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唯你

第23集完结

主演:毛宽仁,何子怡,单敬尧,陈衍利,王璐瑶,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普通话年份:2023

 剧照

余生唯你 剧照 NO.1余生唯你 剧照 NO.2余生唯你 剧照 NO.3余生唯你 剧照 NO.4余生唯你 剧照 NO.5余生唯你 剧照 NO.6余生唯你 剧照 NO.13余生唯你 剧照 NO.14余生唯你 剧照 NO.15余生唯你 剧照 NO.16余生唯你 剧照 NO.17余生唯你 剧照 NO.18余生唯你 剧照 NO.19余生唯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余生唯你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明昭从出生起就被认为是不祥之人,所以很小便被父母送到乡下生活。直到有一天,多年没有联系的父亲突然派人将自己接回家中。明昭原本以为是血浓于水,父亲回心转意,与自己共叙天伦。却不料父亲接自己回来只是为了利用自己。原来神秘豪族时家,提出与明家联姻。但时家联姻的九爷,不但双腿残疾,而且喜怒无常,患有严重的躁郁症。明昭的父母舍不得将自幼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明昭的妹妹明以晴嫁给这个“疯瘸子”,又得罪不起时家,于是想到把明昭接回,代替明以晴联姻。在与命运的抗争过程中,明昭发现自己的联姻对象,...木乃伊战士摘金奇缘国语车站探案新窍门第二季伤物语1:铁血篇前门楼子九丈九我们的家负重前行2017三言二拍玛赛拉第二季原来你是这样的顾先生棒球之爱1999风云岁月卡特拉火山狐妖传1聂小倩孤岛之歌第一季新情义无价这是三里屯爱情或面包生命之路不能说的游戏2018传教士 第一季唇色第二季冷血奇兵索命停尸房群星之城2020妈妈可以吗?情人们德云社张九南高九成相声专场上海站舞会战士冰海沉船富贵开心鬼去炫吧!乐派黑石岭怪谈安东尼·波登:未知之旅 第十一季风暴尽头人肉农场上帝的仆人神圣骗局咏鹅2018回转姻缘

 长篇影评

 1 ) 那些存在于琐碎生活中的爱

父母和孩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在孩子幼年的时候,依赖父母崇拜父母,孩子是那么温和和顺从的小生物,渐渐的,孩子长大,开始逆反开始叛逆开始挑战父母的权威和生活,他们想独立想自由想尝试不同的事情,开始轻视蔑视父母,再过一段时间,他们经历过一切的激烈成长渐趋于温和和理解,因为孩子累了倦了也承担起父母的责任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而父母则变得日益衰老。衰老的过程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没有温和顺从,而是啰嗦顽固愚蠢可恶,周而复始,没有谁能够逃过这份命运。孩子-父母-衰老-孩子,这种关系,充满希望又充满忧伤。
我和父母的关系一直是,近则怨,远则念,所以我一直唏嘘的说:与其怨恨不如相互思念。
整部电影里面有着各种各种的冲突、争执、矛盾、误解,亲人之间的不理解,有的时候往往来自于彼此更深的在意,外人可以不懂,但是希望亲人可以理解,外人可以知道的缺点,却不想让亲人知道,有的时候仅仅只是不想让她们担心失望,有的时候成长的任性也会带来争执与攻击。一点点的,由刚开始的幸福美满变得彼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爱使我们在意彼此,成长使我们疏远彼此,即使疏远了,爱也仍然存在,你看不见,但是它从来没离开过,只不过成长的规律让它渐渐的显得若有若无。
电影通过每个人的不同视角讲诉了一家五口人不同的生活和变化,相处中的摩擦,互相之间的争执,还有在一起的温情时光,简简单单,视角独特,有感动有深思,无论是家庭的支离破碎还是一起的欢声笑语都告诉我们其实这里面还有爱,生老病死在这短短的114分钟里给观众一一展示。
血浓于水,就是告诉我们,即时你们互相怨恨,你们仍然是一家人,即时你们互相远离,你们仍然拥有无法磨灭的记忆。
细微的感动来自于电影中的细节,成长的烦恼,夫妻之间的相处,叛逆期的少女,顽固的老人,有爱不一定会彼此理解,如果能坐下来,静静的聆听彼此的需求,给予理解和关怀,也许,生活会不一样,但是那也许也就不是生活了。
我们现在所度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的第一天,珍惜眼前,珍惜亲人、爱人,即时某天我们即将远离,也要带着这份珍惜和爱,祝福每一个人。

