类型:动漫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8

 剧照

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1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2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3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4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5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6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13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14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15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16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17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18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19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动漫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爱城华恋(小山百代 配音)自幼便对聚光灯照耀的舞台充满了憧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站在重要,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神乐光(三森铃子 配音)是华恋青梅竹马的好友兼玩伴,拥有着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和舞台感。  天堂真矢(富田麻帆 配音)是出生于演剧界名门的千金大小姐,背负着家族的期望不断地进行着修行。星见纯那(佐藤日向 配音)拥有着高超的智商,却往往会因为过度思考而陷入纠结之中。露崎真昼(盐田阳葵 配音)平日里老实巴交毫不起眼,但一旦站在舞台之上,便会散发出强烈的美丽。这些对舞台充满了渴望和憧憬的女孩们,被Revue Starlight聚集在一起,共同向着理想迈进,皇家律师 第一季黄飞鸿之狮魂觉醒平安夜,杀人夜火线追凶之死亡地带好汉两个半 第六季没有心跳的少女成瘾剂量第一季灵探不良动机亚人 真人版死亡夜线国语浮动铁拳威龙人生典当行之三世乾坤公证人之真假遗嘱简单小生活锦衣卫之残阳如血问苍茫逐爱游戏[泰语版]冠军天道2017热血商人给你我的独家宠爱2蜜月失踪记谋杀计划风吹麦浪勇探五人组最后一战片警亲戚秘密动物园此刻我需要你日与夜2019公主出逃记[普通话版]友情天地青春永驻回到明朝当王爷猫眼神探之红莲甜蜜杀机千金归来出狱脱节反叛者

 长篇影评

 1 ) 不用必须抓住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而是肆意地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前进吧

比起TV和Rondo,剧场版往前进了一大步。因为一些明确的标志、舞台剧的联动、剧作上的提示甚至是剧场版里call back,我们不得不相信圣翔地下333米确实有这么个可怕的剧场,那些Revue是真实发生的,这其中也包括蕉的轮回。于是在此基础上,TV版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超现实主义奇幻作品。成为top star的诱惑,导致舞台少女的竞争,也导致了观众们过分关注所谓的实力排名—但这些其实都是这个作品最不重要的东西。

而在剧场版里,这些东西统统被摒弃了。先是我们失去了一个能确定她们Revue发生在现实中的依据——如果所有的Revue都发生在乘车去参观新国立第一歌剧团及皆杀のRevue之后,就无法解释101回圣翔祭动员会上大家若有所思的状态和紧随其后的终于展示的舞台少女的死。显然,皆杀和动员会之间是断开的。那么大家到底是在哪里进行Revue的呢?值得注意的是在皆杀结束后,载着蕉和恋的车并没有停。之后蕉在中途下车。所以这时在圣翔的8人只有恋没有出现在动员会。当这节车厢终于在沙漠里脱轨停下后,恋开始走向尽头的东京塔。另一边光直接乘坐伦敦地铁到达地下剧场。同样,作为唯一一位在找到Revue对手前受对种种阻挠的角色,我们企图能从光的行动轨迹中窥探出这个地下剧场的解构。但很明显,这个剧场仿佛没有结构。从昼的奥林匹克跳下后,光仿佛坐上了和之前皆杀线路相同的列车,但却到达了在云端的长颈鹿终点——和蕉恋显然不是一条线(这个云端也是最后除恋光外7人相聚之处,挺有意思的伏笔)。而在迷宫开始Revue前,已经结束Revue的5位同样坐着装满PZ(Position Zero缩写,下文皆是)石头的火车穿行在剧场准备观看(和TV11集相似)。到这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完全不同于圣翔的地下剧场并非真实存在——辅以错综的铁轨它仿佛非理性和无逻辑的集合体。

其次,对于9人内竞争-选拔体系的彻底破坏。在星光馆除恋光外所有人都在场的那场日常群戏里,只有香和鹅记得5.14是选拔开始一周年的日子(蕉应该也记得,毕竟给了她被这边聊天吸引的特写,轮回那么多次她应该深深铭记)。同样,在作为序幕的皆杀中,面对香对于成为top star的执念,蕉非常冷酷地回应:这不是什么选拔。同样,长颈鹿在临近终章的自燃行为,也是对于打破选拔体系的再次强调。

现在,让我们回到这个探讨的初衷:既非现实意义上的Revue,又非争夺top star的选拔,那么她们到底是在打什么?其实对于这方面的理解方面也无须再赘言了。借长颈鹿之口、甚至不断打破的第四面墙我们已经不断被告知这个以Starlight为叙事嵌套完结之后的故事为何而来——因为观众热切地盼望,希望窥探到更多舞台少女的生活(生活即舞台,她们已处于舞台之上)。这是各组关系性的视觉化(当然理解为承接粉丝意志展示各组CP后续也完全可以)——她们在这段关系中的爱恨情仇/过去与未来/精神交流的形象展示。如果TV是以比较绝对意义上恋个人视角展开,那么剧场版完成了从主角内视角到上帝视角的飞跃——我们全方位了解了也许在同一时间发生的各组Revue的全过程。于是由于明确的能指链断裂(动画无法与现实对应),这些段落便成为了意识/心理描写。你可以认为她们真的打了,但更合理的解释是,她们在临近毕业时巨大的迷惘、焦虑、恐惧里,产生了若干类似星光馆争吵的段落。Revue便是解决这些矛盾过程的视觉化处理。其实这个断裂逻辑和被频频拿来作比较的《少女革命》非常相似。在最后两集中,凤理事长揭露了他的全息投影仪——告诉观众和Utena此前所谓的决斗都是幻象。在这样直接/间接的能指漂移里,作品的多义性得以达成——只要在逻辑自洽的前提下,你认为它想表达什么都是对的。但由于少歌更像是命题作文,在偶像企划的框架下,古川能让它达到这个程度已经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这样一来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下面尝试分几部分来详细逐一分析。

接续着Rondo结尾那个看似深不可测的结尾——舞台少女的死,由蕉主导的皆杀率先把由再演得出的结局示以众人。这部分要和Rondo几个片段连在一起才能琢磨出味道。也有同好经过分析拉了个时间线:

“TV Revue——口口口再演revue(同时口口口中蕉在观看再演)——皆杀的revue——口口口中蓝光下蕉抖扣子——口口口中蓝光下蕉在等光(考虑到校服和revue服的变化)——新作剧场版后续revue”[1]

但是这个时间线依旧有些别扭的地方。比如Rondo里蕉能观看再演自身就很悖论:因为再演在光第一次转学到圣翔时已经结束了;蕉却依然能把这不知是第多少次的11天选拔+恋光终章再巡回游览一遍。又比如Rondo里蕉等到光来了,而从之前分析过的时间线上来看,动员大会这个时间点蕉应该已经和光见过面了。但动员大会之后便是皆杀的后续——舞台少女尸体的展示和众人吃番茄的决意时刻。而此时此刻,由紧接着的回忆插入和长颈鹿召唤得知,光还在伦敦。

尝试把这几个逻辑不通的地方放在一起再思考,好像就通了。首先为什么是蕉来担任这个来打醒大家的角色,又或者说蕉为什么上来劈头盖脸就很狂气地大杀四方。临近毕业,每个人都表现出来了对于即将到来的未来和分别的抗拒与迷惘。蕉对于未来的认知同样不清晰。对比开篇的志愿和结尾的彩蛋,我们会发现除了光之外,8人的结局里有2人与之前完全不同,这二人就是纯蕉。但是蕉依然在什么都不明朗的时候不断诘问那句:“列车终将驶向下一站,那舞台如何?我们又何去何从呢?”这里必须补充古川在访谈中说到的关于列车的隐喻:

“今回やっているのもすれとおなじで、注意してみていただければわかりますが、キャラクターが次のステージや舞台に進もうとする過程では、必ず列車に乗っているんです…その他のシーンでも列車は随所に出てきますが、すべては人生の次のステージに向かうためのモチーフとして意識的に取り入れています。”[2]

因为第一次看的是网页英文翻译,谷歌是这么翻译的:

‘If you look carefully, you’ll understand, character is next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going to the stage, I always get on the train… Other scene But trains come out everywhere, but everything is next to life stage to go to motif, I am consciously incorporating it as.’

