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这部电影我只给了3分。李宗伟我是很喜欢的,从懵懵懂懂的15岁,到现在将近而立之年,我看他打球看了十几年,我自己打球也打了十几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羽毛球迷。没有他,世界羽坛真的没有那么精彩。 但是对于我们羽毛球迷来说,李宗伟最精彩的不是电影内容里他的成长经历,而是他成长后成名后的经历,长期占据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横扫多国名将,却连续三届在奥运会只拿到银牌,两次输林丹,一次输谌龙,无论多努力,却成为一个悲情英雄。李宗伟个子不高,身体条件并不好,但是凭借自己对羽毛球的热爱与刻苦努力的练习,成为羽坛的一颗明星,成为林丹的一个强劲对手。没有羽毛球没有李宗伟,那我的少年时代该会少了多少激情与乐趣。 这个导演是真心没有拍好这部电影。李宗伟最动人的地方,在于他的坚持不懈,努力成才,第一次奥运决赛,输给气势磅礴的林丹,他遗憾但是没有多大失落,因为他还年轻,奥运赛场后继续拼搏,继续成熟;第二次奥运决赛他再遇林丹,一直打到决胜局(尤记得那次我是上班请了几小时假看的决赛),2分憾负,就差那么一点点。千万球迷都还记得他输了那一分后坐在场边低着头的情景,刺痛多少人的心。下场后继续拼搏,一拼又是四年,四年后再来,这次是半决赛遇到林丹,看得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终于在奥运赛场上赢了林丹,却在决赛输给了谌龙,仍然是银牌。
三届奥运会,十几年,期间他对阵陶菲克,战盖德,克朴成焕,每一场都是那么精彩,每一场都带着我们多少喝彩。羽球四大天王中,我想,只有他是和其他三大天王打过最多次的。一步步从大马一哥走到世界排名第一。也许,不是羽毛球迷真的是很难懂。他背负着整个国家的期望,因为马来西亚国家在所有奥运会上至今仍然没有拿到过一面金牌,他是最大的希望,破零的希望。他背负千万世界羽毛球迷的期望,因为我们希望这一位给羽坛带来无数精彩的李宗伟能够完成他自己一生的愿望。因为他值得。
导演把这部电影的重心放在了他的成长经历,只是把最后一场胜了林丹的球放在结尾,来了个皆大欢喜的大结局。这是完全没有拍到李宗伟一生的精髓啊。无疑,李宗伟对于马来西亚人和对于世界羽毛球迷来说,都是一种精神。但是这种精神,电影并没有拍出来。整部电影脉络只是流于一种烂大街式的流水式的套路:兴趣——努力——成功。李宗伟那么真实那么精彩的羽坛故事那么悲情式的期望甚至负担你却不拍出来?那么感人励志的球技与心灵磨炼你却不拍出来?羽坛那么多激动人心的精彩大赛下的李宗伟你却不拍出来?无可奈何的既生瑜何生亮情怀与林丹亦敌亦友你却不拍出来?你真是巧妙地避开了所有的精彩点。
听说这部电影要上映,我早早就买好了票,第一天上映就去了看,没有约女孩子,没有约好基友,独自一个人,因为这是我青春的情怀,也算是我青春的告别,我只是想自己一个人静静地看。但是,它却成了我最期望却又最失望的电影。
我很喜欢李宗伟,但是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不喜欢这个导演。
电影宗伟的题材真的很好,但是拍摄 有点像流水线走过场一样,没抓住重点的瞬间放大,另外羽毛球但凡有点业余水平,看演员的出球都有点尴尬癌,我宁愿导演把羽毛球p上去,演员光做动作,都比这出来的效果好,最后马来赛的时候,林丹正手接杀挑起的几下动作真的奇丑无比,李宗伟演员的落点也很尴尬,我觉得导演p球上去,演员光做动作,观众会看得舒服一点
首先以肯定的态度肯定运动员的伟大,李宗伟也是个运动员,都是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运动员之一,每个运动员都值得敬佩,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以下仅针对影片本身。 拍摄手法,真的一言难尽。 前期放的几场比赛,突然反败为胜,几句突然的鼓励,步伐技术就突然上涨。 剧情父亲这个角色就是个迷,父子配合双打更是个迷,爱情爱的莫名其妙,讲述的也很莫名其妙。 演员某些镜头真的和李宗伟神似。 凌丹就很迷,还以为后面会用多次林李之战呈献给观众,没想到以06的大马来结束全片,如果作为一个马来人,估计这片相当能煽动民族情感。 不过是李宗伟的自我安慰。他最大的对手一直是他自己,没有过自己这关。可能童年的成长和马来的国家队,训练环境等形成了最终的李宗伟。以我们的视角看,只可惜生在了马来,以他的视角看,他一生都在为国家而战。