 2 ) 意达言止 哀而不伤

写一篇影片太艰难了,对我,这部片子给我的一个感受就是意达言止,哀而不伤。导演把节奏和尺度把握地恰到好处,煽情处不滥情,伤心处不欲绝,快乐处不癫狂,总之,这部片子我完整地看了两遍,有选择地拖着看了一遍。

画面摄影赞啊,绝对文艺;配乐也赞,绝对值得收藏,可惜我下了半天了才1%,这让我很沮丧,用电驴拖则是一点速度都没有,这让我绝望。

演员长得也不错,男的都挺帅的,女的都挺有范儿的,电影有这些,看着心情也舒畅,情绪也不沉闷。

片子在小女儿弗莱尔初尝禁果的情节场景设计很巧妙,在镜头里弗莱尔的面前虚拟了她自己小时候的模样,那个小时候的弗莱尔看着长大后的自己走进那个房间,长大后的弗莱尔看着小时候的自己,心情复杂,但处在叛逆期的她最后还是走进了房间,关上了门,她和从前的自己告别了。这也是一个成长吧,后来她的男朋友又抛弃了她,这让她觉得伤心,大哥知道后,帮她出头,教训了那个男孩一顿,大哥骂了那个男孩孬种之后,在一旁的弗莱尔不经意地被逗笑了,这里片子没有再说什么,我想,弗莱尔又成长了一次。从小,在弗莱尔眼里,大哥就是不可离开的。她小时候,大哥离家独立生活,她依依不舍。

后来,妈妈在弗莱尔两天不归后心烦意乱,帮她收拾房间时,无意翻出弗莱尔的日记本,从小时候就开始记录,那时她8岁。妈妈翻着日记,十多年里,她意料不到的是,弗莱尔身上发生了这么多事,堕胎一次,为此,弗莱尔也很沮丧,悲伤地写道,不知医院把胎儿扔到了哪里?在片子最后,已经和埃里克结婚的她,有一天孕测,发现自己怀孕了,一种释然,幸福的笑容荡漾在她脸上,这样一个青春期叛逆的女孩谁能会料想到她有一个如此的心灵呢?人心深似海,不可估一时啊!

整部片子一共有三场死亡戏,第一场是小狗尤利斯的死亡,那时,大儿子杜瓦尔正闹着独立生活。第二场死亡是祖父的去世,去世的当天正是杜瓦尔教堂举办婚礼,自祖母死后一直单身生活的祖父,那天穿着洁白的婚礼礼服,躺在自家的沙发上永久地离开了。祖父的儿子也就是孩子们的爸爸,悲伤不已,情绪失控,在大儿子杜瓦尔婚宴上闹得不可开交,杜瓦尔对爸爸的不满一下子全部爆发了出来,两个人从此不再言语。后来一次爸爸在开出租车的时候,杜瓦尔无意上了车并没有发现是父亲的车,父亲从后视镜里认出杜瓦尔,主动开了口。以前杜瓦尔一直不满爸爸自他搬出去住后从来不去看望过他,说他对自己的儿子就像祖父对他的儿子一样,从不关心。而这场出租车问答戏,则隐隐地道出了儿子其实也并没有了解过父亲,父亲开出租车三十多年,杜瓦尔却问父亲会不会迷路,曾经是否迷路过这样的问题?俩父子在一问一答中冰释前嫌。第三场死亡戏是爸爸的去世。突如其来,孩子们在接到妈妈的电话时,二儿子拉夫正在酒吧,听到这一噩耗时,心如刀绞,隐隐不发。事实上,在所有的三场死亡戏中,导演给二儿子的面部表情特写最足,每一场死亡戏,拉夫都表现得很悲伤,不同于他大哥和小妹。小妹弗莱尔在接到妈妈电话时正在和埃里克做爱,电话设了留言,片子没有把妈妈在留言里告知爸爸去世的情节展现出来,但可以通过正在做爱的弗莱尔的表情的变化得知,很悲伤,由愉悦急转直下的悲痛;大儿子杜瓦尔刚刚做完一个手术正在医院门口休息,镜头给的是中景,不是特写,看不太清楚脸上的清晰表情,不过我想,这也正是导演的用意,大致可以体会到杜瓦尔悲伤的表情,那时一种一时语塞,不知如何是好的状态。