虽然这段英文完全读不通,但我还是被代表“站台”、“舞台”、“上演”、“(人生)阶段”的stage多关给震慑到了——通过完美的视觉化呈现,stage的多义性和暧昧化被天才般的串联起来。

参考了鸽学家的中文翻译为: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当人物试图进入下一个阶段或舞台,总是在乘坐火车……列车也出现在其他场景中,所有列车出现的这些场景都被有意识地隐喻了列车作为驶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的标志。[3]

虽然在这篇访谈里古川也说到,“让奈奈接续Rondo里的角色,来继续担任剧场版里介绍性的部分。”个人认为这并非蕉此举的全部原因。结合WSB歌词,“役終われば花と散れ”——“角色(生命)演毕 随花散尽”[4],和在皆杀结束,蕉再次问出那句话后,留下一句“我们已经死了啊。”

蕉在警醒伙伴们:不论是Revue的结束,还是再演的尽头,都意味着舞台少女的死。

这两种死亡在Rondo和WSB里,都有着明确的展现。提到死亡,不可避免要讲到再生产。但WSB的再生产和TV的展示有所不同(后文会讲)。结合古川讲述:“役者は舞台に立つたびに「死と再生」を繰り返す存在として描いています。”[5]——演员们每次上台都在重复“死亡和重生”。[6]

以下为个人对于这里的理解:

1. 每一次登上舞台,演出结束之时,作为角色而具象化的演员的精神便死去一次。不知大家是否有关于大型活动/演出台前/幕后的经历。当活动/演出结束之时,单纯作为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除了成就感,最快体会到的便是无尽的空虚,更不用说需要调动深层情感体验的演员们。正如恋在结尾时说的,“我大概是世界上最空虚的人了吧”。所以,也对应恋在TV中常说的“舞台少女日日进化中。”每次登上舞台,演员都会是全新的、独一无二的、与前一场不同的状态。这便是舞台/戏剧的魅力。

2. 再演是蕉对于过去的执念所造就的。对于所谓选拔和成为top star,蕉自始至终没有任何兴趣。舞台少女大场奈奈诞生的时刻就是99回圣翔祭结束的时刻。无尽地重复同样的舞台内容,是对于演员闪耀的消耗和折损。就像克在Revue开始前与鹅对弈时说:“早就将舞台当作我的人生目标,但我却也迟迟没有进入下一个舞台。对与你一同的Revue感到满足,在其中慢慢腐朽。”

【这时,我们应该回头看看这标题了:wi(l)d-screen baroque。我们已经明确知晓了去掉括号里的l,wid-screen baroque指代一种以“超现实的人物、暴力、阴谋、奢侈的场景或动作以及快节奏的情节”[7]为特点的科幻小说子类型。引用科幻百科给出的解释,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把这种风格等同于太空歌剧。以下是该类型的提出者,Brian Aldiss为1964年名为Flight Into Yesterday的小说作序时,写了这样一段可以概况该类型特点的话:

“它们的情节都非常复杂缜密并且通常趋向荒谬,它们的角色有着很短的名字和寿命。他们对不可能和可能的事一样乐此不疲。他们严格遵从字典里对巴洛克的定义;这就意味着他们的风格狂野且丰富,并非那种简约的风格。这种风格非常古怪,有时又会退回单纯的奢华。正如宽银幕一般,以空间和可能的时间旅行为道具,整个太阳系都是他们的基础背景设定”。[8]

这个浮夸的风格多少会让人对剧场版里接近奢华的Revue场面有所联想。当然,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baroque这种风格本身的意涵。由其词源本义‘畸形的珍珠’所引申的华丽/繁复/乖张这一系列意义在严肃批评中已不再常用。作为上承文艺复兴/矫饰主义,下启启蒙运动/新古典主义洛可可的西方艺术桥梁性时期,经年累月沉淀下来baroque已经成为“展示强烈运动和情感强度能量”艺术品的代名词。[9]想想维拉斯凯兹的《宫娥》、伦勃朗的《夜巡》、卡拉瓦乔的《基督下葬》……这些画可以视作巴洛克最直观的核心体现:在没有摄影的年代,画家们凭借对光与色的理解,成功创造出了某种意义上的“决定性时刻”[10]——对即将进行的运动趋势的凝固。

补充:德勒兹在《褶子》一书中专门论述过baroque。他写道:“巴洛克风格是杰出的非形象艺术……但非形象却并不是形式的否定,只是它将形式假定为被折叠了,并且只能作为‘精神的景色’而存在于灵魂或大脑之中,高高在上…”[11]——对应之前,Revue并非实指,而是精神性的关系隐喻】

3. 对于两种死亡的映照与展示,个人倾向于打破再演更多一些。这并非说第一种死亡在剧场版里不存在,毕竟作为再演的组成部分,这种死亡本身就已经展现过很多次了。想想看Rondo结尾的血海场景里为什么会有迷宫牵着的手,那并非再演尽头应有的景象。对此一个强有力的证明(个人相信一定是古川有意为之的):动员大会尾声,跟随蕉的旁白,7人重新处于列车上并与自己的尸体对话,并最终吃下代表作为舞台少女觉悟的番茄。这段狂野且邪恶风格的BGM《世界は私たちの…》(世界是我们的…)前半段平和的部分是《舞台少女心得 幕间》的instrumental重编版,并对应其中那句“世界是我们巨大的舞台”。那么后半段突然的变奏是什么呢?是《再生讃美曲》里主歌开始前和全曲结束时g-b-d-♭e-d-b旋律的变调重编版(这段旋律在TVost《再生産》也出现过)。加上那块Rondo结尾也出现的铺满PZ的棺材板,一切都合情合理了。

到这里,整部WSB的主题已经呼之欲出——追寻“运动”,追寻变化,追寻革新。变化是好是坏亦无所谓,重要的是要有勇敢面对变化的决心(吃下番茄)。亦如光在冒头里说的“重生的光已经驻于心底,崭新的血肉正渴望生命”——舞台少女的宿命,是不断地死与新生,不断地如野兽般渴求新的舞台(wi(l)d的双重含义出现了。如野兽般的原始野性,光在冒头里后面的台词说“若那(歌唱 舞蹈 互相争斗)本是野性的本能”,蕉在皆杀里也唱道“美丽的少女啊,你们还有野生的本能吗”)。止步于当下,沉浸在此刻,着迷于已经制造出的舞台的闪耀,等待着的,只会是舞台少女的死。

所以在WSB的所有Revue里,输的(其实并不想以输赢来评定,毕竟关系里没有所谓输赢)都是对相方/自己秉持着旧有观念的一方:希望叶继续陪伴自己的香、不敢面对和恋以至于难以做了结的光、认为纯对舞台不坚定就失去闪耀的蕉、始终自视孤高拒绝打开内心的鹅、和在Revue开始前依旧没有摆脱对光心理依赖的恋。而所谓的胜利属于率先进入变革状态的一方。鉴于stage的多关性,下一个舞台/人生阶段相互映射,通过WSB的Revue,舞台少女们完成了觉悟和心理的成长。同时和TVRevue最大区别之一,是长颈鹿不再像报幕员一样一直主导Revue包括宣布开场结束之类的。它的使命到指引光恋在东京塔装置就结束了。所以,其实本质上不存在输赢,也没有人可以评判输赢。“这不是选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WSB让舞台少女回归了本我——破除了对“选拔”制度的规训和对虚妄top star的渴求,而转为关注自己的欲望/个性,去渴求自己想要的舞台。不如说赢的/最先成长的几位,是敢于坦诚地说出自己欲望的——即便这个真实的欲望会改变自己和对方的关系,但她们相信,对方会理解,也会回应自己的改变。借用私以为将女性角色关系性刻画至极的《终将成为你》里,仲谷老师借灯子之口说出的百合吸引人的终极真理:“即使一直在一起,我们之间的关系一定也会慢慢改变,所以我认为即便不起名字,就只是侑和我也挺好的。”