败者为王是否真的可取,一直都说成王败寇。如果都信奉败者为王,那胜者又是什么,胜者胜利难道不应该了吗。败者值得尊重,值得认可,但败者不值得为王。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原因去了一趟新加坡,在那边闲暇的时候跟同事去影院看了一部电影,就是这一部《败者为王》。要是说对李宗伟有多少了解呢,那也是没有的;要说我对羽毛球有多少了解呢,那可能就止步于中小学时期跟父母吃完晚饭之后的运动吧。
电影散场之后,我拿起手机查询起了“李宗伟”这个运动员,在此之前我跟大部分国人一样,只知道这个人是林丹的对手,但却经常在国际赛场上输给林丹。查到李宗伟的真实故事,跟电影中其实差不了多少:
李宗伟,1982年10月21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州,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是优秀的华裔没错了)。马来西亚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被誉为马来西亚羽球一哥,世界羽毛球界四大天王之一。
2008、2012、2016年奥运会羽毛球男单亚军,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连续三届奥运会打进羽毛球男单决赛的运动员。
2006年1月,李宗伟首次登上羽毛球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保持了825天。
2008年初,李宗伟首次获得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男单冠军。2010年成为史上首个在世界羽联总决赛实现三连冠的球员。12月,李宗伟在该年度获得六个超级赛冠军,创造单赛季超级赛夺冠次数纪录。
在这些经历里,最让我在意的是李宗伟在06年西班牙世锦赛爆冷被鲍春来淘汰以后,状态跌入谷底,接着又毫无预警的遇上了车祸,头部受创。直到07年他在印尼公开赛上击败了鲍春来,成绩才开始回弹。
其实单单这一段话,在我脑海里已经百转千回,这一年他遭遇了什么,又是如何重塑自己的,如何从巅峰跌到谷底,再如何重回巅峰。如果单独挑这一段人生来拍李宗伟的传记,我觉得也会很好看。像《社交网络》这种类型的传记片一样,取人物生涯中标志性的段落,来展现人物本人的坚持、信仰和成长。
像这种取被讲述者的人生段落所拍的传记,会让我们明白这个人在他人生的重大事件之前他所思所想,会让我们理解他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
但这部影片更注重在李宗伟的成长上,他如何爱上羽毛球、如何开始专业学习羽毛球、如何进入国家队。对于观众来说,这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人,明白他的每个重要抉择做在什么时候,是什么使他一步一步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就影片质量来说,绝对可以算是传记片中值得一看的作品了,导演将故事节奏把握得很好,电影从李宗伟童年时期开始讲起,讲述了他的羽毛球生涯,以06年和林丹的一场比赛收尾。
中间还加入了很多元素,亲情、恩师情,最让我惊喜的是竟然还有李宗伟和妻子黄妙珠的爱情故事在里面,加之两个人目前已经结婚,让我莫名感到有点幸福~
整部影片的气质总能让人感到热血沸腾,能真实的从李宗伟的经历中感受他的坚持:
永不言弃,不忘初心。
我自己是完全无法抵挡这种走向梦想之感动的,看的时候热泪盈眶,你从小就想要代表马来西亚打球,终于有天你成功了,并且做得更好。
另外还有特别想说的就是电影里饰演童年李宗伟和青年李宗伟的两位演员,跟李宗伟本人也太像了吧!简直想为本片负责casting的导演疯狂打电话!