爸爸的骨灰撒向大海时的配乐是绝赞的,一家人妈妈和三个孩子的表情也是不尽相同的,不过,从整片来看,心思最细腻的可能倒是二儿子拉夫。

一个家庭,几十年里发生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最后,爸爸去世了,在去世前,爸爸和妈妈再拾往日的珍爱。爸爸因为常年开车脊椎痛,弗莱尔送给爸爸一个气囊垫在腰背,爸爸吹足了气囊试了之后就一直放在驾驶位上,去世后,妈妈坐在车子里,看到气囊,想起丈夫,打开气囊的气口,深深地吸入气囊里的空气,那是丈夫吹入的气息。在第二次看到这个部分时,我不由地想到为何妈妈一次吸完了气囊里的气息,而不留下次以思念丈夫。不过,我又转而一想,这种想法真是太愚蠢了,对一个人的思念,哪有分割分次的呢?每一次的思念都是会穷尽所有的啊!

 3 ) 每一天都是余生。

不知道从多久开始,我们已经不再聊心事。不知道从多久开始,我连被你看到身体都感到不自在。不知道从多久开始,我只想离开这里,暗自决定从这个被许多规定束缚的家走出,开始自己自由的生活。

不知道从多久开始,你那对我充满期待和严厉的眼神,已经成为我沉重的累赘。
我下定决心,从这余生的第一天起,由我自己来支配。

凌晨1点,电影结束。我看了看时间,过得真快。一开始看片头,心里便不抱期待,以为只是简单的家庭喜剧而已。慢慢才知道,完全不是。

我已经厌倦你的喋喋不休,我已经痛恨你的迎头一击。那一切对我曾是多么新鲜,是对是错,我不需要你的经验,我要亲自品尝,哪怕到最后得到的将是一个恶果,我心甘情愿。我要为自己而活,对余生负责。

大人的世界我们总是无法理解,因为有那么多的叛逆,那么多的代沟。当我发现有一天,我终于能心平气和的与你坐下聊天喝茶,原来我也老去了。而这一切终于有一天将上演在我的身上:恨铁不成钢的挥去一掌;无意或者有意的偷看日记;深夜寻觅外出聚会未归的TA;担心孩子的健康却不得不为TA把烟点上火。而TA,我的孩子,也许也会在某一天对我怒吼着当年我说过的:“你总是对我不满意,从来没把我放在心上过!”然后夺门而去。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每一种关系都是如此危险细腻。前进一步或者后退一步,也许就是天差地别。
相伴多年的夫妻,总会在时间的冲洗下显得陈旧发白,心生困惑猜疑,然后越放越大。赌气的举动,难免会有代价,却能在最后一刻保持清醒,回归他身旁,重新体验一种熟悉干净的温存。就如七年,必有一痒。留守到最后,也许又是一番新的动人情怀。
相伴多年的父子,母女,亦是如此。因每个人都是凡人,终有脾性难以控制。伤人的话一旦出口,伤的决不止仅仅是一个人。也许最初不会了解,但总有一天,我们仍是最亲的人,但愿那天不会太晚。
相伴多年的兄弟,姊妹。也许会为一件小事大打出手,也许会为口角很长时间不再相互搭理。但如果家庭中的任何一位成员遇到意外,会发疯似的担心和难过。原来大家的命运早相连在一起。
这是好的结局。
但生活中相反的一面也同样存在。没有经起考验的夫妻最后离散;没有选择原谅的父子与母女,一生冷漠;没能忘记前嫌的兄弟姊妹,形同陌路。