让我们回到WSB的序章。现在试图解决依旧模糊不清充满谜团的皆杀。首先是在Rondo接近尾声处,看到舞台少女之死的校服蕉在长颈鹿问完“懂了 吗?”之后切回Revue服蕉并抖落了七颗扣子。关于扣子的问题争议一直很大。我的理解是这七颗扣子代表了除了光恋之外的七人。其实对于蕉来说,除了最后一次轮回,之前所有的轮回里都是没有光恋存在的。不要忘了在光第一次转学到圣翔之前,恋甚至不知道地下剧场和Revue的存在。所以,所谓再演(暂时不包括TV所讲的最后一次)和皆杀,其实是同一拨人,就是这七人在打。蕉抖落的七颗扣子即代表这七人。不论是视作她在再演里收割的闪耀,还是皆杀过后自反性的对死亡的观看都能说得通。故而理论上来讲,Rondo结尾的血海里出现光恋的尸体其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为这二人的死显然不是因为再演。这里的死,我们只能视作上文提到的第一种死亡。结合尸体的位置,即光在塔顶,恋在塔底,剩下七人的女神位,我倾向认为这幕死亡仍意在对WSB的铺垫——第100回圣翔祭圆满结束之时,几乎每个人都满足于此停滞不前导致的死亡。这么看来Rondo是一场专属于蕉的启示录性质的‘事件’,一次不在她再演范围内的‘事件’重现。重复强调她等待光的原因也逐渐明晰:比起恋跃入舞台开启命运,光是闯入并改变圣翔众人命运的钥匙——如果她没有来到圣翔,这七人还在无尽的轮回里腐朽死亡。

补充:皆杀这部分里细节实在是太多了且全是暗示。甚至受到特典里aiai启发去看又有新发现。aiai提到的和鹅姿势一样的广告海报里的大叔,非常像在模仿乔布斯。这张海报应该是做成了畅销书的宣传。且不说“行动”、“人生的果实”这些充满暗示的字眼,单是那个最大的“777万部突破”就再明显不过了:777简直可以视作Rondo的直接符号。

同样,在克纯对话时有一个列车门上的广告,右边是圣翔+手游宇宙里另外三所学校的彩蛋,而左边这个看似安全公益广告的问题就很有趣了:

運転中に聞くと危険な曲はどれ?(哪些歌曲在驾驶时听起来很危险?)

1. ワルキューレの騎行 (《女武神的骑行》出自《尼伯龙根的指环》)

2.花のワルツ (《花之华尔兹》出自《胡桃夹子》)

3. エリーゼのために (《献给爱丽丝》)

甚至还公布了这个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出是1的答案。当然如果细品《尼伯龙根的指环》在剧情上与WSB的相似之处,会有许多惊人的发现。命运的悲剧,齐格蒙德断掉的剑,9位女武神…这个细节埋得相当有深意。

相似地,皆杀营造出蕉的异质感也源自于此。我们依然顺着TV承接而来的逻辑来看,九九组众人里,除了蕉记得所有的轮回之外,其余八人只记得TV/Rondo所展示的这最后一次(所以啊,Rondo的真名应该叫《大場ななの憂鬱》)。在所有蕉成功的过去里,她的对手其实就是皆杀里这6人。过去的每一次,她都是以“让时间倒流”为目的去努力战斗的。而皆杀却是以“让未来到来”为目的进行的。虽然最终结果都是她的胜利,虽然我们能感受到作为强者的游刃有余和嬉戏着如孩童般对一切的操控感,但是我们也依旧无法忽视她自始至终再明显不过甚至表现在脸上的忧郁。

大場ななの憂鬱

“像喝了很烈的酒”,只有在部分麻醉自己且失去惯常理智的状态下才能完成这场Revue吧,甚至这句话本身就已经是对命运的自嘲和抗争了。这也是我觉得WSB最终没有解答的一个问题:它缺失了蕉的心理成长。在动员会之后的尸体凝视环节,蕉随意摆弄着自己的过去,并说“我也该回归到自己的角色了”——再明显不过的宣告:皆杀并非她的角色——她自己的角色依旧是那个对过去有着强烈执念、即便不能把所有人留在过去、也希望纯那始终保持现有状态的小孩子。正因为她在所有的轮回里清楚地看到了,每逢重挫却一直能再次站起来的纯那有多耀眼,把那些闪耀当成最美的一瞬(正如蕉喜欢拍照,以及那么多拍立得一样,摄影是凝固的死去的时间),在那一刻终结的美便可以成为永恒。很多同好也比照了古川在笔:力:刀部分受三岛由纪夫的影响很大。[12]但在我看来,在这几场Revue里输掉的人,蕉的心理成长是最弱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香虽然不情愿,但已经充满决意地要和叶在不同的地方闪耀。二人在重复着“我们真是没救了”的时候,只是发现一段关系变得成熟、从形影不离到追逐属于自我的成长是很困难和痛苦却也是充满苦涩甜蜜的过程。

在竟演的Revue里,昼的飞跃性成长令人瞠目。正是因此一役,让我突然觉得她非常值得尊敬——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整理好对恋的感情,重新找回曾经丢失的自我与闪耀;经历了皆杀后迅速进入状态,全力享受表演。在表演过程中面对光的软弱毫不留情,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我还很疑惑:如果昼真的恨光到这种程度,说明她并没有改变啊。结果结局的干脆也十分酣畅。在WSB暂时没有任何深层情感牵绊的她甚至比鹅和叶更早拥有进入新国立的觉悟和资格。

相似地,鹅在输掉之后也没有以往那种一直以首席自居的不可一世,而是非常坚定地要继续和克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进行Revue。从二人在契约上紧牵着的双手,和那句“我们是燃烧着一同落下的火焰”,我们已经能十分清晰地看到鹅心理上的成长:从“我一个人也可以是star/在顶端闪耀的星星只有一颗”到从内心完全认同克作为她永恒的对手并坚定地要在未来不同的地方因克的存在而时刻激励自己的决心。

而相较于这二人,恋的成长是最显著也是表现最详尽的。大量回忆的铺陈和对命运的描述,加之TV和主线内容的叠加,使得恋作为一个角色变得立体。记得在BD特典图出来时很多同好都吐槽过恋光在一片华丽宽屏巴洛克设定的cp里显得单调无趣。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她俩的故事就是Starlight的故事,从交换命运门票(发卡)那一刻已经开始了,很难再去主线里嵌入其他有相似意义的设定或背景。恋光身上集合了太多令人着迷的文本原型。恋在TV里说了,大部分Starlight的故事都是演到Flora被星的光芒刺瞎双目并坠塔、与Claire永远分开就结束了,后面的情节往往没有保留。合理推测恋光小时候看的那场引导她们走上命运之路的Starlight也是这个版本。各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经典剧目的通行版本是删掉了原剧本结尾重要情节的状态?这是Rondo接近结尾处长颈鹿说的‘剧目Starlight的作者不详’也不能解释的。我的理解是,删掉的部分是Claire被囚禁于高塔来偿还摘星之罪,无异于向观众宣布:之前塔里的这些女神也是因为摘星偿罪而被禁锢的——更加强了两个人的梦想无法实现这一概念。同时Flora的后续从来没有交代——Flora好像一个纯粹的献祭者:她被Claire遗忘,为了帮助Claire夺回记忆而牺牲了自己。Starlight的故事很好地贯穿了TV的剧情:光由于在伦敦丢失了闪耀,险些失去了对和恋之间约定的激情;来到圣翔,二人一起冲破女神们的阻拦,想登上高塔摘得星星实现愿望(光的找回闪耀、恋的二人一起成为top star);伪结局:恋坠下高塔、光被囚禁在地下剧场的沙漠里;恋改结局:用约定(东京塔/分享命运)的力量和不断的进化完成了Flora的重生,以二者平等的身份,完成了最后一场Revue,二人最终一起站在PZ。