青年李宗伟这位演员据说是半职业羽毛球运动员,也不是专业演员,但两位演员真的很传神了,有一恍然间我以为自己看的是李宗伟的纪录片,不过里面的专业演员都演得很好,饰演李宗伟父母的都是马来西亚的著名演员,要我看起来也是很眼熟的演员,饰演母亲的那位演员还拿过金马奖。
影片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里面有讲到李宗伟的宿敌——林丹,讲李宗伟第一次跟林丹相遇(怎么感觉这么基),讲他如何调整自己,成长自己来变得更好。
林丹在电影里被处理成了凌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但李宗伟和林丹相爱相杀十余载,谁会不知道呢?
上了球场就是上了战场,两个人为各自的国家而战;但私底下两人关系也是很好的,李宗伟还参加了林丹的婚礼。
什么都比不过一个优秀的对手啊。
影片里李宗伟进入国家羽毛球学校之后,有同学欺辱他叫他“大山脚的瘦猴子”,他也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强壮,从这些都能看出来李宗伟其实对自己是有些自卑的,这也导致他在世界排名第一的情况下,在大赛事中总是输给林丹的结果,从根源上对自己的不自信。
但能看出来他已经从各方面想解决这个问题,他面对强敌,也不再心悸,像真正的王者,用尽全力,隐忍孤独。
李宗伟在马来西亚收获“拿督”的荣誉称号,可以看出李宗伟是马来西亚英雄般的人物,短评里也有人说“在马来西亚,每个男生都想变成李宗伟。”
从这张图上就能看出羽毛球对于马来西亚的重要性,何况李宗伟又是一位为国家带来三块奥运会银牌的人,可以想见每届奥运会决赛的时候,整个马来西亚都在为李宗伟摇旗呐喊。
这么说来,李宗伟为马来西亚的团结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不然他也不会跟首相保持友好的关系,首相还出席了他和妻子黄妙珠的婚礼。
也在这里希望马来西亚早日斩获国家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人如果有梦想,有想要达到的目标,最好的方法不是藏在心里,当信仰供养起来,而是自己拼命去争取,get the goal。道理其实都说烂了,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更多的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也就平淡安于自己的现状;所以有梦想而不去追求只知道打嘴炮,只知道遗憾后悔,这种人最可悲。能不能做到另说了,只有做了才不会后悔。
你想当作家,那就从现在起,多读多写;想做运动员,就要努力学习技巧,面对失败仍不低头;哪怕你是想嫁富二代,你也要学学穿衣搭配,学学品酒插花吧。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努力去实现的人更加了不起。
PS:本人可以说是拖延症中期患者了,拖了三个月才动笔。
PPS:据说会在国内上映,刚看新闻说是暑期档。不过暑期档都是国产片保护月,不知道这片票房会怎么样,私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电影院观看,私心也希望有人能跟我一样受到感染,毕竟电影本身,非常值得一看。
都说成王败寇,可没有人生下来就是王,也没有人一生都是失败,更多的是在两者之中不停的挣扎,向成功一侧攀爬。我认为在攀爬过程中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要学会不卑不亢,要学会自信自强,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意义,而不是高看胜者一等,低看自己一层。走的远了,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怀疑自己时,不妨想一想那些相信你能行的人,随后像李宗伟一样,拍拍尘土,再站起来就好了,努力的意义就在于此。为了做到你所想,为了完成你所愿,并为此经历千番磨炼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寇者,贼也。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要当第一名,要拿冠军,要做到最好。
因为人们总说,只有第一才能被铭记。
事实确实也是如此,胜败不过一个词,历史只歌颂胜者,却不见为了梦想而付出的汗水和血泪。
但今天这部电影却告诉我们——
败者也能为王,第二名也能当英雄。
《李宗伟:败者为王》
李宗伟,马来西亚羽球一哥,世界羽毛球界四大天王之一。
但作为中国人,我们了解他,更多是这样的印象——
“这个人好像是林丹对手?”
“对对对,总是输给林丹的啊”
“emmmm……就是千年老二?”
而这部电影,就是以他的真实经历改编的故事。
事实上,在胜者与败者之间,小猩更喜欢看到关于失败者的故事。
很多时候,我们都充当着“失败者”的角色,毕竟这世间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第一。
拼了命的努力,却依旧赢不过别人;一次次奋起直追,却依旧只能当第二。
当我们置于这样的境遇时,该怎么办?