这一切都取决于前进还是后退一步或者爱的多和少。
有什么比穿越时间的考验更加让人信服。这一辈子,我都会认下。因为想起看过的一段话:
有些人注定就会与你有关系,有些人就算与你有了关系也还是没有关系。这是一份不容混淆的内心感受,我愿意服从他。

余生共度。

 4 ) Just a Perfect Day

夜深,好多烦心的事情,睡不着,想起了前几天看的电影《余生的第一天》,ms我已经向很多人推荐过了LOL 很喜欢这种只是带着一点点文艺腔却又是纯粹的文艺片的感觉,很喜欢这种松松散散的却又很刻意的巧合的结构,很喜欢法语的腔调配上美好的音乐美好的阳光,在美好的午后,于是沉湎在最后的Just a Perfect Day 的旋律中。好像在《猜火车》中也有这首歌出现,其实我觉得这首歌要是能够在我的葬礼上放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电影是讲述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的故事,一位爷爷,每次说话之前都要凝视着沙漏沉默一分钟,他称之为 注视时间。 一位爸爸,会为他女儿点烟,会陪他儿子去空气吉他比赛,会说“别开玩笑,家庭其实很重要。看着你们三个长大,是我最幸福的事。能有孩子是最美好的经历”。 一位妈妈,在儿子离开家出去住的时候依然摆放他的餐具,为了去追离家的女儿遭遇车祸,在爸爸去世之后坐在车里,打开空气靠垫呼吸他丈夫呼出来的空气。大儿子,最早离开家庭的人,会像父亲一样保护自己的妹妹。小儿子,一直很模糊的影子,不如哥哥有出息也不像妹妹那么叛逆,却是爷爷最宠爱的儿子。小女儿,小时候的乖乖女,长大后很叛逆,在初夜之后,写上日记“余生的第一天”。




是的,余生的第一天,这是活得多么文艺的一家人呀。大儿子的余生的第一天,搬离父母的家,拥有自己的小窝,也在那一天遇上自己的未来的妻子;小女儿的余生的第一天,在十六岁生日的时候,把自己的第一次献给一个混蛋,然后明白了什么是爱情;小儿子的余生的第一天,遇见自己的dream girl,在舞台的中央享受万人的欢呼;妈妈的余生的第一天,偷看了女儿日记里对自己恶毒的评价,感到了自己的苍老与无助;爸爸的余生的第一天,知道自己得到了肺癌,也终于和自己的儿子冰释前嫌。爷爷的余生的第一天,是他遇见他爱人的时候?还是他永远的失去他爱人的时候,还是他对着他最宠爱的孙儿说看着熟悉的景物,就像活在回忆里。




总有一些人,他们的生命是突然之间被完全的改变了,也许那一刻的时候,他很清楚自己已经开始了新的生命;也许那一刻的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命运的齿轮已然在转动。虽然电影的很多细节做得太过于圆滑以至于失去了生活的真实;可是当看到一个又一个小小的镜头的时候,还是会被感动,会大笑,会心有同感。记得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去看那么多的电影,看那么多的电影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也许有时候是为了解闷,有时候是为了随大流,有时候是为了看而看;可是总有那么一些时候,会被电影感动,就像淘金一样,为了小小的金子,即使捞起几吨的沙石也是值得的。而且,沙石的磨砺也不是没有意义的。你眼中的沙子也许正是我心中的钻石呢。




Le premier jour du reste de ta vie
Just A perfect Day

 5 ) 非名人的“私人生活史”

       初看片名,喜欢得很,以为这部法国电影会伴有深深的存在主义的味道,就好像《别忘记你会死》、《死后方生》、《人总是要死的》等……在我的记忆中,此类作品要么讲人在意识到死亡这种意义消解体后的荒谬感,要么谈及如何对生命时光进行筹划,要么表明应该承担自身抉择的责任等的问题。