其实到这里(不论是TV还是Rondo),选拔已经有开始崩坏的迹象了,因为长颈鹿失去了赐予优胜者创造‘无法预测的命运的舞台’的能力——它已经开始跟着舞台少女自主的动向去观赏舞台。与此同时,恋通过命运的约定(东京塔)把Starlight的结局改写成了Flora重新振作为了拯救Claire再次爬上高塔,并在这个过程里解放了女神们。但是选拔和九人之间矛盾的解决方式依旧很模糊。以TV的结局为基准,它不过是把这个矛盾通过恋光主线转移到了二人之间,但这个矛盾依旧存在——正如光所说,这个虚无的王冠不断吸引少女前来犯下摘星之罪。所以Rondo那个结尾和WSB冒头突然显得无比合理——即便已经改写了结局,尸山血海中定格的死,依旧是光被囚禁在塔顶,恋跌落在塔底;WSB开始时光说“现在正是走下塔顶之时”,然后便是TV12改写结局的另一种重演:恋再次通过东京塔(命运的约定)用再生产的闪耀刺向了光,无数的实体化PZ飞了出来,把东京塔冲毁(拦腰截断);东京塔的废墟与Starlight舞台装置塔废墟混在一起。这里我理解为是光冲破命运约定和选拔双重束缚的象征。实体化的白色PZ和WSB片尾恋身体里实体化的红色PZ对应(东京塔的红白配色)。我们暂且把Starlight塔当作选拔的标志。光的Blossom Bright在开头如钟摆一样悬挂在塔上,配合“我们注定无法共赴前路”的台词仿佛离别倒计时。为什么结局已经改写、二人在TV12时已经互相表达“对方就是自己的星”却依然无法共赴前路?对应命运约定与选拔——一起登上舞台的约定已经完成,而选拔的阴影会永远阻止‘共赴前路’的任何可能性。光选择走下Starlight塔——那个王冠在顶端闪着虚无的光的塔被她的意志炸掉了;与此同时她选择做出了改变的第一步,东京塔(与恋的约定)也开始崩坏,最终毁于光握住恋的剑所流出的血化为了实体PZ时刻。东京塔的崩解也大有细节可讲。当塔还是正的时候,以中间为分割,上下形状各成一个PZ。

而当塔横过来时灯全部灭掉,只留下了恋光战斗的部分。

这次是光从塔尖向恋走过来,把她堵在塔腰的部分(约定堵在这一时刻)。和WSB居中部分恋光回忆相对应,塔从中段往上开始变得像水彩画一样模糊——在未来的约定将会怎样,二人都不清楚——东京塔便是二人约定的实体化。塔两次被毁也都是从中间这个观景台开始断的。

所以冒头里光的行为实在太有趣了:她既将作为个体的独立的愿望表达了出来——在恋想要继续命运约定时阻止了她/流出的血化为PZ的瞬间;又把这份悸动传达给了恋——对应Super Star Spectacle里恋的剑正是从光在冒头里握住的部分断掉的。然而在冒头里她只是有个隐约的意识(即便这个意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命运束缚和选拔)。她只知道走下塔顶,却不知道下一步具体该如何做,包括和恋的未来。所以她将自己回伦敦视作所谓的‘逃避’。这也是冒头里为什么番茄炸了两次的原因:恋光都还暂时没有勇敢面对变化的决心。

冒头里面还有个有趣的地方:那个类似再生产燃料炉一直在燃烧的熔炉到底是什么?当作再生产显然不合适。WSB对再生产的表现完全舍弃了TV里对重复卡的使用——因为重复卡使用建立在恋(映照Flora)每次跳入舞台/坠下高塔的基础上,侧面强化了恋光的命运感。而WSB里明显的再生产明显表现有三:纯把舞的剑柄捶在翡翠的碎片上又重新站起来;魂之Revue克切腹自杀/代表闪耀的纽扣画片掉下舞台地缝+鹅从台阶消失,然后二人皆以Revue服状态再次出现;另一个就是恋光的再生产。我倾向于认为,那个燃料炉是舞台少女们以自我为中心,而非选拔/观众/任何外力介入所产生的燃料(独立地向着下一个舞台前进的斗志和闪耀)——是在光达到终点站时点燃蔬菜长颈鹿的燃料(‘靠近就会一同燃烧的热量,舞台少女真是危险啊’),也是恋重生时助推火车变火箭的燃料的具象化。

为什么要把恋说出“我也不想输给光”作为盛大终章的‘最后的台词’呢?对于恋这样一个一旦认定目标和约定便赌上一切的犟小孩,你希望她做出改变无疑比16匹马拉开合在一起的空心铁球还要难。本质上蕉恋其实是一样的,所以蕉恋单独的列车戏非常绝妙——两个死活都不想改变的人,一个被迫要警醒所有共演者必须要改变,一个面对挚爱离去举足无措不得不被迫改变(然后她们其实也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变)。再生产之后的恋,面对光的闪耀黯然失色(演出已经给得非常明显了)。此时已经完全摆脱约定命运束缚的光,其闪耀已经像宝石碎片一样四处飘散——她在伦敦选拔时丢失了闪耀(体现在缩短的剑上)已经成倍的再生产了出来。光的闪耀飘进了恋的胸口,恋再次被光的悸动所感染,但她还没有下决心,于是她被光浸染的闪耀(剑的前端)折断了。光再次说出了“贯穿给我看啊,用你的闪耀”,然而实际上这次,却是她自己用闪耀贯穿了恋。于是恋最终,像光大胆地讲出“舞台之上,明星只有一人”一样,把自己也不想输的、对PZ的渴求说出来了——实体化的PZ对应着冒头从恋的身体里飞出来,再次冲断了东京塔的上层——实体化的二人约定的未来,实实在在插在了巨大的PZ上。然后是光主动割掉+一众人扔罩衣——直到这里,选拔才彻底被冲破。不知大家是否记得TV12里,光脱下被囚禁时穿的白色布片,拾起了放在PZ的王冠,下一镜,变成了她拾起罩衣穿上(王冠=所有罩衣叠加)。

某种程度上,罩衣就是选拔的符号和阴影,(还在校园里没有进入社会的)舞台少女的原罪。当恋最终意识到了,和光一同站上舞台是约定、是激励彼此前进的动力、是命运的重逢、是互相的救赎、是自己成为舞台少女的原因,也终将在Starlight演完后成为阻碍二人继续前进的束缚,她终于可以重新释放出心底的PZ——自己并非像重生前说的那样,失去了光/不和光站在一起就‘一无所有’——她完全可以和光一样,在舞台上足够闪耀,她的闪耀属于她自己。这是瓦解嵌套进命运的选拔的最后一根稻草——恋的再生产列车出发的地方是悬挂着双星的Starlight塔——不论是物理意义还是心理意义,她们都已经抵达了下一个舞台。她们终将各自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一同闪耀。