李宗伟,或许是最有资格说出答案的人。
1
这部电影可以被分类为传记,因为故事是从他小时候讲起。
李宗伟从小就爱打羽毛球,但是贫困的家境和父亲的反对,让打球的梦想成为一种奢望。
于是,他背着父亲偷偷练球,却被地下赌场利用。后来他开始了正规的羽球训练,并被选入国家队。然而幸运的日子没有多久,打击接踵而来,队友排挤、落选、失恋,他更是在国际大赛中遇到劲敌(嗯,就是林丹),频频落败。
直到2006年,他终于战胜林丹,登上了羽毛球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
是的,从故事选取的时间段来看,影片最后还是不免落入了成功结尾的俗套里。
但我们都知道,接下来连续三届奥运会,他都拿下羽毛球男单亚军。
而前两届冠军是林丹,2016年冠军是谌龙。
可那又如何呢?
因为知晓他从前的所有经历,即便他是“千年老二”,马来西亚人仍然以他为英雄,为他摇旗呐喊。
2008年奥运会,李宗伟再一次败于林丹之手,获得羽毛球男单亚军。
但马来西亚人依旧欢呼雀跃,热爱羽球的首相夫人罗斯玛亲自为李宗伟受封“拿督”称号。
在马来西亚和文莱,“拿督”是荣誉制度下的一种称号,不具有世袭和封邑的权力,是一种象征式的终身荣誉身份。
李宗伟创建了运动员册封“拿督”的先例,更打破了“拿督”头衔只颁给30岁以上的人的规定。
由此可见,马来西亚对李宗伟的痴迷已经不在乎他是否能拿冠军。
我不爱你第一,只爱你坚持不懈的努力。
而这,不正是对一个运动员最好的认可吗?
2
回到电影本身,事实上,这部电影并不算出色。
中规中矩的叙事,中规中矩的煽情,中规中矩的美术制作。
不好,也不差。
或许是文化不同,父亲对于孩子态度的转变、面对他人挑衅时的转折,都显得有些刻意。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的母亲,她由马来西亚著名女演员杨雁雁饰演,曾凭借《爸妈不在家》拿下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在电影里,她贡献了足以撑起整部片子的演技。
此外,影片的选角也是亮点。
少年李宗伟和青年李宗伟简直就是李宗伟的翻版,无论是神情或动作都演绎得十分贴切。
而李宗伟本人?最后当然也以特别出演的方式出现在了影片中。
电影最后那场李宗伟与林丹的终极大战,无疑是全片高潮也是描绘得最好的一部分。
小猩认为,评判一部体育竞技电影优秀与否,比赛场景的激烈传染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当荧幕前的观众都为电影里的人物提心吊胆、为比赛的过程揪心、为最终的结果舒一口气,
即便你早已知道历史的结局,却依旧为之触动,那电影就是成功的。
而这部影片特别的是,主角最终大战的对手是中国的羽球英雄——林丹。
于是便有人说,如果我们心疼他、希望他能取得成功,那就是三观不正。
但小猩却想说,这才是最无脑的道德绑架。
人类的感情是复杂的,我们会因爱国之心希望自己国家的选手获胜,我们也会因感动希望对方能获胜。
于是当结果出现时,不论是哪一方胜利失败,都能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而这不正是体育竞技本该有的精神么?
我们喜欢的是坚持不懈的拼搏,而非金闪闪的荣耀。
当越来越多的“道德绑架”赋予选手和观众后,这部电影,又带你找回那种为了梦想不懈付出的纯粹——
即便失败了又如何?