       不过这部法国电影讲的却不是此类故事。它是一部关于一个普通法国家庭当中六名家庭成员的“私人生活史”,当中有笑有泪,有悲有喜,人物真实饱满,感情细腻,确是一部值得推荐全家人一起收看的温情大片。


       在这六名家庭成员的故事中,我最喜欢小女儿Fleur的故事:Fleur在16岁生日那天把第一次给了小混混萨夏,在完事以后,萨夏离她而去,Fleur为自己的决定感到万分后悔,觉得人生宝贵的第一次或许应该献给Eric,于是她在日记本中记录下“余生的第一天”……很多年以后的某天,Fleur彻夜不归,她妈妈在整理女儿Fleur的房间时意外发现了那本日记本,偷偷撬开那本日记本后,她这才知晓自己女儿的成长史:原来Fleur后来去找Eric了,而Eric后来又喜欢上别的女孩,后来Fleur又因为太过伤心,居然通过与陌生人上床的办法来逃避痛苦,再到后来,Fleur怀孕了,后来又堕胎了……堕胎的时候,陪伴在Fleur身边的是她的女性朋友,而不是她的妈妈,Fleur自问“那个Fetus(胚胎)去哪里了?”身旁无人回答,于是Fleur只能自答“去垃圾桶那里了吗?”


       我不太了解别人的生活状况,但就我个人而言,我的父母基本上是不知道我的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其实不是我不想说,而是他们根本不会坐下来和我聊天,也不会尝试去了解我对生活的看法,尽管也有可能是我不够主动,但我想责任在父母。甚至很多时候,我都会想是否我的想法和生活经历就不值一提呢,抑或是我们的社会太过于内敛,太缺乏那种西方电影当中常见的家庭温暖呢?我找不到答案,所以只能搪塞给自己一句:我不出名。


       在过去的一年,我拥有很多时光能够和我父亲单独吃饭。他是一个非常内敛的人,但慢慢地在我的追问下,他会讲他很多的生活经历,讲他青年时期在四会当知青时的故事,讲他九二年当上副经理时的工资,讲他后来怎样下岗了然后又重新再就业,讲他现在的工作表现和公司中的人际纠纷处理,还会讲到我们家族的历史以及宗亲关系……在很多个瞬间,我在聆听我爸爸讲这些故事的时候都会发现他脸上会有一种欢愉的亮光,我想他一定是很开心,他一定很开心能与我分享他的生活经历;也有很多个瞬间,我都感受到原来静静地聆听本身就是一种关爱,原来能够找到一个愿意静静听你讲述过去的故事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二十几年来,我第一次说服我自己:我应该有个孩子。


       在电影《余生的第一天》的结尾部分,有一个场面感人至深:故事当中的“爸爸”在餐台上面对着夫人和三个子女深情地讲:“看着你们三个长大是我经历过最美好的事情”。那一刻,我想类似的话一定也深埋在我父母的心底的。

      最后,引用一下鲍曼的话,他说对死亡的反应有两种策略,一种是现代的,一种是后现代的。后现代的策略是一种解构“不朽”的策略,它会使到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引人注目的中心,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提升到只为“伟人”预留的位置上。而我想这种后现代策略也必定适用于“私人生活史”,并非只有名人才能讲述他的“私人生活史”。所以,一起聆听和书写吧!