最后折回来,对比于如此丰满立体的人物刻画,对蕉的表现真是简单粗暴了好多。甚至在她哭泣着往前走时,我都不觉得她从心理上真正认同了“我们一定要改变,要向着各自的目标前进”这一点。包括后来去伦敦留学的结局,也是最让人没想到,或者说没能与剧情建立意义的连接。即便纯已经切实用钢铁般的意志让她看到了闪耀,看完WSB我依然觉得依照大场奈奈的性格,她甚至会无数遍再演这场失败的Revue,只为了再次看到纯最耀眼的时刻。这大概是WSB里我唯一觉得遗憾的地方,即没有看到蕉的心理成长。

最后,放一个有趣的有端联想(和少革剧场版太相似的恋的坠落/Utena变车;迷宫玫瑰装置/Anthy的玫瑰园这就不放了):

总是觉得那猩红的布在哪见过,仔细一想,这个类似母体的隐喻也能套上。在旧的命运/牵绊中诞生新的自我。

《怪化猫》

[1]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17814081519993

[2] //febri.jp/topics/starlight_director_interview_1/

[3] 作者:時給3円の排骨 //www.bilibili.com/read/cv11740941出处:bilibili

[4] 此处和下文台词皆采用/参考 幻之字幕组 的翻译

[5] //febri.jp/topics/starlight_director_interwiew_3/

[6] 作者:時給3円の排骨 //www.bilibili.com/read/cv11740941出处:bilibili

[7] 牛津词条 //www.oxfordreference.com/view/10.1093/acref/9780195305678.001.0001/acref-9780195305678-e-865

[8] //sf-encyclopedia.com/entry/widescreen_baroque

原文:Their plots are elaborate and generally preposterous, their inhabitants have short names and short lives. They traffic as readily in the impossible as the possible. They obey a dictionary definition of baroque; which is to say that they have a bold and exuberant rather than a fine style, they are eccentric, and sometimes degenerate into extravagance. They like a wide screen, with space and possibly time travel as props, and at least the whole solar system as their setting.

[9] 参考牛津词条://www.oxfordreference.com/view/10.1093/acref/9780191782763.001.0001/acref-9780191782763-e-191?rskey=T4cr2a&result=7

[10] 现代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概念

[11] 德勒兹, G. 1925-1995 (Deleuze, Gilles), 于奇志, & 杨洁. (2001). 福柯 褶子. 湖南文艺出版社.p.201-202.

[12] 贴两篇和三岛相关性非常强的同好写的好文章://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17336077927180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17246776738155

 2 ) 再見了,所有的舞台少女:舞台少女的死亡和挣扎的revue

列车必将驶向下一站,舞台将去向何处?而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我们已经站在舞台上了。

无剧透推荐:

你还没看过?快去看!!不用怀疑,绝对不会让你后悔的。

这是一场视听享受的华丽盛宴。从屏幕外奔涌而出的符号和意象,极其放肆丰富的盛大演出,各种颜色绚丽的光和复杂多变的背景设计让人看得爽快又澎湃。

Wild Screen Boroque,够狂野,够惊艳。从暴走族五光十色俗丽的霓虹灯到形式多样的美式漫画风,再由封闭监狱的冷热刀光,到华丽古典的浮士德歌剧风,最后电车穿越沙尘暴,来到了Mad Max世界的中央,以贯穿中心的东京铁塔结尾。

故事内容方面,电影继承了TV的剧情,以九九组的毕业为主题展开,但此时,一场新的Revue又展开了,名为Wild Screen Boroque的演出,让所有人不得不回去面对之前TV里的心结,我们也终于可以看见光恋之间的结局。

电影设定的意识流,虽然看得云里雾里,出口的台词极具舞台感,充满着力量和优雅,但也因此,真的很容易看不懂,需要反复观看才能看懂她们心中想说的话。但是画面看得够爽,通过具像化的战斗,展现内心的决断,真的好久没看过这么震撼的动画电影了(上一次这么震撼是EVA,除此之外,近来都没有这样一部让我连连称赞的电影)。

要说它多有深度倒不至于,但对于解构玩得很敏熟,四处都是各种对于舞台与演员的意义的反思和质问,及对少女们彼此之间的心结的反思。

最常见的主旨,最常见的矛盾,却用极富新意和别出心裁的演出将这部作品拉高到神作,当结尾画面出现时,所有人都会为之感动,一种满足的释然油然而生。

一句话,你永远可以相信古川监督。

个人感觉他是将来动画神作的潜力,期望他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好的作品。

警告!以下有剧透!!


接下来我会挑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展开,也是我个人觉得比较新颖的角度的解读。


  • 光恋关系的象征:

童年定下的约定是她们的动力,也是束缚住她们的桎梏。

这十多年来,华恋一直秉持着不看、不听、不查的原则,她希望再次见到小光时是两人一起在舞台上。

小光在童年时看见华恋的闪光,她害怕,害怕着耀眼,所以逃离了她身边,下定决心要离开华恋使自己足够强大。

这份思念太重了,使得她们之间的羁绊足够深。强烈的思念足以克服所有障碍,打破结局,甚至改写故事,但也使得她们无法走向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她们一直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认为应该要做的事情,却未曾想过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这些。

做正确的事与做想做的事是截然不同的存在。前者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导致的行为,我们努力学习,认真上课,努力赚钱,认真工作,但未必是内心的目的。我们想做的事,应该是更加私人的,更加属于自己的,隔绝外在声音的存在。

我想这就是华恋关系的象征。她们的关系和约定是正确的事,但想做的事却还是未知。


  • Wild Screen Boroque的意义和作用:

整个Wild Screen Boroque就是一场试炼,是对抉择信仰的试炼。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她们又重复TV的心结和矛盾,并对自身的选择进行怀疑。

本来在TV中确立的形象,到了剧场版却全部打破。先破,后立,从TV里原本的问题再往下挖开,在剧场版最后彻底撕裂表面修复的关系,将内在翻出,最后再以另一种相反的形式得到最终的和解。

每个人都要再次面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出路,但我们发现,有些人即使经历了这次Revue后,依旧没改变志愿的方向,或者说她们生活的方式也没有改变,比如真矢、克洛、蕉哥哥,于是这让我开始反思这样的Revue有什么意义。

后来在纯娜与蕉哥哥的对决,狩猎的Revue中,我才明白了Revue的意义:这是对自己抉择信仰的一场试炼,正如神给予英雄试炼,是让英雄证明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要他的改变。

在那幕里,纯娜向蕉哥哥说出:「靠别人的话语是不行的」

纯娜一直都是借前人的话语来给予自己勇气和朝着主角前进的力量。愚蠢,热血,明知当不成主角仍朝着第一位前进。直到这一刻她才明白:仅仅复述的语言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道路自己开辟,才能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由自己思考后吐露出的话语发声,我们的语言才是崭新而有力量的,即使陈腔滥调也无妨,苍白重复的内容并不是决定意义的标准,挣扎的过程才是。

这里特别强调「挣扎」这个过程,整个Wild Screen Boroque的作用恰好就是这个挣扎。如果没有挣扎,抉择就变得轻佻而随意;如果没有质问,选择就变得虚浮而模糊。为了让作出选择的每个人都能在将来面对他人的提问时,可以大声地、自豪地、不后悔地向别人说出:「这是我的选择」,才有Wild Screen Boroque。

一场场的Revue是一种确认,当确认过眼神,看穿背后的坚毅和决心后,无论是否改变了,都可以坦然地毕业了。


  • 电影中的舞台与电影外的观众:

这部电影中有很多打破第四面墙的暗示。

这部电影或者说Wild Screen Boroque的出现,正是由于观众们,也就是看着画面的我们,的期待所诞生的。长颈鹿已经明示了:「Wild Screen Boroque是你们所演绎的结局的续篇,是任性又贪婪的观众们所期待的崭新的舞台」

另一个便是结尾光恋的对峙。小光转头望向镜头,说这是观众所期待的舞台,华恋转头望向镜头,问观众席原来有这么近吗?