屡败还愿意屡战,才是英雄。
7分,中规中矩,又见杨雁雁老师。有一幕让我想起昨晚读的《回归故里》,当身为草根华人的李宗伟进入国家羽球学院时,首先受到了来自中产华人队友的排挤,而主动跟他站一起的是两个少数族裔,阶级啊阶级。
27比12,当我为李宗伟感动后,不由得为中国导演感到遗憾
高一的时候疯狂地喜欢李宗伟,每一场比赛都追着看,会因为他的每一次倒下而流泪,会因为在晚修看他的自传而狂喜那时候的我没有想过,三年后我会坐在马来西亚的电影院里,看他的自传电影时间真是奇妙啊,悄无声息地改变每个人的际遇“Datuk,你永远是我的王啊。
主演还真是像李宗伟 眼神都像
发球时脑海里闪过那么多画面,应该下网才对
整部影片旁观了一部“败者成王”的奋斗史 传递出一种这样的价值观 成败固然重要 却从来不是梦想的终极意义 一心去做真正热爱的事 无论成绩如何都感到释然与欣慰 就像影片中教练对李宗伟说的那样 “不要忘记梦开始的地方 当你不再只看到胜负 才能走得更远” 一个人只有超越成败 才能真正立足于不败之地
巨型mv。情节简单画面精致。第一次希望国际大赛中歪果仁能赢中国人。另外少年演员真像啊!
【C】一部超长的微电影
李宗伟他哥哥投拍的,就是打算在他国立个牌坊而已,搞不懂在本国公映的意义。从电影的角度,也是完全不合格的,运动场面一般,故事完全公式化,失败之后消沉一阵加几句旁白马上满血复活,骗鬼呢,对角色内心和情感的描写一点也没有。看在符合史实和“凌丹”的噱头上,两星不能再多
有点出乎意料的一部找对了角度且制作用心的励志片,不对应该是反励志片(可惜结尾大战落入俗套),尤其是摄影剪辑和音效设计上可以说是将马来西亚电影拉高了一个水平。PS小演员太可爱!
基本上基于李宗伟的传记《败者为王》,林丹被处理成了“凌丹”,而且作为电影后半段的大boss出场,也算是对超级丹的一种认可吧。本来可以算作一种特殊的粉丝向电影吧,起承转合中规中矩。马来西亚人看这个特别有触动,参加首映全场多次鼓掌,足见拿督李在国民心中的地位。
一开始还以为「林丹」写成「凌丹」是不小心写错别字了,结果整部电影都是写成「凌丹」,我也是醉了。然后在网上搜了一圈也没见到解释具体原因的?呃呃。。至于电影本身,拍得实在是太平庸了,故事就是李宗伟生平事迹的七拼八凑(还和百度百科的介绍有很多出入),很多情节缺乏前因后果、起承转合让我感到突兀和莫名其妙;导演功力也有限,生活部分乏善可陈、差强人意,比赛部分没气氛、平淡无奇、镜头散乱、没有评分、缺乏过程,还不如真实赛事转播来得精彩……蛮多演员的表现也生涩/生硬得时常让我出戏……不过,各种各样的瑕疵不满反倒时常把我逗笑,马来西亚闽南语的发音也挺有意思,所以观影过程还是有些欢乐的。
哈哈哈哈哈哈 宿敌啊 感动也励志 对了 电影名字是他自己自传的名字 自己取的 所以不要再拿名字说事儿了
运动片来说非常励志,值得给4星。
跟“天才之击”相比的话实在太过寡淡了
王皓看了想报警
两星给两位小演员,他们从哪里找来这么像李宗伟又会打球的孩子!他们甚至找到了有点像林丹又会打球又是左撇子的男孩。一星给马来西亚风味的场景,一星给马来语福建话华语和英语对白。所有星星都给我的拿督李宗伟。电影手法语言什么就不计较了,不是冲着那些去看片的。林丹写成凌丹是为了版权,并非疏忽
删掉的15分钟,导致让人完全看不懂李宗伟和国家队教练米斯本的关系变化,接续到病房里的教练妻子那就非常莫名其妙。传记片节制地选择到千年老二第一次拿下林丹那一瞬,而没再往其为人熟知的职业生涯高峰发展。选角不错,燃情简单直接,但也就明显看得出缺乏创新努力。调动情绪基本成功,能让中国观众在银幕前,期待着敌手干掉自己的超级丹,哪怕一次。
2016年里约奥运会,当李宗伟面对谌龙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真的很期望李宗伟能拿一个冠军
知道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和林丹几十次大战让人记忆深刻,每次都与冠军插肩而过,不放弃不气馁也确实叫人钦佩。是一部很励志的电影,每个运动员都会有一次不服输,以及相当第一的心。P.S.小演员的表现赞一个,妈妈第一眼很像张艾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