 6 ) 开一瓶红酒,然后死去

    作为一个无可救药的电影迷恋症患者,从小到大也陆续看了无数片子,可很多时候却会跟着片尾字幕一起慢慢回忆自己的观影经历。从这一部到上一部,到以为早已忘了的那几部,再到因为太美或太烂而留下深刻印象的那几部,一点一点开始怀疑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好电影。
    电影这个东西,从一开始就是工业化的产物。从19世纪中期的摄影枪到真正开启映画历史的活动摄影机,再到如今越来越肆虐的电脑特技和视觉特效,这个依附在一个单薄平面上的发明本来就诞生与隔离的实验室。即使后来成功地从西洋镜的偷窥孔走向了大众,走向了主流,也走向了散播艺术理念和文化价值的神圣殿堂,电影却从来都无意脱离最初的技术基因。对于这种原始基因,影评界的态度一向是复杂的。当电影扛起文艺的大旗,如何运用技术,将技术运用到哪里就成了牛逼大师和捞钱混混的分水岭。在人类的文化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媒介像电影一样在原始设定上就显示出这两种相辅相成却互相轻蔑的力量纠结,也就从来没有这样七嘴八舌人人都能插一耙的热闹局面。
    信奉过大师文艺,也瞻仰过技术狂人,可看的片越多,好电影的概念却似乎愈发模糊。是充满创意的剧情,重叠神奇的结构,牛逼眩目的镜头语言,还是深邃犀利的社会意义。装逼装小众装大师装了那么多年,现在的我却似乎渐渐把这些昭示含金量的标签全部淡化,几乎只是靠动物本能来批判。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批判这个动作。

    就说《余生的第一天》这部片子。灵巧的片名,暖色调的欧式布景,甜甜苦苦的家庭叙事,还有美得那么不经意的父母和美得那么嚣张的儿女们。这样典型的法式小清新,或许俗套,或许煽情,或许肤浅到你在片头曲时就猜到了一切故事和泪点,可还是让我无法抵抗乖乖就范,然后在每一个明显的泪点来临时丢盔卸甲瞬间变回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女。
    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迷恋的正是这样的法国电影。那段时间正直我人生的叛逆期,一袭黑衣,一本诗集,逃学交白卷离家出走什么的就跟萌芽新概念一样无奈,纯净,遍地忧伤。虽然每天都45度当空思考现世苦难末世哲学以及人类该何去何从,花去了大部分心力脑力体力战斗力,可从来都站在时代前沿的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预见了文艺青年的战场将向电影方向一路狂奔的光辉前景,于是在第一时间将光和热撒到了这一新兴产业。确切的说是该产业的殿堂级形象工程,首席文艺坐台男公关,高卢雄基法兰西也是。战时在德国广电总局关怀下苦逼多年后,这个孕育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国家厚积薄发一鼓作气,苦逼出了一个新浪潮。一支支摄影之笔气势汹汹地树立在巴黎中环线上,在左岸右岸画了一个又一个圈。一时间,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电影,这个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邪恶结晶、作坊里的量产商品一转身变成了作者的私有物、净化广大文艺青年的活性炭,甚至冲破意识形态的革命武器。你看,这是多么牛逼的一个潮。当然,当时仍旧写着朦胧诗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在那个黑衣飘飘的年代,我真正在意的是阿兰德隆的灰眼睛,徳帕迪约的大鼻子,路易•德•费内斯的小秃头,苏菲玛索高高的秋千和五颜六色的帽子,朱丽叶比诺士深陷的眼窝和跳跃的雀斑,艾美丽的双风车和鸡胸肉,喊着敢不敢的两个小孩子,看不完的安托万和看不懂的戈达尔。模式化也好,私人化也好,这样风格各异的法国电影无论是沉重闷骚还是天马行空,无论是快转跳接还是超长镜头,无论是人文关怀还是人有三急,无论题材怎么崇高剧情怎么无聊,反正就都散发着莫名其妙的吸引力。这不是来自于大师名伶,意象情景,甚至不是来自于那个伟大的潮,可来自哪里,却一直都说不清。
    