感觉像是在婊观众:看见了吧!这惨剧就是你们的催生才出现的。

除了会心一笑,内心窃喜着大骂古川这个混账之外,这样的设置也真正把观众拉进了电影。我们观众不再是旁观者,只是看着故事的进行,同时我们也是参与者,我们的期望化作剧情的催化剂,化作舞台少女们的燃料,不仅见证了她们的补完,也用我们的手为她们拉开了下一场的帷幕。

这种体验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很新颖的沉浸方式。

能调动情绪的电影必须要有足够的沉浸感,所以EVA:Q拒绝阐明故事,让我们通过真嗣的视角一起经历迷茫的体验,如此才能让我们彻底感受真嗣的无助和绝望,那种悲伤才能让观众真切感受到。

回到主题,这部电影其实也是以另一种方式双关向我们观众告别。少女歌剧作为一项多媒体企划,总有完结的一天,而到了那时,九九组毕业了,那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同毕业了呢?

我们见证了她们的诞生和她们的蓬勃,见证了动画的高潮感动和动画故事的终章,这时的我们就像华恋一样,失去了继续追这个企划的意义了。

演出已经结束,舞台已经落幕,演员也走下台了,我们观众,是不是也失去了留在现场的意义了?

我们都是空虚之人,内心空荡荡的,失去目标,失去动力。华恋既是故事主角,也是正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我们。但正如电影的主旨一样,当九九组毕业后,她们前去下一个舞台,我们,则也要找到下一个舞台。

相比其他的偶像企划,少女歌剧的结局或许更让人能接受。毕竟能像少女歌剧这样的偶像电影能有多少个?能有多少个偶像故事,能用精彩的谢幕表演来让观众一同经历挣扎和死亡、最后重生?从各个角度来看,少歌都是开创性的且独特的。

少女歌剧时时提醒着我们演员和舞台的关系,因此并不像其他企划的完结一样突如其来的悲伤,而是渐次的、从开头便可知的、不可避免的悲剧。

这部电影不仅是她们的结束,也是观众和这段成长历程的互相告别。


  • 总评及舞台少女的结尾:

这次花了许多篇幅讲了光恋的故事,但是最后情感爆发时仍觉得有些不足。

当临近结尾时三个阶段的华恋站在一起,在列车里面向屏幕挥手再见时,这一瞬间的确会令人联想到EVA第25集真嗣的豁然开朗。与过去和解,与自我和解,然后再生产,不再惧怕没有小光的舞台。

然而原本应该是如此令人感动的场面,放手过往、迎抱未来,却因为前面对华恋内心的描写篇幅占过少,导致这个场面出现时只感觉到平淡,或者说麻木了。过多精彩的Revue喧宾夺主,使这个场景加上后来的超神结尾场面的冲击力削弱,这是比较可惜的地方。我常常想,要是前面用更多平淡的笔触安排剧情,让那惊艳的视听体验只集中在光恋身上,说不定观感上会更好。

有些人说看完后很空虚,但我并没感觉到空虚,只是觉得震撼,被画面震撼,被音乐震撼,但在余韵这方面的编排上,很显然是不足的,无法达到像EVA旧剧场版那种脑袋被剖开,情感被燃尽的状态。

但关于补完的传达,无疑是完美的,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感受到电影想传达的思考和情感。毕业和迷茫老生常谈,华恋的心结也是经常看见的,但无奈于电影表现太过隐晦,并非用直接的语气说出,而是用大量的疑问句提出,观众们无法轻易理解她内心的真实想法,观众们无法感受到撕心裂肺的吶喊,缺少了来自人们心底最真实的无助和苦涩。这部电影在情感上变得有些装饰过度,抛上了一层反光面,我们看得见它的曲度和形状,却无法看见最朴实最粗糙,压在深处的情绪。

虽然情感是装饰过的,但华丽的演出很好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而且最后配合BGM的演出,让人真的接触到一瞬的真实,彷佛前面所有的谜团皆解开了,消融在令人感动的场景中。

结尾,华恋被贯穿身体,身后绽放着无数的position zero,然后每个人纷纷将披肩抛向空中,披肩顺着风飞向蓝天的深处,他们站在一排,微笑地望着,释然、无憾、自信、满足、坚定,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束缚了。

过去停滞不前的舞台少女已经死去了,随着披肩一同坠入了天空的深渊,而舞台少女们却以新生之姿,穿过无垠的沙漠,走向下一个舞台。

「我可能是全世界最空虚的人了」华恋放下了对回忆和约定的执着,放下已然完结的舞台,所以现在的她格外空虚,胸前被划开了口,一无所有了。但一颗西红柿扔来,由观众的燃料制成的西红柿,它会填补空虚的内心,给予舞台少女前进的意义。华恋心中的信被烧毁了,但西红柿却给予了她去往下一个舞台的意义。

所有人都离开了,她们四散各处,面向着新的世界。她也站了起来,走下下一个舞台,然后......

「爱城华恋将会让大家Starlight!」

美丽着,耀眼着,疼痛着,懊悔着。

争夺着,悲伤着,渴望着,不舍着。

沉醉着,吸引着,分离着,告别着。

再见了,所有的舞台少女。

我们已经站在新的舞台上,我们已经不再迷惘了,愿有一天,愿终有一天,所有的期望都能传达到天空。

 3 ) 演出大过情节的再演

没看剧场版之前:不看不是中国人,分かります! 看完之后:呃……这个情节推进人物弧光少点味道啊。

我还蛮困惑光恋线的发展的。预告片中给了很多华恋失落的喃喃、光严母般的决绝的镜头。受预告片的影响,我还以为剧场版光恋线的重心还是在恋的再生产上——在TV版问鼎topstar之后,华恋实现了和小光一起starlight的愿望,人物弧已经完成,没有新的矛盾刺激恋的成长。因此在剧场版毕业季令小光离开,再次陷入迷茫的华恋才有新的动机成长。 然而实际看下来我感受到了一种认知的错位感。在光与闹钟对阵的章节,光坦白离去的原因并不是对华恋的鞭策,而是自惭形秽导致的逃避。光不再扮演那个推华恋一把的人,这与我所预期的光的助推器形象全然不同,加之此前并没有对光的自卑有过提示,这一突然的变化实在令我惊愕,不像古川哥哥的风格。到后期也是将重心移到光的蜕变上,前面为恋做的那么多功夫好像最后也没用上。 另一处令我感到叙述不通顺的地方是最终光恋的决战(我预想中的高潮部分)。光和露琪一别后明白了自己的的心意,要追求自己的starlight,为此她要挑战并打败恋,实现自己舞台人格的独立,这是光的动机(但是对这一出转变剧场版给的资源太有限了,略显唐突)。那么恋呢?她的人物弧已经在TV中非常完善了,剧场版光的离开带给她的打击似乎预示着她接下来要克服的困难是摆脱对光的依赖,成为独当一面的舞台少女。前面花那么多篇幅描写恋学习表演的经历,约定对她的心里支持,可见光的重要性。光对她有多重要,最后的决战诀别就应该有多惨烈。然而我又落空了。华恋从列车到决战的东京塔一直保持一副“没有小光吸我要死了”的活尸状态,沉湎过去的她还没有什么大的心理起伏表现。光对恋的开战宣言一经发表,换来的是恋当场心肌梗塞吐血倒地(黑人?),看到光后悔抱着华恋哭鼻子道歉的样子老实说我有些苦笑不得(热血剧成喜剧了)。然后更令我不理解的事情发生了。华恋又经历某种下坠的仪式从棺材里复活,跟换了个人似的充满战意要跟小光对决,我心想这回大的要来了吧(其实没理清楚这种状态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结果好家伙恋恋冲上来就胸口怼匕首,战斗结束(再次黑人❓),之后就是大家知道的名台词"我现在是最空虚……"。呃……可以说这样收尾导致我的观影情绪有些破碎。这些就是我觉得剧场版不如人意的地方。

 4 ) 太空虚了 来心疼一下华恋

恋哥哥之前十几年都是为约定而活,补胎烧酒爱城华恋,因为要与神乐光一起starlight而诞生,光是她的追逐。 与光真正地starlight后 便失去了作为补胎烧酒的意义。 完成了宿命般的约定 没有了多年来的目标 本该迈向新的舞台, 光明白这一点,因为害怕成为华恋的附庸,为了更好的自我,所以离开恋去下一个舞台,但是恋不同,她不懂 光为什么要走,因为她从来没有自我,从小时候的光问她问题,她的回答“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到“有观众吗?可我的眼里只有小光”,她都没有表现出一丝为自己考虑的想法,所以她止步于此不再向前 志愿一片空白 。 剧场版的最后 光终于挑明——已经不再有starlight 约定与羁绊已然结束。得知真相的华恋,十几年的存在意义被神乐光亲自终结。如果不能与小光starlight的话 ,自己空空如也。因光而凝成的闪耀,因光而散。身为“因光而诞生的补胎烧酒”的恋,也因光而死去。

结束了,必须去下一个舞台。 醒悟的恋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了再生产——从约定中解放,诞生出新的补胎烧酒,只是爱城华恋,不是为了谁,也不是为了某个约定。 最后一句“我也不想输给光”(多少有点赌气的样子?因为只有自己还将自己困在约定中太蠢了),将光单纯看作是竞争对手,是恋真正为自己,为了自我,作为补胎烧酒而立于舞台之上。 恋哥哥的新生,却有着失恋般的心情—— “现在的我,大概是世界上最空虚的人了。”

 5 ) 简中 少女歌剧 剧场版 长篇评论索引

更新日期:12.26.2021

选取标准:我觉得

一. 剧情分析向

時給3円の排骨 翻译:「剧场版 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监督古川知宏访谈①②③

//www.bilibili.com/read/cv11740941

//www.bilibili.com/read/cv11760651

//www.bilibili.com/read/cv11773245

カキ氷:《少女歌剧》观后感

http://bangumi.tv/blog/307507

day: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演出终有谢幕时

http://bangumi.tv/blog/307441

Ganynat:“少歌 终”,一场精彩的告别仪式 ———《少女歌剧 剧场版》

http://bangumi.tv/blog/307433

雨旋_Yusen: 少女歌剧剧场版简单分析和感想(完全剧透)

//www.bilibili.com/read/cv14585926?from=search

二. 场景分析向

在蓝盒子里舵落辽:【今君に 美しい最期を】一点じゅんななな和《金阁寺》《假面自白》

//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717336077927180?_wb_client_=1

十四页的犹豫:《西西弗神话》视角下的蕉纯狩猎revue,一些意象对比

//tieba.baidu.com/p/7672542149

Pila兔:少女歌剧剧场版 皆杀的Revue 个人解读

//www.bilibili.com/read/cv14565758?from=search

Pila兔:少女歌剧剧场版 间幕誓师大会 个人解读

//www.bilibili.com/read/cv14571390?from=search

無聲铃鹿:少女歌剧剧场版——revue部分细节考据(剧透)

//www.bilibili.com/read/cv14544947?from=search

S1专楼里有些,但S1现在又挂了,不贴了

三. 综合解读向

源心:《剧场版 少女☆歌剧》:只剩下“再”的再生产

http://bangumi.tv/blog/307531

吟游之风:古川,剧场版的神!!

//tieba.baidu.com/p/7668096747

UID11707096:[原创] [讨论] [发病记录] 少女歌剧 剧场版 真星为你,关于爱城华恋的补完计划,还有长颈鹿想看的是什么,西红柿又是什么。

//bbs.nga.cn/read.php?tid=30003180

OscarFingalWillsWilde:生命,宇宙,以及一切问题的最终答案——关于《少女歌剧》总篇集的一系列冷笑话

//www.bilibili.com/read/cv11584098?spm_id_from=333.999.0.0

OscarFingalWillsWilde:再会,还有,谢谢所有的鱼(关于少女歌剧新作剧场版的一系列碎碎念)

//www.bilibili.com/read/cv14566193?spm_id_from=333.999.0.0

 6 ) 只为核心粉服务的剧场版

昨晚看了《少女歌剧剧场版》总算理解评分为何会如此两极分化了。这是一部演出>>叙事的作品,这种激进甚至比tv版还要夸张一大截,个人评分:7 只看开头和结尾,剧场版的主题应该是“毕业”,可是中间又夹杂了太多太多与“毕业”关系并不紧密的方向。 观众(长颈鹿)的渴求:这是一条非常有意思的路线,如果增加长颈鹿的戏份我认为会很有趣,目前这种长颈鹿的表现我认为是只有演出而无实际剧情。 补全遗憾(?):我还是认为这几段revue嗯搞cp,补全tv版的目的大于呼应主题,看完以后除了每段revue结尾的台词,几乎跟主线完全偏离了吧。 对主题的疑问:这应当是我看过对“毕业”理解最奇怪的作品了,从这几个revue的结局来看,“毕业”的表现是因为不舍而战斗,结局是终将前往下一个舞台。你们前面做了那么多美少女贴贴,为了自己和喜欢的人而奋斗的剧情,后面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此简单的继续被舞台束缚?“舞台少女”更重要的是舞台吗,我无法理解。 快而慢的节奏:剧场版用极快的方式展示了大量碎片化的信息,不可谓不快,但在这种情况下却又能悠闲地去补完以及想尽办法塞进去revue,又不可谓不慢。 简单总结:《少女歌剧剧场版》是个怪胎,是一场演出的狂欢,也是叙事爱好者的灾难,这种倾向比之tv版严重的多,当时我还可以装模做样的说:“你们不懂少歌!”但是这次不行了,真的希望古川能改改。

 7 ) 比TV更加意识流的表演

这是关于歌剧少女的故事。

这是歌剧少女们在爱城华恋拿下学院Auditon之后的故事。

这是歌剧少女们直面自己、过去、未来的故事。

如同命运般踏上舞台的歌剧少女们,燃烧自己也要成为舞台上唯一的starlight。在一场舞台后,他们需要继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下一场舞台,因为她们坚信自己的生命就是属于舞台的歌剧少女。

舞台上的startlight只有一个,她们不得不直面自己和伙伴都渴望,都追逐成为startlight的现实。电影用了意识流的画面以及贴合双方角色的歌词台词来完成一对对伙伴们直面自己与对方的心理过程的完美呈现。

最终,她们都回到了舞台上。最终,她们会走上下一个舞台,为观众、为自己带来starlight。

 短评

在少女歌剧无限列车篇中,你可以看到热情开朗的光牵着的害羞内向恋哥到处跑、纯纯弄哭蕉哥、克洛含着扣子挑衅真矢 等等

3分钟前
  • CyberPenguin
  • 力荐

当烟花一次又一次按预定地在夜空中绽放,你依然会沉浸在盛大的迸发中;即便已经眩晕、厌乏,即便远未见到最后,却始终不愿错过灿烂的每一瞬。

4分钟前
  • 屠龙侠912
  • 推荐

能不能播放120分钟的女人扯头发和女人亲嘴

7分钟前
  • 湖活宝
  • 力荐

观影时的我:恋光主线剧情,皱眉、绞手指、好想快进;revue开演,啊啊啊啊啊啊倒回去再来亿遍!迷宫组的revue梦回《少女革命:思春期默示录》时に爱は,不过也只是皮相相似,毕竟本质商业偶像企划,不能指望内核达到少革的高度。