     很多年后,当我只身站在塞纳河的夕阳下时,这种说不清的吸引力才第一次用一种无声的语言解开了我的一切疑惑。缓慢西移的阳光带着晚餐的鲜味。河畔匆忙的游人逐渐散去,河堤上却出现了更多光脚酣卧的男男女女。游船驶过时留下一阵阵的口哨声,混着桥灯下巡游艺人舒缓的音乐,有时是大提琴,有时是非洲鼓,有时什么也没有。这样呆呆地站在新桥上,和长着跳跃雀斑的比诺士一样,忘记了背包里的旅行指南,也忘记了只剩5欧的钱包。
     这就是巴黎,这就是高卢雄基法兰西。有种让人能幸福地泄气的吸引力。
   《余生的第一天》里那个最后的夏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旋转的轨道镜头。一盏昏暗的吊灯,一瓶从生到死的红酒。没有眼泪和告别,只有最平淡的吐槽和家长里短。这是一顿最平常的法国晚餐,在巴黎的四五天我几乎每天都这样从黄昏到天黑,和一家之前从未蒙面的异国人说了仿佛一辈子的话,却只用了最短最短的时间。
我想这也是法国电影对我的吸引力吧。啰啰嗦嗦得仿佛像一辈子那么平淡,那么长。却在他特有的节奏和背景音乐里渐渐将你磨平,将你放慢,将你一下子拉到桥的那一头、塞纳河的那一岸,拉到心安理得地走完全部人生的那一刻,能微笑着恋恋不舍。
      就像片中那个老帅哥父亲一样,开一瓶从生到死的红酒,然后死去。
      这样的电影,即使有很多个“虽然”,对我来说,就是好的。

 短评

他们从出生开始,相爱、相互憎恨、相互咒骂,叛逆、争吵、出走,互不相见。然后,还是因为爱,他们又相视一笑地冰释前嫌。电影细致入微地诠释了家庭中那些复杂、纠缠的情感,它们让你痛苦、也让你高飞。父亲说,最好的礼物就是看着你们长大。谁都知道,这背后有多少爱与痛,但这就是人生。

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我喜欢人生篇章式的结构,我喜欢那种自然流露的生活态度,我喜欢哀而不伤的面对死亡,很让人心生暖意的电影。

9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力荐

最后一幕 看得也是够心碎的唉

14分钟前
  • Mr.Mc
  • 力荐

又发现两名帅哥,当然Marc-André Grondin最帅!

18分钟前
  • vii07
  • 力荐

一个家庭的成长、成熟与领悟,幽默中蕴含真情,诚挚动人。

2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又一最爱!!!!!!!!!!!!!!

28分钟前
  • 高卢娃
  • 力荐

让我嘴角微微上扬

33分钟前
  • 果大真
  • 力荐

Perfect Day的出現相當合意。結構很可取,但似乎沒有撞擊出更多東西。

38分钟前
  • HurryShit
  • 还行

那血漫出了门缝儿

39分钟前
  • 走走
  • 力荐

时光流逝之不可挽回,童年彷佛永远是遗失的天堂。

43分钟前
  • 会笑的昨天
  • 推荐

我发现我喜欢这种结构和编排。

46分钟前
  • 烈火婶婶
  • 力荐

老二扎起辫子那脸型,真是太俊秀了~

50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还行

平淡见真 背景音乐嘿有意思

51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力荐

好的也有,不好的也有,一家仨帅哥,老爹最帅

5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1.揭示家庭生活的一般性规律。家庭是否令人向往?看着自己的子女一天天的成长是件幸福的事?亦或不幸?子女叛逆、家长与子女的冲突,一切似乎无可避免,这或许是人生阶段必经的过程。但这或许就是亲情。令人向往又令人畏惧。2.珍惜眼前人,化干戈为玉锦,别让人生留下不能挽回的遗憾。

5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Family

1小时前
  • HALO未来
  • 力荐

歌配的太频密,好在选的都不算难听,演员基本都挺美,老爸的角色有魅力,虽然是出租车司机,但是艺术科学都懂点,还挣出了一个大房子,也就是欧美人才有这种生活。整体故事挺松散,空气吉他比赛和体毛情书等等段落有意思,开头半小时难接受,熟悉了几个角色以后感觉好了些,简单说是非常法国的作品。

1小时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真好 镜头浪漫 情节温暖

1小时前
  • ‘Up。
  • 力荐

真好~~~~~~~~很多温暖的细节。长发哥太像Gaspard Ulliel

1小时前
  • 彌張
  • 力荐

电影后半部分渐入佳境,之前略显拖沓。一个家庭的前行其实非常不易,幸运的是在余生能冰释前嫌。又闻Perfect Day,被煽到了。

1小时前
  • Mignon松弛地
  • 推荐