10分钟前
  • 沸海鲸歌
  • 推荐

在普通的校园日常里,少女意外进入歌剧擂台进行选拔对决,成为闪耀之星,很新颖的设定,少女们与歌剧与长颈鹿,很具文艺性的剧本与戏剧性的演出,充满想象力,非常棒!(时间隔太久已忘记细节,只记得恋哥哥、蕉哥哥,还有长颈鹿很屑)

11分钟前
  • 屹青
  • 力荐

叙事很差啊很差!我不会把这个东西叫做电影的,下次建议直接发revue,别在这编蹩脚理由把revue串起来了,这完全到了看了感觉真可怜的程度但是美术给我震撼死去了,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这么美丽的东西了,厉害到就这个奇异到把我整乐了的叙事都给我原谅到打了五星,花叶revue的一切,露女士的惊悚part;和比较开头时候的一些列车上满屏血浆场景;不禁,哇,过一会爬起来查一查concept artist是谁,真的有点,,

16分钟前
  • PNMJ
  • 力荐

假 面 骑 士 电 王(笑)。你能看见吗?你能听见吗?这种用虚幻的信号外在化角色心情和思绪,并集合起来再以动画的形式试图再现的手段,真的是高明的吗?我不知道。但创作者至少在借这个舞台去努力完成他们心中想要的东西,这绝不是故弄玄虚,也绝不是自作聪明,舞台本身只是舞台,将其赋予意义才是创作者赋予动画的使命。

17分钟前
  • 残响死灭
  • 力荐

2021年尽管有许多不完美,但现在想来,以EVA终开始、以舞台少女再启程结束,实在也算一种幸福。少女☆歌剧这个企划的独特之处在于,用飒爽少女在星光舞台上追逐top star而酣畅淋漓捉对厮杀的“里”故事象征性表现了艺术生从入学到备考、从生疏到眷恋、从毕业前惶恐到毕业时坦然等“表”现实。剧场版着重刻画主角们在毕业季对前路迷茫、对各奔东西不舍、及对未来的担忧,逐对交锋好似将心比心坦诚相谈,最终在彼此帮助下释怀,面带微笑迎接自己的选择。神乐光真是罪孽深重,让恋哥哥一见误终身,什么单方面写信七年但就是不看不听也太扭曲了。蕉哥在序章以一敌众太帅,对纯纯还是心软了哈。官方把CP一对对锁死根本不给观众留一点脑补余地,而唯独露女士从黑化走向光明,吾甚欣慰之。阿尔钦博托风长颈鹿代表观众喊着Encore,但或许这样结束就好罢。

19分钟前
  • 亲爱的猥琐猪
  • 力荐

靠半吊子的日语水平大概只听懂了60%,但是,像这样杰出的视听艺术有一种不能被“下挖”为字符和图像的强烈的感染力,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无法为贫瘠的评论所穿透。以及如果迷宫组不是真的,那我就真的永远不相信爱情了!!!

24分钟前
  • Nahema
  • 力荐

在除夕看了少女歌剧剧场版是否也是一种看春晚~

26分钟前
  • SquareOfSlow
  • 力荐

大爱少歌,没法去电影院看是真的可惜。

30分钟前
  • Padi-Shah
  • 力荐

所有观众都知道舞台少女必将到达下一个舞台时,在结尾处的时间坐标“本日,现在 此时”又意味着什么?比起是一种轻盈的瞬间,不如说这是对少女恋物癖般的注视的终点。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必将是完美完成的毕业典礼,我们观看的只不过是所有过去、历史都必将聚拢于现时此处的过程。毕业的她们必定有着未来,但观众不需要知晓,只需要注视着被各种奇观放大的战斗美少女的身姿,一次次确认她们曾经是少女的事实,“本日,现在 此时”便是伴随着观众的若有所失、她们脱下战衣的祛魅瞬间。用少歌迷的话来说:“Revue Starlight的事情不用你们搞得那么清楚。”

31分钟前
  • 塔塔君Minkun
  • 还行

重审了第三次,结论确实如友邻所说,这恰好是少女革命/德米安的反面,要加固系统才能存活/延续,而不是毁灭系统、背反系统。且不说这么做是否落入保守窠臼,首先是本系列长颈鹿、观众和一整个系统这一面更加轻飘飘而不可信了,一如电视版中不知所谓的后设要素,很难想象古川和其他主创把这么多东西杂糅进来就是为了让观众想看它们能看到的(至少令我感到愤怒)。只是哀叹,一方一定要迁就于另一方的,不存在对话的创作模式,也同时象征着想象力的彻底消失。

34分钟前
  • OreoOlymLee
  • 较差

极致的视听设计基本让情绪感染力拉满了,但空中楼阁一般的编剧方法很难认同

35分钟前
  • lOoK At mE
  • 力荐

EVA以来意识流动画的集大成者,比EVA·终更能代表EVA的作品。现实世界和舞台在TV中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叙事被基本舍弃,除了开头不到半小时外,基本也只剩华恋的回忆来妆点舞台。在舞台构建上,剧场确实比TV更出色,虽然动作设计的进步有限,但分镜、摄影以及美术要比TV更加优秀,不同场景下背景的材质也有所不同,同时意象和增多(番茄)保证了视觉的华丽。但这种彻底的失衡也就意味着舞台少女们的所有情感表达都依赖于TV的故事构建,剧场只能被作为TV延续下的视觉奇观。不过,正如TV12话揭示的那样,让少女歌剧真正既有别于魔幻战斗,又不同于青春校园的地方在于,“舞台”并不由故事被构建,而是直接通过影像,打破第四面墙和观众对视而生成。Revue在故事并不自洽,只有借助观众的眼睛,不符合物理规则的舞台战斗才成立。这便是本作意识流之所在。

36分钟前
  • 忧郁稻草人
  • 推荐

我宣布此片是世界文化遗产!!!!今年第三次看动画看傻掉(褒义)!要不是还有新作我都想给古川哥哥封印指定了~#支离破碎的思考·发言#

38分钟前
  • Cure Kuma
  • 力荐

我懂了,少歌剧场版是这样的一部续作:它继承了本篇的精神,补完了本篇的每一个角色,但是以完全不同的叙事调子和美学风格,把本篇的故事倒着讲了一遍。上一部类似的作品是什么?是《双峰:回归》

41分钟前
  • Cheesy
  • 力荐

非常惊人,无论是舞台的想象力和精细,符号的丰富度和精确,还是对人物的重写、改写和深入,几乎都达到了tv12集总和的程度。如果说tv相比少女革命尽是缺点,剧场版则走出了一条很野的路子。卡车的对碰,情敌的奥运,舌尖的闪耀,为挚爱之人准备的切腹之刀,骑跨,贴面,如果说少女革命由于浪漫唯美,即便在两人裸体画画时也让人毫无旖旎之心,少歌则将性张力疯狂拉满,让人磕到像片中番茄一样爆开。结合TV的战绩,终于每个人都各有胜负了。依然觉得花在华恋和光身上的篇幅有些没必要的多,但总归每条支线都圆融地交汇,共同赴往下一段舞台。如果不知少革所写的学园之外究竟指向何地,反而是少歌自我燃烧打造的无尽舞台更能给人慰藉吧。

44分钟前
  • 消亡之人
  • 力荐

你们女同性恋都是一边演出一边调情的吗?

45分钟前
  • 奶酪夹心冥王星
  • 力荐

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自己回到了大约十年前,第一次看《千年女优》时,被震撼得无法言语的那个少年

49分钟前
  • 绫波丽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